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贼-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跸壤捶茫戳艘桓鋈耍揖醯猛Σ淮怼!
  “谁?”
  “杜畿。”
  曹朋不由得眯起了眼睛,“你说谁?”
  “杜畿,杜伯侯。”
  这名字听上去,似乎有点耳熟。
  对了,想起来了……杜预的祖父。杜预是三国末期,与邓艾齐名的大将之一。同时也是灭吴的元勋功臣。破铁锁横江者,便是杜预。只不过在建安十一年,杜预似乎还没有出生吧。
  杜畿,京兆杜陵人。
  少孤,继母对他非常快,却极为孝顺。
  二十岁时出任郡功曹,守郑县令。后举孝廉,除汉中府丞。后天下大乱,便客居荆州。建安九年末,刘先奉命出使许都,杜畿一同前来,而后没有再随刘先返回荆州,而是定居许都。
  历史上,荀彧向曹操举荐。
  这个家伙,似乎也是一个牛人……
  “他现住何处?”
  郭嘉道:“许都草场街……不过他而今过的颇不得意,儿子才八岁,却连个写字的黄麻纸都没有。我曾与他聊过几次,此人颇有才干,而且对荆襄极为熟悉。我本想向司空举荐,不成想发生了南阳兵败。我思来想去,就猜到你这家伙必不会甘心就任,所以把这个人留给你。”
  “哈,我是不是要谢谢你?”
  郭嘉温雅一笑,“若你要道谢,我也受得起。”
  对郭嘉,曹朋是一点招数都没有。
  这厮脸皮极厚,若和他较真,那就真的是输了。不过,曹朋倒也没有怪罪郭嘉的意思,毕竟他和郭嘉一起聊天,有时候甚至比和邓稷一起聊天还要轻松,是个不可多得的谈话对象。而且,郭嘉颇能举一反三,理解新事物的速度,也非常快。也就是和曹朋交谈如此,换个人,他未必这样。
  “一个杜畿,恐怕还不够。”
  “阿福,你无耻的风范,越来凌厉。”
  郭嘉笑骂道:“我早就知道,你这家伙不会满足。不过,我还有一个人选,你可以考虑一下。”
  郭嘉,就是这样。
  好像牙膏,你不挤他就不出来。
  “谁?”
  “邓芝。”
  曹朋愕然看着郭嘉道:“那是我姐夫的人。”
  “我知道!”郭嘉笑眯眯道:“前次叔孙过来,我曾与邓芝有过几次交谈。此人颇有才具,见识不凡。叔孙而今在东郡,得你这家伙之助,过的是逍遥快活。兖州那些老顽固们对他,可说是言听计从。伯苗留在东郡,也不过是处理一些杂务,说实话,有点屈才,可惜了。
  我记得,他和叔孙是同宗,都是棘阳人。
  而且久居新野,想来对南阳的状况,更加熟悉。
  你去南阳,需有熟悉南阳的人协助。不管是杜畿,还是邓芝,这两个人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对了,还有一个人,只是不知道你能否请得动。”
  “哪个?”
  “卢毓,卢子家。”
  曹朋瞪大眼睛,“郭大哥,你莫要给我乱推荐,卢毓又是哪个?”
  说实话,郭嘉推荐的三个人中,除了邓芝,曹朋都不熟悉。杜畿还好说,毕竟有点印象,知道他有个厉害的孙子。可是卢毓?那又是哪一头?曹朋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你不知道卢子家?”
  这一次,轮到郭嘉吃惊了。
  曹朋脸上挂着黑线,一脸郁闷的问道:“我需要知道他吗?”
  “亏你和他并称许都三杰,你居然不晓得他的名字?”
  “许都三杰?”
  “你,卢毓,还有临沂侯刘光。”
  刘光居然和自己齐名,是那劳什子许都三杰?
  曹朋还真是不太清楚……
  “什么时候的事情?”
  “呵呵,早在三年前,刘光从朔方返还,而你留在了河西。
  卢毓也是当年从幽州而来,投奔主公。其人才学不俗,而且心思细腻,文章也非常华美。故而有好事之人,将你三人列为许都三杰,号称三俊……没想到,你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郭嘉的脸上,一副‘你是土老帽’的表情,让曹朋恼怒不已。
  “我哪知道你们这些无聊的家伙,弄这么一个名号出来。
  三年前,我还在经营河西,面临马腾之威胁,哪有那精神去理睬这些事?不过,这卢毓究竟什么来头。看你这模样,好像很敬重似地,莫非又是哪家豪门子弟?否则断不会是这模样。”
  郭嘉苦笑摇头,“你还真说对了!”
  “愿闻其详。”
  “卢子家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卢中郎。”
  说到这里,他脸色突然变得有些古怪,“要说起来,卢子家和刘备,还是同辈,关系颇为亲近。”
  曹朋的脑海中,顿时闪过了一个名字。
  卢中郎?
  这个中郎,一般而言,指的是职务,是中郎将。
  普通的中郎将,断然不会让郭嘉一脸哈巴狗的模样。而东汉末年,姓卢的中郎将……似乎只有一人。
  “可是北中郎将卢植子干公?”
  郭嘉点头微笑,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怪不得他说卢毓和刘备是同辈。那刘备曾师从卢植,卢毓算起来,自然是刘备的小师弟。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可以是曹朋在南阳,与刘备之间增加一个缓冲带。
  你还别说,郭嘉推荐的这三个人,与曹朋来说,还真是非常合适。不管是邓芝还是杜畿,亦或者卢毓,这三人也是目前最适合出现在南阳郡的人选。曹朋不禁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人选,我已经给你了。
  至于能不能请得动,就看你自己的本事。”
  曹朋大怒,“郭奉孝,你是说,你还没有谈好?”
  “当然,你看我整日操劳,人都瘦了许多,哪有那功夫去为你找幕僚。曹友学,你可莫要不识好歹,若不是看在你给我一千二百贯的红利份上,我才懒得为你操这份心思呢。”
  郭夫人在一旁,抿着嘴偷笑。
  而郭嘉的独子郭奕,则依偎在母亲怀中,看着那两个好像斗鸡一样,抻着脖子,似要争吵一般的家伙。
  郭嘉是真的很不爽!
  我挖空心思,帮你挑选幕僚,结果你还不领情?
  而曹朋呢,同样不爽。
  老子一千二百贯丢出去,居然还要我亲自去劝说……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多有点小脾气。邓芝那边还好说,派人去东郡,与邓稷说一声。想来邓芝也不会拒绝这衣锦还乡的机会;杜畿嘛,据说过的不如意。他历经波折,还有家世,应该也不难劝说他出山……
  倒是卢毓!
  这个曹朋全无半点印象的家伙,恐怕没那么好对付。
  卢毓和曹朋是同年,而今都是二十五岁。有个老家世,老子又是大名鼎鼎的卢植,肯定不容易对付。年轻人,都有些心高气傲。如果曹朋是三十多岁,或者四十岁,说不定卢毓还能尊重一些。关键是,两个人一样大,必然是谁也不会服气谁。那有如何才能请得他出山?
  郭夫人站起来打圆场,“奉孝,友学是你兄弟,你何必为难他?”
  “哼,还是嫂嫂体贴,全不似某人没心没肺。
  我就一直奇怪,以嫂嫂这般貌美娴熟,怎会嫁于这么一个疲沓家伙?”
  “曹友学!”
  郭嘉气得,脸红脖子粗。
  而郭夫人却笑得更加灿烂,“叔叔说的好,奉孝平日里忒疲沓,之前你让他去找张先生看身子,他却死活不肯……哼哼,好在张先生看在叔叔的面子上,亲自登门为他诊断,才算了却了心事。你莫理他我告诉你,子家而今正忙着想找人为他父亲所著《尚书章句》和《三礼解诂》拓印成书。若你能帮他拓印出这两部书来,卢子家定会感激,自然也就容易说话。”
  曹朋闻听,顿时笑了……
  第538章 尔一轻浮子
  每个人都有弱点,只在于如何知晓。
  卢毓寻求为其父遗著拓印刊行的途径,想来知道的人不会太多。若非郭嘉这等层次的人,一般人很难知晓。曹朋相信,这实际上是郭嘉的主意。只是他不想表露太多,所以才借郭夫人之口说出。即便是曹朋没有和郭嘉争吵起来,郭夫人也会在恰当的时机,告诉曹朋答案。
  只是,不挖苦郭嘉两句,曹朋心里不舒服……
  而今的南阳郡,的确是个火坑。
  郭嘉虽说是出于好意,可面对现在南阳混乱之局,曹朋也觉得有些头疼。
  回想起来,他三次入仕,似乎面对的都是相同局面。海西、河西,乃至于今日的南阳郡,都算不得什么稳妥地区。而且曹朋可以肯定,南阳郡绝对比海西与河西的局面,更加复杂。
  那是中原,是光武帝刘秀龙兴之地。
  当年刘秀就是靠着南阳宗族起家……我的个天,谁又敢保证,那南阳郡是一个清平之地呢?
  想到这里,曹朋开始感到头疼。
  ……
  当晚,曹朋便在白兰精舍住下。
  一夜无事,第二天醒来时,天还没有亮。
  曹朋带着郭奕,在庭院中打拳健身。郭奕和他老子郭嘉很相似,身子骨都不是很强壮的人。
  所以曹朋一住下,郭夫人就请求,让曹朋教郭奕健身。
  这年月,没个好身子骨,还真难以成就大事。
  郭嘉这两年倒是挺注意锻炼,而且随着华佗的到来,又传授了五禽戏与郭嘉。虽不说是天天锻炼,可是隔三差五的,郭嘉还是会打一趟拳。久而久之,郭嘉的身子骨,的确好转许多。当年服用五石散而留下的隐疾,在华佗和张仲景的联手诊疗下,已渐渐的消除。至少,曹朋不用担心,这家伙去一趟幽州便可能挂掉。总之,郭嘉的身体还有精神,都不算太差。
  带着郭奕练完了拳脚,郭奕出了一身的汗。
  洗漱完毕,曹朋来到郭嘉的书房,却见郭夫人正在书房中打扫。
  “叔叔来了!”
  郭夫人笑着和曹朋打招呼。
  人逢喜事精神爽。
  对于郭夫人而言,也是如此。
  郭嘉昨天晚上,把曹朋分给他的一千二百贯红利,一并交给了郭夫人。这也让郭夫人感觉身上的压力,轻松许多。郭嘉存不住钱,他那点俸禄,也将将够维持生活。而郭嘉本身,又喜好交际,平日里会跑去找荀彧陈琳,孔融王粲那些人唱和。可是和荀彧这些身家颇为丰厚的人交际,花费总是难免。总不可能每次出去饮酒,都让荀彧他们付账。哪怕荀彧等人不说什么,郭嘉也会不好意思。同时他又好买书,但市面上的书册,非常昂贵,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一来二去,郭府真存不住多少钱财。
  若不是郭夫人精打细算,而曹操时常会给予赏赐,郭府甚至可能维持不下去。
  只看郭府的家仆奴婢不过寥寥二十余人,便可以看出端倪。这还是郭嘉没有纳妾养婢,否则花费,必然更加惊人。
  许都是都城,在都城里生活,成本必然超出其他地方。
  车马费,交际法,以及各种各样的支出……
  一千二百贯不算多,但对于郭府而言,却能极大的缓解窘况。更重要的是,这笔钱的来路很干净。邓稷是郭奕的干爹,所以郭府和曹府之间的关系,大都也为人所知。郭家和曹家联手做些生意,在情理之中,算不得什么问题。那么,郭嘉得红利,自然也是再正常不过。
  郭嘉这一千二百贯,拿的是心安理得。
  郭夫人呢,自然也很高兴,同时对曹朋,又多了几分感激。
  “这是奉孝从文若那边找来的文牍,大都是关于荆州,主要是南阳郡的一些记载。奉孝说,你且安心住下,好好看看这些文牍。等吕氏汉国的事情完结,少不得还要应付司空考校。
  另外,杜畿那边,奉孝也会与之说项。
  只是叔叔还需花费些钱帛,先解了杜伯侯的窘况。估计这两日,杜伯侯会来拜访,叔叔可以当面考校此人。至于子家那边,还要叔叔自己去处理,但想来以叔叔之能,必不成问题。”
  曹朋问道:“郭大哥呢?”
  “一大早就被唤走了……听说吕氏汉国的使节,已从白马县出发,估计今天就能过鸿沟水。”
  郭夫人说罢,眼珠子一转,突然闪过一抹好奇之色。
  “叔叔,有句话不知当不当问。”
  “嫂嫂不必客套。”
  “听说那吕氏汉国的国主,是女人?”
  “应该是吧。”
  说实话,曹朋也不太清楚吕氏汉国的状况。
  但依照着曹真的说法,那吕氏汉国的国主,所谓的‘吕氏女虎’,应该就是吕蓝。因为除了吕蓝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选择。严夫人?貂蝉?呵呵,好像都不太可能,出任这国主之位。
  想到吕蓝,曹朋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个总是带着娇憨笑容,却又故作英武的天真少女模样。
  嘴角微微一翘,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温柔笑意。
  也不知,吕大小姐而今坐在那国主位子上,又是怎样的一种模样……
  “叔叔,叔叔?”
  “啊,嫂嫂唤我何事。”
  郭夫人连着呼唤了两声,方把曹朋从沉思中唤醒。
  略有些尴尬的搔搔头,曹朋刚要开口,却见郭夫人抿着嘴,轻声笑道:“若是如此,那少不得叔叔还要费些心思……嘻嘻,我听人说,吕氏汉国的国主,可是极为美艳,是一个美人呢。”
  那暧昧的笑容,让曹朋好生尴尬。
  他也只好哈哈一笑,算是把这个话题,扯开……
  ……
  南阳郡,号南都。
  东汉末年时,领37县,是名副其实的上郡。
  掰着指头算了算,武威九县、河西五县、金城十一县、陇西十一县……四郡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南阳郡。人口,几乎是凉州人口总和的五分之三,有近百万之多。地域广袤,同时地势复杂。有山峦,有丘陵,有河道,有平原,极为复杂。自东汉以来,汉室对南阳郡豪强,一直是一种近乎于纵容的态度。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东汉以来,南阳豪强的数量最多。
  历史上,大多数王朝兴起之后,必有屠杀功臣的举动。
  似乎除了北宋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外,其他朝代的功臣元勋,都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
  其实不然!
  若说‘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绝非第一人。
  东汉时,刘秀登基以后,也曾有一个类似于杯酒释兵权的举措。
  当年追随他起兵的南阳豪强,在得到了大量土地之后,纷纷将手中的兵权,交还给了刘秀。
  所以,就东汉而言,开国的功臣,下场还算不差。
  但这也就使得东汉以来,豪强力量增加。
  其中南阳郡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不但有皇亲国戚,更有地方强梁。曹朋前世曾学过一篇强项令的文章,说的也正是这种情况。南阳豪强,数量极多,而且在地方,根基深厚。
  你算一算,那云台二十八将当中,有多少南阳郡人?
  太傅邓禹、大司马吴汉、左将军贾复、征南大将军岑彭,建义大将军朱祜……等等。这是有名望的,而那些没有列入云台二十八将的又有多少?这些人当中,有的渐趋没落,有的依旧存在。林林总总,在郭嘉提供的这份文牍当中,竟记载了现存于南阳的豪强,几近百家。
  曹朋只看得头皮发麻。
  这真的和海西、河西不一样。
  海西,不过三家而已,但多以广陵陈氏为首。
  而河西郡,虽说兵荒马乱,可并无豪强世族之忧。无非是一些羌胡部落,还有红泽那一帮子遗民。在海西,只要得到陈氏的支持,便可以立足;在河西,只要干掉那些羌胡,笼络红泽遗民,也算是再无任何危险。偏偏这南阳郡,却是盘根错节,复杂的让人感到头晕脑胀。
  每个县,都有各自的豪强存在。
  这些豪强,或是拥有庞大的部曲私兵,或是在当地立足百年,实力庞大。而最为麻烦的,莫过于这些豪强世家,没有一个首脑人物。大家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彼此间谁也不会服谁。
  曹朋粗略看了一遍,就不由得连连苦笑。
  “叔父,你在笑什么?”
  郭奕在一旁,正练习八百字文。
  抬头看到曹朋那一脸笑容,不由得好奇询问。
  曹朋道:“小奕啊,你老子这一次,可真是给我找了一个好差事。”
  “好差事难道不好吗?”
  “好,当然好!”曹朋没法子和一个小孩子诉苦,只能强笑着点点头,“下次有这等好差事,我一定拉着你老子一同享用。”
  心里面却咬牙切齿的咒骂:郭嘉,这梁子,咱们算结下了……
  ……
  阿嚏!
  郭嘉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然后揉了揉鼻子。
  “奉孝,身子不舒服?”
  荀彧关切的询问。
  郭嘉抖了抖肩膀,摇摇头道:“不知道,总觉得后脊梁骨发凉,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前些时候张先生刚为我看过,似乎并没什么大碍。这今天也不知道是怎地,一个劲儿的在打喷嚏。”
  “待会儿,去找张先生再看看。”
  “嗯,我正有此打算。”
  这时候,正在翻看文牍的曹操抬起头来,突然问道:“奉孝,你说让阿福去南阳郡,真的能行吗?他才二十六,如何能镇得住那些强梁?南阳郡的情况,可是不必当初的下邳海西县。”
  郭嘉笑了。
  “主公,你不用为友学担心。
  那小子肚子里有货,只是太过疲沓。你不逼他,他就继续疲沓着;可你若是一逼,他绝对可以胜任。”
  董昭放下了笔,正色道:“奉孝此言差矣。”
  “哦,公仁有何见教?”
  “我只是觉得,你刚才说的不是友学,而是你自己。”
  董昭属于那种偏严肃的人。
  特别是当他板着脸,来说笑话的时候,往往会让人感觉很冷。
  曹操正喝着豆汤,一口就喷了出来,连连咳嗽。而荀彧则强忍着笑,扭过头,却见肩膀不住颤抖。
  郭嘉的脸,顿时黑下来。
  “公仁,你这话怎讲?”
  “我一直在留意,发现了一个状况。
  每次主公易事的时候,你都缩在后面不肯开口。若不是主公点将问你,你什么时候主动过?”
  “我……”
  郭嘉那张脸,顿时胀得通红。
  曹操好不容易止住了笑,连连点头道:“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个状况。奉孝,看起来以后我也要经常逼你一逼。否则,你肚子里的那些货,是否也和阿福一样,不肯出来呢?”
  郭嘉的脸,拉的老长……
  ……
  午饭,曹朋吃的不甚爽快。
  倒也不是不丰富看得出,郭夫人还是很好客……只是碍于这时代的手段,令饭菜极为乏味。
  似曹朋这种在家里,被步鸾等人养得挑三拣四的主儿,自然不太舒服。
  “嫂嫂,晚膳时,让我来吧。”
  “叔叔还会烹煮?”
  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件事情。
  所谓君子远庖厨,并非是说,君子不能下厨房。
  而孔子所言君子,多是指有德行,有操守的人。这里,并没有单一的指出,是男人还是女子。所谓君子远庖厨,大致上是说,有德行的人当尽量去避免追求口腹之欲,而应该将精力投注于修养上。不是说,君子就不能下厨房……而在东汉末年,更没有类似的理解。事实上,许多名士都是老饕,有时候也喜欢自己烹煮一些美食,来满足一下自己的口服之欲……
  曹朋,笑而不语。
  午后,他带着郭奕,在后花园中读书。
  正当他为郭奕讲解那八百字文的时候,忽听家仆来报:新侯来访。
  新侯,就是曹植!
  建安九年,曹植当时十二岁。
  因曹丕在冀州战死,曹操返回许都之后,便加曹植为新侯,配五百户食邑。这新侯的‘新’,指梁郡新城。
  曹朋不由得愕然,疑惑的起身道:“有请。”
  他拍了拍郭奕,让他继续练字,而后迈步向前厅走去。
  只不过,他有些奇怪:我和曹植似乎并没有什么交情,这好端端,他突然跑来见我,是何用意?
  莫非,他要拉拢我吗?
  曹朋眉头紧蹙一起,暗自感到头痛!
  第539章 雒神赋
  “曹家哥哥,小弟今日冒昧叨扰,还望哥哥勿怪。”
  曹植,身着一件月白色禅衣,博领大袖,衣袂飘飘,透出几分飘逸之气。
  他一脸灿烂笑容,向曹朋拱手一揖,显得颇为尊敬。可越是如此,曹朋就越是忐忑。这小子究竟是什么居心?好端端突然前来拜访,而且又礼数周全,断然不是为了和他吟风弄月而来。
  再者,若曹植真要与他谈论诗文,曹朋也会感到头痛。
  十四岁的曹植,已尽显名士之风,令人不由得为他气度所心折。
  曹朋按耐下心中的忐忑,微微一笑,拱手还礼,“子建今来,朋亦倍感荣幸。我在西北,就常听人谈起子建之名,言子建才学过人,乃世所罕见。只可惜,一直未得机会与子建相盘桓。”
  这一番话,倒是发自肺腑。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一诗,那是实实在在的才学。当年曹朋虽在东陵亭也有过七步成诗的先例,可他那是假的七步诗,终究算不得数。比起曹植那真正的本事,还远远不如。当然了,而今的曹植,远没有后世他做七步诗时的那份惊艳才学。可即便如此,年仅十四的曹植,也足以让人赞叹。
  连曹操都在私下里称赞:子建文才富艳,少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