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伴君txt-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让知道内情的人松了一口气可怜阿娇仍是被蒙在骨里,正兴高采烈地跟馆陶大长公主商量放宫人出宫的事情。先帝宠幸过的人,当然不会和新帝有什么什么的,可她们身边还有贴身伺候的宫女,保不齐这些宫女里有资质不错的,也是要注意的,不如趁此机会一并放出宫去。至于伺候的人少了,再选新的就是,自己把关选进来的人,用起来也放心。
王太后见儿媳妇如此行事,心中的不满更甚了。刘彻也因着阿娇每天直奔长信宫请安,没有先去长秋殿而不满。
〃椒房殿到长秋殿,中间正好隔着长信宫,没有道理路过长信宫当看不见,不是么?〃韩嫣觉得瞒着阿娇而告诉王太后刘彻的饮食问题终归不厚道,小心地帮她解释,〃皇后只是习惯了跟外祖母亲近,没旁的意思。〃
〃哼!〃刘彻的回答简洁有力。韩嫣不敢再多嘴。决定真心对家人,可还没有想要尽心帮阿娇……
此事扔过不提,刘彻把注意力转向朝堂。
事实上,也容不得刘彻再凄凄切切了,景帝已经下葬,接下来,该着手展现点儿新朝气象了。
刘彻祖父文帝,在自己的遗诏中给自己定下了极其简单的治丧过程,砍掉了大半丧期、丧仪。景帝是文帝的儿子,自是不能越过父亲去。这丧礼自然也是简化得不能再简化了。
文帝把九个月的大功丧期改成了十五天,缩成了原来的十八分之一,其简省可见一斑了。
满朝上下也因文帝这道遗诏得了福利,不用跟着长时间的蓬头垢面,啃萝卜头了。一帮子认为自己应该从新朝气象中捞点好处的人更是活跃了起来,一时间刚刚移完宫的长乐、未央又热闹了起来。
分床
后宫热闹、朝臣们也热闹,只是瞧着刘彻好像还没有主动提起的意思。这种事情,怎么好自己跳出去跟皇帝要封赏?得有个说话的人。后宫里窦太后稳坐钓鱼台,并不觉得急,王太后见窦太后不说话,也不好先开口。馆陶与阿娇正在忙着清理后宫的事儿,还没腾出手。因此,这锅水就一直沸腾着,尽管一帮子想往上跳的人不停地添柴加油的,就是没人管。
刘彻只在景帝灵前即位的时候露过一次脸,后来便是忙于丧事,奏章虽然每天都按时送给他过目,却不见他出来。就是吊唁的时候,也没人有胆子在先帝灵前让小皇帝给那谁谁谁的加封。
也因此,刘彻便得了点步出伤痛期的短暂时间。
刘彻也是着实对得起景帝了,景帝下葬前他一直睡在灵堂棺材旁的地铺上,宣室里的人自然也是陪着睡地下不敢爬到榻上休息。韩嫣便是首当其冲的一个,他一向和刘彻窝一条被子里。阿明、六儿倒是没什么,守夜守习惯了。
待到下葬后,没棺材靠着睡了,刘彻还是打地铺,韩嫣郁闷了:〃我亲爹死的时候,我也只是守灵守到下葬就完事儿,如今你爹死了,到现在我还得打地铺。〃郁闷归郁闷,该做的还是一点礼数不少。
好在刘彻正常进食之后不久,便自觉地搬到内室榻上休息。众人心里直呼万岁,底下的人不能比皇帝住得好,皇帝睡地铺,下人干脆连铺都不敢铺了,要不是未央宫基础设施好、保暖工作到位,只怕很是要冻坏几个人。
内室里,春陀亲自铺好床铺:〃陛下,安置吧。〃
〃知道了。〃
〃臣告退。〃韩嫣就坡下驴。今天做得有些逾矩了,得找个地方冷静冷静,理一理思路。刘彻都看出来是自己告诉了王太后,虽说在太后和皇后两个里选一个,挑王太后准没错,可皇帝也不能忽视,让他以为自己是王太后一拨可不是件好事。
〃嗳?你还有事么?有什么事儿也明天再说,一块儿洗漱睡了吧。〃刘彻招呼。
〃……〃韩嫣有些无语,看春陀眼观鼻、鼻观心就是不开口,只得自己提醒刘彻:〃您已经是皇帝了。〃
〃是啊。可这跟睡觉有什么关系?〃
〃皇帝的卧榻怎么能让臣子一起睡?〃韩嫣磨牙,你这不是给我惹祸么?
〃我的卧榻你怎么就不能睡了?〃刘彻有些不耐。
〃我不是朕,朕不是我。〃睡皇帝的床,我又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你当然不是朕……〃刘彻忽地住了口,脸色有些黯然,〃你是不是说,做了皇帝,我就不再是我了?以前的日子便不再有了?连你也要疏远我了?〃
〃臣城郊有园,扫庭院、备香茗、有诗书,可抚琴吟诗、可跑马弯弓、可坐而论道,愿邀昔年同窗一游。虽说天子无私事,以天下为家,可……〃韩嫣面色平静,上前一步,扶着刘彻往榻边带,〃早些安置了吧,臣告退。〃
刘彻一笑:〃知道了。〃却顺手把韩嫣簪发的木簪给拔了下来,握在手里,〃一个人睡,空荡荡的,就让它陪我一晚吧。〃
韩嫣头发黑亮柔顺、长且浓密,单靠一支簪子是挽不住的,总是先用发带系好,再拿黑线编的小网笼住,最后才插上发簪。这个习惯现在显现出优点来了不会因为一根簪子掉了便披头散发,出现某些狗血画面。
微微点头,把刘彻扶到榻上坐定:〃洗漱歇了吧,臣告退。〃
瞄了一眼韩嫣的发髻:〃好。〃
春陀一招手,一溜小宦官捧盆的捧盆、拿帕子的拿帕子鱼贯而入。
走出未央宫,望着晴朗的星空,呼吸着清冷的空气。韩嫣跳上马,拼命往城北赶去。
汉长安城格局与后来的京城很不一样:长安城宫南城北,皇宫在长安城的最南边,从南往北,方是各种官衙、权贵府邸、民居、市坊之类;所以,守卫皇宫的禁军也被称为南军。后世自隋以后,都是宫北城南的,皇宫在城的最北,往南去才是各种其他建筑。
天已经黑了,长安城门早关了,出城回庄园是不现实了,只得到弓高侯府住一晚了。快要宵禁了,要是在先帝刚死便被在大街上抓住违反宵禁……韩嫣抖了一抖,继续发挥苦练来的骑术。
刚在弓高侯府大门前立定,便响起了钟鼓声宵禁开始了。好险!
韩则还没睡,听到禀报,坐在正房里等韩嫣。
兄弟俩面对面坐定。
〃来了?〃
〃借住。〃
〃被免职?〃
〃还没有。〃
〃出宫住?〃
〃早想了。〃
〃皇帝决定的?〃
〃自己出来的。〃
韩则静听下文。
〃皇帝住宣室榻上,不再睡地板了。〃
〃你也回原来屋里,别再睡绳子了。〃
我有病才在睡觉的时候爬绳子上去!
韩嫣有段时间闲得发霉,企图学习古墓派,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是脑筋清醒的时候,他无论是站着、躺着、坐着都掉不下来,还能在上面跑步,如是睡着了……扑通!只剩下摔下来的份儿。好在他还知道什么叫循序渐近,一开始绳子只是离地三尺,否则这韩家又得办一年里的第四次丧事了。当时还懊恼的来着小龙女是cos不成了,老老实实睡吊床吧可怜我这辈子白长得这么漂亮了啊啊啊啊
韩嫣起身往自己的小院儿走去。听到韩则在背后闷笑,压下回身暴扁无良兄长的冲动我这不是怕他,我是怕打死了他我还得跟着披麻带孝!×?#%@&%^……
真是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
连日劳累早就想好好休息一下,如今一人独占一张睡榻,韩嫣睡得很香,韩则很够意思,自从邀请韩嫣母子常来住住之后,便一直保持着住处的舒适水平。一大早生物钟作用下自己转醒后,韩嫣的精神很不错。洗漱过后,活动开筋骨,垫点吃食,韩嫣便策马直奔未央宫去了。
离宫门尚有一段距离,韩嫣便跳下马来,理理一路跑得有些凌乱的衣服,牵着马步行进入。宫门口,因有着皇帝伴读加东宫属官的身份,只交验了进出的令牌、投了自己的名籍便直接进了,要是其他的官员,投了名籍竹简之后,还得等里头有召见的令旨下来才能进去。
把马交给一旁等着的小宦官,扔了个银丸子,点点头:〃有劳了。〃微笑听着小宦官谢了几句吉祥话,也不再多说什么,告辞去宣室当差去了。
宣室里,刘彻正在生气。见韩嫣进来,劈头就问:〃你跑哪儿去了?一大早的就不见人!〃
刘彻正在孝期里,寻常人家守规矩的也要一年不和妻妾同房,要是这期间有个孩子蹦了出来,这做人子女的,不被问个忤逆不孝,也要被戳戳脊梁骨。至于这皇帝家的事儿么那也不能太胡闹,刘彻对景帝感情又不错,自然也要表现一番,至少,在改元前,得老实一点。所以,他便是和阿娇,也是自景帝死后便分开了睡,更别提其他女子了。
晚上没事做,自然睡得早,刘彻前些日子着实累得狠了,昨晚倒头就睡,抱着个簪子一夜好眠,今天醒得特别早。醒来以后,身边没有赏心悦目、温香软玉陪着赖床,只得起身。大清早爬起来之后,发现满眼都是春陀那张风干桔子似的老脸,就连跟了许久的阿明,也已经开始长褶子了,再看看一溜小宦官,没一个长得入得了他的眼的。伤眼睛啊伤眼睛,想找点补偿洗洗眼,四下一找,一向在身边的韩嫣也不见了,火气便开始噌噌地往上冒。
宫女是不要想了未央宫是最早被清理的地方,因为景帝留的遗诏,最早是从侍候过景帝的人开始执行的得说明一下,这也算是景帝的好意了,放出宫的宫女,本身终身不用再交税,也称得上是对人家耗在宫中这么多年的青春补偿了,算是一项德政,这遗诏在当时看来还是比较有良心的。因此,被放出宫的宫人倒是很高兴,完全没有什么舍不得的情绪。
这回正好,韩嫣撞在枪口上进了宣室,便被指着鼻子责问。
〃陛下忘了?昨夜臣是回家住的。〃
〃呃?你干嘛回去住?!〃刘彻不解
韩嫣有些郁闷,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么?以后不能再跟之前那样儿窝一块儿了。只得再重复一遍昨晚的话。
刘彻却有些不耐了:〃昨天不过是说你不愿跟我一块儿睡宣室里,又没让你离开宫里!〃
见韩嫣的脸上还是有些恹恹的,刘彻放缓了语气:〃你家在城外,来回跑不嫌麻烦么?〃
韩嫣无奈,瞄瞄地下,脸盆、帕子摔得天各一方,一地的水渍。刘彻方才已经发过一轮脾气了,现在应该平缓一些了,不然这些东西要是砸在自己身上……汗
想到这里,忙使了个眼色,一旁小宦官赶忙麻利地收拾了地上的狼藉,奉上新帕子新水。韩嫣自去拧了帕子,递给刘彻:〃我昨晚到弓高府里住的,到休沐日再回家,过段日子再到长安城里买座合适的宅子把母亲和弟弟接来一起住。阿说该开蒙了,老在城外也不行。光母亲一个人看着他,我不太放心。〃
刘彻接过帕子胡乱抹了把脸,把帕子往一边儿一扔,机灵的小宦官连忙接住了。
〃你们不是分家了么?小时候还说他不理你的来着,现在怎么又好成一个人了?〃
居然连这陈年旧账都翻出来了。
〃分家是要独立,分了家还是兄弟,兄弟不和,也不好啊。再说,现在处得也挺好。以前心气太盛,都是小时候的事了,如今说开了,也都过去了。整天讴气哪比得上舒心过日子?〃韩嫣现在是想开了。
〃想着哥哥,就不要我喽〃阴声怪气。
〃说什么呢?这不是赶回来了?一路上把我累坏了。谁知道赶回来你还是起了,还发脾气。〃
刘彻的脸色好了一点,韩嫣看着有些叹气,这人,最好顺毛摸。万不得已,想要对他发脾气也要有策略。不想做个死谏的直臣,想要安安稳稳过一辈子,最好顺着他一点儿、表现得委婉一点儿。韩嫣没有做海瑞的志向,适当的狗腿行为,还是能够做出来的烈士,可不是想做就做的。
〃你这又是怎么了?大清早的就发脾气?没得弄得一天心情都不好。〃
〃你还敢说。〃刘彻瞪了韩嫣一眼,嘟囔着,〃一大早醒来,一个人都没有。你还跑得没影儿了。〃
合着这未央宫里当差的全是死人啊?每天给您端茶倒水、铺床叠被的全是鬼哦?
不等韩嫣腹诽完了,刘彻又接着来了下一句:〃春陀,往内室里再添一张榻。阿明,把韩嫣的东西给朕搬过来。〃
他还是想跟韩嫣住一屋。
韩嫣急了,不等两人回应就抢嘴:〃这可不成。没这个合例。再说了,哪有臣子跟皇帝住一屋的?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忘了昨天我说的了?〃
还是那句话,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哪怕没有什么事儿,跟皇帝走得近了,自然会有眼红的人说小话儿。况且,韩嫣年未弱冠,寸功未建、声名不显又不是什么国家重臣,得这样的待遇,对自己的成长发展也不利。韩嫣自认,不是什么圣人,也不觉得自己很是能坚持原则,人在环境下是会改变的,哪怕开始不变,这温水煮青蛙,保不齐哪天就变了。如果因为被刘彻重视,而最终让自己懈怠了,实在不是件好事。
〃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就开这个例行不行?这便升你为上大夫,秩二千石,再加你侍中,这本是天子近臣的加官,你原是太子属官,加这个衔也正相宜。〃刘彻不以为意。
进封
韩嫣听了刘彻升官的话,心情有些复杂。
这个刘彻,是个个性激烈的人,想对一个人好的时候,绝对是一个真心实意、掏小跷,巴不得把能给的东西全给了。韩嫣相信刘彻是对自己很好,只是,有些时候,帝王的宠爱,不仅不能给人以幸福,反而会变成催命符。尤其在这个帝王上头有着管事儿的祖母、紧盯着的母亲、强悍的妻子的时候。如果真是因为两人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问题,倒也罢了,了不起,咱们悲壮一点,千百年后,还会被人惋惜。要是因为这同学爱,叫人给猜疑上了,真是死不瞑目!尤其是在现在,形势对自己挺有利的时候。
〃先把正事儿办了行不行?〃韩嫣翻个白眼,心里飞快地组织词语,〃你的两个舅舅现在还是白身!天子的舅舅见了旁人还要打躬作揖的,也不像话啊。尤其是田师,他还教过咱们呢。皇太后退居偏宫,你这儿还不想法儿逗她开心,倒先升起自己人来,这对你可不好。公主们的称呼还得你下诏改一改,长公主现在是大长公主了,你的姐姐们也是长公主了。虽说大家都知道该怎么称呼,到底还要过了明路。皇后娘家,虽然已经是侯爵了,可也得有个说法才行,不然,倒显得你不重视了,没得惹闲话。太皇太后已历三朝,她老人家的娘家,也得有所表示。还有朝里的事儿,都先理顺了吧。我又不急。〃你不升他们先升了我,被这些人记恨上了,我就惨了!
好意没有得到感谢,刘彻听了,不免有些扫兴:〃我就说了一句,偏引出你这一堆话来,〃沉默片刻,又拍拍脑门,〃不过,话说回来,舅舅们是该封一封了,〃看了看韩嫣,〃多亏有你提醒。〃又有些感动,〃光说别人,你也不想想自己。〃
〃我便不说,你就会忘了亲戚么?只不过早晚的事情罢了。至于我自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随天吧。快些梳理,该请安去了。去晚了小心挨骂。〃韩嫣笑道。
〃知道啦〃刘彻老老实实地坐在铜镜前,由着萱儿给他梳头。这萱儿本是从小照顾刘彻的,跟韩嫣也是熟人。刘彻大婚,她便又回了王太后身边,直到前两天,又被王太后以宦官不会照顾人为由派了过来。因为年龄的原因,阿娇没有提出异议这位萱儿姐姐年纪比阳信长公主还大一些,放在汉代寻常人家,真是〃小三儿都能打酱油了〃的年龄,实在没有什么提防的价值。接受了她,也省得人说宣室连个宫女都没有,大家脸上不好看,顺便也能卖王太后一个面子。孰不知,王太后因她对自己不够恭敬,已经觉得自己面子被扫了个精光,哪里还会感动?
到底是老手,梳得又快又整齐,不一时,刘彻便整整齐齐地立在宣室中央,准备去长乐宫请安了。春陀照例是留守宣室,前头阿明开道,中间是刘彻的步辇,韩嫣在旁边跟着走,后面是萱儿压阵,余下的便是些宦官围在四周步随。
刘彻皱皱眉:〃这得走到什么时候?〃拍拍自己的座位,〃阿嫣,上来。〃
囧又不是你骑马我步行,旁边还有一堆人也是步行的呢,就是我坐了步辇,这队伍也快不了啊。
〃我上去了,就更重了,抬得更吃力,走得更慢。你别太心急了,现在过去也晚不了的。〃
〃我就要早点去,不行么?〃刘彻耍无赖,〃母后该等急了。〃
〃那便先着人抄近路去禀告一声。〃而且,我坐上去和你想去得快一点之间可不是正相关。
说话间,抬步辇的已经很有眼色地加快了脚步。阿明也很识趣地跑过来:〃陛下,要不奴才先去回太后一声?〃
〃去吧。〃刘彻不以为意,回过头,继续和韩嫣磨牙,论证乘客多少与步辇快慢的关系。
终于,在韩嫣发现刘彻是在故意逗他的一柱香之后、耐心耗尽想要让拳头尝尝龙肉的滋味之前,长乐宫,到了。
大汉朝前后三代三位女主人,前后两代四位长公主,正在说笑。据韩嫣与她们相处的经验来判断,这些人笑得很真诚、很发自内心。长信宫的空气里飘着和乐的味道。
问过安后,照例是窦太后开头说话,对皇帝的辛苦表示慰问,顺带表扬了〃恪守本份、尽忠侍奉〃的韩嫣,表示〃我心甚慰〃。然后,王太后、陈皇后、大长公主、长公主,都表达了自己的善意。
刘彻便顺嘴说出了要加封的事儿,一群女人脸上的笑容开得更灿烂了,很是谦虚了几句。说是谦虚,却并不谦让,没一个推辞说不要的,听得韩嫣很是佩服这些女人,单挑好听的说,却没一句能让人顺水推舟说出〃既然您不要,那我就不给了〃的话来。
〃还是前朝的事儿重要,你还是先把太子宫的人安顿好了。〃太皇太后。
〃这阿嫣,没事儿跟彻儿提什么封侯的事儿?媳妇儿也是这么想的,彻儿先把阿嫣他们太子宫的人安顿好了是正经,跟了你这么多年可不能马虎了,没升他们倒先把自家人给封了,可有些不厚道。〃王太后接太皇太后
〃难为彻儿倒想着咱们呢。你们就别埋怨他啦。瞧他最近累得都廲脱了相,可得好好补补,我那儿还有些补品,阿娇,尽管回家拿去,也算我的心意。别忘了给阿嫣也带些。〃长公主。
〃放心吧娘,我会跟您客气么?搬空了娘的库房也别怪女儿。〃阿娇。
三位新晋的长公主,也表示了感激之情。
末了,窦太后发话了:〃皇帝做事,我老太婆放心,好好干吧,别辜负了你父皇的期望,想做什么只管放手去做。〃
刘彻听了很高兴:〃皇祖母,孙儿正想着卫太傅年纪大了,不敢太劳动他,想让他安心养老,这下任丞相的人选……〃
窦太后很爽快:〃你看着办,我不管了。只是卫绾是你的太傅,可不能亏待了人家。况且,你父皇刚过世,还是缓几个月,不然人家会说你不念旧情。〃
〃喏。〃
〃得啦,陪你娘说说话,我上了年纪,不耐烦久坐。丫头,陪娘到园子里走走去。阿娇,跟彻儿陪陪太后说说话,这些日子忙乱,你们也没什么功夫聊天儿。〃
馆陶大长公主领命。阿娇随着王太后到了长秋殿。
刚入殿门,王太后便发话了:〃你们小两口也许久没有说说贴心话了,咱们就不碍着你们了,一会儿朝食你们一起用吧。韩嫣,你和阳信她们一块儿陪陪我这个老婆子。〃她也自称老太婆了。
大家自然是应了。
一餐饭,吃得韩嫣胃疼四个女人看他的眼光太柔和了些,柔和得令人毛骨悚然。
先是由阳信长公主起头儿,由饭食菜色说到了韩嫣的厨艺,引来赞叹之余,也让王太后提到了韩嫣报告刘彻前几日饭食不正常的〃功劳〃,韩嫣的肠子都开始抽搐了。
再由南宫公主细数韩嫣懂礼貌、有爱心、知进退、爱学习……林林总总一大堆,天知道这个只在幼年见过,如今已经嫁了好多年的公主,在哪里知道韩嫣这许多优点的。这下,韩嫣连脑子都抽得生疼。
隆虑公主紧随其后,表扬了韩嫣谦虚礼让,提醒刘彻给诸多外戚请封请赏。原来,是因为这个!阿明,真是难为你了,借着抄借路抄来的一丁点儿时间能见缝插针地把事情给报备齐全了,你真是太有才了。
最后,王太后很是慈爱地开口:〃阿嫣是个好孩子,本宫很喜欢,彻儿身边多亏有了你。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你也别太见外了,彻儿给你什么封赏,你就接着,也是你应得的。彻儿和阿娇分房,身边又没什么得用的人,虽说有个萱儿,也保不齐有什么疏漏,你和彻儿年纪相仿,多陪陪他就是了。就搬到宣室去吧,没什么好忌讳的,当了皇帝,难道还不许有亲近的人了?五根指头还有长有短呢,天下臣子自然有亲有疏。〃
韩嫣只得应了,在心底抹了一把冷汗。阿明,你是怎么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王太后连昨天晚上的事都知道的?
饭后没多久,阿娇和刘彻便回来了。阿娇一脸的幸福,显然这顿早饭吃得很开心。小别胜新婚,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单独相处,阿娇还是很满意的,连带的,对所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