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打工皇帝唐骏-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傩械奈⑷碇泄�2002/2003财年年中会议的最后,唐骏挥动双手让员工们走上讲台,与自己一起高唱《真心英雄》,并再次穿起了自己的“船长”制服。经过一年的考验,唐骏也的确交出了比任何一位前任都优秀的业绩表:在2002/2003上半财年(2002年7月1日—12月31日),微软中国在亚太区实现了最高的业务增长率和最高的销售额;是微软全球唯一一个连续5个月创造历史最高销售纪录的公司;是微软全球32家大的分公司中增长最快的公司;3个销售大区全部超额完成任务。经过半年努力,唐骏带领的微软初窥门径。但这还只是销售上的成功,唐骏领导的微软,在中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这一切困难,缘于微软在中国的历史,缘于更宏大的背景,其中包括1999年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轰炸之后,反对美国的民族情绪高涨。这些与唐骏无关,但现在他作为微软中国总裁,他必须解决这些困难。鲍尔默62亿友善公关2002年6月25日到中国北京访问的微软CEO鲍尔默可谓行色匆匆。在两天的时间里,鲍尔默马不停蹄,与政府高层沟通,与国内的合作伙伴会面。但他访问中国的最大目的是专程与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签署涉资62亿元人民币的一项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备受关注的“国家计委与微软关于加强软件产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除了已经公开的包括微软在3年内向中国境内企业提供总值超过7亿美元的产品出口和外包服务订单以及协助中国培养软件人才等内容外,微软还向中国政府作出了5项技术合作承诺。这5项承诺是:一是微软公司将在3年内投资1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的软件研究开发;二是微软公司拟向有关中国境内企业授权使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部分技术开发成果,使中国境内软件企业利用其技术成果开发软件产品,带动产业链的形成;三是微软公司将支持国家计委推荐的合作单位开发适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配套产品;四是微软公司将与国家计委及其重点推荐的合作单位在协商并签署合同的基础上共享微软软件源代码;五是微软公司将加快产品本地化进程,促进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通过此备忘录,微软共计向中国投入62亿元,这被当时的媒体称为62亿元大单。这项计划起缘于鲍尔默与曾培炎的一次会面。2001年5月,在香港的财富论坛上,鲍尔默会见了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参与中国软件产业建设。”鲍尔默说。国家计委高新技术司的一位官员认为,微软在中国最初的策略是只卖产品,不做合资,不搞合作,也不转让技术。中国政府由此认为微软并没有做到中国希望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的目的——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因此,政府多次提出微软应该对中国的软件产业做出承诺。四个月后,一份《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递到了国家计委。随后,双方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商谈。商谈的过程非常艰苦,微软大中华区战略发展部经理龚定宇亲自一家家地去看国家计委推荐的合作单位。此备忘录的推出还与唐骏的努力有关。唐骏认为,微软要改变自己在中国的形象,必须要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潜在市场改变自己的游戏规则。在唐骏的推动下,微软破例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微软在全球的第一家合资公司中关村软件在2002年1月宣布成立,第二家合资企业微创公司不久后也已推出。62亿元大单是微软中国发展史上的标志**件。鲍尔默上任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25年内重塑微软。中国是计划中的一个重点。走到这一步,微软其实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摸索,才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唐骏上任之后的一系列举动有其历史渊源,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释放出的能量。微软总部的全力支持、微软内部高涨的士气,都为微软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提供条件。与计委的62亿大单,既是微软送给中国政府的礼物,也是微软总部、鲍尔默送给唐骏的礼物。
  五、更中国的微软
  民族情绪1999年,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轰炸,学生、市民走向街头,反抗美帝国主义。民间反美情绪高涨,街头的情形类似“五四”时代。1840年以来,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灾难。西方人也许很难理解这些灾难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影响:挑战更易激起情绪上的反应。微软也是这样,微软中国此前先后遭遇“亚都事件”、“盖茨发怒事件”、“方兴东挑战微软事件”,微软总部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学界开始反思,美国的肯德基、好莱坞大片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殖民,也对我们精神进行了殖民。《挑战微软》则进一步指出,在微软、英特尔的垄断下,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有被殖民的可能。当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未能实现的目的,现在正以新的方式实现。此语一出天下惊。当年微软决定在中国设立微软亚洲研究院就是例证,中科大、北大、清华等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院所都认为:这是微软在抢夺中国智慧资源。那一年,“知识经济”一词经中国官方提出后开始流行,人们认为:微软拥有了这些资源就拥有了中国的未来。坊间的说法则更形象,更直接,将其形容为“狼来了”。微软在中国的形象也不是从来就差,微软刚到中国来时,并没有被贴上霸道、专横等标签。1999年是个转折年,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挑战微软》一书的出版是转折年里的标志**件。唐骏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改变微软的这种形象。面对中国对微软的民族情绪,唐骏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说服美国总部理解这种情绪,一方面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有道理的建议,微软加以改进;没有道理的言论,不攻自破。有些企业很小,他们以挑战微软抬高自己。唐骏对此心平气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模式,有人把挑战微软作为模式,也可以。但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消费者,如果他的功能好过微软,消费者当然会选择他;如果微软依然是首选,他炒作也没有用。用户是最聪明的,他相信用户。问题并不那么容易解决,这些企业挑战微软的背后,有商业利益的博弈,也有情绪道义的支撑。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唐骏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微软中国能解决的,甚至不是微软能解决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或许时间能抚平伤痕。垄断追问一些企业呼吁,微软什么都做了,中国软件产业还做什么?他们认为微软是市场上的垄断者,限制了竞争。垄断追问是悬在微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在中国,在美国、欧洲、日本,微软面对着连续不断的垄断追问。唐骏认为:微软的市场优势是历史形成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中国软件是从DOS中文平台、Windows中文平台、WPS起步的,这些软件最后只能由一家公司做,不是他们打死微软,就是微软打死他们。是市场选择了微软。同时,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如果中国有10个操作平台,受害的是消费者,因为信息需要标准,需要格式统一。唐骏安抚国内的企业:微软只做了一个平台和一个应用软件,微软只占中国软件与服务市场的3%。软件的巨大市场在应用软件,微软几乎没有涉足这个领域。同时,微软通过加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消除国内企业的抱怨:与国内企业建立互信、平等、互助的兄弟伙伴关系。没进微软之前,唐骏也觉得微软霸道,他是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得出这个结论的。“用微软的开发工具,在Windows上开发应用程序很容易,使用第三方的开发工具在Windows上开发应用程序很困难。我当时觉得微软一定在里面做了些手脚。”进了微软,唐骏才发现这个逻辑是颠倒过来的,是因为VB太好用了,才导致了Windows 的成功,而不是相反。“没有VB,就没有今天的微软。程序员原来写一个界面很困难,有了VB,一分钟就可以搞定。所以,大家都喜欢用VB开发,所以,Windows上的应用程序迅速地多了起来,应用程序一多,Windows 就普及了。”2002年5月23日,唐骏去用友谈了合作。在唐骏看来,用友就是靠在微软平台上开发软件赚钱的公司。“有人说微软霸道,整天就想着软件升级赚钱,微软不升级,合作伙伴怎么办?XP一推出,INTEL因此卖掉了奔腾4;XP的摄像功能使摄像头公司出现了巨大商机;内存需要得越来越多;显卡速度要越来越快。微软将整个产业带动了起来,而微软只赚到了其中的2%到3%。”“为了行业的共同繁荣,微软花了很多时间和周边公司打交道,周边公司就希望微软尽快出好东西,越多越好。”“在中国,也有几千家公司在销售微软的产品,也就是说,有几千家公司靠微软活得更好。”
  微软是产业的老大,做老大最难,周围的小弟都希望老大做事认真、公正、不犯一点错误。唐骏认为:“老大要照顾所有的小弟,如果有一个小弟没有照顾到,这个小弟就会有意见。”微软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合作伙伴和每个消费者的利益,微软的策略是照顾90%,而“这个世界上只要有1%不满意的声音,加起来的呼声就会铺天盖地,所以,大家可以经常听到反微软的声音”。微软总部的事情,唐骏管不着,但他要想尽一切办法将美国的负面影响在中国降到最低。预装正版唐骏在做未来3到5年的规划。上任时,美国总部并没让他保证什么,唐骏自己给自己提的要求是,未来3到5年,中国微软增长率超过微软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公司。微软在中国业已赚钱,年收入为数亿美元。唐骏当时很清醒:“这个数字已不算小,要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全球第一的增长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政府采购外,微软在中国收入最大的一块是操作系统预装,大的PC厂商预装正版操作系统没问题,要让中关村的小PC厂商预装正版操作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在中关村海龙、太平洋这些电脑超市里,还有许多攒机商,他们要么装盗版操作系统,要么裸奔。所谓裸奔,即是不预装任何操作系统的电脑。这些裸奔的电脑被用户买回家后,用户转而来到中关村晃荡,从小贩手里买盗版微软操作系统。如何让PC厂商,特别是小PC厂商预装正版,这是唐骏的前任者们头疼的问题,但唐骏却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小PC厂商不装正版操作系统,就会比大PC厂商价格便宜,大PC厂商就会告他们。”唐骏说道。唐骏比喻,微软只是公共汽车上的司机,对司机而言,谁先上来都无所谓,但后面排队的一定会站出来反对前面插队的,排队的人也会要求微软这个司机拿喇叭筒子喊一下,“大家都要用正版,用正版符合商业规范”。但“你不可能在街上看见微软的员工去要求小PC厂商预装正版操作系统,现在中国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主要靠政府,投诉也不是我们,是竞争厂家在投诉。”小PC厂商迫于无奈,找微软预装操作系统。“微软并不直接要求小PC厂商预装多少套操作系统,但预装50套和预装500套的价格当然不同。”所以,当中关村小老板抱怨微软霸道,强迫他们预装多少套操作系统,而且每套价格太高的时候,微软一脸委屈:“没有啊!50套的价格和500套的价格当然不同。我们相信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这样的商业规范,我们是在按市场规范做事情。”为确保微软在中国的收入,唐骏不打算更改微软上述销售逻辑。口头打击盗版的强势可以减弱,实际的正版销量却要增加,这大约就是唐骏和他前任的不同,也是唐骏高明之处。在中国PC厂商的努力之下,中国国家版权局出台政策,不准任何机器裸奔。并配合地方省市的版权部门发出通知,打击非法预装计算机软件专项治理行动,封杀不预装正版操作软件的“裸奔”电脑。这无疑是唐骏的前任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好事情。但预装正版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为了不增加成本,又能符合国家的规定,一些PC厂商纷纷打起了“擦边球”,就是在电脑里预装Linux或Dos操作系统,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把预装了这样的操作系统的电脑搬回家,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再去找销售商,他们可能帮你重新卸载并安装盗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但游戏规则正在形成,唐骏的努力到了陈永正时代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06年4月17日,唐骏离开微软两年之后,联想集团与微软公司在美国西雅图签署正版软件合作协议,联想将从微软采购价值13亿美元的软件,从而进一步联手微软,以创新的联合营销、市场推广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早在2006年4月7日凌晨1点(美国洛杉矶当地时间4月6日上午9点),TCL、同方分别与微软签订正版Windows合作协议,TCL、同方生产的电脑将全面预装正版Windows,三年内,同方预计将采购亿美元的正版Windows产品,TCL预计将采购6000万美元的正版Windows产品。
  方正则于2006年4月12日在美国微软总部与微软签订采购协议,采购金额高达亿美元。就在微软与中国本土PC厂商签订采购协议前,信息产业部、国家版权局、商务部三大部委联合发布公告称,在我国境内生产的计算机出厂时,以及进口计算机在国内销售前,均应当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可向版权主管部门、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商业主管部门举报预装盗版软件的行为,版权主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微软共计获得亿美元的采购订单。这超过了微软中国过去14年来收入的总和。代表微软与这些厂商签约的,是微软公司董事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陈永正,但今日之成功,其伏笔却在唐骏任内即已埋下。最了解微软的人唐骏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他与他的前任有哪些不同? 这是业界追问的问题。唐骏认为,自己已经在微软工作了8年,而他们都是微软的空降兵,比如高群耀来自autdesk,吴士宏来自IBM,杜家滨来自惠普。他们对微软真的不如自己了解。有了这8年的基础,他和微软总部以及亚太区的关系都很好,会得到微软总部更多的支持。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唐骏在这时开始考虑离开微软的问题。从外面看,微软总裁风光无限,但唐骏自知,微软中国区总裁自有其难处。离开微软你会干什么?唐骏对自己开公司已经不感兴趣了,因他在加盟微软之前已经开过公司了,知道了开公司的乐趣和苦处。他很少做长远计划,那时候他仅有一个朦胧的规划,那就是去一家国企试一下。和他的前任吴士宏不一样,她是做几万人集团的副总,他只做一千人左右不成功的国企的总裁,然后让这家国企成功。唐骏当时接受作者采访时说道:我在微软做到这个位置,再到另外一家外企已经没有意义了。微软是最好的,我到外企做,不如留在微软,微软将是我服务的最后一家外企,时间长短我不知道。今后,我又绝对不做自己的企业,这两条路都断了,还能做什么?要么,到大学当老师,要么,只能去国企了。大的好的国企也不会让我做,所以,我只能做一家小的不成功的国企,成功了会有成就感,不成功也会另有一番感受。后来,他并没有去国企,而是去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盛大。唐骏当时之所以选择去国企,是因为那时候国企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空间大,平台大。2003年之后,新一届政府上台,中国发生许多重大变化,民间经济力量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唐骏当时做出判断,民营经济在未来将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去民营企业那儿,也许更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是他后来选择盛大的原因。
  六、微软高层访华
  盖茨访华(一)李开复先行铺路2003年2月27日,比尔·盖茨访问北京,唐骏上任后,这是盖茨首次访问北京。比尔·盖茨来到北京之前,微软中国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前身)前任院长、时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已于2月24日先行来到北京,为比尔·盖茨访华铺路热身。比尔·盖茨此次来华面对的并不只是一片颂歌。2月24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信息产业化工作办公室与微软宿敌IBM中国公司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中国IBM…Linux解决方案合作中心”(以下简称Linux合作中心)签约仪式。2003年2月24日至26日,李开复分批约见了北京各媒体的作者,宣讲微软的“。net”计划,由此拉开了为盖茨访华热身的活动。“。net”计划是微软今后战略的重点,是微软面对互联网革命做出的抉择。自“。net”计划问世以来,比尔·盖茨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宣传其“。net”梦想。对于这一次,“。net”计划宣传只是热身,比尔·盖茨将其任务也交给了李开复,因为盖茨有更为重要的任务在身。比尔·盖茨访华的目的还是通过各种途径开始流传,流传最广的猜测就是微软迫于Linux的压力,将向中国政府实施共享源代码的计划。另有传言表示比尔·盖茨将与国内部分PC厂商,如联想、TCL等举行会谈,这些厂商迫于成本的压力,准备在PC机上预装Linux操作系统。比尔·盖茨上次来到中国是2001年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那一次,比尔·盖茨在中国掀起了一阵知识经济的旋风。但就在那时候,“挑战微软”是中国最流行的声音,微软中国忙于应付危机公关,微软中国的前景如何,没有人可以预料。那时候,微软中国区总裁还是高群耀。这一次,微软中国区总裁已经换成了唐骏。与高群耀打盗版不同,微软在中国采取了产业联合的方式。微软与产业内的OEM合作伙伴、与政府的关系已经大为改善,比尔·盖茨此行,唐骏的策略将发挥作用。事实上,在与政府的合作方面,与国内厂商的合作方面,比尔·盖茨收获颇丰。与政府的合作,即开放源代码,与企业的合作,即是一起推动软件正版化运动。这是唐骏给微软开的药方,获得了微软美国总部的认同。(二)签署“源码备用方案”比尔·盖茨访华期间,很多人发现盖茨显得有些神色憔悴,原因是比尔·盖茨北京之行安排得实在紧凑:上午与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见面;中午与工商银行签订协议;下午参加新一代软件技术大会;晚上参加OEM高峰论坛。唐骏安排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微软与中国产业界、政府的关系更为亲密。比尔·盖茨此次将要实施的最重要的计划是向政府共享源代码。唐骏告诉微软,将中国政府纳入首批合作伙伴,才能赢得行业龙头与中国政府的认可。唐骏的建议获得微软的认可,借盖茨访华之机,微软将中国纳入共享源代码计划。因为有李开复先行为“。net”布道,比尔·盖茨此次访华给媒体的印象是为“。net”布道,但实际上,签署共享源代码计划才是此行的目的。在唐骏的推动下,微软中国已经放出风声,微软与中国政府将在共享源代码方面有重大突破,比尔·盖茨来华之前,共享源代码计划已经广受业界关注。2003年2月27日人们的猜测得到证实,微软与中国政府秘密签订共享源代码计划。同时,代表政府签约的人不是人们猜测的国家计委,而是属于事业单位的“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代表微软签署协议的是微软一位副总裁,比尔·盖茨和国家部委领导亲自到场。根据协议备忘录,就是按照微软的规定,中国政府相关人员可以进入微软源代码的内部网站,对微软部分源代码进行察看。决定开放源代码,是在微软中国总裁唐骏努力下获得的成果。也正是因为共享源代码计划,使得微软与金融、电信、石化等龙头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以此来推广。2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与微软(中国)在北京香格里拉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系统安全体系建设及其他IT系统建设方面展开合作。2月28日,盖茨还与中石化、中国联通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
  通过开放源代码,微软与客户的关系大为改善。对于此协议,IT评论家方兴东认为,微软并没有给中国政府提供真正的源代码,只是属于“只许看,不许摸”的最初级阶段,与真正开放源代码的“无歧视、完全开放、可以自由修改”还是有所距离,但即使如此,也已经使微软与中国政府、产业界的关系大为改善。(三)解冻的政府关系在唐骏努力下,微软的公众形象也得到了改变。盖茨走到哪里都能带来明星效应。一个细节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软件技术大会除了现场的八千名观众之外,门外还有数百名观众因无法进入会场而与保安起了冲突,最后由市公安局派人才最后平息。2003年,2月2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作为合作备忘录的一部分,微软同时宣布将在北京投资建立“电脑技术创新实验室”。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出席签字仪式。政府官员的高调出席,代表了政府对微软的行为的认可。微软承诺将与国内的PC制造商开展深层次的技术合作:在未来的5年内,微软将为该实验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