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妃天成-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不由失笑,“我只想着开胃,倒忘了搭配颜色了。许久不下厨,到底是生疏了。”

    李怀玉眉一挑,对天赐道,“就你事多,既如此,朕让人给你另摆一桌。”

    天赐连忙叫屈,再四说明自己只是随口胡说,并无嫌弃之意,这才得以留在桌上。

    不过等吃过饭,却到底还是被李怀玉打发走了。不知为何,年纪也不算轻了,他反倒喜欢上了这种两人独处的时光。虽然没什么浓情蜜意,却格外让人舒心。

    林清因为惦记着要说天赐的婚事,也觉得让他留下不妥,便笑看着他们父子你来我往,最后天赐败下阵来,哀怨的看着林清,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叫她着实忍俊不禁,“皇上又作弄他。”

    “朕只是锻炼一下他。将来朝堂之上,比这更厉害的争锋也有,不学着点儿怎么成呢?”天赐今年可十三了。当初他登基的时候也不过十五,这些东西,早该学着了。

    林清便抿着唇笑。李怀玉又问道,“你这时节最不爱出门的,今日怎的过来了?有事叫人来说一句就是。”

    林清摇摇头,“进来闷得很,我想着出门走走,也不妨,便出来了。对了,今日慧修仪去我那里,话里话外的,是说大公主的年纪也不小了,该考虑婚事了。不知皇上有没有看中的?”

    李怀玉虽然对其他的孩子并不算关注,但到底也是他的女儿,闻言想了想,才道,“上一科倒是有几个青年才俊,朕瞧着不错的。不过明年又是科举之年,宁儿也不算大,等着再看看就是。”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这俗话并不是说着玩的。皇上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嫁得良婿,在进士之中挑选,是再好不过的法子了。何况他女儿并不愁嫁,因此也不着急。

    林清思忖着,慧修仪自己似乎没什么打算,李怀玉这个想法的确不错,便道,“那我回去告诉慧修仪一声。”

    “嗯。宁儿才十三,急什么。倒是天赐的媳妇,你也该从这时候看起来了,务必挑个好的。”李怀玉道。

    林清笑道,“天赐不也是十三?说来还比宁儿小了几个时辰,皇上这样偏心。”

    话虽如此,她也知道,天赐若将来登基,那他的妻子就是皇后,马虎不得的。

    天赐的妻子,大抵要么出身世家,要么是清贵之家的女儿,其他的不说好不好,身份也不合适。

    如此说来,范围也不算小,从现在细细选起,时间也不算是宽裕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因着李怀玉还有折子要看,林清便起身告辞。谁知才站起身,便是一阵头晕。

    李怀玉在一旁扶住她,连忙叫人去请太医。这一会儿林清也缓过来了,连忙阻止,“不过是起的急了有些发晕罢了,皇上何苦劳师动众?倒叫人笑话。”

    她自己倒是清楚,这是因为她夏天不爱吃饭,血糖低引起的。不过和李怀玉说不清楚,再说,若真的说了,只怕要被他逼着吃东西。但她不说不代表太医不知道,所以林清连连推脱。

    李怀玉不为所动,让人将太医请来。而诊断的结果,当真让他又喜又忧。

    …  ,

正文 394 钟磬杂笙歌 大结局

    “恭喜皇上,恭喜娘娘,娘娘这是喜脉。【”太医笑眯眯的道。

    做太医的,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情形了,不光是没事,还是喜事,赏赐自不必说,也不用提心吊胆。

    “喜脉?”李怀玉愣了愣,才叫道,“来人,赏!”

    说着脸上就露出笑意来,然而一露即收,“宸贵妃方才还头晕了一下,会不会有影响?可有什么要注意的?”

    “回皇上,宸贵妃娘娘母子均安,只是如今夏日天热,娘娘可能不爱进食,因此才会如此。”太医道。

    李怀玉这才放下心来。自从平安出生之后,这六年来,宫里没有一个孩子出生。虽然他自己并不怎么在意,但如今林清意外的有孕,自然是极为欢喜的。

    但林清今年也二十九了,年纪虽算不得很大,却也着实不小了,叫他难免放心不下。

    林清自己也有些发愣。这些年,有了宛城,她没想过再要一个孩子,但实际上却也没有做什么措施。毕竟那避子汤,对身子多少是有些坏处的。这么些年也没怀上,她本以为……谁知竟是有了。

    她抬起头来,看着李怀玉欢喜的模样,才眨了眨眼,“皇上。”

    李怀玉笑着扶她坐下,“你小心些,宫里的事情也别管了,交给下头的人,好生养着,不能再不吃饭……”

    絮絮叨叨的叮嘱着,反倒让林清的心放松了下来。既然有了,生下来就是来了。

    这时候天赐那边也收到了消息,匆匆赶过来,“姨母如何了?儿臣听说请了太医?”

    见所有人都是面带喜色的模样,天赐不由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父皇姨母瞧着很高兴似的?”

    “傻小子,你姨母肚子里有了小弟弟了。”李怀玉笑着道。

    他从前就遗憾林清没有自己的儿子,虽然身边已经有两个,却都是别人的。而今她又有孕,他便一口咬定这肚子里必定是个男孩。因此十分得意。

    天赐也欢喜起来。若说当初几岁的时候,知道姨母有孕,他还会担忧姨母不喜欢自己的话,现在的他,就会想将来要如何照顾这个弟弟了。毕竟这个弟弟比他小太多。

    不过他心中又有了说不出的隐忧,这有了弟弟,将来姨母会不会跟着弟弟出宫开府啊?

    天赐一个激灵,意识到自己竟然在想父皇大行之后的事,脸色骤变,连忙掩饰道,“姨母日后不能操劳了。”

    林清失笑,看着面前一大一小,两个生得极相似的男子,不由有些感慨。

    天赐轮廓生得像李怀玉,少年时期颇有些温润美少年的模样,却又比李怀玉出挑。

    尤其是他的眼睛,并不是李怀玉那样的凤眼,而是遗传了木兰波光潋滟的大眼,笑起来的时候格外飞扬。

    她心下便是一软,这是木兰的孩子。她总算没有辜负木兰的嘱托,将他养大了。

    想到自己肚子里还有一个,心中也欢喜起来,笑着道,“你们父子一般的唣!”

    宸贵妃有孕之事,不多时便传遍了整个后宫。

    算来,宫里已经七八年没有添新人了,论理这些嫔妃们,也该有机会的。

    然而皇上这些年一意宠幸宸贵妃,近年来竟是连别的宫殿都不大去了。虽然朝臣也有人说话,然而皇上毕竟有好几个儿子,再说他近年来威望日隆,大臣们等闲也不敢议论宫里的事。

    是以这六年来,宫里都未添一人,宸贵妃这一有孕,倒是又热闹了起来。

    当然,别人热闹的缘故,大抵还是因为,宸贵妃有孕之后,恩宠便必然要分出去了。

    所以当日便有许多人带着礼物上门,明示暗示,旁敲侧击,让林清将皇上让出来。

    要知道明年又是选秀的年份,若不趁着这个机会怀上龙嗣,等新人进宫,他们这些三十来岁的人,哪里还能争得过那些小姑娘?所以哪怕是拼着得罪宸贵妃,也是顾不得了。

    林清先时还颇有兴致的听着,听得多了也就厌烦了,最后索性称病不出,让她们去和李怀玉夹缠。

    反倒是天赐知道之后,暗地里使了好几次坏,让嫔妃们不敢去乾清宫了。

    而李怀玉就在一旁看着,只做不知。反正他也不耐烦应付她们。

    不过随着时间推进,他们连那些都顾不上了。因为林清开始了无休止的孕吐。

    上回怀着宛城的时候,林清的妊娠反应几乎没有,她还以为是自己的体质就是这样,谁知这一回竟这么厉害。她几乎是从早吐到晚,别说是吃东西了,就是闻到个不舒服的味道,都要吐一次。

    到最后胃里已经没有东西了,不过是吐出些酸水罢了。林清自己都被这情形吓住,吃不进东西,只能走到哪儿都抱着一杯水,得空就喝一点。饶是如此,喝水也吐了好几次。

    然而这样一日两日还成,时间长了,必定会饿坏了。李怀玉担忧之极,将天赐踢去处理国事,又将宛城和平安两个交给晋了慧妃的慧修仪带着,然后自己整日的守着林清。

    慢慢的林清也能吃进去一些粥,或是味道不怎么重的东西,他才放下心来。

    等到林清的孕吐消失的时候,她这个孕妇倒还好,李怀玉却是瘦了一圈,林清笑着打趣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皇上有孕呢,比我还难受些。”惹来李怀玉哀怨的眼神。

    神奇的是,等孕吐消失之后,林清的胃口变得奇好,每天都要吃五六餐不说,口味也着实奇怪。

    人说酸儿辣女,她却是荤素酸辣不忌,见到什么都想吃进肚子里,才一个月的时间,原本标准的身材便胖了一大圈,和李怀玉一比,倒是显得有些怪异。

    李怀玉好几次见着她吃东西的模样,都担心的不得了,“这么个吃法,会不会有事?”

    林清却振振有词,“我现在一人吃两人补,自然是要多吃些的。”

    直到一个月后,她体重增加了十几斤,在太医“进补太过孩子太大了生产有困难”的告诫中,林清才终于忍住了汹涌的食欲,只是每日都要眼巴巴的看着李怀玉,好像他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

    如此一来,等到林清生产的时候,他已经完全没脾气了。

    但也因为从始至终都陪在林清身边,所以他也了解了女人怀孕的不易。尤其林清年纪大了,太医怕不好生产,嘱咐了每日定要走一个时辰。林清肿着腿,还要每天让人扶着在院子里散步。

    “原来生下一个孩子如此不易。朕有这几个孩子,也尽够了。”有一次他似是无意的道。

    林清笑眯眯的,“现在皇上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加上我肚子里这个,一共十个,倒是吉利。”

    说起来,自从林清有孕之后,许是看她实在难过,宛城和平安都懂事的多。

    从前宛城是每日都要缠着林清,就算不陪她睡,也要听睡前故事的。而今却能够拿着书对着林清的肚子,说是要念给弟弟听了。让林清在疲惫之中,还有些欣慰。

    林清怀孕的第九个月,李怀玉夜里简直睡不安寝,一会儿就要起身看一次。

    终于,永宁十五年四月初十这天夜里,林清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肚子开始抽痛起来。

    林清忍着疼推醒了李怀玉本来此时应该分房的,但李怀玉坚持要看着她。

    李怀玉立刻起身,将稳婆和太医都叫过来,又将林清移到提前准备好的产房里。

    这个孩子虽然在肚子里的时候各种折腾,但生产的时候却意外的顺利。

    永宁十五年四月十一日,宸贵妃林氏在钟粹宫诞下皇五子,李怀玉大喜,为其取名李谨遥。

    永宁十五年五月十一日,皇五子李谨遥满月,林清也接到了一份圣旨。

    “朕惟五典慎徽,妫重嫔虞之化;二南正始,关雎资佐姒之贤。遐稽历代之彝章,式进宸闱之位序。咨尔宸贵妃林氏,毓生名阀,协辅中闺;温惠宅心,端良著德。凛芳规于图史,夙夜维勤;表懿范于珩璜,言容有度。兹以册宝进封尔为皇贵妃,封号文宸。尔其光昭内则,用迓景福于方来;益慎妇仪,茂衍鸿庥于有永!钦哉!”

    皇贵妃位比副后,除了不能穿皇后朝服,没有凤印之外,其他一应都是和皇后一样的。

    皇后在,不立皇贵妃,这是祖宗规矩。李怀玉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表示他永远不会立后。

    同一日,李怀玉降下另外两道圣旨。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还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长子谨宣,日表英奇,天姿粹美,深肖朕躬。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膺守器。兹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立为皇太子,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所司具礼,以时册命。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皇太子李谨宣,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朕欲广选国中佳丽之贤淑者为皇太子妃,以佐其德。朕年三十,有子女各五人。今太子秉性纯善,朕亦不欲以人伦凌储二,自今之后,将不再选秀,一应官员家中有适龄女子者,听其聘嫁!钦哉!”

    (全文完)

    …  ,

正文 番外 同安二十三年

    同安二十三年,史载同安帝于是年九月驾崩,十一月,新帝登基。【

    被历史掩埋的,是这一年,许多名字永远没有机会载入史册的人,命运都都发生了逆转。

    一切的开始,可能都是从同安二十三年二月,同安帝一位毫不起眼的才人病逝开始。

    那位才人姓蒋,是小选进宫的,因为姿容出众,得以侍奉先帝。她在宫闱几十年,积累丰厚。而她病逝之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动用自己的力量,将自己的侄女蒋涵安插进了皇长子所居住的润泽殿。

    这件事太过微小,以至于根本没有让宫中的主子们关注到。

    当时大家最担忧的,乃是同安帝的病情。从同安二十年开始,他的身子便是一日不如一日,至今年,更是卧病不起,国事皆是皇长子李怀玉处置。而皇宫内外,均因此蒙上了一层压抑的色彩。

    蒋涵进宫两个月之后,便成了皇长子李怀玉的一位侍妾。不过因为皇上尚在病中,加上这位蒋涵十分低调,所以这件事,也如同小石子落进湖水之中,溅起一个毫不引人注意的水花。

    同安二十三年六月,蒋涵花费几个月的功夫,终于理顺了宫里的所有势力,并且想到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自然也不会有人知道。

    蒋涵出身宫奴世家,但实际上却是前朝遗族。当年成国太祖推翻前朝统治,一部分官员和宫人奉皇太子和他的孩子离宫。

    然而逃亡的过程艰辛无比,等到一切安定下来之后,皇太子早已去世,留下来的,只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

    活下来的人就未来的安排,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报仇,另一部分人认为,灭国是上天的惩罚,活下来的人不应该再去做无谓的消耗。

    最后他们一分为二,分别带走了一个孩子。

    要安居乐业的,找了一个小村子定居下来。那就是李怀玉的生父生母所在的村子。

    而蒋涵,则是要报仇的那部分人的后人。

    一百年过去,他们成功的打入了成国内部,甚至在宫中也培养出了一份势力。

    然而天不遂人愿,到了蒋涵的爷爷那一代,皇室留下来的只有一个公主。

    他们将这个公主嫁给了何太师,生下来的女儿,便是当今皇后何枫怡。

    本以为皇后能够诞下皇子,但如今看来,是不可能了。

    既然如此,蒋涵也不打算拖时间。既然这一代的公主没能诞下皇子,那就让下一代来。

    于是她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费尽心思的安排了一场天衣无缝的局。

    同安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夜,这一夜,李怀玉与从前一般,要去皇上的床前侍疾。

    但临出门之前,蒋涵找上门来,手中端着一盅汤,“殿下这就要去乾清宫么?”

    “嗯。”李怀玉点点头,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蒋涵抬了抬手中的汤碗,笑着道,“婢妾听人说,皇上进来不思饮食,因此熬了一碗汤,不知……”

    李怀玉想了想,点头道,“你有心了。”又回头示意郝佳德接过汤碗,便去了乾清宫。

    皇上服用的东西,自然都有小太监试过。所以李怀玉也并不担忧。那汤呈上去之后,皇上倒是难得的喜欢,多喝了几口,喜得李怀玉连忙道,“明日再叫蒋氏炖了汤来。”

    同安帝点点头,道“倒是个懂事的。”又问了李怀玉进来国事上的疑惑,这才睡了。

    然而到半夜的时候,李怀玉困倦得将要睡去之时,却听到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他连忙揉了揉脸,起身进屋,想去查看一下皇上的病情,谁知进屋之后,却只看到皇上的枕边,一条紫花蛇盘着身子,对着他吐着长长的信子。饶是李怀玉少年老成,也吓了一跳。

    将侍卫叫进来,打死了那条蛇,李怀玉才注意到,皇上的脸色有些不对。

    将太医叫进来检查,这才发现,原来皇上竟是被那蛇咬了一口,因方才耽搁了时间,毒入骨髓,药石罔救。

    被这样突然的变故所惊吓,李怀玉愣了许久,在郝佳德不着痕迹的提醒中,才回过神来,要太医全力救治。

    然而太医施了针,却也不过是让皇上又重新醒了过来而已。

    而此时,外面被惊动的大臣们,也都赶了进来。当着这些大臣的面,皇上留下遗诏,便驾崩了。

    李怀玉和诸位大臣抱着同安帝的遗体哀哀哭泣的时候,乾清宫伺候的一个小太监,已经机灵的退了出去,匆匆赶去了庆妃的宫殿,汇报这个最新消息。

    “皇上崩了!”庆妃虽然觉得此事来得太过突然,然而她对皇上本就没有多少情意,第一个考虑的,便是自己的利益。仔细问过那个小太监,知道皇上留下遗诏,让皇长子李怀玉继位之后,她便取下钗环,素服前往乾清宫,第一时间控制住了稍有些乱的乾清宫。

    乾清宫毕竟是皇帝寝宫,虽然同安帝的身子并不好,却也是个合格的帝王,自己住的地方,当然不是什么消息都能传出去。至于庆妃能够收买人心,也是因为同安帝默许的缘故。

    掌握了乾清宫之后,庆妃得知皇上是被毒蛇咬死,第一个便提出了皇后有嫌疑。

    虽然大臣们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李怀玉即将登基,庆妃作为他的生母,自然就是太后,这点面子,大臣们还是会给的。于是派大内侍卫包围了坤宁宫。

    ……

    坤宁宫,皇后是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的。她从床上坐起来,林雪已经匆匆走了进来,“娘娘,御林军将整个坤宁宫都围起来了。奴婢问过了,却是什么都问不出。”

    “你没问是谁的旨意?”御林军由皇帝调动,然而皇上如今卧病在床,当不会有这个精力的。皇后到底在宫中呆了几十年,经验丰富,直击重心。

    林雪微微蹙眉,“是庆妃娘娘的旨意。可皇上自从病了之后,并不让宫妃侍疾,这庆妃娘娘……”

    “皇上虽不让宫妃侍疾,却没说不让皇子侍疾!”皇后开口打断了林雪的话,“别忘了,苏瑾儿可有两个儿子呢!”说到这里,她又是一声叹息。

    说起来,她是尊贵的皇后,这后宫之中不说一手遮天,起码也是人人尊重的。奈何肚子不争气,生不下皇子,这尊贵之中,便少了几分底气。

    那也就罢了,毕竟也不是她一个人无子,此事说来还是皇上的缘故,也怪不到她的头上来。

    谁知会出了一个苏瑾儿?!她十五岁选秀入宫的时候,谁能想到,她会有那样的造化?

    苏瑾儿十五岁进宫,根本不得皇上的喜爱,承宠一次之后,便丢到了脑后。虽然位分高,但在宫里的地位,着实很是尴尬。直到二十岁才又一次承宠,谁成想有些人就是有那样的命!

    苏瑾儿那一次承宠,便怀上了,当时皇上已经二十多岁了,却还一个孩子都没有,就因此,苏瑾儿的地位立时便不同了。等她诞下皇长子,那真是……不知怎么说。

    皇后很清楚,皇上根本看不上苏瑾儿。可有什么办法呢?谁叫人家能生?

    等苏瑾儿生下第二个儿子,在这宫里,几乎能够横着走,就是自己,也要避一避锋芒了。

    如今她早不指望别的,只是见着皇长子和苏瑾儿也不算亲厚,皇上又经常将人带来坤宁宫,大约也是想让自己和他亲近些。所以皇后觉得,就算将来李怀玉登基,她也不会很难过。

    但如今御林军围了坤宁宫,她几乎是立刻就起了疑心。

    她太了解皇上了,若是真有什么事,必定要将自己叫过去对峙,绝不会围宫。

    而且……说句不吉利的话,皇上的身子,虽然外人不知,她却是知道的,太医说,不过熬日子罢了。

    所以皇后立刻便想到,是不是皇上出了什么事,所以庆妃才能指挥得动御林军?

    毕竟乾清宫里可是有好几位大臣在侍疾,若非有所顾忌,他们绝不会让苏瑾儿胡来的。

    她匆忙起身,穿上衣裳,从容不迫的走出去,果然见御林军正在将坤宁宫团团围住。

    皇后想了想,推了林雪一把,“你去将人叫起来,带着她们离开,去……去找崔嬷嬷。只要过了这几日,也就没什么事了。林雪,这宫里的人,都交给你了,快去!”

    林雪犹豫了一下,便匆匆的去叫人了。她惯来是知道皇后睿智的,今日之事,娘娘只怕也看出了蹊跷之处,听她的话,总不会错。她匆忙的将能叫到的人聚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