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卫纪事-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仁义撸着胡子看着仁诚,“好好好,万事由你,你去挑个济兰看得上人家的,人家也看得上济兰的,并且人家的家世比这个好的出来。这家我们立刻就回绝。”

  仁诚梗着脖子说,“京城这么多人,就他家闺女不成?”

  仁义笑了,“你不要忘记济兰不小了,你早不给济兰挑。早干嘛去了?再说了,本来也没打算让你主持婚礼,只是跟你说一下而已。”

  济兰在旁边评价,“自己身上长满了毛,还说别人是妖怪。”

  江容在旁边听得捧腹大笑。

  西林觉罗氏与颜扎氏也捂着嘴笑。

  仁义忙踢济兰,“臭小子,大人说话你不要插嘴。”

  济兰笑着跳开。

  仁诚不吱声了。

  仁义又劝仁诚,“咱济兰娶得是他家的闺女,这同老人家有什么关系。你要是觉得心里不舒服,让他们多陪嫁妆才是正道理。”

  济兰年底事多,婚事一切事宜拜托仁义帮忙处理。

  仁义拍着胸膛说一定办得好看,聘礼早已准备好,酒席的事已经办过一次了,绝对不会出什么问题。

  江容拿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请仁义凡事不要怕花银子,不够再问江容要。又把二老太太挑出来的两个小厮将强江壮,就是随济兰去德黑礼家的两个,安排给仁义差遣。如果人手不够用,就问江福调人过去。

  仁义点头说不会客气,又说大后日是下元节,建议济兰施米积福。

  济兰点头,“我们年年都有施些熟食给乞丐的。”

  江容拍板,“今年搞大点。”吩咐江禄安排多做些馒头糍粑包子火烧四处分送,给各家道观寺庙也送上。

  接下来几日,济兰就懒懒的不愿意干活。

  济兰又觉得这样不干活是不对的,心中充满了犯罪感,可是又觉得没事可做,于是去同江容讨论世事行情。

  两人一交流,都觉得近年来天气很旱,估计已经有不少地方受灾了。因为杂粮也好,谷子麦子也好,全都涨价了。

  按这趋势,还会涨,二人一致决定加大收米手杂粮力度,江容自告奋勇节后去滦州报喜加催促收粮,顺便视察下作坊生产。

  济兰决定去看看卖菜去。

  两人正说得兴高采烈,有格图肯家的下人捎口信过来,说格图肯去祭祖看,过几天回来。

  济兰皱眉,“这人怎么这么讨厌,真是缠上你了。”

  江容叹气,“明年选完秀了,我就不呆在京城了。你要是单独经营也可以,继续这样分成也可以。”

  济兰想了想,“米铺一向是我在管,要是折了银子给你,那你自己再去开米铺也可以的,可是我没得人供货了。还是老样子吧,你就分钱好了。”

  江容点头,说济兰随时可以反悔。

  仁义回家后又打探了德黑礼家的大小事情,比如康福得了相思病,德黑礼着急嫁妹,同老婆吵架之类的八卦事件。

  仁义撸着胡子满意的笑了,让江强去约德黑礼出来喝茶。

  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十八日,仁义同德黑礼在小茶馆见面。

  仁义等德黑礼坐下,就要求十月下订,二月娶亲。

  因正月娶媳妇主妨公婆,腊月订婚克败婆家,所以:“正不娶,腊不订”之彦。

  德黑礼吓了一大跳,婉言表示这事太急了,两三个月还包括腊月正月,嫁妆根本没有时间准备。

  仁义其实想要的就是这句话,不过还是撇撇嘴说,你们家能有什么嫁妆。

  德黑礼气极反笑,“我们完颜氏再不济,我好歹也袭了个佐领职,也领有步兵协尉一职,家兄也是放杭州外任,怎么轮到你们舒穆鲁氏看不上了?”

  仁义不紧不慢的撸着胡子,漫不经心地说,“是吧,你袭的佐领一职,好像最初是我外公任职的吧。”

  德黑礼茫然。

  仁义放了一小锭银子在桌上,“你若是不想同我们家结亲呢,也没事。反正大把千金小姐看得上咱济兰。”说完伸出手扶着江强,施施然就走了。

  这一日,格尔斌同格图肯祭完祖,格尔斌对格图肯说,你一生下来,阿玛就给你挑了个女孩子养着。

  格图肯惊讶万分。

  格尔斌拍着格图肯,“皇家的公主下嫁,也得有试婚格格的。那还是女方呢。”言下之意就是,正常的长辈都会给男孩子备下指导人事的女人。

  格图肯好奇地问,比咱们府里的女孩子有不同么。

  格尔斌暧昧的笑,既然是指导人事的女人,自然会特别美些,免得你被外面的野女人勾走魂了。又加了一句,你放心吧,我见过了,比丽敏还要美几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合

  德黑礼回家,问自己一直卧病在床的父亲,得知祖父都都尔巴的佐领职是辗转袭自族祖父绰尔洛,绰尔洛亲妹子就是嫁到舒穆鲁家,心里不禁又急又惊。

  康福在门帘外听到父兄对话,事关济兰一事,也顾不得害羞,冲进来问德黑礼,“那就是说济兰算是我们的表亲了?”

  德黑礼看着康福满脸满眼的希冀,不忍打击她,只说,“我们有一个姑奶奶是嫁过去舒穆鲁家,应该就是济兰的祖母。你的婚事我会帮你妥当安排,你就安心在家里多绣点女红吧。我会让你风光大嫁的。”

  德黑礼父亲咳嗽着说,“德黑礼,总瞒着她也不是一回事。康福,你祖父袭的职是辗转袭自济兰的亲舅公。我们搬过来住时,以前的事都不知道。这里估计济兰父亲叔父都来住过的。”说着就喘不过气来,用力咳着。

  康福忙去拍他的后背。

  德黑礼平静的说,“他们家穷了那么久,一定很恨我们家没帮过他们。我们那时也不知道有他们在的。袭职中间隔了好几个人,那时又乱,其实也怪不得我们。我就觉得奇(炫书…提供下载…3uww)怪,为什么家里的玉佩同济兰的腰带上的玉品相差不多。”

  康福绝望的看着德黑礼,“那是不是说……”

  德黑礼打断康福的话,“如果是欠他们的,那就还好了。我给你嫁妆备厚一点,额娘过世前也讲过给你的嫁妆厚点。你嫁过去后,好好过日子。你过得好,我们就都安心了。”

  德黑礼父亲咳过劲了,又问德黑礼究竟发生了事么事。

  德黑礼轻描淡写的说,“是济兰的叔叔说要十月下定,二月过门,我说时间太短,嫁妆备不齐。他叔叔就埋汰我们家说我们不能有什么嫁妆。我不该同他置气,我明天就再请济兰堂哥喝酒赔礼吧。”

  德黑礼父亲点头,“你这样做很好,低头没什么,要紧的是康福能好好过日子。冤家宜解不宜结,虽然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你把嫁妆单子写个大概的,明天带过去一起看看,他们不满意的话再加。你们额娘的嫁妆,全都给康福做嫁妆。”

  德黑礼吃了一惊,老头摆摆手不让他说,“你额娘那几年卧床不起的,都是康福替你们尽的孝,康福吃尽了苦,要是多花点钱财能让她过得好,就多花点吧。华礼要有什么不满的,你都推到我头上好了。”

  德黑礼上前一步扶起老头下炕,老头边咳边说,“你给华礼去信,就说我说的,康福出嫁,让他多送点东西过来,不然,我死了他不用戴孝。”

  这话说得很重。

  不过德黑礼觉得老头做的没错,既然父母都是康福尽的孝,那么母亲带过来的嫁妆全给康福也没什么华礼一直外任,没照顾过多病的父母,那么给康福添点嫁妆感谢康福帮自己尽孝了,这也是情理中事。

  德黑礼挑着家里的值钱的东西,估摸着济兰会喜(炫书…提供下载)欢的,一股脑的写在草拟的嫁妆单子上。

  德黑礼约额尔登见面,把自己草拟的嫁妆单子给额尔登看。

  额尔登随便看了一眼,大惊,“德兄,这得有多少抬?你这样会逾制吧?”

  德黑礼微笑着说,“额兄,我额娘病在床上几年,都是我妹子看护的,那是她还小呢。我和家兄都有职在身,是她帮着我们尽孝的,我额娘的嫁妆全给康福带上,家兄送的没列在单上。若是还有不全之处,比如说下人和庄子之类的,尽可以提。我们只要列在嫁妆单上,证明是康福的嫁妆,到时可以分批送的。”

  额尔登心想,这么厚的嫁妆,嫁皇子都够了。

  德黑礼又道歉说,“我年轻,不会说话,昨天说话惹恼了令尊,求额兄帮忙多解释几声,我并无恶意,只想济兰同康福好好过日子。”

  额尔登苦脸,“我们家老爷子算脾气不错的了,我大伯,就是济兰的亲爹,一听到是同你们家结亲,一跳三尺高。是我阿玛极力又劝又哄,才劝下他不反对,就是说的两个孩子好好过日子就算了,以前的事计较有什么用。”

  德黑礼连连道谢,又说实在是他们自己看对眼了,自己做兄长的不忍拆散。若不是康福喜(炫书…提供下载)欢上了济兰了,自己肯定不得如此低声下去。

  额尔登继续指责,“这事确实是你不对,我阿妈的本意是好的,想早点让济兰成亲有人帮着他管家过日子。万一有坏女人带坏济兰怎么办?你们就图着嫁妆多你们娘家的面子好看,也不想想济兰也不小了,济兰有钱,就算嫁妆不齐全,成亲了缺啥再慢慢置好了。”

  德黑礼站起来连连拱手称谢,“这事我欠思量了,多谢额兄指点,只是我的通知一声家兄,家兄在杭州任上,我看他放定最快也只能是下个月下定了。至于嫁妆的事,我们尽赶。”

  额尔登回家告诉大家,德黑礼草拟的单子很吓人,随便一看,就能超过一百多抬,单子有庄子四处,铺子八处,房子也是八处。各式皮子都有,狐狸皮,貂皮,獭皮,羊皮,牛皮,虎皮,豹皮,啥皮子都有。绸缎也是一百匹。

  至于首饰也不含糊,各式各样的全都齐全,光手镯就有五六十对,金镶玉的手镯,金镯,银镯,玉镯,珊瑚镯子。更不用提其他玉佩,耳坠之类的。还有各式纽扣,金纽扣,银纽扣,珊瑚纽扣,珍珠纽扣,都列出来了。

  还有字画古董一系列,摆设的银碗,银盘,银碟,银壶,银筷子,银挑匙等。

  并且,华礼还不知情,据讲华礼还得添上一些上来。还说如果还想要什么庄子下人的,都可以提出来。

  仁义撸着胡子表示满意。

  济兰倒吸了一口冷气。

  额尔登解释说,“他们的额娘好像是宗室女来着。估计把当年的嫁妆全给康福了。”

  仁义不满意的撇了额尔登一眼,“当年咱老外公家底很厚的,你们姑妈的嫁妆只是你们祖母的嫁妆的一小半,就那样,宗室里也没有人说啥。”言下之意就是讲这些本来就不应该归德黑礼家的。

  江容已经去了滦州了。

  济兰觉得自己的聘礼还是不太厚,就与仁义商量。布匹是够了,珠宝得去选点。

  仁义很不满意,嘟囔着说这样子还不够啊,这样的聘礼到哪家都够数了。不过仁义又想了下,笑着说反正聘礼会放在嫁妆里的,那就再添点吧。

  

  文卫纪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关怀

  江容回到了滦州。

  高家人齐聚一堂。

  江容告诉大家济兰要成亲了。

  肥肥胖胖的高老头欣喜若狂,连说得去京城观礼去,高老太太也说要进京城去。

  高老大说自己一家子在家里呆着看地,让老头老太同江二张氏高老三一起去就好。

  刘氏嘟呶,说自己也想去看下热闹。

  高老大说,你不要去丢人了,万一你认得一个反贼,岂不是害得济兰的亲事都要黄。

  刘氏说那不是反贼,都是信教的,听说交一百文日后就可以有一

  高老大说,“糊涂,他们哪有那么地分,江容的地抢过来分么?就算给你一顷地,也没有现在赚的钱多。这事你怎么不同我讲,再有这种事,你就要报告里正。”

  看来最近高老大夫纲很盛。

  江二则说自己的钱全是一文一文的赚回来的,辛苦得很。绝对不会捐出去给那些人的。反正自己缺人种地干活,管吃管住好还有工钱拿。至于不能种地干活的人,都不是啥好人,活该饿死。

  江容听了很是开心,这个叔叔一向无原则的善良,终于知道不再只要看到穷人就同情了。

  那些教派都是劝穷的,或是贪的无知人士信教,正常人是不会信的。

  江容同时带了在米粉作坊做事的张青两口子一起回来,就是为了让他们宣传下京城的江家庄。

  张青夫妇在作坊做了近一个月的事,手脚勤快,不挑三拣四,肯吃苦,江容很喜(炫书…提供下载)欢这种人。于是让他们做作坊管事。

  他们知道济兰手下种菜的人和米铺管事都是济兰收留的肯做事的人,有的是乞丐,有的是被嫌弃不能干活被别处的主人赶出来的。都是些可怜的人,现在过着富足的日子。

  他们回来的任务是四处收集杂粮,顺便现身说法,让高家庄与周围的农人都知道,就算是地里的庄稼没得收成,可以去作坊做事。若作坊不缺人手,就去京城庄子上种菜,去京城的作坊做事。总之,肯做事的人,在哪里都可以过得很好。万万不可同那种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也不要把自己辛苦赚的钱交给那些无所谓的教派,造反是要杀头的。

  刘氏被说得冷汗直流。高士祥也指责她,这事是得诛九族的。

  高老头就讲高士祥从京城回来后,办事讲话都利索多了,自己若是去京城的话,就让高士祥留守看着地里。并且孩子们以后都得送到京城去干苦力活去。

  江容哈哈大笑。

  高老头让高士祥向江容汇报情况。

  高士祥镇定的说哪片果树已经补肥修枝了,哪些今年结果太多,明年休养减产,今年套种了啥,明年换啥套种。

  江容笑着说果然长进了。

  高老头得意的告诉江容,说今年的果子全都丰收了,酒坊酿了许多酒出来。各家各户养猪养鸡的也多了,大家吃肉吃油吃得多了,米面就吃得少了。于是江二收上来的粮食与杂粮数量都有增长。

  江容又问有没有啥邪都拉拢高老三。

  高老三说:“没人找我。就算有,我也不会理的。我天天忙着喝酒做事,日子这么舒服,上头有哥哥们管着,也不用费心思,造反成了未必有这么舒服。”

  高老头问江容要送啥礼过去。江容说啥也不用,人去就好。

  张氏忙讲自己去帮忙看着厨房,女眷们缺啥自己就赶快让人去送上。

  江二说,二老太太还有两个媳妇会帮忙招呼的,轮不到你的。

  张氏说,好好好,那我就帮忙去照顾着丽敏,帮忙往灶堂里送紫火是会的吧。

  江容说,咱们家厨房有的是人手,到时应该会请八大居的哪一家来做菜吧。估计到时老姑奶奶家也得来,婶婶还是得去陪客的,咱们陪不了贵客,乡亲也是得陪的。

  刘氏说自己也要去帮忙,高老大瞪她一眼,就你,不去帮倒忙就不错了。

  高老头不愿意看到吵吵闹闹的事,让他们全去干活去,说自己也得去干活了,只留下江二两口子同江容讲话。

  江容看到高老头两口子的身形有些担心。

  江容对江二表达了自己的担心,问为什么自己去京城不到一年,老两口就肥成这样了。

  江二无奈,“你在时,他们还陪着你吃点青菜喝点汤吃点米饭,现在你不在了,吃的全是鸡鸭或是猪肉,顿顿都是吃肉喝酒,吃点鱼也是大油烧的,米面都吃得少。我们劝都劝不住。”

  张氏补充,老爷子说,穷了大半辈子了,现在就算是饱死也安心了。老太太也是说现在死了也够本了。

  江容想了想,让江二找个做饭好的厨娘给老两口,从根源上控制饮食,让他们时不时吃竹笋消点油脂。

  张氏捂着嘴笑,“这是个好方法,竹笋也是稀罕物事,你舍得给,老的们肯定会吃的。出了就天天给老父子吃。酸笋也留几坛子,时不时就拉出来给老的们”

  江容双列举了一堆吃的菜,冻豆腐,竹笋,大蒜。绿豆芽,菠菜。老的爱吃肉,那就给时鲜水果和黄瓜,核桃这类的当零食吃。做的菜多辣,多醋,少盐。

  张氏又讲让江二多种些难得的精细的菜,菜刚出时贵,送到京城去卖,既然贵,那就是好东西了,让老头老太们一想到比猪肉还贵,自然就肯吃了。

  江容笑得直捶炕,叮嘱江二种洋姜得仔细些,又给了种洋姜的方子给江二,洋姜对身体比别的要好,做酒做米粉都好。

  江二心领神会,到时给老头喝的酒就用这个,做菜的粉条也用洋姜粉条。

  张氏又问江氏身体好不好。

  江容说好,没有长肥。有几个无法无天的皮猴一起,是万万不可能肥的。

  又主动的说淑芸管着庄子的内务管得很好,洗菜的事也管得井井有条,到时出嫁时会有一份很好的嫁妆给她的,如果可以的话,嫁了也可以在庄子上管事的。

  高士瑞也很好,他娶老婆的钱到年底就应该赚出来了。

  另外江二可以从胰子作坊分不少银子,不过到了年底才能算清账。

  张氏喜笑颜开,“让他们做事就好子,不要太惯着他们了。”

  江容点头。

  张氏又问为啥济兰的婚事这么'TXT小说下载:www。3uww。com'快,上次一点风声都没有。

  江容严肃的说,“老房子着了为是没法救的。”于是讲了济兰的千里姻缘是如何一线牵的,被五个女子围观,结果两人都看对眼了康福还得了相思病,于是女方家长只好成全了。

  江二哈哈大笑说这是一段佳话来着

  张氏掐江二,“你以前不也是被人指指点点的么。就是穷,才没有佳话成。济兰这事虽然是佳话,可是不能外传,不然康福以后没法见人了,也不好管教孩子。”

  江容点头。

  江二讲自己的收成也不错,济兰又要娶亲了,以后大家算账清楚明白就好,不用再贴自己了。

  江二的杂货铺,一年能有几千两收成。还可以收猪收鸡鸭去作坊卖,自己又可以小赚一笔差价。又管着江容的产业,七七八八下来,一年也有两三万两的银子的收成了。现在高士瑞与江淑芸都自己赚自己婚嫁银子了,于是,不需要再贴了。

  江容了解完了高家现状与自己的产业情况后,更加担心被邪都的人针对,忧心忡忡的去找明心。

  明心见到江容说正好,今年荆州那里饥荒,自己捐了不少银子过去。明慧十二月会到京城辩经。自己局时也会去京城去。如果需要捐米银,请江容慷慨相助。

  江容同意。

  明心又说滦州有坎卦教的人在活动,不过此处尚好,老百姓有稳定收入,日子生活富裕,保正也还好,每个月有五两银子拿的,做事极其负责。

  明心让江容不要担心,举例分析利害关系,一般这里的家庭,两口子都去作坊做事,就能有三四十两银子的年收入了。老人们可以养猪养鸡,卖到作坊去。地里还有些收成。换从前一顷地,也未必能收到这么多银子。那还得冒杀头的险。

  江容就安心了。

  江容又问起高十九。

  明心说高十九从关外买皮子回来,说是给江容留了好东西的。

  江容高兴的说,说济兰要成亲了,正好要些好东西。

  清朝初年,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这就是“禁关令”。清朝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东北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

  清朝对东北的毛皮管理,不止皮子,所有贵重东西基本上都得官府收了以后,方可以进行民间交易。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面的人总是会偷偷的留些好货给熟容的。

  高十九为人豪爽,他的车队到处都有走,长年带着果子酒卖,自然能淘到不少好货,他听讲济兰要成亲用的皮子,立刻带江容看自己珍藏的各式毛皮。

  江容看到高十九的珍藏,毫不犹豫买下所有的毛皮。

  高十九连呼不舍得。

  江容不留情的谴责,珍藏的东西入久了也会坏,不如把它给需要它的人。

  

  文卫纪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安排满月酒

  江容把皮子让车队捎给京城济兰,让他随便挑些去做聘礼,也给江淑芸做一件,其他的留着需要时再用。

  既然心里没有压力了,江容就在滦州开开心心的呆着,到各个作坊转来转去,又看作坊工人家里如何。看看自己的果树情况,还有竹林。总之,日子过得很悠闲。

  让大家给竹子浇够水渡冬,江容看到的是开年后的白花花的银子。

  人家忙着,她看着,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