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第6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收获五谷丰登,要是疏于管理,或者乱来一气”土地就会给荒给看。朝廷对西南如此漠然轻视,把处所行政之权尽赋予土司”使黎庶只知有土司不知有朝廷,官府的政令便如一张废纸。官员的权威出不了府衙”甚至连生命平安都无法保障,以至于到了成化正德年间,有官员被分派到云贵广西任官”往往都被认为是贬谪,受官者也是如丧考妣,散尽千金也要贿得吏部改换任命,实在推不了,就弃官回乡”也不去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想昔时,阳明公龙场悟道,就是在被发配贵州,万念俱灰,躺在石棺材里”于绝处年夜彻年夜悟的。可五百年来只有一个王阳明,绝年夜大都人,躺在棺材里”就再也起不来了……
恶性循环之下”西南的局势也就越发糜烂,各豪强土司对朝廷也就越加轻视,因此只要心有不满”或者生出野心,必定聚众扯旗、杀官造反,固然”造反必须有合适的土壤,那就是民不聊生,老苍生实在活不下去。不过这对自己就极度贫穷,苍生又遭受土司和官府双重录削的西南地区来,实在不算什么难事。
可以,掀开西南的历史”就是一部造反平叛史,当造反摆荡西南根基,超出京朝的容忍时、便会派出年夜军平叛,杀一批不听话的头颅,然后安生个十几几十年,然后再造反”一代代薪火相传,连绵不断。
丰氏家族的故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弘治五年,广西古田、马平一带产生了特年夜饥荒”官府仍强迫农民交粮纳税,苍生不堪忍受。
于是”韦银豹的父亲韦朝威、从父韦朝猛,联络覃广德等率众造反。弘治八年,一举攻占古田县城”占据古田二十六年,号称,广福王”一直到正德十三年”才被剿灭,韦朝威、韦朝猛授首。
威猛兄弟牺牲后,他们的四个儿子为父报仇,继续造反。但一来,他们元气年夜伤,一时难以复原;二来,那时前后有毛伯温、张经等名臣良将经略广西,三来,田州的瓦老太君心向朝廷,其狼兵天车无敌……所以在整个嘉靖年间,还都是打闹,以低调恢复元气为主。
比及了嘉靖末年,瓦氏夫人归西,韦氏已经重新强年夜起来,并获得了一位优秀的领袖韦氏四兄弟中最的韦银豹。韦银豹自幼力年夜无穷”且爱书,尤其是兵法”在率众迎击朝廷从两广湖南拼凑的四万年夜军战役中,他指挥若定,凭借有利地势与官军周旋;采纳声东击西的战术”把官军拖得疲惫不堪”而后集中优势军力歼灭来犯之敌”破坏了官军的围剿。
而后”韦银豹会盟覃万贤、黄朝猛等强力土司”年夜力扩张土地,率众再度攻克古田县城,斩杀县令朱铠。随后又攻下了睢容县城”杀县令张士毅。韦银豹声威年夜震,又有八寨土司来归”于是他在古田建立政权,自号莫一年夜王,正式起兵反明。为了消弱明朝在广西的势力,他率众架云梯,越城墙,强攻重镇灵川。入城后,杀官吏,烧官署,运走年夜量金银粮食,运不走的,便分给贫民,获得,杀富济贫,的名声。
灵川之役后,广西明军闻风丧胆,而朝廷又要先平定东南偻乱”接着是翰南叛乱,无暇派兵支援,官军只能退守省城桂林,以重兵据守临桂一带。韦银豹则进入了成长的黄金时期”他接连占领二十几个县城,势力笼罩广西北部。他在土地上设官吏管理,向富室征粮收税”抑富济贫”争取穷困苍生的支持”其野心昭然天下。
随着势力的膨胀,韦银豹雄心勃勃,策划了一系列年夜振声威的军事行动”其巅峰之作即是三打桂林城,后两次更是攻入城中,洗劫藩库,杀广西布政使以下官员十几名,灭靖江王府三千余口,靖江王躲在密道中”才逃过一劫。
攻入省城桂林,使韦银豹的声望达到了极点,也是他愈发轻视起年夜明来,竟然于嘉靖四十五年继续北上,杀入湖南省境,终于引起了朝廷的严重关注。于是,时任兵部尚书杨博,命俞年夜猷为广西总兵官”李延为广西巡抚”集结重兵平叛。俞年夜猷这位沙场宿将,虽然在某些人的打压下,一直郁郁不得志,但他从未丧失军事敏感,随时都做好了战争准备”一接到命令,便从广东入境,直捣韦银豹的老巢古田。
与戚家军齐名的俞家军,不是寻常官军可比”一路上势如破竹,顺利收复桂林城,兵锋直逼韦银豹的老巢古田。韦银豹年夜为震动,从湖南撤兵回援,与俞年夜猷屡次交战”均处于下风,只能利用地利与对方周旋。俞年夜猷也不着a急,稳扎稳打”攻心为上”已经将韦银豹的势力压缩在桂林以南,但因为地形复杂军力不足,且与巡抚李延理念不合,很难再进一步。
在北进受阻的情况下,韦银豹向南成长”杀害田州土司岑年夜猛”吞并了广西南部年夜片土地,收降了两万狼兵,实力年夜增。官军这边,巡抚李延与总兵俞年夜猷的不合越来越年夜到了必须留一个、去一个的境界。而李延是高拱的门生,俞年夜猷却没有靠山,于是和高拱穿一条裤子的杨博,将俞年夜猷调回广东,另派总兵官听从李延的调遣。
李延年夜权在握,终于可以依照自己的体例剿匪了,可是五万官军剿了三年花了朝廷几百万两银子,自己损兵折将,却没伤着韦银豹一根毫毛。而韦银豹在持久与朝廷的坚持中,也渐渐感到孤掌难鸣……虽然吞并了岑家的土地,但他为了救急在田州横征暴敛,使境内的抵当此起彼伏。并且岑年夜寿的弟弟尚在,使他不敢完全信任狼兵。
为了能久长的抵抗明军,他竟然求助安南的莫氏王朝,请其出兵帮自己抵当明军,事成之后愿与其分治广西南北。狂妄的越南人竟真的承诺下来,并出兵三万,帮他抵抗明军。其实韦银豹其实不是真想把广南拱手相让他也求助于那时中南半岛最强年夜的缅甸东吁王朝,同样以广南为条件请其出兵相助”但被缅甸王莽应龙识破了他的,一女两许,之计”所以没有出兵。
但就算这样,韦银豹也东拼西凑,拉起了十万年夜军……这时候”如果他继续坚守,神仙也拿他没体例。可他的军队不是原先的三万,而是十万年夜军。这十万人人吃马嚼,就算他占了半个广西也养不起,所以只能主动向富庶的广西北部倡议攻击。而他的敌手李延,这几年吃空饷吃得肥肠满脑,刮土地刮得天怒人怨,一见韦银豹年夜军前来,各部土司纷繁倒戈。李延未战先怯”竟还没看到韦银豹,就先退出了一百里,桂林又一次失守。之后明军节节溃退,一直被赶到了湖南,广西全境失陷,朝野震怒。
朝中上下意识到,如果再不正视韦银豹叛乱,年夜明就将失去越南一样,永远失去广西了。连素来不过问国事的隆庆帝”也破例召开朝会,讨论平叛之策。年夜臣们都被号称三十万的叛军吓住,一直认为这时候,唯有一人可以去收拾残局,那就是少傅、太子太保、武英殿年夜学士、内阁次辅沈默。
加之这时候,河套作战任务基本结束,可预期的数年内,不会有年夜的战争”隆庆便同意了这一建议,下旨加沈默为太保,命其督师平叛,天下各省戎马粮草任其调遣。
沈太保一到了湖南,便斩了李延的脑袋,传首南方六省,彰明自己对贪酷怯懦者的态度。然后调江西布政使殷正茂为广西巡抚,命两广总督吴百朋率广东总兵俞年夜猷进桂听命。
遣将之外,更是集结重兵,他从湖南调来了永顺、保靖土兵四万多人;从南直、浙江、福建调来了火枪兵三万人;加上广西原先四万土兵”以及吴百朋从广东带来的三万戎马,共十四万余军力,并故技重施,刊行战争债券,筹集到四百万多两白银以备军饷……只是不知道,这次他拿什么为标的物。
这么多军队,不合族不合省”还有新败之军,要是换一人统帅”不消打自己就乱套了。但人的名树的影,如今的沈默,身居东南抗倭、翰南剿匪、收复河套的累累战功,早就成为年夜明军神一般的人物……虽然他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争。他一到广西,濒临溃散的军心便很快稳定住,甭管是哪一族哪一省的,没一个敢触他的霉头。那些官吏将领也不敢再偷奸耍滑、贪赃枉法,全都老老实实听从调遣。
沈默永远不会去干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他把这些杂牌军队扔给了殷正茂和俞年夜猷,让这两人操练整顿,迅速捏出战斗力。他自己则与吴百朋一道,施展计谋,软硬兼施,分化瓦解韦银豹的联军,但凡归顺朝廷的土司,都既往不咎,厚加赏赐。因为很多土司与朝廷无冤无仇”甚至是世受皇恩,只是被韦银豹裹挟,才不克不及不出兵,看到朝廷要动真格的了”都吓得寝食不安。
现在沈默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还有赏赐”土司们自然动起了归心,几乎每天都有趁夜色率众投降的。面对晦气局面,韦银豹知道不克不及贪多求全”于是在将桂林洗劫一空后,主动收兵,退回古田根据地。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主要是军备和情报上的准备,隆庆五年正月,开始年夜举围剿。参将粱高、卢奇率领一万三千多人为先锋,兵锋直指古田。韦银豹冷静应战,挫败了首犯之敌。却被总兵俞年夜猷、参将王世科所率的狼兵以及官军一万多人,暗度陈仓,篡夺了睢容县城。
在占据前进基地后,明军年夜举进攻,殷正茂率五万年夜军,将叛军层层包抄。此时,官军改变了战术”每前进一步,都把周围的树木砍光,见衡宇燃烧,见石头过刀”并组织敢死队轮番袭击,还利用从河池、南丹调来的壮人土兵,打入义军内部,终于攻下了马浪、苦水等重要据点。叛军死伤惨痛”首领黄朝猛阵亡。韦银豹只好抛却据点”一退再退”年底退到了中越交接的深山之中,广西全境基本光复。
然而韦银豹仍然有三万之众”加上三万安南兵,六万人马在十万年夜山据险而守,背后又有莫氏王朝源源不竭的支持,殷正茂几次组织进剿,都损兵折将、收效甚微,只好暂时停下脚步,封锁叛军进出的隘。和要道”做出一副持久围困的架势。
就在韦银豹和安南人都要松口气时,一个令他们魂飞魄散的消息传来一明朝竟然知会莫朝的死敌黎朝,要借道越南南部,攻打莫朝!
第八六二章 南中国海(中)
第八六二章南中国海
其实这个年代,还没有越南之名。这个后世极为讨厌的国,古称交趾,因唐朝曾于其地设‘安南都护府”故又称安南。其地位于中南半岛东侧,北与云南、广西接壤,西和老挝、柬埔寨为邻,东邻南中国海,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秦朝灭亡后,秦将赵陀于岭南建南越国,于越南设置交趾、九真二郡,后世越南古史把南越国列入王统,称赵陀为赵武王,推尊为开国之君。九十年后,汉武帝平南越,以其地设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越南境内,自此越南正式纳入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经历了长达一千多年的郡县时代。
在归于中央王朝直辖的一千多年里,中国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典章制度与文化艺术不竭传入越南,使本地居民濡染汉文化甚深,增进了越南的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唐末,割据之风也传到安南,之后一直到宋朝立国前,在五十年多年傍边,史称‘五姓十二使君之乱’。最后丁姓领削平十二使君,建年夜瞿越国,是为越南封建立国之始。
后来丁朝被宋太祖封为交趾郡王视为‘列藩’。但直到南宋,才封李英宗为‘安南国王”这个封建国家才获得中国政府的正式认可,但仍与中原王朝连结藩属关系。立国后,其朝代更替频繁,二百多年间,先后经历了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和胡朝……其中陈朝历时最长,国力最强,甚至三次击退了元蒙军队的入侵,并在汉字基础上创作发现本国文字‘字喃”强化了其民族的自力性。
本朝立国早期,陈朝穷兵黩武,对少数民族和占城等邻国连年用兵,民穷财尽,怨声鼎沸农民起义不竭产生,国势迅速衰落。年夜明建文元年,外戚胡季篡位自立,建胡朝,开始改革。可惜没赶上好时候,永乐四年,雄心勃勃的永乐皇帝,终于腾出手来,以恢复陈朝为名派张辅率年夜军进入越南,灭胡氏,但朱棣是谁?固然不成能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于是设交趾布政使司,将其收归中央统治。
永乐十六年,因为朝廷派往交趾的官吏太过贪酷,惹得天怒人怨,且官军已经年夜半撤走,军事威慑力年夜减。结果清化土官黎利趁机叛逆……黎利原曾随‘反胡复陈’军起事,以善战多谋而为金吾将军。归降明军后,却仅被授于巡检之职,因此心怀不满。待明军年夜部分撤走后,便自称‘平定王’起事。被明军击败后,他率残部在密林中展开游击战,竟然收获奇效,使明军深陷泥淖,无可奈何。
一直撑到宣德三年,黎利的春季到了。以守旧和不思进取被称为仁君的宣宗章皇帝,开始年夜举削减开支……其中最重要的三项,内迁边防卫所、停止郑和下西洋,从安南撤兵,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明朝从安南撤兵后,黎利便以胜利者自居,倒也赢得了人心,遂于宣德三年建立了后黎朝,然后取得了明朝封爵的‘安南王国”重新恢复藩国地位。后黎朝国势一度达于壮盛,但自年夜明正德五年,襄翼帝即位后,国势渐衰。十七年后,权臣莫登庸篡位自立,建立现在的莫氏王朝……依照越南人的惯例,简称莫朝。
可是莫氏王朝先天不足……莫登庸的先祖为年夜明广东移民,虽然祖上做过陈朝状元,但到了他这一辈已经潦倒,莫登庸以渔夫因勇武而起,屡立战功,逐渐掌握了军权,最后逼黎朝皇帝禅让,夺去了天下。他因为根基浅薄,又是武人篡位……虽然越南称皇道帝,但其冠带风俗,还是深受年夜明影响,不但制度照搬,并且连重文轻武的恶习也学了个地道。
莫登庸怕生事变,因此善待黎氏王族,先朝文武,遵守一切遵守后黎朝的法度。可是年夜大都后黎朝王族、文武豪族,依然逃窜或隐姓埋名,又或者聚众成匪,否决他的统治。莫登庸和他的儿子莫登瀛四处平叛,扑灭了年夜大都叛乱,除它命中的宿敌……后黎旧臣阮淦在逃奔哀牢后,获得了哀牢国王的支持,但眼见一支支比他强年夜的义军被扑灭,阮淦意识到要与强年夜的莫朝匹敌,必须打出黎朝的旗号,于是他派人在国内遍求黎氏子孙,得昭宗子黎宁,立之。但他知道仅凭立个黎氏后人,无法打响复国的招牌,于是在黎宁继位后,即派使臣到北京备陈莫氏篡弑之罪,乞王师为其复国,嘉靖皇帝命人前往云南会勘,确认了黎氏的身份。并下旨切责莫氏的篡国之举,命其立即归位于黎氏,否则立即派王师南下平叛。
那时候,嘉靖皇帝还是个热血青年,在圣旨被莫朝无视后,决然派兵部尚书毛伯温挂帅征讨,毛伯温兴师动众,集年夜军十余万吞并镇南关,传檄安南,书记民众,年夜有灭此朝食之势。
见年夜军压境,舆论迫人,安南军心年夜乱,莫登庸坐卧不安。他考虑再三,于是遣使乞降,先降书和安南的地图与户籍,后更是亲率年夜臣十余人,赤膊自缚于镇南关请降。
于是毛伯温飞章报奏朝廷,嘉靖皇帝十分高兴,很快发布诏书,把安南王国改称安南都统使司,将其行政地位由属国降为属地,并入中国版图。莫登庸对此毫不介意,心安理得地对明自称都统使、对内却继续称帝建元。但不久之后,他就发现年夜事不妙了,他献国的举动被许多安南国人不齿,私下将他骂为‘’。
而其南方的黎宁,却因为获得了明朝简直认,成了许多黎朝旧人心中的不二国君。此消彼长间,于是风云咸会,义声年夜振,黎朝旧臣无不归顺。这时候莫登庸又卒了,阮淦抓住时机,年夜举北伐,所至远近降服,一度形势年夜好。但五年后,阮淦被莫朝降将毒死,其北伐戛然而止。但莫朝也受困于内乱,并未抓住O。NET时机反扑,而后莫朝多局限于山南以北。称北朝。以南属黎氏,为南朝。南北坚持局面形成。
阮淦去世后,其子郑检继续掌握黎朝军政年夜权,双方各有攻守,但总体是黎朝占优。不过年夜明隆庆二年,郑检去逝,其势力不分昆季的两个儿子郑松、郑桧争权夺利,致使内乱。黎朝重臣立郡公看到郑氏兄弟内争,率众降于莫,莫朝赐爵先郡公并让他担负向导,谦王莫敬典率兵十余万,战船七百艘,首先向郑桧进攻。郑桧自度不克不及支乃率众降于莫。也有不肯降莫的将领,率军退入安场关,与郑松会合,艰难维持。莫朝形势一片年夜好,年夜有统一整个安南之势。
但就在这时候,自我膨胀的莫朝,竟然出了一年夜昏招——国王莫茂洽受到韦银豹的蛊惑,派出三万军队,与他共御明军。按莫朝至少概况上,一直是尊奉明朝的,不该趟这浑水,但莫茂洽有他自己的考虑……因为他即位时尚为冲龄,由谦王莫敬典主持军事,应王莫敦让主持内政。这两位都是莫太宗的儿子,莫茂洽得叫二爷爷、三爷爷。可想而知,两位爷爷会不会把幼主当盘菜了。
莫茂洽自幼便在两位爷爷的阴影下长年夜,尤其是他二爷爷莫敬典,作为统帅讨伐南朝,眼看就要取得全面胜利了。这让青春期的皇帝十分焦虑,准确的,是让他的母后十分焦虑,于是母子俩一合计,如果能取得那一年夜片相当于另一个安南的土地,自然可以树立自己的威望,不至于被莫敬典摆荡了皇位。于是竟背着两位爷爷,与韦银豹签订了国书。
二位爷爷知道后,自然年夜为光火,可又拿这母子俩无可奈何。这时候韦银豹催促出兵的使者到了,二王决然拒绝,但那使者能言善辩,冷笑道:‘我们已经交换了国书,若是们背信,我家年夜王便将其送去北京,倒要看看明朝皇帝相信们的辩白,还是相信铁证如山!’
见二王被得变了脸色,那使者话锋一转,极力夸耀其自家年夜王几十年来的丰功伟绩。虽然多有注水,但二王知道,韦银豹确实纵横广西十几年,几次占领省城,打遍官军无敌手。又听那使者道:“若不是我家年夜王想要立国,又何必把年夜好的广南让给们?何况仍是我们与明朝接壤,们只需出兵相助。一旦事成,们就不再与明朝接壤,自然再不消受它管辖,也洗刷昔时的恶名!”
这最后一句,让二王动心了。他们如今马上就要灭失落南朝,统一安南了。但一个要命的问题,就是如何收复人心……当初太祖爷爷迫于无奈,献出国土,结果让莫氏背上了的骂名,只要这恶名一天不除,那将来就是天下一统,也还是人心不服,随时会有人叛乱的。
归根结底,这几年战事的顺利,让二王都有些飘飘然了,加上他们知道韦银豹这个人,都已经三十年了,想来明朝三十年都剿灭不了他,这厮八成也是天命所归,要称宗作祖了。现在只是出兵帮帮他,应该不会重演昔时‘兵压镇南关’那一幕。
固然,二位加起来活了一百多岁,什么都看明白了,根本不信韦银豹会痛痛快快履行许诺,但他们也不指望真的占领天朝的土地。他们要的,只是出兵天朝这个行为……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洗刷的恶名。固然,如果能顺道多占点土地,就算韦银豹给打了五折,那也是半个多安南!
一番频频思考,两个老鬼以‘不克不及让皇帝失信’的名义,决定履行合约。不过两个老鬼不会真给韦银豹卖命,他们把中越边疆上驻扎的,从南朝投降的过来,以及少数民族杂牌军中,东拼西凑了三万人马,浩浩荡荡拉到了广西,那真叫一个举国叫好,马上扭转了人心!
但比及了广南,他们才知道韦银豹为什么把这里让给他们了……丫就是穷山恶水刁民如狼的人间地狱!土地都被韦银豹刮了三尺,剩下的都是啃不动的硬骨头,随便一个堡垒、山寨,咬一口崩失落牙,保准不敢再来第二口。
不过好在他们也没派什么正经军队,年夜家‘老鸹落在猪身上,谁也别谁’。
如果,吃不下广南还在莫朝的预料之中,但在获得他们的援军后,‘如虎添翼’的韦银豹,竟然只坚持了十八个月就被明军打得屁滚尿流,节节溃退到了广越边疆的十万年夜山,着实吓得二王魂飞魄散。他们日夜担忧,明军会不管失落臂,直扑镇南关……虽然在肃清山中之敌前,是不成能的,但真到那一天,也就不消担忧了,乖乖洗净了脖子受戮就是了。
好在明朝年夜军停住了脚步,似乎有跟韦银豹持久坚持的趋势,固然更不成能威胁镇南关了。二位王爷这才松口气,合计着赶紧加把劲儿,把南朝灭了,好回军提防天兵。但就在莫敬典再次提兵出征,准备一鼓作气时,一个凶讯使他马上泄气——明朝向南朝阮松提出,要在岘港登岸,借道讨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