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宋-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快点去换衣服!”黄娥指着环娘的被褥说。
  环娘跳了进来,一边向自己的被褥跑一边说:“我还要做衣服,我以前的衣服都是戏耍时的衣服,我知道出门见客的衣服什么样子,那样子的衣服我统共没几件,我有钱,姐姐与我做新衣,我以后要天天陪哥哥见客的,可不能衣衫零落。”
  “你你你!”黄娥又气又急:“那么多话,你屋里的东西都堆成垃圾堆了,哪家大小姐住的跟猪圈似的?你你你,现在还嫌东西少?”
  环娘抱起被褥,笑嘻嘻地说:“哥哥说了:女人的衣服,永远少一件。我今后要做女人了,自然衣服越多越好。”
  黄娥再次笑骂:“快去换衣服。”
  此刻,时穿已经走到了东门,虽然他竭力掩饰,可他的形象高大,个头明显,走到哪里人都认识。刚走进东门,城门口拥挤的人群立刻小心的给他闪开一条路,露出了站在门口的都头王小川。王小川立刻热情地打招呼:“承信郎要出城啊,怎么一个人?”
  时穿尴尬的一笑,故作懵懂的反问:“你怎么在城门口?难道要戒严了?发生了什么事?”
  第277章 给个人情吧
  大宋朝不像唐朝那样,每天夜晚关闭坊门进行宵禁;也不像明朝清、朝那样百姓流动需要路引、或者需要街道办事处开具介绍信。
  大宋朝是个开放的朝代,行商小贩进出城市,无需交纳城市卫生费,行商小贩在祖国的街道上摆摊,也没有人来依法打砸抢。
  所以,身为公安局长的都头王小川,出现在城门口进行路检,说明……
  王小川主动介绍:“谁说不是奇怪呢?好好地,这不,蒙县尉突然下令,让我们从今日起在城门口路检,要连续盘查十日啊也不说查什么?承信郎,你说,县尉大人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嗯,我听说,如今他家里正在说亲事呢,莫非是亲事不顺,拿我等下属撒气?”
  王小川是蒙县尉故旧的子弟,所以对县尉大人少了点恭敬。
  时穿恍然:幸好幸好,瞿知县做事糊涂,幸好还有蒙县尉擦屁股。衙役出现在城门口,不是为了缉拿可疑人员,十五名衙役分散到四个城门,外加两班倒的话,每个城门只能分上两个人。这点人手能干什么?
  蒙县尉这是在控制火势,他摆出衙役来,是在警告不轨者:要闹别处闹去,城里已经有了准备。
  奶奶的,这不是以邻为壑吗?
  闹事者不来城中,官府力量不下乡,那乡下岂不被祸害惨了?
  时穿想了想,背着手一指东门外不远处的锦绣街:“我去会馆转转,回来后一直忙忙碌碌,正好去看看会馆生意如何?”
  王小川眼睛一亮,赶紧凑上来:“话说,承信郎,你的产业我可从没有征过差役,如今,你瞧,我这个都头都站在城门,样子实在不好看。你那左斜街花膀子上千号人,有闲的吗?支援我点人手,也不多,每个城门支应十个人,连续十天,如何?”
  时穿不想纠缠,一边向城外走一边回答:“一天十个人,四个城门需要四十号人手,十天需要四百人支应……坑爹啊,怎么那么多差役?难道我没有交纳免役钱?”
  王小川紧追着时穿,央求:“承信郎,人情,承你的人情,帮我这个忙好不?满城上下,能随时调动百十号人手的,整个海州城除了你时大郎还能有谁?给个人情吧。”
  眼看快到锦绣会馆了,这条街上进进出出的人手已经纷纷向时穿打招呼了,再纠缠下去,正事都误了。时穿叹了口气,立住脚询问:“衙门管饭吗?”
  “承信郎,自来衙门征差役,都是差役自带干粮的……人情,大郎,你说我不以差役的名义,怎么调动几十号人在城门站岗,所以那些人只能以差役的名义出现——人情,大郎,给个人情吧。”
  试穿再问:“可是要我的人挨个查问进出人等?”
  王小川讪笑着回答:“大郎,好歹你也是官府中人,官上的执法权怎能随便授予——这些人就是站在那里摆个架子,好让我等显得人多势众的。其实官府也没让我们查什么,是吧……就摆个样子,活不累,人情,大郎,这人情我一定时时念想着。”
  “这份人情可是大了!”时穿玩笑着回答:“自从我整顿左斜街以来,花膀子收入可不低,几十年老无力的花膀子,也能在两条街上扫扫街,挣个净街钱,四百人次每日的工钱就是一大笔。加上他们给官府站街,总的服装整齐吧,这服装费官府不出,只好我出了,这笔钱……”
  “服装……”王小川喜上眉梢:“还给服装啊,我就知道大郎做事,总是能做到最好,承情承情。大郎,他们什么时候调拨完毕,赶紧,伙伴们都站累了。”
  时穿拱手做告辞状:“你等着,我马上让他们向东门报到,而后任你调拨。”
  都已经走到锦绣会馆门口了,不进来是不成了。时穿在管事的殷勤接待下进入会馆中,但他现在没有查账的心思,随手翻了翻账本,勉励了管事几句,将王小川的要求说出来,紧着交代:“咱们锦绣街、左斜街的产业越来越大,今后免不得有人垂涎。这次官府既然向我们借人手,咱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借这个名头把咱自己的保安建起来。
  诸位仔细挑选一下,挑选那些有家室,比较孔武有力,比较听话而且憨厚的花膀子,给他们统一发服装,今后他们不用在码头上扛包了,分成几班倒专门负责两条街的巡视与保卫,薪水嘛,比照码头上花膀子挣得份例,翻倍计薪。此外还有四时服装,每月分发十斤肉补贴——不过,从今往后要参加训练……
  把这个条件跟花膀子说说,而后我们慢慢挑选——这事不着急,王小川每天要四十个人,咱每天挑出四十个人来,轮换下来的人别闲着,我从崔庄派个教头,叫他们习武练身……“
  一名管事犹犹豫豫的插话:“四百个,多了点吧。东主,这些可都是啥活儿不干的闲人,一下子养活四百人,多费钱呀。”
  这管事好,总想着替东家省钱。时穿一指那位管事:“你,就是你,今后这拨人归你负责,负责记录考勤与发薪……确实,一下子养活四百人,多了点,那就分等级吧。四百人先操练起来,过段时间淘汰一般,淘汰下去的人照常去码头干活。
  当然,两百人也多了点,咱过段时间再淘汰一半,不过这次淘汰下去的人,算作我们的预备保安,即使下去了,依旧享受我们的补贴——衣服、肉食,不值几个钱,该给的都给。不过预备队员服色减一等,锻炼还要继续,以便今后随时补入正式队员……“
  锦绣街左斜街就在州衙、县衙两级衙门的眼皮底下,本来不好私下里建立武力,但现在王小川的恳请给时穿一个机会——府城外本来属于县衙管,王小川欠了一份人情,这支武力又是因他的恳请建立的,有他帮着隐瞒……嚯嚯,总算,总算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城门边了。
  再一转念,时穿又深深地叹了口气——可惜啊,要对付的是这时代最无人性的满清骑兵,现在自己最多只能把人手组织起来,根本不敢给予他们军事训练。不过,万里长城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这些事……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管事们连声答应着,他们出去不一会儿,屋内的温度陡然降低又升高,不久,管事招来了二三十名身强力壮者供时穿挑选,时穿也不太挑剔,随便指了十名汉子,让他们去估衣铺挑选了一身灰衣,留下一份短打服装设计图,而后领着这些人前往东门报到——于是,大宋历史上著名的灰衣队诞生了……
  当锦绣街的时穿大张旗鼓的挑选队员,巡视自家地盘的时候,另一个酷似时穿的身影悄然走出锦绣会馆,一路步行前往崔庄……当夜,崔庄里的崔小清正在自家花园吟风弄月,猛然翻进墙头的一个黑影吓了她一跳,没等崔小清喊人,黑影发出招呼:“是我,别声张!”
  这个时候,天刚刚擦黑,借助最后一点暮色,崔小清看清了对方的面目,休得两颊绯红,啐骂说:“啐,有你这样的吗?我要的可是光明正大,如此偷偷摸摸为哪般?”
  时穿躺在墙根呻吟:“过来扶我一把……呀,同时维持两个分身如此长时间,真不容易啊。”
  一惯强悍的时穿偶然露出虚弱的神情,让崔小清心中一软,她情不自禁走上前搀扶,一边嘟囔:“幸好……郑氏姐妹刚刚回院,说是明日考试要去温书,你若早来一会儿,让她们看见……我我我,我死给你看。”
  凑近了时穿才发觉,时穿的虚弱可不是装样子,他脸上的肌肉不时地跳动着,身上不断发生莫名的痉挛,崔小清扶着他在桌边坐下,赶紧给他倒了碗水,时穿联喝几口,喘匀了气:“现在好了,挺过这阵子,以后的日子就好熬了!”
  “什么呀!”崔小清软弱无力的拍打了时穿一下:“说那么羞人的话……”
  时穿眨巴眨巴眼,莫名其妙的愣了一会,叹了口气:“真是鸡同鸭讲,咱俩说的不是一回事儿……村里情况如何?村中的团练如何?”
  崔小清本想在念叨念叨,但马上被时穿的话引开思绪:“这事呀,我刚才正在琢磨……方老爷放回来之后,他那作坊完全停工了,作坊里的人没事干,在村中窜来窜去,我正为这是着慌,想着,是不是出面管一下。不过,团练在你家人手里,你不在我可指挥不动。”
  “我刚回来不久——现在团练中,是什么情况?”
  “哦,如今团练都是穆老爹在监管,咱崔庄五乡团练有一个指挥的常备人手,合计150人。这百五十人分三个都指挥使,两位指挥使是你家白虎山庄的时氏族人,他们平常在作坊做管事,兼着团练‘都指挥’的职务。剩下的一名指挥是余家的,不过,余家的那位指挥名下,多是你院里的壮丁。
  还有,你院中有三十位仆人,日常舞弄刀枪棍棒的,想必拉出来也能打两下……“
  “那你去暗自招穆顺来,我有事吩咐。”
  崔小清推开了时穿,隔着老远凝视了一下,喃喃说:“我怎么在你脸上,又看见了你在桃花观的表情?”
  第278章 幕后人露面了
  当夜,知州张叔夜的幕僚急赴府衙汇报:“海州县不知怎么回事,突然派人看守四方城门?”
  张叔夜笑了:“又是瞿知县那个老腐儒做下的吧?我听说他曾失言,说朝廷擅自怎么怎么的?上次他言语狂悖,我看在他刚赴任的份上,原谅了他年老不中用,这次怎么又出么蛾子?我的府衙还在城中,他不知会一声就守门,海州府城的城门,用得着他守吗?”
  掌书记轻笑着附和,又小心的解释:“大尹,不是瞿知县下的令,是蒙县尉。”
  “哦!”张叔夜沉吟片刻,改了腔调:“蒙县尉是从都头干起来的,城狐社鼠都熟悉,公务流程不会错的,他既然下这个奇怪的命令,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在防范什么人吧?……海州县是怎么守门的?”
  掌书记笑着回答:“也谈不上‘守门’,就是从锦绣街找了一帮花膀子帮忙,抱着膀子站在城门口而已,既没有盘查问询,也没有抓捕。”
  “看看,果真是在吓唬什么人,阻止某人进城而已……瞿植凤那么没用之人,最近在做什么?”
  “海州县闲的,能有什么事?瞿知县今日只做了一件事:许可了方老爷的铺保,放方老爷回家。”
  张叔夜皱了一下眉头:“这个海州县,一点不安生……去查查,这位昔日的方举人怎么回事,为何他释放回家,蒙县尉要严守城门?”
  掌书记补充:“在下正是觉得奇怪,才来提醒大尹的——不仅蒙县尉动了,城里一些大将也在动作。先是时穿时大将,他借出四十号人手给海州县站城门,紧接着又挑选了几十人上街巡视自家的两条街。
  随后不久,海州县所属的一些大将也纷纷现身,出来巡查自己所属的街区,这些人虽然在街上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但陡然间,街头出现如此多的大将,倒让市井百姓猜测不休。
  大尹,不如招蒙县尉来问问,如果没什么要紧事,还是以平息事态为主,让大将们散了吧……“
  张叔夜神色郑重起来:“不对,肯定有事蒙县尉是老公事了,不会做出莽撞事来,时长卿我也知道,宰相门第出来的别宗迁居支柱,岂能是个简单人?他做事看似横冲直撞的,其实是个谨慎人……我记得方老汉住在崔庄吧?”
  掌书记点头,立刻如数家珍的盘点起来:“崔庄去年收纳流民一千零三百户,三千五百余口,这崔庄又是开作坊,又是开玫瑰园,三千余口人倒是都安排下去了,没听说有闲人游荡。
  崔庄是女户立庄,时长卿又是官身,所以赋税折半征收——即便是这样,崔庄今年的赋税就能翻三倍……哦,其中方老汉的作坊,也有千把号人手。“
  “那就对了……手下千把号人,瞿植凤也敢这样轻易放归,真是愚蠢从明日期,你对那些来府衙的大将隐约暗示一下,让他们也留神一下,要外松内紧,小心戒备。”
  张叔夜刚交代完毕,忽有衙役进来汇报:“东海县乡绅某某暗自来首告。”
  张叔夜不以为然的回答:“夜深了,不是什么大事就明天放讼吧。”
  衙役迟疑地补充:“那乡绅首告的是谋反。”
  张叔夜悚然而惊,立刻起身问:“东海县乡绅,他与东海县说了吗?”
  衙役也是老公事了,熟练地回答:“没有,那乡绅说,他发觉事情不对,立刻连夜坐船来大陆,向州衙首告。”
  “叫进来叫进来——”张叔夜高声喊着。
  掌书记凑上来提醒:“东海县孤岛,东晋时是米贼孙恩的根据地。大尹,此前曾有教匪叛乱,我听说黄巾邪教与白莲教出于一脉,东海县孤悬海上,既然有人首告谋反,需注意叛匪别想孙恩似的,占据小岛自称为王。”
  张叔夜连忙问:“东海县有什么得力的乡绅?”
  “新任通州钤辖施某的小衙内在岛上!”
  张叔夜还要问什么,衙役已把乡绅请进来,张叔夜只要止住话头,正了正身子,低声问那乡绅:“本官,海州大尹,知州张叔夜,勾当海州公事,有话你就说。”
  那乡绅叩头:“大尹俺是认识的,前头教匪叛乱,俺家出了五名社兵,大尹曾经亲自褒赏过。”
  张叔夜沉默片刻,突然问:“你来府衙,还有谁知道?”
  乡绅愣了一下,觉得知州大人很奇怪,不先问他要密告的内容,反而问些无关紧要的,他想了想,回答:“在下……在下是坐施衙内的船过来的,在下之前曾把看到的事跟施衙内讨论过,衙内觉得事关紧要,才秘密安排船只让我登陆。”
  这才是最紧要的内容——东海县孤悬海外,没有当地地主武装的配合,大陆上的衙役、官军,都不敢悍然登岛。现在既然当地地主武装警觉了,施衙内留在岛上,让这位乡绅搞来密告,肯定是有了准备。那么,事情闹得再大,也在可控制范围。
  “说说吧……”张叔夜和他的掌书记,紧绷的脊背不觉放松下来,开始展示自己泰山崩于前而不慌的文士风范。
  “在下,咳咳……在下与海边新来一伙渔民有点私下交往,前日是十五,在下的佃农向这伙渔夫兜售蔬菜粮食,听说他们商讨着当晚要举行‘拜爷’仪式……”
  听到“拜爷”这个词,张叔夜的脊背立刻挺得笔直,他明白了,这不是诬告,是真正的教匪了。
  孙恩曾经割据过东海岛,孙恩叛乱曾经是东晋最头痛的事,东晋的经济被这帮盗匪周期性的打劫行为祸害的萎靡不振,现在,教匪又盯上了东海岛,这不是戳张叔夜心窝子吗?
  “他们可曾口称‘阿弥陀佛’?”张叔夜截断乡绅的话,插嘴问。
  乡绅想了想:“到不曾听说这个词……在下感觉他们说这话时神态很奇怪,便与施衙内……”
  张叔夜再次截断乡绅的话:“施衙内可曾说,送你走后他打算做什么?”
  乡绅露出思索的神情:“我走的时候,衙内倒是没说什么,但宅院内灯火通明,家丁们开始分发刀枪……哦,衙内从海州时穿时大郎那里请到了密州火器世家的凌氏兄弟,我看到他们也分发一种圆球状物体,说是密州凌氏的霹雳弹。”
  “那就好,那就好——”张叔夜松了口气,吩咐乡绅:“这谋反大事,不能不证据确凿,你先在府衙住下,等本官联络上施衙内,再派衙役暗查一番……”
  似乎不用暗查了,张叔夜话音刚落,又有衙役进来低语:“朐山盐场有人来密告谋反。”
  “谋反——”张叔夜笑了:“谋反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盐场来出首——等等,你过来!”
  张叔夜阴沉着脸招呼那位乡绅:“你刚才说,那是一群海边新来的‘渔民’,渔民?是吧?”
  “大人,饶命啊……”乡绅扑通一声跪下来,叩头不止。
  “难怪你们不去东海县出首,难怪一个盐场也来出首……让盐场的人进来!”
  “大人,饶命啊……”盐监大人进门,也是叩头不止,连声哀告。
  张叔夜很有默契的不问对方是为什么哀告,只是求证了一下:“你也是首告东海‘渔民’的?”
  特意用重音说出的“渔民”二字,让盐监与乡绅顿时送了口气,马上相应:“正是正是!”
  盐监稍稍犹豫了一下,又小声补充:“涟水军正在调集人手……”
  张叔夜脑袋嗡了一下:“这事,涟水军也牵扯到里面了?你……东南半壁啊,你们……胆子太大了!”
  盐监怯怯地点点头,乡绅偷偷松了口气。张叔夜喘了半天气,这才勉强问:“流民安置,朝廷向来有惯例,这群渔夫突然出现在海边,怕真是来自流民吧?谁领头安置的?”
  盐监不说话,乡绅弱弱插嘴:“是崔庄的方举人!”
  张叔夜拍案而起:“连我都牵扯了,真是……”
  流民安置,朝廷向来有惯例。当初教匪叛乱后,海州遭遇罕见大旱灾,为了减轻官府的负担,张叔夜这才做主,默许了时穿出面收纳流民。而方举人就是援引时穿的前例,才开始大举收纳流民的。现在时穿没出事,崔庄还替官府增加了赋税,张叔夜原本很得意……方举人却出事了。
  方举人出事,事出缘由是张叔夜破坏朝廷体制,准许乡绅私下收纳流民。而张叔夜因为去年私自调动禁军厢军的事,朝廷里弹劾攻击的人不少,如今再出这样的事,盐监跑不了罪,涟水军跑不了,监管不力让东南半壁的官员都牵扯进私盐走私的海州知州张叔夜,绝对是第一罪人。
  这种事,只能帮助各方瞒下去啊。
  这时候,张叔夜已经明白了海州县异动的原因:瞿植凤释放了方举人,事情失控了。为了避免被方举人供出来,牵扯进谋反大罪,原先牵扯进去的各方不得不从幕后走向前台:涟水军调动军队准备泯灭证据,盐监赶来出手告诉张叔夜也不干净,乡绅则用首告来洗净自己,施衙内……他施衙内也不会干净,只看乡绅不找别人商量,只找施衙内,说明这事施衙内早知道的。
  时穿……嗯,时穿也不干净,他私下收纳流民开作坊,方举人如法炮制而后在他庄子上出了事,时穿肯定要牵扯其中,所以他借人给蒙县尉,避免方举人狗急跳墙攻击府城—— 一旦方举人攻击府城了,那么事情就闹大了。
  第279章 格杀令
  张叔夜现在大概能推测出这一连串事件的起因:肯定是方举人不知从那里学来了晒盐的秘制方法,能极大的降低晒盐成本。于是,他与朐山盐场勾搭上了,盐场从方举人那里私下收购廉价的食盐,而后在账目上做做手脚,将这些私盐变成自家盐场生产的正规盐,从中转手吃差价。
  而后,更多的人卷进去了,先是当地乡绅参与进来收购私盐。东海岛上要想把私盐运出去,首先要获得当地乡绅的默许;而私盐登上大陆,则需要沿海水军的睁眼闭眼,于是,涟水军参与其中……恐怕施衙内的父亲、通州水军也不干净。
  这些人原本一心想做私盐,可惜他们从不知道,胆敢冒官府禁令弄私盐的,都是些胆大包天的家伙,当发现这些人有教匪嫌疑……哦,或者他们早就发现那群人不地道,当时是装不知道,现在方举人被夺去举人冠带,眼见得就要下狱,这些人担心被方举人拖下水,在事态失控之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对,就需要一不做二不休,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真相揭开了对谁都不好——“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吧!”张叔夜闭着眼睛说。
  官做到五品,一省之省长,都是官场老狐狸了,不可能不知道官场规则——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只要大家手脚快一点,灭口干净一点,对张叔夜来说那是功劳,及时阻止了一伙“渔民”结社谋反的大功;对于参与此事的其他人来说,那也是功劳。一边是功劳一边是罪责,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
  不过,唯一的不好就是:张叔夜去年私自动用了禁军厢军,朝廷很不满意。随意今年不能在这方面犯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