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徐海东-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田道生、田耕三也在河背咀、徐家桥建立了党的组织。丁彩光在丁家大湾一带组建的“贫民救济会”也发展到十八人,并且从逃兵手上买到一枝汉阳造步枪。
  他们有了初步的工作基础,便确定联合起来揭竿起义,打起武装斗争的旗帜,把广大劳动人民进一步动员和聚集起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他们把暴动攻击的目标定在夏店雨坛寺“缉私营”。暴动由徐海东和丁彩光指挥。
  “缉私营”又名“盐卡”。它是湖北地方反动当局为了强制推销硝盐而设立的武装机构。这种机构在鄂豫两省边界的各个要道隘口都有。它的任务是阻止北盐南运。因为硝盐味道涩、价钱贵,老百姓不愿买硝盐而千方百计买北盐(即北边运来的海盐),为此,常常遭到“缉私营”的拦截和惩罚,他们对“缉私营”恨透了。听说要干掉“缉私营”,党员和组织起来的群众个个磨拳擦掌,坚决拥护。
  十月上旬的一天,徐海东与丁彩光扮作卖窑货的人,到雨坛寺周围察看了地形,侦察了敌情,弄清“缉私营”只有一个班,新换了武器,但士气低落,没有打过仗。他们根据这些情况研究制定了周密的行动方案。第二天夜晚,他们分头在党员和“贫民救济会”中进行动员,并挑选了十八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作为偷袭行动的基本队伍。武器除了丁彩光有枝长枪和徐海东有校短枪外,都使刀叉。此外,他们还自制了四枝木手枪用红布包起来,以壮声势,迷惑敌人。
  第三天傍晚,偷袭雨坛寺“缉私营”的队伍按计划在水竹沟集中。晚饭后,徐海东检查了大家的行装,再次宣布了纪律和注意事项,然后选择僻静的山间小路悄悄地向雨坛寺进发。约莫半夜时分,他们到达了目的地。这时,万籁俱静,“缉私营”的官兵已经熟睡,只有一个哨兵在门外踱步。徐海东和丁彩光将队伍分成几个小组,逐步接近雨坛寺。待敌哨兵倚靠在一棵树干上打盹时,他们从背后猛扑过去抱住哨兵,迅即将早已准备的毛巾塞进哨兵嘴里,拖到旁边捆好。他们随即进入庙里收缴枪支弹药。待敌人醒过来时,都已成了俘虏。徐海东命令俘虏原地不动,然后锁上大门沿着原路返回了水竹沟。
  这是一次漂亮的偷袭行动,没有遇到抵抗便缴获了十枝崭新的长枪,队员们个个欢天喜地。他们回到水竹沟后,搞后勤的人特地杀了七只鸡犒劳他们。
  在水竹沟,他们整编了自己的队伍,仍然称为农民自卫队。这是大革命失败后黄陂北部党领导下的第一支人民武装,也是后来组成鄂豫皖红军的最初来源之一。这支革命武装建立后,国民党地方当局和土豪劣绅十分恐慌,三天后,附近罗山、黄陂、孝感三县边界的地主保安团队即勾结起来联合进攻水竹沟,妄想一举把这一武装斗争的火种扑灭。徐海东和同志们分析了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确定转移到陂孝交界的苎麻岭大山区打游击,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保存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不久,黄麻起义的消息传来,他们立即确定到黄安汇合。走到四姑墩附近,听说黄安城正遭敌人围攻,他们便跑步前往援助。到达黄安时,起义组成的鄂东军已由城内撤出,他们找到副总指挥吴光浩,将部队编入了鄂东军。后来,鄂东军由黄安北部转移到黄陂木兰山一带打游击,黄陂重建党的工委,徐海东被分配担任工委领导下的游击大队分队长。
  年关暴动一九二八年下半年,徐海东担任黄陂县委军事部长兼夏区区委书记,回家乡以烧窑做掩护,从事秘密的革命领导工作。
  这年是个荒年,收成不及正常年景的一半,而地主、民团逼租索债却有增无减。眼看着一群群穷苦农民拖儿带女逃荒讨饭,有的甚至被迫自缢,家破人亡。徐海东心急如焚,他把夏区党的干部召集到段家畈窑棚讨论对策。
  这次会议是在一九二八年十二月的一个白天举行的。窑棚外面山头上放了暗哨,窑棚里面正在开展热烈讨论。大多数人认为,农民已被地主、民团逼得走投无路,党应当立即组织群众举行暴动,开地主的仓,分地主的粮,和敌人拼了!也有人认为,硬拼不是办法。他们说,黄麻起义以后,国民党派到鄂豫两省边界的部队有两个军,地方反动民团也不少,而农民群众手无寸铁,要开仓济贫,岂不是送肉上砧板!他们主张继续串联发动,聚集力量。徐海东虽然觉得后一种意见有道理,但是他认为不能等敌人力量弱了、群众武装好了再暴动,应当从斗争中把群众组织和武装起来。于是,他站起身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同意暴动夺粮!”工棚里顿时静下来。他继续说:“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现在不少农民被反动阶级逼得死的死,逃的逃,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应当公开领导群众斗争。否则,就会脱离群众。”接着他又分析了群众没有武装力量作后盾的困难,主张报请上级派特务队前来支援。会议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了决定,拟订了暴动计划,上报黄陂县委审批。
  一九二九年元月下旬,黄陂县委批准了他们的计划。鄂东特委也应他们的请求派来了特务队。徐海东再次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建立了年关暴动指挥部,制订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暴动的具体动员和组织工作也随之秘密地展开。
  农历腊月三十日,年关暴动如期举行了。这天天刚亮,备地的贫苦农民共一千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河背咀,由特务队长江竹青发表演讲。大家情绪激昂,“打倒土豪劣绅!”“取消苛捐杂税!”“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声响彻云霄。演讲完毕,暴动指挥长了彩光便走在队伍前面,沿途吆喝:“今天我们要开地主的粮仓,凡是没有年饭米的人,都可以跟我们一起到财主家里去背粮!”这样一来,暴动队伍越来越大。附近的财主吓得躲的躲、逃的逃。这一天,先后开了黄家窑、段家畈、细张家田等地四户地主的粮仓,粮食衣物都分给了贫苦农民。
  在暴动过程中,徐海东没有公开出面做领导工作,只是和农民一样参加了暴动队伍。这是党组织决定的。
  这次暴动夺粮,帮助一部分农民解决了暂时困难,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但是很快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暴动队伍刚散,夏店的民团便扑过来了,黄陂县的反动武装也赶来逞凶作恶。这时,我方特务队已转移到外地执行任务。暴动中公开了身分的共产党员遭到敌人通缉,许多基本群众被刑讯受罚,党的干部吴安照被捕牺牲,徐海东也不得不暂时离开家乡。这次暴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徐海东怀着沉痛的心情总结这次暴动的经验教训,深深感到干革命不仅要敢闯,而且要会闯。作为一个指挥员,如果不能通观全局,没有可靠的措施,即使主观愿望再好,也会招致损失。他想:敌人凶狠,无非是因为他们手上拿有武器;我们要站稳脚跟,也必须把建立人民武装放在第一位!他由家乡转移到黄陂塔耳岗一带以后便着手组织游击队,从此他就一直从事武装斗争的领导工作。在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年关暴动的经验教训,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而打出了威风,开创了新的局面。
  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徐海东同志把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与整个无产阶级的命运联系起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顾大局、识大体,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一九三○年春,徐海东带领游击队在陂孝北山区歼灭了许多地主民团。地方反动豪绅恨他恨得咬牙切齿。孝感十二区民团头子蒋少瑗趁徐海东带的游击队转战到陂安南县的机会,纠集罗山姚老约民团和反动红枪会联合进攻徐海东的家乡,实行阶级报复。当地党组织得到情报,率赤卫队掩护群众作了转移。反动民团抓不到人,便放火烧毁了徐家窑、徐家店、上屋湾等处的房屋,把家具财物抢掠一空。待游击队赶来,敌人已经逃走。战士们站在山头上,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大家都为徐海东家里的困难担忧。徐海东却哈哈一笑,说:“这是意料中的事,没有什么了不得!”
  徐海东没有忙着找家属,却先把农会干部找来,一户一户地询问房屋被烧的人家都找到地方住没有。当他知道受害群众都住下了以后,才到亲戚家慰问自己的亲属。
  家里人见他回来了,都问他:“房子烧了怎么办?”他笑笑说:“你们不是已经有了办法吗?”他妻子嗔他:“一家人都愁的不得了,你还笑!”他回答说:“愁能愁出房子来?你愁死了民团才欢喜呢。”他见大家还是皱着眉头,又说:“我知道在亲戚家挤着住,两家都不方便,但是,现在哪有能力盖新房子?就是盖起来了,敌人未消灭,你能担保他不再烧?要看到现在的形势好得很哩,敌人疯狂是暂时的,他越是烧、杀、抢,起来革命的人就越多,他们完蛋得越快。我们只有克服困难,齐心革命,早点打垮反动派,才有好日子过!”他讲的条条在理,一家人都决心克服暂时困难,积极支持革命。
  一九三二年秋,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根据地向川陕边区转移之后,国民党把黄陂、孝感北部和罗山南部、黄安西北部的边缘地区划为礼山县(即今大悟县),实行保甲连坐,强化法西斯统治,野蛮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由皖西转战到家乡一带时,徐家一族先后有几十口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当嫂嫂向他哭诉这些悲惨遭遇时,他内心十分哀痛。他想:亲人们已经牺牲了,革命需要自己的不是悲哀,而是战斗!要说服活着的人挺起胸来,继承先烈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因此,他抑制住感情,没有掉一滴眼泪。他平静地安慰嫂嫂说:“大姐,别难过!阶级斗争嘛,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要记住这笔血债,把孩子哺育好,为前辈们报仇!”这时,正好他的侄儿文治的媳妇生了小孩刚满月,要他给孩子起个名字。他想了想说:“就叫个‘守’吧!”侄媳妇明白他取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说文治已经为革命牺牲了,要把这个烈士的后代守护好,让他长大了继续革命,便表示决心说:“好!我一定把他守大,再难再苦我也能顶住!”后来她确实历尽艰辛,一直把孩子哺育成人,让他参加了革命队伍。
  他曾对亲属讲过:“无产阶级要推翻整个旧世界,想不付出代价行吗?人人都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如果都舍不得贡献出来,革命哪有成功的希望?共产党人从入党那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了,他只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义务,没有半点徇私苟且的权利。要是遇到困难就回头,要这样的党员干什么?”正因为他有这样崇高的革命情操,他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奋斗,一往无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
  一代名将 功著中华 王祖训——纪念徐海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今年6月17日,是我们党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徐海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徐海东同志,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徐家桥村(今属大悟县)一个贫苦的六代窑工家庭,曾当过11年窑工。1925年,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坚定志向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和创建鄂豫皖、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曾历任农民自卫军队长,黄陂县委军事部部长、县赤卫军大队长,鄂东暴动委员会西南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红25军副军长、军长、代理政治委员,红28军军长,红15军团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中,他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在党内,他先后担任过黄陂县区委书记,鄂豫皖省委委员,鄂豫陕省委常委、代理省委书记,陕甘晋省委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第八、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徐海东同志率部驰骋疆场,身经百战,足迹遍及大别山区、黄土高原和华北、华中诸省。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他娴熟地把握革命武装斗争的客观规律,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曾率部参加和指挥了许多重要的战役战斗,屡立战功,充分展示了一位杰出军事家的大智大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一生立党为公,清正廉洁,光明磊落。无论职位高低,对党、对人民,始终忠心耿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一切以革命利益为重的无私品格和高尚情操。他40多年的革命生涯,战功卓著,深得党的信任,受到人民群众和全军指战员的崇敬与爱戴。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徐海东同志都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邓小平同志赞扬他”对党是一颗红心‘’;江泽民主席给《徐海东纪念文集》题词,赞扬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徐海东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30年,但他为中国革命所建立的不朽业绩将永载史册,他的高尚品质、革命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一生光辉的革命实践,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东西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特别要重视学习他的革命品质和治军、打仗及作战指挥艺术方面的建树。徐海东同志毕生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在参与领导人民军队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听从党的指挥,坚定地执行和捍卫党的正确路线。他对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历来十分信赖。他说,我们革命队伍只有时刻听从党的指挥,服从党中央的领导,我们的行动才有正确方向、才能打胜仗。他强调革命军人要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这些,对我们今天加强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徐海东同志注重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他风趣地说自己是“青山大学毕业生”。在战争实践中,他刻苦探索各种战役战斗的基本规律,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具有很高的指挥艺术。他坚持认为进行任何一次作战,没有把握或得不偿失,坚决不打。在创建鄂豫陕苏区的斗争中,他根据陕南地区地理、民情和敌情,主张实行“诱敌深入,先疲后打‘’的方针,与其他领导同志一道,以非凡的胆略,指挥弱小的红军与十倍于己的强敌周旋,在险情困境中运筹帷幄,巧妙布势,出奇制胜,取得了一系列战役战斗的胜利,为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发展红军做出了重要贡献。徐海东同志是我军众所周知、素以勇猛著称的高级指挥员。他在长期的征战中,始终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这种不畏艰险、知难而进、敢打必胜的革命意志和英雄胆略,对于我们贯彻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教育作用。徐海东同志是我军严格治军的著名将领之一。他经常教育部队说,军队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战斗力。为此,他治军非常严格。总是要求部队培养勇猛顽强、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同时,他又十分关心爱护部属,在艰苦的转战中,配备给他的马匹,常常让给体弱有病的战士。每次战斗后,他总要去看望和组织安置伤员。在他的培育和影响下,所属部队遵纪守法,拥政爱民,内部团结,无坚不摧。徐海东同志的严格治军实践,给我们新的期依法从严治军,不断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徐海东同志的军旅生涯,功勋卓著。今天,我们纪念徐海东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时刻听从党中央的指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人民军队永不变质;就要像他那样,立党为公,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不谋私利,处处率先垂范,大力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提高部队军政素质;就要像他那样,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掌握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努力做好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准备。我们军事科学院作为全军最高军事科研机关,更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徐海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的宝贵精神遗产,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决按照江主席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进军事科学事业跨世纪发展,更好地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服务。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军事科学院在共和国十大将中,徐海东其名如雷贯耳,其事震古铄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作为红25军和红15军团主要领导人,徐海东的名字在大别山区、秦岭脚下、黄土高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称“徐老虎”、“中国的夏伯阳”。常有这样的事发生,当敌人听说他们与之作战的对象是徐海东时,不是惊慌逃窜,便是缴械投降。
  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其实,徐海东并不神秘。在参加革命前,他不过是个苦大仇深的普通窑工。然而正是这一点,赋予了他强烈的无产阶级意识,塑造了他坚强、勇敢、无私、诚实的品格。在敌人面前,他英勇无畏、冷若冰霜;在同志面前,他肝胆相照、温暖如春;在名利面前,他居功不傲、淡泊明志;在邪恶面前,他刚直不阿,一身正气。
  我们党三代领导人对徐海东大将的一生都有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说,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邓小平同志说,徐海东“对党是一颗红心”;江泽民同志最近为《徐海东纪念文集》题词:“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值此徐海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此文作为对他的深切怀念。
  大别山区留英名1900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廿一),徐海东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夏店区徐家桥村(今属大悟县)一个贫苦窑工家庭。9岁时入私塾念书,12岁时因受富家子弟欺侮,他奋起抗争,结果被赶出了学堂。从此他走进窑厂做工,一干就是十几年。艰苦的窑工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给了他坚强的性格,同时也使他饱尝了人间的苦难,阅尽了世上的不平。1925年春,他在共产党人吝积堂的影响下,毅然离开家乡,前往武汉参加革命。在那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党组织派到军阀部队里学习军事。一年后,他投身到北伐战争的洪流中,参加了汀泗桥战役和武昌战役,曾经率领一个排一举击溃敌军四个炮兵连。
  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他受命返回家乡,组织起黄陂县第一支农民自卫军,开展轰轰烈烈的反霸斗争。曾先后任河口区农民自卫军队长、黄陂县委军事部长兼夏店区区委书记、县赤卫军大队长、独立营营长、鄂东警卫2团团长等职。反动武装多次进行疯狂反扑,烧了他家的房子,杀了他家族66口人,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反而更加增添了他对阶级敌人的仇恨,更加坚定了他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队伍几次被打散,他又几次顽强地把它拉起来。1931年春,所部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此时的徐海东已成为红军中的一员猛将,“徐老虎”的威名开始不胫而走。他常常挥舞着大刀率先冲入敌阵,战士们见了勇气倍增,敌人见了胆战心惊。担任过红4军第12师师长的陈赓大将曾风趣地对人说:“这辈子挺光荣的一件事,就是当了几天徐海东的领导。他是著名的‘徐老虎’,我当他领导,他没咬我,却帮我打了许多硬仗。”
  的确,徐海东敢闯险境,善打硬仗,多次使部队转危为安,为保卫苏区和人民群众做出了卓越贡献。1932年2月在商潢战役中,他指挥第36团担负正面阻击任务。营连长们阵亡了,司号员也牺牲了。他甩掉上衣,抡起大刀,在白雪皑皑的阵地上奔跑着,呼喊着:“共产党员们,牺牲也要向前倒!”随着这一声喊,退下的战士又冲了上来,倒地的伤员又站了起来,失去的阵地又夺了回来。这就是徐海东的战斗作风,临危不惧、百折不挠、英勇不屈、万难不却。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在国民党30万大军“围剿”下决定离开鄂豫皖苏区。当时在英山地区打掩护的红27师师长徐海东在与总部失去联系、部队又遭分割的情况下,带领第27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