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锦好-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公主感同身受,自然明白姚丽娟的心思。
    二人这般说开了,这心里都舒畅,见了锦好,姚丽娟又是一番嘱咐。
    正说着,太后身边的姑姑到了,一脸喜气道:“太后让奴婢送几样宫中保胎养生的方子来。”
    长公主点头,接过方子,对太后之前的不满也消失了,笑着道谢,厚厚的打赏了一番。
    姚丽娟瞧着长公主那仔细小心的模样,再看看金翰林那副小心翼翼,恨不得将锦好捧在手心的样子,十分放心的回去——人一时过了没什么,若是一直过了,别说别人瞧着不顺眼,她自个儿也觉得不妥。
    长公主想到这府里上下,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就狠狠地警告了金翰林一通。
    “你给我仔细点,做什么事情多个心眼,千万别气着了我的好儿,如今她可是双身子,最经不得气。”
    金翰林连连点头称是,那乖巧的模样,连长公主都觉得自个儿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不过,心软归心软,该交代的话,却是一句都不肯少:“交代各处,这外头的东西,从今儿个开始,不准再往好儿的面前送了,不管是谁,都不行,就是宫中的也不行,谁知道这半途经了谁的手。”
    交代完金翰林,又拉着锦好的手:“你这孩子是个好的,做事好,心眼好,办事最是稳妥,可就是心思多,从今儿个开始,你就自管养好自个儿的身子,朝堂上的事情,就交给男人处理,家里的事情,我担着。”
    说着又急匆匆的出去,想必又想起哪里有安全隐患了。
    锦好着实被长公主惊了一下:为着她的身子,游廊上铺了地毯不说,家里有棱又角,贵重的,能搬进库房的都进库房了,不能搬进库房的,也都收进了废弃的院子。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一些?
    她又不是小孩子,还能照顾不好自个儿。
    可是,金翰林却显然赞同的很,刚刚还不时的补充提意见,那紧张的模样,搞的锦好都生出了紧张来。
    “若是……若是……个女儿,可如何是好?”
    锦好这心里压力颇增,长公主一口一个抱孙子,若是生过女儿出来,岂不是会很失望?
    “女儿?”金翰林跳了起来:“女儿好,我可以扛着她扑蝴蝶。”
    想着女儿一定有锦好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他这心里都荡起了水来。
    半响之后,才回过味来,顿时冲出去,找了长公主。
    “母亲,这胎我要生女儿。”见长公主傻愣着,又重重的重申了一遍:“女儿,我要女儿。”
    说着,又急匆匆的赶回去,哄锦好。
    “我已经告诉母亲,你腹中是个女儿。”
    嘎!
    锦好满头黑线: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正满头雾水时,长公主的身影,又风风火火的出现,对着锦好道:“我喜欢孙女,咱们这胎生孙女。”
    说完,又急匆匆的离开。
    锦好忽然觉得这脑袋疼了:不就有个身孕吗?怎么一家子都不正常的起来?
    不过想到,她的腹部正孕育着一个娇嫩的小生命,她也跟着傻了起来。
    “表哥,咱们女儿不知道会长成什么样子?若是个丑的,可如何是好?”
    金翰林不乐意了,他的女儿还能丑的了。
    “放心,咱们两个长的都好,女儿不会差不了的。”
    “可若是不好……”锦好忧心忡忡的样子,仿佛已经生了个丑孩子出来。
    “那怕什么?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真要长得不出色,我就是用金子,也堆出个美人来。”
    “要是孩子喜欢哭怎么办?”
    “那我就悬赏重金,让人哄她笑。”说着却是心头一动,抱着锦好,软软的说道:“孩子生出来之后,你多管着点好不好?”
    锦好不解了:“你自个儿为什么不管?”
    金翰林犹豫道:“我看到你哭,我这心就软了……女儿定然长得像你,到时候,她一哭,我就心软,哪里还管得了她?”
    锦好笑了起来,心里软的什么似得,重重的点头:“好,我管着,你这样也挺好,父母总不能管着,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咱们家以后,你就唱白脸。”
    金翰林喜得跟什么似的:“我总纵着她,她必然跟我亲……”
    门外守着的丫头,捂着唇偷笑:侯爷,夫人都欢喜的晕了,这孩子才刚刚有,都想那么远了……
    二人正在万般感性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翠儿快步进来,面色紧张:“侯爷,宫中来人,急招侯爷入宫见驾。”
    她压低声音道:“来人说自个儿是皇上身边的,门都不进,就让您马上进宫。”
    他刚从宫中回来,这又急招进宫。
    看来是发生大事了!
    金翰林瞧着窗外那炎热的太阳,闷热无比,一点风都没有,伸手的锦袍紧紧的黏在身上,汗湿了一片,十分的难受。
    也顾不得换衣服,就让翠儿等人退下,对着锦好笑道:“我去去就来,你有了身子,先睡会儿,我一得空,就回来看你。”
    锦好点头:“我等你回来。”
    她虽然什么都不问,却也知道这些日子朝堂的风声很紧,二皇子和八皇子的争斗不休,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皇帝的身子自从开春后便一日不如一日,整日不是歪着便是躺着,脸色也很是不好,太医换了一拨又一拨,都说是受了风寒,陆续开了许多帖药,用了都不见效。
    如今已经是重的已经起不了身,今儿个皇上的急招,只怕与这储君之位脱不了干系。
    可是,她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告诉他,她在家,永远的在家等着他。
    好在金翰林这次是去得匆匆,来的也快,当日晚上,就回来了。
    锦好顾不得什么,忙跳下床,金翰林慌的脸色大变:“不许动!”
    那粗嗓子,让锦好顿时停下动作,只见他小心翼翼的上前,抱起锦好,小心翼翼的放在床上,然后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她的肚子,最后小心翼翼的呵斥她:“你怎么就不能让我省的心思,这般冒失,也不想想你现在是两个人了。”
    有这么严重吗?
    锦好有些不以为然,不敢面上却诚恳的承认错误,然后话锋一转:“皇上急招,出了什么大事吗?”
    “宣王旧部作乱,皇上让我去平乱。”
    “宣王?”锦好蹙眉想了半刻,忽然间想起金翰林失踪之时,正是宣王作乱,叶氏借战乱之名,谋害金翰林,也难怪皇上会让金翰林平乱。
    “什么时候走?”锦好按捺住心头的不舍,稳住心神问。
    “明日一早就走。”
    “这么急?”锦好失声,没想到会是这么急。
    “皇上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总想早日去了这块心病。”
    金翰林搂着锦好的腰肢,一手在她温软的肚子上摸着,一手在她散乱的发中,有一下,没一下的梳理着,听她窝在怀里,小声的抱怨着皇帝的不近人情:“这也太急了,我这刚有了身子,总得要人陪吧,就这样将我丈夫从我身边赶走,实在是过分……”
    抱 怨过后,又开始细细交代:“你别老仗着自个儿身子好,什么都不经心,天热,就莫要日夜兼程,多休息一下,又耽搁不了事情,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你顾着自个 儿身子要紧,我不在你身边,就没人盯着你一日三餐,你自个儿要自觉,三餐准时吃,别伤了胃。有什么危险的事情,别总是身先士卒,要想想我……嗯,还有我腹 中的孩子……为了我们,你也要爱惜自个儿了……”
    原本以为只是简短的交代,可是越说,话越多,仿佛千言万语都说不完的一样。
    一样一样细细交代,大到行军打仗的风险,小到穿衣磨鞋。
    说着,又一骨碌从床上做起来:“你出行的衣裳,我还要再准备两件,你这人穿衣服,最是磨领子,我得多准备点。”
    话落,他轻拍她后背的手臂,就紧紧的将她收拢再怀里,有一瞬间,几乎卡的她喘不过气来,她一直极力忍住向外涌的眼里,在听到他低哑深沉的声音,在她耳鼓处震动时,再也忍不住流了出来。
    “乖,别为我操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倒是你,正有了身子,我放心不下!”
    锦好很想告诉他,自个儿会照顾好自己,就如同嫁给他之前的很多年那样,将自己照顾的服服帖帖的,好让他心无旁焉的离开。
    但是流出来的眼泪怎么也收不回来,模糊了她的视线不说,也哽咽了她的声音,泪水顺着眼角,落在他的胸膛上,她像个要离开巢穴的乳燕,依恋的搂着他的脖子,张开嘴巴之后,全是可怜兮兮的哭诉声。
    “呜呜……表哥,我不想你去。呜呜……你走了之后,我怎么办?我不要一个人吃饭,一个睡觉……没人哄我,没人陪我……呜呜……我不要你去……不要你去……我要你陪我,还有孩子……”
    面对她突如其来的眼泪,金翰林有些措手不及,有些傻了,他的好好一向最是坚强不过,这等软弱的模样,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想来,是怀了孩子之后,这情绪容易波动。
    不过,能这样真实的表现自个儿的情绪,对她也算是件好事情。
    “好了,别哭,别哭……我很快就会回来……你忘了你有了身子,不宜大喜大悲,对孩子不好……”
    “呜呜……你现在只关心孩子不关心我……我这么伤心难过,舍不得你离去,你却只关心孩子好不好……”
    他不哄倒还好,这么一哄,她这哭的更厉害了。
    这么刁蛮的锦好,金翰林还是第一次见到。
    清淡如水的眼中变得异常的柔软,他的手掌,轻轻的拍着她的背,身子轻摇,细细的哄着。
    她性子一向内敛,能这样放纵的哭上一次,也算是难得,就让她好好哭吧,在他的怀里多哭一次那样他离开了之后,就会少哭一次。
    只是,她这眼泪是不是太多了些?
    怎么都好像流不完一样?难道真的要将他的心淹没了,才能善罢甘休。
    “我 舍不得你,更不放心你……我虽然不想往坏处想,可是这心里却忍不住想,我担心你,怕你会有什么我危险……你这人看着沉稳,可是行事却喜欢冒险,我说得话, 你应的好好的,哪次又真的记在心上,真遇上事情,还不是会做些以身涉险的事情……要不,你将我带上,我跟在你身边,你总得拘着点,这样我放心,你也有担 子……”
    这都说到哪里去了?哪有人外出平乱,还带着妻小的?
    听锦好越说越不靠谱,到最后明显有着无理取闹的嫌疑,眼泪鼻涕一把不说,还将眼泪鼻涕理直气壮的抹在他的胸膛上,既让他好笑之余,又生出浓浓的不舍。
    万般无奈的将她抱起来,坐在自个儿的身上,瞧着她哭的通红的眼睛,还有红红的鼻子,心里不舍,伸出手,帮她抹了把眼泪,谁知道那泪水却像是怎么都抹不尽一般。
    金翰林虽然心中不舍,可是却也知道,若是让她再这么哭下去,不但对腹中的孩子不好,就是对她自个儿的身子也不好。
    于是,忍着心头,故意压低声音,训斥道:“好了,不许哭了,哪有这样的道理,我是去平乱,哪里能携带家眷,若是给皇上知道了,我这还没出城,就要下到刑部大牢了。”
    锦好也知道这是自个儿无理取闹了,不过好歹痛哭了一场,这心里的闷燥消散了不少,见他一脸正经,也不敢大哭,只是抽抽噎噎,肩膀一耸一耸,那可怜兮兮的样子,就跟被遗弃了一般。
    金 翰林哪里还忍得住,七尺男儿,忽然鼻子酸涩难忍,半响之后,才稳住酸涩的鼻头,沉着声音吩咐道:“我离开之后,你就守在家里,我将影一,影八都留给你,再 留些暗卫,总归能护着你周全。母亲肯住进来,最好不过,丁统领是上过战场的人,看着粗矿,却是个心思深沉,做事仔细的,有他在,我也放心……你若是觉得闷 的慌,就请岳母等人过来,也别怕别人说什么闲话,我离开的时候,会只会母亲,让她为岳母和义嫂转变专门的院子……”
    越说越觉得放心不下,距无小事的交代一番,锦好今日惊喜俱有,再加上哭了一场,倒是在金翰林的絮絮叨叨的交代中,睡了过去。
    金翰林说了半响,没发现她的应和,低下头来,才发现她已经睡了过去,呼吸匀称,眉目如画、云鬓似裁,曲线玲珑,肤白如玉,真正是照着他心思长出来的样子,只是面上还残留这几滴晶莹的泪珠,让他也忍不住生出离别的愁思来。
    金翰林伸手抹了那晶莹的珠泪儿,不由得的长长的叹息一声:真是个磨人精,这如钢的心都给缠成绕指柔了。
    翌日,五更天的时候,金翰林悄悄儿起身,外面守夜的离儿听着动静,忙起身,等她下榻的时候,金翰林已经撩开帘子出来,将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嘘声,示意她莫要惊动锦好。
    轻手轻脚的出了门,影八早就守在门前。
    金翰林回首看了一眼卧室的位置,神色浩然:“我将一百暗卫交由你,护好夫人。”
    该说的话,早就交代过了,他也不想多说。
    饶是影八一向不动声色,可是听着如此大手笔,还是动容。
    “是!”
    锦好睁开了眼睛,伸手一抹,身边空荡荡的,心也跟着陡然一空,猛的坐起身子,扭头看着空荡荡的枕边,当下立刻喊道:“离儿,翠儿!”
    “奴婢在,夫人您别急,奴婢在呢?”
    翠儿和离儿匆匆忙忙,小跑进来,锦好哑着嗓子,叫道:“侯爷呢?”
    翠儿与离儿看了一眼,面面相觑,翠儿咬了下唇,上前一步,弯腰帮着锦好穿好绣鞋,轻声的说道:“夫人,天一亮的时候,侯爷就走了,见夫人睡的正沉,就没惊动夫人。”
    她刚说完,锦好就捂着脸,瘫软在床上。
    他走了。
    悄悄的走了。
    是不是知道,若是她醒着,定然会流泪,会哭泣?
    她真是没用,怎么会如此软弱?让他在离开的时候,也牵肠挂肚。
    不行,她不能这般软弱下去,为着肚子里的孩子,也得坚强,也让远行的人知道,她一直都好好的。
    自此,每日晨夕散步,定时吃饭,间夹着果子,即使吐的两眼发花,却也漱口之后,继续用下去,这么一番折腾,却倒也让她长了几两肉,那粉面看起来像是肉包子,有了肉质感。
    长公主欢喜的跟什么似得,每日围着她转,恨不得将她养得壮壮如大牛。
    夏日的天气,闷热难当,锦好缓缓坐在树下,看着忽然沉下来的天。
    “夫人,您还是进屋吧,瞧着这天气似是有暴雨。”翠儿收拾着锦好手边喝剩下的云雾银针。
    锦好嘟哝着:“我最讨厌下雨了。”
    瞧着狂风渐起,不由得担心道:“母亲进宫,也不知道出了宫门没有,若是没带雨具,可如何是好?”
    说着,缓缓的起身,吩咐一旁的离儿:“你让顾嬷嬷派人带着雨具去宫门口迎着,万不能让母亲着了雨。”
    离儿点头,应了下去,翠儿扶着锦好,进了屋,伺候她落在软塌上,笑吟吟的问道:“夫人,奴婢伺候你净面洗手可好?也该是到了用下午茶的时辰了,你不饿,只怕肚子里的小姐可饿了。”
    这威远侯府上下,已经同心一致认定,锦好这腹中的是女娃娃。
    锦好点头:“你让厨房端上来吧。”
    翠儿喜滋滋的,亲自端了八宝粥进来,细细搅拌,冷了差不多了,正准备舀起一勺子,往锦好嘴边送,却见传信的离儿急急忙忙的奔了进来:“夫人,夫人……宫中来人了,说是宣夫人进宫。”
    只听得啪嗒一声,翠儿手中的银盏勺子掉进了缠枝莲花青瓷碗中,溅出几朵小小的水花,落在厚绒地毯上,染出如墨色般的暗沉。
    传信的离儿,倒是没察觉出什么不妥,只是睁大眼睛看着锦好。
    锦好沉声道:“扶我起来。”
    翠儿回过神来,上前一步,扶着锦好起身,迟疑道:“夫人,要不奴婢去看看……”
    锦好摇了摇头,对着离儿问道:“宫中是口谕还是明旨?”
    离儿虽然反应有些慢,现在听锦好这般问,也觉察出什么不对劲来,立刻严肃的想了一下:“是口谕,没见顾嬷嬷摆香案。”
    锦好想了一下,当机立断,吩咐道:“你去告诉大管事,请各位天使去花厅吃茶,就说我身子渐重,这梳洗穿衣稍费功夫,还请各位天使暂等片刻。”
    离儿应声,又听锦好吩咐道:“你去母亲的院子里,找几个在宫中人眼熟的人,去前头认认,瞧瞧这次宣旨的人,是太后身边的,还是皇后身边,或是贤妃身边的。”
    翠儿一向机敏,觉得此次事情紧急,忙站起来道:“离儿,你头梳得比我好,夫人进宫是大事,你忙着梳头,我去前头看看。”
    锦好当机立断,点头道:“你去,离儿帮我梳头。”
    翠儿应声后,一路飞奔出去。
    离儿忙到锦好的身边,扶着锦好,到了梳妆台前,伺候锦好梳头,只是手有些颤抖,额头上也渗出细细的汗滴:“夫人,这传召来的这么古怪,难道是……”侯爷那边有什么不妥?
    长公主被太后宣了去,现在又宣夫人,就是她这个老实人,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锦好脸色有些发白,却还摇了摇头:“先别瞎猜,进了宫,自然就知道了。”
    锦 好的穿好诰命服,也不急着出去,等到外面阵阵急促的跑步声,就站起身子,翠儿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大管事已经稳住了天使们,奴婢领着长公主身边伺候的两 名老嬷嬷,躲在一边,细细的看了一下,领头的公公和姑姑是太后身边伺候的,说是奉了太后娘娘的旨意,宣您进宫聚聚,等一下,和长公主一起回来,可是奇怪的 是,他们身后的宫人,却是个个都眼生。”
    锦好的眉头越发锁了起来,这件事处处透着不正常,太后自从知道她有了身子,就从不曾宣召 她进宫,就是有什么赏赐,也都是写什么吃食的方子,这等小心谨慎,怎么会在今儿个忽然请她进宫,这天气如此闷热,现在又黑沉沉的下来,谁都知道是暴雨来临 的前奏,就是未曾有预兆前下旨,也该使人快马加鞭的追了回去,这时间上有个盈余的。
    可是现在,这天使们都用上茶了,人还没到,这怎么看都透着一股邪乎劲儿。
    顾嬷嬷满面担忧的进来,走到锦好的身边:“夫人,要不您装身子不爽……老奴这心总觉得不踏实,您看……”
    锦好摇头:“不妥,太后传召,何等大事,更何况母亲还在宫中,不去怕是大不敬。”
    见顾嬷嬷一脸忧色,锦好劝慰道:“嬷嬷别急,这事情虽然古怪,但也不定就是坏事,说不得是咱们自个儿吓唬自己。”
    顾嬷嬷听了,心下微宽,锦好自个儿却心中微动,示意众人往花厅去,却不现身,只隔着槅窗,细细打量那几个宣旨的天使。
    大管事是金翰林亲自提拔上来的,行事自然稳妥,银子塞的厚重,那些天使们吃着茶点,面上的表情都是得意洋洋的,想来是被大管事的好话给打动了。
    行事倨傲,神色沉静,果真是宫中人的风格,那领头的二人,也的确面善,在太后的慈宁宫见过两次,但是那身后的那些天使,也的确面生,从未见过一番。
    是不是,太巧合了点?
    锦好想了片刻,招了顾嬷嬷来,低低的吩咐了一番。
    顾嬷嬷人来成精,瞬间明白锦好的意思,抬头看着锦好,重重的点头:“夫人放心好了,老奴这就过去。”
    顾嬷嬷立刻去了,笑着给几位天使行礼,然后很是麻利的将厚重的银袋子塞进几位天使的手中。
    伸手不打笑脸人,有钱好办事,一个老嬷嬷打着笑脸,送钱给他们花,这天使们的脸上也有了笑意。
    大管事精明能干,见顾嬷嬷出来,就知道有新情况,忙笑着为顾嬷嬷介绍了身份。
    顾嬷嬷笑着行礼道:“这些年,跟着侯夫人,有幸见过两位贵人,尤其是王司侍,还记得当初在慈宁宫,不小心冲撞了贤妃娘娘,还是王司侍帮着解围,今儿个有幸再见到恩人,这才大着胆子来给恩人谢恩。”
    那王司侍骤然听到贤妃娘娘,面色微微一变,随即笑了起来:“举手之劳,老嬷嬷你又何必挂在心上?”记忆中似乎是有这么件事情,所以王司侍应得爽快。
    锦好听得这句话,紧绷的神情,顿时松了下来,她面色一冷,眸光如炬,瞧着花厅内宣旨的王司侍,冷冷的一笑。
    王司侍当年的确解围,只是那人不是顾嬷嬷,而是离儿,她应得这般爽快,明显是心中紧张,否则以宫中人谨慎的态度,定会仔细盘问。
    她为何紧张?
    宣旨可是个体面活,银子拿的不少,又备受尊敬,实在不用紧张心虚。
    除非,她宣得旨意有假……
    锦好的眼中冷光一闪,招了翠儿吩咐了几句。
    翠儿带着长公主身边伺候的老嬷嬷,进了花厅,那传旨的二人,见那老嬷嬷,脸色大变。
    老嬷嬷冷哼一声,忽然大声道:“两位大人,好久不见啊,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两位还怎的让老奴震惊,真的长本事了,连假传太后懿旨这样的大事,也敢做了,实在令人佩服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