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钡赝薄R渤晌始叶老怼N四芄坏玫匠⒌卮绦砜桑潜呓袒岽优分抟慕鸺δ伤忌瞎绷顺ⅰ!�
曹颙别无他法,为了曹寅的性命。只好想着从康熙这边“求药”。因此,在曹寅陛辞时,他就特意随同父亲一同前往。
在君臣相勉道别后,曹颙就出列跪下,恭恭敬敬地对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请求,那就是为父亲求一份金鸡纳霜。
见曹颙为父“求药”,康熙微微皱眉,忍不住有些担心地看着曹寅:“东亭身子不妥当?朕多次问你,为何要有所隐瞒?”
曹寅虽说八月间因幼子之死病了一个多月,眼下却是痊愈了的,却也不知儿子“求药”是为哪般。不过,既然是康熙问询,他来不及思量,忙回道:“奴才哪敢欺瞒万岁,确是好了的。小儿无知,方会这般作态。”回完话,低声训斥曹颙:“胡闹,还不下去!”
康熙又细细打量了下曹寅,见他虽见老,又枯瘦得厉害,但是却不显病态,也放下心来。因曹颙是拳拳孝心,他并不怪罪,反而开口劝慰道:“曹颙啊,曹颙,起身吧!估计你是听说过‘金鸡纳霜’是圣药,当成是包治百病的。那不过是治疾地,对其他病症却是无效。”
曹颙并没有按照规矩谢恩站起,仍是跪着,讲出了心中忧虑。父亲日渐老迈,身体大不如前,对疾病根本没有什么抵抗力,最易病邪入侵。江南湿热,每年夏不少人会得疾。就算在文武官员中,死于疾的也大有人在。虽说万岁恩重,得到官员患疾的折子,常赐金鸡纳霜下去。然,江宁与京城相隔两千余里,通过驿站送药,最快也要五六天方能到。换作年轻官员患病,自然能够等得,可是父亲的身体……
一席话,听得康熙与曹寅两个都有些动容。两人都想到七月初因疾病逝的江南总督邵穆布,他因患疾病故的折子还是曹寅上的。算算年纪,邵穆布比曹颙还小几岁,五月末患得疾,后又由疾转为疾,七月初病故。要知道,那金鸡纳霜只对疾有效,若是转成疾后,就药不对症,甚至还会有所凶险。
想到这些,康熙点了点头:“起吧,朕允了,难为你一片诚孝!”说完,又对曹寅道:“东亭只有一子,却不亚于朕有十数子。那金鸡纳霜是春夏用药,眼下行营这边未必有,朕稍后写一手书与你,回京后去内务府自取。”
曹颙与父亲一起叩谢皇恩后,方从御帐出来。如今,亏空有望还清,金鸡纳霜也预备下了,曹颙心里松了口气,自己能做的都尽力了,剩下地只有尽人事、听天命。
接着,曹颙去与十六阿哥、德特黑等人告别后,就护送曹寅离营回京。如今,已经是腊月十一,就算是快马加鞭,也要三五日方能到京城。到时,怕又歇不了两日,曹寅就要启程回江宁。
与出京时不同,曹颙没有再坚持骑马,不是因为天气变冷地缘故,而是为了多陪曹寅说说话。就算曹寅不愿提曹颙的亲事,曹颙也有其他的疑问想要解惑,例如曹家在江南地暗差事,例如庄席庄先生的身份等。
听了曹颙的疑问,曹寅很是意外。江南通政司并不为世人所闻,虽然官场上早有曹家是皇帝在江南的耳目之传言,但是传言毕竟是传言,并没有几人有证据确信此事。儿子不过一黄口少年,怎么就会笃信曹家确实有暗差,还开口劝自己想法子放手。
“颙儿怎会这么说?从哪里知道这些事,可是在京城听到什么关于江南的风声?”曹寅忍不住发问。
曹颙看着父亲,摇了摇头,心里想着找个合理的解释,总不能告诉他曹家的“秘密”在三百年是后众所周知的,自己是后世之人。
曹寅是比较传统的文人,若是曹颙敢这样讲,他不会信所谓神鬼之说,估计会认为儿子魔怔。
实在想不出好措辞,曹颙就直接点出,曹家在江南经营将近五十年,这本身就是个大大的反常。圣心难测,岂是“恩典”两字就能够说明白的。不管曹家有暗差事也好,没有暗差事也好,都到了抽身之时。否则,这样拖下去,待到新皇登基,怕就是自取其祸。
类似于这样的话,曹颙并不是头一回说起。四年前,他就曾提过,不止提曹家在江南的处境,还说了亏空的问题。未几,朝廷果然开始清查亏空,曹家成为满朝第一欠债大户。父子两个想起陈年旧事,都缄默了。
第五卷 繁华处 第一百零七章 应酬
月十五,曹寅与曹颙父子回到京城。算算回南的行城最多只能逗留一两日。曹家在京的亲朋故旧不少,总要有几家需要亲自拜访的,因为曹寅就同走马灯似的应酬开来。
京中有不少存了些心思的人一直都关注着曹家动态,曹家人拿着康熙的手书去内务府领药的消息就宛如昭告了曹寅的回京,那些人得了信儿便纷纷登门,或拜会或下帖宴请,更有甚者,直接上门提亲——比如马连道。
马连道来了曹家简单几句叙旧之词,立时切入正题,表示欲修秦晋之好。
曹家和马家都是内务府世家,确实算是相交多年。也正因此,曹寅于马连道其人秉性十分清楚,其实本就未曾认真将对方纳入过联姻范围,加之四月里李氏来京,对马家妻女皆没看上眼,当时就写过书信给丈夫说他家不是良配,因此曹寅早已不再考虑他家。
马连道后来写与曹寅欲联姻的书信他并未接到,否则当时就会修书回绝了。而这次马连道再提起,曹寅也没兜***,当下就婉转而明确地说了两家姻缘并不适宜。
马连道自然不甘,又费了些个口舌。曹寅还是客客气气的回绝,末了又将康熙那金口玉言要恩旨指婚之词也说了,言下之意让他知难而退。
果然,此言一出,马连道立即没电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又客套了几句,门外又报有人来访。马连道就起身告辞了。
出了曹府,马连道只觉得朔风凛冽,愁云惨淡万里凝。一路到家,他与夫人田氏说了详情,田氏听说皇上要亲自指婚,又是气恼,又是沮丧,却是连抱怨都不敢抱怨出声的。只自己生闷气。
枯坐半晌。田氏忽然想起了她那做了三阿哥侧福晋地侄女。便如抓住根救命草一般,一把揪过马连道,急声道:“雨英儿如今是三阿哥的侧福晋了,待我去央了她转求宫里的娘娘,在万岁爷前面递上话,将咱们女儿指给曹家不就得了!”
马连道苦笑道:“我的夫人!曹寅已是回绝了咱们提亲的,咱们这般……”
田氏一瞪眼:“求人自我去求。不折你半分脸面!曹家不依又怎样?他便是有一千个一万个不依,万岁爷亲口指婚,他还敢抗旨不成?!”
*
勇武伯爵府,客厅。
虽然万吉哈与曹寅同在江宁为官多年,但两人一文一武,喜好风格全然不同,其实论不上什么交情。然共同经历过的岁月,还是有话可谈的。
茶水上来。正是铁观音。万吉哈就先赞了这茶一番。言说此茶一出自己再饮别的茶都没了味道,连赞曹寅慧眼识好茶。
曹寅则是儒雅地微笑,满口诗文引经论典。既谢了万吉哈地赞,又包含自谦,且让人听了只觉得那些词句恰到好处,并不显得晦涩或迂腐。
万吉哈虽是武夫,却也非胸无点墨之辈,听懂了十之七八,也能相迎一两句,只是远不及曹寅这般出口成章罢了。当下他满脸堆笑,嘴上又赞了曹寅好文采,心底却暗道这么说话自己非累死不可。于是,他就舍了这个话题,转而谈起江宁风景人情,然后又感叹光阴荏,因指着厅上相陪地永庆、永胜兄弟并曹颙道:“我在江宁任上时,他们还都是黄口小儿,如今一个个的也都能撑家业了,而吾等也老迈矣。”
曹寅也笑着点头道正是,听万吉哈继续称赞曹颙小小年纪行事稳重,将来必是前程不可限量云云,虽然他嘴上谦逊,望向儿子的眼神中多了丝欣慰和骄傲。
万吉哈又笑说曹颙与自己两个儿子交好,这老一辈儿的交情又在下一辈儿中延续下去了。如今在京里两家算得是通好之家,他叫曹家父子不必客气,曹颙有什么事尽管来这边府上,他一家必鼎力相助。
换了两盏热茶,曹家父子便起身告辞。万吉哈苦留饮宴,曹寅因还有几家要拜访,婉言谢绝。
今日曹寅是带着曹颙与曹颐两个同来的,曹颐去内院探望永佳去。万吉哈只在永佳送曹颐出来时,让女儿给曹寅请了安。至于要联姻之类的话,他一点儿没提,甚至一丝口风都没有露出来。
永庆与永胜兄弟两个,都是知道父母心思的。见父亲如此,他们心下十分疑惑,但毕竟没有僭越询问父亲地理儿。对于与曹家结亲之事,兄弟俩看法大有不同。永庆因与曹颙亲近,觉得他家世人品都算得上是妹妹的良配;永胜却不以为然,在他心里,妹妹便是配不得皇子,亲王、郡王福晋也是当得的。
曹家父子走后,福惠郡主却是迫不及待,回到房里就问丈夫怎地不提婚事。
万吉哈皱眉道:“夫人糊涂了?咱们守丧之中,怎能提婚事?”
福惠郡主立了眉毛:“便是不直说许亲,也当提点一二,或是先把这事定下来。夜长梦多,谁知道一两年间又有什么变故?”
万吉哈瞧了夫人一眼:“夫人别心急。夫人可曾想过,这时候若直言提亲,被曹寅回绝,那便是再无松动了。”
福惠郡主恼道:“咱们这样的人家,永佳这样的人品,与他家结亲已经是屈就,他还会回绝?”
万吉哈一笑:“我的夫人,你可知这两日多少人往曹府去?怕是提亲的人把门槛都踏破喽!”
福惠郡主扬了扬下巴,满脸傲气:“凭谁家,难道还能好过咱家去?”
“正因是咱们这样的人家,才不屑和他们等同。便是提亲提成了,不也入了那等人之流,又有什么体面?若是不成,更没脸面!”万吉哈顿了顿。又道,“今日话已说尽,曹寅是个聪明人,听到小辈儿之间交好,他自会思度咱们两
地。无论咱们永佳人品相貌,还是咱家家世身份,曹寅算明白这帐。自然会过来提亲。到时候要面子要里子都有了。咱们女儿也不会叫人小瞧了去。岂不齐美?”
福惠郡主想了一会儿,确是如此,但仍有疑虑:“可若曹寅没算明白账,不来提亲呢……”
万吉哈摇了摇头:“夫人真是认了死理儿了。曹家虽也是咱家地上上之选,天下却也不是只一个曹家!他来提亲自是好的,若不来,咱们永佳还嫁不出去了不成?左右还在孝期。也不急在一时,只再慢慢寻访吧。”
福惠郡主叹了口气,思量女儿,终道:“不是我护短自夸,咱们佳丫头自小样样都比旁人家的闺女强上许多。天下只有男子配不上咱永佳,没咱永佳配不上地。再怎么样,我也不会依她随便嫁了受委屈的!如今好不容易有曹家是个匹配的,你我也都合心。若你说咱们提亲没得让永佳矮了一分。那我就向宫里见太后去,求她老人家个恩典,你意下如何?”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m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3威望:162345 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3 11:14 只看该作者
46 # 。
城西。曹府。
曹颐的行李,已经都准备齐当了。张跟家的母女与小芹、小艾都是南边人,并不习惯北面地冬寒,听说能够回去都带着几分喜气。芳茶地伤养了半个月,好得差不多,只是人安静了许多,知道姑娘要回南边,也默默地收拾东西,别无他话。
春芽、夏芙、秋萱、冬芷四个,早就听小芹、小艾赞过江宁地繁华与那边府里的富贵,隐隐地也带着几分期盼。
实在是往来路途太远,兆佳氏怕耽误儿子课业前程,早早就在曹寅带来的家书中讲了,让曹颂不必赶回去过年,等到明年冬再回去。曹颂是少年,离家不过三两个月,没到想家的时候,自然也乐得留在京城这边。只是有些舍不得曹颐,这几日下学后也就马上回府,到姐姐这边说话。
倒是张嬷嬷,有两个女儿嫁在南边,有些想念小外孙。不过,等曹颂撺掇她随着老爷回去时,她又想起兆佳氏的交代,便说什么也不肯。曹颂暗暗翻白眼,却也无可奈何。
曹颙这边,打心底是想回江宁过年的。不只是思念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曹寅的健康。老爷子往来奔波了一个月,还要再颠颠地赶回去,想起来就叫人不忍。然,这边等圣驾回来,上书房地课业还要继续。
早就打听好了,过年只休五日,到大年初一就要继续上课。短短半个月内,想要往返江宁与京城,实在是笑话。因此,曹颙只好歇了心思,开始与紫晶商量起给母亲准备的各色礼物还有部分年货。除了这些,就是叔叔婶婶等人也要有所孝敬。眼下曹颙虽还没成亲,但是毕竟是出来当差了,该准备的礼还是要准备的。另外,平王府的四阿哥福秀眼看就百天,曹颙是舅舅,贺礼也少不了的。
四阿哥福秀,就是曹佳氏九月里添的儿子,在兄弟中排行第四,上面除了同母所出的大阿哥,还有两个庶母兄弟。
讷尔苏还不到二十,却已经是四个孩子地父亲,曹颙不知该不该赞他能力够强。
腊月十七,道回曹府探望父亲。福彭马上就两岁了,口齿渐渐清晰,继承了阿玛与额娘地好容貌,粉团似的,极是招人喜欢。原本曹佳氏还想抱着四阿哥福秀同往,到底被王府里的老嬷嬷们劝下。四阿哥才三个月,眼下又是腊月,若是见了风就不好。
宝雅不必像哥哥嫂子这般拘着身份,早早地就过去曹府,找曹颐去了。想着与曹颐相伴这三个月,过得极是逍遥自在,明儿她就要回南边,想要再见上一面,又谈何容易。眼看大家都大了,做亲也不过一两年地事,到时候天南海北,还不知会嫁到哪里去。想到这些,一向开朗活泼的宝雅也忍不住添了几分离愁。
曹府这边,早得了福晋午后归省在信儿。打从十五就开始张罗收拾,府里内内外外地粉饰一新。
因曹府这边没有年长的女眷,只有曹颐还是未出阁的小妹子,平王福晋就叫听琴与弄书带着几个嬷嬷提前过来,帮着紫晶置办内外酒席。
曹颙看着内内外外的人忙着一团,想着自己上次生病姐姐也回来过,却不似这般规矩繁琐。这古时候的礼,实在是说不清楚。这样往来折腾一遭,不知是曹家敬着福晋女儿,还是福晋敬着娘家父亲。不过,就算是骨肉天伦,就算是过程再麻烦,这中间的礼节还是要守的。否则就是曹家不知礼,就是福晋怠慢娘家。
曹寅按照爵位品级,换上了蓝色蟒袍,外罩。曹颙也换了带着绣豹补丁的礼服。其实,按照官职,他应该穿武官五品补服,不过因身上有三品的轻车都尉爵,就可以穿三品服饰。就连曹颂,也换上了新衣裳,跟在大伯与哥哥身边,等着迎接福晋姐姐与郡王姐夫。
未初二刻,平王府的车驾到达曹府。自从康熙四十五出嫁,父女已经三年多未见,加上曹佳氏未嫁前,一向与父亲最为亲近,如今眼见父亲如此老态,眼睛簌簌落下。若不是丈夫在旁劝慰,几乎要悲声痛哭。
曹寅见女儿女婿夫妻和美,外孙儿乖巧可爱,甚是欣慰。众人闲话了一会儿,就有人来报,酒席已经预备好了。
平王福晋这次归省,还有为父饯行之意。夫妻两个,陪着父亲吃了晚饭,又送上为曹寅与李氏准备的各色奇珍礼品。直到戌初三刻(晚上七点四十五),夜色渐深,夫妻两个才告别离去。
第五卷 繁华处 第一百零八章 萌动
月十八,曹寅带着曹颐启程返回江宁。
宁春这两日因忙着自己婚事之前的筹备,一直未得空登门拜见曹寅,这一日特地拉了永庆去给曹寅送行。
送走了曹家父女,宁春又拉曹颙和永庆到他城内私宅一聚。因婚期在即,他就想着带他们去认认门,此后好把秋娘托付给他们。
宁春这次置办的私宅在京城西南茄子胡同,极为普通的两进小院,院内花木山石布置得也很简单,并非像杏媚那院子那般考究。然而房内的桌椅家什就大有不同了,从用料到做工都是极尽精细的,雅致又实用。
永庆瞧着实着赞了一番,宁春却笑着一拍曹颙:“我却和小曹一样心思,不想人注意还想着自己舒坦的。”
永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曹颙却知道他是说自己那外表无比低调、内里别有洞天的庄子,不由跟着“哈哈”一笑。
这次宁春没请歌妓来,而且饭菜大半出自秋娘之手,更像是常家宴。因宁春一会儿还要回府继续筹备婚礼事宜,大家也就没敞开了喝酒,小酌几杯,天南海北的扯上一通,倒也兴致盎然。
三人吃完了酒,出了宅子,宁春向曹颙和永庆说:“这里我可就托付给两位兄弟了。二是我的正日子,喜帖这两日就送到府上。”
曹颙和永庆都道:“外面自有我们,不用惦记。”
三人分道扬鏣,曹颙一面策马。一面想着这些日子忙乱,宁春大婚的贺礼还不曾备下,回去得赶紧和紫晶商量,尽快准备妥当。
曹颙一路思量着给宁春地贺礼,行到自家门口,忽然见一侧停了辆蓝帷马车,车夫规规矩矩坐在车辕上,眼睛却望着曹府门前往来之人。
曹颙不由一愣。按理说如果有人来访。若主人家不在。门房都会劝回去的,堵在门口等的却不多见,这般无礼盯梢的更是稀罕。
曹颙在门前下了马,向迎上来接缰绳的小厮问道那是什么人。
小厮回说:“她自称是官媒,要见老爷,咱们说了主子们都不在家,她便说在门前等着。大爷恕罪。实在是小的们撵不走他们,又不好动粗……”
曹颙点点头。这时那边车夫已经注意到曹颙这个主人归来了,大约向车里说了什么话,挑车帘下来个梳双髻的小丫鬟,然后放下小板凳,扶着一位中年妇人出来。
那妇人走到曹颙身边行礼问安,自言乃是官媒,前来府上提亲。
那自称官媒的妇人颠覆了曹颙对媒婆地认知。受从前影视作品地影响。曹颙一听到“媒婆”二字脑海里首先出现地是一个浓妆艳抹、能说会道、头戴大红花、手擎旱烟锅的老妇人形象。而眼前这个妇人四十来岁年纪。妆容淡雅,衣着得体,言谈有礼。倒像个体面人家的当家主母一般。
曹颙对“提亲”二字有些过敏,当下就向那官媒说自家亲长都不在这边,万事做主不得,请她回去。
那官媒却道:“老身受人之托,必是要尽力而行,哪能无功而返?虽然曹家老爷不在京畿,有大公子在也是一样的,且先看了老身带来这红帖,成与不成的,大公子再做定夺,可好?”
曹颙想她等了大半天,算是敬业的,又不好和个媒婆在大门口这么说话,便吩咐小厮请她到偏厅。
曹颙先回了院子换了衣服,又吩咐紫晶同去偏厅,看情况不好就帮两句腔。他对媒婆实在没什么好印象,虽然觉得这个媒婆瞧着还不错,但万一对方纠缠不清,他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断不想沦落到和个媒婆斗口的地步,实在是丢不起那个人。
回到偏厅落座,那官媒拿出一张红笺来,恭恭敬敬递过来,陪笑道:“老身是受了正黄旗觉罗太太所托,来向贵府三小姐提亲地。”
曹颙一愣,眼底不由多了几分笑意,有人给萍儿提亲,真让他这个做哥哥的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随后,他才反应出这“正黄旗觉罗家”是哪个府。果然其然,接过那红笺,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塞什图的姓名、旗籍、年纪乃至三代名号、籍贯和官阶。
曹颙掐着这帖子觉得有些可惜,父亲今儿才走,若早上一天……当然,那也得问问萍儿的意思。想罢,他向那官媒道:“方才也和嬷嬷说了,我家亲长不在,我这个做哥哥的是做不了主的。您的红帖子我留下了,麻烦回话觉罗家,待我回头修书一封与我家父母相商,再给那边回信儿。”
那官媒也没有纠缠,见对方收了帖子,她也算“不辱命”,便起身告辞。
紫晶见过塞什图地,也常听曹颐提觉罗太太,细细思量了一回,也觉得这是好姻缘。曹颙虽然对塞什图很有好感,但是毕竟是妹妹地终身大事,还是慎重又慎重。虽说他自己的亲事不能自主,但是妹子这边还是希望能够找到妹妹喜欢的人家。因此,他立即提笔修书,一封给曹颐,提了觉罗家提亲地事,询问她的意见;一封给父母,将塞什图的人品家世详细说了,最后提到希望二老问问萍儿的意见,若是她满意觉罗家,可以考虑结亲的事。
曹颙才写完信,曹颂就回来了。今儿他没像前些日子那般跟着表兄弟们玩儿,而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