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满地娇分心,簪子, 脸色却显得有些灰败。看见十一娘的时候,表情也有些讪讪然。    
     看样子,钱明可能是“说”了她的! 
     十一娘和罗四奶奶不由交换了一个眼神,笑着上前和五娘行了礼。  
     十二娘却是有些不好意思,行过礼后挽了五娘的胳膊:“五姐这满池娇的分心可真漂亮。不知道是请 
哪家的师傅打的?我瞧着怎么也有个五、六两的样子!” 
     “什么五、六两。”五娘看十二娘的目光有些不屑,“就是空心的,五、六两也打不出这样大的满池 
娇分心来——一共去了十二两。” 
     “我就说,怎么这么漂亮!”十二娘小心翼翼地奉承着五娘,“我刚嫁到燕京来,什么也不懂。不像 
五姐,在燕京住的久,哪家的尺头花色多,哪家的鞋子做得好……这些居家过日子的事,以后五姐可要多指 
点指点我!” 
     五娘听着嘴角微翕,正要说什么,那边正在给几个孩子派红包的钱明已投过来一道凌厉的目光。五娘 
抿了抿嘴,甩开十二娘的手臂,去牵了鑫哥的手:“”…怎么也不知道给哥哥们行个礼!” 
     罗四奶奶就拉了拉十一娘的衣袖,悄声耳语:“我们家姑奶奶.可一个比一个聪明。” 
     十一娘笑着点头。 
     以十二娘的年纪,如果不是两世为人,换了她,也不可能比十二娘做得更好了。  

第486章 齐聚(中)



     从弓弦胡同回来,十一娘在家里歇了一天,初四开始跟着徐令宜拜年。先去的红灯胡同孙老侯爷那里 
,然后去了顺王府,再就是福成公主府、永昌侯府、威北侯府、定国公府、王励府第……除了去永昌侯府的 
时候永昌侯把徐令宜拉到书房里说了一上午的话以外,其他几家都是去打了招呼,吃了顿饭就回了府。

     接着是谨哥儿的百日礼。之后又有周夫人、黄三奶奶、林大奶奶等人来拜年。十一娘在内院设了酒宴 
招待,徐令宜则在外院招待来拜年的同僚、旧日下属和朋友,有带着女眷同来的,则到内院招待。这样一直 
忙到过了元宵节,才消停下来,府里又开始做春裳。

     十一娘和贞姐儿凑在一起讨论着春裳的样式,偶尔会请了简师傅进府讨论,秀莲、玉梅有时候一天跑 
四五趟针线房传话或是传人。受两人的影响,正院突然热闹起来,一些心灵手巧的丫鬟、婆子也开始在衣裳 
上下功夫,或在衣襟上绣个花纹,或绑根红头绳…随着风吹在身上没有了寒意,大家的衣裳越来越薄,正院 
开始弥漫一种盛世太平的悠闲与繁盛。

     就在这个时候,琥珀怀孕了。

     “我正担心着呢,”十一娘笑道,“要是再没有动静,我就忍不住要去问了!”

     带着儿子长安来给十一娘问安的滨菊听了直笑:“寻思着您过年的时候忙,就没有来。没想到进府就 
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

     十一娘笑着摸了摸乖乖坐在母亲腿上吃酥饼的长安,吩咐秋雨:“让顾妈妈把六少爷抱来给滨菊着看 
。”

     滨菊忙称“不敢”,秋雨知道滨菊在十一娘面前是不一样的,笑着去传顾妈妈来。

     “六少爷长得可真漂亮。”滨菊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不住地称赞。

     “刚出生的时候红红的大家都说像侯爷,我可没看出来。”十一娘笑道,“这些日子渐渐长开了人也 
白净了,我瞧着模样儿真的还挺周正的。”

     滨菊忍俊不住大笑。

     把谨哥儿给惊醒了。

     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

     滨菊忙熟悉地给谨哥儿端尿。

     “从前吃了睡睡了吃,我担心他看不看得见,听不听得到。”顾妈妈把谨哥儿抱去喂奶,十一娘道“ 
现在到好,醒了就不睡,睡一会就醒。我听田妈妈说,像他这么大的孩子,一天至少要睡十一个时辰,也不 
知道他怎么这么好的精力。”

     “孩子不论胖瘦,要紧的是精力好。”谈起孩子滨菊比她有经验,“精力好的了,做什么都机敏,人 
也聪明……六少爷以后一定很聪明。”

     两人这边说着话,那边有小丫鬟往文姨娘处跑。

     “姨娘,姨娘,滨菊来了!”

     文姨娘听着精神一振,让冬红赏了几个铜板给小丫鬟,然后喃喃地道:“先是琥珀有了身孕,现在滨 
菊又来给夫人问安……夫人的心情应该很好吧!”她说着,眉宇间过一丝毅色,“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就今天吧!”然后起身,“冬红,你从我镜奁里找支赤金的簪子。我们去夫人那里。”

     冬红应声而去。

     文姨娘到正屋的时候,十一娘和滨菊一个坐在炕上,一个恢炕边,正逗着谨哥儿玩。

     “哎呀!”文姨娘笑道,“今天可真巧!没想到遇到了万大显家的。我们有些日子没见了,你还好吧 
?”又望着坐在十一娘身边的长安,“这是长安吧?没想到长这么大了!”说着,上前携了孩子的手,“我 
看看,这都长得像谁?”认真地打量了一眼,笑着对滨菊说,“我瞧着怎么像你啊!”


     “文姨娘!”滨菊忙上前行了礼,笑道,“说都长得像我!”

     “儿子像娘有饭吃。”文姨娘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失言了——谨哥儿就长得像徐令宜。

     她忙转移了话题:“今天来的急,没想到你在场。”说着,拔下头上的赤金簪子,“这还在正月里, 
这个赏你。”

     滨菊很是意外,看了十一娘一眼。

     自从初一那天徐令宜单独和文姨娘说过话以后,徐令宜虽然再也没有单独见过文姨娘,可文姨娘的不 
安却一日赛一日,十一娘一直关注着事情的发展。还特意让人去打听初一那天,二夫人去黄家做什么。回来 
的说,二夫人奉太夫人之命,送了些吃食给黄太夫人。

     现在并不是问安的时换,文姨娘却突然来访,她心里隐隐觉得文姨娘的到来与初一的事有很大的关系 


     十一娘微微颔首。

     滨菊笑着接了,曲膝行礼道了谢。

     十一娘吩咐小丫鬟端了锦杌进来:“坐下来说话吧!”

     文姨娘笑着坐了下来,端了小丫鬟奉上的茶,笑道:“我们谨哥儿越长越精神了!”

     她说话的时候,谨哥儿一直盯着她瞧。

     十一娘笑着亲了亲谨哥儿的面颊,把谨哥儿交给了顾妈妈:“今天没有风,你带着谨哥儿到院子里走 
走——时间坐长了,他又该哭闹了。”

     顾妈妈笑着应是,抱着谨哥儿退了下去,又有秋雨过来把长安哄了出去,屋子里只有十一娘、文姨娘 
和滨菊,骤然冷清了许多。

     十一娘道:“文姨娘可是有什么事?”

     文姨娘看了滨菊一眼,起身就跪在了十一娘的面前:“夫人,求您救救我!”

     十一娘心中暗惊,忙去携了文姨娘:“到底出了什么事?有什么不能好好说的,非要这样不可!”

     滨菊看着悄然起身退了出去,帮她们关了槅扇。

     文姨娘知道十一娘不太喜欢别人跪她,顺势站了起来,眼泪却簌簌地落了下来。

     “侯爷让我在正月二十四之前把所有的生意都盘了。不然,他就亲自动手帮我把生意盘出去。”她掏 
出帕子擦着眼角,“我手底下还有三十几个伙计都是跟着我从文家出来的。这生意要盘出去这些人谁养活? 
以后他们又如何营生?我怎么对得起这些跟了我一场的人?”她越说越伤心,“当初我入股文家的生意,侯 
爷可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后来皇上登基侯爷说徐府成了外戚,再这样与民夺利,与名声不好,让我和文家的 
人拆伙。我二话没说立刻同意了。可我毕竟是文家的女儿,哪能说断就断,一断就断得干干净净。况且从前 
和文家做生意的时候,全靠着这些伙计和文家的管事较真,每年的红利才能算得清清楚楚。拆伙了,文家又 
怎么会再用这些人。我只好想办法开了间铺子养活他们。可如今,侯爷要我把铺子也盘了……夫人您帮我跟 
侯爷说说吧!铺子我不开了。盘给秋红他爹。这样,那些伙计还可以像从前一样在铺子里讨生活!”

     如果是这样,的确是徐令宜的不对。

     不过,徐令宜行事会这样简单、粗糙吗?

     而且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徐令宜怎么突然容不得文姨娘做生意了呢?还急赶急的大年初一说这事!

     十一娘觉得奇怪。

     她想了想,和文姨娘并肩坐了:“这些话,你都跟侯爷说了吗?”

     文姨娘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低声道:“侯爷板着个脸,我当时也没敢多说。事后越想越不妥当。又 
怕侯爷生气,所以特意来求夫人……”声音显得有些飘忽。

     十一娘微微一笑,柔声道:“侯爷也不是那不讲道理的人。这些顾忌,文姨娘完全可以跟侯爷说说。 
不过,文姨娘既然求到我这里来,我有几句想问问,还请文姨娘为我解惑才是!”说完,她也不侍文姨娘点 
头,径直道:“你说,你当初入股文家的生意,你一个女人家,怎么就想到和文家做生意了?”

     文姨娘听着一怔,道:“是我生了贞姐儿以后。父亲说,我是妾室,没有陪嫁.不如入股和文家一起 
做生意。生意的红利由我父亲帮着保管。以后有什么事,有钱傍身,胆子也大一些。”

     十一娘听了又问:“不知道文姨娘拿了多少股金出来?”

     文姨娘有些窘迫地道:“当时我也没有多少钱,只记了个本金。后来文家的生意越做越好,当年分红 
利的时候,我把本金的钱给还上了。”

     “那当年姨娘又赚了多少钱呢?”

     文姨娘默然。

     十一娘也不催她,静静地坐在那里喝茶。

     过了好一会,文姨娘才小声地道:“赚了一百万两银子!”

     “赚了这么多银子!”十一娘道,“侯爷知道吗?后来姨娘又把这些银子怎样处置了?是存在了钱庄 
呢?还是做了本钱,继续和文家做生意。”

     文姨娘的表情有些阴晴不定起来。

     十一娘就轻声地道:“姨娘,这些话不说清楚,到时候我怎么帮你在侯爷面前说话。”

     文姨娘听了,露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样子。沉声道:“侯爷是知道的。而且当初一百万两银子,除了我 
入股的一万两本金,侯爷拿了九十七万两走了。”

     一万两空头的本金,赚了一百万两的银子。

     文姨娘是不是钱冲昏了头脑!

     “这样的生意,不知道做了几年?”十一娘的表情有些凝重起来,“侯爷又一共拿走了多少银子?”

     原来是顾着侯爷的体面,可事到如今,侯爷却一点也不顾忌她的体面。而且话已出了口,让夫人知道 
当年发生了些什么事也好!

     想到这里,文姨娘道:“生意做了六年,侯爷前前后后拿了近七百万两银子走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齐聚(下)
 
       六年,七百万两银子,徐令宜的外院还缺钱,危险之时二夫人甚至卖了自己压箱的产业。只是不知 
道二夫人卖产业是做生意之前还是之后。  
     十一娘思忖着,徐徐地道:“听你的口气,皇上登基后,侯爷主动断了生意。那你父亲没有说什么吗 
?”  
     文姨娘眼底闪过一丝困惑,回忆道:“我父亲当年还想和侯爷做两年生意,可侯爷意向已定又去了苗 
疆打仗,这件事我父亲也就没有强求。”  
     每年一百万两银子,说要就不要了……  
     从前的一些猜测渐渐浮出水面。  
     “是不是从那以后,文家就拿到了江南织造的生意?”她望着文姨娘。文姨娘没有立刻回答。她脸色 
微变,沉默良久,低声说了句“是”。  
     十一娘帮着她抽丝剥茧:“从前文家只是个普通的商家,侯爷每年都能获利百万。可侯爷和文家的生 
意拆伙以后,文家竟然能得到江南织造的生意。我在想,也不知道是侯爷的运气不好呢?还是文家的运气太 
好了?要是侯爷和文家的生意继续做下去,每年恐怕不止获利百万吧?”  
     文姨娘心里乱糟糟的。  
     她一直以为父亲是因为已经拿到了江南织造生意,而侯爷又要拆伙,为了保住家族更大的利益,借驴 
下坡,趁机和侯爷拆伙的,要不然,又怎么会……  
     想到这里,文姨娘目露惊恐!  
     或者,自己根本就想错了。  
     她抬脸朝十一娘望去。  
     十一娘的目光平静而淡定,有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强大,她不由抓住了十一娘的手:“我在娘 
家的时候,父亲念念不忘的就是江南织造的生意。他十一月份和侯爷拆的伙,第二年二月就拿到了江南织造 
的生意。别人不知道。我是知道的.一年别说一百万两,就是赚个二、三百万两也不在话下。父亲是个精明 
人,和侯爷拆伙后,曾派人来与侯爷说项,侯爷当时也只说了句‘我再不适合做生意’的话,父亲就放弃了 
,与父亲行事做派大相径庭。后来我知道父亲得了江南织造的生意,还以为父亲是为了独霸这门生意。觉得 
父亲这样做风险太大——要知道,我们这样的人家,一个县令就能让我们倾家荡产,父亲有侯爷这棵大树不 
靠,竟然会和侯爷拆伙。为这件事,我还曾提醒过父亲。父亲当时笑着说。不会亏待侯爷的。到了六月份, 
就差人送了二十万两的银票来……”  
     听到这句话,十一娘才色变。她反握了文姨娘的手:“侯爷收了没有?”  
     文姨娘怯生生地望着十一娘,呐呐地道:“没,没收。我,我收了。”  
     十一娘语凝。过了好一会才低声斥道:“你怎么这样糊涂!”  
     “我也是为侯爷抱不平。”文姨娘低声辩了一句,到底心虚,又喃喃地道,“不过,也没有收多少, 
每年二十万两而已。相比当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事巳至少,多说无益。十一娘关心的是其他的事。  
     “你收钱的事,侯爷知道吗?”  
     “头几年不在家的时候不知道。”文姨娘小声道,“后来知道了。就对我说,要是实在喜欢做生意, 
不如自己开个铺子。这样拿干股,文家要是有什么事求到他面前,他未必事事能做到。我,我就自己开了个 
铺子……”  

     十一娘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先前徐令宜也说,皇上要收拾杨家了。接着就要进宫不虞之事,二夫人代表太夫人私下拜访永昌侯之 
事,徐令宜单独见文姨娘要求她把生意全部结束的事……文姨娘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对燕京这些公卿之家私 
下都怎么赚钱的应该很清楚吧?  
     她问文姨娘:“永昌侯黄家,在做什么生意?”  
     文姨娘不知道此时十一娘问这有什么用意.不解道:“他们家有个采石场,和工部做生意。一年也能 
赚个五十来万两的样子。”  
     十一娘有些意外。她原以为黄家是做军中的生意。  
     “不是说工部的生意多是杨家包揽了,那黄家怎么会?”  
     说起自已擅长的事,文姨娘脸上有了几份神采:“杨家也就是左手进右手出,凭着自己的名头,一面 
从别家赊货,一面又按工部的生意,实际上是一分本钱也不用的。而且还可以把工部拔的款项暂且不给那些 
供货的商家结算,拿在手里先用些日子。他们家因此还放印子钱,而且是燕京口碑最好、生意最大的——不 
仅利钱低,而且不管你要借多少都拿得出来。黄老侯爷这几年纪家里的事都交给了世子爷,可黄家毕竟只有 
个空名在那里了。世子爷开头几年经营的也很艰难,还曾向侯爷借过银子转周。  
     可不知怎地,突然和杨家搭上了,开始给杨家供应石料,这几年日子才宽裕起来。  
     十一娘听着沉思了片刻,索性和文姨娘把话挑明了:“大年初一,侯爷从宫里出来后,太夫人立刻差 
了二夫人去给黄家送吃食,然后侯爷又把你叫去说话。文姨娘是聪明人,也帮我想想,这件事会不会有什么 
联系?我听人说,这几年文家在和杨家争内务府的生意。只是不知道进展如何了……还有文家每年给的那二 
十万两银子,侯爷这些年,应该给文家办了不少事吧?不知道近两年文家是否还从前一样,有什么事就来求 
侯爷……”  
     文姨娘听着鬓角就冒出汗来。  
     她声若蚊蚋地道:“我就说……自父亲去世后,三哥为什么屡次拖欠给我的银子,有时候还让我到侯 
爷面前求侯爷帮着做一、两件事才会把银子送过来……这两年更是极少登门了。三嫂行事,口气也越来越大 
。有时候竟然会冒出‘不行就给钱’的话来……”说到这里,她突然站了起来,“不行,这个事我得让秋红 
去打听打听,看文家到底接了内务府的哪块生意……”  
     十一娘则想着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徐令宜之前就知道皇上要收拾杨家了,大年初一见了皇上后才让文姨娘盘生意,还给了一个期限文姨 
娘,是不是因为皇上说了什么话?或者是皇上告诫了徐令宜一番?要不然,怎么会这样急?而且,徐令宜很 
反感身边的人接手内务府的生意,文家如果和杨家有什么勾结,以徐令宜的为人,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 
了,也不可能不告诫一番。而文姨娘知道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以后,不是怀疑文家有没有接手内务府的生意, 
而是让秋红去打听接手了内务府的哪块生意,也就是说,文家在做内务府的生意,而且是不顾徐令宜的反对 
在做内务府的生意。  
     她就拉住了文姨娘的手臂:“你父亲去世后,是不是你的这个三哥在当家?他和侯爷走得近呜?”  
     文姨娘一愣,想了想,脸色有些发白地道:“不是三哥不想和侯爷走得近,而是侯爷,不大待见文家 
的人……三哥几次低声下气地来见侯爷,侯爷都把三哥晾在了门房……”  
     十一娘闻言苦笑,道:“如果文家的生意不是做得这么大.你三哥被永平侯晾在了门房,恐怕也不会 
觉得自己低三下四的吧?”  
     文姨娘的脸色更白了。  
     十一娘望着文姨娘,轻声道:“事巳至此,侯爷都管不住了,何况是你。你还是听侯爷的话,赶紧把 
铺子盘了吧!文家那边,你尽女儿的本份递个音就是了。有些事,你就不要强求了。至于那些伙计怎样安置 
,不如请了侯爷来好好商量商量……”  
     她的话音未落,文姨娘豆大的泪珠已经落了下来:“我娘……还由哥哥们奉养……还有乳娘,我让她 
留在燕京,她不肯,非要回去服侍我娘不可……还有我的奶兄,也跟着回了扬州……”说到这里,更是伤心 
.终于掩面痛哭起来。  
     十一娘无奈地叹了口气,给了她一盅茶的功夫去哭。然后拍了拍文姨娘的肩膀:“事不宜迟。你要早 
做打算!”  
     文姨娘抬头,无暇的妆容哭得稀里哗啦。  
     她表情茫然地抽泣道:“那,那我该怎么办?”巳是方寸大乱的样子。  
     十一娘不知道事态到底发展到了怎样一个情况,徐令宜又是怎样打算的,自然不好拿主意。  
     只能道:“要不,我们把侯爷请来?有些事,当面说清楚了,你心里有个底,该怎样行事,也有个打 
算……”  
     文姨娘一听,点头如小鸡啄米,抓住了块浮木似的抓住了十一娘的手:“夫人,全凭您拿主意。”说 
着,泪如雨落般哭起来,“夫人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十一娘汗颜。不由自嘲。被人一辈子惦记着,也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她转身喊了滨菊,让滨菊吩 
咐芳溪去请徐令宜过来。  
     徐令宜来的比她想象的快。看见文姨娘,开始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看样子,应该猜到了文姨娘的来意。  
     十一娘给徐令宜沏了茶,带了槅扇门准备避开,徐令宜却叫住了她:“有些事,你也听听吧!” 
 
第488章 得意(上) 
 

     十一娘避之不及,只好坐到了徐令宜的身边。
    
     徐令宜看了一眼双目哭红的文姨娘,很直接地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为什么要来找夫人。只是这 
件事不是你一人之事,还关系到徐家。多的话你也不用说了,这铺子是一定要关的.而且必须在二月初二龙 
抬头之前把这件事办妥了!”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又道.“这几年你手里也有不少私蓄。 
知足安命,人往往就坏在一个贪字上了。”
    
     文姨娘脸涨得通红,求助似地望了十一娘一眼。
    
     这和十一娘猜的差不多。徐令宜既然能忍受文姨娘私吞那二十万两银子,又怎么会忍不下一间小小的 
铺子?多半是文姨娘的生意会影响到徐家的安危,徐令宜才会态度坚决地要求文姨娘关铺子。只是不知道文 
姨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