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汉书-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馍臀薰σ病4怂恼撸钪病!惫茏釉唬骸俺汲司蛞跚盅簦⑾难┙担槐病!
  安帝元初三年,有瓜异本共生,*(一)**'八'*瓜同蔕,时以为嘉瓜。或以为瓜者外延,离本而实,女子外属之象也。是时阎皇后初立,后阎后与外亲耿宝等共谮太子,废为济阴王,更外迎济北王子犊立之,草妖也。'一'
  注'一'古今注曰:“和帝永元七年三月,江夏县民舍柱生两枝,其一长尺五寸,分为八枝,其一长尺六寸,分为五枝,皆青也。”
  桓帝延熹九年,雒阳城局竹柏叶有伤者。占曰:“天子凶。”
  灵帝熹平三年,右校别作中有两樗树,皆高四尺所,其一株宿夕暴长,长丈余,大一围,作胡人状,头目鬓须发备具。京房易传曰:“王德衰,下人将起,则有木生人状。”'一'
  注'一'臣昭以木生人状,下人将起,京房之占虽以证验,貌类胡人,犹未辨了。
  董卓之乱,实拥胡兵,傕、汜之时,充斥尤甚,遂窥闲宫嫔,剽虐百姓。鲜卑之徒,践藉畿封,胡之害深,亦已毒矣。
  五年十月壬午,御所居殿后槐树,皆六七围,自拔,倒竖根在上。'一'
  注'一'臣昭曰:“槐是三公之象,贵之也。灵帝授位,不以德进,贪愚是升,清贤斯黜,槐之倒植,岂以斯乎?”
  中平元年夏,东郡,陈留济阳、长垣,济阴冤句、离狐县界,'一'有草生,其茎靡累肿大如手指,状似鸠雀龙蛇鸟兽之形,五色各如其状,毛羽头目足翅皆具。'二'近草妖也。是岁黄巾贼始起。皇后兄何进,异父兄朱苗,皆为将军,领兵。后苗封济阳侯,进、苗遂秉威权,持国柄,汉遂微弱,自此始焉。'三'
  注'一'风俗通曰:“西及城皇阳武城郭路边。”
  注'二'风俗通曰:“亦作人状,操持兵弩,万万备具,非但仿佛,类良熟然也。”
  注'三'应劭曰:“关东义兵先起于宋、恚е迹ぬ厍盆8河傗锫遥昝锿耍藜低啵蚤尕拭3铝簟⒓靡跤轿氲拢眉慈郑裘窦咧
  草妖之兴,岂不或信!”
  中平中,长安城西北六七里空树中,有人面生鬓。'一'
  注'一'魏志曰:“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公在雒阳,起建始殿,伐濯龙树而血出。
  又掘徙梨,根伤而血出。曹公恶之,遂寝疾,是月薨。”
  献帝兴平元年九月,桑复生椹,可食。'一'
  注'一'臣昭曰:桑重生椹,诚是木异,必在济民,安知非瑞乎?时苍生死败,周、秦歼尽,饿魂馁鬼,不可胜言,食此重椹,大拯危命,虽连理附枝,亦不能及。若以为怪,则建武野谷旅生,麻菽尤盛,复是草妖邪?
  安帝延光三年二月戊子,有五色大鸟集济南台,十月,又集新丰,时以为凤皇。
  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凡五色大鸟似凤者,多羽虫之孽。
  是时安帝信中常侍樊丰、江京、阿母王圣及外属耿宝等谗言,免太尉杨震,废太子为济阴王,不悊之异也。章帝末,号凤皇百四十九见。时直臣何敞以为羽孽似凤,鬏翔殿屋,不察也。'一'记者以为其后章帝崩,以为验。案宣帝、明帝时,五色鸟髃翔殿屋,贾逵以为胡降征也。帝多善政,虽有过,不及至衰缺,末年胡降二十万口,*(尔)**'是'*其验也。帝之时,羌胡外叛,谗慝内兴,羽孽之时也。乐睰图征说五凤皆五色,为瑞者一,为孽者四。'二'
  注'一'臣昭曰:已论之于敞传。
  注'二'睰图征曰:“似凤有四,并为妖:一曰鹔钷,鸠喙,圆目,身义戴信婴礼膺仁负智,至则旱役之感也;二曰发明,乌喙,大颈,大翼,大胫,身仁戴智婴义膺信负礼,至则丧之感也;三曰焦明,长喙,疏翼,圆尾,身义戴信婴仁膺智负礼,至则水之感也;四曰幽昌,兑目,小头,大身,细足,胫若鳞叶,身智戴信负礼膺仁,至则旱之感也。”国语曰:“周之兴也,鸑!彼滴脑唬骸拔宸缴衲瘢憾皆环⒚鳎戏皆唤姑鳎鞣皆畸h钷,北方曰幽昌,中央曰凤皇。”
  桓帝元嘉元年十一月,五色大鸟见济阴己氏。时以为凤皇。此时政治衰缺,梁冀秉政阿枉,上幸亳后,皆羽孽时也。'一'
  注'一'臣昭案:魏朗对策,桓帝时雉入太常、宗正府。朗说见本传注。
  灵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鸟见于新城,觽鸟随之,时以为凤皇。时灵帝不恤政事,常侍、黄门专权,羽孽之时也。觽鸟之性,见非常班驳,好聚观之,至于小爵希见枭者,虣见犹聚。
  中平三年八月中,怀陵上有万余爵,先极悲鸣,已因乱□相杀,皆断头,悬着树枝枳棘。到六年,灵帝崩,大将军何进以内宠外嬖,积恶日久,欲悉纠黜,以隆更始□政,而太后持疑,事久不决。进从中出,于省内见杀,因是有司荡涤虔刘,后禄而尊厚者无余矣。夫陵者,高大之象也。天戒若曰:诸怀爵禄而尊厚者,还自相害至灭亡也。'一'
  注'一'古今注曰:“建武九年,六郡八县鼠食稼。”张Ъ驮唬骸俺跗皆耆拢椎鄢跞胛囱牍燥舴扇胛囱牍裰!毕椎鄞呵镌唬骸敖ò财吣辏迳竽窦嚎ぃ偰袷嬷!蔽褐驹唬骸岸辏蝴j集邺宫文昌殿后池。”
  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雨肉似羊肋,'一'或大如手。近赤祥也。是时梁太后摄政,兄梁冀专权,枉诛汉良臣故太尉李固、杜乔,天下噃之。其后梁氏诛灭。
  注'一'说文曰:“肋,胁骨也。”
  校勘记
  三二九一页五行厥咎舒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舒”一作“荼”。
  三二九三页一一行汉阳*(河)**'阿'*阳城中失火据集解引钱大昕说改。
  三二九三页一三行司空周章等心不*(掩)**'厌'*服据汲本、殿本改。
  三二九四页五行烧兵物百*(一)**'二'*十五种据汲本、殿本改,与聚珍版东观记合。
  三二九四页一五行永和元年十月丁未按:校补谓纪作“丁亥”。
  三二九五页一三行先是亳后因贱人得幸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桓帝邓皇后初冒姓梁氏,帝恶梁氏,改姓为薄。而李云传云“立掖庭民女亳氏为皇后”,此志亦云“亳后”,盖古文亳与薄通。
  三二九五页一三行爱宠隆崇按:校补谓案文“爱”当作“爵”。
  三二九六页六行诸*(官)**'宫'*寺或一日再三发据汲本、殿本改。
  三二九六页六行陈蕃刘*(智)**'矩刘'*茂上疏谏按:时无刘智茂其人。集解引惠栋说,谓当是刘矩、刘茂。矩为司徒,茂为司空,陈蕃时为太尉也。今据改。
  三二九六页一五行永乐太后宫署火按:校补谓本书灵纪“火”作“灾”,章怀注引志亦作“灾”,疑此作“火”误。
  三二九七页一行中平二年二月己酉南宫云台灾庚戌乐*(城)**'成'*门灾按:本书灵纪书“二月己酉,南宫大灾”。章怀注引志云“时烧灵台殿、乐成殿”。何焯以为此“云台”似当为“灵台”。惠栋谓御览八百三十三卷正作“灵台”。校补则谓灵台在北郊,与南宫云台无涉,纪注引续志文有误,御览文字转钞多谬,更不足证。惟“乐城”之“城”,应从章怀注作“成”。志注既明言南宫中门,而纪注以为乐成殿,盖门系于殿,以殿言,则知是宫中之门,非城门,或纪注“殿”下原有“门”字,转写脱去耳。今据改。
  三二九七页一行延及北阙*'度'*道西烧嘉德和欢殿集解引惠栋说,谓“阙”下御览有“度”字。按:灵纪章怀注引亦有“度”字,今据补。
  三二九八页一一行*(一)**'八'*瓜同蔕集解引惠栋说,谓符瑞志云“东平陵有瓜异处共生,八瓜同蔕”。“一”当作“八”。今据改。
  三二九九页一一行皇后兄何进异父兄朱苗皆为将军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案灵帝纪及何后纪皆称何苗,苗本姓朱,惟见于此。此称异父兄,而前卷称同母弟,亦小异。
  三三00页二行又掘徙梨按:“徙”原斗“徒”,径改正。
  三三00页一二行*(尔)**'是'*其验也据汲本、殿本改。
  三三0一页二行大翼原作“翼大”,径据汲本、殿本乙正。
  三三0一页一四行后禄而尊厚者无余矣按:校补谓据下文,“后”当作“怀”。 后一页
  后汉书志第十五 五行三 大水水变色大寒雹冬雷山鸣鱼孽蝗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一'废祭祀,'二'逆天时,'三'则水不润下。”
  '四'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五'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六'厥咎急,'七'
  厥罚恒寒,'八'厥极贫。'九'时则有鼓妖,'一0'时则有鱼孽,'一一'时则有豕祸,'一二'时则有耳痾,'一三'时则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鱼孽,刘歆传以为介虫之孽,谓蝗属也。'一四'
  注'一'郑玄注曰:“虚、危为宗庙。”
  注'二'郑玄曰:“牵牛主祭祀之牲。”
  注'三'郑玄曰:“月在星纪,周以为正,月在玄枵,殷以为正,皆不得四时之正,逆天时之象也。春秋定十五年‘夏五月辛*(卯)**'亥'*郊’,讥运卜三正,以至失时,是其类也。”
  注'四'郑玄曰:“君行此四者,为逆天北宫之政也。北宫于地为水。水性浸润下流,人所用灌溉者也。无故源流竭绝,川泽以涸,是为不润下。其它变异皆属沴。”
  注'五'太公六韬曰:“人主好破坏名山,壅塞大川,决通名水,则岁多大水,五谷不成也。”
  注'六'郑玄曰:“君听不聪,则是不能谋其事也。”洪范曰:“聪作谋。”孔安国曰:“所谋必成当。”马融曰:“上聪则下进其谋。”
  注'七'郑玄曰:“君臣不谋则急矣。”易传曰:“诛罚绝理,不云下也;颛事有知,不云谋也。”
  注'八'郑玄曰:“听曰水,水主冬,冬气藏,藏气失,故常寒。”
  注'九'郑玄曰:“藏气失,故于人为贫。”
  注'一0'郑玄曰:“鼓听之应也。”
  注'一一'郑玄曰:“鱼,虫之生水而游于水者也。”
  注'一二'郑玄曰:“豕,畜之居闲恚Ф咭玻籼!
  注'一三'郑玄曰:“听气失之病。”
  注'一四'月令章句:“介者,甲也。谓龟蟹之属也。”古今注曰:“光武建武四年,东郡以北伤水。七年六月戊辰,雒水盛,溢至津城门,帝自行水,弘农都尉治*(折)**'析'*为水所漂杀,民溺,伤稼,坏庐舍。二十四年六月丙申,沛国睢水逆流,一日一夜止。章帝建初八年六月癸巳,东□城下池水变赤如血。”
  臣昭案:诸史光武之时,郡国亦尝有水灾,而志不载。本纪“八年秋大水”,又云“是岁大水”,今据杜林之传,列之孝和之前。东观书曰:“建武八年闲,郡国比大水,涌泉盈溢。杜林以为仓卒时兵□权作威,张氏虽皆降散,犹尚有遗脱,长吏制御无术,令得复炽,元元侵陵之所致也。上疏曰:‘臣闻先王无二道,明圣用而治。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畏其易也。古今信道,传其法于有根。狼子野心,奔马善惊。
  成王深知其终卒之患,故以殷氏六族分伯禽,七族分康叔,怀姓九宗分唐叔,捡押其奸宄,又迁其余于成周,旧地杂俗,旦夕拘录,所以挫其强御之力,诎其骄恣之节也。及汉初兴,上稽旧章,合符重规,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之后,以稍弱六国强宗。邑里无营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万里之统,海内赖安。后辄因衰麤之痛,胁以送终之义,故遂相率而陪园陵,无反顾之心。追观往法,政皆神道设教,强干弱枝,本支百世之要也。是以皆永享康宁之福,无怵惕之忧,继嗣承业,恭己而治,盖此助也。其被灾害民轻薄无累重者,两府遣吏护送饶谷之郡。或惧死亡,卒为佣赁,亦所以消散其口救,赡全其性命也。昔鲁隐有贤行,将致国于桓公,乃留连贪位,不能早退。
  况草创兵长,卒无德能,直以扰乱,乘时□权,作威玉食,*(狃)**'狙'*猱之意,徼幸之意,曼延无足,张步之计是也。小民负县官不过身死,负兵家灭门殄世。陛下昭然独见成败之端,或属诸侯官府,元元少得举首仰视,而尚遗脱,二千石失制御之道,令得复昌炽从横。比年大雨,水潦暴长,涌泉盈溢,灾坏城郭官寺,吏民庐舍,溃徙离处,溃成坑坎。臣闻水,阴类也。易卦“地上有水比”,言性不相害,故曰乐也。而猥相毁垫沦失,常败百姓安居。殆阴下相为蠹贼,有小大胜负不齐,均不得其所,侵陵之象也。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唯陛下留神明察,往来惧思,天下幸甚。’”谢承书曰:“陈宣子兴,沛国萧人也。刚猛性毅,博学,明鲁诗。遭王莽篡位,隐处不仕。光武即位,征拜谏议大夫。建武十年,雒水出造津,城门校尉欲奏塞之,宣曰:‘昔周公卜雒以安宗庙,为万世基,水不当入城门。如为灾异,人主过而不可辞,塞之无益。
  昔东郡金堤大决,水欲没郡,令、吏、民散走;太守王尊亡身□以住立不动,水应时自消。尊人臣,尚修正弭灾,岂况朝廷中兴圣主,天所挺授,水必不入。’言未绝,水去。上善其言。后乘舆出,宣列引在前,行彁,乘舆欲驱,钩宣车盖使疾行,御者堕车下。宣前谏曰:‘王者承天统地,动有法度,车则和鸾,步则佩玉,动静应天。昔孝文时,边方有献千里马者,还而不受。陛下宜上稽唐虞,下以文帝为法。’上纳其言,遂徐行按辔。迁为河堤谒者,以病免,卒于家。”
  和帝永元元年七月,郡国九大水,伤稼。'一'京房易传曰:“颛事有知,诛罚绝理,厥灾水。其水也,*(而)**'雨'*杀人,陨霜,大风,天黄。饥而不损,兹谓泰,厥水水杀人。辟遏有德,兹谓狂,厥水水流杀人,已水则地生虫。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杀人。追诛不解,兹谓不理,厥水五谷不收。大败不解,兹谓皆阴,厥水流入国邑,陨霜杀谷。”'二'是时和帝幼,窦太后摄政,其兄窦宪干事,及宪诸弟皆贵显,并作威虣虐,尝所怨恨,辄任客杀之。其后窦氏诛灭。'三'
  注'一'谷梁传曰:“高下有水灾曰大水。”
  注'二'春秋考异邮曰“阴监臣逆,民悲情发,则水出河决”也。
  注'三'东观书曰:“十年五月丁巳,京师大雨,南山水流出至东郊,坏民庐舍。”
  十二年六月,颍川大水,伤稼。是时和帝幸邓贵人,阴有欲废阴后之意,阴后亦怀恚怨。一曰,先是恭怀皇后葬礼有阙,窦太后崩后,乃改殡梁后,葬西陵,征舅三人皆为列侯,位特进,赏赐累千金。'一'
  注'一'广州先贤传曰:“和帝时策问阴阳不和,或水或旱,方正郁林布衣养奋,字叔高,对曰:‘天有阴阳,阴阳有四时,四时有政令。春夏则予惠布施宽仁,秋冬则刚猛盛威行刑。赏罚杀生各应其时,则阴阳和,四时调,风雨时,五谷升。今则不然,长吏多不奉行时令,为政举事干逆天气,上不恤下,下不忠上,百姓困乏而不恤哀,觽怨郁积,故阴阳不和,风雨不时,灾害缘类。水者阴盛,小人居位,依公营私,谗言诵上。雨漫溢者,五谷有不升而赋税不为减,百姓虚竭,家有愁心也。’”殇帝延平元年五月,郡国三十七大水,伤稼。董仲舒曰:“水者,阴气盛也。”
  是时帝在襁抱,邓太后专政。'一'
  注'一'臣昭案:本纪是年九月,六州大水。袁山松书曰:“六州河、济、渭、雒、洧水盛长,泛溢伤秋稼。”
  安帝永初元年冬十月辛酉,河南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三丈。是时司空周章等以邓太后不立皇太子胜而立清河王子,故谋欲废置。十一月,事觉,章等被诛。是年郡国四十一水出,漂没民人。'一'谶曰:“水者,纯阴之精也。阴气盛洋溢者,小人专制□权,妒疾贤者,依公结私,侵乘君子,小人席胜,失怀得志,故涌水为灾。”
  注'一'谢沉书曰:“死者以千数。”
  二年,大水。'一'
  注'一'臣昭案:本纪京师及郡国四十*(有)**'大'*水。周嘉传是夏旱,嘉收葬客死骸骨,应时澍雨,岁乃丰稔,则水不为灾也。
  三年,大水。'一'
  注'一'臣昭案:本纪京师及郡国四十一雨水。
  四年,大水。'一'
  注'一'臣昭案:本纪云三郡。
  五年,大水。'一'
  注'一'臣昭案:本纪郡国八。
  六年,河东池水变色,皆赤如血。'一'是时邓太后犹专政。'二'
  注'一'水变。占曰:“水化为血者,好任残贼,杀戮不辜,延及亲戚,水当为血。”
  注'二'古今注曰:“元初二年,颍川襄城*(临)**'流'*水化为血,*'不流'*。”
  京房占曰:“流水化为血,兵且起,以日辰占与其色。”博物记曰:“江河水赤。
  占曰,泣血道路,涉苏于何以处。”
  延光三年,大水,流杀民人,伤苗稼。是时安帝信江京、樊丰及阿母王圣等谗言,免太尉杨震,废皇太子。'一'
  注'一'臣昭案:左雄传顺帝永建四年,司冀二州大水,伤禾稼。杨厚传永和元年夏,雒阳暴水,杀*(十)**'千'*余人。
  质帝本初元年五月,海水溢乐安、北海,溺杀人物。是时帝幼,梁太后专政。'一'
  注'一'春秋汉含孳曰:“九卿阿党,挤排正直,骄奢僭害,则江河溃决。”方储对策曰:“民悲怨则阴类强,河决海澹,地动土涌。”
  桓帝建和二年七月,京师大水。去年冬,梁冀枉杀故太尉李固、杜乔。
  三年八月,京都大水。是时梁太后犹专政。
  永兴元年秋,河水溢,漂害人物。'一'
  注'一'臣昭案:朱穆传云“漂害数*(千)**'十'*万户”。京房占曰:“江河溢者,天有制度,地有里数,怀容水泽,浸溉万物。”今溢者,明在位者不胜任也,三公之祸不能容也,率执法者利刑罚,不用常法。
  二年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流。'一'
  注'一'梁冀别传曰:“冀之专政,天为见异,觽灾并凑,蝗虫滋生,河水逆流,五星失次,太白经天,人民疾疫,出入六年,羌戎叛戾,盗贼略平*'民'*,皆冀所致。”敦煌实录张衡对策曰:“水者,五行之首,滞而逆流者,人君之恩不能下及而教逆也。”潜潭巴曰:“水逆者,反命也,宜修德以应之。”
  永寿元年六月,雒水溢至津阳城门,漂流人物。'一'是时梁皇后兄冀秉政,疾害忠直,威权震主。后遂诛灭。
  注'一'臣昭案:本纪又南阳大水。
  延熹八年四月,济北*'河'*水清。九年四月,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
  襄楷上言:“河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征,岂独诸侯有规京都计邪?”其明年,宫车晏驾,征解犊亭侯为汉嗣,即尊位,是为孝灵皇帝。
  永康元年八月,六州大水,勃海海溢,没杀人。是时桓帝奢侈淫祀,其十一月崩,无嗣。
  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清。'一'五月,山水大出,漂坏庐舍五百余家。'二'
  注'一'袁山松书曰:“祷于龙奍。”
  注'二'袁山松书曰是河东水暴出也。
  熹平二年六月,东莱、北海海水溢出,漂没人物。
  三年秋,雒水出。
  四年夏,郡国三水,伤害秋稼。
  光和六年秋,金城河溢,水出二十余里。
  中平五年,郡国六水大出。'一'
  注'一'臣昭案:袁山松书曰“山阳、梁、沛、彭城、下邳、东海、琅邪”,则是七郡。
  献帝建安二年九月,汉水流,害民人。是时天下大乱。'一'
  注'一'袁山松书曰:“曹操专政。十七年七月,大水,洧水溢。”
  十八年六月,大水。'一'
  注'一'献帝起居注曰:“七月,大水,上亲避正殿;八月、以雨不止,且还殿。”
  二十四年八月,汉水溢流,害民人。'一'
  注'一'袁山松书曰“明年禅位于魏”也。
  庶征之恒寒。
  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一'
  注'一'袁山松书曰:“是时髃贼起,天下始乱。谶曰:‘寒者,小人暴虐,专权居位,无道有位,适罚无法,又杀无罪,其寒必暴杀。’”献帝初平四年六月,寒风如冬时。'一'
  注'一'袁山松书曰:“时帝流迁失政。”养奋对策曰:“当温而寒,刑罚惨也。”
  和帝永元五年六月,郡国三雨雹,大如鸡子。'一'是时和帝用酷吏周纡为司隶校尉,刑诛深刻。'二'
  注'一'春秋考异邮曰:“阴气之专精凝合生雹。雹之为言合也。以妾为妻,大尊重,九女之妃阙而不御,坐不离前,无由相去之心,同舆参驷,房囏之内,欢欣之乐,专政夫人,施而不博,阴精凝而见*(灭)**'成'*。”易谶曰:“凡雹者,过由人君恶闻其过,抑贤不扬,内与邪人通,取财利,蔽贤,施之,并当雨不雨,故反雹下也。”
  注'二'古今注曰:“光武建武十年十月戊辰,乐浪、上谷雨雹,伤稼。十二年,河南平阳雨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