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穿残汉txt-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地感受到自己骑坐下的战马有点不老实。在他的身旁,几个亲随的战马,也个个焦躁不安。仿佛有什么不祥之物正在接近他们。
“难道是中了邪术?”蒋义渠一面砍倒蜂拥而上的齐兵,一面努力驾驭着胯下的战马。蒋义渠的话音刚落,身后便传来一阵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轰鸣之声。多年经验告诉他这绝对不是幻觉。
果然,不等蒋义渠张口询问,便有一骑亲随急切地快马飞报道,“主公,吾等被包围也!”
“什么!如此迅捷?”蒋义渠瞪大着眼睛,不敢相信齐军竟能在黑夜里如此迅速地摸清自己的位置。更何况为了达到声东击西的效果,他还差人在西北角放了把火。难道是刚才那颗异星的缘故?蒋义渠早就听说蔡吉善使妖术,但一直都没有此事放在心上。此刻眼见异星刚刚在自己头顶闪耀,这会儿齐军又快速朝自己这边涌来。饶是素来不信鬼神的蒋义渠也不得不承认,这齐营确实透着股子妖气。
然而还未等蒋义渠下令撤退,火光之中已然跃出了数十骑铁骑挡在了一干人等的面前。但见为首的一员战将横槊直指道,“蒋义渠哪里跑!”
火光飘逸间蒋义渠乍一看来人面目熟悉,赫然就是当初威震幽州的麴义。但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眼前的战将尚未蓄须,更何况麴义的头颅当初还是他亲手割下献给袁绍的。电光火石间蒋义渠很快就想起了另一个与麴义有深厚关系的人,那就是其子麴演。可麴演不是已经虽麴家曲部一同埋入黄土之中了吗?蒋义渠可是至今还记得那些死去的麴家军兵将脸上残留的不甘与愤恨。再一想到之前的种种异样,心神不宁之下,蒋义渠故作镇定地大声问道,“来将何人?”
对面的战将阴测测笑道,“吾乃麴演,奉齐侯之命,特自地府来取尔首级!”
难道真有死而复生之人?!还是蔡吉使的妖术?亦或是麴家父子前来索命?对于害死麴义父子一事,蒋义渠从未有过内疚。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奉命行事。更何况麴义在军中的威望也确实威胁到了自家主公袁绍。但是这一刻面对恍若索命厉鬼般突然显现的麴演,蒋义渠的心中头一次对鬼神有了敬畏。且就在他分神的那一刻,对面的麴演已然犹如一抹黑色的煞云袭杀而来。
小剧场时间:
草皮:齐侯,快来数星星~~~
小蔡:洗洗早点睡吧~~~
坑爹啊~~~国庆最后一天被抓去加班~~~莫有加班费,只有调休~~~太坑爹了~~~
第一百零四节 忠君之臣
一夜熬战过后,包括蒋义渠在内的总共三千枚首级被堆成三座金字塔型的小丘摆在两军阵前,用以威吓对面尚在负隅顽抗之中的刘询部。但身为胜利者的蔡吉此刻的心情却并不舒畅。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情愿这三千人马最后投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堆成“京观”。可惜蒋义渠等人对袁氏的忠诚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身为一方诸侯的蔡吉也只得以这种残酷的方式来藏送他们的躯壳。
相比在内心深处唏嘘不已的蔡吉,麹演的这会儿心情却是大好。昨夜一战,他阵斩蒋义渠,可算是报了杀父大仇。之前积蓄的那点郁闷更是一扫而尽,剩下的只有对蔡吉五体投地的钦佩。麹演从来没想到过夜战竟然还能那样打。想那蒋义渠原本是打算趁夜偷袭齐营,却不曾想最后倒是在齐侯“火流星”的指引下被翁中捉鳖掉了脑袋。
事实上,就算是事先有提醒,麹演当时还是有那么一刻被那耀眼的烟花唬得失了神。想到自己现在已投入齐侯麾下,日后有的是机会见此奇景,年轻的武将就忍不住一阵兴奋。加之蔡吉还是他的救命恩人,给了他机会报杀父之仇,因此眼下的麹演已然将蔡吉视做为了终身投效的主上。但见他忙不迭地主动请战道,“主上,对面不过是些丧家之犬,演这就提兵出阵杀他个片甲不留!”
麹演急于表忠心的举动让蔡吉十分满意。在蔡吉的设想中麹演乃是日后攻略凉州一招暗棋,因此他的忠诚度显得至关重要。好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麹演不是吕布那等奇葩,蔡吉还是可以完全信任这位麹大公子的。不过此刻面对跃跃欲试的麹演,蔡吉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战,而是昂首远眺对面的敌阵,傲然宣布道,“孤既已许诺刘询考虑半天,就要说话算话。”
是的。蔡吉在用蒋义渠等人的首级垒起京观的同时,也向军阵对面的刘询部发出了招降令。而传令之人,正是先前跑来投诚的柴真。蔡吉之所以会选柴真一来是因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规矩,二来也是为了向对面的袁军彰显自己的大度。蔡吉甚至让柴真传话给柴凌,只要柴氏率先投诚,先前的巨鹿郡丞的许诺依旧有效。
不过麹演显然没有蔡吉这么乐观,却见他略带不甘的问道,“那若是半天之后。刘询不回应呢?”
“杀。”蔡吉不假思索地决断道。显然倘若对方实在不肯投降,她也不会继续浪费时间。
听罢这一声冷峻的“杀”,麹演立马眉开眼笑,挺槊直指敌阵道,“好咧!刘询老儿可别怂了!”
蔡吉眼见麹演一幅恨不得即刻就大开杀戒的模样,不由黛眉一挑,直呼其字道,“武广似乎一心想要诛杀对面之敌。刘询也与汝有仇乎?”
“刘询老儿与演无冤无仇。然则,男儿事在杀人场,不杀人。又如何建功立业。”麹演直言不讳道。
“男儿当杀人吗……”回味着似曾相识的论调,蔡吉兀自苦笑了一下。“在此间杀再多人,亦不过是在内耗,何来建功立业之说。”
先前还兴致勃勃的麴演听蔡吉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凝结成了一脸的疑惑。在他看来蔡吉的一席话与这个乱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他如此热衷于杀敌,也是为了助蔡吉夺取霸业。怎么眼前的少女会说这些算不得建功立业呢?一时间有些想不通的麴演,忍不住向蔡吉追问道,“主上的意思是……”
蔡吉回过头。一双星眸紧盯麴演,语重心长道,“大汉流血够多矣。孤希望有朝一日武广能在塞外为大汉建功立业。”
在塞外为大汉建功立业——蔡吉的言语宛若一枚石子在麴演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让他不禁想起了幼时随父亲在凉州征讨羌人的日子。曾几何时。西凉麴家军是让羌人闻风丧胆的存在,是大汉的骄傲,可最终却毁于袁绍之手。将心比心之下麴演恍惚间似乎明白了少女所说的内耗指的是什么。于是下一刻他郑重地朝蔡吉深深一拜道,“主上所言极是。演手中之槊,誓为大汉而持。”
蔡吉与麴演之间的这段对话,不仅让麴演回想起了麴家军最初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感染了一旁的文武。但见贾诩低头捻须沉默不语。曹丕则像是头一次认识蔡吉似的,睁大着眼睛一个劲地打量这位大汉齐侯。毕竟他在许都时听到的传闻,接受的教育,都显示蔡吉有割据之心。至于赵云则完全不似贾诩、曹丕那般想得那么多。却见他直接一个抱拳,跟着麴演一起向蔡吉拜服道,“云誓助主上平定中原,早日为大汉征战塞外!”
面对麴演、赵云两人响亮的誓言,饶是一开始只是有感而发的蔡吉,这会儿也由不得心头一热。可正当她打算拱手回拜之时,身后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蔡吉皱眉扭头一瞧,只见一员斥候勒起缰绳,翻身下马,上气不接下气地上前禀报道“主上,袁谭……袁谭趁夜突围……”
诚然早已得知袁谭有弃城而逃的想法,可此刻乍一听其趁夜突围,蔡吉还是忍不住追问道,“截住否?”
那斥候被蔡吉这么一问,哪儿敢再喘气,连忙干脆地回答道,“跑了。”
蔡吉皱眉道,“怎么回事?”
面对蔡吉的质问,斥候连忙替高顺解释道,“回主上,昨夜高将军依主上围三缺一之策,歼灭袁谭部兵马五千余人,但袁谭不在其中。”
正如斥候所言,高顺确实率部歼灭了袁谭的兵马,并在之后拿下了黎阳城。可他截获的只是袁谭的印绶、节杖、黄钺以及衣物,并不是袁谭本人。更为确切点说,高顺抓到的是一个穿戴与袁谭极其相似的冒牌货。
“说!袁谭在哪儿!”黎阳府内恨得牙痒痒的高顺,一把揪起充当袁谭替身的管统厉声质问道。
管统面对暴怒的高顺,却只是冷笑两声不加理睬,俨然一副视死如归的派头。原来昨夜郭图所谓的金蝉脱壳之计就是让管统冒充袁谭引开高顺,而他则与袁谭一起带着一干亲随假扮成平民百姓,趁乱逃出黎阳城。郭图之所以会看中管统不仅是因为他身形与袁谭相似。更为重要的是管统向来对袁谭忠心耿耿,不怕他中途反悔破坏郭图的逃亡大计。而管统也确实没有辜负郭图的期望。直到被辛毗认出的前一刻他还在尽心尽力地假扮袁谭。甚至还差点骗过高顺。
高顺本以为自己抓着袁谭立下了大功。可谁曾想逮到的竟然是个西贝货。而这个西贝货眼下竟还向自己投以鄙视的冷笑,盛怒之下高顺猛地将管统一推,抽刀就要将他一劈为二。却不想被一旁的辛毗给挡了下来,“将军息怒。”
“佐治让开!吾要砍了这假货!”高顺一脸煞气地朝辛毗喝道,大有不将管统一斩为二就誓不罢休的架势。
辛毗却并没有让开,而是进一步向高顺劝说道,“将军杀了此人也无法挽回损失。不如先将其押去大营由主上来决断。”
“这厮颇为死硬,吾怕其会惹恼主上。”高顺迟疑道。
高顺不认识管统。辛毗却知其底细。故而他当即微微一笑,指着管统说道,“将军放心。此人乃主上的老相识。”
“老相识?”高顺扫了管统一眼终于收齐了佩刀。
“正是。”辛毗点了点头,旋即迈步走到管统面前,伸手将其扶起道,“管兄何至如此。”
管统一把甩开辛毗的手,颤巍巍地扶墙起身道,“管统乃忠臣,不用降虏相搀!”
辛毗耳听管统讥讽他为降虏不由脸色一沉,朝天拱手道。“辛乃汉臣,不尊汉天子。难道还奉僭主为王?”
“尔等是尊汉天子为主?还是尊蔡安贞为主?”管统启唇反击道。在他看来袁绍固然背叛了大汉自立为王。但明里自封为汉臣,暗里割据一方的蔡吉也好不到哪儿去。辛毗刚才的话不仅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其本人更是背叛了袁绍,是名副其实的贰臣。
面对管统的讥讽,辛毗并没有同他再纠缠下去。在辛毗看来,管统这等迂腐之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天下大势,什么是顺势而为。什么是民心所归。若非看在蔡吉善待管统妻儿的份上,辛毗才懒得管他死活呢。因此辛毗无视管统挑衅,转而向高顺提议道。“高将军,派队人马将此人送去城西大营。”
高顺也觉得管统有些棘手。别看他刚才又是拔刀,又是要砍人,其实这些反应都是出于被欺骗的暴怒。就管统本人而言,高顺倒谈不上厌恶。相反对于管统所表现出的忠诚,高顺还有那么一点欣赏。在他看来为臣之道,第一要务就是忠诚。不管主上是怎样的人,为臣者都不能叛主。所以当初就算吕布的名声再坏,情势再糟糕。哪怕吕布将高顺一手建起的“陷阵营”交给他的亲戚魏续统领。高顺都没萌生过一丝背叛吕布的想法。直至吕布战死下邳城外,高顺才另投蔡吉麾下。
所以在冷静下来之后,高顺当即便接受了辛毗的建议,差人将横眉竖眼的管统绑了直接送往城西十里处的齐军大营。十里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当高顺的亲兵将管统送到蔡吉面前时已是晌午时分。对面的刘询依旧没有反应,再看看眼前绑成粽子样的管统,蔡吉不禁心头一沉,颔首下令道,“松绑。”
一旁的兵卒得令后赶紧上前替管统解了绳子。管统揉了揉被勒红了的手腕,先是面朝北方俯身三拜,随即平静地向蔡吉说道,“齐侯,动手吧。”
“管郡丞何出此言?嫂子还在东莱等汝回去。”蔡吉皱眉道。
蔡吉的一声“管郡丞”在管统听来可谓是五味具杂。遥想当年自己身为东莱郡丞治理一方,而蔡吉只是一介孤女。可转眼之间当初的孤女已是大汉齐侯,而自己则成了阶下之囚。时乎?命乎?管统忽然有大笑的冲动,可怎么都笑不出声。有道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而他管统走错的又何止是一子。从上书向袁绍推荐蔡吉,到促成袁氏保蔡吉,管统可以说是引狼入室,一步步将对自己有恩的袁绍推向深渊。
本初公!是统对不起汝也!——在无声地干笑片刻之后,管统扬起头,用通红的双眼瞪着蔡吉说道,“统之妻儿劳烦齐侯照顾。”
“孤为何要替汝养妻儿?”蔡吉语气带上了三份温怒。
可谁知管统只是漠然地回了句,“那就让她娘俩自生自灭。”说完,他便转过身,仰起脖子,引颈就戮。
管统的态度让一向善于控制情绪的蔡吉头一次暴怒了。诚然史书中有着大量为忠义不顾亲情的记载,但此时此刻蔡吉还是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管统这类人的想法。所谓的君臣之道,难道就真比亲情还重要!?为了对某一个人,某一个家族的效忠,难道就可以抛弃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这些人究竟在为什么而活!
不过蔡吉终究没有因为盛怒而与管统起口舌之争。却见她怒极反笑着下令道,“来人,将管统押回龙口看管!尔要殉死节,孤就是不遂汝愿!”
蔡吉的话音刚落,先前还无动于衷的管统,猛地一跃而起,直接就朝一旁的一块巨石一头撞去。愕然的蔡吉刚想喊人阻止管统自尽,却不曾想有一道身影先她一步将管统砸晕在地。蔡吉抬头一瞧出手之人正是曹丕。显然他一早就已注意到了管统的异样。
蔡吉赞赏地朝曹丕点了点头,跟着又看了看趴在地上的管统,不禁长叹一声下令道,“将其交予宁夫人看管。”
“喏。”兵卒得令后将已然昏迷的管统给拖了下去。而蔡吉则将目光又投向了阵前的那三座京观,以及对面严阵以待的敌营。难道今天还要大开杀戒?不知为何,这一刻的蔡吉觉得心里空空的,整个人异常的疲惫。
然而正当蔡吉对招降刘询不抱希望之时,袁军军阵之中忽然跃出了三名骑手,为首一人的手中赫然举着一杆醒目的白旗。
小剧场时间:
草皮:齐侯似乎不像外界传言的那般拥兵自重啊……
小蔡吐槽:口胡!这都神马坑爹教育~~~汉贼一家门也好意思说孤拥兵自重~~~
第一百零五节 多事之秋
建安五年的盛夏注定是个多事之秋,且就在蔡吉于蒋义渠、刘询等人熬战黎阳城外的同时,曹操亦于朝歌城外三十里处,以两万步骑对阵袁尚四万大军。延绵数里的平原上刀枪林立着布满了曹、袁两家将近六万多兵马。诚然曹操的兵力仅及袁尚的一半。可曹军上下众志成诚,士气高昂,完全不将成倍于己的敌军放在眼里。反观袁尚部由于受之前清河惨败的影响,对曹军这支虎狼之师颇为忌惮。堂堂四万大军竟硬生生地被两万曹军压住了气势。
策马立于阵前的曹操对麾下将士的表现十分满意。三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士气对胜负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正因为如此,曹操才会特意先派出虎豹骑歼灭袁军先锋,再与袁尚决战。现在看来那些首级与鼻子确实起到了曹操想要的威吓效果。袁尚似乎也意识到了己方士气低落,此刻俨然亲自披甲上阵为将士打气。
望着对面脚跨白马,身披亮甲的袁尚,曹操以玩味地语调评价道,“未曾想那袁尚小儿也有些胆色。”
一旁的夏侯渊听罢,将手中的长枪一甩,不以为然道,“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待渊取了其项上人头,看他还敢不敢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那孤就在此静候妙才佳音也。”曹操回头朝夏侯渊报以了一抹鼓励的微笑,但这笑意只是一闪而过。紧跟着曹操便以充满杀意的冷峻口吻下令道,“击鼓!出击!”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震天的鼓声响彻沙场。就着振奋人心的鼓点,五千骑兵在夏侯渊的率领下结成锥形阵直扑袁尚前军行列。袁尚则派吕旷、吕翔二将领兵阻击。只可惜二吕哪儿是夏侯渊的对手,仅一个照面吕旷就被夏侯渊斩与马下。而吕翔在与夏侯渊交战十来个回合之后本拨马想逃。亦被夏侯渊一箭射落马下。
眼见曹军铁骑在夏侯渊的率领下犹如一柄利刃撕开了袁尚看似厚实的前军。曹操当即便下令,于禁与徐晃各令五千步兵以鱼鳞阵紧随其后,步步紧逼压缩袁军的防线。在曹军绵密紧凑的进攻下,本就士气低落的袁军很快就陷入了混乱之中。特别是夏侯渊所率的五千骑兵,简直就如下山猛虎。一路咆哮着,张开血盆大口,咬向周遭爆头逃窜,颤栗发抖的猎物。
袁尚根本没想到自己引以为豪的四万大军会如此不堪一击。竟连半个时辰都没撑住,就在曹军的围攻之下溃不成军。而当他反应过来时,夏侯渊已然率领部下冲入了袁军的本阵。曾经号称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怕虎的袁尚此事早已威风扫地,眼见连斩袁军两员大将的夏侯渊向自己杀来,直吓得心胆俱裂。哪儿还敢挺枪迎战,当即便在亲随的护卫下连连后退,想要避开对方锋芒。可谁曾想,夏侯渊一早就认出了袁谭的那匹扎眼的白马。但见他取了长弓,抬手一箭,直中袁谭坐骑的马腿。那马吃痛之下猛地腾空而立,将背上的袁尚掀翻在地。
被重重摔在地上的袁尚只觉两眼一黑,差一点就痛得喘不过气来。然而这会儿的袁尚根本没有喊痛的时间,那一头眼见猎物掉地的夏侯渊已然策马上前想要一枪结果了这位袁三公子。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从袁军军阵中突然窜出三骑。但见当先一人。疾驰如电冲到袁尚身前,一面讲身子紧贴于马背之上。一面探出一手提住袁尚的衣领,大喝一声“起”,便将偌大个身子提上了马背。如此纵马、俯身、探臂、救人的动作一气呵成,让夏侯渊等人看得眼花缭乱,甚至忍不住为其高声喝彩,浑然忘记了厮杀。
待到一干曹军回过神来之后,那三个骑手已然护着袁尚逃出了险地。夏侯渊见状赶紧举弓放箭。只可惜对方已经跑出射程,箭矢最终还是射了空。惹得夏侯渊不甘心地追问道,“刚才救袁尚之人是谁?”
“回将军。看容貌像是沮授之子沮鹄。”一个熟悉袁军的曹军校尉向夏侯渊报告道。
“沮授之子?”夏侯渊没想到刚才救人的那员骁将竟是沮授的儿子。惊叹之余,他不由气急反笑道,“有意思!渊日后定要好好会会这位沮公子!”
确实,出手救出袁尚的骑手正是沮授的长子沮鹄。不同与擅长谋略的其父沮授,沮鹄自小尚武,不仅善使长兵器,马上功夫更是了得。虽然沮授之前被袁绍丢在官渡死于乱军之中。可沮鹄只道父亲是战死沙场,因而视曹操为杀父之敌,一心想要助袁尚诛灭曹氏。然而照目前的战局的来看,袁尚莫说是击败曹操了,就连保命都成问题。
不过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袁军虽已一败涂地,但只要袁尚还活着袁氏总还会有翻盘的机会。因此眼见袁尚丢了坐骑,沮鹄当即将自己的坐骑让给了比自己小三岁的主上,而他本人则换了一匹普通的战马紧随左右。可谁知袁尚也不知是太过紧张,还是骑术不佳,竟无法无法操控沮鹄的坐骑。无论他怎么抖绳吆喝,那马儿就是原地打转,一步也不肯跑。眼瞅着曹军就要追了上来,袁尚不禁急的满头大汗,连声向沮鹄求助道,“子鸿,这马莫非认主?”
沮鹄眼见袁尚一副笨拙的模样,再看了看身后离己方越来越近的曹军,当即一个抱拳道,“陛下,得罪也!”
“啥?”袁尚还未弄清沮鹄为何要向他告罪,后者已然用马鞭猛抽了一下他胯下的战马。那马吃痛立即就驮着袁尚飞驰起来。沮鹄则领着亲随紧随其后一路护着袁尚向东北方向逃脱。
待到一干人等逃离战场在荡阴与李孚等人会合,袁尚只觉自己浑身的骨头都快被震得散了架,大腿根部更是酸痛得几乎无法自行下马。袁尚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纵马逃命与策马狩猎完全是两回事。同时他亦明白了他所谓的兵法在曹操那等宿将面前简直等同儿戏。先前的种种豪言壮语,此刻回想起来全是一通笑话。
一想到原本多达五万的兵马在自己儿戏般的指挥下,如今仅千把人马追随左右,袁尚在自嘲之余,亦忍不住对曹操萌生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惧之情。毕竟袁军在人数多于曹军的情况下都被曹操打得如此狼狈。这仗日后还怎么打,邺城又如何能守得住。
一旁的李孚似乎看出了袁尚的不安。却见他信步上前向袁尚劝解道。“陛下稍安勿躁。此番吾军虽败于曹操之手,但只要陛下赶回邺城高声一呼,便可收拢兵马。更何况邺城城高墙厚,能抵十万大军。就算是曹操,面对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