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终归田居(完结)-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王爷回头看了慈宁宫一眼,眼里闪过哀伤,最疼爱他的两个人也要走了!

    ……

    穆英蓉四月初生下长子,梁宜林取名源。

    五月,刚给源哥儿做完满月,梁宜木就携家带口的回到京城,梁宜梅很高兴,留下谟哥儿,和侯云平带了四个孩子回娘家。

    梁宜木的长子涛哥儿比谟哥儿大半个月,看上去一点也没有旅途劳累的样子,精神的看见上面都抓。

    梁家一下添丁两个,五爷爷五奶奶高兴地不得了,一人抱了一个曾孙。

    五爷爷提议道:“你们要是有时间就请假带着孩子回去祭拜一下你们爹娘,也好让他们知道我们梁家后继有人了,你们又有出息,告诉他们,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梁宜木点头,“这次带七娘他们回来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到时还要五爷爷帮忙呢。”

    五爷爷眼睛有些湿润,点点头。

    侯云平却拉着梁家兄弟去了书房,“……虽说皇上想让你留在京城,但我觉得你还是离开好些,新皇即位,这两年一定会有大动作,侯家的政敌不少,你们留在这里怕是惹了人家的眼,我们虽不怕,却也有些防不胜防。”

    “我也不想留在京城,觉得带兵也不错。”梁宜木沉吟道。

    “那北地和西南你选一个地方吧,我来替你安排。”

    梁宜木想了一下,“还是广西吧,我在那里习惯了,而且还有许多的事未做,这次要是能去广西,正好可以实施先前计划好的,”梁宜木看了一眼弟弟,“只是这样一来,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京了。”

    “大哥,我也想外放!”梁宜林道。

    侯云平眼睛一亮,“这个梅子和我说过,我还以为你要再等一年呢,你要是也想外放,那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准备了,今年准备外放的人可不少。”

    梁宜林点头,“我要外放还是挺简单的,明年恩科,要给不少人腾位置,我出去了,部里也好安排职位,只是去处较难选些,大哥既然要去西南,我也想去西南那边,只是……”梁宜林看了侯云平一眼。

    侯云平知道他们是担心梅子,就道:“你们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梅子的,”顿了顿,又低声道:“你们走后,我可能也要辞官回家,真正的‘告老还乡’了。”

    梁宜林眼睛一亮,这样一来,侯家在太原的老宅在乡下,乡下淳朴,可没有京城这么多的糟心事,而且侯家在当地算是一等一的大族了,只怕没有人敢惹他们。

    “等孩子再大些,梅子要是想,我可以带她下去看你们。”解了兵权,他要离开住地也自由些。

    侯云平确定了两人的意向,回去后就行动起来,到了六月,考评结束后,梁宜木和梁宜林就知道了他们的职位已经确定下来了。

    梁宜木升迁为从三品的广西指挥同知,梁宜木刚到而立之年,这个年纪的指挥同知也是不多的。

    而梁宜林则是外放到了湖南做从四品的布政司参议。

    梁宜林的同僚们知道了都来恭贺他,陈立岩羡慕不已,当年一行三人,梁宜林有妹夫长平侯扶持,而冯建杰因为脾性,得到尚大人的栽培,只有他,虽然也时常借梁宜林的光,只是位置上却要比他们低些。

    “这个位置不知有多少人在争,没想到倒便宜了你,余味斋的八碟八盘,你请客,可不能耍赖了,回头叫上冯建杰一起。”

    梁宜林摇头打趣道:“人家都还羡慕做京官的呢,天子脚下,升官也快些啊!我不让你请客,你倒先宰起我来了。”

    陈立岩苦笑:“我倒想外放,只是没有你这样的门路罢了,以前的京城是福地,现在的可不是,更何况,要更进一步,还是要有些资历的好。”

    梁宜林微微有些诧异,没想到陈立岩和他想的一样,眼中微闪,没有人说话,场面一时安静下来,良久,梁宜林才走进一步,压低了声音道:“四川现任知府已有六十二的高龄,他上了告老还乡的折子,听说皇上准了,这个位置过几天也会公布出来,你不如趁着这个时机去谋一谋。”

    陈立岩心中狂喜,只是面上不显,略微苦恼道:“只是我的门路怕是够不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六十九章 辞官回乡

    第二百六十九章 辞官回乡

    梁宜林静默,就在陈立岩心中不稳,觉得他会推辞后,梁宜林开口道:“我也只能提一提,能不能成却不敢肯定,你那里也要找一些门路才是。”

    陈立岩心中激荡,感激不已,拱手道:“如此拜托梁兄了!”

    梁宜林送走陈立岩,嘴角微挑。

    七月,梁宜木和梁宜林收到任命,又向上面请了一个月的假,全家先回泉州祭祖,再往南而去,梁宜林带了五爷爷五奶奶去湖南。

    梁宜梅将他们送出城门,一连几天,情绪都有些低落。

    侯云平就抽出时间陪她到京郊跑了一圈,回来的路上,梁宜梅窝在侯云平的怀里,低声道:“谢谢你!”

    侯云平收紧手臂,“再等等,我们很快就能离开这里了!”

    梁宜梅点点头,之后的日子,她打起精神游走在各个世家之间,倒见过彭影几次,知道曹可媛这段时间喜欢上了佛学,打算搬到慈心庵山下住,梁宜梅挑挑眉,只淡淡地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曹可媛想插手梁家的生意,梁宜梅是从二哥那里知道的,她和二哥一样,认为以后还是少来往才好。

    彭影无奈的看着梁宜梅的身影,到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侯家位高权重,两人的距离已经不是一星半点了。

    十月,朝臣上书皇上子嗣单薄,要求纳妃,第二日,寇家上书请求新皇选妃,皇后也劝说皇上。

    皇上以劳民伤财拒绝了,皇后却宣几家待字闺中的女儿进宫解闷。

    十一月,后宫增加了两位才人。

    十二月初八,长平侯在朝堂上献出虎符,将北军兵权交回,并长平侯府北地的十万军户也交由朝堂统领,朝堂哗然!

    皇上固辞!

    隔三日,长平侯再次上书。

    皇上又辞!

    梁宜梅给侯云平穿上一品朝服,一时忍不住就笑出声来。

    侯云平低头看妻子笑得眉眼弯弯的,就好笑道:“什么事情这么好笑?”

    “你说史书上会怎么说你和皇上?明明就商量好的,一个交,一个收,非要搞得这么复杂!”

    侯云平刮着她的鼻子道:“这就是政治!”

    梁宜梅何尝不知,只是还是不屑的撇撇嘴。只是想到史官写的,梁宜梅还是忍不住的笑出眼泪来,最后也不能给侯云平更衣了,就滚到床上。

    侯云平本来不觉得好笑的,被她这样一闹,也觉得好笑。

    他自己穿好衣服,道:“今天就行了,只是早朝可能会晚些,你们不用等我了,你们先去白云寺,等我下朝了,就去接你们。”

    太夫人今天要去白云寺还愿,四个孩子吵着要去,正好,谟哥儿还没有得过白云寺的记名符,太夫人就叫上梁宜梅一起。

    侯云平简单用了一些东西,他是骑马去的,所以出门得比较晚。

    只是他刚要骑上马,就扭头朝一个暗影看过去。

    十二月的京城,天黑的快,亮的却晚,这时候周围还是黑漆漆的一片。

    护卫看见侯爷这样,就呈拱卫之势,侯云平冷哼一声,“既然来了,为什么不现身?”

    暗影里走出三人,为首一个朝侯云平拱手行礼,“侯将军!”

    侯云平眼睛微缩,“魏副将无旨私自入京,罪同谋反,看来你是不打算活着出去了!”

    魏副将背后冒出冷汗,只是主子的嘱托他不敢不从,“侯将军还要将兵权上交吗?”

    侯云平平淡的看着他。

    魏副将只好硬着头皮道:“侯将军就是要将兵权上交,也不用将那十万军户也交给朝廷吧?朝廷克扣粮饷是常有的事,这样致北地十万军户于何地?”

    侯云平不再看他,一跃上马,淡淡的道:“巳正之前,回去告诉你家主子,下次再来,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说完打马离开。

    魏副将眼神复杂的看着他离开。

    身边一人见侯云平走了没影了,才擦了一下脑门,“魏副将,咱们怎么办?将军不是说,要是劝服不了,就,就动手吗?”

    魏副将瞪了他一眼,“动手?先不说他身边有这么多人,暗地里还有暗卫,就是他的身手,我们也讨不到好去!”

    “那将军咱们还……”

    怎么还下这个令?自然是为了他们死在京城,他们虽伤不到长平侯,却向朝廷表示了他们反对长平侯决定的意思。

    魏副将眼里闪过阴霾。

    “我们必须在巳正之前离开京城。”

    “为什么?”左首的人问道。

    “笨,刚才侯将军不是说了吗?”右首的人有些惊慌的一边回答,一边问魏副将,“我们回去要怎么和将军交代?”

    “放心吧,我已经想好了法子,现在先离开京城再说。”

    ……

    这一次皇上没有再推辞,接受了侯云平的虎符和军户书,侯云平适时的提出了“告老还乡”,侯云平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太夫人年纪大了,想念故土,想回乡养老,作为唯一的儿子,他自然要在身边尽孝,更何况,现在朝中人才济济,皇上鸿鹄皓志,他这个老臣只会用兵打仗,以治国上实在是一窍不通。

    虽如此,皇上还是没答应,跪在下面的侯云平想起今早妻子笑得滚在床上,此时也不由好笑,看来他又要再上书,表示决心了!

    辅国公府这时也跳出来要上交兵权和西南的八万军户,这次皇上则不是温言的推辞,而是几乎有些大发雷霆了。

    大致意思是,新皇登基,正是需要扶持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重臣却离朕而去,难道是对他不满吗?他答应长平侯是因为太夫人的确年来,早就表达了这个意思,辅国公府和长平侯府不一样,应当好好尽职尽忠才是……

    一番话说得那些颤颤巍巍的老臣热泪盈眶,本来以为新皇要卸磨杀驴而心寒的臣子也纷纷内疚不已。

    侯云平和大表哥辅国公对视一眼,他们这样的知情人都要觉得愧疚了。

    侯云平去接了梁宜梅,被梁宜梅缠着将朝堂上的事说给她听,梁宜梅听完后佩服不已,“难怪皇上能当皇上,从小在皇宫里面长大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说完又上下打量了一下侯云平,道:“也没见你们长得比我们多什么啊?难道是心比我们的多了一窍?不然怎么这么多的花花肠子?”新皇即位,位置还没有坐稳,此时收了长平侯府的兵权可以立威,留下辅国公府的兵权除了安抚朝中那些大臣的心外,最要紧的还是其他武将的心!

    侯云平眉眼微挑,没有接她的话,问起她们今天白云寺的收获。

    梁宜梅抱着谟哥儿,摸着他的脑袋道:“慧缘给谟哥儿留下了个护身符,今天在白云寺还遇到了镇国公府的太老夫人……”

    太夫人听说皇上接了兵权,怅惘的叹了一口气,回过神来却兴高采烈地让梁宜梅开始收拾东西。

    梁宜梅想到过年时的各种应酬,就屁颠屁颠跑去库房装箱笼。

    侯云平哭笑不得,拦了她道:“就是再快,我们也得过完年再走啊,今年过年,宫里的赏赐一定不少,我们还得进宫谢恩呢。”

    梁宜梅顿时泄气。

    太夫人笑呵呵的道:“没关系,没关系,我们先收着,等一过完年我们就走。”

    ……

    等到春天来临,大地回暖的时候,侯家一家才启程回太原。

    谞哥儿几个已经开始学骑马了,只是梁宜梅还是不允许他们单独骑马,侯云平就叫来几个护卫,自己亲自带了谌哥儿,让护卫带了三胞胎骑马前进。

    三胞胎虽然也经常被带着骑马,但都是在马场里,在外面的倒是不曾有过,加上正是春天,路边到处是星星点点的小花,三胞胎看着满心欢喜,一路叫快些,谌哥儿也很高兴,拉了父亲要和他们比试。

    太夫人撩开帘子,见他们跑到了前面,就嘱咐道:“可不能跑得太狠了,小心晚上大腿疼!”

    几个孩子听到了也当没听到。

    梁宜梅知道光说孩子是不会长记性的,所以也没有阻止,等到他们疼了,自然不敢了。

    只是等到晚上,看着三个孩子的大腿内侧红肿起来,梁宜梅还是心一痛,气得要打他们屁股,看见他们这委屈的模样又下不去手。

    谌哥儿捧着一个大苹果,好奇的看着三个哥哥光着屁股让娘亲给他们擦药,问道:“哥哥怎么了?”

    “哥哥们不听话,非要骑马,把大腿磨钟了!所以很疼,娘要给他们擦药。”梁宜梅趁机教育道:“所以以后谌哥儿要听话知道吗?”

    谌哥儿却疑惑道:“为什么骑马会疼?谌哥儿骑马就不疼,还很好玩呢,我明天还要骑马!”

    三胞胎顿时抬起头来,目光炯炯的看着谌哥儿,谌哥儿吓了一跳,手中的苹果差点拿不稳。

    谨哥儿则委屈的直接喊道:“我也要爹爹带我,爹爹带着不疼!”

    梁宜梅顿时头疼起来,刚才的教育全白费了,侯云平正好拿了一盒白药进来。

    梁宜梅将手中的药膏塞到他手里,“你儿子们明天还要骑马,你自己和他们说吧!”

    侯云平笑呵呵的和四个孩子凑在一起,等梁宜梅打水回来的时候,四个孩子都很听话的趴在了床上,梁宜梅还能看见他们眼中闪过的兴奋,顿时大感不妙,立马质问侯云平,“你是不是答应了他们什么?”

    侯云平迷惑,“答应了什么?”

    梁宜梅一脸不相信的看着侯云平,“你要不许诺他们什么,他们能这么听话?”

    侯云平低声笑了两声,上前半抱住梁宜梅道:“真没有什么,只是答应他们回到太原带他们去骑马,顺便到山上去看看。”

    “真的?”

    侯云平点点头。

    梁宜梅信了,两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统一的,当着孩子的面,侯云平是不可能说谎的,不然以后孩子有样学样怎么办?

    只是梁宜梅忘了一点,侯云平不会说谎,却可以避重就轻,几个孩子连大人的话都还听不太懂,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呢?只知道母亲听父亲说带他们上山玩之后并没有反对,一个个双眼发亮。

    侯云平回头冲儿子们眨眨眼!

    回到太原,侯家本家和当地的知府县令都出来迎接。

    侯云平去和几位大人见面,太夫人和梁宜梅等人则被安排在族长的后院,太夫人并不想在这里多呆,只是以后侯家要在这里生活,还是要和当地的官府打好关系的。

    梁宜梅见太夫人面色疲惫,就送她回去休息,将谟哥儿留在她身边,自己带了四个孩子出去见人。

    中途,四个孩子被叫出去和侯云平一起见了太原的众多官员。

    侯云平即使辞官回家了,他的身份摆在那里,那些官员并不敢多做纠缠,只略作一下就走了,倒是便宜了四个孩子,出去转一圈,满载而归!

    剩下就是侯家家族里面的事了,得知侯云平在外买了一整座山,以后就在山庄里住,心中虽不喜,但也没说什么,从老侯爷起,长平侯府和侯家本家的关系就远了,这个侄子也不是这么好拿捏的,他只是交代以后要常回本家看看。

    侯云平回到后院,梁宜梅还在应付着族中来的女眷们,他就去看太夫人。

    因为不着急,侯云平并不急着赶路,一路上游玩一般的过来,所以太夫人也不见得多累,只是今天吵闹了些,太夫人还是有些精神不济的。

    侯云平进来就看见太夫人卧在榻上,谟哥儿乖巧的躺在她的臂弯间。

    见到儿子进来,太夫人就小心的起身,问道:“那些人都打发了?”

    “梅子还在见客,晚上儿子还要陪族里的准备喝几盅。我们明天就上山,娘再忍忍!”

    “族长提了我们家的田地没有?他们是还回来给我们种,还是继续租种?”

    侯云平叹了一口气,“娘,我的意思是以后就要生活在一起,我想拿出一部分给族里作为祭田,再拿出一部分接济族里家境不好的人家。”

    “你的心是好的,只是升米恩,斗米仇,只怕他们的心太大,而且你这样明着接济那几家,岂知不是在给他们惹祸?人向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见儿子不说话,太夫人就叹一口气道:“你以为娘是为当年的事生气?世间之人大多如此,娘要是还钻牛角尖,这些年就不会让你一直帮衬着本家了,只是你祖母当年的事让娘明白了,什么事还是放在明面上说的好,让他们受多了恩情,反而会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了,你要是不信,就去问你媳妇,这样的事她应该感触最多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七十章 山庄

    收费章节(20点)

    第二百七十章 山庄

    侯云平答应了,却没有立时提出来,这时春耕已经开始了,要提也得过了今年,入冬之后才提。

    一家人今天都累慌了,早早的休息,第二天天一亮就辞别了本家人往山里去了,庞总管先行一步,带着人将山庄安排好了,梁宜梅等人一来到就可以入住了。

    太夫人直直休息了五六天才缓过劲儿来,梁宜梅要照顾谟哥儿,加上太夫人年纪大了,她有些不放心,就天天在她身边陪着,倒把侯云平和四个小子遗忘了,等太夫人有精神找孙子们一起玩乐的时候,这才发现侯云平带他们上山了。

    两人都没在意,当初买下这座山的时候就是看上山里的风光,侯云平带着孩子们去玩是很正常的,只是两人等了大半天,等见到四个泥猴一样的孩子窜进来的时候,两人睁大了眼睛。

    太夫人看见孩子的脸上沾上了泥巴,头上却满是草根,侯云平笑盈盈的跟在他们身后进来,看见本应在太夫人院子里的人出现在这里,笑脸顿时一顿。

    太夫人不介意孩子顽皮,因为武将家的孩子就没有不顽皮的,只是顽皮也是有个度的,以前三胞胎就是再胡闹,也就是脏了脸,身上的衣服罢了,可是现在这四个孩子,要不是在自己家里,又有三个身形一模一样的孩子,她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孙子!

    梁宜梅也有些不敢置信,眨了眨眼睛,就僵硬的扭头去看侯云平!

    四个孩子并不知道到自己闯祸了,不过孩子的感觉还是很灵敏的,谞哥儿和谦哥儿谌哥儿都站着不动,这却不表示谨哥儿也有这个眼力见,他乍然看见疼爱自己的祖母来了,就欢喜的跑上去,

    谞哥儿和谦哥儿最是了解这个弟弟,所以在站定之后就要伸手去拉他,只是谨哥儿的动作一向快,两人的手刚碰到他的衣服,谨哥儿已经一把抱住太夫人,欢乐的叫道:“祖母,你好啦,我还想着请你吃我抓的鱼呢,爹爹说你吃了我抓的鱼病就好了,祖母,你要不要看我抓的鱼?我让桃姨拿下去做了!今天爹爹带我们去了好多地方……”

    太夫人再大的怒气,听到最疼爱的孙子这番话,怒气也一消而逝了,她心里偎贴,搂住谨哥儿,脸上笑开,柔声问道:“谨哥儿抓了鱼?”

    谨哥儿给了太夫人一个大大地笑脸,狠狠地点头,“嗯啊,抓了两条呢,大哥二哥抓了一条,四弟一条都没有抓住,爹爹说水冷,不让四弟下水,他在上面给我们递东西……爹爹说祖母吃了鱼病就好了,祖母的病好了吗?”

    太夫人眼眶微红,搂紧了谨哥儿,“还没有好,今晚吃了你们的鱼就好了!”

    令三兄弟感觉到警报解除,就纷纷围上来,太夫人搂了这个,搂那个,一场危机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梁宜梅却双眼冒火的看着侯云平。

    太夫人虽然原谅了四个孙子,却不打算原谅儿子,孙子们还小,最大也是六岁的年纪,能知道什么?侯云平却是个大人了,却带着孩子这样胡闹,见儿媳妇给脸色给儿子看,也没有劝,直接带了孩子下去梳洗——实在是太脏了,她只抱了一下,她身上的这身衣服也要换过了。

    侯云平摸摸鼻子, 老实的上前哄妻子!

    虽然太夫人和梁宜梅都教养了四个孩子,只是孩子们尝到了好滋味,又怎么肯停下?

    梁宜梅不想孩子们受学业之累,就照着前世的学生学习制度给他们制定了规矩,孩子还小,除了学习练武之外,就是玩乐的时间,更何况,每过五天就有两天的学习时间。

    太夫人因为疼爱孩子,而且觉得孩子们还小,也不必学习这么早,对这个规矩很满意,而侯云平虽然觉得这样于学习上不好,见儿子们也没有落下多少,在妻子的强硬态度下也就默许了。

    可是现在梁宜梅却有些为这个规矩所累了,四个孩子凑空就往山里跑,孩子们身边都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