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去还愿好了。”
所谓的“走错了地方”,是指怕有人发现易姨娘被拘在屋子里;所谓的女眷众多,是指燕京的很多公
卿之家、高官权贵之家的夫人、小姐们都喜欢到慈源寺上香一而这也正好是个避谣的好机会。
徐嗣谆醒来,太夫人觉得全身都轻松起来,闻言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又道,“也是要去慈源
寺给菩萨上拄香了。谆哥儿能逢凶化吉,真真是得了菩萨的保佑。”然后笑着吩吩葛巾和玉版,“去给丹阳
那边送个信,让她好放心。还有勤哥儿、俭哥儿、诫哥儿、贞姐儿那里,都派人去送个信。”说完,见时间
不早了,加了一句:“我看,这马上就到吃午饭的时候,吩咐厨房里做几个菜,让丹阳他们都来,我们围着
好好吃顿饭。”
葛巾和玉版笑着应声而去,一个指派小丫鬟去传话,一个吩咐厨房里加菜。
屋子里再次安静下来。
徐令宜就扶着太夫人去了东次间。
太夫人却一直朝东梢间去。
“刚才陶妈妈来过了。”太夫人坐在美人榻上,徐令宜、十一娘、二夫人围着太夫人团团坐了,“她
含含糊糊地说是十一娘带了信给她,我就让她进来了……”
太夫人把刚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徐令宜。
徐令宜并没有十分惊讶。竺香没有直接找白总管帮着请大夫,而是找了徐令宜身边的照影,不仅如此
,还把当时的情景全面前告诉了照影——照影知道了,徐令宜也知道了。当着众人的面徐令宜不好说什么,
晚上拉了她的手悄悄问她:“当时吓着了吧?”
十一娘点头。
徐令宜她搂在怀里轻轻叹了口气:“再忍两天,很快就可以回正屋了!”
“没事!”十一娘觉得自己在太夫人这里好生生地呆着让徐令宜放心就是在帮徐令宜的忙,“这边也
挺好。还可以帮着照看一下谆哥儿。”
徐令宜没有做声。
第二天把十一娘留在了家里,由二夫人和五夫人陪着去了慈源寺。待刘医正给徐嗣谆复诊后,请刘医
正帮十一娘把脉。
刘医正哪里清楚情况,不由在心里嘀咕徐令宜太过看重子嗣,委婉地劝徐令宜:“是药三分毒。尊夫
人脉像沉稳有力,从医理上看不出有什么阻碍之处。我看,不如和四少爷一起吃药膳好了。”
徐令宜真就考虑了这个问题,后来请了两位极善药膳的师傅,一个在徐嗣谆身服侍,一个就在十一娘
身边服侍。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只说徐令宜送走了刘医正,白总管满脸苦笑而来。
“侯爷,长春道长说了,他什么都没做,怎么能接侯爷的赏银。要是侯爷真有心,请侯爷让人做块鎏
金的匾额送过去,就算是圆和他和四少爷的一场俗缘。”
徐令宜听了很是不快,却还是应了,让白总管:“你看着鎏几个字好了!”
白总管知道他不喜欢长春道长,来的时候还打着小鼓,没想到他一口应了,生怕他改变主意,忙笑应
着出去了。
徐令宜就跟十一娘道:“你看着,长春道长得了我们家的匾额肯定到处大肆宣扬,说他如何如何未卜
先知,我如何如何感激他。”语气颇有些愤然。
十一娘璨然:“可这样一来,大家就更加相信谆哥的出事是天意了!”
徐令宜呐呐道:“要不然,我还能让他这样胡来。”
结果事情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起来。
长春道长接了徐家送去的扁额,对他的信徒宣称,为了感激永平侯府对他的知遇之恩,他决定亲自到
徐府,免费给徐嗣谆做一场祈福会。
这样一来,事情又回到了原点.而且还让徐令宜不能拒绝——既然送了扁额,就是认同了长春道长;
既然认同了长春道长,如果拒绝了长春道长为徐嗣谆做祈福会,岂不是自相矛盾。
这对徐家来说实际是个让众人转移视线的好机会,但因为这个人是徐令宜最讨厌的长春道长,他气得
在书房来回踱了半天步子才勉强忍下了怒火。
十一娘听了笑得直不起腰来。
太夫人等人从慈源寺回来知道了,也笑了一回。
就在这个是时候,三爷的回信到了。
他让徐令宜全权代他处理此事。
徐令宜放下书信就吩咐白总管准备车马:“……到底服侍过三哥一场,谆哥儿又没有什么大碍,送易
姨娘去山阳吧!交给三哥处置好了。”
秦姨娘听了惴惴不安:“翠儿,你去打听打听,到底是送到了山阳,还是送到了别的地方?”又喃喃
地道,“山阳千里迢迢,穷山恶水,路上不会出什么事吧?”
翠儿现在谁也不敢见,怕到时候连累了别人。
见秦姨娘要她去打听捎息,满腔的怨怼。
要不是她,自己又怎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可一想到家里的父母、兄弟、姊妹,翠儿又不敢不劝:“姨娘,这个时候,我们躲还来不及,怎么好
去打听易姨娘的消息。您可别忘了,上次四夫人还专程为这件事问过您。别又惹出一些是非来!”
秦姨娘不再坚持。想着她一生慎重,只在易姨娘面前漏过几句口风,偏偏是这个人把她的事说了出去
。如果是送到了山阳还好说,为了活命,易姨娘肯定什么也不敢说。如果不是送到山阳,狗急了跳墙,要是
易姨娘把她的事全盘和托,徐令宜十之八、九不会放过她。
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喊“翠儿”:“你说,怎么样才能让二少爷回来呢?”
虎毒还不食子。侯爷就是再铁石心肠,也不可能当着儿子的面杀了生母吧?
翠儿用头捂着被子。
听说,灌了药的人是肝肠寸断而死,会痛上三天三夜才断气。要不然,怎么多那么多人听说要被灌药
都吓得半死。
一想到这边,她就开始瑟瑟发抖。
秦姨娘连喊了翠儿两声她才听到,不耐地敷衍她:“姨娘一向主意多,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几份怨
气。
“你这是怎么了?”秦姨娘现在有些听风就是雨,忙坐了起来,“是不是听到了些什么?”
“奴婢什么也没有听到!”翠儿知道此刻应该放缓了声音,柔和些,可说出来的声音还是有些硬。
秦姨娘就更忐忑了,她起床坐到翠儿的身边,低声道:“你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翠儿想起两人往日相处的情景,秦姨娘也是这样喊她,何曾想,就是眼前这个笑容温乖亲切的人让她
落到了今日这个田地。
她看都不想再看她一眼,扭了头去:“姨娘快些睡吧!我真的什么也没有听到!”
秦姨娘哪里相信,翠儿怕自已忍不住跳起来掐了秦姨娘的喉咙,找了个借口打发秦姨娘:“听说秋红
姐姐的婚期定在了六月初六,琥珀姐姐的定在了八月初一……”
“原来是为这事。”秦姨娘恍然,回到床上躺下,想着自己的心思,没再多问。
翠儿却几乎将嘴唇咬破。
文姨娘好本事,一般人比不上。那乔姨娘呢?
难道秦姨娘你一个生了庶长子的还比不过一个无儿无女又失了宠的乔姨娘不成?想那乔姨娘还因为自
己的母亲要把绣橼许配给程国公府一个小厮而驳了母亲的话,提了四色礼品上门求杜妈妈帮绣橼找门好亲事
。你秦姨娘呢,自己是丫鬟出身,对她们这些丫鬟却没有个体己的话儿……
想到这些,更是恨自己跟错了主子。
睁着眼睛一直到了天亮。
外院就有时隐时现的锣鼓声传过来。
打水进来服侍她们梳洗的小丫鬟就喜滋滋地告诉她:“四少爷好了,主子们都高兴。请了那个全燕京
城最能掐会算的长春道长来给四少爷做祈福法会了!”
翠儿现在对这些消息都不感兴趣,她只盼着现在的生活能有点变化。
她轻轻地“嗯”了一声,兴趣阑珊将牙粉洒在牙刷上,使劲地刷着牙。
十一娘则怔怔地望着牙刷发呆。
竺香看着吓了一大跳:“夫人,您这是怎么了?”
“竺香。”十一娘的声音带着几份惊喜,“我,我好像什么感觉也没有了!”
第437章 喧嚣(中)
“没感觉了?”竺香听十一娘语气里带着几份喜悦,想着这肯定不是件坏事,但也得知道个清楚才行
,“夫人,您看要不要把田妈妈叫来问一问?”
“不用了。”自怀孕后每天早上起来就堵在胸口的浊气突然没了,整个人都感觉轻松起来,加上徐嗣
谆清醒过来,十一娘眼角眉梢都舒展了不少,“今天长春道长来家里做法事,大家正忙着。我们这么一嚷嚷
,大家又要过来看我。”
竺香笑着应喏。
住在太夫人这里就是这点不方便。
只盼着这件事早点平息,大家就可以恢复之前安静的生活了。
徐令宜天刚刚亮就去了外院。十一娘梳洗过后,就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早已起床,正坐炕边看着乳娘喂徐嗣谆吃早饭。看见十一娘进来,笑着打了声招呼:“过来了
!”然后吩咐杜妈妈,“让小丫鬟们传早膳吧!”
杜妈妈应声而去。
把嘴里米粒吞下去的徐嗣谆就喊了声“母亲。”
刚从昏迷中醒过来,他显得有些苍白、虚弱。
十一娘笑寿问他:“还好吧?”
徐嗣谆有些羞涩地点了点头。
太夫人坚持徐嗣谆看错了。谎言重复一千遍,有时候连说谎的人都会相信,何况当时徐嗣谆正是惊慌
失措之时。他不再说遇到鬼的事,算是默认自己弄错了。
乳娘笑道:“四少爷昨天吃了小半碗白粥,半夜醒了喊饭,又吃了一块米糕。”然后把碗里还只剩两
调羹的白粥给十一娘看, “……大半碗,只剩这一点点了。”
正说着,南永媳妇抱了徐嗣诫过来给太夫人问安。
两兄弟牵了手,一个问“你这几天有没有好好上学”,一个问“四哥是不是好了”,看见他们兄友弟
恭,太夫人有些阴霾的心情终于晴朗起来。
吃过早膳,徐嗣勤、徐嗣俭、贞姐儿陆陆续续地来了。
易姨娘半夜逛院子把徐嗣谆吓着的事已经传遍了,徐嗣勤、徐嗣俭见到徐嗣谆不免有几份羞赦,徐嗣
谆却表现的很宽和:“原是我不好。胆子太小。不关易姨娘的事。”
徐嗣谆这样一说,徐嗣俭还好说.大一点的徐嗣勤更加羞愧,忙道:“我爹已经给四叔写信,让四叔
全权处置这事。四叔决定把易姨娘送到山阳去。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好了,好了!”太夫人不希望孩子们过多地关注这些事,她笑着插言,“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说
清楚就行了。兄弟之间,不用放在心上。”又道,“今天你们上不上课?长春道长已经在外院设了坛给谆哥
儿做祈福法会。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徐嗣俭听了眼睛一亮,随后又黯然失色,焉焉地道:“今天还要去上课。”
太夫人见了呵呵地笑道:“那中午的时候去看看!”
徐嗣俭又高兴起来。
大家说笑了一会,杜妈妈送几位少爷出门去了双芙院上课。
贞姐儿嘱咐了徐嗣谆几句“好生休养”之类的话,也起身告辞了。
她从头到尾都表现的很沉默。
十一娘暗暗奇怪。
贞姐儿平常可不是这样的……
五夫人抱着歆姐儿来了。
“娘,我们去着看长春道长做法事吧!” 她邀请太夫人,“也正好让长春道长给我们歆姐儿看看相。
”
据说长春道长给人看相是讲机缘的,你捧了千金去请,他未必会给你看;你一文不出,迎面碰上,他
有时会拉着你长篇累牍一番。因此很多人喜欢抱着孩子去看他做法事,希望能得长春道长一、两句指点。
太夫人知道五夫人为歆姐儿求福的心,笑道:“你和歆姐儿去吧!我就在家和十一娘打叶子牌,和谆
哥儿说说话。”
徐令宜把这一大一小交给了太夫人,太夫人是怕她走后自己和徐嗣谆没人照顾吧!
十一娘忙道:“娘,您就和五弟妹去吧!这边有我呢!”
一个年轻妇人,跑到外院去看道士做法,五夫人毕竟有些心虚。闻言在一旁拉了太夫人的衣袖撒娇:
“娘,您就陪我去着看嘛!”
太夫人不免有些犹豫。
十一娘就笑着推太夫人出门:“您走了,我和谆哥儿也好海吃海喝一番。”
把太夫人逗得呵呵笑,和五夫人去了外院。
十一娘就坐在炕边,一面做针线,一面和徐嗣谆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乳娘则端了个小杌子坐在
十一娘的脚边,借了小丫鬟的针线帮徐嗣谆做袜子。
说着说着,徐嗣谆睡着了。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夫人,琥珀姐姐在外面等您很久了。”
十一娘听着微怔,转身去了西次间。
琥珀上前附耳道:“易姨娘说,有件关系到大姑奶奶的秘事要跟您说!”
“大姐?”十一娘听着微愣,“秘事?”
“嗯!”琥珀点头,“说这件事在她心里藏了很多年了,怕这次不说,就没有机会再说了,请您无论
如何都要见她一面。守值的婆子不敢做主,特意来禀了我。”
十一娘眉头微蹙。
昨天晚上徐令宜收到了三爷的信,本准备今天一大早就送易姨娘去山阳的。可天刚亮,长春道长就领
着一群道士浩浩荡荡地上了门。只好安排易姨娘明天启程。
听易姨娘这口气,显然已经知道了徐令宜的安排。
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易姨娘竟然说要告诉她一件关系到元娘的秘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呢?
如果是真的,她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说?会不会与徐令宜对她的安排有关系呢?
如果是假的,她又有什么把握能瞒天过海,让自己相信呢?
十一娘很是犹豫。
徐令宜已经很明确地告诉她,易姨娘留不得,那所谓的把易姨娘送去山阳,根本就是一句掩人耳目的
话。如果易姨娘想告诉她的事是真的,她不去,可能会永远失去知道的机会。
她想到自己初进府时太夫人对元娘的态度,想到了徐令宜对自己的偏见,想到了二夫人对自已的轻视
……元娘,留下了很多秘密。
如果是从前,她肯定不会去。
她总觉得,过去了事,就让她过去好了。
可自从发生了陶妈妈的事以后,她深刻的体会到,从前的事,正要慢慢地影响着她以后的生活。
如果是假的……
十一娘微微叹了口气。
好像也没什么损失吧?
不得不承认,易姨娘这句话说的真是有技巧。
十一娘带着琥珀去了拘禁易姨娘的屋子。
可能之前决定今天送易姨娘走的,易姨娘穿了件崭新的殷红色的焦布比甲,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身上
还洒了淡淡的玉簪花露,看上去虽然干干净净,可她皮肤腊黄,目光无神,嘴角不停地抽搐,仿佛一下子苍
老了十岁似的,难掩颓败的模样。
看见十一娘,她眼睛一亮,立刻扑了过去。
给她们开门的婆子水桶腰一扭,门板似的身材就挡在了十一娘的前面。
十一娘眼前一花,就听见“噗通”一声,易姨娘跪在了地上:“四夫人,四夫人,我是冤枉的,您要
给我做主啊!”
开门的婆子看了十一娘一眼,询问十一娘该怎么办?
十一娘朝着他微微点头。
那婆子默默地退到了一旁。
琥珀就端了一些把太师椅放到十一娘身后,然后掏出帕子拂了拂椅面,朝给她们开门的婆子使了个眼
色。
那婆子怕易姨娘发起疯来伤了四夫人,可想到四夫人单独来见她,肯定是有隐秘之事说……犹豫了片
刻,就笑着退了下去。
十一娘慢慢地坐在到了太师椅上,目光冷冷地望着易姨娘,并不做声。
一时间,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易姨娘自己略显粗笨的呼吸声。
易姨娘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目光开始有些躲闪,喃喃地道:“四夫人,我,我有件事要跟您说!”
十一娘依旧没有做声,过了片刻才慢慢地道:“有什么话,站起来说吧!”
“是!”易姨娘期期艾艾地站了起来。
“你说有一件关系到我大姐的秘事,”十一娘这才徐徐地道,“不知道是件什么事?”
“四夫人,说起来,秦姨娘下巫蛊害四少爷的事与我真的没有关系。我是冤枉的。”
易姨娘说着,神色又激动起来,琥珀看着,不动声色地朝着十一娘处挪了挪。“秦姨娘狼子贼心,早
就有谋害世子爷之心,我是上了秦姨娘的当,没有办法了,这才帮她找的朱道婆。四夫人,请您看在我没读
过书,人糊涂,不知道轻重的份上,跟侯爷说说,怎么罚我都行,别把我送出府去!”说着,跪在地上磕起
头来,“四夫人,我求求您了,我求求您了!”
犯了罪的人通常都不认为自己有罪。
十一娘坐在那里不动如山,看着她额头磕得通红一片,这才不紧不慢地道:“易姨娘,我是看在你曾
经服侍过三爷一场的份上.以为你是个伶俐人,这才来的。这说话虽然不比写字,可也讲究真凭实据。你这
样信口开河。我看,”她语气一顿,“你也不是什么明白人。你的话,我不听也罢。”说着,转身就要离开
。
易姨娘一见,急急地站了起来。
“四夫人,四夫人!”她上前几步,伸手去抓十一娘的衣袖,“我没有信口开河。当年大家都说是令
姐害得佟姨娘小产而亡。实际上,这件事是秦姨娘干的。她浑水摸鱼,害死了佟姨娘,却嫁祸给令姐,让令
姐背了这么多年的黑锅……”
第438章 喧嚣(下)
元娘害得佟氏小产?
十一娘很是惊讶。
当年在小院的时候,她就发现徐令宜和元娘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的地步。
婚姻走到这一步,当然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
当时的徐令宜,功成名就、位高权重。前者会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很自信……因为这正是他成功的
原因。这种人,又怎么会认为自己的牲格或是行事方法有不对或是不足之处?而后者又让他身边充满了阿谀
奉承、曲意逢迎的人,大多数的时候,别人都会以他的喜好马首是瞻,让他可以不必看人的脸色按照自己的
心愿行事。积习之下,又怎么会忍让、退步,委屈自己?
她没有带任何希望地嫁了进来。
在这个夫为妻纲的社会里,想不在这桩婚姻里淹死,唯一的办法只有自己去适应他,他绝不会来适应
自己。
后来的事情却发展的有点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徐令宜并不是个小心眼的人,蚤然话很少,但只要你说的在理,他也愿意听取。
她一直就有些纳闷,他和元娘的婚姻怎么就走到了那一步的?徐令宜和元娘之间到底发生过一些什么
不可调和的矛盾……
难道怀有身孕的佟姨娘之死就是根源不成?
念头闪过,她立刻察觉到易姨娘的话里有很大的漏洞。
先不说易姨娘此刻的立场,就说当年,徐令宜在老家,前程未卜,元娘膝下空虚,按常理,那些怀有
子嗣的妾室们应该是阖府保护的对象才是——因为生下子嗣不仅仅是徐家后继有人,而且万一徐令宜在这三
年的守孝期里面有个三长两短,元娘也有个依靠,她为什么会选择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刻出手呢?
何况当时还有文姨娘和秦姨娘。相比之下,文姨娘的出身虽然也低,但比婢女出身的佟姨娘和秦姨娘
却要高,如果仅仅是为了立威,应该拿文姨娘开刀才是,怎么就单单害了佟姨娘?
十一娘突然想到那天徐令宜酒后提及对不起佟姨娘的事……
她有些心乱如麻。
有个一直被她忽视的念头止不住地冒了出米。
或者,佟姨娘对徐令宜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才会被元娘所不容?
十一娘不由朝易姨娘望过去。
就看见一双急切到了有些发红的眸子。
她一个激灵,如瓢冷水淋下来,浑身都透着几份凉意。
现在是什么时候,自已怎么仅凭易姨娘的几句括,就没有根据地胡乱揣测呢?
她收敛着情绪,很快恢复了理智。
秦姨娘一个婢女出身的通房,怎么能在精明强干的陶妈妈眼皮子底下混水摸鱼害死了佟姨娘的?又是
怎样让当时已主持中馈的永平侯夫人元娘背上黑锅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