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诸天万界-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世界,曹操的声望并不怎么显著,一般人也不知道他。
没了献刀刺董的义举,曹孟德还是籍籍无名之辈,至少,在很多前辈眼里,曹孟德还是个小辈。
而袁绍四世三公,袁家的大名海内皆知,袁绍发出矫诏,天下英雄闻声响应。
袁绍以袁家的名义,召集各地英雄豪杰,又叫手下陈琳写了一份檄文,曰:“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陆云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这一份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共有十八路诸侯。
第一镇,四世三公,广交豪杰袁家嫡子袁公路。
第二镇,袁家门生,韩馥字文节。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
第四镇,并州刺史丁原字建阳。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聪明好学,乔瑁乔元伟。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能文能武鲍信。
第十镇,圣人后裔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白马将军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四世三公袁绍袁本初。
第十八镇,心怀壮志曹操曹孟德。
十八路诸侯,人马不等,有几千兵马的,如山阳太守袁遗,山阳地少人少,他只带了三千兵马。
也有带了几万兵马的,如清君侧之事的号召者袁绍,便领了三万大军前来。像他这样四世三公的豪族,只家里的家奴佃户,都数以万计,随意一号召,便召唤了几万大军。
如徐州刺史陶谦,也带了两万兵马,是徐州有名的丹阳兵,在各路诸侯里极为显著。
十八路诸侯,多则几万,少则三千,加在一起也有二十多万,往酸枣会盟。
……
洛阳城。
陆云站立一高楼之上,若有所思。
在他旁边,是一个身材魁梧的胖子,低着头,似乎也思量着什么。
不是西凉的董卓,还会是谁?
董卓感觉最近实在是倒霉透顶。
事实上,自他接受了攻打黄巾的任务,他的倒霉时期便来了。
代替了卢植成为大汉军队统帅,董卓心情本来极为不错。他在西凉窝了几十年,好容易能够在朝廷诸公面前露露面,自然要表现一二。
结果,还没弄明白,大军已经败了,他更是被太平道主捉住,若不是见在他有用的份上,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他便被太平道主下了一道符。
他只好身在汉营心在黄巾。
好容易一刀砍了何进,为黄巾立了大功,却不想因着一个白脸汉子,使他差一点被一个红脸汉子杀了!
幸亏有太平道主相救,他侥幸逃的一命,却不想太平道主升天,天降大雨,他的西凉铁骑陷入了大雨之中!
随即是更倒霉的事,西凉铁骑无法行进,被大雨滞留了下来,好容易等到大雨停歇,他正要离开,便被围攻了。
好几路诸侯,对他开始了围攻,恨不得杀他而后快!
无论是哪一个,对他杀了大将军何进之事恨之入骨,他被打的逃之夭夭……
若不是遇上了陆帝师,陆大丞相,陆大将军的军队,他怕是要全军覆没了!
这便是他现在在洛阳城的原因。
“仲颖,你来看看这份檄文!”
某时,陆云含笑出声,将手中的一份檄文给了董卓。
“是,丞相!”董卓抬起头来,将那份檄文接过,只看了一眼,面色骤变,义愤填膺,怒声连连:“大胆袁绍,真是胆大妄为,居然如此污蔑丞相,实在是不当人子!卓虽愚钝,也愿提三千精兵,取得袁绍头颅,为丞相分忧!”
陆云摆摆手,示意董卓不用如此激动,玩味道:“袁本初好歹听了我的几节课,也算是我的半个弟子,却睁着眼睛说瞎话,真是不该啊。”
他顿了顿,又道:“欺天罔地的事我承认,大汉的天本来就没了存在的必要,故大贤良师以身代替黄天,不过灭国弑君的事却没有,汉灵帝是自己死了,哪里关我的事,至于秽乱宫禁,残害生灵,更是信口开河,我哪里会做这样的事,又说我狼戾不仁,罪恶充积,这更是胡说,仲颖,你说是不是?”
陆云说完,面色也有些奇怪,看了董卓一眼。
在原本的历史上,董卓也是这么被讨伐的……
一顶顶大帽子扣上来,董卓在世人的眼里,便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也不知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毕竟,陆云自己没做什么坏事,却被袁绍如此污蔑。
历史啊,谁也不知道。
“丞相说的极是,卓,愿意为丞相效犬马之劳!”
董卓听的冷汗津津,急忙应声道。
别的不知道,有些事他却知道。
知道的越多,可能死的也更快。
尤其是私密的事。
他再不表态,怕是这位丞相会要了他的命。
“很好,仲颖,我这便封你为骁骑校尉,镇守汜水关!”
第一百四十一章 会盟的吕布(为歌泳者一万起点币打赏加更!)
第一百四十一章 会盟的吕布
陆云封董卓为骁骑校尉,统领西凉铁骑,镇守汜水关。
他看着董卓离去,生出了一种历史的错乱感,也有几分好笑。
原著里,是董卓封华雄为骁骑校尉,镇守汜水关,如今却成了他封董卓,镇守汜水关。
对于董卓能否守住汜水关,他还是有些信心。
虽然遇上张角败了一阵,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董卓还不是往后被繁华迷了双眼的董贼,他也算是一员虎将。
董卓手下,又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华雄等大将,又有李儒等谋臣,守住一个汜水关想必不是难事。
提到李儒,陆云又想起了董卓麾下的一个谋士:贾诩。
这个人,他有些兴趣。
“来人!”陆云淡淡出声。
旁边行来一个人,正是跟随陆云的老臣田畴,恭敬道了声:“丞相。”
“子泰来了!”陆云微微一笑,请这位老人一同看远处的风景。悠悠道。“董仲颖麾下有一个叫贾诩的,虽然名声不显,却极为有才。子泰叫手下人把他找来吧!”
“是,丞相!”
田畴自不会拒绝,微微犹豫了会,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子泰有什么话,但说无妨!”陆云挥挥手。“我的性格,你是知道的。”
他对于田畴,极为看中。若不是有此人替他处理了大多数公务,他不知要忙成什么样子。
“那……畴就开口了!”田畴终于不再犹豫,劝谏道。“董卓,乃豺狼也,面善心狠,若为汜水关守将,难免生乱。”
“这个事么,子泰尽管放心!”陆云呵呵一笑。“别人可能会反,他么,不会反!”
一则董卓为前太平道主张角所制,一道符在,他哪里敢反。
二么,董卓就是反了,诸侯联盟也不会放过董卓。
因为董卓杀了大将军何进,使大汉军队几乎崩盘。
这种怒火,也只有董卓的人头才能缓解!
董卓,只有跟随在他的麾下,才安全。
亦或是,取他而代之。
不过后一种的可能,为零……
“既然如此,那畴还有公务在身,畴告辞了!”
田畴见陆云自信满满,拱手一拜,退了下去。
公务繁忙,不能耽搁……
“唔……”陆云望着田畴离去,若有所思。
他如今只有两个谋士,一个田畴,为他处理大小事务,还有一个田丰,在青州主持事务。
以往他只是幽州牧,处理种种事,手下还能得心应手,但现在他既然为大汉丞相,哪怕是名义上的丞相,内心里不为众臣所接受,但要处理的事,依旧多了很多。
而一个田畴,还不足以承担所有大事。
至于其他的官员,一个个消极怠工,敷衍了事,并不能为他所用。
他有必要在黄巾军里,传下一些书籍,为他选拔一些人才了。
黄巾的失败,乃是必然。
若不是他当日率领幽州铁骑南下,大贤良师升天后又下了一场大雨,阻止了即将爆发的战争,恐怕那一次,黄巾军就要被围歼了。
虽然黄巾有着改造世界的决心,但大贤良师的离去,必然会让他们的决心受挫,再加上无论是武功还是谋略,他们都不如汉军统帅,如何能敌汉军?
终究只是被围歼的事。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世家大族垄断了文化,垄断了书籍,垄断了诸子百家的传承。
以兵家之术对上未训练的黄巾,黄巾怎能不败?
以纵横家的口才,对上淳朴的黄巾,黄巾军就是被卖了,怕也在帮别人数钱……
黄巾军缺少文化传承,这是它极大的弱点。
就算是有能人,有会领兵作战的将领,多半也只是凭借着经验。
而陆云,如今准备在黄巾之中广撒网。
数千本乃至上万本书籍撒给黄巾,总应该有些收获!
黄巾军的人,总有聪明的。想必总会有脱颖而出的。
世家大族不听命于他,想为难他,那是想多了。
他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的文化。
他只需暂时借着朝廷的名义,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自己麾下的力量。待到时机成熟,再将朝廷一脚踢开。
他并不在乎自己是太平道主还是朝廷统帅,他只需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可。
天下人皆有饭吃,皆有衣穿,皆有书读,若他能实现这些,也可以算是不负黄巾军的理想。
至于黄天盛世这样的事,得从长计议。
眼前的事,是看董卓击败十八联盟诸侯。
……
十八诸侯各自领着大军,自酸枣会盟,合在一处,共二十多万人。粗粗看去,连营数十里,兵强马壮,武将如云,气势非凡。
十八路诸侯会盟,自然热闹,互相寒暄了一阵,便开始了正事。
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联盟盟主之位。
若是能得盟主,率领十八路诸侯清君侧,得到的政治声望,完全可以一举晋升三公。
袁绍袁本初这一次占据的优势很大,不仅率领的军队很多,而且是联盟的号召人,所有的优势他都占据了,只是他不能自己开口。
河内太守王匡便了开口:“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依我之见,袁本初可为盟主!”
曹操也在一旁摇旗呐喊,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袁绍正要推辞,并州刺史丁建阳麾下主簿吕布闷声开口:“我父丁建阳镇守并州之地,无外族人胆敢侵犯,可为联盟盟主!”
“……”
此话一出,场中热闹气氛一顿。
袁绍脸上刚刚露出笑容,准备客气几句,笑容顿时凝住,不悦的看了吕布一眼,旋即往丁原看来。
丁原急忙起身,苦笑连连:“我儿不知天高地厚,某实在惶恐不安,依我之见,还是本初兄可为盟主!”
吕布正要说话,被丁原狠狠瞪了一眼,只好闭嘴,心里却闷闷不乐。
那个长得帅一些的,叫袁本初是吧,居然敢瞪他!
再瞪,他一方天画戟砍死袁本初。
听说他的老师陆道人在洛阳城做丞相,正好拿着袁本初这位盟主的头投靠了,岂不是正好?
不过眼下的形式,不宜妄动。
那个红脸汉子,武艺看起来不错。
还有那个矮子曹孟德旁边的几位武将,也不错。
还有那个孙坚,看起来也有几分厉害。
他一个人虽然有着足够的信心单挑所有人,但若是被围攻,便有些不妙。
索性往后时间还很长,他倒不怕找不到机会……
袁绍不知吕布已经准备用他的人头来请功,听着丁原道歉的话,这才展颜,谦虚了几句,内心里却记下了这件事。
在众人面前落他的颜面,总会还回来的!
袁绍与吕布,就这么内心里结了仇……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华雄(求订阅,第一更!)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华雄
出了吕布这回乱,联盟大军该进行的章程还得继续进行。
袁绍如愿以偿,得到了盟主的位子,站在祭坛上慷概陈词,说的都是陆云的坏话:“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陆云,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这一番话念罢,所有的诸侯慷慨激昂,涕泗横流,尤其以孔融为最。
他是圣人后裔,好客礼贤,却在都昌城被打的全军覆没,只留他一个人仓皇逃窜。
他本以为打他的是黄巾,后来才知道这黄巾的背后就是陆幽州,即现在的陆大将军,大丞相。
当然,他根本不承认陆云的身份,只觉得是陆贼胁迫了皇帝所致,恨不得立刻纠集大军,将这个乱臣贼子法办,也好报了自己的仇!
至于曹操曹孟德,则面色有些复杂。他相信事有蹊跷,但对于袁本初所说的陆道人残害百姓的事,他不怎么相信。
怎么说,陆道人都教了他许多先秦儒家的学问,是他的半个老师,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人,应该是不会残害百姓的。
当然让皇纲失统的事,陆道人倒是能做出来。
陆道人向来不在乎朝廷的威严……
所以,以大局为重,他便没有开口。
檄文么,骂的狠一些,也是正常。
便在曹操发愣的功夫,袁绍已经在主位坐了下来,意气纷发,朗朗开口:“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这是要强调盟主的权威性了。
众人皆说惟盟主之命是听。
只有吕布心中冷笑。
联盟盟主的头颅,真适合做见面礼。
袁本初的官越大,越好啊!
只是如何联系他的师父,是一个问题,万一有人不信怎么破……
他想了想,有了些主见。
自家师父教给他的兵家道理,他可不是白学的……
场中,袁绍继续发号施令。
不得不说,如今的袁绍看起来的确威严万千,很有盟主的气势,吩咐众人,调理气氛,都毫无差错,充分展现了四世三公家族良好的教养,叫在场的所有诸侯刮目相看。
他先令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又令孙坚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其与各部占据险要,以为接应。
这样的安排,有条有稳,纵然是曹操为盟主,也不过如此。
于是便有孙坚领了五千大军往汜水关挑战。至于众诸侯里一路诸侯鲍信,害怕孙坚夺了头功,嘱咐其弟鲍忠先抄小路搦战的事,联盟里的人,假装都不知道。
……
汜水关。
董卓坐在主位之上,微眯着眼,想着一些事。
在他的下首,坐着他的一干文武大臣。文臣以李儒为首,武将以西凉第一武将华雄为首,其次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
至于董卓的女婿牛辅,没有跟来,被董卓留在了西凉,替他镇守边疆,以免边关胡人寇关。
却在此时,有士卒匆匆赶来,禀报道:“关外有逆贼搦战,率军五千!”
“哦!”董卓挥挥手,叫士卒下去,方才看向了他的手下,慢条斯理道。“我奉丞相之令,镇守汜水关,如今有逆贼前来犯关,何人敢往?”
“末将愿往!”
董卓话语刚落,众将中便走出一个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的大汉,正是号称西凉第一武将的华雄。
“好,有华雄在,我无忧也!”董卓大喜。“你若得胜,我必向丞相为你请功!”
“诺!”
华雄拱手一拜,引铁骑五百,飞下关来,见着比孙坚还要早到的鲍信之弟,大喝了一声:“贼将去死!”
他一马当先,向鲍忠杀去。
身后五百西凉铁骑紧紧跟随,精气合一,隐隐凝结成一个整体。
五百合一,气势滔天,杀气逼人!
这是西凉铁骑在边关之地历经无数血战早已经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默契,一句话,便能够形成军阵!
又岂是小小鲍忠所能抵挡的?
鲍忠还没有反应过来,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
主将一死,鲍忠麾下的五千军士大乱,被华雄乘势追杀,几乎全军覆没!
一战,杀敌五千!
以五百对五千,大破之,不愧为西凉第一猛将!
董卓也不含糊,命人赍鲍忠首级来丞相府报捷,为手下爱将请功。
……
洛阳城,蔡府。
蔡府的大厅里,坐着两个人。
一个自然是蔡府的主人蔡邕,另一个,却是陆云。
陆云没有在丞相府,而是来到了蔡府。
他往日里与蔡邕交好,不过如今发生了洛阳城的这么一回事,蔡邕便对陆云敬而远之。
甚至让他的女儿,陆云的徒儿也对陆云敬而远之……
这怎么可以?
今日陆云闲了些,便到蔡府来看看。
桌上摆着一副棋,陆云执黑子,蔡邕之白子。
“陆丞相怎么今日来到了寒舍?真让邕惶恐不安。”蔡邕出声道。
他虽说着惶恐二字,但面上并无惶恐之意。
“伯喈说笑了,我的陆府便在你的对面,串串门又有何不可!再说,小姑娘还是我的弟子,为师的看一看也是应该的!”陆云微笑出声。
他的神识扫去,便看到了远处门边猫着一个小脑袋偷偷看他们的蔡琰小姑娘。
小姑娘生怕她的师父和爹爹打起来,却又被自家爹爹下了令,锁了起来,不许见陆云。
小姑娘只能出了门,偷偷看。
要知道,蔡琰小姑娘一日悟天书,已经到了先天的境界,再也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开个门还是很容易……
“我女哪有福气,敢成为丞相的徒儿!”
蔡邕出声道,话语之中似乎蕴含着对陆云的极大不满。
他的确有极大的不满!
一么,陆道人居然打伤了卢植卢大儒,让他的心里很不舒服。
二,陆道人居然胁迫了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几乎不能原谅!
简直是……乱臣贼子!
他哪里愿意再跟陆道人走近?
却在此时,有丞相府讯息传来。
陆云粗粗一观,有一个人的名字映入眼帘。
西凉,华雄!
第一百四十三章 进击的华雄(求订阅,第二更!)
第一百四十三章 进击的华雄
西凉,华雄!
一个大大的的悲剧啊。
原位面里成了一块大大的的垫脚石。
一个温酒斩华雄,为关云长赚了不知多少声望,却同时也让西凉第一武将成了世人眼中的笑话。
不只是世人,就算是数百年后,数千年后,有人提到关羽,便会想起温酒斩华雄。
只是他们并不会同情什么华雄,而是会赞叹初试锋芒的关云长。
世人只会将赞叹的眼光看向强者。
弱者,没有任何资格。
不过依着今日的战报,华雄引五百西凉铁骑,破鲍忠五千军士,实在是难得的大将!
以五百大破五千,都有他陆国师的风范了……
就这么死了,未免可惜。
“国师,莫非是前线传来的军报?”
某时,蔡邕见陆云沉思,好奇问道。
他的内心,不乏一些小小的坏心思。
犯上作乱,现在被讨伐了吧。
陆云又岂能不知道蔡邕的心思,微微笑道:“汜水关外有十八反贼不自量力,妄图寇关,被董卓部下华雄杀得大败,斩首五千余人。”
他顿了顿,接着道:“有功当赏,有过则罚。传我的令,封华雄为都督,另赐锦囊一个,到时自有用处!”
自有人前来,接了命令,又取了锦囊,往汜水关快马加鞭送去了。
蔡邕坐在一边有些好奇,不知这位陆丞相玩的什么花样,却在此时,陆云开口道:“我这次来,是要请你做一些事。”
“邕年迈不堪,为官的事,做不了!”
蔡邕急忙拒绝。
“是啊,所以我请你做老师。”陆云呵呵一笑。“孔圣人曰,有教无类,所以我给你找了七十二名弟子,可要好好教导!”
他话语说完,身影便消失不见,甚至不容蔡邕拒绝。
蔡大儒,倒是可以做他手下七十二名黄巾的老师。
……
汜水关。
董卓得了洛阳消息,自是不吝赏赐,将朝廷的封赏一应封给了部下。
华雄便得了陆丞相的一个锦囊。
不过,他的内心,好奇心很重,如被猫挠痒了一样。
他忍了许久,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将军,不知丞相的意思是……”
“无需多言,丞相,自有他的意思!”董卓肃然出声。
这样的事,他也想知道,莫非是陆丞相要拉拢他手下第一大将不成?
只是,一个小小的锦囊,又如何拉拢?
他向来对自己的治军,极为自信。
他想了想,想不通,看了一眼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