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穿残汉-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命小蔡府君汝为东莱太守。”
管统的这番话令蔡吉愕然地楞在了当场。须知当初她向袁绍表忠心只是为了傍个大势力寻求庇护而已。根本想没过袁绍会上书朝廷推荐自己做太守。更没想到朝廷会如此轻易地承认自己的太守身份。须知蔡吉之前一直努力经营东莱,除了想要增强东莱郡的实力之外,同时也是为了积累足够的声望,以便日后让汉庭认可自己这个少女太守。只是谁曾想到,蔡吉前一刻还在为如何正名而烦恼,后一刻朝廷的任命就如此轻而易举地从天而降了。过了半晌之后,依旧觉得此事有些不真实的蔡吉,竟忍不住有些结巴地追问道,“管郡承,汝……汝是说朝廷已承认吾为太守。此事会不会有误?”
“小蔡府君放心此事已是铁板钉钉之事。眼下朝廷的使者已抵达邺城。而邺城的使者在新年过后亦会带朝廷的任命来黄县。”管统说道这里再一次向蔡吉拱手作揖道,“统在此先向府君道一声喜了。”
面对管统的连声道贺,稍稍按捺下心中激动的蔡吉谦逊地还礼道,“那里,吉能担此大任,全凭本初公栽培。”
管统见蔡吉得官之后,头一个答谢的并非朝廷而是袁绍,不由抚须在心中暗赞这女娃儿果真乖巧。看来自己这一次真是为主公找了不错的鹰犬。想到这里管统当即便向蔡吉呵呵一笑道:“府君放心,只要汝好好为本初公办事,本初公自然不会亏待汝。说起来,府君上一次曾许诺要向本初公上贡一批粮草。不知邺城使者抵达黄县之前,这批粮草能否置办妥当?”
蔡吉听管统如此一问,这才明白袁绍之所以如此积极地向朝廷推荐自己,敢情就是为了自己许诺的那批粮草啊。不过她转念一想,也对,而今这世道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可能是敌人。没有好处,别人又凭什么白白帮你。哪怕是当初袁绍推荐曹操出任东郡太守,还不是看在曹操能为其牵制袁术份上。
而管统眼瞅着蔡吉一副低头思虑的模样,还以为她拿不出足够的粮草上贡。毕竟东莱今年的收成并不好。管统也是看段融从三韩贩回了不少粮食,这才想让蔡吉尽快准备好贡品。再怎么说邺城那边已经兑现了承诺,倘若东莱这边没有回报的话,难免会让人说闲话。要知道朝廷此番派使者去邺城下旨,同样也是为了向本初公讨要粮食。故在邺城使者抵达黄县之后,哪怕只是先献上一小部分粮草,也比不给要好。于是管统当即轻咳一声,稍稍退了一步道:“府君若是觉得一时间凑不出大批粮草。也可先让使者带一小部分粮草回邺城。至于剩余部分可以日后可再补上。”
“管郡承放心。在邺城使者抵达之前,本府定会准备好足够的粮草奉上。”回过神来的蔡吉连忙俯身叩首道。
管统见蔡吉一口应下了上贡一事,不由在心中长长地舒了口气。因为他知道眼前这女娃儿要么不答应,一旦许诺了就绝不会食言。同时他也对蔡吉如此爽快的态度颇感兴趣。联想到之前段融带巨富去龙口水寨与蔡吉会面一事,再联系这几日龙口港里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管统不由向蔡吉试探道,“有府君这句话,统就放心了。看来府君此番可是寻到了大财神。”
蔡吉耳听管统提到了“财神”二字,心想原来这厮并不是不关心龙口商港的建设,而是巴望着自己这边铺好路搭好桥,好跟在后面坐享其成。不过自己既然需要袁绍势力的保护,那交保护费就是天经地义之事。倘若管统日后也像现在这样只要钱粮,不过问具体的经营,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因此蔡吉当即谦逊地说道,“管郡承过奖了。吉只是与几个富商一同开拓龙口港而已。”
“话可不能这么说。中山甄家乃是北地富豪。真没想到段融那厮平日里不声不响,竟能如此这样的人物。”管统捻着胡须略带酸溜溜地说道。要知道管统说起来不仅是冀州人,还是袁绍的手下。可甄尧那次来黄县却根本没同管统打过招呼。这让管统心里颇不舒服,但又不能指责甄尧什么,毕竟甄家的地位摆在那里,不是他这等小官能撼动得了的。因此管统干脆就假装不知此事,也好避免被人冷落的尴尬。
蔡吉听罢管统阴阳怪气的语调,心想,你也不用眼红我这儿钓到大鱼。用不了多久中山甄家就会同袁绍做儿女亲家了。并且甄尧的那位洛神妹子还会将甄家搜刮的那粮食免费发放给饥民。既然甄家的钱粮是早晚要送人的,还不如先资助一下老娘,开拓一下中国近海海运业,顺便倒腾点廉价粮食也好救助更多的人。
想到这里,蔡吉立马装傻充愣道:“哦?甄家有那么厉害?”
“甄家虽算不上名门世族,却也是北地数一数二的巨富,不比徐州的糜家差多少。”管统如实地评价道。
“如此这般。本府就不愁筹不到粮草咯。”蔡吉半假半真地拍手赞道。
管统听蔡吉如此一叹,心想,也对。只要能得到粮草又何须在意对方的态度。于是他赶紧向蔡吉提议道,“府君,像中山甄家这等巨富,吾等得多结交才行。如此这般日后,方能让这些巨富主公所用。”
蔡吉见管统在不知不觉间已在自己面前称袁绍为主公,便知此人已然将自己当成了袁绍的新家臣。如此心态上的变化让蔡吉在电光火石间突然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却见她立马顺着管统的称呼回应说,“只要是能助主公完成霸业,吉自当全力以赴。不过吉有一不情之请,不知主公会否答应。”
管统一听蔡吉有条件要提,不由皱起了眉头问道,“何事?”
而蔡吉则顺势微微欠身,冲着管统沉声问道,“眼下朝廷既已承认吉为东莱太守,不知吉可否以女太守身份示人?”
———————————————————————————————————————
有书友说要汉末风情,虽然坑爹滴汉末很没风情。八过,汉朝的冬至还是很有特色滴~~~原本想让小蔡COS一把巫女~~~结果一查资料俺们这里滴大傩是用童子滴,八像脚盆用巫女~~~只好放弃巫女装鸟~~~
顺便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卷 风起蓬莱 第七十四节 志向?职责?
“以女太守示人!”
听罢蔡吉的提议,事先完全没有准备的管统不禁愕然惊呼。好在铃兰之前已将偏厅外的仆役都打发走了,这才没有引起轩然大波。而坐在管统对面的蔡吉,却丝毫没有因对方过激的反应而退缩,相反她倒是更为郑重地斩钉截铁道,“是。吉早有此意。”
管统眼见蔡吉不像是开玩笑的意思,不由以古怪的眼神打量了一番对方之后,捻须沉吟道,“府君真打算日后以女装示人?此事可无先例啊。”
“女子既能封侯封君,为何就不能做太守?”蔡吉不甘心地反问道。
由于两汉尚未受到后世儒家理学的影响,故汉朝女子的地位,女子的权利保障,与被一些人当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典范的宋明时代有着显著的不同。在两汉的历史上,妇女封侯封君并得到封邑的情形屡见不鲜。汉高祖刘邦封兄伯妻为阴安侯。吕后当政,封萧何夫人为酂侯,樊哙妻吕媭为临光侯。汉文帝时,赐诸侯王女邑各二千户。汉武帝也曾经尊王皇后母臧儿为平原君,王皇后前夫金氏女为脩成君,赐以汤沐邑。汉宣帝赐外祖母号为博平君,以博平、蠡吾两县户万一千为汤沐邑。王莽母赐号为功显君。王莽又曾建议封王太后的姊妹王君侠为广恩君,王君力为广惠君,王君弟为广施君,皆食汤沐邑。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彊因为无子,其三个女儿也都被封为“小国侯”。而东莱治下的当利邑就曾是卫长公主的食邑。
当然蔡吉以两汉女子封侯为例,来证明自己这个女太守在东汉的合理性,多少有些强词夺理的意思。因为这些女子之所能封侯封君,乃是仰仗了她们父亲、兄弟以及丈夫的高贵地位,而不是她们本身的能力。不过就算是如此,蔡吉此话一出,依旧噎得管统半晌说不出话来。
不过管统同样没有就此被蔡吉驳倒。眼瞅着无法用常例来说服对方,管统在心里稍稍组织了一下言语之后,又从大环境的角度向蔡吉劝说道,“倘若是在承平年间女子出仕本也无妨。只是现如今天下大乱,府君以志学之年出任一郡之长本就已惊世骇俗。若是府君再以女装示人,统恐世人会就此轻视东莱。甚至为东莱引来兵祸。”
“兵祸?”蔡吉抬起头冲着管统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道,“管郡承,恕吉直言。天下千余座县府皆由男子治理,还不是照样战事不断。正所谓强者自强,弱者自弱。只要东莱官民上下同心,自强不息,又何惧兵祸!”
“好个上下同心,自强不息!府君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蔡吉那不卑不亢的气势令管统忍不住抚掌称赞。但也仅限于此而已,管统虽迂阔,却也不会因蔡吉的几句豪言壮语就轻易认同她的做法。更何况眼下蔡吉已成袁绍在青州的一枚棋子,管统又怎能让其一时的“任性”而影响主公的布局。所以管统跟着便将话锋一转直言道,“然天下间能识府君之才者并不多。反倒是愚夫愚妇一听自家府君乃是个女子,怕是各个唯恐避之而不及。”
“管郡承所虑,吉也明白。确实吉身为女子,易被人轻视。然正因为如此,吉才需尽快表明身份,以免夜长梦多。须知吉乃女儿身一事并非密不透风。倘若他日战阵之上,吉的身份被敌揭破,那岂不是弄巧成拙?更何况主公也不希望届时被人耻笑无识人之明吧。”蔡吉比了个她最为担忧的例子道。
管统听蔡吉如此一比方,也觉得有道理,特别是此事还有可能影响到袁绍声威,于是他立马就抛却了先前的偏见,点头应和道:“此事确实棘手。不若统这就回去修书一封探探主公口风。”
蔡吉见管统答应帮自己向袁绍进言,自然是满心欢喜地拱手道谢道,“那就有劳管郡承了。”
其实对于蔡吉来说无论袁绍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都不能阻止她趁这次“转正”的机会公开自己的身份。正如管统分析的那样,女子涉政有着诸多先天劣势。特别是在古代,由于女子地位偏低,故一开始总难以服众。而历史上诸多女主解决此道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靠宗教,如陈硕真、唐赛儿;二是靠皇权,如吕雉、武曌。蔡吉眼下这两条路都没得走,因此朝廷的那一道圣旨就成了她唯一触手可及的仰仗。
虽然蔡吉并不清楚袁绍在向朝廷举荐她时,是否提及她是女子一事。但熟知历史的蔡吉知道,明年长安城内的李傕、郭汜二人会爆发内讧。汉帝刘协则会乘此动乱在杨奉、董承等的护卫下离开长安,进驻安邑。在此期间京师的诸多文案都会毁于战火。因此蔡吉大可以放心地声称,朝廷是在知道她是女子的情况下承认她为东莱太守的。反正此事已是死无对证。正所谓名正才能言顺,蔡吉只要紧紧抓住自己乃朝廷任命的太守这一前提,那接下来的事就是以实力说话了。
既然有了袁绍送的这份大礼,蔡吉自然是不用再为如何开口自曝身份而烦恼。因此在之后的两日内蔡吉一面让人置备粮草以便来年上贡,一面则向府中黄珍等人讨教如何主持冬贺。
却说真到了冬贺这一日,蔡吉头戴进贤冠身着玄色袍,领着太守府的一干文武官吏,在太守府祭祀天地以求来年风调雨顺。由于整个仪式都有固定的模式,故蔡吉只要按部就班倒也没出啥茬子。只是众文武官吏这么黑压压地一眼望过去,一时间还真分不出谁是谁来。
原来两汉的官服样式很简单,就一身袍服而已。西汉时一年四季皆为黑袍,到了东汉朝服开始按时节来配官袍眼色,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朱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而官吏的等级与身份则是依靠冠和组绶来区分。汉代的冠大约有十六种之多,像蔡吉这的头戴的进贤冠,就属于文儒之冠。而太史慈戴的武冠,则为诸武官所戴。当然汉朝官吏等级的区分主要还是体现在袍服外佩挂的组绶上。
所谓“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由于两汉官吏实行的秩禄等级制,故汉朝没有“官居几品”的说法,只有“秩比多少石”之称。按秩禄等级制对应绶的颜色,大致可分为帝皇黄赤绶四彩,黄赤绀缥,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同。诸侯王赤绶四彩。赤黄缥绀,长二丈一尺,三百首。长公主,天子贵人同。公侯将军金印紫绶二彩。紫白,长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九卿银印青绶三彩,青白红,长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千、六百石铜印墨绶三彩。四、三、二百石铜印黄绶。自青绶以上有三尺二寸长的縌与绶同彩,而首半之,用以佩縌。紫绶以上可加玉环和鐍。这里的首是经丝密度的单位,单根丝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绶广六寸,首多者丝细密,首少者粗。佩縌就是结绶于縌,意即在佩玉的带纽上结彩组,与绶相连。平时官员随身携带官印,装于腰间的鞶囊中,将绶带垂于外边,绶带一端打双结,一端垂于身后。
太守秩比两千石,因此蔡吉此刻腰间所佩组绶乃铜印墨绶三彩。虽然身材娇小,可衬着这身行头远远望去还真有几分威严。话说祭天地之后,接下来就是蔡吉最感兴趣的大傩驱邪仪式。但是由于太守府上下皆知自家太守乃是女子,故整场驱邪仪式蔡吉所要做的就只是站在一旁旁观而已。
郡府请来的方相氏,虽未身披熊皮,但他那头戴四目面具,执戈举盾的模样,乍一看上去还是颇为骇人的。却见其领着扮演十二神兽的童子,配合着低沉的鼓点跳着勇猛激烈的舞蹈,嘴里不住地发出“傩”、“傩”的呐喊声,用以吓退厉鬼。
整个过程虽然十分简单,十分朴素。但就是这种简单而又朴素的仪式,却带着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让蔡吉这种不信鬼神之人,忍不住在心中萌生出了些许敬畏来。仔细想想在前一世见多识广的蔡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归根结底还是汉朝人在驱邪时是对神灵心存畏惧的。而不像后世的诸多神棍满脑子的男盗女娼,就算仪式再华丽,没有半点诚意,那也不过是猴子做戏而已。
不过这会儿的方相氏在太守府内跳了一圈之后,并没就此停歇下来,而是继续喊着“傩”、“傩”,带着扮演神兽的童子一路跳着傩舞,走出衙门,沿着长街挨家挨户地驱邪。至于城里的百姓眼见方相氏到来,则个个敞开了大门,仿佛是要将某种肮脏的东西驱逐出自家家门。
见此情形蔡吉不由好奇地向一旁的黄珍问道:“黄功曹,这方相氏要跳遍城里每一条长街?”
黄珍听蔡吉如此一问,不由瞥了她一眼,心想这小蔡府君还真有意思,平日里似乎挺见多识广的,怎么连大傩都没见过。不过对方既然不耻下问了,黄珍也只得如实回答说,“不瞒府君,这几年天灾战乱不断,尸气淤积颇重,为免与民为厉,故才需方相氏帅隶索室,击鼓驱疫。”
蔡吉听罢黄珍的解释,若有所思地长叹一声道:“若是如此,恐怕日后可有得方相氏好忙了。”
“照府君所言,似乎这天下难定?”黄珍话中有话道。
蔡吉却黛眉一挑反问道:“黄功曹以为这乱世会很快终了?”
面对蔡吉直白的反问,黄珍先是一愣,继而袖手苦笑道:“府君说得没错。这乱世确实怎么看都没个头。”
哪知蔡吉却轻轻抖了抖长袖反劝黄珍道,“黄功曹莫要太过悲观。毕竟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世总有终结的一天。”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黄珍听蔡吉说得轻巧,不由沉吟道,“春秋战国五百年。就不知老夫在有生之年能否再见天下太平。”
“就算如此。还不是出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乱世虽长,然吾等既牧守一方,就该造福一方。本府身为东莱太守好歹也得让东莱的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蔡吉袖手坦言道。在她看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且不论日后要如何改变历史,眼下经营好东莱这个根据地打好基础才是重中之重。
可蔡吉的这段话在黄珍听来却是另一番滋味。特别是在明知蔡吉已投靠袁绍的前提下,那一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就很难不让人有所联想了。于是黄珍赶紧追问道,“这可是府君的志向?”
志向?守着东莱这一亩三分地当然不可能是蔡吉的志向。因此她当即不假思索地回道,“这是本府的职责。”
职责?好油滑的回答。黄珍在心中暗暗冷笑着。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蔡吉的这等“职责”对东莱郡来说是一件好事。总比大叫“复兴汉室”之类的口号要来得实际。事实上,自打蔡吉上次提出改进记账之法后,黄珍便已意识到眼前这个女娃儿野心不小。故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都在暗中观察着蔡吉的一举一动,以期分析出对方的意图。而今再听蔡吉这么一说,黄珍便觉得倘若这女娃儿是想助袁绍割据一方,那她之前的种种举动就都解释通了。同时他亦在心中下定了投靠蔡吉,不,准确点说应该是投靠袁绍的决心。其实黄珍并非迂腐之人。他之前之所以选择与段奎联手,主要是因为管统为人太过迂阔,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做实事的人。但蔡吉不同,这女娃儿只用一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一跃成为了一郡之守,同时还逼退了地头蛇段奎,加之又有袁绍做后盾。这样的人物才是值得攀附的对象。
想到这里,黄珍当即便转过身冲着蔡吉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府君言之有理。老夫等日后定当以府君马首是瞻,尽职尽力。”
蔡吉见黄珍如此直白地向自己表了忠心,不由心头一动,回头探问道,“哦?若是本府他日身着女装办公,黄功曹也会以本府马首是瞻?”
———————————————————————————————————————
好了,不吐槽鸟~~~直接要收藏,要票票吧(*^__^*)嘻嘻……
第一卷 风起蓬莱 第七十五节 风起蓬莱
事实证明袁绍对粮草的需求,远甚于蔡吉对朝廷任命的期待。这不,兴平二年正月才过,袁绍就忙不迭地指派军司郭图出使东莱。郭图,字公则,颍川人。曾为袁绍游说韩馥,使其不费一兵一卒就接收了冀州,是袁绍麾下重要的谋士。以至于管统一听郭图到黄县了,便忙不迭地带着亲随出城相迎。
“良田美池,鸡犬相闻。管郡承,东莱真乃青州粮仓。”黄县郊外郭图望着周边翠绿的麦田以及高耸的水车,抚须赞叹道。
“郭军师过奖了。东莱乃滨海边郡,哪儿敢自称粮仓。”一旁作陪的管统谦逊地说道。
“管郡承莫要妄自菲薄。老夫此番横穿兖青二州,满目所见皆是赤地千里。昔日富庶大郡,如今皆是一片残破景象。真是令人扼腕叹息。相比之下东莱各地良田此起彼伏,称其为粮仓一点都不为过。”郭图摆手叹道。原来郭图这次来东莱除了征收粮草之外,同时也是为了与青州的世家豪强相联络以期为日后袁绍吞并青州做准备。只是郭图这一路寻访下来,发现青州诸郡因蝗灾兵祸破坏严重,青州世家豪强的实力也远弱于冀州。不过正因为如此,东莱连绵千里的良田,才会给郭图造成如此鲜明的视觉冲击。
管统听郭图提起了周边各郡的惨状,不由暗暗得意了起来。要知道东莱能有眼下这般鹤立鸡群成绩,他管统可是也有出力啊。却见他一个拱手回应道,“不瞒郭军师。东莱去年蝗灾之时,以工代赈招募了诸多流民在此屯田。加之郡府请工匠造了不少水车,这才能在半年内开垦出如此多的良田。”
“此事老夫也略有耳闻。那东莱车就是管郡承献给主公的吧。此物在冀州开出了不少良田。管郡承,汝这次可立了大功啊。”郭图一边夸赞着管统,一边跟着探问道,“却不知东莱上贡主公的粮草应该置办得怎样了?”
“郭军师毋忧。粮草早已置办完毕。”管统连忙回应道。
郭图听粮草早已准备好了,不禁抚掌喜道,“看来东莱果是青州粮仓。主公近期将发兵并州征讨公孙瓒、而今有了东莱做后盾,想来此番征讨公孙瓒粮草不愁也。管郡承,日后汝可得为主公好生看好这粮仓。”
“喏。统谨记于心。”管统一个抱拳俯身应道。
郭图眼瞅着粮草没了问题,心情大好之余,便又将话题转到了另一项任务上,“管郡承,老夫此番虽带来了那女童太守的任命。然则照老夫看来,东莱既然有管郡承这般俊杰坐镇,又何须找个女童做傀儡。传去不仅有损主公威名,亦对东莱也没好处。还不如直接由管郡承出任东莱太守。”
管统之前虽被郭图夸得心花怒放。但此刻耳听郭图想要让自己替代蔡吉,不由心头猛地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