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振大唐-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使我想起后世千年之后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他借鉴西方的分权学说,结合我国历代统治结构的管理经验,研创出五权宪法理论,在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之外,加入了监察及考试两项。在这里,对于孙中山先生是否参考过唐朝时期的政体结构,我是不得而知的。但是,认真地分析一下来看,如果把大唐朝廷对于官吏的考核制度,以及接近唯才是举的科举选拔制度联合起来,加上大唐的三省一台制度,那么,从根本的精神上来讲,大唐的政体结构几乎可以与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理论相媲美!
    当然,这只是单纯地针对于大唐政体结构的分析而已。认真来论,“三权分立”和大唐政体结构虽然都是相似的制衡机制,但是大唐政体结构因为在三省一台的制度之上,还有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存在,这就使得它的政体制度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施行“三权分立”!虽则如此,但在相隔千年的历史时段中,竟能出现这么相类的政体制度,也足以令我自豪的了!
    啊!大唐!它不愧是众国来朝、万世景仰的雄霸之帝国!它不只拥有锐不可挡、所向披靡的雄武之师,还拥有高效先进、相互制约的政务处理机构!唉,只可惜所用非人,在“三权”之中,玄宗皇帝深为宠信实为中书令的右相李林甫,使得行政权日益扩大,实际上居于在权力的支配地位。此消彼长之下,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制约,也就极其微弱相当无力了,终于使得群丑弄权、蛀虫遍生,致使历史上的赫赫大唐渐渐地走向了没落的轨道!相对于事物来讲,这也算是对于“以人为本”概念的一种诠解吧!
    在座的诸人,听到我把大唐处理政务的主体机构——三省的职司,阐述的如此透彻,特别是我非常注意人才的遴选这一条,均不禁暗暗地点头。玄宗皇帝更是高兴万分,他老人家当即高举银盏,兴致盎然地说道:“大郎如此说法正合帝者之道!为帝者,正应该知人善用,岂能凡事躬亲!”他老人家许是想起了李林甫、安禄山之流,言下颇以知人善用而自谓自得。杨国忠也举起酒杯,凑趣地说道:“太孙殿下智识不凡,对三省职司了解的真是透彻,日后处议起朝政,当是轻车熟路举重若轻!”安禄山更是环目中透着精光,一付粗豪爽直的模样,长笑一声说道:“殿下所言果然见解精辟,臣虽不善饮酒,却也勉当为之浮一大白!”
    见及在座诸人都随声而赞,我与之有援手之恩的忠王也强作笑脸,唯唯而和中举起酒杯。惟有永王李琳脸色异常难看,虽则默然无言,却也无奈地举起酒杯。唉,单看眼前的这一幕,安禄山、忠王和永王这三人的高下即判。安禄山外表粗豪爽直,内里却胸有成算心思慎密,善于审时度势,虽然言行有时大胆,但那是为收奇效而为行,总的来说,他绝少做无把握之事;忠王虽然为人果断,但缺少把握时势的能力,且寡义轻恩;永王则不止是个志大才疏好高骛远之徒,还有喜怒形于色的弱点,而且气量也是非常狭小,也怪不得在历史上的他所统率的军队会临阵倒戈。
    杯起酒干,玄宗皇帝长吁了一口气道:“万幸如今的太孙奇智博识,堪当大任!众卿乃是明白之人,朕已年老体迈,当知朕正要在不久之后退居太上,安享余年。朕惟望卿等协力同心;竭能辅佐太孙,将这大唐的盛世传承下去!”他老人家环顾一下诸人的脸色,继续说道:“众卿若守此议,请饮这杯酒!”玄宗他老人家将刚刚才斟满的酒又端了起来。在座的几个人即便是十万个不同意,现在也不能当场表露出来,所以大家只得也端起酒杯来,因为玄宗皇帝并没有明确要求干杯,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轻抿了一点酒。
    玄宗皇帝见状,却似得到了承诺一样,有些欣慰地笑了。就这样,酒宴在刻意制造的气氛中进行。陪侍帝王酒宴的规则,作为凌于一般同僚的人,不论是节度使宰相,还是郡王亲王,都了然于胸,当然没有不合时宜的扫兴话。而我却有一种度时如年艰熬难过的感觉,尚幸不论怎么说,我的忍耐力还能撑到席散,没有给玄宗皇帝的情绪带来困扰。临至宴终将散之际,玄宗他老人家已陷入酒的迷惘之中,语几不成句,在高力士的搀扶下退入飞霜殿的内堂之中休歇。此时的我在百无聊赖的微醺中,与安禄山等人行礼作别,信步而行,准备重游一下旧居之地——东宫。
    因为我身份的尊祟显赫,兼之深受玄宗皇帝的宠信,特许自由出入宫门,所以我一路无阻,所到之处执事的太监和宫女纷纷依礼而拜。转而,我来到东宫的花园,看着满园繁枝上略露败象的花叶,心中蓦然升起一种悲凉的哀伤,往日父爱母宠的情景在心头掠过,李林甫的言语和突厥吐屯附离的供词,更让我心头渐渐涌起对忠王的仇恨。
    心驰神往间,我依然缓步漫行,临近凤仪亭的时候,才忽然发现有人跪拜亭中。奇然间,我凝目而视,却原来是今日未见的杨大美女!我心中暗想,难道这个我一直认为是胸大无脑的大美女也念及旧日的情意,来故地旧居一游?忍不住心中的疑惑,我悄步上前,只听得杨大美女喃喃悄语,却分辨不出她是在说什么。(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ωω。1⑥κ。cn(1⑹κ。Сn。文。學網)
    我便潜运功力侧耳细听,终于听出她轻柔语音的话意:“------无奈相从,虽然我心里明白,圣上和我的关系必定惹得家人的忧愤和世人的鄙薄,我却也身不由已。这并不仅仅是圣上的恩威所致,妾身之所以能随遇而安,甚至竭力讨圣上的欢心,还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杨氏一族由此得以显贵,如今即连堂兄杨钊也渐渐贵为宰相,并被圣上赐名国忠。为了家族的兴旺,妾身不得不迁就这眼前的九五之尊;再一方面,自十八郎你逝后,我当时只觉得心灭如灰,再无一丝生趣。这种感觉,我发誓绝对是千真万确的!即连大郎力邀我同往剑南,我也绝然拒绝!但是,大郎走后,王府森森,午夜冷冷,更无一丝生气,天长地久的思恋无助的品嚼与无边无际的寂寞的折磨,深深地包围着我。白天在百无聊赖中浑浑渡过;夜晚来临,风凄雨冷,独对孤灯,抱影噩噩难眠。而自被圣上宠幸之后,我恍然实有隔世之感,冷寂孤凄的折磨从未再来,所以,我想紧紧抓住这让我感觉到一丝生气的温柔!三郎吹笛,我作舞;我倦起床,他慎画眉。为讨我的喜欢,三郎他更作出十种眉式来,一时倒也有种不羡仙的甜蜜。十八郎,你不要怪妾身的不贞,或许妾身就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语至于此,杨大美女深深地叹了口气,我早就听呆了,原来杨玉环趁闲暇之时,重游东宫旧地,来凤仪亭拜祝我的父亲,倾诉自己心中压抑的衷曲和委屈!
    在我思量之间,杨大美女又轻轻叹了一口气,幽幽而言:“可是,圣上在爱宠我的同时,却还迷恋那精擅惊鸿舞的梅精!”她语下颇含妒愤之意,“如果依理而论,三郎他既强占了我,又怎能再幸别人?当日武惠妃在时,却从未听闻他夜宿别处,难道我杨玉环生得不够娇美可人,风韵不够明艳媚丽吗?”嗬!这个大美人对自己的容貌倒是非常自信,不过她确实有这个自信的资本。只是语中对玄宗他老人家颇有怨怼之意,这可不是什么好苗头,这样发展下去,杨美女很可能生出什么事来。
    杨大美女深深地吸了口气,平稳了一下波动的情绪,擦了擦眼角隐蕴的泪珠儿,再开言时,却带着一丝迷惘:“十八郎,到今日你已经离开我的身边有十年了,如今想来,你直如我的亲亲哥哥一般,往日的柔意蜜情,在我的心中似乎已经了无痕迹,只化作一种温馨温情的感觉,深存在妾身心脑之中。但是,对于大郎,妾身却有种非常奇怪的感觉,”她一顿话音,好象在细细分析这个感觉的成分一样,我听到杨大美人言及自身,也更为屏息地侧耳细听。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玉环心曲
     更新时间:2009…10…9 15:59:27 本章字数:3087
    良久,杨美女仿佛还处在沉思中一般,她缓缓而言:“从大郎小的时候,我对他就有些说不清的感觉,他对我好象是特别地忌讳或者说是在意。你也知道,他对别人的话置之不理的时候,只要提及是我所说的言语,或者要向我告他的状的时候,大郎都非常地听话。然而,当他真正与我面对的时候,他却时时想要及早地避开我,对此大家都曾感到殊为不解。但是大家心中都惊于大郎的高智奇才,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多做关注,而我却隐约有种拿不准的想法,那就是大郎的心智既是如此地高绝,会不会他已经暗知一些男女之事;由此才对我有些异样?!不过;这种感觉是我在抱他时感悟到的,我对于这个感觉既不能肯定,又不好说出口,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向你说起过。”我静静地听着;想起过往的糗事,不禁暗暗有些为之汗颜。
    “而大郎自剑南任上回京,甫一照面之下,我惊疑不定,他的五官长相,活脱脱竟是十年前的你的模样,那份高贵儒雅的气度也与你一般无二,只是比你多了一份轩昂的英气。此外,我还发现,大郎的双眼中似乎带有无数的宝藏,使人身不由己地沉醉其中。而他在与我对话的时候,依然带着与别人说话时所没有的直白,和他小时侯完全一样,依然直以‘你’、‘我’相称,这让我在与他再次的相见中,感到了一些亲切和温馨。接下来的日子,大郎时时给我以新奇和欣慰,而且在我恍惚不觉中,他竟然又成为我们大唐的未来皇帝!我真的为他高兴!”
    她稍稍歇了歇,语气却转向低沉地说道:“现在,宫中的生活之于我,不知道怎么回事,竟少了温暖和舒心的感觉。对于整日面对着的面孔,有时竟生出不耐的感觉,我对此既心存惶惑,又暗暗担心害怕,害怕由此而为家族招灾惹祸!”听到她这么说,我心下颇为担忧,深怕杨大美女做出什么事来。
    “还有一个人,让我心存不安,那就是东平郡王安禄山。此人口称我为母后,双眼却灼灼地直视于我,那双精光四射的双眼仿佛要把我看化一般,直让我心如撞鹿。唉!当初三姐杨妍怂恿着给安禄山这个干儿“洗三”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心存不轨,他甚至时常借机碰触我的肌肤!但是,我却不能告诉三郎,这不仅仅是怕搅起是非风波,还因为三郎甚为倚重宠信安禄山,我的话不知道三郎他信与不信!然而,在安禄山露骨大胆的言行中,我拒斥之余,竟隐隐有种刺激的感觉,甚至还带有一种莫名的期望,这或许来自内宫中生活千篇一律的无聊。我虽然明知不该有这种感觉和期望,却压抑不住它的悄悄泛起。唉!十八郎,我该如何是好呢?”言罢,杨大美女长叹一声。看来她委实取决不下,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种种一切的迷惘。我却大吃一惊,一下子全无酒意,如果再任由这种情势发展下去,那还了得,我既然熟知这段历史,就绝对不允许杨玉环再与安禄山有任何牵连!当下,我再没有重游旧地的感慨和兴趣了,满怀着心事悄悄地退下。
    出得宫门,我吩咐风道顺驱车向平康坊进发,风道顺微微一怔,他的眼光中带着疑问地看向我,这是因为李林甫的府第就在平康坊的东南角。我给予确认地点头说道:“本太孙正是要前往李府,去看望一下李右相!”在酒宴之中,玄宗他老人家曾询问李林甫现在的状况,我想借着这个时机,明正言顺光明正大地前往李相府一行,探看一下李林甫的动静。
    在马车上;我展下开董鹏奉上的纸团,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字:赵谦,年四十,从三品执事太监;孙尚雄,年四十,正四品执事太监;周谯三十八,正四品执事太监。我知道,这三人就是牛贵儿为我挑选的、可以信任的临军人选。由此,我对于牛贵儿的办事效率暗暗心折。
    过不多时,车马驶入了平康坊的坊门。平康坊紧对着兴庆宫的西南角,紧靠着繁华的东市。平康坊内虽然建有许多达官贵族的府第;可是平康坊的北部却是歌妓聚集的地方;有很多世家子弟文武大臣经常留连于此,因此,被一些好事者冠以“风流蔽渊”之称。虽则现在才未时的光景;却有十余个身着袒领纱衣的妙龄女子;一个个在门前莺声燕语娇呖轻唤地招呼着客人。那股“风流蔽渊”的热力,我隔着拢帘都依然能感受得到。
    车声辚辚之间;我们来到了右相府前。心敏眼利的李府门房管事连忙迎了上来,孙六双手奉上拜帖。门房管事毫不托大地接过去,目光略在帖上扫了一下,脸上的神情当时微微一变,更不敢怠慢,连忙一边派一小厮如飞般地跑向府中通报,一边吩咐两边的防阁护卫大开中门,恭迎我的车马驶入府中。“防阁”是朝廷为了保护在朝官员自身和府第的安全,所同意官员们置有的私人武装,有些相当于今天的警卫员;而且依照官员们品级的不同,“防阁”的人数也是有所不同。
    这时候,李林甫的十六女婿杨齐宣陪着一位俊雅英挺的官员急步迎来。我不禁猜度着这个人可能就是李林甫的长子李岫!这位面含隐忧年过三十的官员到至我的身前,弯身跪拜道:“微臣右相长子霁云尉李岫拜见太孙殿下!”杨齐宣也随之而拜。哦,这人果然是霞儿口中临渊阁的大弟子李岫“李师兄”,果然是一表的人才。看着他三十来岁的样子,想及我竟然吃过这个“李师兄”的干醋,心下不由一阵好笑,联想到霞儿情动时,迥异于平时的娇媚,我的心头不由得一颤,随即我赶忙收拢自己的心神。
    在我的免礼声中,李、杨二人再拜而起。我和声地说道:“右相抱恙在身,本太孙着实挂怀,特来贵府探望,也可稍慰心中牵念之情!”李岫闻言,恭敬地躬腰侧身道:“家父何其幸也,竟累殿下如此挂念,微臣多谢殿下的关怀之情!只是,家父此时,已然不能走动,终日卧身于病榻,还得须劳动殿下移驾月堂,庶使家父得以拜谢殿下的盛恩!”我微一颌首,也不客套,便在李、杨二人的引领下,步趋月堂,风道顺和孙六惟恐我有失,紧侍我的身后。
    李府中的月堂,可是后世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房之一,李林甫不论是筹谋国事政务,还是冤害文臣武将,所有的碍难之处,几乎大部分都是在这里寻找到处理的方法!而且在传说中的月堂,因为是李林甫的机要密地,所以机关密布防卫森严,如今我倒是可以顺便见识一下李府月堂的威势。
    人一入月堂,我就有大失所望的感觉。所谓月堂,现在小我眼中,不过是两间相隔开的普通书房而已。一没有豪奢华侈的装饰;二没有铜墙铁壁的森严。并且这个书房的采光特别不好;整个书房阴暗非常;在当前这个白昼的时刻;依然燃着烛灯。而那一灯如豆般地光芒;更映显出此处的阴森昏暗;隐隐使人感觉这个月堂里藏有一丝猜不透的神秘似的!
    李林甫正仰躺在书房内间的床榻上;有一仆一婢在一旁侍立着。对于我们的到来,李林甫好似一无所觉,依然寂卧不动。随着我们的走动;那如豆的灯光一阵摇曳不定;闪烁在李林甫苍白的脸上;这时;我发觉李林甫已是衰老了不少;往日满含慈和的笑脸;如今已满是苍老病痛的痕迹!一恍间;我着实怀疑;这个糟老头子;就是独霸朝政;使朝野上下悚惧万分;几近可以指鹿为马的震世权相!
    李岫悄步上前,轻轻地坐在床榻之上,柔柔地抚了下李林甫的肩头,轻声唤道:“父亲!太孙殿下来看望你老人家了!”随着李岫的轻唤,李林甫喉间“呃”了一声,李岫心知要有什么状况了,连忙取过痰盂。李林甫一团浓痰随之喷出;李岫急忙以痰盂接住。少顷,李林甫呻吟了一下,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蓦然间,我的心里此时却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这一番景象;似乎我曾经遇到过!心念疾转间;想了起来;是与前世影视剧中的某一幕太相似了。脑海中顿时升出一组乱七八糟的词语:瞒天过海、诈死埋名、苦肉计、暗渡陈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心中不由一动,李林甫会不会是在施展慢军之计?目的在于转移我的注意力,缓解我的戒备,好便于他另施奇招呢?而他本身或者只是有微恙在身;病情全然没有这么严重;又或者李林甫压根没有病!一念及此;我不由暗暗戒惕;表面上却面含关切地望向他。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氏父子
     更新时间:2009…10…9 15:59:42 本章字数:3129
    “老臣贱躯染恙,倒劳动太孙殿下前来探望,老臣感激之余,却也惶恐不已!”李林甫的双眼已经了无神采,他见到我的到来,连忙有气无力地说道。姑且不论李林甫的病情是真是假,这个老奸诈装假的本领可真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得很。前几天,李林甫在来庭坊坊门派人截杀我的时候,他的手下明明见到了霞儿助我却敌,也一定明白我已经识破了他的真面目。可是,他现在依然佯做无辜的样子,与我假惺惺地客套。
    我趁机上前坐于李林甫的床榻边沿,握住他的右手,只觉得他的手倒似女子的素手一般温软。我不禁心中一动,李林甫已经抱病多日,他的手怎么还是这么温软,没有一点常人病中那冰凉干枯的感觉?我按下心头的疑问,不动声色的说道:“右相为国操劳,致染此疾,于情于理,本太孙早该前来看望!奈何右相告假之后,圣上悉将政务托交于本太孙,故而今日才得空暇,还请右相不要客套才好!”不论李林甫真实情况怎么样,我都必须稳住他,以便于回头向他下手!
    李林甫轻叹了一声,病恹恹地点了点头,感慨地说道:“老臣自处钧轴,掌任首辅以来,十六年殚精政务,竭虑边事,确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只恐这一病下来,再无康复之期了!望太孙殿下转奏圣上,老臣或许只有来世再谢圣上的宠信之恩、知遇之情了!”话语中显现出一丝知命般地明悟。紧了紧李林甫被我握住的手,我出语安慰道:“右相之恙,来自过度操劳,只要好好养息,必定会恢复如常。今日午间,圣上犹然对右相念念挂怀,殷殷希望右相能重返庙堂,以助本太孙处理国务,右相怎么能如此地悲观颓唐呢!”
    李家父子闻言,感动万分,李林甫颤颤而言:“圣上对老臣的恩遇,实在高弥九川,厚逾四海,老臣深铭五内!能得遇如此恩主,老臣纵然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请太孙殿下转奏圣上,老臣深感隆恩,愧无可报,可恨老臣竟一病不起,恐再难侍圣主,老臣只有来生再侍奉圣上了!”语切切间,李林甫竟有些哽咽,昏浑的双眼也流下两行浊泪,若非我已经深知其人的品性,只怕也被感动的一塌糊涂了。
    然而,过度的感人肺腑,以李林甫的为人反而更让我起疑,这使我想起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一些欺诈之策,里面的人物似乎就是李林甫现在的这种状况,一付凄惨可怜的样子,并且频频示弱于人。思忖之间,我不经意地一低头,不由心中一怔而悟,旋即我佯做无事地抬起了头。这时候,我已经知道李林甫病情的真假了!此行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絮絮之间又闲谈了几句,我便起身告辞。
    李林甫命自己的长子李岫及女婿李齐宣恭送于我。想及日后李岫或许会与我为敌,加之回头我要暗入相府,不禁起了试探他内功修为之心。当出了月堂外的月牙门,我潜运功力,正要有所小试,李岫却对杨齐宣言道:“齐宣且向太孙殿下告罪,佩儿正在后房有事找你,齐宣最好快去!”佩儿是李林甫的第十七个女儿,也就是杨齐宣的妻子。杨齐宣本来胸无点墨,是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全靠岳家才成为谏议大夫,并兼任了河东的节度副使之职。此时听到自己大舅哥的言语,哪里还敢再行停留,连忙向我告罪而退。
    目睹此情,我暗暗纳罕,李岫这不是明摆着要支走杨齐宣吗?我身后的风、孙二人因此也暗暗加强了戒备,气氛一时变得有些紧张起来,我却漫不在乎地看着李岫,和声问道:“本太孙观李校尉英挺不凡,且颇为孝恭有,怎么屈居于霁云尉之职?”李岫闻言眉宇间略现隐忧,口中却谦然说道:“微臣才鲜德薄,霁云之职已是妄居,岂能再做痴想!”随即,李岫张望四周,见除了我们四人外再无他人,当即便不再前行,跪倒在地,叩首言道:“太孙殿下!罪臣家父之罪,恕无可赎,罪臣不敢妄求!但是罪臣愿以身代死,只请殿下放过阖府老小!”
    李岫这出人意料的言行让我霍然一惊,在转念之间,我才明白李岫的意思:李府防阁人员连连受折遇挫,身为相府长子的他当然是一清二楚,再联想近日长安所发生的事务,当知谋刺当今太孙之人为谁。而通过来庭坊坊间一战,李岫更知有曾为相府座上客的常师妹为我助战。由此,李岫完全确定我已经知道对我不利的幕后黑手为谁。虽然此次我谦热络地看望他父亲,并与之交谈,李岫却料想到,我这个掌握长安军政大权的太孙殿下在暗暗筹划好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