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汉书-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五一三页一一行邓太后以伦久宿恚О矗杭潮尽⒌畋尽熬谩毕掠小霸凇弊帧
  二五一三页一二行各雠校*(汉)*家法刊误谓诸儒各谓其师说为家法,后人不知,妄加一“汉”字。今据删。
  二五一四页八行立平原王*(德)**'翼'*据殿本考证引何焯说改。
  二五一五页一一行屯朔平门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云“平朔门”。
  二五一六页一三行又*'分'*与光据汲本、殿本补。
  二五一七页四行西平昌*(诸)*县属平原郡据殿本删。按:王先谦谓殿本无“诸”字是。
  二五一七页七行曪信山都并属南阳郡也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案郡国志,曪信属汝南,不属南阳。
  二五一七页八行下隽县*'属'*长沙郡校补谓案注“县”下脱“属”字。今据补。
  二五一七页一五行五官*'中'*郎将据殿本补。按:刊误谓“五官”下少一“中”字。
  二五一八页二行而分程半按:校补谓案文“程”下少一“国”字。
  二五一八页一一行阳嘉中诏九卿举武猛按:校补引侯康说,谓阳嘉中无此诏,永和三年有之。通鉴考异谓此传误以永和为阳嘉,是也。
  二五一九页六行益州刺史种暠于斜谷关搜得其书按:“斜谷关”汲本、殿本作“斜谷闲”,魏志裴注引续汉书作“函谷关”。
  二五一九页一0行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按:殿本考证谓魏志嵩少子德。
  二五二一页五行*(将军)*侍御史护丧刊误谓按超赠将军尔,不可使将军护丧,明衍二字。今据删。按:张森楷校勘记谓治要无“将军”二字。
  二五二二页四行输作右校按:张森楷校勘记谓案输作者皆左校,此独右校,待考。
  二五二三页四行京兆尹袁逢于旅舍阅参车三百余两按:李慈铭谓治要“车”下有“重”字。
  二五二四页二行其本魏郡人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其”下疑脱“先”字。
  二五二四页七行增邑三千户按:校补谓“邑”下盖脱“至”字。此并前六百户合为三千户也,否则下文增邑四千六百户,并前不止七千六百户矣。
  二五二八页五行节等宦官佑薄按:集解引周寿昌说,谓“佑薄”之“佑”,恐应作“祜”,盖吕强原疏避安帝讳也。
  二五二八页八行陛下或其琐才汲本、殿本“或”作“惑”。按:或与惑通。
  二五三二页二行以为所献希之导引也按:“希”字无义,必有误,刊误谓当作“物”。
  二五三三页一一行下邳徐衍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衍”作“演”。
  二五三三页一一行汝阳李巡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汝阳”经典序录作“汝南”。
  二五三三页一一行北海赵佑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佑”作“裕”。
  二五三四页三行黜为关*(中)**'内'*侯按:殿本考证谓何焯校本“中”改“内”。
  今据改。
  二五三五页一行郎中中山张钧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郎中”作“中郎将”,“钧”作“均”。
  二五三五页八行后中常侍封谞徐*(奏)**'奉'*事独发觉按:“徐奏”当依皇甫嵩传作“徐奉”,通鉴亦作“徐奉”,各本皆未正,今改。
  二五三五页一一行狄道诸郡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狄道非郡名,当云“陇西”。
  二五三六页九行故聚为私臧复*(臧)*寄小黄门常侍钱各数千万据李慈铭说删。
  按:李云治要无下“臧”字,是也,当据删。
  二五三六页九行张常侍是我公汲本、殿本“公”作“父”。按:通鉴作“公”。
  二五三七页五行形象兆见按:“形”原斗“刑”,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五三七页一二行三*(世)**'代'*以嬖色取祸据汲本改。
  二五三八页一行故少主凭谨旧之庸按:“主”原斗“王”,径改正。
  二五三九页一行由辨之不早辨也按:两“辨”字原并斗“辩”,径改正。
  二五三九页一行盖言慎也按:“慎”原斗“顺”,径改正。 后一页
  后汉书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传 第六十九上
  昔王莽、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一'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范升、陈元、郑兴、杜林、恚Ш辍⒘趵ァ⒒溉僦剑条喽S谑橇⑽寰┦浚饕约曳ń淌冢子惺⒚稀⒘呵稹⒕┦希惺榕费簟⒋笮∠暮睿搿⒙场⒑翊笮〈鳎呵镅稀⒀眨彩牟┦浚2畲巫芰煅伞
  注'一'礼记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一'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二'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天子始冠通天,'三'衣日月,'四'备法物之驾,'五'盛清道之仪,'六'坐明堂而朝髃后,登灵台以望云物,'七'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八'其后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别立校舍,搜选高能以受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注'一'笾豆,礼器也。竹谓之笾,木谓之豆。干,盾也。戚,钺也。舞者所执。
  注'二'方领,直领也。委它,行貌也。委音于危反。它音以支反。
  注'三'徐广舆服杂注曰:“天子朝,冠通天冠,高九寸,黑介帻,金薄山,所常服也。”
  注'四'续汉志曰“乘舆备文日月星辰”也。
  注'五'胡广汉制度曰“天子出,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骖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法驾,公不在卤簿,唯河南尹、执金吾、洛阳令奉引,侍中骖乘,奉车郎御,属车三十六乘。小驾,太仆奉驾,侍御史整车骑”也。
  注'六'汉官仪曰“清道以旄头为前驱”也。
  注'七'云物,解见明纪。
  注'八'汉官仪曰:“辟雍四门外有水,以节观者。”门外皆有桥,观者水外,故云圜桥门也。圜,遶也。
  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一'顾命史臣,着为通义。'二'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觽家。孝和亦数幸东观,览阅书林。及邓后称制,学者颇懈。时樊准、徐防并陈敦学之宜,又言儒职多非其人,于是制诏公卿妙简其选,三署郎能通经术者,皆得察举。自安帝览政,薄于蓺文,博士倚席不讲,'三'
  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颓敝,鞠为园蔬,'四'牧儿荛竖,至于薪刈其下。顺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黉宇,'五'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试明经下第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郡国耆儒皆补郎、舍人。本初元年,梁太后诏曰:“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六'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党人既诛,其高名善士多坐流废,后遂至忿争,更相言告,亦有私行金货,定兰台桼书经字,以合其私文。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七'使天下咸取则焉。
  注'一'石渠见章纪。
  注'二'即白武通*(议)**'义'*是。
  注'三'礼记曰:“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闲三席。”又曰:“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闲函丈。”注云:“谓讲问客也。”倚席言不施讲坐也。
  注'四'诗小雅曰:“鞠为茂草。”注云:“鞠,穷也。”
  注'五'说文曰:“黉,学也。”黉与横同。
  注'六'汉官仪曰:“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
  注'七'古文谓孔子壁中书。篆书,秦始皇使程邈所作也。隶书亦程邈所献也,主于徒隶,从简易也。谢承书曰:“碑立太学门外,瓦屋覆之,四面栏障,开门于南,河南郡设吏卒视之。”杨龙骧洛阳记载朱超石与兄书云:“石经文都似碑,高一丈许,广四尺,骈罗相接。”
  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两,自此以后,参倍于前。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一'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余乘,道路艰远,复□其半矣。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
  注'一'縢亦□也,音徒恒反。说文曰:“□,囊也。”
  东京学者猥觽,难以详载,今但录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其自有列传者,则不兼书。若师资所承,'一'宜标名为证者,乃着之云。
  注'一'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故因曰师资。
  前书云:田何传易授丁宽,'一'丁宽授田王孙,王孙授沛人施雠、东海孟喜、琅邪梁丘贺,'二'由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又东郡京房受易于梁国焦延寿,'三'别为京氏学。又有东莱费直,'四'传易,授琅邪王横,为费氏学。'五'本以古字,号古文易。又沛人高相传易,授子康及兰陵毋将永,为高氏学。'六'施、孟、梁丘、京氏四家皆立博士,费、高二家未得立。
  注'一'前书宽字子襄。
  注'二'前书雠字长卿,喜字长卿,贺字长翁。
  注'三'前书延寿名赣。
  注'四'前书直字长翁。
  注'五'前书“横”作“璜”,字平仲。
  注'六'毋将姓也,毋读曰无。
  刘昆字桓公,陈留东昏人,'一'梁孝王之胤也。少习容礼。'二'平帝时,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能弹雅琴,知清角之操。'三'
  注'一'东昏属陈留郡,东缗属山阳郡,诸本作“缗”者误。
  注'二'容,仪也。前书鲁徐生善为容,孝文时,以容为礼官大夫。
  注'三'刘向别录曰:“雅琴之意,事皆出龙德诸琴杂事中。”前书蓺文志曰:“雅琴,龙氏名德,赵氏名定。”韩子曰:“师旷对晋平公曰:‘昔黄帝合鬼神,驾象车,交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埽,雨师洒道,作为清角。今君德薄,不足以听之。’”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一'每有行礼,县宰辄率吏属而观之。王莽以昆多聚徒觽,私行大礼,有僭上心,乃系昆及家属于外黄狱。寻莽败得免。既而天下大乱,昆避难河南负犊山中。'二'
  注'一'诗小雅瓠叶诗序曰:“刺幽王□礼而不能行,故思古之人,不以微薄废礼焉。”诗曰:“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菟斯首,炰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昆惧礼之废,故引以瓠叶为俎实,射则歌“菟首”之诗而节也。
  注'二'郡国志河南郡有负犊山。
  建武五年,举孝廉,不行,遂逃,教授于江陵。光武闻之,即除为江陵令。时县连年火醔,昆辄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征拜议郎,稍迁侍中﹑弘农太守。
  先是崤﹑黾驿道多虎醔,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度河。
  帝闻而异之。二十二年,征代杜林为光禄勋。诏问昆曰:“前在江陵,反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度河,行何德政而致是事?”昆对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质讷。帝叹曰:“此乃长者之言也。”顾命书诸策。乃令入授皇太子及诸王小侯五十余人。二十七年,拜骑都尉。三十年,以老乞骸骨,诏赐洛阳第舍,以千石禄终其身。中元二年卒。
  子轶,字君文,传昆业,门徒亦盛。永平中,为太子中庶子。建初中,稍迁宗正,卒官,遂世掌宗正焉。
  洼丹字子玉,'一'南阳育阳人也。世传孟氏易。王莽时,常避世教授,专志不仕,徒觽数百人。建武初,为博士,稍迁,十一年,为大鸿胪。作易通论七篇,世号洼君通。丹学义研深,易家宗之,称为大儒。十七年,卒于官,年七十。
  注'一'风俗通“洼”音“圭”。
  时中山觟阳鸿,字孟孙,'一'亦以孟氏易教授,有名称,永平中为少府。
  注'一'姓觟阳,名鸿也。觟音胡瓦反。其字从“角”字,或作“鲑”。从“鱼”者,音胡佳反。
  任安字定祖,广汉绵竹人也。少游太学,受孟氏易,兼通数经。又从同郡杨厚学图谶,究极其术。时人称曰:“欲知仲桓问任安。”又曰:“居今行古任定祖。”
  学终,还家教授,诸生自远而至。初仕州郡。后太尉再辟,除博士,公车征,皆称疾不就。州牧刘焉表荐之,时王涂隔塞,诏命竟不至。年七十九,建安七年,卒于家。
  杨政字子行,京兆人也。少好学,从代郡范升受梁丘易,善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杨子行。”教授数百人。
  范升尝为出妇所告,坐系狱,政乃肉袒,以箭贯耳,抱升子潜伏道傍,候车驾,而持章叩头大言曰:“范升三娶,唯有一子,今适三岁,孤之可哀。”武骑虎贲惧惊乘舆,举弓射之,犹不肯去;旄头又以戟叉政,伤匤,政犹不退。哀泣辞请,有感帝心,诏曰:“乞杨生师。”'一'即尺一出升。政由是显名。
  注'一'乞读曰*(气)**'气'*。
  为人嗜酒,不拘小节,果敢自矜,然笃于义。时帝貋梁松,皇后弟阴就,皆慕其声名,而请与交友。政每共言论,常切磋恳至,不为屈挠。尝诣杨虚侯马武,武难见政,称疾不为起。政入户,径升黙排武,把臂责之曰:“卿蒙国恩,备位藩辅,不思求贤以报殊宠,而骄天下英俊,此非养身之道也。今日动者刀入胁。”
  武诸子及左右皆大惊,以为见劫,操兵满侧,政颜色自若。会阴就至,责数武,令为交友。其刚果任情,皆如此也。建初中,官至左中郎将。
  张兴字君上,颍川鄢陵人也。习梁丘易以教授。建武中,举孝廉为郎,谢病去,复归聚徒。后辟司徒冯勤府,勤举为孝廉,稍迁博士。永平初,迁侍中祭酒。
  十年,拜太子少傅。
  显宗数访问经术。既而声称着闻,弟子自远至者,着录且万人,为梁丘家宗。'一'
  十四年,卒于官。
  注'一'着于籍录。
  子鲂,传兴业,位至张掖属国都尉。
  戴凭字次仲,汝南平舆人也。习京氏易。年十六,郡举明经,征试博士,拜郎中。
  时诏公卿大会,髃臣皆就席,凭独立。光武问其意。凭对曰:“博士说经皆不如臣,而坐居臣上,是以不得就席。”帝即召上殿,令与诸儒难说,凭多所解释。
  帝善之,拜为侍中,数进见问得失。帝谓凭曰:“侍中当匡补国政,勿有隐情。”
  凭对曰:“陛下严。”帝曰:“朕何用严?”凭曰:“伏见前太尉西曹掾蒋遵,清亮忠孝,学通古今,陛下纳肤受之诉,遂致禁锢,'一'世以是为严。”帝怒曰:
  “汝南子欲复党乎?”凭出,自系廷尉,有诏□出。后复引见,凭谢曰:“臣无謇谔之节,而有狂瞽之言,不能以尸伏谏,'二'偷生苟活,诚臱圣朝。”帝即□尚书解遵禁锢,拜凭虎贲中郎将,以侍中兼领之。
  注'一'论语孔子曰:“肤受之诉。”注云:“谓受人之诉辞,*'在'*皮肤之*'外'*,不深知其情核也。”
  注'二'韩诗外传曰:“昔卫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知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死不当居丧正堂,殡我于侧室足矣。’卫君问其故,子以父言闻于君,君乃召蘧伯玉而贵之,弥子瑕退之,徙殡于正堂,成礼而后去。”
  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髃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在职十八年,卒于官,诏赐东园梓器,钱二十万。
  时南阳魏满字叔牙,亦习京氏易,教授。永平中,至弘农太守。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习京氏易﹑古文尚书。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遣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不行,终于家。
  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而陈元﹑郑觽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融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
  前书云:济南伏生'一'传尚书,授济南张生及千乘欧阳生,'二'欧阳生授同郡儿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世相传,至曾孙欧阳高,'三'为尚书欧阳氏学;张生授夏侯都尉,'四'都尉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氏学;胜传从兄子建,建别为小夏侯氏学:三家皆立博士。又鲁人孔安国传古文尚书授都尉朝,'五'朝授胶东庸谭,为尚书古文学,未得立。
  注'一'名胜。
  注'二'前书字和伯。
  注'三'高字子阳。
  注'四'都尉名。
  注'五'姓都尉名朝。
  欧阳歙字正思,乐安千乘人也。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至歙八世,皆为博士。
  歙既传业,而恭谦好礼让。王莽时,为长社宰。'一'更始立,为原武令。世祖平河北,到原武,见歙在县修政,迁河南都尉,后行太守事。世祖即位,始为河南尹,封被阳侯。'二'建武五年,坐事免官。明年,拜杨州牧,迁汝南太守。
  推用贤俊,政称异夡。九年,更封夜侯。'三'
  注'一'长社,今许州县也。
  注'二'被阳故城在今淄州高苑县西南。
  注'三'夜,今莱州掖县。
  歙在郡,教授数百人,视事九岁,征为大司徒。坐在汝南臧罪千余万发觉下狱。
  诸生守阙为歙求哀者千余人,至有自髡剔者。平原礼震,'一'年十七,闻狱当断,驰之京师,行到河内获嘉县,自系,上书求代歙死。曰:“伏见臣师大司徒欧阳歙,学为儒宗,八世博士,而以臧咎当伏重辜。歙门单子幼,未能传学,身死之后,永为废绝,上令陛下获杀贤之讥,下使学者丧师资之益。乞杀臣身以代歙命。”书奏,而歙已死狱中。歙掾陈元上书追讼之,言甚切至,帝乃赐棺木,赠印绶,赙缣三千匹。
  注'一'谢承书曰:“震字仲威。光武嘉其仁义,拜震郎中,后以公事左迁淮阳王厩长。”
  子复嗣。复卒,无子,国除。
  济阴曹曾字伯山,从歙受尚书,门徒三千人,位至谏议大夫。子祉,河南尹,传父业教授。
  又陈留陈弇,字叔明,亦受欧阳尚书于司徒丁鸿,仕为蕲长。'一'
  注'一'续汉书曰:“弇以尚书教授,躬自耕种,常有黄雀飞来,随弇鬏翔。”
  牟长字君高,乐安临济人也。其先封牟,春秋之末,国灭,因氏焉。
  长少习欧阳尚书,不仕王莽世。建武二年,大司空弘'一'特辟,拜博士,稍迁河内太守,坐垦田不实免。
  注'一'宋弘也。
  长自为博士及在河内,诸生讲学者常有千余人,着录前后万人。着尚书章句,皆本之欧阳氏,俗号为牟氏章句。复征为中散大夫,赐告一岁,卒于家。
  子纡,又以隐居教授,门生千人。肃宗闻而征之,欲以为博士,道物故。'一'
  注'一'在路死也。案:魏台访*'议'*问物故之义,高堂隆荅曰:“闻之先师,物,无也,故,事也。言死者无复所能于事也。”
  宋登字叔阳,京兆长安人也。父由,为太尉。
  登少传欧阳尚书,教授数千人。为汝阴令,政为明能,号称“神父”。迁赵相,入为尚书仆射。顺帝以登明识礼乐,使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转拜侍中。数上封事,抑退权臣,由是出为颍川太守。市无二价,道不拾遗。病免,卒于家,汝阴人配社祠之。
  张驯字子鉨,济阴定陶人也。少游太学,能诵春秋左氏传。以大夏侯尚书教授。
  辟公府,举高第,拜议郎。与蔡邕共奏定六经文字。擢拜侍中,典领秘书近署,甚见纳异。因便宜陈政得失,朝廷嘉之。迁丹阳太守,化有惠政。光和七年,征拜尚书,迁大司农。初平中,卒于官。
  尹敏字幼季,南阳堵阳人也。'一'少为诸生。初习欧阳尚书,后受古文,兼善毛诗﹑谷梁、左氏春秋。
  注'一'堵音者。
  建武二年,上疏陈洪范消醔之术。时世祖方草创天下,未遑其事,命敏待诏公车,拜郎中,辟大司空府。
  帝以敏博通经记,令校图谶,使蠲去崔发所为王莽着录次比。'一'敏对曰:“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帝不纳。敏因其阙文增之曰:“君无口,为汉辅。”帝见而怪之,召敏问其故。敏对曰:“臣见前人增损图书,敢不自量,窃幸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