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6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道路遥远,这承爵的旨意,也就有个时间耽搁。
痛快的时候,几个月旨意就下来的;若是耽搁下来,一、二年功夫再下承爵旨意也是有的。
格埒克延丕勒是扎萨克图汗世子,本不用着急,等着袭爵就是。
偏生他不是老汗王亲生儿子,只是族侄过继来的,扎萨克图汗领地中,同汗王府血脉相关的王公,不只他一个。
若是在承爵旨意没下来前,有旁人在京中走动,说不定要生出多少波澜。
曹颙接过信来,面上温煦,心里却是冷哼一声。
只要有求与他就好,他正想着当何处着手,这就送来了枕头。
他并不着急打开信,只撂在一边,便端茶送客。
苏德精通汉语,也通官场礼节,虽犹豫了一番,还是先告辞了。
曹颙吩咐人送客,自己则拿了格埒克延丕勒的信回了书房。
信中,除了一番陈词滥调的感激外,便是将恒生赞了又赞,最后才提了一句,“汗王既薨,遣使苏德南下,还请照拂一二”。
曹颙冷笑一声,将信放下。
到了求人的时候,也不提立恒生为世子的旧话么?
蒙古人还是太直了。
难道他就不知道,有个词儿叫“迁怒”么?
即便他不来写亲笔信求到曹颙面前,曹颙也会乐意掺合一脚。
他将格埒克延丕勒的信放好,起身出了书房。
少一时,小厮将马匹牵过来,他催马去了庄亲王府。
十六阿哥正在吃下午的小点,见曹颙来了,吩咐人给他冲了一碗牛骨髓油茶。
虽说曹府也备茶汤,多是杏仁茶、菱角茶这些清淡的,很少预备油茶。
偶尔吃一碗,都是也香甜。
待他吃完,十六阿哥已经漱口净手,笑眯眯地看着他,道:“听说你家今儿可是热闹,有蒙古的车队到?怎么,有不少马匹与人口?”
“十六爷也听说了?是闹出挺大动静,都是格埒克延丕勒给恒生的。”曹颙道。
十六阿哥闻言,面上越发欢喜,道:“孚若,听说扎萨克图汗薨了,格埒克延丕勒就要承王位,是不是恒生的世子也要请封了?若真要在京里建府邸,确实需要人手。”
若真如十六阿哥想得这么乐观就好了。
曹颙摇了摇头,道:“格埒克延丕勒的折子已经递到理藩院,等着袭爵是真的,有没有请封世子却是不晓得。”
十六阿哥闻言,不由面色一沉,道:“什么意思?他没给你来个准信。”
曹颙点点头,道:“他在恒生面前从没提及此事,给我的信中,也只字未提。”
十六阿哥皱眉紧皱,道:“莫非他疏忽了?还是想着过几年,等恒生及冠再说?那样说来,蒙古来的那些人口,不是为了在京里建府预备的。”
他在宫里长大,揣摩人心的手段比曹颙还强三分。
等他说完这两句,心思已经转得差不多,一下子站起身来,咬牙道:“这是要毁诺?”
“若是通过理藩院那边递上去的折子,也没提及此事,八成就是要毁诺了。”曹颙无奈道。
“怎么会这样?”十六阿哥使劲捶了捶拳头,道。
大格格已经十四岁,没两年就谈婚论嫁,若是恒生这里有变,说不定就要嫁到蒙古去。
皇上膝下并无亲生公主,登基后将三个侄女养育宫中,充着养女,其中已故理密亲王家的六格格,前些日子已经指婚,年底就要出嫁。
六格格虽指婚给科尔沁王孙,并不在京里建公主府,可却可以随丈夫住在京城的蒙古王府。
如此,既安抚了蒙古,也不用受骨肉离别之苦。
十六阿哥与十三阿哥当初听了这个消息时,都分外感激。
他们晓得,皇上开此先例,就是体恤他们的爱女之心。有六格格这个先例在,剩下两个公主留在京城,也能少许多闲话。
只是以几位公主的身份,能匹配的多是有继承权的蒙古王孙,京城的蒙古王孙可以选择的余地不多。
恒生是十六阿哥看着长大的,既是他认准了恒生,再看其他人,自然也不入眼。
曹颙将恒生这几个月在喀尔喀的遭遇,还有格埒克延丕勒偏宠侧福晋之事,简单说了。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他还真将自己当根葱,在京城里搅风搅雨”十六阿哥难掩愤愤,颇为激动道:“我这就使人去寻十七弟,既是通过理藩院上折子,理藩院那边会留档。要是他真要毁诺,咱们也不能干看着。”
他雷厉风行,怕旁人说不清楚,打发赵丰前往十七阿哥府。
等赵丰走了,十六阿哥也镇定下来,道:“他就算不提,也不碍什么,我直接去御前请旨。恒生的身份,皇上是知道的,难道皇上还能偏帮着旁人不成?”
未见十六阿哥时,曹颙本像他这样恼。
可见十六阿哥这样恼时,曹颙却冷静下来。
他有些犹豫,自己真的要帮恒生争这个世子之位?
即便恒生能在京城成家,可他要是继承汗王爵位,总有一天要带着儿孙回喀尔喀。
既然那边没有善意,他怎么舍得让恒生去那陌生遥远地地方面对一切。
“十六爷,您想过没有,恒生真要得了世子位,即便能暂时留在京中,最终还是要回喀尔喀。”曹颙问道。
十六阿哥闻言,不由失笑:“格埒克延丕勒才三十多岁,怎么也有二十来年好活。等到那个时候,恒生孩子都一群了。是自己回喀尔喀也好,还是遣子回喀尔喀也好,也轮不到咱们操心。即便是父母,也看顾不了一辈子。只要能护着他们半生安康喜乐,下半辈子就看他们自己了。”
曹颙深以为然,看来是自己太杞人忧天。
十五岁的恒生,需要他的庇护,为其抵挡风雨;三十五岁的恒生,定会长成大树。
等了有一个时辰,只等得十六阿哥百无聊赖,赵丰才回来,同来的还有十七阿哥。
曹颙见状,忙起身请安。
十七阿哥摆摆手,叫曹颙坐了,自己在曹颙对面寻了把椅子坐了。
十六阿哥迫不及待地问道:“十七弟可使人去理藩院看了?”
十七阿哥摇摇头,道:“没,怕多生事端,我亲自跑了一趟。”
“都写了什么?”十六阿哥探了探身,盯着十七阿哥道。
“十六哥与孚若怕是要失望了。”十七阿哥道:“报丧,请袭,并无关于册立世子的一言半语。”
“操他大爷”十六阿哥不由爆了粗口。
十七阿哥犹豫一下,开口道:“十六哥是不是太急了些?格埒克延丕勒是有嫡子的,就算想要立庶长,也要师出有名。说不定他是想等袭了汗王,再筹划此事。”
十六阿哥摇摇头,道:“他两个嫡子,老大三年前已经夭折,老2如今又成了瘸子,还需要费什么事?”
十七阿哥听了,也跟着疑惑。
他消息不如十六阿哥,还不知今天中午,蒙古车队进曹府之事。
现下听曹颙与十六阿哥说了,也跟着无语。
说了一会儿话,也到了吃晚饭的功夫,十六阿哥便留他们两个用了晚饭。
等回到家中,曹颙便与初瑜说起那些人马的安置。
白天时,想着他们旅途劳乏,先安置下;等到现下一想,却是不妥当。
不管日后如何,那百十多号人,十多辆大车,分成三处,每家也有三、四十,几辆大车,东府也好,左住那边也好,时间久了,都会觉得不方便。
“海淀园子空着,明儿先叫人带他们去园子那边安置。”曹颙道。
初瑜道:“也好。反正明年开春前,都不会去园子那边住;等到明年开春,实在不行,再让他们去昌平庄子。”
“明儿你先问问恒生,奴隶还罢,若是武士有想要留在身边,让他留几个也好。侍女的话,就先算了。内宅都是妇孺,不知根知底的,也不好让她们轻进。”曹颙道。
“嗯。”初瑜应了,犹豫一下,道:“爷,那四十匹马呢?也都送到园子那头么,孩子们可都盼着。”
曹颙道:“马匹让恒生分配,许是他心中早已分派出去……”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m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 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6 17:24 只看该作者
437 # 。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圆满
因弘历开始学着办差,恒生也结束他的伴读生涯。
一时之间,恒生竟觉得有些无所事事。
哥哥们准备备考的备考,准备成亲的成亲。就他一个闲人,在家里休息十来天,早有些坐不住,自动请缨协助几位管事,操办李氏寿辰之事。
长生明年要考童子试,恒生还在犹豫,要不要同小叔叔一道下场。不过当然不是考文试,而是想要参加武试。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问问父亲的意见,就有人替他拿了主意。
“这还用寻思,自然是补侍卫!”弘历听了恒生的打算,毫不犹豫地说道。
跟着来的弘昼,恨铁不成钢地瞪了恒生一眼,道:“这还用四哥说?没听说哪个皇子的伴读,从上书房退下来,就此闲赋的?难道你诚心同我们撇干关系不成?”
恒生听得一愣一愣的,早年他小时候,也总想着像父亲一样,先做伴读,再补侍卫;这年岁大了,他也晓得,护(侍)卫不是想补就补的。
虽说若是皇子插手此事,那难事也成了易事,可他没想到弘历会主动开口帮这个忙。
见恒生满脸混沌,弘历不由意外,道:“你也回来十来天了,关于往后的前程,曹大人没露口风?”
“父亲大人说我奔波劳累,让我先歇歇,母亲也说我瘦了,让我好好补补身体。”恒生笑着回道。 刚回京时,恒生有些憔悴,可小半月下来,早已生龙活虎不说,人也壮了一圈。他本来就长得高大,看着竟不像十五岁的少年,像个青壮男子。
弘历身材高挑,倒不觉得什么;弘昼本来就不如恒生高壮,现下听了他这话,不由抽了抽嘴角,打量了恒生好几眼,道:“和瑞姐姐同曹大人这都什么眼神儿,哪里瘦了?再补,就补成胖子了。”
这两位皇子之尊,却能来探望自己,恒生心情大好,倒也不在意弘昼的打趣,笑着说道:“没法子,早先不觉得,去了一趟喀尔喀,觉得还是家里的饭菜可口,一顿能比过去多吃两碗饭。”
听他说每顿还能“多吃两碗饭”,弘昼不由咋舌,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你原本饭量就是三碗,再多吃两碗,岂不就是五碗?”
一边说着,他还伸出手来,张着五个手指,望着恒生的目光多了几分炙热。
恒生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道:“嗯,就是五碗。若吃得尽兴,有时候还能吃六碗。”
弘昼听了,更是睁大了眼睛,露出几分艳羡,转过头对着弘历道:“四哥,今儿说什么,我也要在曹家用了饭才回宫!”
见他如此死皮赖脸,弘历不由抚额。
幸好是在恒生面前,大家都是相熟的,要不然旁人看了,还当他这个皇子阿哥在宫里吃不饱饭。
说起来,并不是宫里的菜肴不美味,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相似的菜谱,在在美味的东西,也吃不出香来了。
这个时候,换换胃口,吃外头的东西,觉得好吃也是正常。
恒生性子豪爽,自是乐意留客,不过依旧粗中有细地问了一句:“四爷,五爷肯赏脸,是我们曹家的体面,只是要不要使人回宫报备一声,省的娘娘们传召,找不到两位爷担心?”
弘历摆摆手,道:“不必,酉正(晚上六点)前回宫就无碍。”
在宫里待了这些年,恒生的性子也带了几分谨慎,想着两位皇子亲车从简,还是有些不放心。
弘昼解释道:“今儿四阿哥带我出宫,是为了验看万寿节寿礼之事,在皇额娘同额娘前报备过。”
恒生这才放心,换了一个小厮,传话给母亲,告之两位阿哥留饭之事。
弘昼自然眉开眼笑,道:“对了,听白里说,前两天有蒙古车队到你们府?怎么话儿说,是不是你从蒙古带回的好东西?”
白里是他的伴读,住在曹府前街。
恒生刚回来那两日,曾奉四阿哥传召,进过一次宫。当时弘昼想要讨要礼物,恒生便说了自己先一步回京之事,其他行李物件要延时到京,许诺礼物过几日奉上。
恒生点点头,道:“确是奴才在那边买的一些东西,主要还是汗王府的馈赠。正想着该如何往宫里传话,两位阿哥就下降,确是便宜。”
说完这些,他便又唤了个小厮,低声吩咐了几句。
少一时,便见那小厮端了托盘过来。恒生起身接过,亲自奉到两位阿哥前。
弘历的是两对镶嵌了青金石的蒙古刀,弘昼的是两对镶嵌八宝的银酒壶。
弘历接过,口中道了声谢,弘昼却是把玩着酒壶,有些皱眉,道:“你可不能糊弄爷?爷惦记这么久,就一对小酒壶?”
恒生笑道:“这只是小玩意,那边一个蒙古老匠人做的,比不得内造的精致,不过是个意思。两位爷的礼,在海淀园子里收着呢,现在倒是不便宜看。”
弘历闻言,眼睛闪了闪,没有说话;弘昼眼睛一亮,道:“可是蒙古马?”
恒生点头,道:“正是。承蒙汗王府那边馈赠,奴才便得了几十匹马。奴才已经使人留了几匹,若是两位爷不嫌弃,便孝敬给两位爷。两位爷赏人也好,留待开府也好,谨遵两位爷吩咐”
弘昼带了几分雀跃,不住口地道:“好,好,这才是好礼。”
弘历也生出兴致,开口问道:“是成年马,还是马驹?”
“权看两位爷心意。”恒生道。
弘历道:“那爷就要成年马,过两日你直接使人送到上上驷院。同口外牧场的马比比,看看哪个耐力更好些。若是真好,可留作种马。”
这般说笑的功夫,便有管事的过来传话,是初瑜请两位阿哥过梧桐苑说话。
曹颙去了衙门,不在府里,弘历也正想寻堂姐说说恒生补侍卫之事。
虽说以曹家现下的地位,子弟补侍卫,并不算难事,可恒生前还有个曹家嫡子在。
按照旧历,权贵家族,多是送有继承权的长子补侍卫,好得个近前侍候皇上的机会,得个大好前程。
可恒生身份毕竟不同,虽为次子,却是皇子伴读。
即便身上没打上印记,可在旁人看人,也算四阿哥的人。
其实,就算曹家两兄弟都补侍卫,也并不算什么为难事,只不知曹家长子那边,是不是真认定了科举仕途。
弘历这样想着,同弘昼一道,随着恒生进了内宅,去了梧桐苑。
这一回,堂姊弟两个想到一块去。
初瑜使人请两位阿哥梧桐苑说话,正是为恒生补侍卫之事。
曹颙心里想着,是恒生的世子之位,暂时没想到旁处;初瑜女人家心细,已经瞧出恒生在府里待得不自在。
毕竟现下不同小时候,旁人都有事情做,他一个人闲着,也委实无聊。
只是曹颙这些日子,为了补充海贸条陈与部议之事,正忙得不可开交,初瑜也找不到时机同丈夫商议。
在她看来,自然是给恒生补个侍卫稳当又便宜。
听说两位阿哥来访,初瑜便使人请他们到梧桐苑,就是为了探探四阿哥口风。
按照宫里旧例,像恒生这样皇子伴读出身的侍卫,即便入了侍卫处,也多是要拨到皇子身边当差。
没想到,弘历主动提及此事,初瑜心中不胜欢喜,面上却是不显,只说感激两位阿哥记挂恒生,同丈夫商议后再说此事。
弘历最近在六部学着办差事,想起曹颙近日忙碌的缘故,早先对他疏忽恒生的些许不满,也都烟消云散。
留两位阿哥说了一会儿话,厨房那边就来人回禀,道是席面已经预备齐当,来请示初瑜将席面摆在何处。
最后还是摆在前院花厅,正好天佑外出回来,便出面作陪。
他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又是芝兰玉树般的人品,弘历与之谈得比较投机。弘昼、恒生两个被撂在一旁,端着饭碗,倒是敞开了肚皮。
不知是不是“隔锅香”的缘故,弘昼一口气吃了三碗饭,还举着碗,唤小厮添饭。
弘历正好看到,忙道:“添了几回?不能再添,撑坏了怎么办?”
弘昼虽有些不情不愿,还是乖乖听话,又喝了半碗笋汤才撂下筷子。
到底是有些撑住了,弘昼是摸着肚子,出的曹府。弘历少不得说教一番,回到宫里,到底有些放心不下,使人去太医院开了消食丸给弘昼送去……
曹颙回府时,已经是戌初(晚上七点)。
外头起了风,开始扬起小雪花。
曹颙进屋时,身上就带了寒气,帽子上、肩膀上也有些积雪。
初瑜见状,忙服侍他换下补服,又使人端了热水给他洗脸。
曹颙虽身上带了寒气,心里却是一团火热。
经过数日讨论,海贸条陈终于通过了部议。
这通过的海贸条陈,已经不是曹颙最初提议的那个,而是经过十三阿哥提点,做了详尽补充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开放南洋海禁,允许士庶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对样贸易。
明日就是户部御前轮值,这份海贸条陈,将由他同张廷玉递到御前。若是皇上批了,那明年就能开放海禁。
曹颙最初提出的海贸条陈,就是在进行开放海禁的试探。只有朝廷真正认识了,海贸的收益,才能重视这一块。
没想到十三阿哥的胆子更大,直接让曹颙将开放海禁之事补充到条陈中。
历史,一点一点改变了么?
曹颙的眼睛亮亮的,眼睛有些湿润,耳边想起十三阿哥的话:“我有这个念头,都是因孚若的缘故。从圣祖爷开始,对洋人防范甚严。入广州港的外国船只,必须先到澳门接受检查才能入港。这样关门防范,只是防君子,不能防强盗。若是有朝一日,他们瓜分外其他地方的土地,将主意打到大清,那岂是我们想要关门就能关门的?”
国人向来自大,自诩为天朝上国,视外国人如蛮夷。
只有十三阿哥因王府有洋货铺子,也有门人在广州,对西洋的情况晓得得多些。加上曹颙三番两次,提及洋人用火枪与大炮开道,占领各个地方,开辟为殖民地之事,使得十三阿哥对洋人戒心慎重。
初瑜察觉出丈夫的喜悦,心情也跟着欢喜起来。
曹颙却不单单是为公事欢喜,还因十六阿哥那边传过来消息,恒生请封世子之事**不离十。
待曹颙用了饭,初瑜便提及两位皇子下降之事,还有弘历提议恒生补侍卫之事。
这两位皇子并不是头一回来曹府,曹颙倒也不甚意外。只是言及恒生补侍卫时,曹颙犹豫了一下,道:“这个倒是不着急,要不然再等等。”
初瑜有些意外,道:“莫非,爷还有旁的打算?总不会真的让恒生去考武举?”
曹颙摇摇头,道:“侍卫总要补的,不过要是等些日子,说不定就能越过蓝翎与三等,直接补了二等,说不定还能一等。”
初瑜晓得,丈夫从不说虚话,可这说能越过蓝翎与三等侍卫,也有些过了。
宗室侍卫中,是有些年岁不大,也能补一等、二等的,那更多的是荣誉、是体面;外臣补侍卫,更多的还是宿卫圣躬,多是一级一级熬出来的。
事情将成,曹颙也不怕妻子跟着担心,便将为恒生谋世子位之事对初瑜说了。
初瑜先是欢喜,随即却是皱眉:“如此说来,恒生要是受了朝廷册封,就要辟府另居?他一个人,怎么叫人放心?”
曹颙摇摇头,道:“不会那么急,就算要在京城辟府,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得的,快了说也要一年半载。你不必太担心,开府是开府,又没说他不能继续在家里住……”
话虽这样说,夫妻两个都晓得,以十六阿哥这样热心势头,恒生世子册封下来,指婚的旨意也就快了……
新装的系统7与搜狗犯冲,码字费劲,鼠标老跳,输入也成问题,一小时几百字的度。泪啊。明天重装系统,今天少的两千字,明后天之内补齐。
拼了五天,月票还是第七,奖金泡汤了。可月票总数将近一千四,比上个月多三百。^_^。
偷笑,真心感谢大家。
月初了,小九这回从一号开始努力,恳请大家,将保底月票投个小曹吧,恳求。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谋爵
一早,外头已经风歇雪住。
“入冬以来,可是下了好几场雪。”初瑜站在窗前,看了看窗外朦胧的雪景,转身对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