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坤后-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杜老的下一句话小婉蓁就懂了。“老南说,不见了你就不要报出名号。而且咱见过他派人送过来的你家阿婆所画的你的画像,所以咱自然是认得你的。”感情老南头你都安排好了啊,但是……,小婉蓁忽然无奈地朝四周道“不知是哪位大才一路保护杜老南来呀,如今人已到京,也遇到了咱,您是现在就回家呢?还是带人到郑府中修正一下,让咱们郑家略尽地主之谊”木有人看护,木有人专门负责赶苍蝇,老杜再能耐还能能耐得过京中各大世家的情报网。
“哈哈,哈哈……”放着豪气的男子大笑声,似乎是从四面八方而来。那男子笑过之后,接着道“莫怪南老爷子都称道啊郑笠那老头子在信中也几多炫耀~哈哈,哈哈哈……,好了,既然杜兄人已然见到了你,又有郑氏的暗卫们在一旁守候,老夫也算放心了。杜兄保重,小丫头今次就不见了,咱们有缘自有相见的一天,就此别过了。”声落后,在杜老头一脸敬重与信赖的表情中,那声音沉寂下去再也没有响起。
神马有缘自有相见之日?小婉蓁在一旁暗自腹诽道,说什么不想见,还闪人,咱就不相信乃们会不将老杜一直护送到郑府,直到真正确定他安全了才走??真是滴,真当咱一点江湖规矩都木有哇???咱木有经验就不兴看书了解吗?再说,就按人情世故上推测,你们这些跟老杜有渊源的,怎么会就将他跟咱这老幼一起丢在街上不管捏?就算咱身后有众多的郑府暗卫也不安全哇
其实小婉蓁还是低估了对方对杜锋一的重视,人家根本就木有走的打算,从一开头就打算在暗中帮助杜锋一,若是婉蓁不一开口就叫破,那群家伙根本就连漏声都不会当然后期婉蓁察觉后也没有少干黑心坑银的事儿~~谁让这帮子人一开始就搞得神秘兮兮不得她眼缘来着……
杜锋一最后还是随同婉蓁回到了郑府,郑府之中,对他的情况比较有概念的也就是长年在情报收集大世家江族混日子的婉菱和婉蓁俩枚,其它之如郑三、郑少冉、郑少煛对这为突然出现的老爷子都不大了解,这也难怪,杜锋一跟南在臣之间也算不啥盟友,俩人之间有竞争,有交情,有互相理解,也有互相不理解,坚持与偏执同在,又都是文坛宗师级的人物,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互相不服气心气也是有的。总之,俩人之见的关系太复杂,就连俩人自己都很难界定俩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但是杜锋一俩人朋友圈子还是有交叠的,比如俩人都跟郑笠等人有交情等等,这一次杜锋一实在忍不住了,他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定一定要为北疆百姓做点什么,怎么能总是受到蜣部无休止的骚扰呢??
但是杜锋一总算搞文学研究,教育弟子之余,还算通点事情,他也知道就凭他自己在北京是办不了啥事儿的。而若是投靠了皇帝或是京中某个大族,对方又很可能即拿住他的人借助他的影响力号召他的弟子们和朋友们又不认真滴为他所想出的计划出力气。所以杜锋一就把求助信递送给了南在臣南在臣听说郑笠这次要统帅大军横跨整个国家南下,实在是不放心就亲自去了一趟西疆丹阳城,结果一到就发现了原来西疆郑氏早就有所准备,而且这准备真是做的好,做的妙,做的呱呱叫就凭着他眼光看来,郑笠这计划神色正、奇、险、诡四字的宗旨,真可谓是算子、拨盘、设伏、绝杀一个连环套着一个连环,一个计谋叠着一个计谋,这一套组合计下去,只要是郑笠不是那种太没有脑子,走了大褶子,绝对是个大收获的好局面啊
见到这些,南在臣终于安心,可是究竟是哪个人物给郑笠弄了这么个计划呢??南在臣一打听,却原来是郑笠的小外孙女婉蓁的定下的计划~南老头听了这个惊奇呀,早就听说郑笠这小外孙女是个小天才,却木有料到聪明到这个地步了喽正好在个时候,杜锋一的信来了,南在臣给郑笠合计了一下,就把定下了把杜锋一丢给婉蓁托管的决定。
然后就有了杜锋一为了求助市井之中吊婉蓁的一幕,而倒霉的婉蓁娃,还真被吊了去。听到杜爷爷说完他找来的原委,婉蓁忽然心头大感不妙,瞅着杜锋一老头那眼光灼灼地望着她的老脸,有点无奈地开口道“那杜爷爷究竟有什么事情需要婉蓁帮忙呢?”
吃饱喝足,换洗完毕有了大精神头的杜锋一听了这话,赶紧出口道“按辈分来讲,老夫与你外公有旧,但是你却是老夫的隔代晚辈,老夫……老夫实在是不好开口给你增添麻烦,但是没有办法了,如今北疆百姓太苦了,老夫实在是看不过眼去。你帮帮老夫吧,让皇帝听听老夫的谏言,要么就派驻大军驻扎在北疆,要么……要么就让北疆独立出去,成为附属蜣部的小国也好啊~”
郑三这个时候正好不在府中,陪同婉蓁会客的是郑少冉、郑少煛,婉菱早就随同姬毓卓秘密南下了。而郑少冉还算沉得住气,但是郑少煛却早就跳了起来道“杜先生,您不是病得头晕了吧?北疆独立?它干?大魏的大军不杀得了血流成河,鸡犬不留???”
杜老头听了这话马上怒了,站起来用手指着郑少煛的脸蛋就急道“你……你,你这杀人狂魔~你也好意思说你郑笠的孙子??你对得起为了击败蜣部而殉国的你的那些兄弟吗??郑笠在北疆失去了十一个亲孙,才惨胜了蜣部的大军,难倒就为了让你要将整个北疆杀个血流成河,鸡犬不留??你……你……”老杜这气呀,心说,郑笠咋有这不得济又杀心胜的孙子呢???瞅这话说的,也太让人生气了。
郑少煛瞅着把杜老爷子的嘴唇都气抖了,不好意思地抓抓脑袋,最后道“杜先生,请您别怪咱说话直,您毕竟是咱爷爷的故交,还请您不要跟咱一般见识。但是既然您也提到了咱那殉国在北疆的十一个兄弟了,有些话咱就更要直说了,毕竟是在您面前,您又是长辈,指定不是容不得别人说话的人,对不??”
你都这么说,老夫还能说不对吗?老杜脸色变得难看了。
“咱那十一个兄弟是殉国在北疆的,对不啊?”郑少煛直视着杜锋一理直气壮地问道。
“自然。”杜锋一答道,虽然北疆百姓在那场大战中一直在有心人挑唆下对郑笠和郑家军怀有敌意,但是在那之后,郑笠和郑家军一彻底北疆,北疆贵族和京中贵族势力重新卷土重来,对百姓的压榨比起战前还要深重几倍,百姓就又开始怀念起帮助他们打退了蜣部精骑的郑家军了。郑家军再骄横也木有扰民,郑家军再无礼也木有压榨的百姓活不起了都……
“那咱那十一个兄弟是为了保家卫国才强拼蜣部而是死的对吧?他们是为了国家和北疆百姓不再受蜣部劫掠人口和财产才死的对吧?那么凭什么他们为了国家可以战死?北疆的百姓就可以枉顾他们和咱们郑家军那八万好儿郎的牺牲和死殉说要独立出去??凭什么???凭什么他们可以这样恩将仇报???若是北疆独立出去,大魏的北部疆域就成了放开没有防线的肥美疆土,那岂不是蜣部来军想怎么抢就怎么抢?那咱们郑家军的八万好儿郎岂不是白白将一腔热血喷洒在那方土地之上??”到了最后,郑少煛一声高过一声,声声质问……,就连眼睛都红了。
蓝蓝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粉红票,还有更多的打赏、推荐票、评价票等,真的非常感谢,六月份今天结束了,这是六月份的最后一更了,七月份蓝蓝会更加努力的更新的,而且会比六月份更新的总字数更多,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蓝蓝,蓝蓝尽量争取在年底前完本。今晚还有一更,会在12点以后,明日还要上班的亲亲们就不要等了。最后说一句,求下个月的保底粉红票,推荐票,评价票,O(∩_∩)O~
第一部 稍嫌春华早 第381章 锋一直言北疆苦,姬六殿上泪假戏(二)
第381章 锋一直言北疆苦,姬六殿上泪假戏(二)
杜锋一老爷子被这郑少煛小小子喷得连红了又白,白了又红,急眼道“没有你这样说的,你这样比较根本就是以偏盖全。是,郑家为了北疆决战抵挡蜣部折损了八万好儿郎,就是老夫也感到大为沉痛和惋惜但是,你这八万人怎能跟北疆五十万百姓相提并比呢?如今的情况你知道吗?北疆的百姓已经被逼得连杂菜粥都吃不上,有的地方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了。而且北疆和京城过来的那些贵族老爷们还一个个故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只顾着压榨老百姓手中的银钱和粮食你知道吗?北疆自从归附了魏国之后,就没有一年不受到来自蜣部的小股劫掠,人口是连年损失,很多百姓为了能够跟亲人团聚和生存下去,都故意让蜣部骑兵给掠走
你说说,这样魏国北疆百姓还凭什么臣服于它?它做到它的责任了吗?这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国家不能够保护它的百姓,还不停地任由那些国家的权贵蛀虫们祸害百姓,却要求百姓一直老老实实地乖巧地任由他们压榨致死吗???”
其实杜锋一这样说还是因为他心软,心疼北疆百姓的痛苦和惨淡的生活,而没有解释北疆变得如此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但是,郑少冉和郑少煛却不知道,听到了杜锋一老爷子讲述北疆百姓的惨状,他们也不由得动容色变了。
而婉蓁的家族本身就是千年以来本地最大的情报头子,所以她掌握的信息远比其它人要多的多,北疆的问题,其实跟西疆和南疆以及东疆是一样的,最本质的原因就是民族矛盾这四疆根本就是历代的魏帝发兵征服而来,魏国的贵族们纷纷视这些地区的百姓为蛮子、土人、下里巴人、不开化的化外之民等等,反正就看不上,瞧不起,直接鄙视那种。这就造成了魏国在这四疆的统治区内政策一点都不柔和,一般才去的都是强制的镇压反抗、强制屈服等军管政策。
这样的国策就造成表面上四疆平稳,其实内里小冲突从来没有停止过的局面
四疆之中,以郑笠所实际掌权的西疆最为贫瘠,但是西疆这几十年来却是民生最好,百姓心态最平稳的时期,因为他们的精神支柱统治着整个西疆,所以老百姓都觉得可以安心了。而北疆的社会环境和百姓的生存环境就更为复杂和恶劣一些。北疆如今这个局面其实跟元熙帝和他爹广德帝姬沧溟,还有他爷爷神庆帝都有莫大的关系。其实并非是元熙帝姬幸和一个人的问题,这其实是历史遗遗留问题,四疆军管是魏国几百年的国策了,他本身都已经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却没有一任魏帝把它该该,这本身就够耐人寻味滴了。更何况自打魏国腹地四帝之乱之后,自神庆帝一下三代皇帝对待北疆的国策都有问题,这就更加起到了火上浇油的后果,北疆的问题越加的压制不住起来
那么这三代皇帝对待北疆都是持着什么样的国策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无视,不管,拖延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到了元熙帝姬幸和上位之后,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啊
自元熙帝上台以来,一直都是采取的守成之国策,北疆这块物产本就不丰富,有经常受到蜣部的袭扰,粮食也不充足,若非它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北部屏障,就凭它这样隔三差五地得让元熙帝掏腰包补贴赈济的地区,他直接就能把它给踢喽~所以,元熙帝一般都对北疆的民生事务采取眼不见心不烦的策略,朕不看你有啥办法捏?朕拖着不办,或是没有办法了才办,你有什么办法捏?
反正朕只要能够控制着统御整个北疆的军队和文官体系就足够了,其它的朕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乃们自求多福吧毕竟咱们魏国穷啊,穷得都快解不开锅了,朕还有哪有银子发展和安顿你们捏???
元熙帝这种消极敷衍的态度,更是直接影响了北疆的豪族贵族们对待百姓的态度,他们变得更加嚣张和夸张地折腾老百姓,私设的各色的私税和粮食租率更是远比魏国的中原腹地高出许多~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有心逃吧,中原腹地那边关隘多如牛毛,也就只有蜣部草原那头还有点活头,但是蜣部对待他们这些魏国跑来的百姓也好不了多少,干脆是直接归纳为奴隶使唤,而且是世世代代从属于某个部族贵族大人那种……
奴隶啊,奴隶啊,到了蜣部草原乃也不是等上人,这奴隶是身份就标志着你quan家,和你子子孙孙就都成了等下人说起这个事儿,北疆多少企图逃的,和已经逃的百姓纷纷摇头不已啊~
这种活不下去,又逃不得的纠结痛苦现状,不仅又让北疆当地的百姓和土族们想起北疆尚未归附于魏国的那个时候,那个时候北疆作为一个独立小国附属于蜣部汗王大帐下,过的小日子可不比如今好上多少倍呢??若是当年魏国的中央禁军十万黑斑云聪的重骑兵横扫了整个北疆,硬是使用强硬手腕将北疆并入大魏版图,他们这些北疆百姓何必受现在这般痛苦捏???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大魏皇帝陛下已经没有十万黑斑云聪的重骑兵了,北疆还凭什么必须臣服于一只没有牙齿和爪子的老虎???
这才是北疆土族复活,民心不稳的最根本原因,毕竟北疆被收服也不是最近这几百年的事儿,当年小国被破后,原本的国中贵族都成了如今的北疆土族,一直遭受着魏国贵族势力的残酷打压和不平等的待遇,若不是最后这些北疆土族纷纷改名换姓以避免魏国的清洗和压迫,早就纷纷称了刀下亡魂了。但是当大魏对北疆的统治一发生弱化的时候,他们就又觉得机会来了,又开始活跃起来了。
北疆的百姓相对于北疆的魏国官员来将,他们更加相信土族,所以一被撺掇,就沸腾起来。可惜,魏国的官员和贵族势力也不是白给的,尤其是北疆都被他们当成了可以肆无忌惮地搂钱的钱袋子,又怎么会允许有人胆敢反抗呢?于是一次又一次的小规模反抗、镇压、再反抗、再镇压就反复上演在北疆这片早已经被鲜血侵染了的土地~
老杜是早就发现了这种惨况,却发现自己根本无力去排解,也无力去解决是,他是有智慧,他是有计策,但是他背后没有能够翻江倒海的势力做靠山,光靠他的嘴巴,又真正能够打动得了谁???而且北疆的贵族、官员、北疆土族、北疆的当地非法武装势力等纷纷各自抱团,迎接他去供着人人愿意,听他的安抚救助百姓,不要搞风云跟国家对抗人家却是不干的。
这就造成了杜锋一的老头四处游说,四处碰壁的惨痛局面但是,北疆的百姓还在不停地被这些团体召集、驱使、受伤、流离这……这算什么事儿啊?老杜实在看不下去了,北疆虽然是什么都缺,但是最缺的还是稳定,稳定,再稳定
无论是蜣部,还是大魏,谁能够给北疆一个和谐社会,一个能够让百姓们发展生产与生活的美好未来,谁就统治北疆吧魏国你要是真是无能,你就让位吧别再让无辜的百姓搅合进这些纷纷乱之中去了。本着自己坚持的大义和安民的美好的愿望,杜锋一决绝刚烈地给南在臣写了一封求助信,接着就来了魏京,其实信中不乏交代遗言之意。……
婉蓁一直在旁边听着俩人的谈话,心中却在翻滚着以前在江族中翻阅那些北疆的文卷,最后在看看激动异常却讲话依然避实就虚的杜锋一老爷子,心头虽然赞许他为民着想的心意,但是却不赞同他提出的这个方法。神马叫不派驻大军稳定局面,就任由北疆独立???难得的,婉蓁正色地道“杜爷爷是不是打算让咱帮你活动,或是促使皇帝陛下发兵北疆稳定局面,改革统治策略,或是促使皇帝陛下放手北疆的统治,任由北疆独立??”
杜锋一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如此,婉蓁这边又几个疑问,还是先请杜爷爷帮婉蓁解惑一下,”杜锋一听了这话,顿时心头一紧,他还真怕这个婉蓁也跟那个郑少煛一样,说话一点余地都不留,直接逼得他跳脚急眼。身为长辈他可以不跟郑少煛一般见识,但是这种事儿若是一再发生实在让他觉得丢脸“等到婉蓁解开心头困惑,自然会全力帮助杜爷爷达成所愿的。”
神马?一边旁听的郑少冉和郑少煛全部色变了,婉蓁这丫头今天这是怎么了??就连他们都听出来,这杜锋一需要帮忙的绝对是个**烦事儿,而且办成的希望极为渺茫,要是知道元熙帝要是有兵有钱,哪里还会抽调远在西疆的郑家军,抽调远征军固然可以消耗桀骜不顺的郑家军,但是同时也会造成国家的巨大抛费和消耗【郑笠谁呀,那是干无本买卖出身,而且也是习惯性的一毛不拔的人,就连皇帝自己都不相信郑笠不会过路牵羊,一路收刮军费到南疆去而且皇帝还故意不给郑笠军资,这不是默许他施展看门勾当是神马?整个大魏的贵族都明白所以但凡郑笠大军沿途经过的地区,莫不准备了大量的军资给这位号称大魏最大最嚣张的土匪头子郑老将军
皇帝不给军资,沿途贵族给予捐资,这无形当中国家就再一次转移了战争成本,吃亏的贵族们也是苦不堪言,但是要受苦不要怪命苦,挨累不要怨社会,谁让你家地盘就在郑大将军的行军沿线呢?有本事你把铺子和庄子统统都搬走啊……~】
所以郑少冉和郑少煛几乎可以肯定元熙帝除非蜣部再次入侵,或是北疆大规模反叛,否则是绝对不会派大军去驻扎,然后搞什么改革的。至于放手让北疆脱离魏国统治那更不可能,就算像郑少煛说的那般血洗了整个北疆,皇帝都不会任由他们独立的。
所以,蓁儿啊蓁儿,你今天到底是怎么了?这可不是能够随随便便应下的事情啊郑家俩位公子纷纷把担忧的眼神投射到了婉蓁身上,却瞅见那小丫头依旧不慌不忙地问道“第一个问题,杜爷爷来京是自己的想法, 还是有人帮助您想的主意?”
杜锋一听了这话,轻轻一摇头答非所问地道“没有人能唆使老夫,老夫是实在看着百姓……不忍啊,不……”
“第二个问题,杜爷爷来京前求援信不寄送给任何人,偏偏寄送给南在臣老爷爷,是有人帮你想的主意吗??”
杜锋一听了这话,再次轻轻一摇头答非所问地道“婉蓁丫头你真的多想了,这事儿是老夫……自己想的,应该不是什么人故意布局的。”
“第三个问题,北疆军阀、官员、贵族、土族互相倾轧不是一日俩日,是什么情景使得您老人家偏偏在这个时候忍不住了来京,是您是自己看到的,还是神马促使你看到的?”婉蓁继续道,语调是那么和软,词锋却是犀利无比。
杜锋一闻言一怔,接着道“……应该是老夫巧合碰到……”
婉蓁眼波婉转,流光华彩“第四个问题,杜爷爷也是魏国京畿地方的户籍吧?是什么促使您在明知道国家倾力南下征战,国无重兵,民生艰难的时候,一头撞入京中来为北疆之民请愿办事的呢?那个足以影响您做出理智决定的人,是因为情?还是因为爱?”
杜锋一脸色骤变,人直接跳了起来“你是什么意思??郑笠的外孙女就是这般的质问长辈的吗?”
“杜爷爷,看来你是真的糊涂了,你是要将郑氏一族和大魏全部拖下水去完成你的愿望,那么蓁儿要问了,您真的是出于公心,而非出于私心吗?”婉蓁一字一句清晰可辩,却让老杜心中骤然紧张紧张起来。“好,好,好,你若真是担心郑家会因此被拖下水,不想帮忙直说便罢了,何必故意说三说四的?”言罢,一甩袖子做势欲走,他是大步流星地走呀,直到走到堂屋的门口了,也不见屋中三位主人道一声挽留,老杜面子搁不下,真的就将一只脚迈出了半步,但是另外一只脚却无论如何都迈不出去了,终于……他反身回到了堂屋中,也坐回了原来的椅子上,颓废地道“你们……要怎么样才肯帮咱?”
“说出实情缘由,分析利弊,说出你或者是你们能够给出的利益,郑氏和江氏若是觉得合适,就接下你这一摊生意。”婉蓁道。
“好,”杜锋一冷笑一声道“不亏你老郑的外孙女,就连老夫都要出买命钱”
“杜爷爷不要这么说,当您觉得把旁人拖下水的时候,什么故交,什么朋友可曾顾及了?”婉蓁浅笑着道,说出来的话却让杜锋一难受地皱皱眉头。老杜很想说,自己还要脸,自己还要尊严,但是最后他啥也没有说,无奈地叹了口气,他还是无力地张开了口……
带他将自己全部所知所想都讲完之后,婉蓁却告诉他,他需要留在京中一些时日,让郑氏的暗卫去北疆核实一下,老杜听了顿时怒色道“你们那么不相信老夫,何必让老夫说出来?等到你们从北疆核实回来,北疆的百姓还不知道要死去多少”
“谁负责拼命,谁就有资格去核查,若不然杜先生你可以不用咱们自己去办”郑少冉在这里就是大兄,说话自然极有分量,他一出声,婉蓁和少煛便纷纷点头符合。老杜无奈只能乖乖被安置在郑府某处,等待着郑氏暗卫核实归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