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汉书-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注'五'御,进也。
  时广陵贼张婴等觽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闲,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冀乃讽尚书,以纲为广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
  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一'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荆、杨、兖、豫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二'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闻,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闲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晨)**'辰'*也。既陷不义,实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纲约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婴深感悟,乃辞还营。
  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大会,置酒为乐,散遣部觽,任从所之;亲为卜居宅,相田畴;'三'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朝廷论功当封,梁冀遏绝,乃止。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注'一'二千石谓太守也。
  注'二'凡祭皆用牲,故曰血嗣。
  注'三'相,视也。田并畔曰畴。
  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纲自被疾,吏人咸为祠祀祈福,皆言“千秋万岁,何时复见此君”。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送到犍为,负土成坟。诏曰:“故广陵太守张纲,大臣之苗,剖符统务,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婴等缞杖,若丧考妣,朕甚愍焉!”拜纲子续为郎中,赐钱百万。
  王龚字伯宗,山阳高平人也。世为豪族。初举孝廉,稍迁青州刺史,劾奏贪浊二千石数人,安帝嘉之,征拜尚书。建光元年,擢为司隶校尉,明年迁汝南太守。政崇温和,好才爱士,引进郡人黄宪﹑陈蕃等。宪虽不屈,蕃遂就吏。蕃性气高明,初到,龚不即召见之,乃留记谢病去。龚怒,使除其录。功曹袁阆请见,言曰:“闻之传曰‘人臣不见察于君,不敢立于朝’。蕃既以贤见引,不宜退以非礼。”龚改容谢曰:“是吾过也。”乃复厚遇待之。由是后进知名之士莫不归心焉。阆字奉高。数辞公府之命,不修异操,而致名当时。
  永建元年,征龚为太仆,转太常。四年,迁司空,以地震策免。
  永和元年,拜太尉。在位恭慎,自非公事,不通州郡书记。其所辟命,皆海内长者。龚深疾宦官专权,志在匡正,乃上书极言其状,请加放斥。诸黄门恐惧,各使宾客诬奏龚罪,顺帝命亟自实。'一'前掾李固时为大将军梁商从事中郎,乃奏记于商曰:“今旦闻下太尉王公□令自实,未审其事深浅何如。王公束修厉节,敦乐蓺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觽,横为谗佞所构毁,觽人闻知,莫不叹栗。夫三公尊重,承天象极,未有诣理诉冤之义。
  '三'纤微感燍,辄引分决,是以旧典不有大罪,不至重问。'四'王公沈静内明,不可加以非理。卒有它变,则朝廷获害贤之名,髃臣无救护之节矣。昔绛侯得罪,袁盎解其过,'五'魏尚获戾,冯唐诉其冤,'六'时君善之,列在书传。今将军内倚至尊,外典国柄,言重信着,指撝无违,宜加表救,济王公之艰难。
  语曰:‘善人在患,饥不及餐。’斯其时也。”商即言之于帝,事乃得释。
  注'一'亟,急也,音纪力反。
  注'二'前书曰,杨子云曰:“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为苟得。”
  注'三'三公承助天子,位象三台,故曰承天象极。哀帝时,丞相王嘉有罪,召诣廷尉诏狱。主簿曰“将相不对理陈冤,相踵以为故事,君侯宜引决”也。
  注'四'大臣狱重,故曰重问。成帝时,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翟方进有罪,上使五二千石杂问。音义云:“大狱重,故以二千石五人同问之。”
  注'五'文帝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告以为反,诸公莫敢为言,唯郎中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有力也。
  注'六'冯唐,安陵人,文帝时为郎署长。上与论将帅,唐曰:“臣闻魏尚为云中守,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罚太重。”文帝悦,舍尚复官也。
  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卒于家。子畅。
  论曰:张魭﹑王龚,称为*(雅)**'推'*士,若其好通汲善,明发升荐,仁人之情也。夫士进则世收其器,贤用即人献其能。能献既已厚其功,器收亦理兼天下。'一'其利甚博,而人莫之先,岂同折枝于长者,以不为为难乎?'二'昔柳下惠见抑于臧文,'三'淳于长受称于方进。'四'然则立德者以幽陋好遗,显登者以贵涂易引。故晨门有抱关之夫,'五'柱下无朱文之轸也。'六'
  注'一'言贤人见用,则人竞献其所能。但有能即献,动必有功,功多赏厚,故言已厚其功。有才器必被收用,用则海内蒙福,故曰理兼天下。
  注'二'以不为为难,言不之难也。谓进贤达士,同折枝之易,而不为之。孟子谓齐宣王曰:“今恩足以及禽兽,而不能加于百姓者何?非力不能,是不为也。”
  王曰:“不能不为,二者谓何也?”孟子曰:“夫挟太山以超北海,王能乎?”
  王曰:“不能。”“为长者折枝,王能乎?”曰:“不能也。”孟子曰:“夫挟太山以超*'北'*海,是实不能,不可强也。为长者折枝甚易,而王不为,非不能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诸掌,何为不能加于百姓乎?”刘熙注孟子曰:“析枝,若今之案摩也。”
  注'三'柳下惠姓展,名禽,字获,食邑于柳下,谥曰惠。臧文仲,鲁大夫,姓臧孙,名辰。左传仲尼曰:“臧文仲不仁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言文仲知柳下惠之贤而使在下位,故曰抑之。
  注'四'成帝时,定陵侯淳于长以太后姊子为九卿。翟方进为丞相,独与长交,称荐之。
  注'五'论语:“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注云:“石门,鲁城外门也。
  晨,主守门,晨夜开闭也。”史记,侯嬴,夷门抱关者。守门必抱关,故兼言之。
  注'六'神仙传曰:“老子,周宣王时为柱下史。”朱文,画车为文也。轸,车后横木也。言贫贱之人,多被沦□,所以晨门之下必有抱关之贤,柱下之微永无朱文之辙也。
  畅字叔茂。少以清实为称,无所交党。初举孝廉,辞病不就。大将军梁商特辟举茂才,四迁尚书令,出为齐相。'一'征拜司隶校尉,转渔阳太守。所在以严明为称。坐事免官。是时政事多归尚书,桓帝特诏三公,令高选庸能。'二'太尉陈蕃荐畅清方公正,有不可犯之色,'三'由是复为尚书。
  注'一'齐王喜之相。
  注'二'庸,功也。
  注'三'礼记曰:“介冑之士,则有不可犯之色。”
  寻拜南阳太守。前后二千石逼惧帝乡贵戚,多不称职。畅深疾之,下车奋厉威猛,其豪党有衅秽者,莫不纠发。会赦,事得散。畅追恨之,更为设法,诸受臧二千万以上不自首实者,尽入财物;若其隐伏,使吏发屋伐树,堙井夷醦,豪右大震。功曹张敞奏记谏曰:“五教在宽,着之经典。汤去三面,八方归仁。
  '一'武王入殷,先去炮格之刑。'二'高祖鉴秦,唯定三章之法。孝文皇帝感一缇萦,蠲除肉刑。'三'卓茂﹑文翁﹑召父之徒,皆疾恶严刻,务崇温厚。'四'
  仁贤之政,流闻后世。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五'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六'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七'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实有折枝之易,而无挟山之难。郡为旧都侯甸之国,园庙出于章陵,'八'三后生自新野,'九'士女沾教化,黔首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继世而隆。愚以为恳恳用刑,不如行恩;孳孳求奸,未若礼贤。舜举嚱陶,不仁者远。'一0'随会为政,晋盗奔秦。'一一'虞﹑芮入境,让心自生。'一二'化人在德,不在用刑。”畅深纳敞谏,更崇宽政,慎刑简罚,教化遂行。
  注'一'史记曰,汤为夏方伯,得专征伐。出见野张四面网,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曰:“汤德至禽兽!”于是诸侯毕服。嘻音僖。
  注'二'列女传:“纣为铜柱,以膏涂之,加于炭之上,使有罪缘焉,足滑跌墯,纣与妲己笑以为乐,名曰炮格之刑。”臣贤案:史记及帝王代纪皆言文王为西伯,献洛西之地,请除炮格之刑。今云武王,与此不同。
  注'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淳于公无男,有五女,骂其女曰:“生女不生男,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悲泣,随父至长安,上书请没官为婢以赎父。文帝悲怜其意,为除肉刑。
  注'四'景帝时,文翁为蜀郡守,仁爱教化。宣帝时,召信臣为南阳太守,视人如子,其化大行。
  注'五'韩诗外传曰:“夫吞舟之鱼,不居潜泽。”前书曰“高祖约法三章,号为网漏吞舟之鱼”也。
  注'六'迂,远也。
  注'七'庄子曰“饰智以惊愚,修身以明□,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注'八'五百里甸服,千里侯服。南阳去洛千里,故曰侯甸。南顿君以上四庙在焉。
  注'九'光烈皇后,和帝阴后﹑邓后,并新野人。
  注'一0'论语子夏之辞也。
  注'一一'左传,晋命随会将中军,且为太傅,晋国之盗奔秦也。
  注'一二'史记曰,文王为西伯,阴行善化,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决,乃如周。入界,见耕者让畔,少者让长。虞﹑芮二人不见西伯,臱而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曷为取辱?”遂俱让而还也。
  郡中豪族多以奢靡相尚,畅常布衣皮褥,车马羸败,以矫其敝。同郡刘表时年十七,从畅受学。进谏曰:“夫奢不僭上,俭不逼下,'一'循道行礼,贵处可否之闲。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二'无乃皎然自贵于世乎?”畅曰:“昔公仪休在鲁,拔园葵,去织妇;'三'孙叔敖相楚,其子被裘刈薪。'四'夫以约失之鲜矣。'五'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六'虽以不德,敢慕遗烈。”
  注'一'礼记曰“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也。
  注'二'论语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言仲尼得奢俭之中,而夷齐饥死,是末操也。
  注'三'史记曰,鲁相公仪休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妇,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子利乎?”
  注'四'史记曰,孙叔敖为楚相,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贫困,往见优孟,言孙叔敖子也。”居数年,其子贫,负薪逢优孟。优孟言之于王,封之寝丘四百户也。
  注'五'论语孔子之辞也。言俭则无失。
  注'六'孟子之辞。
  后征为长乐恚尽=辏ㄋ究眨拢运植呙狻C髂辏溆诩摇
  子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谦子粲,以文才知名。'一'
  注'一'粲字仲宣。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车骑填门,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既至,年幼,容状短小,一座尽惊。邕曰:“王公之孙,有异才,吾不如也。”太祖辟粲为丞相掾,后为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尝与人行,读道边碑,人问“卿能闇记乎”?因使背而诵之,一文不失。
  观人围碁,粲为覆之,澙者不信,以帊盖之,更以它局为之,不误一道。年四十卒。魏志有传。
  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始为县门下史。
  时河南尹田歆外甥王谌,名知人。'一'歆谓之曰:“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尔助我求之。”明日,谌送客于大阳郭,遥见暠,异之。还白歆曰:“为尹得孝廉矣,近洛阳门下史也。”歆笑曰:
  “当得山泽隐滞,*(近)**'乃'*洛阳吏邪?”谌曰:“山泽不必有异士,异士不必在山泽。”歆即召暠于庭,辩诘职事。暠辞对有序,歆甚知之,召署主簿,遂举孝廉,辟太尉府,举高第。
  注'一'有知人之名也。
  顺帝末,为侍御史。时所遣八使光禄大夫杜乔﹑周举等,多所纠奏,而大将军梁冀及诸宦官互为请救,事皆被寑遏。暠自以职主刺举,志案奸违,乃复劾诸为八使所举蜀郡太守刘宣等罪恶章露,宜伏欧刀。又奏请□四府条举近臣父兄及知亲为刺史﹑二千石尤残秽不胜任者,免遣案罪。帝乃从之。擢暠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暠乃手□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驰命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
  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暠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其白狼﹑盘木﹑唐菆﹑潱Зp僰诸国,'一'自前刺史朱辅卒后遂绝;暠至,乃复举种向化。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梁冀,暠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暠。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二'暠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暠﹑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暠﹑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详。比盗贼髃起,处处未绝。暠﹑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三'
  梁太后省奏,乃赦暠﹑承罪,免官而已。
  注'一'菆音侧留反。
  注'二'“直”或作“宜”。
  注'三'言各饰伪辞,隐匿真状也。
  后凉州羌动,以暠为凉州刺史,甚得百姓欢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乃许之。暠复留一年,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暠与相揖谢,千里不得乘车。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
  后司隶校尉举暠贤良方正,不应。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暠为度辽将军。暠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羌虏先时有生见获质于郡县者,悉遣还之。诚心怀抚,信赏分明,由是羌胡﹑龟兹﹑莎车﹑乌孙等皆来顺服。暠乃去烽燧,除候望,'一'边方晏然无警。
  注'一'昼举烽,夜燔燧。解见光武纪。
  入为大司农。延熹四年,迁司徒。推达名臣桥玄﹑皇甫规等,为称职相。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匈奴闻暠卒,举国伤惜。单于每入朝贺,望见坟墓,辄哭泣祭祀。二子:岱,拂。
  岱字公祖。好学养志。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公车特征,病卒。
  初,岱与李固子燮同征议郎,燮闻岱卒,痛惜甚,乃上书求加礼于岱。曰:“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伏见故处士种岱,淳和达理,耽悦诗书,富贵不能回其虑,万物不能扰其心。禀命不永,奄然殂殒。
  若不盘桓难进,等辈皆已公卿矣。'一'昔先贤既没,有加赠之典,'二'周礼盛德,有铭诔之文,'三'而岱生无印绶之荣,卒无官谥之号。虽未建忠效用,而为圣恩所拔,遐迩具瞻,宜有异赏。”朝廷竟不能从。
  注'一'易屯卦曰:“盘桓,利居贞。”
  注'二'春秋隐公五年,臧僖伯卒,隐公葬之加一等。杜预曰:“加命服之一等。”
  注'三'周礼司勋曰:“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又曰“卿大夫之丧,赐谥诔”也。
  拂字颖伯。初为司隶从事,拜宛令。时南阳郡吏好因休沐,游戏市里,为百姓所患。拂出逢之,必下车公谒,以愧其心,自是莫敢出者。政有能名,累迁光禄大夫。初平元年,代荀爽为司空。明年,以地震策免,复为太常。
  李傕、郭汜之乱,长安城溃,百官多避兵冲。拂挥□而出曰:“为国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凶贼兵刃向宫,去欲何之!”遂战而死。子劭。
  劭字申甫。少知名。中平末,为谏议大夫。
  大将军何进将诛宦官,召并州牧董卓,至渑池,而进意更狐疑,遣劭宣诏止之。
  卓不受,遂前至河南。劭迎劳之,因譬令还军。卓疑有变,使其军士以兵胁劭。
  劭怒,称诏大呼叱之,军士皆披,'一'遂前质责卓。卓辞屈,乃还军夕阳亭。'二'
  注'一'披音芳靡反。
  注'二'夕阳亭在河南城西。
  及进败,献帝即位,拜劭为侍中。卓既□权,而恶劭强力,遂左转议郎,出为益凉二州刺史。会父拂战死,竟不之职。服终,征为少府、大鸿胪,皆辞不受。
  曰:“昔我先父以身徇国,吾为臣子,不能除残复怨,何面目朝觐明主哉!”遂与马腾、韩遂及左中郎刘范、谏议大夫马宇共攻李傕、郭汜,以报其仇。与汜战于长平观下,'一'军败,劭等皆死。胜遂还凉州。
  注'一'长平,阪名也。有观,在长安西十五里也。
  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历世著名。'一'父亹,广汉太守。'二'球少涉儒学,善律令。阳嘉中,举孝廉,稍迁繁阳令。'三'时魏郡太守讽县求纳货贿,球不与之,太守怒而挝督邮,欲令逐球。'四'督邮不肯,曰:“魏郡十五城,独繁阳有异政,今受命逐之,将致议于天下矣。”太守乃止。
  注'一'谢承书曰:“祖父屯,有令名。”
  注'二'亹音尾。
  注'三'繁阳,魏郡县。
  注'四'挝,击也。
  复辟公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桂阳黠贼李研等髃聚寇钞,陆梁荆部,州郡懦弱,不能禁,太尉杨秉表球为零陵太守。球到,设方略,儙月闲,贼虏消散。而州兵朱盖等反,与桂阳贼胡兰数万人转攻零陵。零陵下湿,编木为城,不可守备,郡中惶恐。掾史白遣家避难,球怒曰:“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一'岂顾妻孥而沮国威重乎?复言者斩!”乃悉内吏人老弱,与共城守,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贼复激流灌城,球辄于内因地埶反决水淹贼。相拒十余日,不能下。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球募士卒,与尚共破斩朱盖等。赐钱五十万,拜子一人为郎。迁魏郡太守。
  注'一'文帝初与郡守分铜虎符。
  征拜将作大匠,作桓帝陵园,所省巨万以上。迁南阳太守,以纠举豪右,为执家所谤,征诣廷尉抵罪。会赦,归家。
  *(复)**'征'*拜廷尉。熹平元年,窦太后崩。太后本迁南宫云台,'一'宦者积怨窦氏,遂以衣车载后尸,置城南市舍数日。中常侍曹节、王甫欲用贵人体殡,帝曰:“太后亲立朕躬,统承大业。诗云:‘无德不报,无言不酬。’'二'岂宜以贵人终乎?”于是发丧成礼。及将葬,节等复欲别葬太后,而以冯贵人配祔。
  '三'诏公卿大会朝堂,令中常侍赵忠监议。太尉李咸时病,乃扶舆而起,捣椒自随,谓妻子曰:“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吾不生还矣。”既议,坐者数百人,各瞻望中官,良久莫肯先言。赵忠曰:“议当时定。”怪公卿以下各相顾望。球曰:“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临天下,宜配先帝,是无所疑。”忠笑而言曰:“陈廷尉宜便操笔。”球即下议曰:“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聪明母仪之德。遭时不造,援立圣明,承继宗庙,功烈至重。先帝晏驾,因遇大狱,迁居空宫,不幸早世,家虽获罪,事非太后。今若别葬,诚失天下之望。且冯贵人頉墓被发,骸骨暴露,与贼并尸,魂灵污染,'四'且无功于国,何宜上配至尊?”忠省球议,作色俛仰,蚩球曰:“陈廷尉建此议甚健!”球曰:“陈、窦既冤,皇太后无故幽闭,臣常痛心,天下愤叹。今日言之,退而受罪,宿昔之愿。”公卿以下,皆从球议。李咸始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