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隋唐当皇帝-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在是太多了 ,而自己也渐渐的有一些力竭。
  403欲夺朝鲜
  '403' 而这时正好宋若惜和苏定方二人赶到了,一个手舞银枪是风雨不透;另一个则是指挥着那些虎豹和奇形怪状的东西,往前掩杀而来;直唬的这些太原府的军校,是纷纷地往下溃散。
  直冲杀到了李云来得身前,李云来也被这些东西给吓了一跳;胯下的坐骑,吓得好悬没有一下坐到地上。李云来是手疾眼快,急忙的带住坐骑;对其轻轻的安抚了半时,这才安定下来。
  “若惜,定方,你们二人如何来了?漫天的这些东西,是不是你弄出来的?”李云来有些好奇的看着,这些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的神仙妖魔等怪物;对着宋若惜低语道。
  宋若惜点了点头,却并不提这个;只是对李云来焦急的催促着“云来此术不能长时间,眼下即要旭日东升;一旦真阳之火一现的话,我术必破;到时就恐怕咱们三个人,又将陷进这座联营之中。”说完了是指挥着这些东西往回冲杀而去。
  李云来这才明白,感情这些奇术,不止是怕什么狗血之类的;更怕的就是这真阳之火。急忙的催马紧随其后,而苏定方在他的身后给他断后;三人三马,直奔着辕门而来。
  天色渐渐的明亮了起来,那些阴霭和云雾,也被一点点的驱散开来。一轮红日猛然的跃到了半空中,李云来到没觉出什么;可就见天空的云雾,立时都散的干干净净。紧跟着就燃起来一团团的火焰在半空,那是那些纸人和纸兽,眼下真的应验了宋若惜的话;被真阳之火给烧得精光。
  眼见着李世民手下的将校,又一次捡起地上胡乱丢弃的刀枪;向这三个人围了过来。李云来是急催坐骑,赶在了宋若惜的马前;与苏定方是一前又一后,保着宋若惜往外杀去。
  宋若惜倒没有想到,自己竟和李云来倒了过来;本来,是来救人的,可眼下却是被保护的;成为了一个累赘。这是宋若惜所不愿意看到的,急忙也把大刀挥舞开了;帮着李云来开着道。
  等冲到了辕门这里,才发现辕门外面也早就挤满了人;紧前面的是一支弓箭手,各个张弓搭箭,对准了辕门后面的众人;只等这三个人往前一来,人家就要开弓放箭。
  李云来急忙得勒主马,看看前面似乎是无路可进;再回头往后望望,也是兵山将海;两面这么一围,自己这三个人就被人家给夹了馅饼了。想冲出去事比登天。
  “若惜,我就怕你们与我一样被困于此处,才吩咐苏定方万不可跟着来;结果你还是来了,若惜是本王连累了你了。”李云来说完,伸手过去,抓住了宋若惜的一只手,用力的握了一握。
  宋若惜并没有缩回手来,转过娇艳的面庞,对着李云来笑着言道“此生与君携手足以,还有何遗憾之处?要说唯一的一点遗憾,便是不增为君留下一儿半女的;以享这天伦之乐。”说到这里,宋若惜倒是略有一些难过;可随即却又是巧笑嫣然,与李云来望着眼前的那轮红日越升越高。
  苏定方一枪,将旁边欲偷袭二人的一名军校,给扎了一个透心凉;死尸甩出一丈多远。眼见着两边的军校,开始往前来;前面的弓箭手,一步步地举着弓箭往前走着;后面的那些军校,各举刀枪小心翼翼的往前接触着。
  眼看三个人就被淹没在人海之中,可就听得远处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就见无数军校的身体,被高高的抛弃在半空之中,紧跟着就又横七竖八的落在地上。这一声就将所有人都跟镇住,可这还不算结束;这巨响是一声紧着一声不断地响起,太原府的军校,就跟一片片破麻袋似的,被高高的抛起在空中,血肉乱飞,人人惊恐的散开来,不知道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
  而李云来苏定方二人心中这方笃定,知道是瓦岗的救兵到了;李云来对着宋若惜招呼了一声,催马又一次杀入重围;这一次可与刚才不一样了,刚才是自己三人被困于当中;转眼命就要没了,而这次却是翻了盘了;李云来是一人一骑,在后面追赶着成百上千的太原府军校乱跑。
  战场之上,不时地在每一个地方,就响起一声爆炸声,随即腾空而起一股子黑烟;十几个军校的尸体被炸的七零八落,散落于地上。不时中间还掺杂着一声声的砰砰声,那是李云来瓦岗军新研制出来的火枪;这种火枪可以跟明朝时期,所研制出来的火器比美了;而且力量更大,枪身越发的精巧一些;带队的就是青石道人,正指挥着火枪手们列成方队;往前压进着,不时一波火枪放完了;就闪到后面,再由上来的另一排火枪手,再来一次齐射;只几次的轮回,就没有太原府的兵,再愿意接近这些杀人的机器了。
  让李云来想象不到的是,竟然看到,由北面杀过来一支身穿白色盔甲的骑兵;领头的,似乎是一个年纪不算大的孩子。看其手中所用的兵器,却是一根方天画戟;心中不由就是一动,莫非是薛仁贵到了?
  紧跟着,西面就如同一道红云一般,卷地而来;为首一将红盔红甲,手中一对梅花亮银锤;正是裴元庆到了。又由东面也杀过来一支黑色的骑兵,为首大奖,也是黑盔黑甲,外加上乘坐一匹大黑马;手中一杆驼龙龟背神枪,一支十三节水磨钢鞭斜插背后;正是尉迟恭到了。
  而南面也与此同时来了一支骑兵,看这支人马均是一身葱心绿;为首的那员大将是赤红的脸膛,一部二尺长的胡须飘洒在胸前;眼睛眯缝着,观其外表,分明就是三国的关羽转世重生一般;来将正是大刀王敦王君可。
  再看还有十几员大将,带着一些身罩各色衣服的军校,正在乱军之中砍杀着。其中一员大将,不时地抽弓搭箭;一箭箭将太原府的偏副将领射下马去,正是神射将谢映登。再顺着他的身边看去,使大棍追着人砸的,不就是雄阔海么?那有哥两个,比着用大刀砍杀着面前的军校;正是伍天锡伍云召兄弟二人。还有小将秦用,梁士泰,罗士信;这三个人,就跟三只出了水的蛟龙一样;在乱军之中不断地杀进杀出。
  更使李云来觉得惊奇的,就见一支身着紫色盔甲的女兵,如同旋风一般刮进来;为首的几员女将,正是红拂女,张紫苏,高颖,黑白二妃等女,这些人在战场上,边厮杀边寻找着李云来的人影。
  李世民一见,心中就是彻底凉了;知道是大势已去,急忙的换过衣服;找了一匹参马,连兵刃也不带,就这么混出联营之中;直奔北面就下去了,走了方有十几里路的光景;却见前面闪出一哨人马。
  把李世民好悬没给吓得掉下马去,仔细的看去,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来将非是旁人,正是自己手下的亲随大将,刘弘基。不由得是又惊又喜,急忙的策马到了近前,带住坐骑。
  还没来得及问些什么?却又看到面前的军校们往两边一分,当中驶出来一辆马车来;车窗帘高挑,里面坐着一妇人,和两个孩子;看那妇人正是观音婢长孙氏,那两个孩子不用问了;就是李治和他的姐姐了。
  看到眼前这一切,李世民都以为自己尚在梦中;急忙的对着一旁的刘弘基问道“弘基你如何知道在此守候与我?并将夫人和少爷小姐也接到此处?”说完甚为不解的看着刘弘基。
  刘弘基没曾说话,先看了看面前的李世民;就见其一身的军校打扮,可身上的衣服也早是破破烂烂的;沾满了尘土和血迹,再看这胯下的马;分明就是一匹驽马,而其脸上也是漆黑一片;头发也散披在肩头。这跟当初,再太原府时候得李二公子比起来;可谓是天壤之别。
  而那时候的李二公子,出必是鲜衣怒马;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随从。可如今却是老哥一个,看来真是兵败如山倒;再也挽回不来了。刘弘基看到这,心中也是酸楚不已。
  对着李世民回禀道“回二公子的话,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大人事先安排好的;他说你此战必是以失败告终,好一好还能闹个全身而退;所以特命我挑了五百名精壮,并将夫人和公子小姐也一同接到此处,等候二公子到来。请问公子,如今长孙无忌大人是否也出来了呢?”刘弘基说完,往李世民的身后望了一望。
  李世民听到此处,不仅潸然而泪下;急忙的跳下马,走到了长孙氏的车前。对着长孙氏是深深一躬倒地,这才开口对其言道“观音婢,是我李家对不住你呀;长孙兄因救我与乱军之中,结果是身被数创;死于乱军之中,望夫人节哀顺变;待咱们安定下来,我定于长孙兄是高搭灵棚祭祀百日。”说完,是单手扶着车辕臂;恸哭不止,不时以手捶额;呼长孙无忌之名讳。
  长孙氏眼见此景,虽是心如刀割;却也强自忍耐,下了车子,将李世民伏在自己的怀中;夫妻二人是抱头痛哭,而李世民是多少带一些愧疚;他没有想到长孙无忌,居然为了自己早就想好了退路;又给留下一支人马,虽然人少点;可也暂时够用。
  而一想到,长孙无忌临死的时候;用一种失望和悲伤的眼神望着自己,心中也是十分的不好受。那支箭本来是射向自己的,可自己苟且贪生;竟丧心病狂的将长孙无忌做了挡箭牌。
  “公子夫人,咱们还是早一点上路吧;莫要再被李云来得瓦岗军追上来,那可就大事不妙了。”刘弘基担心的催促着二人,又令手下的军校分开来;派出三十名探马在自己身后缀着,一是为了随时知道李云来,是否派人前来追击自己这些人;二便是用这些人当作弃子,专为了吸引李云来得注意的;自己好能保着李世民逃出虎口;又命人给李世民换了一匹坐骑,毕竟公子不能骑乘这样的驽马。
  而李云来这面,可说是大获全胜;只是满战场,竟没有寻到这个李世民的下落;这让李云来甚为急迫,需知这李世民也是一个枭雄;别看一时落败了,谁知其何时又卷土重来?
  将所有的太原府的军校都给分割开来,编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营;令专人看守。又命人开始差点所获战略物资,而李云来则是带着众将和几位王妃,折返回霍州城。
  等一到了城门口这里,就看到宋老生和程咬金高兰等人,还有不少的百姓们;是齐聚城门跟前。眼含热泪,正在迎候着自己这些人归来,李云来等人跳下马来;也朝前迎去。
  四面锣鼓震天,百姓们纷纷的涌出来开始扭着跳着;一碗碗粗鄙不堪的水酒,递到了李云来等人的面前。李云来平时不喜饮这样的水酒,可如今这是百姓们的一番心意;怎好推辞,只得接过来,是一饮而尽。
  404朝鲜来使
  '404' 李云来带着众将,是一路的往里走着,一路的畅饮;直进了城中,宋老生这才好言好语的将这些百姓给劝走了;将瓦岗众将让进了霍州的府衙,宋老生对这些人是相当的客气;竟丝毫没有国丈的姿态,这也使得瓦岗众将对其也高看了一眼;相互之间的仅有的一点隔阂,也是自此烟消云散。
  而宋若惜早就被红拂女等人给拥走了,女人家自有女人家的话题;李云来扫了一眼在座的众人。良久方才开口言道“今日一战,乃是我瓦岗统一天下大业的开始;今后定还有不少似今日之战的战争,还需在座各位齐心合力;扫平天下,统一各郡。今日,孤主要是与众位爱卿,商议一下攻打潼关之议。久闻那潼关乃是魏氏兄弟二人把守着,这其中的一位,想来诸位也听过他的名字,也见过他的模样;就是那魏文通,人称花刀帅。此人勇略过人,乃是大隋朝有名的上将之一;孤如今不怕他出战,忧的是他不出战;是死守潼关,那咱们可就进退维谷,眼看长安置于眼前,而不可得。众位爱卿可有何良谋奇策?不妨说来听听。”李云来说完看着在场的众人,这些人一听打潼关;也是觉得有一些头疼,这潼关自古一条路,又夹在两座山之间;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语;如果人家要是一心死守,你就往上堆多少的人也是白扯。
  众人正在这里没有头绪,忽听得外面有人禀报:“禀唐王军师和大帅到。”伴着话音,就见两个人风尘仆仆的走进大厅之中;一个正是兵马大元帅秦琼秦叔宝,另一个还是一身的羽扇纶巾;一步三摇,十分的从容不迫。
  李云来连忙站起来身,对着二人虚手相招道“军师大帅这厢来,我等正议攻打潼关;奈何众家将军苦无良策,但不知军师大帅可有妙计破潼关?”说完了,是满心憧憬的望着二人。
  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却也是无计可施;想了一会,徐茂公这才抬起头,对着李云来言道“主公,待明日还是开赴到潼关城前,看看再议如何?”说完,看向李云来。
  李云来一看也只得如此了,是吩咐下去;令人大摆宴席,又将霍州原先的那些官吏招了来;好言相慰,使其好好的治理霍州;眼下地盘越来越大,可令人无奈的是文官实在是太少。李云来心中也早盘算好了,只等一待取下长安之时;首先是恢复杨广那时所倡导的恩科,由中多选拔人才;好为己所用。
  这一顿酒席,吃得众人皆是十分的满意;其中小将薛仁贵,充当了行酒官;专管给众人倒酒之职。这一顿酒从午时开始吃,一直吃到了三经天;人人皆是醉醺醺的,互相搀扶着跟李云来告罪而退。
  李云来也是脚步踉跄着,走回那所豪宅;穿过空旷的园林,走进书房之中;顿时就觉得头晕地旋,是一下就卧倒在榻上,就此沉沉的睡去;不知睡了多久?觉得口中十分的饥渴,便开口唤道“孤口渴,可有人在?给孤斟一碗凉茶来。”此时的李云来,尚是闭着双目;一会就觉得有人走到了自己的跟前,跟着自己的头,就被人轻轻的扶了起来;一碗温热正好的茶水,给自己慢慢的喂进。
  李云来饮过茶之后,是又倒头便睡;也不问是谁给他来斟的茶?清晨,一夜宿醉的李云来挣扎着起了身;简单的洗漱之后,直奔府衙而来;可就不增留意书房的桌案之上,早有人给其摆上了几盘的点心。
  李云来走进大厅一看,文东武西,这些人早就列作与两旁;彼此之间,正攀谈得正十分的融洽热闹。看那个徐茂公,正跟两个霍州的典史书办闲谈着,一见李云来跨步走进来;是急忙得都站起身来,对着李云来插手施礼;李云来摆了摆手满面含笑的对着众人道“都坐下吧,今日可有人探听到那李世民的下落?他究竟往何处而去?可憎派人仔细的打探?”话是对着众人问的,可眼光却是望向侯君集。
  侯君集倒也明白,急忙的站出班例;对着李云来恭谨的回言道“回禀主公,臣自李世民兵败之时,就与他的队伍之中安插进了钉子;只是后来这李世民,竟然单人独骑落荒而走;连一兵一将都没有带走。臣若是猜想的不错,兴许这李世民,一早就留下了一支军队以备自己败退之时用。臣已派出了一百人的探马,沿途追查;料这几日就能有消息传来。”说完了是又退回班里。
  李云来最为担心的就是李世民,此僚一日不死;李云来是一日的不得安稳。可眼下又不知道这李世民,究竟往何方而去?就是急得火上房又如何,还是慢慢来吧。
  李云来与众文武再霍州城一待就是三日 ,期间张须陀也自领一军归还霍州;李云来对其在太原所为,是大加赞赏;并令其暂领太原郡守之职。而张须陀却推脱了一番,言自己武领文职,殊为不妥;李云来再三的勉励其,这才拜受;可也惶恐不安。
  因这太原府地处要冲,只要稍有一点的别的心思;就可断了李云来的后路。而李云来对其却是甚为放心,有所倚重,令涨须陀顿生士为知己死之慨。这便跟李云来告了假,又领军回奔太原而去。
  第四日头上,众文武正要随着李云来预备启程;忽有人前来下书,李云来只得命来人进来回话。等这个人一走进来,李云来一眼就看出来;此人非是中原人士,倒有几分像是高句丽的人。
  李云来和颜悦色的,对其开口问道“汝是何人派来?见本王有何要事,只管讲来。”却见这个人给李云来行了一个大礼,这才抬头言道“小人乃是高丽国的特使,乃是奉了我主的旨意,前来见唐王陛下的;这里有书信一封,请唐王陛下预览。”说完了,是呈上一封书信。
  左右早有人将书信拿起,送呈给李云来;李云来展开书信一看,就不由得是怒容满面。啪,得一声;便将书信,拍在面前的桌案之上;瞪大眼睛,盯着下面的那个特使;是一阵的冷笑。周围的文武大臣,还从不增见过李云来生这么大的气;一是不知所以?纷纷犹疑的,盯着李云来的面色,在各自的心中画着魂。
  “你们的高丽王胃口不小呀?且胆略也是很足,一张口就跟本王要这辽东四郡;更可以的是,不经本王允许;竟敢先斩后奏,将渤海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这分明是没有将本王放入眼中。更使本王不可忍受的是,你等竟还敢为那个乱臣贼子李世民前来求情?但不知,他与你们家的皇帝什么好处了?竟如此的帮他,莫要忘了,本王可还娶了你们的公主了呢。众位卿家,你等也看看这个高元,在信里说的什么糊涂话;竟敢自称上大国。难道,非得逼本王发兵么?”李云来挥手让近侍,将书信递与徐茂公;由其顺着传下去。
  等厅中众人,都看过了这封书信之后;顿时是群情激奋,武将是手按佩剑;恨不得抽出宝剑,就把面前的这个下书人给斩了;文官们相比较来说,倒是十分的冷静;只是说应将下书人给施以刖'注,砍脚'刑,在将其送回给那个昏庸的,还赶不上杨广的高丽皇帝看看;使其别再做春秋大梦了。
  这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可将那个下书人给吓坏了;头上是冷汗淋漓,急忙得给李云来跪倒在地;不住地往上磕着响头,嘴里说着拜年的话;苦苦的哀求,让李云来赦免其一死;毕竟要是真的施以刖刑的话,那真是生不如死,这后半生也就全毁了。
  李云来冷眼盯着面前这个下书人,半晌无语;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这才对其吩咐道“本应将你就地处以严刑,也好使哪个昏昧的高元清醒一些;不过姑念你一介下书之人,就不难为你了;我也没那个闲工夫,写回执于他;你只替我带几句话吧,一,速速将李世民的人头给本王送来;二,立刻退出渤海国;三辽东四郡,一直以来就在高丽国的手中;你等此次,不过是前来试探孤的底线来的。那本王就告诉你,这辽东四郡本就是我中国的地方;限你等一个月的时间,必须撤出去;否则后果自负。滚。”李云来说完三条,是怒喝一声;吓得那个下书人,是屁滚尿流的,一路连滚带爬出了大厅;急忙的上马回返高丽。
  等那个信使走了之后,李云来环视在场的文武;心中打算着,究竟用何人去征辽东去?眼下最适合的应该就是他。李云来的目光,投向了在众将末尾坐着的一员小将;就见这员小将一身银甲银盔,坐在那里腰背拔着;两手支与膝头,瞪大眼睛正在看着李云来。
  “众位爱卿,即刻兵发潼关;你等皆下去准备吧,仁贵留一下,本王有话要对你讲。”文武群臣一听,是纷纷的站起身来往外走;除了军师徐茂公和大帅秦琼,也坐着没动地方;余者尽出厅门而去。
  “薛礼你近前来坐。”李云来笑呵呵的,对着薛仁贵吩咐道。薛仁贵不解其是何意?只得依言,站起身来走到近前这才落座;侧身望着李云来问道“不知主公留下小将那方调用?小将准尽职尽力,不负主公所托。”
  “仁贵在瓦岗山的武备学堂里,可曾学过海战乎?和山里之战?”李云来没有说,准备让薛仁贵去做什么?反倒是先问起来,薛仁贵的学业如何?不止薛仁贵听得糊涂,就连军师和大帅,此时也是一脑子的浆糊。值得瞮目望着李云来,看其究竟要说什么?
  薛仁贵倒是认认真真地回应道“禀主公,小将倒是略研究过;而且也跟房大人杜大人,还有家师学过海战之法;并且也领人操演过山林里之战术。莫非主公是要征辽东么?”薛仁贵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出来,到把这三人给唬了一跳。
  因见这薛仁贵年纪幼小,却先料到了李云来的心思;到也是颇为精明强干。李云来笑了一笑,对其点头道“你这娃娃,到挺懂得人心思的;不错,本王是有意要兵伐辽东;誓要灭了这高句丽。免得身畔留着这么一个东西,枕席不安;本王有意令你前去锻炼一下,你要带多少军校随你要;要带什么兵器和军备,尽管挑。怎么样仁贵?可有这份豪气去替本王平定辽东?”李云来说罢,是靠在椅上,眼望着面前这员小将;从心里往外的那么喜爱,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所以李云来也有意锻炼锻炼他。
  薛仁贵是连犹豫都没犹豫,噌的一下就站起身形;对着李云来抱拳道“末将绝不辱命,定平了辽东之后再回来见主公;如辽东一日不平,那小将便一日不还。”
  秦琼素来也是极为喜爱这个薛仁贵,眼见着他是大包大揽的,将李云来所吩咐的事,应承了下来;不由也对其有几分的担心。想哪辽东什么所在?隋朝两代皇帝东征,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