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娘也很高兴:“不是说四月中旬才回来的吗?这才四月头呢!”
“可能是提前启程了吧!”十一娘有些心不在焉地应着。有人朝她们跑过来。
“娘,娘,我们回来了!”没等十一娘反应过来,一道青色的身影已朝十一娘扑来。
除了谨哥儿,还能是谁。
十一娘下意识地张开双臂把那人影拥抱在了怀里。
“你这孩子,总是这么毛毛糙糙的!”,她嗔怪着,眼睛四下张望。
不远处,穿着件半新不旧的鸦青色杭绸直裰的徐令宜正静静地笑望着她,明亮的眸子如春日的
阳光,温暖、和煦,令人沉醉。
十一娘喉咙有些发紧,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手不由自主地紧紧地抱住了怀里的那个人
。
“娘,您轻点好不好!”,谨哥儿抱怨,“我都被你勒得快透不过气来了。”
十一娘失笑,放开了儿子,要去摸他的头:“好你个徐嗣谨,几天没见,竟然抱怨起母亲来!
”突然间发现她要伸手才能摸到儿子的头。
“谨哥儿……”十一娘不由凝眸。
谨哥儿不仅长高了,而且还瘦了很多。白皙的皮肤,分明的五官,澄澈的凤眼,挺拔的身姿
,眉宇间春风得意的飞扬,再也没有了从前的白胖可爱,有的,是少年的飒爽英姿。
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十一娘的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
“别哭,别哭!”和十一娘一样高的谨哥儿忙搂了母亲,“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我给您带了很
多的东西。有西域人穿得袍子和腰带,还有苗人的衣裳和首饰您肯定很喜欢的!”他轻声地哄着十一娘。
“你哪里来的苗人的衣裳和首饰?”,十一娘眼里还有泪,目光却已严厉地瞪着了他。
“哦!”,谨哥儿眼底闪过一丝慌乱,很快就面色如常了,“是别人送的啊!”说着,语气一
顿,又道,“大家都知道爹爹打过苗疆,有人为了讨好爹爹,就送了苗女穿的衣裳首饰。”他说着,揽了十
一娘的肩膀,“娘,我们去看那些苗饰去。你肯定没见过!可漂亮了。”一副息事宁人的模样儿。
“你这个家伙,在我面前也信口开河……”,十一娘又好笑,又好气。只是她的话还没有说完
,谨哥儿已大声地喊冤:“没有,没有。我怎么会在娘面前信口开河。东西真是别人送的。您要是不相信,
可以问爹爹。”然后拉了十一娘的衣袖撤着娇,“娘,我们连着赶了好几天的路,连杯热茶都没有喝上。一
进京,爹爹就问您在哪里。进了门,更是连屋都没有落,就直接来找你了。”他说着,指了指自己,“您要
是不信,看我身上,到处都是灰呢!”,又揽了十一娘的肩膀往前走,“娘,我现在又渴又饿。您就是要教
训我,也等我梳洗一番了再说,好不好?”,他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却又是痞,又是赖。一旁的英娘忍俊
不禁。
谨哥儿这才发现英娘。
他眼睛一亮。
有大表姐在这里,娘亲无论如何都要给他留几分面子。
“大表姐,您什么时候来的啊?”,他亲亲热热地和英娘打着招呼。
英娘忍了笑:“我二月底到的。你那个时候刚刚和侯爷出门。”
“难怪我不知道。”他无话找话,“大表姐,你住在哪里?我等会去找你玩。我还带了西域人
的头巾,各种各样的。大表姐喜欢什么颜色,等会我给大表姐送几块过去。”玩起了声东击西的把戏,转移
着大家的视线。
十一娘啼笑皆非。
有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捏了她一下又放下,有个温和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默言,孩子这一
路上都想着你,你就别再追究了!”
第686章 交替(下)
不知道什么时候,徐令宜巳悄悄走到了十一娘的身边。
他风尘仆仆的……比以前黑些,也瘦了些,可精神却很好,望着她的目光炯炯有神:“我们梳洗了,
也好去给太夫人问安。”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话让十一娘脸色微红,她轻轻地“嗯”
了一声,和徐令宜肩并着肩跟在谨哥儿和英娘的身后。
“……这么说,大表姐四月初八要去药王庙了?”谨哥儿叽叽喳喳地和英娘说着话,“我陪祖母去过
好几次。那地方香火虽然不是最旺盛的,可东西却是卖得最好的。不像大相国寺,说的是檀香木的佛珠,实
际上是用柳树做的。”
谨哥儿看似随意,眼角的余光却不时朝着身后睃着。
看见娘亲安安静静地跟在父亲的身边,他不由长长地舒了口气。
果然是说的多,错的多啊!
以后这个毛病要改一改才是。
想到这里,他笑着问英娘:“我不在府里的时候,都有什么好玩的!”
英娘想了想,笑道:“三月三的春宴啊!那天很好玩……”
顺利地把话题丢给了英娘。
看见两人说的高兴,徐令宜和十一娘不由交换了一个目光。
路过的丫鬟、媳妇、婆子纷纷给两人行礼。
脂红带着两个小丫鬟神色慌张地朝这边来,游拽的目光突然落在两人身上,几个人齐齐松了口气。
“侯爷,夫人,六少爷,表小姐!”她匆匆地行了礼,“太夫人知道侯爷回来了,正往这边来。奴婢
们去报信,却没看见侯爷和夫人、六少爷……”
“知道了!”徐令宜沉声道,“我们这就回屋了!”
脂红曲膝行礼,带着个小丫鬃走了。
徐令宜笑着瞥了十一娘,好像在说,看,就你啰啰嗦嗦耽搁了梳洗让太夫人找不到人……十一娘横了
他一眼,忍不住笑起来。
徐令宜眼底的笑意更深,目光更明亮。
十一娘心里顿时慌乱起来。她回避似地快步追上了儿子:“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看也不看徐
令宜一眼。
“反正该看的地方都看了,我们就提前回来了。”谨哥儿语气含糊,很快转移了话题,“娘,明天我
也要去药王庙!”
“好啊!”十一娘笑着,“只是记得到时候别乱跑。还要记得照顾好大表姐。”
“娘,您就放心吧!”谨哥儿连忙保征。
三个人说说笑笑地朝正院去。
徐令宜望着她们的背影,眼里充满了愉悦。
他们刚进屋,太夫人就到了。
徐令宜和谨哥儿忙上前给太夫人磕头。
太夫人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拉着孙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眼泪忍不住落下来。
“娘,父母在,不远行”徐令宜眼角湿润,再一次跪到了太夫人的面前,“是我不孝,让您担心了!
”
谨哥儿看了,忙跟着跪了下去。
太夫人弯腰搀了徐令宜,又含泪笑着吩咐谨哥儿起来,然后和徐令宜并肩坐在了临窗的大炕前,仔细
地打量着徐令宜。
徐令宜安静地笑望着太夫人,任由母亲打量。
“黑了,也瘦了!”太夫人说着,眼泪又落了下来。
十一娘忙递了帕子过去。
太夫人接过帕子,刚把眼泪抹干想说些什么,眼泪又落了下来。
“娘,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徐令宜哽咽着说了这句就就说不下去了。
屋子里的人都跟着眼眶湿润,还有两个小丫鬟,捂着嘴无声地哭了起来。
“祖母,祖母!”谨哥儿突然跳到了太夫人的面前,“您看我瘦了没有,黑了没有?”他笑嘻嘻地在
太夫人面前,悲伤的氛围立刻被他打破。
太夫人哪里不知道这是孙子在逗她开心。
“唉哟哟!”太夫人又是泪又是笑地搂了谨哥儿,“我的乖乖,快给祖母看看!”不看还好,这仔细
一看,太夫人不由色变,“怎么瘦成这副模样?难道这一路上都没有吃的?你们到底去了哪里?”说着,目
光狐疑地望向了徐令宜。
“我们就是在嘉峪关走了走。”徐令宜忙道,“怎么会没有吃的——谨哥儿一顿要吃三个大炕馒。要
不然,怎么又长高了。”
太夫人目光中还是带着几份置疑。
“是真的!”谨哥儿笑道,“猎央说,我一个人一天吃了他们全家人的口粮。”
“猎央?”太夫人不解地望徐令宜。
“是谨哥儿在嘉峪关捡的一个孤儿。”徐令宜笑道,“和谨哥儿年纪相当,人很机灵,谨可儿要把他
带回来,我就同意了。”
正说着,徐嗣谆抱着孩子过来了。
“父亲。”他恭敬地给徐令宜行礼,笑着和谨哥儿打招呼“六弟”。
徐令宜和谨哥儿的目光都落在了乳娘怀里的庭哥儿身上。
乳娘机敏地把庭哥儿抱到了徐令宜面前。
徐令宜笑着握了握庭哥儿白白嫩嫩的小手,庭哥儿已经会认人了,他眼睛瞪得大大的,楞楞地望着徐
令宜,十分的可爱。
徐令宜也不由地欢喜起来。
谨哥儿则跑了过去:“给我抱抱!”
乳娘不敢迟疑,但目光却朝姜氏望去。
姜氏犹豫,朝徐嗣谆望去。
徐嗣谆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他笑眯眯地望着谨哥儿,看谨哥儿笨拙地抱起了庭哥儿,哄着庭哥儿说
话:“我是你六叔、你快叫六叔!”
庭哥儿眼睛眨也不眨地歪着脑袋望着谨哥儿。
十一娘忙过去抱了孩子:“庭哥儿还不会说话呢!”然后把孩子交给了乳娘,不动声色地支了儿子:
“好了,快去洗洗。
满身是泥的,别把庭哥儿给熏着了。”
谨哥儿嘻嘻地笑,跑到太夫人面前:“祖母,我去洗澡了。
洗完了澡,你们去看我买回来的东西去。您可别走了,可多好东西。
”然后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对屋里的其他人道。“见者有份.走了的可就没了!”
太夫人连连点头:“好,好,好!我不走,我不走。”
大家哈哈笑起来。
悲伤的气氛烟消云散。
太夫人笑着拍了拍徐令宜的手:“你也还没有梳洗吧!快去换件衣裳。”然后吩咐十一娘,“让厨房
做几道老四、谨哥儿喜欢吃的菜。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用晚膳了。”
十一娘笑着应是。
迎面碰见了带着孩子的五夫人。还没有等五夫人开口说话,诜哥儿一下子窜到了十一娘面前:“四伯
母,六哥回来了!”
“是啊!”谨哥儿不在家,诜哥儿不好好玩,常常不知不觉就跑了过来,问谨哥儿什么时候回来。十
一娘摸了摸他的头,“他正在洗澡,一会就好了。”
诜哥儿乖乖地应“是”,待进了屋,却眼睛珠子一转,对太夫人道:“我去看看六哥怎么还没有洗完
?可别掉到马桶里了!”然后一溜烟地跑进了净房。
屋里响起一阵喧哗声。
屋外的人都笑起来。
分东西,讲奇怪的事……一直到徐令宽赶回来,又是一阵契阔。然后簇拥着在厅堂用了晚膳。莹莹和
庭哥儿早就睡了,项氏和姜氏带着孩子回去了。徐令宜、徐令宽、十一娘、五夫人围着太夫人坐着,听徐令
宜说离家后的行程。歆姐儿、徐嗣诫、英娘、诜哥儿和诚哥儿则在厅堂,一边低声絮叨,一边笑语喧阗,大
年三十也不过如此的热闹。直到太夫人连打几个哈欠.大家这才要散。
徐令宜送太夫人回屋。
诜哥儿要留下来和谨哥儿睡。
“行啊!”徐令宽不以为意,“你们别打架就行!”
两个家伙高兴连连向徐令宽道谢,五夫人看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十一娘送大家出门,去给谨哥儿铺床。英娘跟在十一娘的身后,帮着递这递那。
谨哥儿凑过来问十一娘:“娘,我什么时候可以搬到外院去?”很期待的样子。
“你很想搬出去吗?”十一娘半是佯装,半是真心地板了脸。
“哎呀,也不是了!”谨哥儿忙道,“我就是问问。娘不是常常跟我说,未雨绸谬。我这不也是想提
前做准备吗?”
十一娘望着他隐含兴奋的面孔,不由感慨万千。
儿子真的长大了……可他今年才十岁,这么早就空巢,是不是早了点!
她在心里嘀咕着,紧紧地揽了儿子的肩膀,半晌没有说话。
徐令宜回来的时候巳是午夜。十一娘拥被坐在床头,还在等他。
昏黄的灯光洒在她的身,安静,温柔。
“不是让你早点睡吗?”在那种戈壁沙漠里走过一趟再回来着十一娘,细致得如骨瓷,他摸着她的脸
.不由带了几分小心翼翼,声音也比平时柔和了几分,“怕我不回来。”他微微地笑,带着几分暖昧的调侃
,轻轻地吻了她的面颊。
十一娘没有动。
她明眸秋水般地望着徐令宜:“侯爷,您,到底想干什么?”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担忧。
徐令宜楞住。
“带着谨哥儿去蓟州,去大同,去宣同,去嘉峪关,还带回了苗人的头饰。”她紧紧地拽住了他的衣
袖,“您别告诉我,您只是想让儿子去见识一番。”她的指头发白,“我让他识地图,是想让他游历名山大
川,可不是想让他南北征战;我让他习武艺,是让他强身健体,不至于被人欺负,可不是让他带兵打仗,血
溅十里。”她说着,觉得眼前的景象变得糊涂起来,不由侧过脸去。
第687章 准备(上)
徐令宜见十一娘说着说着,突然泪盈于睫,不由愕然,继而低声的笑了起来。
“傻瓜!”他溺爱地把她抱在了怀里,“你想谨哥儿上战场,那也要有仗可打才行啊!”
十一娘微愣。
徐令宜已笑道:“皇上文韬武略,威武不凡。
与建武年间相比,天下太平了很多。
就算是在福建,朝廷数年间虽然损兵折将,却也不至于像十几年前,被人直逼城下。至于西北和苗疆
,偶有剽劫,各卫所用兵则散,用不着朝廷下诏动用五军都督府的将领。哪里还有仗可打?”
他微微叹息,半是欣慰,半是感慨。
欣慰,是因为黎明百姓再不用受战乱之苦;感慨,是因为那样的热血岁月永远不会再有了吧!
十一娘神色微缓,挣扎着坐了起来。正色道:“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可西北已经平静十几年了。
那地方物贫地瘠,生活艰难。他们瞧着嘉峪关内就如瞧着嘴边的一块肥肉似的,不可能就这样眼睁睁
地看着不咬一口……一年不动,两年不动,难道十年、二十年也不动?”算算日子,谨哥儿到时候正当年,
她语气里就带了几分不快,“侯爷是朝廷重臣,连我这样的内宅妇人都知道的事,您不可能不知道吧?”
徐令宜很意外。他笑望着十一娘“啧啧”道:“看不出来啊!你还有这样的见识。比我强多了!”用
调侃的口吻打趣着她,想缓和一下十一娘紧绷的情绪。
如果是平时,十一娘可能还会和他开开玩笑,可这关系到谨哥儿的未来…十一娘瞪着徐令宜:“侯爷
少和我打马虎眼!”
徐令宜望着她板着脸也不见一丝凶狠的脸,哈哈大笑起来。
十一娘眉头微蹙。
徐令宜见她神色间又添了几份不悦,知道她是动真格的了。慢慢敛了笑容,斟酌了片刻,低声道,“
皇上正值春秋鼎盛。我也能吃能睡。如若再过二十年……或是新皇登基……你就别担心了!”
十一娘立刻明白过来。
十三年前徐令宜对西北的那场战争给西北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只要皇上和他还活着——前者做为决策
人在拿到了对西北的说话权后就更不可能容忍西北的进犯,后者做为执行者还能上阵杀敌统领大军,那些人
就只敢在边关小打小闹一下。
可什么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若干年以后,又是一代人了,而且徐令宜也老了。对于传说中的那场战争
,也就不那么畏惧了。或者是皇上驾崩了,新皇还没能指挥若臂地驱使群臣。就是西北进犯之时。。。。。
。
从现在看来,皇上连伤风咳嗽都没有过,太子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二十年……还有很久。
尽管如此,她还是听出了些别的意思。
军营里强者为尊,不管是你有谋略还是有拳头。只要你够强。
徐令宜对谨哥儿的这些培养,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侯爷已要决定了让谨哥儿走荫恩了吗?”她问徐令宜,“可您想过没有,西北总有一天乱起来,就
算他以后在西山大营,万一皇上要御驾亲征,他也得跟着随行。”说到这里,她不由抿了抿唇,“君子不立
危墙之下。我不管侯爷是怎么想的,我是决对不会同意的!”
她这样坚决,是从来没有的。
“十一娘!”徐令宜笑着去抱她,“你别这样!”
十一娘推开他:“侯爷不要多说了。我明天就去找大哥,让大哥给谨哥儿找个西席过来。以后谨哥儿
跟着新的西席先生读书。以他的聪明,说不定还能考个举人、进士之类的呢!”然后背过身去,钻进了被子
里。
“十一娘!”徐令宜贴了过去,“有什么话,我们好好说,嗯!”他轻轻地摇了摇她的肩膀。
“有什么好说的!”十一娘心里有气,“道不同,不为谋。”
“十一娘!”徐令宜捋了捋她散落在枕上的青丝,“我知道你担心谨哥儿。难道我就不担心?你说的
这些,我都仔细地想过了。谨哥儿要是没有挂帅之才,我要是一厢情愿地把他送到军营里去,那不是疼他,
是害他。”说到这里,他不由兴奋起来,声音也略高了些,“十一娘,你都不知道我们谨哥儿有多厉害。他
六岁的时候,我只是随便地说了两句,他就能看得懂地图了。我领兵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要说我六岁
那会,随娘去宫里给皇后娘娘问安都会走丢……而且庞师傅告诉他练内家功夫,别人半天也不知道丹田在哪
里,他听了一遍就知道了……十一娘,我们谨哥儿有天赋……”十一娘猛地转过身来。
徐令宜避之不及,差点被磕到了下巴。
“赵括没有上战场的时候大家都说他有天赋!”十一娘冷冷地望着徐令宜,“霍去病没上战场之前,
大家也都说他有天赋!”
前者是因为纸上谈兵战死,后者是早陨的天才。”
“十一娘!”徐令宜苦笑。
十一娘冷“哼”了一声,又转过身去,再次留给了他一个背影。
徐令宜望着那玲珑的曲线,无奈地笑着摸了摸头。
半晌,估计她的气消了些。这才轻轻地凑了过去,低声喊着她的名字。
“默言!默言!”
十一娘没有做声。
徐令宜的手轻轻地落在了她的肩头。
十一娘没有动。
徐令宜不由松了口气。
“默言!”他在她耳边轻声道,“我自己南征北战,不知道见过多少惨事,有谁比我更清楚战事的无
情?当初,我不领军南下也不是过不出日子来,可我宁愿置生死于一线也要去搏个前程,无非是想让家里的
人好过些,我的孩子以后不用像我这样辛苦,能躺在前人的功劳薄上安安逸逸过小日子。
谨哥儿是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儿子,是我看着他从一点一点长这么大的儿子,我看着他不痛快,
比我自己不痛快还闹心。我看着他高兴,比我自己高兴还快话,又怎么舍得让他去吃我吃过的苦?”
说着说着,徐令宜感觉到十一娘紧绷的肩膀渐渐松懈下来着。
他精神一振。
“你不也说过,我们比父母的路长,孩子又比我们的路长。他们小的时候,我们正年富力强,能为他
们遮风挡雨。等我们老了,就算是想护着他们,也没有了这个精力和能力。所以要趁着我们还年轻的时候,
一定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等我们老的时候,他们也不至于因为没有了人庇护而潦倒落魄。
“你这话,我是很赞成的。”
“所以你说诫哥儿想参加科考要请个西席,我照着赵先生的束修请了常先生。
“谨哥儿从小就活泼好动,你狠狠地教训了他之后,他突然间有些畏手畏脚起来,人也变得怏怏的。
我当时就是想让他散散心。借口保定马场有事,带着他出去转了转。”他说着,语气一顿,“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