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尊社会里的现代夫妻生活-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是说一共有一千二百余人了,”人还真多啊,萧桐感叹,“这些人大部分属于什么性质的,以后会更多还是会更少?”
  “小姐,性质是什么意思?”方鸿想了片刻,还是提出疑问,证实一下是否是自己理解的意思。
  “恩,就是他们是家生子还是死契、活契买的下人,这些人的后代又是属于哪一类?”嗯,习惯用现代用语了。
  “是,我们王府的下人大都是家生子,只少部分是死契买进来的,王府里不签活契,家生子后代仍是家生子,他们世代将依靠王府生活,除非是王府出了大事拍卖。签了死契的人,男子嫁人只能嫁同是府里下人的女子,生下的孩子自然就算是家生子;女子找府内的男子,生下的孩子也为家生子,找了外头的男子,如果那男子未入府里的奴籍,生下的孩子就可以选择,可以是作为家生子,或是贱籍。男子入了府里的奴籍,就等同于死契。随着时间的变迁,不出意外的话,一般府里的下人会越来越多。”
  “恩,理解了,那入了贱籍的孩子,会有好的出路吗?这户籍又有哪些区分?”萧桐感叹,这不是世世代代都为奴了吗?贱籍?难道还有贵籍?
  “入了贱籍的人很难有出路,还不如奴籍,还有主家庇护,一般很少有人会选择入贱籍,而入了贱籍的人也未听说过有大出息的。”
  “户籍等级之分,这天下都一样,第一等是贵籍,是皇族、王族与世家大族;第二等是良籍,是普通的老百姓;第三等是商籍,便是行商之人;第四等是奴籍,就是奴隶下人身份,一般签了死契就是一辈子的奴籍,除非主家开恩;除了奴籍,第五等便是贱籍,这贱籍大都是些妓子,戏子等,奴籍子女不入奴籍,不论父亲是良籍商籍,都只能入贱籍。”
  “这户籍之分是极为严格,不可混淆的,虽然到了现今在平日里商籍慢慢的与良籍一般了,但遇到重要的事情,比如出仕任职,做皇族王族世家幕僚,还是得看户籍等级。一般只取大部分的贵籍、少部分的良籍之人,不取商籍、奴籍、贱籍之人。商籍、奴籍、贱籍之人要出仕做幕僚,除非是有大文采大智慧,或者是做了对国有利的大事的,得到贵籍之人认同才能出仕任职、做幕僚。”方鸿回答的很仔细,疏忽不得的,萧桐不记得这些,现今问到她,她必须得正确详细的回答才行。
  “这么严格!”萧桐心下有些震惊,她以前没关注过这些,今天听到这些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世界很不公平呢,从出生就注定了往后的出路,比起现代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完全不同。对那些有抱负有才华的人显得太过苛刻,得付出比现代几十倍几百倍的努力才能达成愿望啊。
  萧桐心下嘘嘘,第一次无比庆幸她这身体的出生,否则她要想继续自己的事业该是难上加难啊。说到户籍,不可避免的就会联想到税收,毕竟封建社会时期的改朝换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税收过重,导致农民起义。
  “那赋税又是如何征收的?”好吧,萧桐承认,话题越扯越远了。
  “我燕朝的赋役是将赋和役分别征收,赋以土地为对象征收,按田亩计算;役以人为对象,分为按丁和按户征收两种,在征收内容上主要是征收实物和劳役。”(备注:借用了明代中期的一条鞭法赋税制度,一条鞭法,又称“一条编法”,具体的方法与上述相同)。
  “这方法是否用于各等级户籍?”
  “是,可对贵族却是不怎么适用,现今大部分好的土地都在各世家手里,只少部分好土地在真正的良籍农户手里,农户手里大部分是差的土地。征收时世家赋后利多,而农户赋后利少,甚至于没有利。商籍又不同良籍,看情况不同而征税,现今也没有颁布的律法章程,只有个大概的,贱籍的人一般依附贵籍或商籍之人。”
  “役以人为对象,按丁和按户去服役,世家一般由奴籍的人代替服役,而商籍之人一般出银子找人代替服役,奴籍之人为主家财产,不在服役范围内,只良籍、贱籍才正常服役。”
  “世家?”萧桐重复,疑惑的眼神看向方鸿,提了很多次世家了,这里的世家又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呢?萧桐的桌子已经整理好,现在专心听方鸿的讲解。
  “是,各世家大族一般都是百年大族,家史比燕国建立的时间还长,长久经营发展下,各州郡都有各大小世家。真正的古老大世家在燕国举足轻重,他们的后代在不仅朝中任职官位,涉及的产业也很广泛。”
  “世家通过相互联姻来与其他世家合作,巩固地位,不仅很多重要行业,由世家把持,其余各行各业均有涉及,对朝中社会影响甚大。燕朝建立已三百余年,一直在致力提升皇族王族的权利,有得有失,至今也只能达到平衡。现在爵位不再世袭也是之前留下的后遗症,到燕朝建立二百年的时候王族数量已经达到一定数量,足以抗衡各世家。可因为王族权利过大开始参与皇位之争,又加世家的推波助澜,导致皇族王族内发生内斗,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第三十二章 社会现状一角(下)
更新时间2012…5…6 13:00:25  字数:2014

 “惨烈的内斗,让皇族王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差点被大世家颠覆的情形下,才清醒过来,重新团结起来后,共同对抗世族大家,最后得已险胜。在往后,各继承人都遵循遗训,不论爵位高低,不再世袭爵位,不过只要是王族后代,却享有优先权,有能力有作为且对皇室忠诚的,一般都会安排在朝中或其他重要位置上,得到重用。以此可以绝了他们抢夺皇位之心,又能给予他们希望,还可以保存皇族王族实力对抗世族大家。”
  “至今,王族通过与一些中小世家联姻,增强他们的实力,相互支持,也建立了新的世家大族,虽然比不得那些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老世家大族,但实力也不弱,加上数量的增多,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现今,这些后来慢慢发展壮大的世家,与王族已紧紧联系在一起同进退,与其他古老世家大族相抗衡,维持平衡状态。”
  方鸿可谓用心良苦啊,问到的没问到的,将重要问题说了出来,她的身份也没有不合适,小姐能听见去就是好的。
  “这样啊”萧桐分析着得到的信息,看来是处于封建社会初期,各种制度还在摸索建立阶段,皇权不够集中,世家手中有着很大的权利。萧桐心里一直有着的疑问也得到了解答,在萧桐的印象中,处于封建社会的王族权利是很大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表现,有断章取义之嫌,不过请理解一下萧桐,她是理科生来着),就算爵位不能世袭可作为稀有的王府后人,竟然没有世家大族联姻,现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倒是解了她的疑问。
  很简单,就是人家还瞧不上你这身份,王族是强盛没错,可没达到让世族大家畏惧或要依靠的强度,大家实力相当而已,而与王族联姻还不如与其他世家联姻呢!而那些后来发展起来的世家,人家一般也更看好现今直系的皇族成员,作为王族成员中最不靠谱的原主萧桐,也是同样看不上的。
  萧桐总结完看向桌上的策划书,才想起今天的首要任务,好吧,拉回话题。
  “方管家,这些以后再和我说吧,如果有书给我看倒更好了。现在先说眼前的事,外头铺面里头有管事、账房、伙计及跑腿之人,那府里及庄子里的...下人(萧桐有些不习惯)他们平日里主要是做些什么?”
  “是,小姐,府里的三百余人下人中一百余人是在内院服侍主子的,另一百余人在外院,一半由王爷调遣为王爷办事,一半跟着老身处理府里府外事务,另一百余人有账房、绣坊、工坊、厨房、采办、大小管事及跑腿之人。”
  “王府一共有五十个庄子,庄子里头需要管理,所以每个庄子里头都会有我们府里的人,大小庄子不一,大庄子会有一到两家府里的人,六个到十个下人,小庄子里头就一家府里的人,二个到五个下人。他们在庄子里头主要管理庄子里的农户,到了收获季节,接收农户收获的作物果类,然后发回府里。”
  “农户一般给府里的是总收入的多少?”话题再次远离…。。萧桐就个问题宝宝,不了解不熟悉的世界,没办法只能多问问。
  “一半,其余世家的农户一般是收入的三分二。”
  “世家收得如此多,也有农户去?”剥削,赤裸裸的剥削啊!!!劳动力也太低廉了,比起现代农民们的待遇,燕朝的农民们可谓天差地别啊。
  “去,不得不去,不去的话农户手里没有田地,更是没有出路,去了苦一些,还不至于饿死。王府里本没有这么多庄子,只是后来投奔的农户太多没地耕了,王爷无法才又下令买了些田地,从最初的十几个庄子到现在的五十个庄子。为此一些世家还颇有微词,说王府不按常理办事,设计出了些事故闹得很不愉快,王爷无法只得下令不再买田地”
  “恩。”肃亲王其实还算是个好的统治者,只不过如此却也侵害到了上级阶层的利益,得罪了他们,没处理好这事这对广大农民有利的事业就无法再继续下去了。总的来说,肃亲王有那么一颗心,却没有那力。
  其实眼前这人——方鸿都比肃亲王更有心机,更有眼色,今天的谈话进行到这,能时时知道你想要知道什么信息给予准确回答,且知道该不该说话,给他人思考的时间。
  妙人,又一大妙人啊!
  萧桐有些感慨,其实这些在这世间本身出生差,但通过后天的努力走到他们这一类人的至高点,才是真正的妙人。这样的人,如果在现代会是很成功的成功人士。可是在这社会里,他们能走到的也就这样的一个高度。
  如果肃王爷与她的位置交换,相信她有些方面会比肃王爷做的更好,而如果肃王爷处在她的位置上,却绝不会有她现在的成功。
  高人,高人啊!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社会形态,这样艰难的处境才能更显得他们的高与妙。所以说,不论在现代还是这时代,生活都不容易!
  萧桐感慨完,再次开口,语气认真却莫名的带着笑意。
  “是这样,我这边需要一些人,往后有用处,现在也无法说清我要做什么,等我再了解些情况,再和你说,当然,王爷那边王也会报备的。“
  “初期的话大概需要五十人左右,后期的话根据情形看是否还需增减。初期的这批人,我希望是有能力领过事,学习、适应能力强,能很快上手做事的,因为最快六个月最慢八个月可能这些人就要做事,我只能给他们六个月到八个月的时间学习。”
  “这些人男女不限,不过最好是女子多一些吧,男子受的限制有些大,暂时只能做一些内部的事。以后情况好了再说,不过有能力的那就另当别论,可以作特殊处理。”
  

第三十三章 人才储备情况
更新时间2012…5…7 13:58:28  字数:2026

 “我希望这些人能从各地方都挑一些,像账房、绣坊、工坊、厨房、采办、庄子这些地方,如果人可以抽出来,包括现在领了执事的或做下手的,或者年龄合适的看着还行的子女都可以。年龄不限,主要看能力,年龄大资历又够变通性好的最好,如果是性格固执且不懂变通的,就需要资历很深的。年龄小的就要求学习适应能力要强,且不能太古板,要易接收新事物新概念,性格也不能自闭。”
  “嗯,这样的要求,方管家看,会很难找到吗?大家能不能理解?”
  “回小姐,可以理解的,依老身看,满足这些要求的下人也应该不会太难找。”
  “那就好,除了那些要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希望来我这的人都是自愿的,不论上头的管事、父母亲都不能强迫或阻碍他们来这。这样下来符合要求的能来多少人就来多少,来了以后还需要通过三道审核才能算是我这的人。”萧桐认真强调,看方鸿点头才接了下文。
  “除这些人,不知道府里有没有西席?他们主要擅长哪些?之前说到的幕僚,王府里大概有多少?他们主要做什么?是不是都是王爷的下属?”萧桐的问题很多,她自己也承认。
  “回小姐,府里一直有两个长期聘请的西席,属当今有名的大家,一名是文学大家外人尊称为石公,另一名是时事大家外人尊称为林公,一开始王爷聘请他们的原因是希望小姐能与他们学习的,不过小姐不爱学习,本来是那时候就要走的,只是当时王爷极力挽留,才留了些时日。”
  “后来王爷与她们时常聚聚请教交流一番,与王爷也成了好友,王爷挽留之下,加之喜欢王府的生活环境就一直没离开。而其他的普通西席一般都被小姐私自辞退了。现今府里除了他们还有一些慕名而来请教的读书人,他们或长或短的在府里停留一段时间,人数也是不定的。”
  “府里的幕僚大概有一百余人,只少部分十余人受王爷重用的住在外院,剩余之人安置在府外专门购置的别院内。幕僚们主要是出谋划策,帮助王爷处理公事或出谋划策已供王爷选择。现在府里的幕僚都是跟随王爷的,之前小姐的贴身管家子愈也为小姐招揽过一些幕僚,不过留下的不多,少许几人是留在别院,现在也改为做王爷的幕僚了。其他受到重用的幕僚现今也只有三人还留在府内,与子愈一同处理小姐对外事宜。”方鸿的回答很清楚详细,萧桐也承认。
  “恩,我知道了,那现在子愈是在哪?”第二次听见这名字了。
  “回小姐,现子愈就在外院,小姐可是要找她?”
  “她现在在做什么,方管家可知道?”
  “回小姐,老身略略知道,她之前一直处理小姐成亲的事宜,现在大概是忙完了,小姐有事尽管吩咐她就是。”
  “恩,好,我明天找她吧,接着说刚刚说的,除了刚说的那些人,还需要培训他们的培训师,我本来以为西席可以,不过听了你说的话倒是知道不可能了。府里有没有专门从事这一块的?”萧桐一说事不可避免的现代用语又冒出来了。
  “府里倒是有专门培训下人的,不过一般只是教规矩而已,其他的都是母亲或者管事师傅带出来的,没有符合小姐要求的。如果小姐能告诉老身具体需要专长什么的,倒是可以找找,兴许就有小姐要的人了。”人家方鸿那也不是盖的,现代用语照样听懂理会,而且立马学以致用了。
  “恩,是我钻死胡同了,总还局限在学校培训什么的。”后一句萧桐的声音小了很多,方鸿没听清,萧桐已接着说话。
  “这样,方管家,你帮我找工坊、绣坊、账房、采办懂得这方面最多的人,先不告诉他们来我这做什么,见了他们我先问问再决定,能尽快来就尽快,人也不多。见了前面的人,你再布置找后面的这些人,也是尽快,由哪些人办事,通知哪一些人你看着办,不过我说的范围却是不能小,你看着什么时候可以让人统一聚到红芳院里,先筛选一遍。”
  “是,小姐,前头的人小姐明天就可以见了,后头的人从后天开始安排的话,涉及庄子就需要五天时间,得到三月三日”,方鸿忙应下,虽然还不知道萧桐要做什么,不过她的要求倒是清楚的,也不算太麻烦。
  “好,前头的人就在明日午膳后见吧,与今天见你的时辰一样,三月三日的具体时间到时候再决定,我会让赋灵通知你的。那这事就麻烦方管家了”萧桐定了时间,认真拜托了方鸿。
  “小姐客气了,这本就是老身分内之事,何谈麻烦,那明日小姐见他们的时候是否需要老身也一起过来。”方鸿忙回了,脸上挂着谦虚的笑容。
  “恩,如果方管家有时间一起过来当然是最好的,辛苦方管家了”萧桐很客气。
  “不辛苦,不辛苦,小姐不用这么客气的,都是分内之事。”方鸿又忙回了,笑容真诚了几分,又接着保证,“老身一定妥当办好小姐交代的事,请小姐放心,明日老身也会与他们再一起过来。”
  “好”萧桐接话。
  “今日小姐可还有其他要交代的?”方鸿问道。
  “暂时没有了,如果还有事我让赋灵再告诉你吧”萧桐想了一下,确认没有遗漏。
  “那老身就告退了,小姐也去休息吧”说完方鸿就站起身准备离开。
  “恩,好,那方管家慢走”萧桐也站起身,想着送送方鸿,方鸿见萧桐站起身,忙道“小姐,您快坐下,不劳驾您送,哪有主子送下人的道理,老身先告退”说完就出了书房。
  萧桐也没勉强,只站着笑看着方鸿出去,想着还挺年轻不算老的人,就一口一个老身,那付太医自称倒还名副其实,方鸿自称总觉得充满了喜感。
  

第三十四章 被怀疑了
更新时间2012…5…8 14:32:15  字数:2011

 萧桐坐回座位上,将身子靠在椅子上,闭眼整理刚得到的信息。还是太心急了一些,对这世界了解的太少了,按理该缓一缓她的计划,不过最后还是按计划进行了。除增加安全感以及闲不住的个性外,她觉得还有种紧迫感一直如影相随,似乎再催促她一般。
  再说万事不可能完美,事业路上有曲折也正常,不可能一帆风顺,慢慢来吧,不能操之过急,可也不能就此停止。
  再说这时代,原以为还是相对和平的,不会立刻就爆发战争进入乱世,可今天了解了才知道,这燕国也是内忧外患啊!稍微不慎可能就会万劫不复了。不过细想倒也可以明白,建国已三百多年,却一直不温不火的,没有盛世的迹象,发展至今如果再不改革改变现状进入盛世,也就只剩下一条路:下台让位。
  想清楚了,不可避免的就想到目前自己的身份,结合燕国国情分析,暂时来看很安全很有利,长远来看就是未知数了。只能做出很无奈的决定:按兵不动,见招拆招。后头的事只能等往后更了解了情况再根据那时的状况做具体打算。
  “唉”萧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本来还想着平静安稳的过了这一辈子呢,现今看来却是不可能了,劳碌命就是劳碌命,死过一次也还是一样,惨!
  萧桐这厢想得多了点,脑子混乱了点,可远远比不上那出了书房的方鸿,方鸿在书房时尽动脑子回答萧桐的问题了,没时间多想,可出了书房回过神来,总觉得这情形有些不对劲。
  萧桐是失去记忆没错,刚刚也是这么个情形,自己也是回答了她很多问题的,可是她后来说的那些话,却又不似什么也不知道的人,总的来说,萧桐整个人显得很是矛盾。
  然后,不可避免的,方鸿就想到,萧桐不会是被什么邪恶的东西冲撞了,才会显得这般矛盾,这般怪异?!
  想到此,一个激灵,这事得马上与王爷说了才好,想罢便去寻肃亲王,一找才知道王爷这时辰没在府里,似乎是去了衙门里,与杨知府处理刺桐州内公事。方鸿又一路找了过去,肃亲王果真在,方鸿进去的时候,肃亲王正与杨知府在处理公文呢。
  方鸿被允进去请了安,肃亲王忙问是有什么事,没有重要的事,方鸿也不会这般焦急的寻来。
  “王爷,是小姐的事…”说着看了一眼肃亲王,却没接着说,虽杨知府与王爷是好友,可总是外人,而且这小姐受伤还与杨府脱不了干系,说着总不合适。
  “阿桐怎么了?是身体哪里又不好了?”肃亲王的软肋就是萧桐,一听萧桐的事,总会失去冷静,急问道。
  “不是,小姐身体没事,王爷您别着急。”方鸿忙回了。
  “那是怎么了?”肃亲王听萧桐没事,松了一口气,看着方鸿又问到,却见方鸿没回答,只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周围伺候的人,没说话,意思却明显了。
  “王爷,您先跟方管家说话,下官先去处理其他的事。”杨知府很有眼色,看方鸿的意思,是要单独与肃亲王谈事,她忙带着下人一起退下了,房内只剩下肃亲王与方鸿。
  “王爷,今日老身见了小姐,觉得小姐的事有些蹊跷,得尽快与您禀报,就寻了过来。”方鸿听着杨知府他们的脚步声听不到了方开口说道。
  “恩,你说。”肃亲王知道方鸿平日里做事稳妥,今日这般行事怕是有重要的事。
  “前晚赋灵传了小姐的话,说小姐有事找老身,今日老身就去见小姐,一开始见小姐变了很多,很是高兴,小姐问的问题也详细回答了,吩咐的事也应了下来,当时一直与小姐说话还不觉得,可出来后一思索,却觉得有些奇怪。”说道这,方鸿停了一下,见肃亲王没出声,又接着说道。
  “小姐失去记忆,很多事情不记得,今日也问了很多问题这属正常,可是期间说的话,还有后头吩咐的事情却又显得有些奇怪。按理,小姐不记得事,也不该知道后头的事才正常,可回头想想却觉得小姐似乎不像是不完全记事的,觉得蹊跷,所以特来禀报。”
  “有这样的事吗?你且从头说一遍今日之日?”肃亲王沉吟了一番开口道。
  “是,今日是这样……”方鸿将书房内的谈话详细说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