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懒丫头(梦回大唐之开元到天宝)-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真的醒了。”
真的醒了,是什么意思,难道自己前面还醒来过吗?
第十四章 穿越唐朝
“张妈,她说她不是小梅。”
张妈听了,有些吃惊地看了看自己,问道:“小梅,还记得我是谁不?”
“不记得。”
指了指小菊,“她是谁,你知道吗?”
“她说她叫小菊。”
接下来她们又问了我一串莫名其妙的问题,我都回答不上来,怔怔地看着她们,也不吭声。
张妈见了,叹了口气,又坐了会儿,对小菊讲道,“看来还没有好,你好好照顾她,我先走了,有情况马上通知我。”
“是。”
张妈走后,小菊坐在我的床上,幽幽的道:“小梅,你都躺了十来天了,你知不知道大伙是多么着急,多亏老爷夫人他们仁慈,给你请了杭州城最好的大夫,又让我专门照顾你。”又似乎在自语,“好不容易醒了,怎么变成这样子呢。”
“等等,什么老爷夫人,你说这是在杭州城?”
“是啊,咱们这是在杭州城苏府啊。”
“苏府?”
“咱们老爷姓苏。所以就叫苏府了。”
“那我们是……”
“我们都是府里的丫鬟。”
“丫鬟?”
看看她的衣着打扮,的确像个丫鬟。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上好像也是这种粗布衣服。这该不会是在哪个正拍古装戏的摄影棚里面边吧,会不会她们正给自己开玩笑呢?但看她们认真的样子,又似乎不是。而且,自己的身子好像小了很多,难道是大病一场瘦身了?想着想着,眉头不自觉地渐渐聚到一起。
“算了,一口气告诉你吧,咱们老爷姓苏,是杭州城里最有钱的人,我们都是厨房里做饭打杂的丫鬟,想起来了没有啊?”
“没有。”轻轻地摇了摇头,我这是怎么啦?!
猛地,突然想起小说里看到的穿越时空的情节,哇,不会那么巧,也来穿到了古代吧,问问她好了。
小菊见我眼神突然变得清明,眼中一亮,充满了喜悦。
“请问现在是什么朝代?”
“唐朝啊。”
果真如此,那“皇帝是谁?”
“玄宗皇帝啊。”
鼎鼎大名的唐明皇啊,不知道他娶杨贵妃了没有。“现在是什么年号?”
“开元五年。”
“哦。”看来真的是回到唐朝了。不过还不错,来到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开元盛世,不由得有些兴奋。小菊见了,更高兴了,或许她以为我慢慢记起了吧。
“小菊,帮我照照镜子好吗?”
“这……没有镜子,怎么办?”
“那就算了。”经过刚才一番折腾,疲惫已极,不知不觉沉沉地睡了过去。
接下来的那些天,我一直都很虚弱,隐隐似乎还有一种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在流动,或许,是我的灵魂还不能适应这个身体吧。所以,我依旧躺在床上。
张妈,还有几个现在已认识的另外几个厨房里的丫头,也都过来看过我,第三天,张妈还带来了个大夫,把过脉,重新开了方子,抓了些药,熬了吃了。虽很苦,但喝完身体渐渐好了很多,身体里的那股怪异的东西也平复了许多。
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凶恶的男子,也就是苏府的大总管苏福,把我从床上揪了起来,把张妈也教训了一通。
从此,一个倒霉苦命的厨房丫头的生活开始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五章 茫然若失
天已经黑了,小菊还没有回来。自己刚在外边吃了一堆零嘴小吃,肚子倒是不饿。
回想这二十多天的事情,简直是恍如梦中,不知道这个梦什么时候醒来。此时的处境,有些感伤,有些无奈。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今天在杭州城逛了一回,弄明白了许多事情,算是这二十天来最有收获的一天了。未来的路,需要从头规划一番。
苏府里老的老,小的小,大的不是已婚就是不在家,小的还是懵懵懂懂的小娃娃。看来,学言情小说里来个什么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丫鬟代嫁逢佳婿之类的,已是不可能。唉,多么美好浪漫的一个梦想就此落空。
来到这没电灯没电话没电脑没汽车没火车没飞机的落后年代,身无分文,一无所有,也就罢了,还莫名其妙地当了个下等丫头,走出大门都难。一个十四岁的“儿童”,连跑出去谈场恋爱的机会似乎也没有,更别提发挥自己所长,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了。
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正在呆呆傻傻、暗暗苦恼间,小菊回来了。
“小梅……”
我懒懒地答应了声。
“天黑了怎么不点灯啊。”
“哦,累了吧。”
“是啊。”小菊点亮了蜡烛,见我在床上发呆,问道:
“怎么啦?”
“没什么,累了。”
“小梅,你猜张妈让我去干什么?”
“干什么?不是干活吗?”
“是干活没错,但张妈今天问了我很多问题,关于你的,想不想听?”
一听是关于自己的,我立马坐了起来,“什么问题?”
“她问你今天干了些什么。”
原来张妈叫走小菊倒真的不是主要为了找她干活,而是问了些我今天的表现,比如去了那些地方,说过什么话呀。小菊虽然有些纳闷,但也一五一十地说了,当然除了她自己犯花痴的那一段了。
“对了,小梅,你是不是会识字啊?”
“应该是吧。”虽然现代通行的都是简体字,但是自己闲暇时喜欢看古书,香港电影什么的,除了个别繁体字不认识外,绝大多数认起来自是没有问题,写起来就有错别字了。
“啊?你真认识字啊。”
“怎么啦?”
“张妈问我的时候,我告诉她,你似乎能认识咱们米行的招牌上的字,她还不信呢。不过,你是怎么回事啊?从那件事之后真的像变了个人,以前的你虽说聪明,但跟我一样,也不识字的呀。”
“哦,是吗?”顿了顿,又道,“可能大病一场,老天爷看我可怜,把我变聪明了吧。”这种事情没办法解释清楚,而且我现在也没有心情解释。
小菊见我说的有趣,呵呵笑了起来,但确实找不出别的可以解释的理由,也就不再计较了。
“对了,小菊,那件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我真的什么也不记得了。”我其实一直对这个小梅怎么死的还是很好奇,只是没有机会问。
第十六章 义结金兰1
“那天的事……那天应该是正月初八吧,天气很好,好晴朗,夫人带着少夫人小姐和我们这些丫鬟去西湖划船玩。那天湖上还有好几个画舫呢,其中一个画舫里在弹琴,特别好听。少夫人后来也弹开了……”
看她那副模样,半天还没说到正题上,我忍不住打断她,道:“你能不能挑重点的说啊。”
“哦,好吧。不过那琴真的很好听。我们也划船笑闹,好开心。后来,夫人吩咐午饭不回去吃了,让我们就在船上准备。饭做好了后,咱们俩就往画舫上送。刚一上画舫,突然好端端地刮过一阵狂风,我没站稳,就被刮得掉进了水里……”
“啊?”我吃惊地看了看她,虽说在这以胖为美的唐朝,小菊的确算是瘦瘦弱弱的,但好歹也不至于弱不禁风啊。
“当时好危险,现在想起来就怕,水好冷,我不会水,手脚一个劲地乱划,结果反而沉得更快了……”
“啊,好恐怖!”
“是啊,我当时以为我死定了。当时船上的没有一个会水。”
“那你岂不是不就……”
小菊眼里突然充满泪光,望着我,道:“可是,可是,小梅,你知道吗,你当时二话没说,就跳进了水里。”
“后来呢?”
“后来,我被你推到了船边上,可是你自己却给沉了下去。”
啊,原来这个“小梅”这么伟大,是舍己救人,英勇献身啊。
只听小菊又道:“后来,你终于被那个画舫上弹琴的人给救了起来。”
“画舫上的弹琴的人?”
“是啊,我自己好不容易被大家拉了上来,摁着肚子,吐了*,才给救了过来。所以当时的具体情形我也不知道。”
“你被救起来之后,却一直昏迷不醒。我好了以后,张妈就让我留下来照顾你。”
“谢谢你,小菊。”
“哪里的话。我的命都是你救的,照顾你算什么啊。”小菊感激地说道。
“有一天,你似乎醒了,说了好些胡话,说什么要我们当你已经死了,你要去另一个世界了之类什么的,接着又昏迷不醒了。”
我听起来一阵激动。“那后来呢?”
“后来,你终于醒了,却好像什么也不记得了,再后来的情形都是你知道的。”
“哦。”我下意识地点点头,心里却反复琢磨刚才小菊所说的话。
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那小梅真的是这么说的吗?自己能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难道,小梅她……
小菊见我好久不说话,房子里太安静了。可她今天实在太过兴奋,又:“对了,小梅,我从不知道你还会水啊。”
“我……我小时候在河边长大的,所以会一点点。”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就撒了个谎搪塞过去。心里说道,你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呢。
“小梅……”
“怎么啦?”
“我这条命是你救的,真的很感激你。所以我想,咱们结拜姊妹吧。”小菊非常陈恳地望着我道。
“我们本来就是好姐妹啊。这段时间要是没有你的照顾,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小菊见我不提救她的事情,却一再感谢她照顾我,更是感动。
“小梅,我比你大两岁,你做我的妹妹好了。”
“好啊,就是我有些吃亏了。”
“为什么,你不愿意就算了。”说着暗暗有些生气。
“你看,都说‘梅兰竹菊’,我排在最前头,理应是大姐才对,可偏偏做了你的妹妹,你说吃亏不吃亏。”
“呵呵,原来是这样啊。”呵呵笑道,“我这*确实开在梅花前头哦。”
“好个伶牙俐齿的丫头。我说不过你。”嘻嘻一笑,道,“不过,我打得过你。”说罢,呵呵手心,就要去挠她的咯吱窝。
小菊也不甘示弱,于是两个人嘻嘻哈哈滚作一团。
我们就这样结为了异姓姊妹。但当时,我俩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的结拜,会让我们二人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我们光顾着调笑打闹,谁也没想起来要举行一个“对天起誓”,“撮土为香”之类的仪式。更好笑的是我俩居然都忘了问彼此原本姓什么。
真正的情谊,是一辈子铭记在心里的,不是么?
窗外,夜色如水。
第十七章 义结金兰2
我们打闹了一阵,渐渐有些累了。小菊抬眼看看外边,说道,“天色不早了,明天还要早起,洗洗睡吧。”
简单洗漱了一下,吹了蜡烛,各回自己的床上躺着。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说实在,我还真不习惯这么早睡觉,而且,今天已经暗暗决定开始新的生活,跟过去来个告别。想着心事,更睡不着。
再听小菊那边,不时传来翻身的声音,也似乎没睡着。或许是今天刚结拜了姊妹,心情大好,兴奋得睡不着吧。
过了许久,只听小菊道:
“小梅,你睡着了么?”
“没有。”
“那我们再说说话吧。”
“想说什么,我听着。”
“小梅,你知道吗,我今天好高兴。在这个府里,我有了个妹妹,再也不孤单了。”
“我也是。”
“我八岁就被卖到府里来了。家里面穷,我爹又生病了,我娘也是没办法……我还有个哥哥,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小菊的声音幽幽的,弥漫在这个夜晚。夜,似乎更凉了。
“是啊,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想起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还在为自己的“死”而伤心流泪,他们头上的白发应该更多了吧。自己,曾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的骄傲,他们肯定会非常非常地难受。但愿,那小梅也像自己一样,去了另一个世界……
“我好想他们。”
“我也是。”
“我还有好多小时候的玩伴,也不知道都怎么样了。说不定,也和我一样,进大户人家当了丫头下人什么的。”
“我从前也有好多好姐妹,现如今,可能都当妈妈了吧。”
“妈妈?”
“就是娘,是我们那里的叫法。”
“哦。”
“小梅,我记得你是我十岁那年跟着你娘进来的。记得你当时梳着两个小冲天辫,长得瘦瘦小小的。”
“啊,你记性这么好,记得这么清楚。”
“是啊,你现在可是漂亮多了。不过,你娘长得更漂亮,比你现在还漂亮。”我忍不住摸摸自己现在这张白皙清秀的小脸,道:“可惜我一点也不记得了。”
“唉……,可怜。我跟你说说吧。你娘很能干,也很和善,就是不大说话。你以前也是这样,不爱说话,现在好多了。你知道吗,张妈现在的手艺,据说好多都是你娘教的呢。”
“啊,她这么能干啊。那我……我娘现在她在哪儿?”
“你娘啊,来了两年多就去世了……”
“啊……”
“对不起,小梅,让你伤心了。”
“没关系。”心中隐隐觉得“小梅”的娘似乎不简单。
小菊见我不说话,大概以为我还在伤心,温柔地道,“小梅,今后咱们要做一对好姐妹。”
“好,做一对好姐妹,永远相亲相爱。”我坚定地道。
这一夜,我们都睡得很熟,很香甜。我们都不知道,另一间房内,有人正辗转反侧,不时传来一声叹息。
十四年了啊……唉……纪姐姐,我该怎么办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八章 五谷杂粮
第二天天不亮,我就被小菊从暖暖的被窝里揪了起来。好狠心啦,亏她昨晚还说得那么让人感动。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等我俩到了厨房门口的时候,其他的丫鬟小厮也都在同一时间赶到了。互相问候了过后,也就各自忙各的,这次我负责烧水煮饭,小菊已经开始剁馅做点心什么的了。张妈过了大概半个时辰才到,对大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似乎很满意,一脸的笑容。
天蒙蒙亮的时候,稀饭已经快煮熟了;小菜也都洗好切好,有的能放的凉的,已经炒好了;点心小吃之类的,也分别蒸的蒸,烤的烤,煎的煎着。就等各院的主人吩咐下来,派人送过去或来取了。
张妈把我叫到身边,轻轻问道:“昨天过的还好吧?”
“挺好的,谢谢您。”我相信说这话的时候,她是由衷的。
昨天应该是我来到这个世界最开心的一天了。也难得张妈这么有心,给自己放假过生日。而且,张妈张得挺好看,一般时候还是挺慈祥,对下面的人挺不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老觉得她看我的时候,眼神有些复杂难懂。而且,也不知道她昨天问了小菊那么多关于我的问题究竟是为了什么。
“小梅,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把原来的东西全忘光了。”她牢牢盯着我的眼睛。
“是,不敢隐瞒。”虽然来到了古代,但毕竟是现代人,因此,我很讨厌像其他人一样婢子婢子的不离口。
“我明白了。”接着她又幽幽的道,“昨天夫人说起,她喜欢吃你做的点心,还叹息好多天没吃到了呢。”
“可是我不会做呀。”
“没关系,我打算从头教你。希望你能好好努力,别偷懒。”
讨厌,都说我偷懒,我不就是喜欢睡觉而已嘛。这么多年来,早已经习惯了凌晨一两点才睡觉,来到了这里,生物钟一时还没有调整过来,晚上睡不着。“哼,每天又要起那么早,让你起你也不见得能起来!”我在那里暗暗嘀咕,却也不敢吭声。
“好的。”学就学吧,反正到了这里,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干,就当是艺多不压身好了,再说,自己从前也确实是太不注意饮食了,所以才落下了胃炎的毛病。
接下来的日子,张妈果真说到做到。从辨认五谷开始,手把手地教了起来,而且和蔼亲切。
“咱们苏府,是从粮店起家的,因此,你要先熟悉各种不同的米和它们的特点。
“这是糙米,口感比较粗糙,但比较便宜,平常人家都吃这个,咱们也吃的是这种。但给主人他们做饭不能用这个,而要用粳米。
“这是粳米,口感细腻,比糙米黏度大,但又不如江米,所以,一般都拿它磨成粉后来做点心。
“这是江米,也叫糯米,有长粒的和圆粒的两种。长粒的比一般的米瘦长一些,圆粒的比一般的米稍扁、稍圆一些。做点心的时候,磨成粉和直接蒸都很好。但是黏度很大,吃多了会有些腻,所以……”
废话,谁不知道江米粘啊,据说万里长城还是拿白灰加江米汤把砖粘在一起砌成的呢。再说自己在现代社会,哪种米没吃过啊。我听她讲的这些枯燥乏味,就开始打起了瞌睡,后面的也就没听进去。
“小梅……”
只听一声怒吼,吓得我一个哆嗦,醒了过来。
第十九章 食疗治病
“我问你,这是什么……”张妈抓了一把黄色的小颗粒在手里面,盯着我问道。
“这是小米。”
“嗯。”张妈脸色稍好,“还有呢?”
“这个也叫粟,去壳后叫小米。应该是北方运过来的,咱们杭州没有种植。这小米也有粘和不粘之分。不粘的叫粳小米,可用来蒸饭煮粥,也可以磨成粉,做成糕点。小米粥能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吃过,所以知道。收到张妈鼓励的目光,我又继续道:
“特别是能滋阴养血,产妇吃了有助于恢复体力。所以有‘小米加红糖,可以代参汤’这种说法。粘的叫糯小米,产量比较少,一般用来酿酒,但也可以做成糕点……”我习惯性地“旁征博引”,尽可能地让答案更完整,压根就没注意到一旁的那帮丫鬟小厮正瞪大了眼睛望着我。
张妈似乎对我的答案很满意,点了点头,转身面对大伙,道:“咱们府里,五谷杂粮,品种齐全,许多都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做出的糕点口味独特,而且还能养生治病呢……”
一旁的丫鬟小厮听到此处,都齐齐点头,小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站到了我身后,在我耳边轻轻地道:“霍老爷的病就是吃了张妈做的糕点好转的呢。”
张妈似乎听到了,望了她一下,平静地道:“别看这简单的五谷杂粮,这里面学问大着呢以后,你们要多用用心,好好琢磨。”
“是!”
我小声向小菊问起霍老爷的病。
原来,霍老爷子是杭州城里另一富商霍家的家主。霍家是漕运大户,与苏府商业往来密切。霍老爷子现在已经七十多岁,这在当时是少有的高龄了。他早已将家业交给儿孙辈的打理,自己在家颐养天年。老爷子身体一向健硕,前年开始,老爷子开始下肢痿软无力,浮肿麻痹,时感蚁走刺痛,大小便秘涩不通,其后食纳渐减,精神不振。儿孙辈的倒也孝顺,遍请名医,还弄些丹药秘方,却不见好转,更有些加重,去年年初开始更是精神惛愦,迷惑健忘、语言错乱。
职业的习惯,让我不自主地思考起来。怎么像是现代的糖尿病神经炎之类的症状啊。这难道就是《千金方》上记载的“脚气病”么?我记得唐朝应该正是“脚气病”盛行的时候。而且,小菊口中的霍老爷子让我想起电视剧里演的那些红光满面体胖腰圆的富商财主。这霍老爷子家大业大,想必是养尊处优,富态悠闲,得了这种富贵病的可能性倒是挺大。
“那后来呢……”
“后来,咱们家老爷去看望老爷子,带了几样张妈做的点心,老爷子吃了胃口大开,老爷就经常让张妈做些膳食点心送过去。去年下半年,杭州城里来了一位大夫……”
那大夫把脉看过后,好久没有说话,在霍家人诧异的眼光中,伸手拣起一块霍老爷子床头放着的糕点尝了起来。据说他没开任何方子,只是吩咐霍老爷停服各种丹药,下床走动,每日饮食由做糕点的人来准备。霍家人当时想必是满脸疑惑与不屑,这大夫却很有个性,留下一句“听不听在你们!”后,拂袖而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十章 端午之节
“那他们照着做了没有?”
小菊说得口干舌燥,抱起水杯咕嘟咕嘟喝了起来,随后又有些唠唠叨叨地讲了起来。大意是霍家人见反正已经请遍了所谓的名医、试过各种神丹秘方,病情也不见好转,也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向老爷讨要厨子。老爷刚开始自然不肯,却经不起霍家人五次三番的软磨硬泡,夫人又慈悲心软,从旁劝解,也就同意将张妈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