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岁大的大公主乖巧地点头,娇声娇气地复述着母亲的话:“太夫人是我外祖母,夫人是我舅母。”然 
后眨着眼睛望着皇后娘娘,“那她们是不是要给我红包?”

    大家都笑了起来。

    皇后娘娘更是笑着拧了拧女儿的面颊:“这是跟着谁学的?满身的小家子气!你可是公主!”

    大公主雪雪呼痛,眼睛却闪闪发亮,一看就是个鬼精灵。

    太夫人忙掏出早就准备好、装了金镙子的荷包递给公主:“是要给红包的。”又给了一直笑吟吟站在旁 
边的三皇子一个,“是老妇的一点心意。”

    三皇子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和徐嗣谕一般高矮,表兄弟长得非常像,只是徐嗣谕看上去文秀,三皇子看 
上去矜贵。

    他笑着接了红包。

    十一娘也把打赏荷包拿了出来。

    大公主欢呼一声,跑到了芳姐儿身边:“嫂嫂,还有您的!”

    芳姐儿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也拿了一个红包出来。

    大公主拿了就跑:“我去找父皇——他还没有给我红包呢!”

    “福荣,”皇后娘娘喊着大公主的名声,大公主就回头冲着母亲笑了笑,继续朝外跑去。

    “母后别担心。”三皇子匆匆行了个礼追大公主出了暖阁, “我陪皇妹过去。不会让她闯祸的。”

    皇后娘娘无奈叹了口气,对太夫人道:“这孩子.给惯坏了!”语气中却诸多溺爱。

    大公主是在五皇子死后得的,承载着皇后娘娘对五皇子的愧疚,自然更多宠爱。

    太夫人笑道:“大公主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谁见了都喜欢。皇后娘娘多有宠爱,也是人之常情。”

    皇后娘娘就和太夫人、十一娘讲起大公主的事来,然后又仔细地问了谨哥儿的事。

    絮絮叨叨了半天既没见大公主和三皇子折回来,也没见内侍把谨哥儿抱回来。大家不免都有些急起来, 
皇后娘娘更是吩咐黄姑姑:“去看看。这都到了吃午饭的时辰。”

    黄姑姑应声而去,又很快折了回来。

    “侯爷让皇上身边的内侍过来传话,说他和六少爷已经在东门外等了。让太夫人和永平侯夫人出了坤宁 
宫就去东门。”

    皇后娘娘有些目瞪口呆:“怎么也不来打个话呼,就这样把谨哥儿抱走了!”又道,“我的见面礼、压 
岁钱还没有给呢!”

    太夫人和十一娘也面面相觑。

    十一娘更是猜测难道徐令宜和皇上不欢而散,所以连皇后娘娘也不想见,抱着孩子就出了宫?

    太夫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只想早点见到儿子。闻言起身道:“过了元宵节,年才算过去了。过 
两天十一娘再带了谨哥儿来给皇后娘娘、皇太子妃拜年。”

    宫里礼仪繁琐,谨哥儿又小,进宫是场折腾。万一要是有个什么皇后娘娘可不想因小失大。

    她笑着吩咐黄姑姑:“把我给谨哥儿准备的东西送去吧!”

    言下之意是不用再进宫了。

    太夫人和十一娘都松了口气。

    芳姐儿见了也吩咐身边的人:“把我给谨哥儿准备的东西也送过去吧!”

    那女官恭敬地应了“是”。

    太夫人和十一娘少不得道了一番谢,这才出了坤宁宫。 

第484章 朝贺(下)


          冬天正午的阳光暖暖洒落在东宫门上,进宫朝见的人大多都已出宫,几个当值的御林军虽然站得 
笔直,表情却松懈下来,都有些无聊地望着不远与正和几个同僚说得热火朝天的徐令宽。

      见有人走过来,几个人神色一敛,恢复了从前的严整。

      太夫人和十一娘却是满脸的狐疑。

      徐令宽满脸笑容地和人寒喧着,五夫人、抱着用灰鼠皮斗篷裹着谨哥的顾妈妈则站在宫门口。只不见 
徐令宜的影子。

      太夫人和十一娘都有些狐惑,太夫人扭了头正想和十一娘说什么,看见太夫人和十一娘的徐令宽低声 
和同僚说了几句。

      他的同僚朝太夫人望过来,躬身行礼,结伴而去。

      徐令宽大步走了过来。

      五夫人见了,顺着徐令宽的同僚的目光望过去,这才发现太夫人和十一娘出了东门。

      “娘!”她忙迎上前。

      顾妈妈看着也抱着谨哥儿跟了过来。

      五夫人搀了太夫人:“您还好吧!”

      太夫人眼底闪过一丝焦灼,抬脸看见跟着她们出来的内侍,舒展着眉头微微一笑,面容慈祥而亲切。

      “你四哥呢?”声音不紧不慢,非常的温和。

      “皇上赏了谨哥儿很多东西。”走过来的徐令宽笑道,“四哥和内侍去内务府签押了。”

      十一娘和太夫人的神色一松,太夫人的笑容越发的详和,十一娘则脚步轻盈地走到了顾妈妈身边,低 
声道:“谨哥儿还好吗?”顾妈妈忙应道:“正睡得香呢!”

      十一娘撩开斗篷的一角,打量儿子。

      谨哥儿小脸红扑扑的,神色安逸,她一直惴惴不安的心这才略有平静。

      那边内侍已恭恭敬敬地给徐令宽和五夫人行了礼:“徐大人,郡主,这可巧了,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 
娘也赏了六少爷很多东西……天气虽然冷,可也只好请太夫人、徐大人、永平侯夫和郡主稍等一会了。待侯 
爷来了,和我们去内务府签了押再出宫也不迟。”

      徐令宽听了就朝那内侍揖了揖:“有劳公公久侯了。”说着,从衣袖里掏了两个荷包塞到了两个内侍 
的手里。

      两个内侍的笑容越发的恭谦了,其中一个还和他们寒喧起来:“六少爷长得可真是好。皇后娘娘看着 
不知道有多喜欢。 还记得当初府上来报喜,我们娘娘双手合十连念了几声阿弥陀佛呢!还让黄姑姑去佛堂 
点了三蛀香。”

      “不敢当公公夸奖。”太夫人呵呵笑着应着那内侍,“还算长得齐整。也还听话。吃饱了睡,睡好了 
吃,从来不吵闹。“

    正说着闲话,别一个内侍突然道:“侯爷过来了!”

      大家忙朝宫门内望去,就看见戴着七梁冠、穿着大红色蛛衣的徐令宜大步走了过来。

      他面容冷峻,目光犀利,没有一点喜气,反而显得很严肃。

      “四哥!”徐令宽有些迟疑地喊了一声。

      徐令宜的目光就落在了太夫人和十一娘的身上。

      他神色微缓。

      两个内侍忙上前行了礼,说了来意。

      徐令宜微微颔首,跟太夫人打了声招呼,和两个内侍去了内务府。

      十一娘几个等了大半个时辰,都饥肠辘辘了,徐令宜这才出来。

      太夫人立刻道:“老四和我坐一个马车!”

      徐令宜听着就搀了太夫人出了宫门。

      徐府黑漆平顶马车早已在门口侯着。太夫人和徐令宜上了第一辆马车,十一娘和顾妈妈坐第二辆马车 
,徐令宽和五夫人上了最后一辆马车,在护卫的簇拥下,得得得地朝荷花里去。

      十一娘低声问顾妈妈:“你抱着六少爷去见皇上,知道皇上都说了些什么吗?”

      “不知道!”顾妈妈小腿一直打着颤,此刻坐在马车,人像散了架似的,只觉得全身无力,“宫里的 
公公让我在殿门口等,六少爷是由一位姓贺的公公抱进去的,又是由这位姓贺的公公抱出来的。”

      十一娘沉吟道:“那你们怎么没有去跟皇后娘娘辞别?”

      顾妈妈回忆道:“我站在外面等了半天。三皇子和大公主来了。过了大约一柱香的功夫人,贺公公抱 
了六少爷出来了。   又过了一会,侯爷和五爷出来了,身后还带着两个内侍。”说到这里,她语气微顿, 
“侯爷当时的脸色很不好,五爷却笑嘻嘻,还刮了刮六少爷的鼻子,说六少爷是个小富翁之类的话。六少爷 
正睡着,被五爷吵醒了,皱着眉头就哭了两声。侯爷听着,脸色就更难看了。让五爷去找太夫人。五爷听着 
一愣,说:太夫人在皇后娘娘那里。要不要去辞个别。侯爷一句话没说,抬脚就住外走。我只好跟着侯爷往 
外走。两个内侍在后面喊了侯爷两声,见侯爷不理,也跟着我们一起到了东门。侯爷就给我找了个避风的地 
方,让我抱着六少爷站在那里。两个内侍见侯爷面色不善,唯唯诺诺地在一旁陪我们站着。过了好一会,五 
爷和五夫人来了。说皇后娘娘还在和太夫人、夫人说话,他已差了小内侍去禀。侯爷听了,就让五夫人看着 
我和六少爷,和两个内侍去了内务府!”

    十一娘听着越发的糊涂了。

    到底出了什么事?徐令宜好像连皇后娘娘都责怪上了似的。好不容易回了府,下了马车,徐令宜还好, 
反而是太夫人的脸色有些凝重。

    十一娘看着暗暗称奇,和五夫人一起搀着太夫人上了青帷小油车,回了太夫人处。

    “你们也都累了,回去歇了吧!”太夫人让杜妈妈服侍她更衣,对儿子、媳妇道,“明天你们还要走亲 
戚呢!”然后吩咐玉版,“去把二夫人叫来!这大过年的,她一个人冷冷清清地待在韶华院……我们两个, 
也做个伴儿!”

    “娘,您这话可不对。”徐令宽听了嘻皮笑脸地坐到了太夫人的身边,“人是越多越热闹。你和二嫂两 
个人,还不是冷冷清清的。”说着,起劲地道,“要不,我们陪着您打叶子牌吧?”

    没待太夫人说话,徐令宜却开口阻止了徐令宽:“娘累了一天了,我们就先散了吧!等她老人家好好歇 
歇。”

    徐令宽不免有些讪讪然。

    五夫人拉了徐令宽衣袖:“娘,那我们等会再来看您。”太夫人笑着点头。

    大家行礼退了下去。

    五夫人就问十一娘:“你什么时候走?”

    今年罗振兴和罗四奶奶在燕京过年,十一娘要带着孩子去弓弦胡同拜年。

    十一娘笑道:“给太夫人问了安就启程。”

    她自嫁入徐家,不管刮风下雨,都会在辰正差一刻的时候去给太夫人问安。五夫人也就没有问时辰,笑 
道:“那好,我也早点给太夫人问安。我们一起回去。”

    “好啊!”十一娘笑着点头,和徐令宜回了正屋。

    徐令宜进门脸就沉了下来,凛声吩咐琥珀:“去,把谨哥儿抱过来!”

    琥珀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急匆匆去了暖阁。

    十一娘正想帮徐令宜更衣,看这情形不由心中一跳:“侯爷,出了什么事?”心弦紧紧地绷了起来。

    徐令宜没有做声,神色却有些凛冽。

    十一娘心里着急,正想再问问,顾妈妈已抱着熟睡的谨哥儿走了过来。

    徐令宜二话不说,接过谨哥儿就放到了炕上,开始脱谨哥儿的衣裳。

    谨哥儿被惊醒,大哭起来。

    十一娘忙走了过去:“侯爷,您这是做什么?小心凉了孩子。”徐令宜却不为所动。他脸绷得紧紧的, 
三下五除三就把孩子给脱了个精光,然后仔细打量起孩子的身子来。

    十一娘忙脱了小袄裹了孩子,厉声道:“侯爷,你有什么话好好说就是。孩子还小,要是受了风寒,可 
不是闹得玩的……”那边顾妈妈看着,忙将刚才十一娘脱下来的斗篷搭在了十一娘的身上。

    徐令宜却捉了谨哥儿露在外面的小腿看,这才罢手。十一娘眉头紧锁,正要问个清楚,抬头却着见徐令 
宜如释重负般长吁了口气。

    想到他在宫里的异常举动,十一娘不禁抓住了他的手臂,肃然地喊了声“侯爷”。

    “没事,没事!”徐令宜此刻才回应十一娘。他拍了拍十一娘的手,“刚在乾清宫,皇上抱着谨哥儿, 
大公主突然冲了过去,皇上慌手慌脚的,谨哥儿在宝座的扶手上撞了一下……当时就哭起来。贺公公抱到一 
旁去哄了半天,也不知道有没有伤到哪里!”

    十一娘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把怀里的孩子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外伤,这才做罢。想责怪徐令宜 
几句,见他也是满脸的担心,把到了嘴边的话强忍了下去。心里不由升起个念头:难道就因为这个原因,所 
以徐令宜一路行来都板着个脸吗?那太夫人为什么从马车上下来以后又神色凝重呢?

    她想仔细问问,怀里的谨哥儿哭得肝肠寸断似的,还没有穿衣裳,外面又有小厮隔著帘子来禀,说“内 
务府把皇上、皇后娘娘、太子妃娘娘的赏赐送了过来”,徐令宜亲了亲谨哥儿的面颊吩咐她“你快帮孩子把 
衣裳穿了。我去看看。顺便再给谨哥儿请个大夫来仔细瞧瞧”……

    十一娘只好“哦”了一声,先和顾妈妈帮谨哥儿穿了衣裳,然后换着花样哄着大哭的儿子。

第485章 齐聚(上)

     那边太夫人屋里服侍的都避到了屋外,太夫人正斜依在弹墨大迎枕上和二夫人低声说着话:“……皇 
上要处置杨家了。听老四的口气,这次只怕牵连不少。”  
     二夫人并没有惊讶,用美人捶给太夫人捶着小腿:“皇上越是放纵杨家,处置起来就越重。何况这些 
年皇上一心要推行新政。杨家的事,正好给皇上一个借口,要不然,像林阁老这样先帝用过的老臣,不过是 
反对开海禁罢了,总不能因为这样就把人给罢免了吧?说起来,还是柳阁老眼头亮,自己致了仕。至少落得 
个晚景清泰。”   
     太夫人叹了口中气:“我是怕这件事牵连太大,到时候京里又要动荡不安了。”   
二夫人听着笑了起来:“我看,您是怕有人到您面前求情,您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左右为难吧?”  
     “就你鬼精灵。”太夫人望着二夫人笑,眼角眉稍带着几份溺爱。  
     “那也是您惯的。”二夫人放下美人捶,起身给太夫人微凉的茶盅里续了些热水,“您看,要不要我 
帮您去递个音。”太夫人有些犹豫。   
     “黄家的世子爷这两年也赚得盆满钵满,”二夫人坐到了太夫人的身边,轻声道,“要是人没有个知 
足常乐的心,您就是帮了他这一回,难保他还有下一回。”  
     太夫人微微颔首:“那你就帮我去趟黄家吧!”   
     二夫人笑着应喏,帮太夫人搭了薄被:“你就歇歇吧!这些事,别操心了。外面有侯爷,侯爷心里明 
白着呢!”   
     太夫人闻言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好不容易把谨哥儿哄的睡着了,十一娘却难掩满脸的疲惫, 
     她吩咐秋雨:“我去歇一会,要是有什么事,你就来叫我吧!” 
     大年初一,虽然大家拜年只是在各家的门房投张名帖,可也难保有亲近的人登门拜访。 
     秋雨低声应“是”,服侍十一娘歇下。 
     待她醒来,屋里已点了灯。  
     十一娘忙坐了起来:“现在是什么时辰了?谨哥又哭闹了没有?侯爷还没有回屋吗?太夫人那边可有 
什么动静?”   
     在床前服侍的秋雨见她问得急,忙道:“现在酉初过三刻。六少爷刚醒过来吃了奶,现在又睡着了。 
期间太医院的吴太医来过,给六少爷把了脉 说六少爷脉像平和,沉稳有力,好着呢!开了副健胃益脾的方 
子。因没给您看过,所以还没有去抓药。侯爷还没有回屋。太夫人那边没有什么动静。”说到这里,她神色 
微凝,声音也低了几分,“不过,你刚歇下不久,二夫人就出了趟门,听马房那边的人说,二夫人是去了永 
昌侯府。刚刚才回来了。还有侯爷那边,下午叫了文姨娘去了外书房。
”      十一娘愣住。 
     二夫人大年初一的去了黄家,还在那里盘桓了些时辰。徐令宜又把文姨娘叫到了外书房……  
     她想到今天徐令宜和太夫人的异样。  
     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肯定和徐令宜今天觐见皇上有关! 
     “让秀莲打水进来吧!”十一娘思忖着趿了鞋,“再差个人去外院看看侯爷什么时候回屋——到了晚 
膳的时候了!”又吩咐秩雨,“是药三分毒。既然六少爷没事,药也就不用抓了。”   
     秋雨笑着应“是”,玉梅已把烘在火盆上的衣裳拿了过来,和小丫鬟服侍十一娘穿衣。    

     徐令宜回来了:“吴太医说谨哥儿没事。他下午有没有哭闹?” 
     “秋雨说刚吃了奶睡下。”十一娘自己简单地绾了个纂儿.“妾身正要去看着!”  
     徐令宜待她梳妆完了,和她一起去暖阁看了孩子。  
     万三媳妇守在一旁做针线,谨哥儿正睡得酣。 
     徐令宜这才点了点头,回了内室。 
     秋雨进来问饭摆在哪里。  
     夫妻俩人在东次间宴息处吃了晚饭,移到内室喝茶。 
     十一娘就笑着问他:“皇上、皇后、太子殿下都赏了些什么?”  
     “不过是些金银玉器,布匹香料。”徐令宜颇不以为意,  
     “还能有什么新花样。”说到这里,用盅盖拂茶盅上浮叶的手却微微地停顿了一下,道,“白总管过 
两天是要把赏赐的东西给你送进来的。” 
     十一娘笑着点头,有小丫鬟进来凛道:“侯爷,夫人,几位姨娘过来问安!”  
     “请她们进来吧!”十一娘说着,眼角瞥了瞥徐令宜,就发现他嘴角微沉,脸色有些不虞。而文姨娘 
进来后,眉宇间透着几份忐忑不说,话也很少,反而是杨氏在活跃气氛。  
     “……前两天还下着雪,要过年了,反而放晴了。妾身看着后花园时的腊梅花全开了。侯爷和夫人闲 
暇之余不防去赏赏梅。妾身无事,还画了幅腊梅图。”  
     徐令宜没有做声,脸色一如往日般的严峻,静静地喝着茶,并不看几位姨娘一眼。文姨娘就越发的显 
得不安起来。  
十一娘不动声色地和姨娘们寒喧了两句,端了茶。然后看见文姨娘松了一口气似的,神色缓和了不少,曲膝 
行礼退了下去。  
     第二天,十一娘带着孩子们去了弓弦胡同。   
     钱明夫妻还没有到。  
     罗四奶奶穿着大红底一年景的通袖袄儿,笑盈盈地把他们迎了进去。       王泽和十二娘已经到了。 
一个穿着宝蓝色的杭绸袍子,气度沉稳;一个穿了大红牡丹穿花的小袄,俏丽可人。一前一后地站着,金童 
玉女般的赏心悦目。  
     十一娘不由暗暗点头。  
     十二娘则红着脸上前给她行了礼。  
     那边罗四奶奶已经让孩子们喊“四舅舅”、“十二姑父”。  
     给的给红包,得的得红包,大人、小孩子都喜气洋详。只是罗振声,在徐令宜面前有些唯唯诺诺,算 
是小小的不足之处。还好有小小的英娘,活泼又可爱,笑语如珠地和徐嗣谆、徐嗣诫说着话,徐令宜看着也 
不由露出几份欢欣的笑容来,逗了她问:“夹竹桃和石榴花一样,那什么花和玉簪花一样?”    
     英娘理直气壮地道:“当然是白鹤花啊!”   
     白鹤花是玉簪花的别称。  
     徐令宜大笑,王泽也笑容满面。 
     罗振声却觉得丢脸,胀红了脸训斥英娘:“胡说八道些什么?是谁告诉你的?白鹤花就是玉簪花。”  
     英娘就有些怯生生地躲到了罗四奶奶的身后。  
     “小孩子,能知道这些就很不错了!”徐令宜好像很喜欢英娘,笑着为她解围,又道,“这点倒像她 
十一姑母,都喜欢花花草草的。”然后对英娘说,“我们家有个大暖房,种着很多花。到时候去我们家玩去 
!”   

     英娘看了父亲一眼,不敢做声。  
     罗四奶奶就瞪了罗振声一眼,笑道:“等过些日子,谨哥儿百日礼、诫哥儿的生辰,我们少不得要去 
热闹热闹的。” 
     徐嗣诫听到罗四奶奶提到他的生辰,就小声对一旁的徐嗣谆道:“我是三月初三生的哦!”很是得意 
的样子。  
     大人在说话。徐嗣谆就小声示意徐嗣诫别做声。 
     罗四奶奶见孩子们拘谨,笑道:“怎么五姑爷和五姑奶奶还没有来?我做了拿手的水晶肚片想请大家 
尝尝我的攒盒做得如何呢!”  
     盛大的节日里吃攒盒,是江南的习俗。  
     大红描金的匣子,黑漆的里子,横竖摆成十二格,装上各式各样的下佐小菜,然后配着面条,算是早 
膳。  
     京里也有专司江南菜的馆子,大家并不陌生。等着钱明两口子的时候,大家的话题就转到江南菜和燕 
京菜的不同上来。  
     徐令宜是见多识广的,王泽是谨言慎行,罗振声对着徐令宜是胆怯心虚的,平时话最少的徐令宜反而 
成了话题的中心。  
     十一娘看着不由好笑。钱明和五娘带着鑫哥终于来了。 
     钱明穿了件殷红底五幅捧寿团花的茧绸袍子,看上去如住昔一样温文尔雅,鑫哥穿着大红底葫芦纹小 
袄,和往常一样好动,进门就拉了英娘的手,只有五娘,虽然穿了件大红底万字不断头纹的褙子,戴了赤金 
的满地娇分心,簪子, 脸色却显得有些灰败。看见十一娘的时候,表情也有些讪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