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坤后-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都是粗鄙的下里巴人!”“听说郑家祖上曾经认过阉人为父,至今还供着牌位呢!”“郑守仁原就是个大字不识的。”“郑守仁的媳妇听说长得比母老虎还凶猛!”“郑守仁的妾那都是丑女下凡,极了致了!”诸如此类的闲言碎语已经传满华京了。
郑氏越说越伤心,自己的娘家父亲、哥哥、嫂子竟然被说成那样,她都快忍不住泪滴子。
哈哈哈哈……,郑守仁居然放声大笑。
郑氏听了笑声有些傻眼,待她发现大哥居然是真心大笑,那脸色可真是由悲转气,由气转怒,由怒转愤,举手拿起桌上茶碗朝着郑守仁脑袋丢去。那技术娴熟,手法老练,显然功底甚深。
郑守仁百忙之中,收获亲妹子抛掷来的茶碗一枚,碗盖一枚,另有茶水数滴不幸啃到他的老脸之上,阮鹿儿贤惠地递上熏香帕子一只。“妹子,你都二十五了,再过几年就要当奶奶的人了,稳重点。”
果然,对脸娘仨一起囧囧有神!
“郑家暴起,惹人瞩目遭人排挤本就正常!只要能传承下去就是好事,名声差点又算得了什么?”郑守仁忽然摆出了个庄严肃穆的佛像脸,语重心长地说。
ps:感谢大家的推荐票和收藏,特增更一章。
第12章 暗算
有些人是天生天长的人才,有些人是环境锻炼出来的人才。淑妃曹香就觉得自己是后者,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她一路走来吃尽了苦,遭尽了罪,皇帝那个当年骗她进门时说过要一心一意爱她的男人,就从来没有断多左拥右抱,哼,靠不住的男人!
幸臣张郭两人,都是皇帝的心腹,她熟悉也能指使得动。不过,张德仪和郭博两个想比较,郭博比较会说话,也很会看眼色。张德仪对自己虽然也是毕恭毕敬,但是曹香心理清楚,张德仪跟她有距离,心里看她不顺眼!
这人跟人,看顺眼是缘分,看不顺眼也是命数!
所以张德仪看她不顺眼决对是他的损失,她曹香精明睿智,还有儿子傍身,将来皇帝大行了她儿子才是最有希望继承帝位的那一个,所以她总结出张德仪是个没眼光的人!
别人对皇帝的起居言行或许不清楚,但曹香是谁呀?只要是打着她的名义去询问皇帝的事没有问不出来的。所以,皇帝与郑守仁在御书房的对谈一字不拉地进了她的耳朵。
曹香第一个反应是皇帝怕是看上这个武夫了,怕是很快就会抬举他了。机会!一定要制造个可以拉拢他的机会!
曹香想了又想,第二日就悄悄派人四处撒播有关郑守仁不好的流言,就在流言四起越传越烈的时候,曹香早备好说辞预备晚上请皇帝来自己寝宫然后自己再游说一番,让皇帝下道旨意:慰问郑守仁,禁论流言,为郑家在华京撑腰!
郑守仁只要不是呆子,就凭自己这次在皇帝面前为他进言就能成功搏个拉拢的机会,到时候自己再……
正想到得意之即,忽闻皇后召见,曹香恶狠狠地一跺脚,带人杀去中宫。皇后也不是庸手,一上来就是一番严厉呵斥,占着位份的优势不顾曹香脸面地将她身边两个出宫撒播流言的大內侍全部拿下,一番棍棒下什么都招认了。皇后拿到证据恶狠狠地甩到曹香脸上,然后命令淑妃立即回宫闭门思过,几个行为下作的奴才自然要乱棍打死!
第二日,宫中曹香以淑妃之尊嫉妒臣子得宠,散播流言暗算郑守仁的消息就暗地里流言了出去,还特意流传到郑家原本一直在华京看房子的老管家耳朵里。
郑守仁听这信时,正在后院抡铁球练臂力,忍不住暴了句“皇帝的女人也有这德行的?”
皇帝闻信怒气冲冲地跑到中宫皇后处“你什么意思?”
“陛下你什么意思?明知淑妃做了错事,你身为天子居然如此宠溺纵容。你想置臣子于何地?”皇后冷色道。
“皇后,朕真不明白,近几年你究竟是怎么了?变得朕都有些认不出了?你的善良温柔呢?你的聪敏贤惠呢?你的大度谦和呢?
朕实在太诧异了。这居然就是朕的皇后,如今朕终于明白了。”
皇帝一顿发泄,也不管皇后的心情脸色转头就走。皇后身体摇晃着就是不倒,保姆心腹来扶她即不理会,也不让出声。直到皇帝里开宫门远了,才口角溢血,一头栽倒在地上。
彻夜噩梦中,皇后一直叫着夭折嫡公主的乳名。第二日一早,保姆姑姑们都以为皇后要病上几日,却不料见到皇后精神亢奋地正坐在龙凤床上等着她们侍候!
元熙二十二年的十月来临,皇帝的圣寿要到了。这一年元熙帝四十八岁,皇后四十七岁,淑妃曹香四十岁,惠妃江徽音三十三岁。
就在曹香被皇后下令关禁闭的时刻,惠妃殿中忽然传来了怀孕的喜讯!曹香真惊了,大叫着不可能。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皇后虽然也恨不得惠妃立刻去死,但她知道,这次她的机会来了,打击曹香的机会终于来了。
皇帝圣寿之前,皇后故意寻个由子把淑妃放了出来,淑妃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四个宫奴分成四路将能流胎的药剂参入吃食送到清凉殿去。
正巧皇帝在清凉殿中探望惠妃,这样明目张胆的害他子嗣的事真让皇帝暴怒如熊!惠妃已经折了三个儿子,这胎怀下能不能顺利生产都成问题,淑妃这作下的叫做什么事?
是自己太宠爱她了吗?皇帝也迷茫了。
最后皇帝下令神武卫重重围护清凉殿,惠妃生产之前,除了皇帝本人,任何人不得探视。淑妃听了信,将整个凌澜殿砸了个西巴烂。
清凉殿中,安静的出奇。惠妃身边的心腹姑姑花蕊恭身侍立在她身侧,端看着主子用心地画着兰草图,一笔又比笔。“娘娘喜得皇嗣为何不喜?”
“当年我伤了身子,这孩子十之八九是活不成的。身为她的亲娘,我满心愧疚!
曹香是好命的,踏入宫禁就得到皇帝的真心宠爱已是胜人太多。我若想算计她,就只能拿我这苦命的腹中孩子做筹码,你说我怎么会高兴?
二十年深宫生活我本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心狠手辣的毒妇,可是今日我一直心神不宁,更别提什么筹谋策划……”兰草,兰草,一笔又一笔,一划又一划,惠妃无意识地画弄着,沉浸在纷乱的思绪中。
王美人一年前因皇后提拔晋位为勤嫔。勤嫔出身惠妃宫中,因惠妃而见幸于帝王,皇后知道她这点,晋她嫔位,纯是为了恶心惠妃。
皇后待她不冷不热,惠妃攻于心计,淑妃耀武扬威,这三处她都讨不了好去。可是她的儿子总要长大,出头不行依附总行吧。只是要选谁呢?
是太子?还是六殿下?亦或是七殿下?
“娘娘,娘娘,小殿下落水了,小殿下落水了。”
就在勤嫔为儿子打算的时候,淑妃以不慎没有瞧见为名,将勤嫔子踢入湖中。勤嫔所出皇九子毓喜发烧彻夜,第二日黎明殇。
勤嫔子殇后,一夜白头。元熙帝愧疚不过,晋勤嫔为勤妃,补四妃之位。
元熙帝一贯保养得宜的鬓角也染上了白霜。他是皇帝,一生享尽江山美人;但是,他不是个好皇帝,他宠坏了淑妃,纵容她谋害自己的子嗣。他百年之后,倘若继任皇帝不肖,他又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的责问?
越想越多,元熙帝眼中变幻莫测。
ps:原本放到下午的更新因为看到留言而放到上午,多谢推荐和留言。
第13章 立威
九殿下没了,丝毫没有影想到曹香的生活。她和她儿子的身边都有皇帝的人守着还怕什么呢?反正宫里宫外都没有人敢对她怎么样!
皇后那里她是从来都不拜见的,除非皇后传召她过去。御花园自上次怀孕流产后她也不再待见,反倒是春莺殿的小巧布置,异国景物惹起她流连忘返。春莺殿是二年前已故柔嫔的居处。柔嫔原为南疆外附属小国公主,相貌清美,最主要的是她长了一双浅褐色眼睛,那小国国王以为奇异,就将她进献给元熙帝。
元熙帝得到这美人公主也觉得奇异日日宠爱了一阵,不过这异国公主不知为何总是学不会魏国语言,说话怪声怪气。后来他又听郭博说番外小国民资低下,学什么都学不会。派人去教他们学种药材他们将旱地的药种种到了水田里;派人去教他们魏国语言,再简单的音节都能绕卷了他们的舌头……,实在是不堪教化。
元熙帝联想到宫中那位的表现,渐渐的宠爱的心思也就淡了。
柔嫔虽然不得宠,却还是因为帝幸而怀孕生了个女儿,这个女儿也跟她一样长着一双浅褐色的眼睛。日子深了,柔嫔对淑妃的光荣事迹也有所闻,为了女儿能顺利长大成人就将女儿送给了皇后。
皇后笑着将孩子接了过去,元熙十九年六月里将这位年满十三岁的公主匆匆嫁了伯峫侯嫡次子豫徕。豫徕尚公主没多久就请旨外任,皇帝不知为何就询问“你新婚燕尔为何请求外任?”
“先有国后有家,公主深明大义定会支持豫徕为国尽忠。”
皇帝听了粉满意,就将豫徕丢到了淮州,淮州在魏国诸州中不上不下,却是文风盛行,几乎全民识字的好地方,山野大儒大贤的庄子草庐比比皆是,最著名的莫过于莫高山。莫高山号称上有三十六福天,下有七十二洞天,在山间建屋结庐的风雅士多如牛毛。
豫徕虽然年轻,但是毕竟尚公主,放任一府的知府也是绰绰有余了。豫徕三年任满之后曾经上折书请求连任历练,皇帝也认为豫徕年纪小,多在外任职几年也是磨砺,便准奏。准奏的同时也将公主生母的陪嫁遗物都派人送到了公主身边。这位公主就是后世有名的冠世才女端瑞公主,鸿碁五年晋长公主,十五年晋大长公主。是元熙帝所有女儿中能够活到成年嫁人生子的最长女,也是活得最久的大长公主。她也是鸿碁帝毓宁最敬爱的长姐,而端瑞公主一直到临死之前那年还让人搀扶着到福瑞嫡长公主陵祭祀,对她而言,逝于元熙十七年福瑞嫡长公主是她最亲的姐姐,也是她幼年时期的保护神,端瑞终生以她为榜样,感激涕零。
后世对这对皇室姐妹代代美化,无数人惋惜福瑞公主的早逝,遥想当年美人如玉,若是皇帝没有令嫡长公主出嫁而是嫁出宗室女,那么福瑞公主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冠世才女,第二个世人偶像呢?
这世间没有那么多若是,史书很端正,野史您随意……,拎根笔,费点纸,写写更健康!
话说淑妃时常留恋春莺殿却不知道自己早就已经被盯上了,这一日她再次游玩,却被勤嫔猛然撞出来狠扎入胸腹两刀。
原本明里暗里保护淑妃的护卫们都惊的毫无人色,慌乱救护间勤嫔以匕插入心室而亡。
皇帝第一是震怒,第二还是震怒。经过太医院倾力救治,在宣告六个太医暴毙的情况下,淑妃终于活了回来。
元熙帝是关心则乱,明明伤势有惊无险,救治如此深的刀口外伤,哪有不出血就能成的?
皇帝却因看不得淑妃流血愈多而处死救治的太医。就连原本德高望重的太医令都被处死!
哪有用完针药不昏迷的?只要是昏迷哪有那么快就能清醒的?
皇帝您因为忧心淑妃不醒而继续处死太医实在是进退失据,不是皇帝该干的事!
等到淑妃醒了过来,皇帝您一拍头,大笑一声“太好了。刚刚真是昏了头。所有太医都厚赏,已经死了的就厚赏家里。”
这话亏您说得出口!都快五十岁的人了,做了几十年的天下至尊,说昏头就昏头?您再昏几次这太医院就没人了。
死了人就当买教训,元熙帝您老只要还在世一日,咱们就都回家种地养孩子!培养一个有水平的御医至少得花费三十年的时间,陛下您砍的不光是一腔子冤屈的热血,还有咱好不容易积累的家底子!
自打这批御医出了宫门,当夜就有拉家带口闪人的。此后三年,太医院有真本领的传承世家全部都因病告老,后期补上的民间大夫不是没有真本事,就是混日子等死不务正业!
这种连新任太医令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皇帝是看不出门道地。反正一下子缺了那么多太医,增补流动也是正常。
唯一感到有些不正常就是那些宗室、世族贵妇们,她们是太医院的客户主体:最近太医的水准是越来越差了,生个小病要治上以前两倍的时间……
随着日月的流逝这样的抱怨越来越多。
郑守仁休假满到御前,皇帝将近卫军由他挑选。左右神武卫、左右骁骑卫、左右精武卫、左右神威卫、左右冠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这是沿袭原本地古大国的近卫军编制。这其中左右千牛卫是皇家保镖,不过自打元熙帝继任就把左右神武卫换成了皇家保镖。
郑守仁对皇家保镖团队一点兴趣都欠奉,左右衡量了一下就选了他听着最顺耳的冠军卫,这名字多好呀,听着就威风。
他哪里想到,人家听说郑守仁要去,早就摆好了龙门阵,军卫们叫着号子要抻抻这为新主官的本事。
元熙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帝下旨令郑守仁任右冠军卫统领将军,晋正二品。
第14章 举荐
“听说因着淑妃的事,皇帝连着处死了六名太医,这其中还包括太医令?”朝臣们有姻亲故友的都私下议论这事,以前淑妃也危及过,怎不见皇帝处死太医?大家纷纷表示不能理解,书房密室内怎样猜测的都有!
总是,皇帝这样做,觉得不是好兆头!
没隔不久,东南传来白灾的消息,数百万过境四虐,所经之处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皇帝强忍着内心恐惧,硬是将重灾区的邡州刺史赐死,夷三族。以应和钦天监妖星祸国之论。
枋州刺史李牟接到妖星祸国的圣旨一点都不意外,也不喊冤,招急家人更衣沐浴好让他体面上路。传旨太监见他如此作为,便给他多留了些与家人相聚的时间。
李牟其它都没有交代,只交代了老妻和已经年满十岁三胞胎庶女。这三胞胎的母亲对于李府是个禁忌,但在李牟死后,全家男丁被砍,女眷官卖的关头却还是出现了口音古怪的一行人,将三女接走。由于是罪眷不能轻易买予外人,必须留下明确地址和身份,外国人更是绝对不可以。对方什么都没有留,只留下一方刻有绿骷髅腰牌。
皇帝见后,在御书房内大暴粗口。人祸、天兆、诡异的绿骷髅腰牌,这一连串的打击,即便是从来都对自己做皇帝很自信的元熙帝,也有些心里没底了。
勤嫔尸体最终被仵作查出死前服用了致人疯癫的药剂,是皇后还是惠妃幕后主使?元熙帝派人一路追究,竟然最后死无对证,所有线头都被剪断。
元熙帝愤怒地用宝剑砍坏了宝座,可是那又如何?再去训斥皇后和惠妃一顿?于事何补?究竟是谁?究竟是谁做下的这件事?皇帝最终发出愤怒的地咆哮。
惠妃看着从容深入神武卫重地,跪在自己面前的儿子,神色冷漠。“你可知错?”
“儿子知错。”
“六殿下错在何处?”惠妃抚着肚子静静地续问,空旷的大殿之中只有母子两人。
“儿子在勤嫔这件事上行事鲁莽,原本儿子一心想着嫁祸给皇后的,哪知父皇手段雷霆,儿子都许多布置都来不及施展……”毓宁跪在地上沉闷地说。
“糊涂,你以为就凭你和舒齐两个半大孩子的谋划,就能骗你那英明神武的父皇?最后还不是要靠母妃善后。虚虚实实,任他坐拥江山也在这迷雾般的真相面前失了线索?”
“儿子和小舒可是谋划了好几天。”毓宁不服气地出口道。
“你呀,你也日渐大,母妃在这宫中早晚有照看不到的一时。淮州有个乌洲府,府辖一处莫高山,莫高山上有位老神仙,名唤南在臣。母妃当年与他有一面之缘,他曾允诺于我:若他年得子可到山居请他办一件事。”毓宁身躯一震。低口呼道“母妃。”
“你想办法出宫去寻他,见到他后可请他为你物色一个才智卓绝之士,聘为谋士幕僚。以后儿行事,母妃自可放些宽心。”
毓宁紧爬几下,抱住惠妃的大腿哭泣道“母妃。”
“想成大事,无论明谋还是暗谋儿都要能挡能用才是!你师从华京大家云嵩子,云老大人。这是好事,只是云老大人过于方正,帝王心术岂能这样简单?
这选聘幕僚就是为了在这方面培养你,另外你还需仔细琢磨你父皇的作为行事,你父皇能从十五个兄弟中以非嫡非长的皇子身份脱颖而出岂是简单之辈?”惠妃循循善诱,仔细教导,夜尽三更,方才放毓宁出去。
“娘娘挑个什么时间教导六殿下不好,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劳累自己的身体,您还怀着身子呢,再说六殿下毕竟不是您的亲生子。”心腹宫人说道。
“闭嘴,毓宁就是我的亲生子,那是进了宗牒的。下次再让我听到谁说出这样的话,都给我拖出去仗毙。”惠妃首次厉声严喝到。
宫人们战栗瑟缩,全部都低头臣服。
好容易众宫人侍候惠妃躺下,只就下心腹明芽姑姑。“这宫中没有白给的母子。毓宁呀敏宁,你这样急匆匆将舒齐拖下水,是因为我怀孕了吗?
母妃原本还是真是小看了你。”惠妃终于将压在心头的抱怨吐口。她给予毓宁不仅仅是一个推荐的谋士,还是一与南在臣老神仙和莫高山上能人智士的结交机会。
能走到何种地步,接下来全要看毓宁自己了。
“娘娘总是想些这个多老劳神呀,您现在最重要的是保重自个的身子”明芽心疼地劝慰。
“我聪明外露,慧极必伤,这都是命!”
“娘娘说什么呢?且不说别的,您总得活过那凌澜殿的那位吧?您还得活过中宫那位吧?要不然不是便宜了她们吗?”明芽气哼哼地道。
“那当然,我死也得拖上她们两人垫背。”她江徽音这辈子都被他们折腾毁了,这债要是讨不回来她死不瞑目!
“明芽,你明天将我写好的这封书信派人悄悄地交到三嫂家的婉蓁手上。毓宁这次出去,对于他的未来至关重要,我得给他寻个帮手。”
“什么?”明芽大愕然“婉蓁小姐才七岁,什么帮手?”
“你们呀,看人就是肤浅。你将信送去,就说我说的,这帮忙就指望着她了。”毓宁这次的表现让她小小惊讶了一把,那婉蓁呢?惠妃此举未尝没有试探之意。
若是婉蓁那丫头是个不得用的,她可要早做打算的。
婉蓁提着纸张皱眉苦笑,她那宫里的姑姑究竟是想干什么?试探她?可是为什么要试探她?因为她天生异香?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怎么不是姐姐呢?
本来她打算混吃混喝等死,年龄到了就在家里安排下嫁人,然后在别的男人家里继续混混日子。
情况不秒呀,似乎她伟大的理想要偏离航线了。那么她也举荐一个人吧,那小子在外面历练了七年,最近也刚刚才道京都。
即便她是穿越女,也没有精力自己亲力亲为地去布置暗线,不过小小地掌握一下人事资料,在江家这样的大族中,找出三两个年纪合适,经验履历都不错的良家子又有何难?
元熙二十三年春,惠妃身子日重,帝子毓宁欲往莫高山寻访到隐居的道法大家隠陶大师,为母妃做法祈福。帝准。
ps:见到点击今日忽然突破300,很高兴,多谢各位赏脸,增更一章。
第15章 少彦
元熙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帝下旨令郑守仁任右冠军卫统领将军,晋正二品。京中军伍多权贵,是个小校都有可能出身显赫家伙或是一品大员之家。
不过,郑守仁是什么人呀?他是郑笠的长子,十三岁从军,从兵勇一步步凭战功生到如今的位置,那哪里能是右冠军卫的小家伙们能够算计得到的?
半个月对台戏唱下来,右冠军卫的卫军被他折腾的一个个面色发黄,体无完肤。郑守仁从来都没有将右冠军卫训练成什么样的精兵的想法,他是按照父亲的嘱托到京城为质的,所以部署们只要听话不惹事,每月操练得让他看得过去就行。
所以整个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郑大人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新纳的四个小妾的肚皮上,直到全部栽出了种子才肯罢休。
这样的粗鲁行径自然更受京中显贵们的歧视和鄙夷,弄得就好像八百辈子没有见过女人似的。这文官、武官系统中他都已经挂上名号,名列京都“十大名人榜”。
郑守仁仍旧乐呵呵地做他的造人大业,就连妹妹几次前来劝说也没有理会。郑氏终于怒了,碰上她这自小把她当闺女养的哥哥她就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大怒的郑氏把郑守仁的前院正房给砸了,嫂子怕她不解气伤了身子了,还特意送来两箱子易碎易响的物件供她使用。
郑氏终究不在是当年将军府内的无畏大小姐,多年的京都生涯让她退去了不少棱角,也识得了这京中人情世故和生存方式。
嫂子还是原来的嫂子,她本寒门军户女子,又多年跟着母亲宅在西疆的将军府中是明白不得她的辛酸和无奈的。恍惚间十年如一梦,郑氏抱住嫂子大哭起来。
这梦魇一般的十年!
哭过之后郑氏在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