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此时,“母妃,儿臣——”刘衡的心中有了决定,既然自己要延续这样的平衡,接受李恪的身份又有什么不好呢?现在,自己就是李恪了,而不是刘衡,“儿臣,没事,只是身体虚弱,调养几天就没事的。”
    “恪儿,安心调养吧,不用怕”杨妃疼爱的说,“母妃就在你身边陪着你,保护你。”
    “刷”李恪再也止不住,流水从眼眶中涌了出来。
    这是宫廷中的女人吗?这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贵妃吗?不是,绝对不是。这是一个母亲,真正的母亲。即即便,他自己如此的软弱,也要在自己儿子受伤时站出来,想用自己柔弱的躯体保护她。
    李恪震撼了,李恪感动了,李恪哭了。
    杨妃看到李恪眼中的泪水,拿着手帕的手不经意间颤动了一下,忙为他轻轻擦拭,那神情,仿佛在擦着世界上最珍贵的生命一般。
    那双手,在刘衡眼里,和母亲的手别无二致,
    顿时,一股久违的感动和温暖在李恪心底徐徐升起,他动情的道:“谢谢母妃,是儿臣不好,害母妃担心,儿臣,儿臣。”而他的内心中已经开始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还有眼前这个作为自己母妃的女人。
    杨妃喜极而泣,一把将李恪搂到怀里,激动的道:“恪儿,你可吓坏母妃了!你这一昏迷就是半个多月,如果再不醒来,母妃都不知怎么活下去。你饿了吧,母妃这就让御膳房做给你吃。”
    李恪眼圈发红,心里感叹道:“自己何止昏迷了半个多月,他从现代穿越到大唐,这一昏,其实昏迷了一千多年啊。”
第三章 你是朕的儿子
    这时,走进一个宫女,她的装束和那三个低眉顺眼的女孩一样。
    李恪打量着这几个女孩,一身的盛唐宫装,果然后宫粉黛,美女如云,连宫女都如此好看。
    刚进来的那个宫女走到杨妃身边轻声道:“启禀娘娘,皇上驾到。”
    杨妃听后,放李恪在床上躺好,又给他掖了下被角,才起身带着宫女和赵太医出去见驾。
    李恪目光盯着门口,心止不住加快了跳速。
    宫女所说的皇上,那不就是李世民吗?千古一帝的天可汗啊,没想到竟让他给遇见了,而且自己摇身一穿还成了他的儿子。
    李恪正想着,一个高昂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听说恪儿醒了,朕特来看看他。”
    声音由远到近,随即,李恪看到一个男人走了进来,后面跟着杨妃等人。男人三十多岁,一身黄绸龙袍,衬托着他的身形,显得矫健高贵,但在坚毅中又透露出几分温文尔雅。他就是李世民?果然好相貌。
    李恪作出挣扎着要下床的架势,一面恭敬的道:“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几步赶到床边,把他按回床上道:“恪儿,你伤势还没好,不必多礼。”
    “多谢父皇。”李恪激动道,天可汗,李世民啊!怎么能不激动呢?他可是见到了千古一帝的天可汗李世民啊。
    李世民坐在床头,端详着他,看到李恪目光中的激动和敬仰。心中不由的一紧,数日积压在心中的苦闷终于得到了释放。
    自从他玄武门政变,到现在继承皇位,很多人都指责他,说他杀兄逼父,他的皇位是在兄弟的鲜血中得到的。
    可是,谁又能明白他呢?当时的环境,是他能够手软的吗?当时的环境,是他能够犹豫的吗?不能,因为,他也要保护自己的亲人,他爱的人。并且,他还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李恪心里在想,自己一到唐朝就多了一个母亲,此刻又多了一个父亲,感觉像在演戏,可是,这是真的,不是演戏。如此,看来上天对自己还是不薄。最起码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什么的。
    李世民见李恪心不在焉,就向旁边的赵太医问了问李恪的身体情况,赵太医把和杨妃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李世民这才放下心,面露欣慰。忽然眉峰一紧,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态严肃的道:“恪儿,你好好养伤,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要多想,父皇一定会找出追杀你的凶手和幕后主谋。”
    李恪一愣,对他来说,所有的一切恍如梦中,但是他能从李世民的话中听出,他是知道这次追杀自己的是谁。
    试探道:“父皇是不是知道什么?”
    如果说李世民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李恪怕的就是他知道主谋或者凶手是谁。但是,因为顾及自己在玄武门政变中获得的皇位而笼络人心不予追查。那他李恪不就白挨刀子了。
    李世民沉吟道:“据调查,追杀你的人应该是建成余党,具体是谁策划的,主谋是谁?有谁参与,现在还不清楚。他们其实是针对朕的,只是皇宫戒备森严,他们拿我没办法,所以就把怨气牵连到了你的身上,因为你是朕的儿子。朕已经派人严查此事,一定将他们绳之以法,我要让他们知道,敢对朕的儿子下手的结果。”说到最后,李世民语气愤然,神情严峻。
    “你是朕的儿子”“因为你是朕的儿子”李世民这句话重重敲击着李恪的心。他突然间明白,李世民不管是天可汗,还是雄才伟略的皇帝,但他毕竟是一个父亲。自己的儿子受到了刺杀,他是不会做是不忍的。而自己今后走的路肯定也不会一帆顺风,因为,他是李世民的儿子。
    就如李世民说的一样,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凶手就是建成余党。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取代了他东宫太子之位,而后做了皇帝。那些曾经跟随李建成的亲信,还有不少的漏网之鱼,他们侥幸逃脱,对李世民恨之入骨,暗中寻找机会取他的性命,虽然,这次不是他,是他的儿子。
    所以,李世民由此态度很符合他的性格。
    “那儿臣是怎么得救的呢?”李恪不解的问,“儿臣记得自己被甩下马后,那些人举刀要杀儿臣。”
    李世民看了一眼杨妃,笑道:“这多亏了你的母妃,她不放心你,便派杨恩去接应你。危难关头,杨恩及时赶到,才把你救了下来。”
    然后,叹息道:“只是可惜,那些人见杨恩武艺超群,除了极个别逃跑之外,其余的都自尽而死,如果当时能抓到一个活口的话,也许可以审出谁是主谋了。”
    “原来如此。”李恪心有余悸道,豁然明白遭遇的追杀全是真的,他的灵魂应该就是在那时穿到李恪身上的吧?
    杨恩?李恪知道,他是杨妃身边的一个贴身内侍,从他有记忆的时候就知道杨恩一直在杨妃身边,并且,杨恩武艺超群,自己的武艺有一半就是他所传授的。
    忽见李世民神色间,隐约着一丝愁绪,李恪关心的问:“父皇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李世民一怔。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大军攻到高陵。李世民不敢轻敌,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勇将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虽然尉迟敬德在战役中取胜了,却无法阻挡突厥人前进的步伐,颉利可汗的十万雄兵像决了堤的洪水,滚滚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迫不得已,李世民单身会颉利和谈,终于在八月三十日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斩杀白马立盟,之后,颉利可汗率突厥全体骑兵返回,一场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与突厥颉利签订了“渭水之盟”,答应每年给颉利进贡,相对于李世民这样雄才伟略的帝王来说,这是的耻辱,是大唐的耻辱。堂堂的大唐帝国逼迫于北部草原游牧民族签订了不平等的盟约,还要进贡。虽然历史上不乏有这些的朝代,那不是李世民能左右的。
    但是,在他的大唐,在他的心中,这就是一个耻辱。所以,他时刻都想洗刷耻辱。
    “先把身体养好吧。”李世民语气缓和的道。
    李恪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就是不想他过早,太多的牵扯朝政,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尽快养好身体,为父皇分忧解难。”
    李世民一笑,“你有此想法,父皇欣慰。”又叹了口气道:“政务繁忙,朕这就回去了,要记住朕的话,你是大唐的皇子,是朕的儿子,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大唐,都不要让朕失望。”
    李恪目送李世民离开,心里终究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会对他说这样的话。
    李世民走后,御膳房为为李恪送来了饭菜,摆满了一大桌子,种类多的他都数不过来。
    桌子就放在他床边,李恪一见,肚子条件反射般咕噜噜叫了起来,他确实饿了,跟在杨妃身边的三个宫女扶他坐起,他一顿狼吞虎咽,大有风卷残云气吞山河之势,杨妃一旁慈爱的看着他的吃相,眼中泪水流出来,不过,她及时用手帕擦拭,没有让李恪发现,提醒他:“恪儿慢点吃,别噎着。”
    三个宫女全被他的吃相惊得瞪大了眼,心道:“殿下这一路走来确实受苦了。”
    第二天早晨,李恪醒来后,感觉精神了许多,甚至能下地走了几步,昨天那三个宫女服侍他洗漱一新,李恪从杨妃嘴里知道了其中长着瓜子脸的宫女叫兰儿。并且,从兰儿的嘴里打听到了一件更为惊奇的事情,那就是这次是受伤的人不光有他,还有李承乾。也就是他的大哥,长孙皇后的儿子,李世民的嫡长子。
第四章 历史的反思
    夕阳中的皇宫在落日的余辉中显得有点疲惫,就像长途奔袭的骑士,到达了目的地一样,虽然疲惫,但显得从容而又淡定。
    李恪在这样黄昏中已经度过了自己来大唐的半个月时光。
    而现在的他就站在太极宫杨妃的寝宫千秋殿后花园的亭子中沉思。
    他已经接受了现在的身份,可是,这也意味着他要接受历史上李恪的结局。
    其实,他自己也很彷徨和迷茫,心中有无数的苦闷却无法排泄。他就这么静静的站在夕阳中,挺拔的躯体和暮色的天空融为一体,让他显得孤单而又寂寥。自己该怎么走今后的路呢?历史上的李恪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人们都说,李恪没有当上皇帝是大唐的损失,也上天妒忌他的才能。可是,他究竟在面对了什么样的一种现实之后放弃了自己争夺皇位的雄心,而甘愿沉沦历史呢?
    现在的李恪不知道,他只知道历史书上记载,李恪是被冤杀的,是英年早逝。
    所以,想到此处,李恪知道,自己今后的路并非是一帆风顺。
    如果自己认命呢?不可能,既然重生,既然让他做了李恪,他就不能受命运的摆布。
    但是,不认命,自己今后又该如何做呢?自己是否这能够改变自己在未来中的命运呢?
    突然间李恪想起了前世的一首歌曲:纵马江湖道,今生任逍遥,英雄不为红颜折腰。豪情比天高,一身冷傲骨,天地来打造,剑荡群魔鬼神惊,男儿正侠少。手握残阳沥血剑,心有冷月凝霜刀,绝顶一览众山小男儿世间走一遭,男儿世间走一遭。
    “手握残阳沥血剑,心有冷月凝霜刀,绝顶一览众山小男儿世间走一遭,男儿世间走一遭。”
    “男儿世间走一遭。”李恪道:“争储又有如何呢?男儿世间走一遭,既然,让我重生成了李恪,那我就好好跟你们玩一玩吧!”
    “哈哈”李恪狂笑道
    微风吹过,吹起了李恪披肩的长发,突然间他又显得如此孤单和高傲。这个历史才弃儿,这个被人们惋惜的皇子,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自古争霸者,能有几人的快乐的,几人是开心的呢?自己只想过平淡的快乐是生活,难道连这样的要求都不满足吗?
    历史上的吴王李恪是个文武全才的皇子,然而,最终皇位依然落在了性格懦弱的李治身上。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唐太宗最后没有传位给他,而是传给了性格懦弱的第九子晋王李治,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李恪不是嫡出,他不是皇后所生,古代封建王朝有个制度那就是传位首选就是嫡出。二是李恪是杨妃所生,杨妃何人,她乃隋炀帝之女,他也就是隋炀帝的外甥,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所以就算他如何有文武才,又如何善骑射,在当时也不可能让他当上皇帝。就算李世民想立他为储,那群跟李世民出生入死打下大唐江山的大臣也会玩命的反对,立太子这种大事,不可能由皇帝一个人决定。所以,他是没有得到士族的支持。
    三就是国舅长孙无忌的阻扰,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他当然希望皇位传给他的外甥。唐太宗统治后期,长孙无忌在朝臣中权重无比,为了在太宗之后仍维持这种局面,长孙无忌希望未来的皇帝,即今日的太子,应该由一个仁孝听话的外甥充当,这样,自己会得到尊重,权势会得到保障。而晋王李治生性懦弱,自然成为他极力支持的对象。
    起初唐太宗立性格懦弱的晋王李治为太子后,又想废掉李治改立李恪,不过长孙无忌力争说国家的储位怎么能随便更改,后来唐太宗就打消了这个念头。除了长孙无忌说的国家的储位怎么能随便更改这个道理之外,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长孙无忌身为开国第一功臣,他身后是关陇士族,是大唐的元老重臣,还有来自军方支持。所以,李世民不能不顾及这方面的因素。
    所以,李恪败在那个时代,失败在他是炀帝的外甥,败在他不是嫡出,败在了长孙无忌的手中。是那个时代毁灭了他,如果唐太宗真的把皇位传给了他,或许大唐的江山就不会被武则天夺去了,或许历史上就不会出现女皇帝了。
    唐太宗辞世四年后,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把他送上了刑场,这个历史上被唐太宗称为“英果类我”的王子,最后以一曲悲歌作为自己生命的终曲。
    很多人都在可惜,为什么?历史上那么优秀的李恪:既“善骑射”,又有“文武才”,却得不到本该配得上他这样一个身份的地位呢?是的,历史上的那个李恪是善良的,他的善良迫使他放弃他的梦想,放弃他的野心,放弃皇位,甚至放弃生命。
    只是现在的李恪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李恪了,现在的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未来。
    “生在帝王之家,这就是命,是没的选择的。”李恪沉吟道。
    确实,生在帝王之家,能够做到善终的王子没有几个。所以,李恪明白,他要好好的活着,有些人就不会放过他。
    现在,自己不该再像历史上那个李恪一样,做一个温顺的王子。而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要为自己能够活着而努力了!
    苦笑了一下,又摇了摇头,“人活着终究是要做些事情的啊,那就让大唐从我李恪开始吧。”想通这点的李恪觉得自己心里豁然开朗,以前一直压抑在他心中的苦闷也烟消云散了。
    这时,忽听到身后有人轻声喊道:“殿下,殿下,淑妃娘娘来看你来了。”
    李恪知道这是自己母妃的贴身宫女兰儿,在自己重病失忆的这段时间里就是她奉了杨妃的命令,负责自己的生活起居的。他转身问道:“母妃在哪?”
    兰儿看着眼前的李恪,稍微恍惚了一下后便已镇定。她发现昨天还是眉头紧锁,唉声叹气的殿下,今天又回来了,他依然还是以前那个自信满满,英气逼人的高傲皇子。
    而她为李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以前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她是一个孤儿,被好人家收留养大之后送进了当事的秦王府侍奉杨妃,在杨妃身边一待就是四年,杨妃对她们这些宫女都很好。不但不打不骂,而且平时有都会赏赐下金银首饰帮她们解决宫外家人拮据的生活。这对于一个下人来说是多么不敢奢望的事情。所以,兰儿心里只有一个主子,那就杨妃,也只有一个殿下,那就是李恪。所以,发现李恪回到以前的状态,她也打心眼里高兴,反倒忘记李恪问她的话。
    李恪见兰儿发愣,便知道她是因为看到今天的自己和往日不一样。也不怪她无礼,径自往前院走去。
    兰儿在李恪从她身边走过的时候随即醒过神来,见李恪没有怪罪她的意思,急忙跟在他身后。
    来到前厅,李恪便一步上前行礼道:“儿臣给母妃请安。”
    杨妃没等儿子跪下,起身将他扶起,说道:“恪儿,你身体还很虚弱不用行此大礼。”
    看到李恪恢复了昔日的风采时继续道:“今天身体好点了吗?看到你现在的精神不错,母妃心里高兴。”
    李恪拉着杨妃的手,坐到椅子上说道:“母妃,儿臣身体已经康复,这段时间因为儿臣的事情,让母妃担心,挂念,你看母妃都清瘦了好多,是儿臣不孝。”说着起身跪在了杨妃身前。
    杨妃见儿子如此的孝顺,双手抚摸着他的脸颊,虽然还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但李恪脸上已隐隐露出他外祖隋炀帝的轮廓,英气逼人。
    刹那间,杨妃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正微笑着看着她,她不由一颤,止不住眼泪流下来。
    杨妃的表情让李恪奇怪,问道:“母妃,你怎么了?你别哭啊,儿臣以后一定会听你话,不再惹事生非,不会让母妃担心了。”
    杨妃醒过神来,这才意识到失态,赶紧扶起李恪爱怜的道:“你这一路吃苦了,后来又摔下马来,幸亏没出什么大碍,现在你康复了,母妃高兴。”
    李恪调侃道:“只要母妃高兴,儿臣多摔几次也没什么关系。”
    杨妃听到李恪说的不像话,马上板起脸来说道:“不许随便瞎说,母妃只是希望你们都过平平安安就放心啦。”忽然严肃的说道:“不光我一个人担心,你父皇也很担心,皇后也过来看过你。这两天你父皇很忙,每天都要和大臣们商议国事,只有晚上还有些空闲,你这两天去甘泉宫的御书房给他请个安,免得让他惦记。”
    然后继续说道:“过几天你还要再跟我去皇后娘娘那里道谢。”
    李恪看到杨妃说的这么严肃,便说:“儿臣谨遵母妃之命。”
    杨妃恢复了和蔼的表情,说道:“等你身体彻底康复了就去看看封大人吧,这次是他的人接你回来的。还有你的先生岑文本你也记得去看看。”
    李恪一一答应了杨妃给她叮嘱的事情,母子两个人又说了一会,李恪都一一对答着杨妃,杨妃看到儿子大病一场之后性格有所改变,心里很高兴,说了很多的话,最后因为时辰已过多时,不想打扰李恪休息才不舍的离开。走的时候将自己身边的一个小内侍,叫小宝子的留在了李恪身边,让他照顾李恪,并告诉李恪,等他从甘泉宫出来之后直接来她千秋殿,然后再去拜见皇后。
    杨妃一走,小宝子立马走到里面,躬身道:“小宝子见过殿下。”
    “小宝子?”李恪笑道:“名字不错吗?你真的姓宝?”
    小宝子被李恪问的哑口无言,好半天才道:“回殿下,不是,我叫张宝,不过大家都喜欢叫我小宝子。”
    “恩,其实,叫你阿宝比小宝子好听。”李恪道:“陪本王出宫走走吧。”
    小宝子一惊,道:“殿下,你身体未好,恐怕不妥吧?”
    其初,李恪因为新鲜和好奇,待在皇宫里觉得很舒服。慢慢的,他发觉皇宫里的每个人做事说话都小心翼翼的,自己也处处受到约束,还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所以,时间一长他已经有点厌烦了这样的生活。而今天正好有这样一个熟悉长安城的小宝子,他怎么能放过机会呢,所以,严肃道:“到底是你听本王的,还是本王听你的?”
    “小宝子,噢不,阿宝不敢。”小宝子被李恪一吓,语无伦次的说道:“不知道殿下要去哪里?”
    “不要这么紧张吗?不过,阿宝这个名字确实很好听啊。”李恪玩笑的道:“随便走走,看看长安城的风景。”
第五章 奇人岑文本
    出得皇宫,李恪就在小宝子的引领下下来到了长安城最为繁华的西市。
    眼前的繁华可谓到了极致,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不时的有西域胡商出来叫喊。
    街上行走的白茶马帮、挽着手臂的男女,悠闲的海外异客,和操着各种口音讨价还价的雇主。
    李恪确实感觉到历史上对长安城的描述的确不假,说万国来朝也不为过。
    不过,看到李恪心事重重的样子,明显心思不在眼前的繁华长安西市上。
    历史上想要被立为太子,最终坐上龙椅。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得到皇帝的认可,二是文武大臣的支持。但是,在唐朝除了这两个必要条件之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
    李唐王朝是由三股力量建立起来的:一支是关陇集团,一支是山东集团,一支是江南文士。
    关陇集团就是由北魏鲜卑贵族组成的军事集团,也包括胡化的汉人和西域的胡人。而关陇集团,大部分都是李氏家族的勋亲贵戚,有些还在李唐开国过程中建立了战功,如李神通、李道宗、李孝恭等人。
    山东集团则包括山东士族和山东豪杰两部分。山东士族历史悠久,经济实力雄厚,并且具有强大的宗族乡里基础,由此产生出巨大的政治能量,进可以控制朝政,退可以控御乡土。而山东豪杰则是在隋末混乱下崛起的寒门地主集团,换言之,他们是在隋朝末年大动荡中势力迅速崛起的地方豪强。所谓山东豪杰是以暴力提升社会地位的,说白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