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杜小伟 作者:报纸糊墙-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没有专业人士,杜小伟决定先养紫菜看看。一方面是因为海藻类的好养,另一方面是加工方便,加工好了以后轻便。
  请了一些在海边常住的村民帮忙,搭架结网,一忙好多天。杜小伟自己现在除了沈七罗金,还有六十二个孩子。这些孩子这几年都有成长,有些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吧,只除了天上人间的沈连,还有一些在双月城及其他城市的天上人间里做事的孩子。
  这些孩子应该是不需要担心的吧,毕竟他们自己都有手艺,而且脱离自己已经很长时间了,这期间他们彼此都没什么联系,相信刘灿他们也很清楚。
  他的这些手下,都派去筹备紫菜加工作坊了。有沈七他们在,杜小伟很省心,基本上只要在边上稍微提点建议就可以了。
  只是这紫菜的养殖,还需要慢慢摸索。因为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让一些渔民采集回来的野生紫菜下种以后,因为担心细菌生长,两天就要换一次水。换水的过程是十分辛苦的,每天夜里涨潮的时候,一群壮汉“嘿呦嘿呦“的拉开闸口,看着水位退得差不多了,又”嘿呦嘿呦的把闸口关上。实在是费力得很。
  但是辛苦总是会有回报的,经过细心照顾的紫菜长得很好,两个月以后,他们迎来了第一次收获,临时招来的妇女老人,一人划着一艘小木船,在几十亩的滩涂上,拿着大剪刀收集紫菜。
  河边靠近海岸不远的地方,也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清洗的清洗,搬运的搬运,忙碌又和谐。
  切好洗好的紫菜,搬运到不远处的加工作坊,浇饼脱水干燥以后,用油纸一个一个包起来,然后再装箱。
  紫菜成熟以后十来天就可以收割一次,所以接下来的几个月,大家都十分忙碌。随着天气满满转凉,紫菜的成长也随着变慢。作坊里的这一群人才终于可以缓口气了。
  看着仓库里成堆的成品紫菜干,他们都很有成就感,接下来就是销售问题了。杜小伟让刘记的人带个口信到双月城,年关将近,随便送些到西北方向一些地区的王室好了,既可以交流感情,又可以起到宣传作用。
  楚晋阳手里拿着一包精装紫菜,解开绸带,里面是一个紫黑色的紫菜饼,还有一个油纸小包,里面装着干菜虾仁。命人拿下去加了一些调味料,泡了。
  一刻钟以后,他就对着一碗紫菜汤喝得眉开眼笑。杜小伟这个人,真是能干,到底以后还有多少惊喜等着他呢?呵呵……

  岛国

  紫菜已经再运往双月城的路上了,再等等,等他们再松懈一点的时候,杜小伟就打算卷铺盖逃跑了。
  这几日,他们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杜小伟和宋平两个人有时候去长街逛逛,有时候去作坊里看看。或者哪里也不去,就在家里看看账本。
  当然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他手底下除了罗金和沈七,其他六十二个孩子,随便调一两个出去办事,谁也发现不了。
  他们了解到,十二月初七那一天,同时有十几艘货船要出海他们打算到时候浑水摸鱼,毕竟十几艘货船,要查出来他们到底上的是哪一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初七凌晨,他们成功躲过众多眼线,上了货船,出了海。这只船是行往哈兰国的,哈兰国是一个海上岛国,由一个一个的小岛组成,由于物产丰富,人民生活也很富足。只是除了农业,其他行业并不十分发达,所以经常需要到别的国家采购一些奢侈品之类的。
  杜小伟之所以看上这个国家,是因为这个岛国十分遥远,上了这膄船,以后跟双月国就再难有联系了。哈兰国资金并不雄厚,像这种大规模的出海远行,好几年才会有一次。
  他们走得匆忙,并没有准备很多物资,银票之类的,丝毫没有用处,所以杜小伟他们基本都拿去换了其他东西。金银珠宝带了一些,无论那个时代哪个区域的人,对这些东西都有着本能的执着。
  然后就是一些小工具了,平底锅高压锅之类的,还有几个小的搅拌机,这些都是下面的孩子用顺手的,要走的时候他们说什么都要带上,带上就带上吧,以后也可能会用到的呢,总不能光靠这些金银珠宝过日子吧。
  船上的一个多月过得十分辛苦,还好杜小伟早有准备,带了一些蔬菜瓜果,不然指不定要熬成什么样呢。
  听说他们这一路还算是顺风顺水的,如果季节不对,海上行船会十分辛苦,而且还很危险,时间也会长很多。杜小伟看着一个一个憔悴的孩子,也觉得十分庆幸,再坎坷一点的话,这些孩子就不知道能不能撑下去了。在海上,小孩是十分脆弱的。
  正月十七上午,他们终于可以看到小岛群了,船员们欢呼雀跃,那些小伙子大伙子也都趴在栏杆上极目远眺以后自己要生活的地方。当初杜小伟说要离开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要跟着一起走。
  他们都是经历过灾难的人,虽然年龄都不大,却一个个的都非常早熟,这几年也受到沈七罗金和杜小伟不少照顾。在他们最危难狼狈的时候,有人向自己伸出援手,这样的恩情,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虽然说是卖身,但是衣食住行,从来也没有被亏待过。
  他们被沈七选中,不是没有原因的,第一条就是没有牵绊。没有牵绊的人,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登岸以后,杜小伟一行人也受到了岛民的关注,因为他们的衣着。岛民们都穿着土布做的衣服,男男女女都穿得相当清凉。
  杜小伟他们再朴素,那身上的料子也是土布比不上的,所以一下子就显得十分招眼了。但是这也是他的目的,他们下船前都换了干净的衣服。对一个小岛几千或者万把子本土居民来说,你再怎么低调还是显眼的,不如干脆招摇一些,可能别人会稍微有点畏惧心理。
  他们登陆的是哈兰国最大的一个岛,叫中心岛,中心岛上有一条街,叫中心街。这名字取得十分对杜小伟的胃口,简单直接。
  岛上没有旅馆,因为基本上没有来过什么外人。他们只好租借了一户人家多出来的宅子。这里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砌的,据说东边有一个石头岛,上面没有植物,全部都是石头,岛民从那边搬石头过来砌房子。可以想想这个过程有多辛苦,所以这里的房子都是十分珍贵的。
  杜小伟用宋平的一包茶叶,跟那屋主租了一个月。起先杜小伟不知道用什么来付租金,是宋平主动贡献的茶叶,说他们以后要在这边生存,茶叶这种东西,可有可无的。
  杜小伟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们戴着一样的戒指。
  一个月很快就会过去的,接下来,他们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才好。其实最理想的是,跟这里的岛主买一个小岛,这边的小岛都很小,买一块地皮其实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他们有六十六个人。
  但是杜小伟依旧有些担心,因为他们人虽然不少,但是跟这岛上的居民比起来,到底还是弱势的。钱财不能过早的外露,不然很容易招来麻烦。
  苦思冥想,最后,除了那一块陪伴自己好多年的手表,再没有什么东西看起来不那么值钱珍贵,确偏偏稀有到别人愿意花大价钱的了。
  还好这里的语言跟他们相差不大,杜小伟觉得岛民很可能是早期从双月国移民过来的,毕竟双月国是大国,这个世界他所知道最大的国家。
  在他们到达这个小岛的第三天,杜小伟直接去见了岛主。这里的岛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瘦高男子,长相倒是英俊,却听说经常爱做一些荒唐事。
  杜小伟跟他客套了几句,就问他群岛内是否还有无人居住的岛屿。
  那国主就着丫鬟的手正在吃葡萄。 “无人居住的小岛倒是有,但是那些都是我名下的,你想要吗?”
  “我们一行人刚到此地,想找一个落脚之处。”
  “好说,就看你能不能出得起价码了。”
  “我们本来也不是什么达官贵人,还请岛主多多照顾。”
  “那什么都不用说了,没钱来我这里做什么?”
  “我偶然得到这个东西,据说世上罕有,不知道能不能换一块安生立命的土地?”杜小伟拿出珍藏的手表,呈了上去。
  国主起先装作兴趣缺缺的样子,但是听杜小伟仔细所了它的神奇之处,也忍不住拿在手里细细把玩。
  “这个东西确实稀奇,但是我们岛上的土地也是十分珍贵的。”
  “杜某身上还有一些金银首饰。”
  “都拿来我看看。”杜小伟就乖乖呈上了。
  “南边倒是有一个小岛,涨潮以后南北两千步,东西九百步,明日我让人带你们过去看看。原先我让人在那里建了一个宅子,这个钱你要另付。”
  杜小伟想了一下,有宅子也方便很多,岛主的宅子,估计不小,到时候一群人先挤挤,等有时间再盖一栋好了。

  回忆

  他们又忙忙碌碌的过了两个多月,才终于在那个小岛上又建了一排石头房子,他们所带的财物也消耗了不少。
  等一切都安定下来的时候,杜小伟才终于发现自己累了。有些人就是这样的,当他神经绷紧的时候,好像什么大风大浪都能扛过去一样。但是有一天突然松懈了,他才会发现自己的精力原来已经透支了。
  那几天里,杜小伟除了吃就是睡,一直睡,仿佛要睡到天昏地暗一般。宋平也只是由着他去,没怎么担心,在他看来,这个人早就该好好休息了。
  喜欢一个人,看不得他辛苦,因为自己会心疼。
  当早晨的阳光从开着的窗口洒落在屋里,杜小伟睁开眼睛就看到一片明亮,外面有着各种自己不熟悉的鸟鸣,海浪拍打沙滩上哗哗作响,气温有点低,感觉空气中凉凉的透着一股清新,杜小伟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这个小岛,让他感觉到从所未有的静谧舒适。
  感慨过后,接下来还是柴米油盐的问题。
  哈兰国虽然离双月国很远,但是它并不孤立,在这一片海域上,有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岛国。有些因为面积比较大,生活在中心地带的人民并没有很强烈的岛国概念。有些则像哈兰国一般,由很多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岛和岛的联系全靠船只。
  这些岛国之间也有一些贸易往来,比如哪个岛屿盛产一些铜铁之类的金属,于是别的岛屿便会过去采购一些。
  杜小伟他们所在的哈兰国并不富裕,没有什么特产,水土比较肥美,盛产水果,但是这些东西别的岛屿基本上都不缺。
  以后到底要做点什么赚钱养家呢?杜小伟又开始搜索自己脑中那点存货了,可惜几天下来,都没有什么收获。
  六十几个人要吃饭,像现在这样坐吃山空肯定不是办法。他不是没有想过弄加工作坊,只是毕竟自己在双月国的名气也不是一点半点,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了,他不想冒任何风险。
  眼前是一群妇女,拿着梭子和细长小竹排,围坐在一个捆扎着渔网的桩子周围,有说有笑,但是声音又听不真切,手中鱼线翻飞……
  杜小伟努力的眨眨眼想看清楚,看是眼前却已是一片昏暗,透过窗台,看到外面天已经蒙蒙亮了。
  渔网吗?杜小伟觉得这个梦是他的故乡指给他的道路。
  记忆中,小时候的自己,并不是一个特别开朗的孩子,不怎么跟同龄孩子出去玩,却常常会跟在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后面帮他们做事。
  小时候的他喜欢和年龄大的人打交道,因为他们会更加包容自己,他们会很多自己不会的东西……
  邻居有个小姑娘,大他三四岁的样子,但是在辈分上,杜小伟要叫她姑姑。这个小姑姑很疼杜小伟。
  仿佛又回到那一个夏季,村里的一个姨婆从海边一个亲戚那里拿来了活计,让天天闲在家里的大媳妇小姑娘一下子都有了事情做。
  织渔网其实不难,只要熟悉了针法,然后就是无止尽的重复了。但是杜小伟当时还太小,而且脑子还没怎么开窍,学什么东西都慢。就是那个小姑姑,耐心的教他怎么织,她在做饭的时候,杜小伟就乖乖的坐在边上,一针一针仔细的织着渔网……
  好像那时候的自己总是容易走神,开始织得好好的,过一会小姑姑回来的时候,就发现他又弄乱了,只好把织错的拆掉重来。
  拆渔网不像拆毛衣,她要一个结一个结的拆,用梭子一步一步退回去,很麻烦的事情。但是印象中,那个小姑姑总是由着自己织着玩,一次也没有责怪过自己。
  年轻的时候,杜小伟不懂得,被包容,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现在他年龄大了,很多过去的事,重新回想起来,都已经是别一番滋味。
  过去的那些人,大概都已经成家了,有孩子了吧,也许有些老了,眼睛不像以前那般明亮,皮肤不像以前那般紧致,身材不像以前那般挺拔。但是又什么关系?他多么希望有机会可以再见他们一次,谢谢他们在他还幼小的时候,对自己的包容。
  多想说一些感谢的话,或者三不五时的送些吃的玩的过去,相互串串门子……
  他现在过得很好,真的。但是生命中有些东西缺失了,却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可是还有宋平啊,这个让他心动心疼的小孩。
  人不能总是怀念过去,因为以后的你也可能会十分怀念现在的日子。现在的他,有一座小岛,一个最贴心的伴侣,还有六十二个孩子。
  作为一个男人的他,现在要赚钱养家。其实有一个家可以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杜小伟对着油灯削了一个晚上木头,开始的时候宋平还坐在一边默默看着,后来也拿着木片小岛削了起来。直到深夜,他们才相拥着睡去。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杜小伟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里,一个梭子一段线,慢慢的回想着记忆中的针法。绕线,穿过,翻转,拉紧。一遍一遍的试,一遍一遍的琢磨。
  有一些记忆太遥远,也太模糊了。
  但是总会想起来的,毕竟曾经也是他自己,在年幼的时候,用一双小手编织过一段渔网。虽然时常出错……
  宋平有时候会默默在一边看着,有时候会离开一会儿,出去做些吃的,端进屋里,然后看着杜小伟心不在焉的把饭吃完。
  宋平并没有打算完全依靠杜小伟,现在的他,已经不比当年。他知道自己,不能活在别有的庇佑之下。只有足够独立的人,才能有足够的自信。
  他已经不能满足于一直跟在杜小伟后面,他要和他齐头并进,要和他站在同样的高度。现在的他,希望自己可以大方的牵着对方的手,而不再是扯着对方的衣角。
  有一些温情,是别人给以的。
  但是感情,必须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维护。
  今年二十岁的宋平,比大多数同龄人都要更加早熟一些。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他的头脑就会越来越清晰。大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成熟吧。

  渔网

  这个时代根本还没有化纤材料,所有日常使用的一些东西,基本都是原生态粗加工。也是一样,渔民用不要的布料还有一些麻绳,粗糙的交叉打结,做成渔网。
  这样粗糙的渔网自然是要影响收获的,如此看来,也难怪古代海洋资源这么丰富了。
  杜小伟花了五天时间,终于把记忆中渔网编织的过程回忆得七七八八,他记起了针法,但是对于渔网的样式之类的,根本没有印象。但是这些不是问题,这里的渔民肯定比他懂,所以剩下的,就要在实践中摸索了。他用岛上加工好的麻制细线编织渔网,这种材料在这边比较普通,因为气候的关系,剑麻成片成片的疯长,所以麻绳麻线,都很廉价。
  他先用藤条绕成几个圆圈,再把自己这两天练习的时候做成的小鱼网固定上去。做成简单的螃蟹笼子。
  傍晚退潮的时候,带上宋平,带上几个小伙儿,到小岛西边的那一片滩涂上去抓螃蟹。太深的地方他们不敢去,滩涂没过小腿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下笼了。零散的把几个笼子安放在水洼里,笼子里固定着几段鸡肠子。
  成片的滩涂上面有着一个一个的水洼,前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了,海面上倒映着漫天的红霞,天水一色。
  不一会儿,他们提起笼子的时候,发现收获还不少,而且这边的螃蟹个头还挺大的。用带来的稻草把抓到的螃蟹捆好,丢到篓子里,继续放笼子。
  等到太阳完全落到海平面以下,天上的红霞也慢慢的退了颜色,杜小伟一行人也收拾东西回去了。
  满满两背篓的螃蟹,看来今天晚上可以加餐了。杜小伟笑。经过试验表明,他的渔网无论从材料上还是制作方法上,虽然不能说完美,但是还是可用的。
  这海里又很多小鱼小虾,也都是十分美味的,用粗糙的大网根本很难捕捞。但是用了这种小网以后,相信会给渔民带来很多方便。
  这一天杜小伟心情很好,几十个人围成五桌吃饭的时候,他公布了他们这一次在哈兰国要做的第一件赚钱的买卖——织渔网卖。开始的时候不会招人帮忙,全部自己人上,等到生意好起来了,再慢慢向大作坊转型。
  这些手下都没有异议,其实这段时间,他们心里也有些着急。这么多人吃饭,却一直没有收入,坐吃山空总不是办法。
  既然已经决定了,他们商量好第二天就开始动工。选两个人收购材料,毕竟这个岛国很小,加工出来的麻线数量不多,有必要的话,要到别的地方去采购材料。销售的事情依旧由沈七和罗金操持,以后若需要人手,再议。
  因为条件的限制,他们只好两三个人弄一个桩子,在房间里或者院子里劳作。也有一些编小鱼网的,一个人一个小桩子,人到哪里桩子就带到哪里,十分有趣。
  一群小伙子个个拿着梭子编渔网,着场面怎么看怎么怪异,但是也算是给他们找些事情做了,天天闲着,人都会发霉的。
  杜小伟现在基本上每天都会到岛主那里去一趟,因为手表需要好好保养,不然被他们折腾几天弄坏了,到时候自己那个小岛估计也住不安稳了。
  经常往岛主那里跑的好处就是这里的岛民会更加尊重他,在这个人数不多的小岛国上,杜小伟已经被划入到贵族行列了。
  沈七在中心街的一头租了一个铺子,这个位置不算最热闹,但是大部分人进出中心街都要经过那里,而且门口很通透开阔,远远就能看到。
  装修花了几天时间。这里的木材和劳动力都不贵,所以总体的也没花掉多少钱。等店面装修好的时候,那边已经编好了几个渔网,编织渔网很费功夫,所以价格肯定不能太便宜,有几个就先摆出来吧,刚开始也很难说会不会有人买。
  东西摆出去几天了,问的人倒是不少,但是买的不多,就一些小的捕虾的网子倒是卖出去几个,总体来说生意不好。
  杜小伟了解了一下,大多数人家还是不太能接受这个价格。但是一个大点的虾网他手下要两个人花两天才能完成,他如果卖三百文,也就是说他手下一天才能赚七十五文,这还是在店面之类的费用完全不算的情况下。
  就普通的百姓来说,一天七十五文不算少,可是如果把手艺传出去,他现在真的想不到其他赚钱的路子了。若是弄作坊,除去工人的工资,自己也是要赚一些。这个价格,真的不能再低了。
  就在杜小伟左右为难的时候,岛主大人发话了。凡是哈兰国国民,购买杜记渔网的,国家帮忙承担一半费用,等到丰收的时候,再把这个钱补回来,时日不限。
  这个消息一传开,哈兰国沸腾了。他们的岛主虽然是一个荒唐的男子,但是这些年在他的带领下,哈兰国一直十分平顺,作为一个没有多少资源的岛国,发展得并不比附近一些邻国差。而且无论从经纪上还是政治上,哈兰国都十分安宁。
  所以岛民虽然平时爱拿岛主开玩笑,却也都深深的相信:他们的岛主,是一位拥有智慧的男子。
  接下来的几天,杜小伟店的的生意一下子就沸腾了,存货渐渐卖完了,然后就开始预定了。有时候杜小伟跟宋平两个人也会弄一个渔网来编织。
  两个人,围着桩子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海风轻拂,他们都低头干活,不言不语,手中麻线翻腾,梭子也飞快的穿行。
  杜小伟从来也不觉的男人做这样的事情有什么不好,脚踏实地的干活,让人更能从点滴中体会出生活的智慧。
  偶尔的,他们也会不约而同的抬起头来看看对方,然后相视而笑。平淡而又温情。
  就这么过一辈子吧,他们都在心里这么对自己说。在这个小岛上,听着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吹着海风,一直到老吧。两个人一起。

  完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