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变天-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师长本人是文职人员出身,所以在指挥权上没有去争,这时候也看出来这两人的担忧了,点头道:“参谋长说的好,那么我们就按照之前的布置,下去准备了。”
    独立7师的人下去了,沈一阳和杨志则陷入了沉默中。
    “有烟没有?”杨志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沈一阳楞了一下,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摸出一包没拆开的烟递过去。
    狠狠的抽了几口烟之后,杨志丢下烟头狠狠的踩了几脚,发泄了一些不满后低声道:“我算明白了,难怪军区只是让我们做好战前的准备,等待从西线快速插进来的增援部队,然后再攻打哈鲁宾。”
    沈一阳也想明白了这一点,恶狠狠的拿过烟来,给自己点上一支,好一会才低声道:“军区是打算让我们当预备队了,对我们也不够放心。你想一想,在这之前你是一个上尉,我是一个少尉,嘿嘿。咱们两个尉官军区能放心么?”
    杨志一声叹息道:“原先第六军倒是留下了一个副师长统筹指挥敌后工作的,结果上个星期牺牲了,结果我成了敌后经验最丰富,职务最高的军官。我想让我们俩挑头,军区是逼不得已的事情。”
    “嗯,时间上也不允许了,估计总攻就在这两天。
    你看看这哈鲁宾我们是打还是不等一等?”
    杨志想了一阵,猛地目露凶光道:“打,只要军区传来总攻的消息,我们就动手打。你看看这一带的地形,不及早动手拿下哈鲁宾,根本没有时间修筑起必要的防御工事。”
    沈一阳道:“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大炮,就算有也没有正规的炮兵。硬打的话,有成算么?哈鲁宾可是俄军一个正规师,一万两千多人呢。就算我们打下了哈鲁宾,一时去那里找工具来修工事?”
    杨志道:“工具的事情你就不必担心了,第六军撤下去的时候,正好有一批物资掩埋在这附近,活是我带着人去干的,我知道地方在哪。打下哈鲁宾后我带人去挖。现在我们还是商议一下,这仗该怎么打。”
    两人一番商议中,天渐渐黑了下来。商议的结果是以原先第六军留下的老兵为基础,组
    强有力的突击队,利用夜色的掩护潜伏接近哈鲁宾,击。火力方面。将全部的迫击炮集中起来,对准一个点猛烈的轰击。独立7作为预备队使用。
    商议完毕,两人召开了一次紧急地军事会议。同时将结果上报了军区。当天夜里军区回电称,谨慎从事,无把握不可鲁莽。回电还告知两人,总攻时间定下了,后天凌
    这样的一个指示,显得多少有点模糊。是军区不重视这股力量的作用,还是什么别地缘故呢?杨志和沈一阳陷入了迷惑中。
    实际上余震和军区的一干头头们,接到沈一阳的电报后,也非常的头疼。下面上报的情况。也确实是实情,真要是总攻之后等穿插部队去打哈鲁宾,一旦不能及时得手。就等于给俄军放了生。最关键的,还是沈一阳这个总统的“亲戚”掺和在里头。
    杨志和沈一阳又一次紧急商议。最终还是决定想军区报告,有把握拿下哈鲁宾,请军区批示。夜里12点的时候。军区回电“同意”。
    事情决定之后。两人就开始了紧急的部署。别看这两人是年轻后生,但是胆子大有冲劲。敢想敢干,杨志还有相当地作战经验。也该这两人运气好,因为哈鲁宾对俄军而言是后方,守备的俄军师长,压根就没把防御太当回事。平时来骚扰的也都是些小股地游击队,一个师兵力守这么一个小地方,可谓是绰绰有余了,所以在防御上也不怎么上心,修个工事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整个防御体系地漏洞很多。
    杨志派出的侦察兵,第二天一早回来报告,俄军的现在主要地工作是修围墙,外围地铁丝网拉地太稀了,等于没有一样,野战工事也没修好,战壕挖的还有一米深,夜晚地时候,外围阵地上部署的兵力很少,不超过一个营。侦查部队轻松就摸进了哈鲁宾内部,得出的结论是,我军完全可以利用夜幕的掩护,从俄军防御不严的地方直接摸进哈鲁宾,打他个措手不及。
    杨志闻讯大喜,别看独立7师指望不上,第六军留下的的三千多人可都是经过战火洗礼的老兵,夜战经验也都相当的丰富。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一个突然袭击,就能把俄军打蒙了。
    杨志和沈一阳一番商议后,决定让独立7师把带来的手榴弹都收集起来,交给那些老兵使用。每人携带十枚手榴弹,趁夜摸进哈鲁宾,连炮火准备都免了,还能节省一点弹药。
    ………………………………………………
    余震发动总攻的时间,非常的有讲究。因为电报侦听工作的到位,俄军的调动部署完全掌握在中**队的手中。
    这一段日子,俄军正在阿列克谢耶夫的命令下,频频调动调整部署,余震和克泽商议之后,决定打他一个时间差。也就是在俄军一大半部队还在调动的途中,突然发起进攻。
    战局的发展,正如战前沈一阳预判的那样,尽管俄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东线战局因为俄军之前重点防御,中**队的推进速度并不快。兵力上暂时出于劣势的前沿俄军,进行了拼死的抵抗争取时间。西线战局则相反,俄军尽管占有地利,但是在中**队优势兵力的突然袭击下,地形的优势并没有凸显出来。双方激战一日后,西线战场向前推进了三十公里,并且正在快速的向纵深推进。军区派出的直插敌后的一个师的兵力,也已经迅速的趁俄军阵脚大乱的时候,悄然借着地形掩护,渗透到了俄军的后方,星夜兼程赶往哈鲁宾去。
    东线战场,在最初的快速推进了十多公理后,中**队的推进速度开始减缓,原因无他,这一线俄军部署的兵力本来就多,加上备受骚扰的俄军,也修筑了相当多的防御工事。
    激战第一天夜里,俄军东西两线在一定程度的后退后,堪堪稳住了阵脚,暂时挡住了中**队快速推进。
    坐镇榆树县的阿列克谢耶夫,获悉中**队发起的突然攻击后,大为震惊,紧忙重新调整部署。不过阿列克谢耶夫的反应还是有点慢了,当天夜里中**队发挥夜战的优势,不停顿的攻击下,西线的已经迫近舒兰县城外,东线完成了对德惠县俄军的包围。
    不断传来的坏消息,很快让阿列克谢耶夫明白一件事情,中**队投入的兵力绝对不比俄军少,而且很可能还多很多。更让阿列克谢耶夫震惊是,中**队的重炮数量惊人,前沿传来的一个一个消息中,总会提到中**队那让人窒息的恐怖的炮火准备。
    一天一夜的战斗下来,整夜都没合眼的阿列克谢耶夫得到了一个模糊的统计数据,至4俄军师,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被中**队强大的突击力量击溃了。目前这些师都失去了联系,前方战局陷入了混乱之中。
    阿列克谢耶夫意识到他很可能迎来军事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候他最好的选择,其实就是快速下令全军后撤,一直撤过呼兰河一线。前方传来的消息,战线在舒兰、德惠两个县城外围暂时稳定了下来。这时候是投入部队进行反击呢?还是主动后撤,阿列克谢耶夫犹豫了。
    这一犹豫是致命的,也是战后阿列克谢耶夫备受诟病的地方。从冷静的角度去判断第一天的战斗,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队出乎意料的强大,发起攻击的时间又在俄军频频调动,准备进攻的要害点上。这时候选择后退,无疑是最稳妥的办法。可是阿列克谢耶夫骨子里轻视中**队的因素在起作用,甚至包括他的参谋团,这个时候想的也都是怎么调整兵力,发动反攻,给可恶的中国猴子一个深刻的教训。
第六十三章 围点打援(手打版)
           吉林会战正酣!我军势如破竹!”
    以上的标题在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出现,成为了目前国内最关心的话题。这个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听见一个人的声音,想知道他在想什么。
    会战爆发的第二天,《中央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对沈从云的专访。
    “当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团结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无所畏惧!我们势不可当!我们战无不胜!同胞们!团结起来吧,为这个民族的生存战斗牺牲,是历史赋予每一个当代青年的使命!让沙皇俄国在中国人民震天的呐喊面前发抖吧!用刺刀告诉他,中华民族不可辱!”沈从云这番话,引起了又一波的全民捐献热潮,一批又一批的热血青年,走进各地的武装部报名参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再次爆发十几万人的游行。
    …………………………………………
    黑暗之中,杨志的脸庞似乎凝固了,目光注视着前方的俄军阵地。
    “你在想什么?”沈一阳低声问道。
    “这一仗只能胜不能败,我想亲自带队上去。”杨志低声说着,沈一阳顿时愣住了,不由苦笑道:“你亲自带队上去,部队谁来指挥?要知道你现在是游击总队的队长。”
    杨志道:“这一仗太关键了,军区发来电报,我大军已经对东西两线的俄军完成了局部的合围,一星期之内只要歼灭俄军的8…10个师,俄军的整条战线就会崩溃,到时候哈鲁宾就成为了众矢之地。穿插的增援部队至少要五天才能到达。在这之前我们要为他们的来到争取足够的有利条件。”
    沈一阳沉默了一会,低声道:“其实,我也很想带队上去,可惜被你抢先了,我就不和你争了。”
    杨志:“谢谢。算我欠你一个人情,这里的指挥就拜托你了。
    ”说着。杨志迈步朝黑暗中走去,前面突击队已经整队完毕。
    沈一阳上前一步喊道:“杨兄!保重!”
    杨志又也不回,举起手轻轻地摇了摇,迈着更加坚毅的步伐往前去了。
    “咕咕咕!”三声水鸟地叫声响起。伏身在地上的杨志低声道:“上!”十几个士兵悄悄的摸到了俄军在外围阵地上的一个临时哨。
    没一会前方一阵火把地摇晃,示意已经得手。“动手!”。
    几百名突击队员飞快的从地面上跃起,扛着梯子飞快地搭在并不太高的围墙上。其他队员迅速地冲了上去,翻身进围墙。
    杨志翻进围墙后,才发现自己的运气好的吓人,渔村里一片安静,俄军也许都在营地里睡觉。这时候前方一阵***出现。一个十余人的俄军巡逻队出现。杨志猛地蹲下,回头给身边的人做了个手势。几十个士兵飞快地摸出匕首,悄悄地靠了上去。
    当巡逻队全部都被匕首送去见阎王的时候,杨志地心情刚刚有点放松时,黑暗中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俄军居然还布下了暗哨。
    被发现了,只能强攻了。杨志想都没想,第一个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了出去,口中一声怒吼道:“兄弟们,冲啊!”
    哈鲁宾寂静的夜晚顿时响起了炒豆子一般的枪炮声,站在沈一阳边上的刘师长,有点紧张的看着沈一阳年轻的脸道:“参谋长,好像情况不妙啊,被老毛子发现了。”
    沈一阳尽管有点紧张,但是看看更紧张的刘师长,不由的露出镇定的表情道:“怕什么?杨总队长已经突破了俄军的阵地,正在往纵深推进,你赶紧让后续部队跟进,绝对不能给老毛子喘息的机会。”
    俄军无疑被偷袭给打的有点晕了,这个时候很多士兵还都在睡梦中。杨志领着突击队一路往前冲,看见那些光着膀子冲出来的老毛子,上去就是一顿手榴弹的招呼,跟着猛虎下山一般的扑上去,一顿刺刀乱挑。
    天色微明,激烈的枪声已经整整的响了一夜,战局的发展总算是被控制下来了。俄军的一个师几乎完全被击溃,残部正缩在个五十米见方的大院子内顽抗。
    突突突,十几挺马克沁死死的封锁住了前进的道路,发起了六次冲锋了,都被打了下来,一百多名战士倒在了前进的道路上。
    “***!兄弟们跟我上。”杨志看着血泊中的士兵,一阵头脑发热就要往前冲,没曾想让人一把拽住了。
    闹,这么猛烈的火力,上去多少人都是个死字。”看见沈从云着急的表情。
    “我的参谋长,你怎么也上来了?部队谁在指挥?”
    沈一阳笑道:“这个你别担心,其他放心的攻击都很顺利,现在就剩下你这了。我把临时的迫击炮团给你带来了。”
    杨志:“太好了,轰他娘的。”
    沈一阳道:“别高兴的太早,部队的炮弹有限,我可舍不得浪费在这里。刚才我观察了一下,不就一个院落么?前面的一个仓库里,我找到十几桶煤油,哼哼!”
    杨志一拍大腿道:“***,你小子就是主意多,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不过火烧藤甲兵这个事情,有伤天和啊。”
    沈一阳冷冷的笑道:“前面一个院子的拆房里,我发现了十几个女娃子的尸体,一个一个的**着身子不说,下体都插着木子,血都流干凝固了还死不瞑目。”
    杨志倒吸了一口冷气,目光随即变得凶狠了起来,看着前面的院落咬牙切齿的说道:“一帮子畜生!”
    “老毛子就没把咱中国人当人看过,跟他们讲什么有伤天和?”沈一阳笑的阴森森的,一挥手十几个拎着煤油捅的士兵扑了上去,附近连片的屋子很快都被点着了。
    …………………………………………
    一份反击计划很快就摆在了阿列克谢耶夫的面前,说明手下的参谋们还是有相当的效率的。按照这份计划,俄军将以两个军的兵力,对东西两线的中**队发起反击。这已经是阿列克谢耶夫能拿出来的所有预备队了,中线还有一些防御的兵力,但是阿列克谢耶夫不敢乱动,因为那里一直非常的安静,这个时候越是安静的地方,就意味着会爆发更大的战斗。
    这一点觉悟,阿列克谢耶夫还是有的。
    中线战场,在东西两面打响后一天一夜过去了,依旧是一片安静。面无表情的李耀祖,站在观察哨的位置上,久久的注视着前方。
    “军区有新的指示么?”李耀祖低声问身边的副官。
    “一个小时前的电报称,东西两线进展顺利,让卫戍部队再等一等。”
    “天都亮了还等个啥?”李耀祖不满的嘀咕一声,对余震多少有点不满。多少年没上战场了?好不容易闻着一点血腥的味道,居然只能坐在这里干等,心里舒服才怪呢。
    “司令您也别着急,临出发的时候,总统大人是怎么交代的?让您可要完全服从军区的指挥。余司令不也说了么?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追击。”
    “你听他扯,他不是兵力不足,敢打卫戍部队的主意?把我们摆在中线,不就是想借助我军强大的火力,在战局最微妙的时候,给老毛子致命一击么?说的好听!”李耀祖不屑的说着。
    军区指挥室内的余震,这时候打了个喷嚏,不爽的揉了揉鼻子后低声道:“侦听处这次算是帮了打忙了,阿列克谢耶夫这个老毛子,居然不肯撤退,还要反击我们?要找死就怪不得我们了。”
    克泽在边上没有笑,而是神色凝重的说:“俄军的指挥多少有点呆板了,这一点我们要引以为戒。不管怎么说,对面的俄军有四十万,不是四十万只鸭子。所以面对俄军的反击,我们还是要谨慎从事。”
    “呵呵,围点打援,这一招我们在总统那里可没少听他讲。总统一向都主张运动战,这一次算是正好用上了。”万树生倒是没有掩饰内心的激动,东西两线一共围住了15万俄军,眼下没有发起总攻:_阿列克谢耶夫派兵救援来着。
    “让东西两线的部队,打的再狠一点,打的他们频频叫救命,阿列克谢耶夫才会下本钱。另外给卫戍部队去封电报,安抚一下李耀祖,这个老小子可是天子的亲信近臣,不好得罪啊。”余震笑着说吧,刘永福和万树生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舒兰、德惠两地的外围阵地上,一夜的激战之后,太阳还没露头呢,猛烈的炮火已经将外围阵地打成了一片火海,俄军阵地上一个一个~。报,雪片般的飞往榆树的俄军总指挥部。
第六十四章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争打到这个地步,虽然已经有胜券在握的味道了,沈的紧张了起来。这情形就好比一个参加了高考的学生,明明知道自己发挥的不错,偏偏对最终的结果赶到担心。
    什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都是鬼话了。现在的沈从云整天就呆在总统府的办公室内,一次一次的等待着前方传来的消息。
    从吉林会战开始到最终的结束,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内,沈从云在焦虑的等待中度过。开战后的第三天,哈鲁宾顺利拿下,电报拿进办公室时,沈从云的心又悬了起来,负责穿插的一个师能否及时增援到位?这是一个问题。增援到位后能不能守住?这又是一个问题。战役的关键战场上,我军能否很好的完成围点打援的任务?这还是一个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摆在前线指挥官们的面前,克泽和余震整天呆在一起,对这地图和沙盘,关注着战局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丝毫不敢大意。
    战局的形势无疑是对中方有利,可是俄国毕竟是一个老牌强国了,克泽也好,余震也罢,心里说不捏着一把汗都是假的。
    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传来的时候,余震和克泽有点不敢相信了,俄军怎么变的这么不经打了?东西两线两天的时间不到,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计划,快速的包围德惠、舒兰两地的俄军约十万人。接下来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了,敌后部队在渗透部队的配合下,一夜的时间就拿下了哈鲁宾。这一切都跟做梦一样地,实在难以置信。
    可是真的要到战场上去看一看。余震和克泽可能就会有答案了。中**队凭借着绝对的优势火力掩护,发起排山倒海一般的攻击面前,俄军即便是疯狂的抵抗,也难以支撑太久。双方地战术和装备对比,显得有点不成比例的感觉。炮兵在高效率地检测引导下。对俄军的阵地进行了有效的打击,步兵挺进后。大量的迫击炮根本就是俄军火力点地梦魇。尽管不能说现在的中**队已经完全做到了高效率地步炮协同,但是一干跟随前往的德国参谋们,不得不承认,就步炮协同而言。当前地中**队是他们见过的做的最好的。
    沈从云用20年的时间,辛辛苦苦大量投入地这只军队。终于向世界证明了无坚不摧地强大。
    阿列克谢耶夫匆忙组织的反击,成为了这一仗最大地败笔。
    这其中最要命的是他把两个军的兵力分开使用,一路增援东线的德惠,一路增援舒兰。按照阿列克谢耶夫的命令是,两个军在优势炮火的掩护下攻击前进。
    结果不等发动反击的俄军展开,中**队的大炮已经将俄军的行军队伍打成了一锅粥。两天的时间下来阿列克谢耶夫发现手上已经没有多少机动部队了。这真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就在几天前召开的军事会议上。阿列克谢耶夫还洋洋得意的展望着俄军推进到沈阳之后的下一步计划,希望就此能迫使中国政府投降呢。
    如梦初醒的阿列克谢耶夫急忙下令收缩部队,立刻往后撤,这时候一个更打击士气的消息传来了,中**队已经占领了哈路边,肚子了俄军的逃路。阿列克谢耶夫急令中路俄军后撤至榆树,但是这个命令下达的已经有点完了。
    ………………………………
    “告诉李耀祖,他可以动手了,记住了,死死的缠住中路俄军。”余震的命令及时的到达李耀祖手里,东西两线的围点打援战役刚刚落幕,中路的卫戍部队就用大炮告诉阿列克谢耶夫,四十万俄军的末日来到了。
    汽车拉着重炮在道路上快速前进,滚滚的车流像一条长龙一般,卫戍部队的高速机动力,在进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站在路边的李耀祖,当年带着团练上战场和法国佬拼命那会,哪曾想过会有今天?从发起攻击到现在,不过三天的时间,就已经逼近了榆树城外60公里处,这样的推进速度,一般的部队想都不敢想量汽车的卫戍师做到了。可惜沈从云没看见,不然的话就会感慨道,“没有坦克啊,再来几十辆坦克,那就有点样子了。”
    二战时期德军的闪电战模式,留给沈从云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惜这年月的中国,要想做到那个程度,不论是从工业基础还是技术层面来考量,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不过沈从云心里非常明白,
    是朝哪去的,未来的几十年,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沈会让给别的国家去当。
    前进的队伍突然停了下来,李耀祖不自觉的问道:“怎么回事?”说着人也上了车子,快速的往前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报告,前方的一座桥梁叫老毛子给炸塌了。”
    李耀祖听的眉头一皱,飞快的下车往前走去。不等李耀祖来到前面的断桥处,已经被先头团的士兵拦下道:“对不起,长官,前面危险,您不能上去。”
    李耀祖受沈从云重托掌握这支精锐部队,平日里下的功夫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当兵的哪有不认得这个整天在部队里头转悠的司令?现在敢拦着李耀祖,就说明前面真的有危险了。
    “扯淡,老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从来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