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知道我回来,”徐令宜沉声道,“娘对我说什么吗?”不待十一娘回答,他已道,“娘让我好好
劝劝元娘,让她别像小孩子似的,七情六欲全都上脸。高兴的时候就对姨娘们又是赏又是笑的,不高兴的时
候对姨娘们又是板脸又是不理的,和那些人生气,哪有一点主母该有的心胸气度?我当时听着,恨不得有个
地缝钻进去就好。要知道,当年二嫂刚进府的时候,娘可是手把手地告诉二嫂行事,和二嫂像母女似的,不
知道有多亲热。可元娘呢……娘有话要对她说,竟然要我帮着传。”
徐令宜坐到了美人榻上,眉宇间有着浓浓的倦意。
十一娘不由走过去坐在了美人榻旁的锦杌“侯爷,那个时候,我姐姐也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吧?”
她声音轻柔,如徐徐晓风,“她不想告诉侯爷,肯定是怕侯爷责怪。如果侯爷当时清清楚楚地告诉姐姐,就
是姐姐有错,也会原谅姐姐,也会帮姐姐善后,姐姐为了侯爷,肯定什么事都愿意去做!”
徐令宜神色一震。
“这天下哪有委屈,”十一娘柔声道,“只有值得不值得!”
徐令宜愣愣地望着她,半晌没有说话。
第二天一大早,在徐令宜屋里值夜的小丫鬟悄悄地告诉十一娘:“四夫人,侯爷一夜都没有睡!”
十一娘笑着点了点头,赏了那小丫鬟一把糖。
小丫鬟笑嘻嘻地走了。
吃早膳的时候,十一娘就打量徐令宜。
皮肤白皙有光泽,目光明亮而有神,哪里看得出来是一夜没睡的。
难道太夫人也是这样教徐令宜的——要七情六欲不上脸。
好像自已也达不到这个标准。
胡思乱想的,拾头看见太夫人笑眯眯地,正饶有兴趣地望着自己。
十一娘有些摸头不知脑。
太夫人已转头去问徐令宜:“今天一早送易姨娘去山阳吧?”
徐令宜应了一声“是”:“巳初左右出城门,那时候的人正好不多不少。”
太夫人点了点头,笑着望了十一娘一眼,道:“易姨娘走了,你们也回正屋去歇息吧!免得一个在我
的东稍间,一个在我的暖阁,把我的丫鬟支得团团转,我晚上都没个端茶倒水的人了。”
自己不是带了丫鬟过来的吗?虽然只有两个,但也没敢使唤太夫人身边近身服侍的人啊!
十一娘恭声应了一声“是”。
想来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各有各的生活习惯,他们在这里,太夫人也许感觉有些不方便,所以用了这
个借口让他们快点回去吧!
“娘,”徐令宜却另有理解,“这两天白总管正要挑丫鬟,要不要给您屋里多添几个。月钱从我的体
己银子里出。”
立在旁边的杜妈妈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十一娘和徐令宜两人面面相觑。
太夫人已哈哈大笑:“这两个呆头鹅!”
第443章 出府(上)
十一娘和徐令宜被太夫人和杜妈妈笑了一通,始终没明白为什么会被笑。
吃过早饭,徐嗣勤、徐嗣俭、徐嗣诫来看徐嗣谆,太夫人叫了徐令宜和十一娘去东梢间坐。
“易姨娘走了,勤哥儿和俭哥儿住在外院,三房的院子也就空了出来。”太夫人坐在美人榻上,笑道
,“我想,以我们老三媳妇的精明能干,屋子里该收的东西应该都收了。也不用怕被谁顺了去。”说着,望
了十一娘, “我看,你找两个粗使的婆子帮他们把那些香案、石凳看着就行了!”
难得太夫人心情这样好,打趣起三夫人来。
十一娘笑着应了声“是”。
太夫人微微点头,渐渐敛了笑容:“我听说你屋里的秦姨娘这些日子身体不适?”
十一娘微怔,不由抬脸朝徐令宜望去。
徐令宜神色平静,只是没有像往常那样很敏锐地回应她。
十一娘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正要应答,太夫人对十一娘道:“有病早治,免得拖来拖去的,拖成了
大病。这件事,你要放在心上。要知道,你院子里除了秦姨娘,还住着文氏、乔氏和杨氏。特别是那杨氏,
是仙逝的太后娘娘赐的,更不能马虎。要是秦姨娘过两天还不见好,就暂时搬到后化园的君子轩去住,要是
还不见好,就搬到落叶山那边的别院住些日子。免得谕哥儿回来看见秦姨娘病着,还和其他姨娘挤在一起,
心里难受!”
一时间,屋子里静悄悄的。
十一娘犹豫着应了声“是”,眼睛还是止不住朝徐令宜瞥去。
徐令宜正看着她。
两人的目光就在空中碰了个正着。
徐令宜就朝着她点了点头。
易姨娘走后没多久,十一娘回了自己的院子。
几位姨娘纷纷过来问安。
十一娘问秦姨娘:“前些日子说身体不适,这些日子可好些了?”又道,“我看你的脸色不大好!”
秦姨娘白绫衫外套了件殷红色焦布比甲,把张脸映衬的更为憔悴。
“多谢夫人惦记。”她忙道,“夫人让我有病看病,我吃了几粒消渴生津丹,人好了很多。”
十一娘微微颌道,转过头去和文姨娘说话:“眼看着就要六月初六的,可巧我这些日子在太夫人屋里
,秋红的婚事准备的怎样了?可定了在哪里出嫁没有?”
秋红的父母都是跟着文姨娘从扬州那边过来的,因有太夫人的应允,所以并不入徐家的藉,但文姨娘
又没嫁妆,所以一直由文家供养着,帮文姨娘跑些外面的生意。自文姨娘和文家生分后,文家的人要秋红一
家人回扬州去。秋红的父亲以“自古忠臣不侍二主”为由,留了秋红在文姨娘身边服侍,自己辞了差事,明
面上是在济南府开了间南北货行,实际上依旧帮文姨娘打点外面的生意。这次秋红嫁得急,她父亲因生意的
事出了门,文姨娘没有陪嫁的产业,又不能在府里嫁。
所以十一娘才有这一问。
文姨娘忙笑道:“这也是我的不是,见您一直忙着,怕您烦心,这些事就没来得及跟您细说。秋红拜
了宋妈妈做干女儿,就在宋妈妈屋里出嫁。至于婚事,两边早已准备齐整,只等着日子新人进门了。”
杨氏听了就笑着恭喜文姨娘,说等会去给秋红添箱。
“喜事就是要人热闹。”文姨娘也不客气,笑盈盈地道,“我就想你们去我那里坐一坐。”
自从今天早上听说易姨娘被送到了山阳后,秦姨娘一直很是忐忑的心如吃了枚定心丸,顿时安顿下来
。
当年佟姨娘一尸两命,事情的源头件件指着元娘,可不管是徐令宜也好,太夫人也好,为了“永平侯
夫人”的名声,不仅硬生生地把这件给压了下来,而且日子该怎样过,还是怎样过。
如今巫咒之案虽然与她有关,与易姨娘有关,可在雁客房后发现了那个吓唬徐嗣谆的面具,十一娘一
样脱不了干系,为了“永平侯夫人”的名声,徐令宜肯定会想办法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后来发生的事,果然如她所料。
先是徐嗣谆被吓之事与“无妄之灾”联系到了一起,压下了巫蛊之事;然后是三房的易姨娘背了黑锅
,把她和雁容、十一娘都摘了出来……按照她的想法,接下来,徐令宜会当着大家的面把易姨娘送到所谓的
山阳去,然后悄悄地把雁容等人处死,最后才轮到自己……
如果她像雁容,只是个丫鬟,自然只有被悄悄处死的命;如果她像易姨娘,没有儿子,自然只有被送
走的命。可她不是。她是生了儿子的姨娘。
如果这个儿子从小在嫡母面前长大,多半会瞧不起她,她的生死自然与他无关;如果这个儿子从小是
被乳娘们带大的,多半与她不亲,她的生死,也不过换来一声叹息。可她不是。元娘当初一心一意想生个自
己的儿子,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母子放在眼里……
虎毒不食子。
有了这层关系,徐令宜想给她灌药,就必须在明面上站得住脚,不仅要站得住脚,而且还要经得起推
敲……偏偏巫蛊这个理由,是不能拿到明面上说的。
要不然,徐嗣谕只要一闹腾……徐家可丢不起这个脸!
这就是命,就像当初佟氏小产,就像当初秋罗儿子夭折……这就是命,让人不能不信的命!
她就有这命!
想到这些,秦姨娘的笑容就有了几份灿烂。
她凑着文姨娘的话:“只要你不嫌我们吵,我们到时候都去帮你热闹!”
心情这样的好!
文姨娘觉得有些诧异,脸上虽然不显,眼睛却朝着十一娘一瞥。
十一娘脸上有淡淡的微笑,与平常没有什么两样。
文姨娘心里有些拿不定主意。
徐嗣谆被惊吓,分明和秦姨娘有关,可现在,秦姨娘不仅没被圈禁,而且还能自由出入。难道又像当
年佟姨娘的事那样,因为涉及到十一娘,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你们去给我们家秋红添箱,我怎么会嫌吵!”文姨娘口吐莲花般地说了一大通的话,又提起琥珀的
婚事,说,等秋红的事完了,她一心一意帮着置办琥珀的事,保证比秋红还热闹,比秋红还体面。杨姨娘和
秦姨娘在一旁附和着,屋子里的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大家脸上都有了些笑意。只有乔莲房,静静地坐在一旁
。
她正为绣橼的事犯愁。
上次去找杜妈妈,杜妈妈待她虽然很热情,可张口就是自己年纪大了,闭口就是不认识那些年轻小伙
子,把自己托的事推了个一干二净。娘那边也没有什么好消息传过来。不是家底一穷二白的,就是父兄在程
国府有点体面本人却有些缺憾的。
她怎么能把绣橼嫁给这样的人。
娘却说她看不清楚。
她们一没有嫁妆给绣橼,二没有人脉给绣橼,量媒量媒,好一点的人家,又有谁愿意。
乔莲房思忖着,暗暗叹了口气。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四夫人,曹安的娘来了!”
大家都有些吃惊。
曹安的娘只是外院一个扫地的。
“让她进来吧!”看样子,是雁容带信让曹家的人来要人了。
为人小心谨慎,做事雷厉风行。十一娘想一想都觉得可惜。
待曹安的娘走后,文姨娘立刻机灵地道:“夫人,我可没想到您会答应曹家要人。不过,既然答应了
,我说句不中听却又在情在理的事。既然曹父病得不轻,曹家怕曹父有个三长两短想早点把媳妇娶回家。我
看,嫁了秋红,你索性把雁容放回去,也免得有个三长两短的,让雁容又耽搁三年。”
十娘闻言思考了片刻,郑重地道:“你说的也有道理。”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秦姨娘却开始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为什么没有处置雁容?
是有些话侯爷没有对夫人说呢?还是侯爷根本就没有处置雁容的意思呢?
那,那易姨娘……难道真的会被送回山阳不成?
事情完全偏离了她以为的轨道,她辗转反侧睡不着,有种大祸临头的不安。
想了半天,她起床悄悄写了一封信“家里出大事了,你快回来”的便条,第二天一大早开箱拿了二十
两银子的银票给翠儿:“想办法把这信送到二少爷手里。二少爷回来,还有重赏!”
翠儿转身把信给了十一娘。
十一娘让琥珀亲自交给徐令宜。
徐令宜看了一眼,让琥珀又带给了十一娘:“让她把信送出去吧!这样,我以后好跟谕哥儿说起这件
事。”
十一娘黯然,让琥珀把信还给翠儿:“如果一时没有人帮着带信,你想办法帮秦姨娘疏通疏通。”
琥珀应声而去。
翠儿也就顺顺利利地将信送了出去。
秦姨娘安下心来,在暖阁为易姨娘念了一天的《法华经》。
只是她并不知道,送易姨娘的马车刚出了京师地界就与另一辆迎面而来的马车相撞,易姨娘坐的马车
翻到了一旁的小沟里,易姨娘运气特别不好,一头栽进了水沟里,等马车从沟里拉起来,易姨娘早就没气了
。
第444章 出府(中)
易姨娘去世的那天,正是秋红三朝回门的日子。宋妈妈是干娘,在她家里设了宴席招待新女婿,又请
了白总管俩口子、赵管事俩口子、杜妈妈、万大显俩口子、琥珀的未婚夫管青、雁容的未婚夫曹安等人做陪
。
大家见过了礼,新女婿留在宋妈妈家里待客,秋红去了内院,给十一娘和文姨娘问安。
看见穿着大红色焦布比甲,戴着大红石榴绢花的秋红走了进来,文姨娘眼睛都有些湿了。
大红色呢!
她没等秋红行礼,已起身上前拉了秋红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回头对十一娘笑道:“夫人,
您看这孩子,做了大人就不一样了,可比从前漂亮了!”
十一娘有意和她凑趣。笑道:“秋红原就很漂亮。照你这样说,倒是新女婿家养人,嫁过去不过三天
的功夫,倒比在你身边养了十几年更水灵。”
文姨娘很自然地奉承十一娘:“这也是夫人的功劳——要不是您把她配了这样一户好人家,她又怎么
这样的好日子过。”说着,已放了秋红的手,“还不去给夫人好好磕个头。”又道,“要是没有夫人,哪有
你的今天。你日子过好了,可别忘了夫人的恩典。”
嫁过去就是管事娘子,整个徐府上上下下这么多的丫鬟,她还是头一个。丈夫能干,婆婆看着她是四
夫人亲自做的媒、文姨娘身边贴身服侍的,待她比其他妯娌又高看几分,虽是刚嫁过去,却做什么事都和她
商量,隐隐有以她为长的意思在里面。她是诚心诚意地感激四夫人给了她这份体面。文姨娘的话音未落,她
已跪下去恭恭敬敬地给十一娘磕起头来。
十一娘起身去携她。
一旁的琥珀见了忙上前几步,赶在十一娘前面把秋红扶了起来。
“你不要听你们家姨娘的。 ”十一娘笑道,“她是但凡人有三分好,就要说出六分来。”
秋红不敢在两人面前随意,唯唯应喏,把屋里服侍的人都逗得笑了起来。
十一娘知道宋妈妈等人还等着新媳妇回去好开席,留秋红说了几句话,就端了茶。
毕竟情分不同,文姨娘把秋红一直送到了垂花门才折回去。
进门的时候,正好碰见十一娘屋里新进的小丫鬟霍香正领着那个阖府有名的大嘴向婆子往十一娘处去
。
文姨娘奇怪着:“这是做什么?”
向婆子忙上前给她行了个礼,谄媚地笑道:“夫人说,三房的院子空着,得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帮着着
院子。”说着,指了指霍香, “让这位小姐姐差我去问话呢!”然后咧了嘴笑,“我这也算是老来行运,
得了这样一个美差,等会要好好给四夫人磕几个头,保佑我们四夫人生个少爷才好!”
怎么找了这样一个人!
文姨娘哼哼两声,回了自己的院子。
等晚上去给十一娘问安,知道向婆子已经接了差事。她不由道:“夫人也不找人问问,那个向婆子,
是有了名的多嘴。只要是她知道的事,就等于阖府都知道了。”
十一娘笑道:“我也听说过。不过,她家里实在过得艰难。三房那边又是空院子,我已经嘱咐她没事
少串门了。”
既然十一娘决定了,文姨娘也就不再说什么,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私底下又跟琥珀等人说了一声。
琥珀知道十一娘把向婆子找来,就是想让她传话。可这事却不好对文姨娘说,笑着应了,把文姨娘的
好意告诉了十一娘。
过了两天,雁容的娘来领雁容出府。
十一娘赏了一对赤金一点油的手镯,一对赤金丁香花的簪子,二十两银子:“定了婚期,记得跟我说
一声。以后遇到什么为难的事,也不藏着掖着,直管来找我。”
雁容的娘听了千恩万谢的,放下心来—— 之前还以为雁容做了什么事被撵了出来,现在看来,又是赏
首饰,又是赏银子,根本是自己多心了。又想着,等会回去的时候,要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好好炫耀一番才是
,也免得有人说三道四的。
雁容想着自己一心一意准备做到一等的丫鬟再出去的,最终还功亏一簧。又想自己在四夫人身边这些
日子,四夫人虽然从来没有说什么,可吃的穿的却比照一等的丫鬟,从来没有亏过她,想到这一出府,以后
也不知道有没有缘分再见,眼睛不由一红,跪下去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头,这才站了起来。
有小丫鬟在湘妃帘外张望。
琥珀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
“翠儿说,秦姨娘有些发热。”小丫鬟低声道,“想让夫人请个大夫过去瞧一瞧。”
雁容听得清楚,心念一转,已有些明白。知道这个地方她再不能待下去。
她朝着母亲使眼色,立刻辞了十一娘,和母亲出了院子。
十一娘让琥珀拿了对牌去请刘医正:“说是家里的姨娘病了,让他老人家好歹派个明白人来。”
琥珀应声而去。
刘医正派了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过来。
那小伙子红着脸,低着头走了进来,眼睛也不敢乱晃一下,一直盯着自己的脚步:“刘大人说,既然
病的是家里的姨娘,我来就可以来。还让我问夫人一声,不知道姨娘得的是什么病?”
这个刘医正,难怪能掌管太医院。
十一娘隔了湘妃帘道:“说发热。反反复复有几回了。我看要是再不好,只怕要搬到别院去避一避了
。”
那小伙子低声应“是”,跟着小丫鬟去了秦姨娘那里。
秦姨娘觉得自己病得有些莫明其妙。
明明好得很,可翠儿偏说她身上发烫。她仔细摸一摸,又感觉的确有点发烫。这样反反复复的,翠儿
突然脸色发白:“姨娘不会是得了疟疾吧?”
秦姨娘也被吓着了,忙让翠儿去请个大夫来。
大夫一来,却说她是受了凉,开了几副不关痛痒的药方就走了。
秦姨娘心里不由打鼓。
难道自己得了疟疾,看病的大夫又得了十一娘的吩咐把自己当成风寒来治?
她这时想起易姨娘。
有她在,至少有个商量的人。
她只好吩咐翠儿:“你别声张,先去抓药、煎药。”
可药煎好了,秦姨娘却把药全倒到院角的花树里。
这样过了两天,翠儿哆哆嗦嗦地走了进来:“姨娘,我今天早上发了一回热,中午发了一回热,现在
身上又觉得有点热。你帮我摸摸看。”
完了,完了,这不是二夫人曾经提过的疟疾还是什么?而且还传给了翠儿。
她一把抓住翠儿:“快,快去跟夫人说,要她把刘医正请来给我看看!”
可没等十一娘把刘医正请来,院子里已经传遍,说秦姨娘得了疟疾,还把翠儿给染上了。
一时间,院子里人心浮动。
文姨娘急急赶到了十一娘处,谁知道杨氏已经在座:“……夫人,这可不是好玩的。我们这些人都好
说,你可正怀着子嗣。”
十一娘抬头,对着文姨娘道:“你来得正好。这件事,只怕还要你帮忙。”
文姨娘毫不含糊:“夫人,您请说!”
十一娘吩咐琥珀去把秦姨娘屋里服侍的人员名册誊了一份给文姨娘:“还请姨娘帮着把这单子上的人
都移到后院的君子轩去。待刘医正来了,再一个一个的问诊。染上的,先留在君子轩医治,没染上的,到君
子轩旁的紫苑居住几天,到时候再听侯差遣。”
君子轩在后花园,徐家有人病了,都是先移到那里住些日子,还不好,再送出府去。
文姨娘应声而去,不到两个时辰就把名册上的人都移到了君子轩。
十一娘这才轻轻地透了口气。
吩咐竺香几个领着婆子用石灰把院子里洒了一遍,然后把秦姨娘住的地方上了锁。
晚上,琥珀悄悄地跟她说:“翠儿说,她有一个妹妹,叫杏儿。这次白总管选丫鬟,被她娘、老子送
进了府。想求夫人给个恩典,送她到针线上去当差。”
是怕她走了自己的老路吧!
在主子跟前服侍,虽然月例高,体面,嫁个好人家的机会多,可背黑锅、被牵连的机会也一样的多。
十一娘微微点头:“我知道了!”
第二天,两个自称是刘医正差来的太医过来问诊。
先是给没事的人问诊,然后去了君子轩。
不一会,差了人来给十一娘回话:“好像是疟疾。还请夫人早做决定。”
十一娘立刻去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