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徐海东-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周东屏也为党和人民,为军队建设做出了贡献,立下了功勋。1957年6月,她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8月,她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1978年2月她被选为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
徐海东与周东屏分别于1970年3月和1997年7月逝世,在他们共同战斗生活的岁月里,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们同甘共苦,相依为伴,心相印,情相连,意相随,志相投,始终是最忠实的伴侣。
徐海东和他生死相守的妻子 崔向华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称赞“红色窑工徐海东”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毛泽东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民间传颂他是“中国的夏伯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九次负伤,全身被子弹打伤17处,而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一次次从死神手中救出徐海东的,是一位名叫“少兰”的女子。
1934年11月16日,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三千名将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河南罗山县出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本来这支部队中的七个红军女护士都决定留在鄂豫皖根据地,但她们坚决要求跟部队走,一片哭声终于惊动了军团长徐海东:“为什么哭鼻子?为什么不服从组织决定?”年纪最小的周少兰天不怕地不怕地说:“我们都是逃跑出来参加红军的,我不能再回当童养媳。部队就是我们的家,我不能没有家。再说,行军打仗,难免会有战士受伤,前线需要我们呀!”徐海东被说服了。
长征途中,周少兰和女伴们舍生忘死,在炮火中把一个个受伤的红军背到荫蔽所,及时救护。在陕南激战中,身先士卒的徐海东不幸负伤。一颗子弹从他左眼下方钻进去,由颈后穿出,由于失血过多,生命危险。经医生抢救后,虽然止住了血,可是徐海东的喉头仍被血和痰堵着,呼吸很困难。医生很着急,但也想不出个办法。紧急关头,站在一旁的女护士周少兰说:“让我来试试。”她毅然伏到徐海东的身边,用人工呼吸,一口又一口地将老军长喉咙里的淤血清吸出去。徐海东得救了!在缺少药的战争环境里,周少兰四天四夜看护着徐海东,眼不阖拢,衣不解带,硬是从死神手中把军长的生命夺了回来。恢复健康的徐海东感激她的照顾,一次交谈中,建议她将名字“少兰”改为“东屏”,即徐海东的保护屏障之意。不想这一改,竟促成他们日后相知相随几十年。
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徐海东和吴焕先、程子华指挥部队,粉碎二十余倍于我之敌的围追堵截,长驱千里,威逼西安,进军甘肃,然后北上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早在北伐时期,徐海东就是叶挺所在的铁四军的排长,在汀泗桥战斗中一举冲垮敌人四个炮兵连;1927年麻黄起义后任自卫队长,号称“徐老虎”,歼灭了许多地主民团,地主豪绅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民团头子蒋少瑷趁徐海东带游击队转战之机,火烧了徐家窑。徐海东家中成了一片废墟。1932年,红军转移川陕边区后,徐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死66人,其中,近亲27人,远亲39人。
周东屏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岁就失去了母亲,被人拐卖作了童养媳,受尽欺凌。1931年3月,13岁的她就参加了革命,任安徽六安三区少先队大队长。1932年10月,她成为红军中的一名小护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红十五军团护士长、党支部书记。
1935年9月,这一对战斗情侣在长征中举行了婚礼。徐海东指挥的直罗镇战役,粉碎了敌人对陕甘边区的“围剿”,被毛泽东称誉为“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一次交谈中,徐海东向毛泽东介绍了周东屏,徐海东说:“她从小受苦,没念过书,也是个粗人。”毛泽东笑了,说:“我们今天的革命,就是‘粗人’的革命,工人、农民的革命。等情况好起来,我们要办些学校,让‘粗人’都变成‘细人’!”徐海东很高兴地笑了。
抗日战争中,徐海东率部深入华北、华中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由于伤痕累累,经常发病,但经常带病指挥作战。大家劝他不听,徐海东老话一句:“枪声一响,什么病都没有。”打仗能治百病。“周东屏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照料孩子,同时还要竭尽全力帮助丈夫恢复健康。徐海东常常感到,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妻子既当战士,又做妈妈,实在难为她。对周东屏说:”我们结婚太早,使你受累,不能更好地进步。“周东屏毫无半点怨言,当死神又一次临近徐海东时,她以惊人的镇静和勇敢,挽救了徐海东的生命。
那是1939年9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员的徐海东,经西安、洛阳,向皖东江北指挥部进发。一路上紧张、劳累,加之天气又冷,徐海东肺病复发,咳嗽不止,大口吐血,接连十几天没有好转。刘少奇将他扶上担架让人抬着走。到指挥部休息一会儿后,徐海东继续率队东进,取得了皖东反扫荡中的重大胜利。1943年冬,徐海东旧病再发,吐血不止,高烧昏迷,病倒在战场上。
同志们已经在绝望之中为徐海东准备后事了,周东屏没有放弃最后一丝希望。她把孩子托付给警卫员,天刚蒙蒙亮,便踏上了崎岖的山路去采药。又请来老中医,终于又一次使徐海东起死回生。由于病情严重,毛泽东知道后,电令徐海东“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1940年以后,徐海东积劳成疾,只能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又几次生命频死垂危,这年冬天,中原地带的雪很大,使通往前线指挥部的电话中断了。徐海东不知前线战事日夜不安,深夜他叫周东屏亲自去指挥部联系。生性要强的周东屏顶风冒雪一步步走到前线司令部,天亮时带回了前沿的消息和文件报纸。徐海东听读了文件和报纸,欣慰地说:“只要不死,一天不能和前线失去联系。”
徐海东很爱同生共死共患难的妻子。长征中,徐海东头部负重伤,她一直守护;红军东征时,徐海东从马上摔下来,又是由她日夜照看。抗日战争爆发后,从大后方来了许多有文化的女青年学生。一次,有位同志向徐海东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改组’吗?我帮你介绍一个漂亮的大学生。”徐海东一听这话,生气了,说:“混话!东屏是受苦人,我是泥巴人,我们既是夫妻,又是战友,我怎么能干那种事!”
有时病痛难忍,徐海东就吼叫:“给我枪,给我枪!不能上战场,不如死了好!”他用拳头敲击着担架喊叫:“快抬我走。我要到前线去!”周东屏跟随徐海东在担架上“打游击”五年。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了,徐海东看到中央发来的电报,高兴地对周东屏说:“咳咳!我这个病号,把小日本熬垮了。”周东屏想的是抗战胜利了,丈夫可以送进条件好的医院了。
然而,解放战争的枪声骤然响起,从华中到山东,他依然是在担架上度过的。战局发展不利时,使病中的徐海东心急如焚,夜里彻夜失眠。许多老战友都知道,对徐海东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战争的消息。每适前线打了胜仗,陈毅、粟裕、谭震林、许世友等前线的战友们,很快派人给徐海东送来战报和战利品。他们有空还会亲自去看望徐海东。1947年9月,中央军委给徐海东的电报,要他和一部分后方人员,速从海上转移去大连。
徐海东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华东战场。没想到,从山东到大连,徐海东的生命出现了奇迹。大连市委为徐海东请来肺病专家和苏联名医,经过全面检查和治疗,病体和战伤逐渐康复,在警卫员和周东屏的照顾下,他能离开病榻下地走几步了。全国解放了,徐海东激动地对周东屏说:“我能够活到今天,有一半应该归功于你,太苦了你了,要不是你日日夜夜地照料,里里外外地操持,我哪能活到今天?”苏联远东军区卫生部长曾夸奖周东屏说:“徐将军活下来是奇迹,夫人的照料太伟大了。”徐海东曾充满深情地写下《赠东屏》一首诗:“尊我护我细用心,养儿育女劳其神。宾客来至盛情待,贤妻良母好心人。”
1950年8月20日,毛泽东的亲笔信从中南海飞到大连:“海东同志:七月十七日来信收到。病有起色,甚慰。我们大家都系念你,希望你安心静养,以求痊愈。此复,顺祝愉快!”1951年5月30日,周恩来和邓颖超亲自到大连看望徐海东。周恩来紧周东屏的手说:“你把海东同志照顾得非常好,把党交给你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你为党作了很多工作,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感谢你。”徐海东居住大连九年,周恩来三次专程前去探望。第二次是1955年徐海东被授大将军衔之后,周恩来又来到大连文化街75号。徐海东十分不安地对周恩来说:“总理,我长期养病,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太少了!授我大将军衔太高,我受之有愧啊!”周恩来握住徐海东的手说:“海东同志,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恰当!”这句语重心长的话,是对这位窑工出身的红军高级将领功勋、才的准确评定。徐海东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周东屏也为党和人民,为军队建设做出了贡献,立下了功勋。1956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对周东屏照顾徐海东也给予了很高评价。1957年6月,她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8月,她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1978年2月她被选为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
1956年9月,徐海东移住北京观音寺一号。不久他以中央军委委员和国防委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第八届中央委员。1970年3月25日,在郑州病逝,时年70岁。
回忆父亲——徐海东 徐文伯我于1937年生在红军第十五军团,是党和人民把我哺育成长起来的。我在父亲身边生活了三十三年,他老人家是我第一位老师。他崇高的革命精神、优秀的品德,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对我慈母般的爱和严师般的教育,永远记在心中爿:指导我如何去生活和战斗。因篇幅有限,也很难用文字把所有事情表达出来,卜面只回忆儿件难忘的事:一、我是人民的儿子,是人民的公仆1942年,我们住在津浦路东的芦店子。房东王大伯的大儿子要成亲,新娘入洞房要有两个届‘牛“的金童玉女捧花烛。我的属相是’牛”,又是徐海东的儿子,房东大娘特别希望我这个(金童“捧花烛。负责警卫我父亲的特二连连长和指导员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徐海东的儿子去拿花烛影响刁;好,他们不同意。后来,事情报告到父亲那里,他笑着说:”我看这不是什么坏事,这正是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好事。我们都是人民的儿子,我的儿子有什么特殊?和群众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我同意小林(我的小名)给房东大伯的儿子娶亲拿花烛,但注意一条,不要磕头,鞠躬就行了。“当把父亲的决定告诉房东王大伯时,他全家笑得嘴都合不拢。办喜事那一天,全村男女老少喜气洋洋,都向王大伯贺喜,徐海东的儿子给新娘捧花烛,更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晚上,我同另一个伙伴一起拿花烛,把新娘送入洞房。这件事后来在周围一带传为佳话。
父亲1955年在大连市的时候,得知党中央授予他大将军衔的消息,当时正好周总理因公去大连,父亲怀着惭愧的心情,恳切地对前来看望的总理说:(我长期养病,为党工作太少了,授大将军衔,心中有愧,我请求党中央将我的军衔降低一些。“
总理听了,亲切地说:侮东同志,你是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累病的嘛!你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党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恰当。“父亲听了总理这番话,感到更加不安。他说:俄感到太惭愧了,我是人民的公仆,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太高了。”
二、革命需要文化,需要知识父亲出生于一个窑工家庭。他做了十一年窑工,只念了三年私塾。1925年入党后,在革命队伍里,他一直很尊敬和他一起同生死共患难的知识分子。他经常说:“我就是受知识分子出身的吝积堂同志的影响,在他的帮助下走上革命道路的。”早在鄂豫皖苏区时,他尊重吴焕先、沈泽民、徐宝珊、郑位三、郭述申等叔叔:“西安事变”期间,他让王首道叔叔、李克农伯伯作他的高参,帮助他做主位一体“的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11月,进马列学院学习,他非常尊重给他讲课的教师们。1952年父亲在大连休养时,王学文伯伯来看望他。他见到王伯伯,行了一个军礼并尊敬地说:”王教师,您好!“1943年,在安徽淮南抗日根据地,一天宋亮叔叔(后来我才知道宋亮叔叔就是孙冶方叔叔)来看望父亲,父亲深有感慨地对我们说:”宋亮同志是我们党的大知识分子,是有名的专家。“
父亲非常注意抓干部的学习,特别对那些文化不高的叔叔们,他总督促他们学习,劝他们每天认一个字,不行的话两天学一个也行。他一再说:“没有文化不行,你连电报和报纸都看不懂,怎么领会党中央和上级的指示呢?又如何去带领指战员执行任务呢?”并语重心长地说:“革命需要有文化,有知识。”对战士们的文化学习也抓得很紧,他说:“我们的战士没有文化,光靠朴素的阶级感情是不行的。有文化才能提高觉悟,提高战斗力。”
我记得,1943年,父亲在病中,对保卫他的特二连指战员的文化学习要求很严格。他专门调来文化水平较高的同志担任文化教员讲课,并经常对他们进行文化测验。部队行军,每个指战员背包后面都写着一个大字,后面的人认前面背包上的字,这样一边行军一边学习。当时写的字有‘团结友爱“、打败日本鬼子”、’抗战胜利“、”革命到底“等等。我随军行动,没有机会上学读书,也跟叔叔们一起学文化。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淮南根据地编的识字课本中‘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课文。父亲对自己的学习也是抓得很紧的。1938年11月,父亲参加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向毛主席提出重返前线的要求。因父亲当时正在吐血,毛主席没有同意。父亲又向毛主席提山可不可以进学校学习的要求。毛主席同意了,并要他一边学习一边养病,这样就进了延安马列学院。当时,父亲虽然九次负伤,已是二等残废,又加上肺部出血,但他非常珍视参加革命以来的第一次学习机会。他起早晚睡,如饥似渴地发奋读书,读了《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和毛主席的轮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还经常听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课。经过学习,父亲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都有了提高。每当回忆这段经历,他总是说:“这是我参加革命以来难得的一次学习。”六届六中全会期间,一次会间休息,毛主席同一些高级将领们谈心,很风趣地说:“中国有三部有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紧接着问:海东同志,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父亲只读过三年私塾,参加革命前做窑工时看过《三国》和《水浒》。他向毛主席说:《三国》和《水浒》我看过,这《红楼梦》不知是什么意思,没听说过。”毛主席哈哈大笑,说:侮东同志,你只能称半个中国人。“父亲在淮南病休时,想起毛主席那次谈话,决心要了解《红楼梦》是怎样一部书。他病重不能自己看,就请秘书一段一段地读。他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懂就问,一边听小说,一边学文化。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听读了两遍虹楼梦》。这时,父亲深有感触地说:(我明白了主席为什么要求读这部书。《红楼梦》这部书写得确实好,特别对封建社会揭露得很深刻,人物刻划得活龙活现,使我知道了中国封建社会是个什么情况。同时又提高了文化水平。”
三、千万不能忘本呀!
1955年军衔评定后,有一些同父亲共患难的战友,感到自己吃亏了,军衔评低了,到父亲面前诉说。一次,一位叔叔来看望父亲,为自己军衔评低了感到委屈,又讲了一些过头话。这时,父亲语重心长地对这位叔叔说:“咱俩都是穷人出身,我是窑工,你是贫农,咱们都是党解放出来,是党把咱们培养成为军队的高级干部。咱们能有今天,是无数革命先烈和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咱们是幸存者,千万不能忘记他们。今天,党和人民已经给了咱们这样高的荣誉,你还争军衔高低,这是很不对的,是错误的。你是忘了本呀!”这位叔叔听了深受感动,流着泪说:首长,我是忘本了,你的教育我永远记在心中,请首长看我的实际行动吧。我还要作与我有同样错误认识人的工作,把首长对我讲的话转告给他们。“这位叔叔讲到做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事,彭德怀伯伯知道了,他特别表扬了父亲带重病为党做了很好的思想工作。
父亲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作风保持了一生。他最爱穿的还是那几套普通军装。衬衣都是补了又补,被子也要用到不能再用了才换新的。一次警卫员看不过去,劝他换新的,顺口说了一句:“您这不有点儿像叫花子了?”父亲听了后,态度很严肃,但用教育的口吻批评说:“叫花子就不光荣了?穷人就不光彩了?我从小穷得连衣服都没穿的,你这种思想就是忘本,千万不能忘本呀!”
爱之深 教之严 徐文伯我爸爸徐海东,在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下,已经含冤去世十多年了。我每想起爸爸的时候,总要念起他老人家对我的慈母般的爱和严师般的教育。
爸爸长期为革命出生人死,驰骋疆场,在党和人民的哺育下,从一个穷窑工成为红军的高级将领。我生于部队,长于部队。爸爸不论在戎马倥偬的时候,还是到后来由于九次负伤而不得不休养的时候,对我的管教始终是抓得很紧的。他是我真正的第一位老师。
从我很小的时候起,爸爸就给我规定了一条纪律:每次外出必须向爸妈请假,回来还得销假。每天晚上,爸爸还要我向他汇报这一天做过些什么,学了点什么。我在七机部工作的时候,单位离家四十里地,靠登车子往返。晚上遇上单位里开会或其他活动,要深夜才到家。爸爸还是在等着,要让我把这一天的情况向他说了才睡。我没到家,他是睡不着的。爸爸这样,对于我来说,该是多大的温暖啊!他的爱浇灌着我的心。但这同时也象给了我一面生活的镜子,促使我必须经常检点自己,切莫做爸爸不让做的事,让爸爸放心。
爸爸一生光明磊落,性格爽朗,敢于说真话,最恨讲假话。他也一直教我要这样。要是我在汇报中撒了谎,他是不允许的。有一次,我还在念书的时候,没请假就与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回家晚了。我怕爹妈批评,就撒了一个谎,说因电车停电耽误了。爸爸发现我说话的神情不大对头,请警卫员去了解,知道我说了假话,就生气的把我叫去,要我站到一边去想想我说假话对不对,为什么要撒谎。半小时以后,我走近他,检讨说:“爸,我错了,撤谎是不对的,今后保证不重犯。”这时候,爸爸的脸色转和善了,说:“孩子,你该知道,讲假话会把你毁了的。你一定得做老实人!”打这以后,我再也不敢撒谎了。不过,那时候我心里却嘀咕,丁点小事就这么认真,爸爸对我未免太严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才越来越明白爸爸做得对,该从小事抓起,要小题大做。小事不抓,可要大事犯过啊!在文化大革命中,面对着“四人帮”的凶横,我坐在牢里都没讲一句假话,这是爸爸教我的。
爸爸的老战友常说他“上战场是凶老头,下战场是好者头”。的确,爸爸打起仗来,浑身是胆,对敌人狠极了;可是对同志却一视同仁,没半点架子,亲呢得象一家人。平时他也总是用这种平等待人的精神教育我。一次,爸爸正在休息,睡着了。一位通讯员来给爸爸送信,妈没叫醒他,把信收了下来,让通讯员回去了。爸爸醒来,见信不见通讯员,很不高兴,批评妈妈没有群众观点,说:“以后不管我在干什么,只要有下面的同志来,一定要让他们来见我,我要见到他们。”他身边的随从人员如警卫员等,他也是不准我叫名字的,年岁大的非得叫叔叔,年岁小的也必须叫哥哥。一位警卫员叔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