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木仙记-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心取出天音剑,却不先说乐道之事,而是先道“呐,你先给我念一段经。”
第167章 言灵之术
今天明心一直在听和尚念经,早上听假和尚念经,中午听老和尚念经,到了晚上还要听小尼姑念经。
明心最喜欢最后一个。
小尼姑念的经当然没有前两位那么深奥而富有禅理,能让无数人为止心醉神迷,甚至化凡为仙。她只是照本宣科地按照经典的原文念,但是小尼姑念的经真的很好听。
那是一种特殊的韵律之美,不是音乐,但却与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女孩子细嫩柔美的声线的演绎下,给人带来的欢愉,丝毫不逊色于一个最优秀的乐师。
傍晚时分,院落中隔音法阵所笼罩的范围内,两只无意间闯进来的飞鸟蹲在梅树的树枝上,忘了捕虫,专心地聆听从房间里传出来的经文,那些小虫也不再鸣叫,不是因为天敌在侧,而是因为不忍打乱这念经声。
而在房间内,一朵嫩黄的小花徐徐从沉睡中的天星的头顶开放,这可不是明心的恶作剧,而是归功于静慈。
这就是佛宗的言灵之术。
乐道不算是太盛行的修炼流派,对修炼者的天赋要求很高,且常常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然而其独特的优势,使得当世之中修行的宗门世家中,也有许多以专研乐道为业,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逍遥门的胧月阁,是天下公认的代表乐道最高水准的宗门。
然而还有一种不属于乐道,却极为相近的修炼法门,那就是佛宗的言灵之术。
同样都是运用声音、神识与灵三位一体的方式,来实现种种的功用,言灵之术与普通的乐道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用乐器,另一个则全靠一张嘴。
相应的,一般的乐道所演奏的乐曲,主要依靠演奏者和乐曲本身所蕴含的意境,而言灵之术则是依靠念经人本身对佛道的理解,和佛经中本来蕴藏的道意,比如今天空相禅师在讲经时说的那一句“轮回无我”就是一种言灵之术。
若是修炼到空相那种地步,就是言出法随,一句话能搬山填海,一句话也能教诲众生。
言灵之术是佛宗的不传之秘,在整个修仙界都是独树一帜的奇术,明心一直心向往之,尤其是见识了空相的术法神奇之后,但也知道除非她皈依佛门,不然一窥这种奇术的门径是万难之事。
但既然听说了小尼姑对言灵之术很有天赋,上好的肥羊已经送上门了,她岂能轻易放过?
“好!”一篇经念完,窗外飞鸟惊飞,明心鼓掌道:“非常好!”
静慈有些不好意思:“我好久没有练过了,有些生疏了。”随即抓着手中的笛子,期待地看向明心,比起念经,她还是更喜欢音乐,既好听,又好看。
明心沉吟道:“我看你念经时,与乐修奏乐也颇像,同样是用神识将意境融入到声音当中,你既然会这个,想学乐道应当也是不难的。”
微笑着安抚了一下静慈越加激动的情绪,明心一本正经地道:“你的言灵之术是如何练的,跟我讲一下,却清楚越好,这很重要。”
静慈不疑有它,再说她们不是师姐妹吗!这些东西问师父,师父也是会说的。
不过这东西也实在没什么说的,静慈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四个字:“就是念啊!”
“师父说念得不好就一直念,念多了就会了。”静慈补充道。
明心扶额苦笑,她就知道,天下的老师们,套路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话,好像教别人也不难?明心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当老师的真谛。
“嗯,我先教你吹笛子吧……”
……
普济寺天龙山别院里新住了一个俗家的女居士,寺里的佛修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一变化,并且对她的到来非常欢迎。因为自从她来了之后,静慈小师妹吃得多了,笑的甜了,也不天天想方设法地往外跑了,最最重要的是,他们终于不用再忍受小师妹的“乐曲”折磨了。
因为所有的“乐曲”都被圈在女居士的小院里了。
阿弥陀佛,居士真是菩萨心肠,将来一定有大福报的!
明心终于明白悟远困扰的原因,以及为何到现在为止静慈都没有找到一个乐修肯教她,因为这小尼姑根本就是一个音痴!
反正天星每次见到她过来,都躲得远远的,还美其名曰放哨。
呵呵,就这“魔音”,十丈之内根本没人敢靠近好吗?!
真的是,她要这么个没用的“丫鬟”有何用?
万恶的妖魔终于为她当初折磨别人的耳朵付出了代价。
该说不愧是一脉相承的师徒吗?明心自嘲地想。
除此之外,别院的女居士住进来之后静慈小师妹还有另一件变化,那就是更爱看书了,进出的天龙山道场内的藏经阁的频率显著增加,道场中的藏经阁与普济寺本部的藏经阁是相通的,可以用特殊的阵法传递本部中藏书的副本,毕竟这里也都是正经的普济寺弟子,不能厚此薄彼。
这些书静慈当然会慷慨的分享给“师姐”,明心不知道自己诱骗人家小尼姑帮自己偷书的行为,空相禅师有没有发现,但既然对方长久以来都没有表示什么,明心也就继续“从心而行”了。
这些书的作用不能说很大,虽然明心在其中找到了大量的佛宗前辈修行言灵之术的经验,但是无一例外的,这些都需要明心对佛门有足够的信仰和虔诚,这是言灵之术的根本。
在发现自己不可能学成正宗的言灵之术,就如静慈不可能成为一个乐道大师一样,明心的精力便主要集中在研究如何将言灵之术拆解,考虑到它能够将力量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特点,如果能将这种技巧拆解借鉴出来,转化为她自己的言灵,那意义就又不一样了。
虽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但当初选择乐剑同修,也同样是一种设想,她不是也做到了吗?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离不开静慈的帮助,没有她在明心身边“喋喋不休”,明心可没有那么多的素材可供研究,也没有人能帮她实验她稀奇古怪的研究成果。
至于静慈,为了吸引小尼姑继续为她所用,明心也为她画了一张大饼。
第168章 两个景点
明心在天龙山住了一年,这一年里,天龙城中多了两处小有名气的特色景致,静慈小师父的演唱会,和天星小仙姑的算命摊。
听起来很滑稽对不对?
我们挨个说。
明心看着茶楼上下满满的人,心中很是惆怅,这里是天龙城最大的一座茶楼之一,茶楼二楼的小讲台上,本来是供说书人和乐师表演的地方,现在坐着一位圆圆脸的可爱小尼姑。
五音不全的小尼姑并没有唱歌,她只是在念经,蕴含了佛家独门的言灵之术的念经,不但是来往的修士和凡人从未见过的稀奇物事,也同样兼具独特的韵味美感,明心一个勉强还算专业的乐修尚且赞叹,更何况是其他无知的芸芸众生。
大概是从来没有一个佛修会想到将神圣的言灵之术,在茶楼这种龙蛇混杂的地方以类似于卖唱的方式向大家演示,而且还收钱,故而这种邪门歪道的表演方式,就成了天龙城的一大特色,经过明心刻意的散布广告,现在来天龙城的人都知道,不听静慈小师傅讲经,那就是不完整的,总会觉得有点遗憾。
综上理由,不论是新来天龙城的人,还是在这里居住了几年的老市民,都会喜欢听小尼姑念经,这可比城中其它的烧脑的法会论道会放松舒服多了,而且听说还有不少人在听静慈小师父念经的时候觉醒了佛修资质,如此就更加的受人追捧。
第一百八十七场,依旧爆满。
茶楼老板的脸都要笑歪了。
或许该考虑扩建了?
明心大概了解过,静慈想学乐道,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乐修的乐曲好听,奏乐的样子好看,好听好看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给别人听、别人看,孤芳自赏当然也可以,但那份快乐,是远远比不上被其他人所欣赏赞同的快乐的。
从本质上,明心认为是修习乐道还是言灵之术道理都是相同的,静慈能够将言灵之术学好,说明在她的内心深处,也是很喜欢言灵之术的,关键是让她体会到得到回音的快乐,就像当初的自己一样。
所以这件事静慈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在明心的威逼利诱之下,也只好勉力一试,结果当然是空前的好,后来小尼姑自己也就有兴趣了,并且近来进步明显。
虽说如此,静慈还是坚持着她的乐修梦,所以明心给她画的大饼就是,将言灵之术与普通的乐道结合起来,用说的方式,表达除佛修经典之外,其它乐曲的意境。
听起来是不是跟明心的目的很像?
这就是明心的惆怅所在,她一年多也没有研究出个大概的东西,小尼姑似乎已经初窥门径了,就比如今天她说的这段,就是明心与她一起参照佛经原本填的新词,与一开始的佛经本意已经有些不同。明心读起来自然是没有任何的效果,但是小尼姑读起来的话,看周围的观众们入神的反应,似乎与正常的佛经也没什么不同?
趁着入神的静慈没有发现,明心默默从人群当中退出来,向对面的街上走去。
与茶楼隔着一条街的小广场上,依然是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队伍中大多都是身穿布衫的普通人,但也有不少是在山下等待参加法会的修士。
队伍的开端处,一个穿着洁白的羽裘的小女孩正襟危坐在一张几案前,小女孩一头稀有的淡绿长发,稚嫩的脸上却是远超她这个年龄应用的肃穆和圣洁,虽然坐在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中,却好像谪落凡间的小仙女。在她身边还立着一张白幡,上书四个大字:仙人指路。
明心看着这长长的队伍,满意地点点头,果然不枉她的用心调教。
明心一开始跟胖老板说蓍草妖有占卜预知之能,不过是胡说的,蓍草用来占卜是人类的创造,蓍草本身可不承认它们是为了供人类占卜而生的。
明心这样说只是赌一手胖老板对草木妖也是一知半解,毕竟草木妖本身具有根据其它草木的指引警示,提前规避风险的能力,在外人看来好像能够未卜先知一样。
没想到天星是有真本事的。
身为一个筑基妖修,他的攻击和防御手段并不多,正面对战还不是明心的对手,但是却有神奇的预知天赋,能够预言未发生之事,而且还不知从何处学习了人类的易经占卜之术,能看风水,断运势,判凶吉。
说地很厉害,其实他的能力有很大的限制,比如预言能力就时灵时不灵,而且不受他自己的控制,占卜确实会,但水平也就那样,一天最多占三条,多了就不灵了。
但即使这样也足够了,算命吗,只要有一分是真的,哪怕其余的九分都是假的,也已经很了不起,关键是要会看人,会蒙人,会装神弄鬼,只要用有限的几个真的打响名头,再加以宣传,自然不愁生意。
作假这一点上天星就不如明心了,但好在名师高徒,小伙子学的甚快,颇有青出于蓝的架势,再加上他欺骗性的外形,而且还时常出入天龙山上的佛寺,有普济寺的公信力在,更加没人怀疑他“小仙姑”的真实性。
明心站在街角,远远地传音道:“收摊了,我们要走了。”
广场上的天星刚刚接待完一个卜客,闻言眉心微微蹙起,双目半闭,手上一块龟甲缓缓漂浮于空中,众目睽睽之下,光滑的龟甲上突然裂纹横生,变成一个古老苍劲的符号。
排在前面的几人纷纷挤上来,大气不敢出,紧张地盯着小仙姑和那龟甲,来了来了!小仙姑又要预言了!
几个新来见识的修士小声地闻讯周围的人,这才知道每次小仙姑做预言时,都是这般情景,而且无一不中,再看那龟甲上的符号,虽未见过,但却似乎有无穷义理蕴藏其中,望之魂迷心悸,这下本来不信的人也有了几分相信。
天星缓缓睁开眼,看着龟甲上的符号,先是瞳孔收缩,小脸上满是惊色,随即化为深深地担忧,有围观的人忍不住紧张地问道:“仙姑,可是要出大事?”
天星用他那雌雄莫辩的空灵嗓音道:“天机不可泄露。”
随即掐指一算,沧桑地叹道:“只能如此了。”
天星站起身,在所有人的注视中,持起白幡,小小的背影转眼消失在人流里,渺然无踪,只留那块龟甲,带给后人永远的悬念。
第169章 又见离别
轻轻地,她走了,正如她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带走许多灵石。
“喏,今天的。”
出城的路上,一个穿着青布小袄,头上裹着圆滚滚的头巾的小男孩面无表情地将一只储物袋扔给旁边的白衣女子,虽然只是换了身衣服,涂黑了脸蛋,但是路上的行人却没有一个认出这个小男孩,就是他们日日见的小仙姑。
“可以吗,再加把劲,过个十年八载的你就能恢复自由了。”明心说着将储物袋内零散的灵石、钱财还有鸡鸭蔬菜等农产品统统收进储物戒指,丝毫没有一点剥削童工的愧疚。
距离白马会还有一年,是该离开的日子了。
走着走着,天星终究还是没能绷住,忍不住问道:“喂,你给我的那个符号到底是什么?”
这就是天星现在对明心称呼――“喂”。
明心道:“怎么,你见过类似的吗?”
天星摇头道:“没有,但总觉得熟悉。”
明心笑道:“你没见过,我就放心了。”说着迈开大长腿,大步向城门处走去。天星微怔一下,随即一脸懊恼地小跑着追上去。
“喂!你在人家那骗吃骗喝了那么长时间,都不说声再见吗?真是没素质!”
明心叹了口气,摸摸追上来的天星的大头巾,颇为沧桑地道:“少年,你以后就知道,跟小姑娘道别是很麻烦的事情。”
这样说着,突然脚步微顿,叹道:“再说人家也不是不知道。”
越过人来人往的拥挤城门,城外的道路正中,悟远和尚双手合十一礼,看来早已等候多时了。
明心带着天星上前见礼,对悟远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大师。”
悟远温声道:“是禅师让我来送居士。”说完手掌摊开,上面一张金简,一枚玉简。“禅师让我将此两物带给居士。”
明心将礼物收起,没有急着看,先问道:“禅师可曾吩咐了什么。”
悟远道:“禅师不曾。”说完再度取出一只巴掌大小的白玉孔雀,向明心道:“此去长安路远,此物是我个人所赠,以灵石或灵力驭使之可日行万里,算是代静慈师妹感谢居士这一年来开导帮扶之恩。”
天星闻言嘴角微抽,斜斜地也了明心一眼,明心老脸不红,恭敬地接过,诚恳道:“多谢大师,不辞而别,代我向静慈道歉。”
悟远道:“如此,就等着居士蟾宫折桂的好消息了。”
明心修眉斜挑,自信一笑:“一定。”
灵力输入白玉孔雀,孔雀清鸣一声,双翼舒展丈于,载着明心与天星,飞向东南方的天穹。
……
悟远送的孔雀确实是好东西,比起明心骑马的速度要快上数倍,至于消耗的灵石,反正天星敛财有道,明心现在身家颇厚,也就不在乎这百十个灵石了。
空相禅师送的两样东西也都是宝贝,金简上面刻着普济寺的印信,是普济寺僧人行走天下时用的凭证,持有它,只要不是对立的魔修国度,任何的城池关隘都向明心敞开大门,明心可以自由地选择传送阵进行传送,要知道有很多国家与宗门都是不接受外人随意入境的。
而那只玉简,刻录着《慧灵三宝经》,这部经可不是讲道理的经书,而是记录了佛修如何修炼佛宝,使用佛宝施展佛门法术的经典,至于佛宝是什么,明心那日从道场中所得的金轮,就是一件佛宝。
佛宝不同于普通的法器法宝,它是修道者以自身的佛道感悟,凝练佛力而成,明心自是不会炼制这种东西的,当日还是空相禅师亲自出手,强行将明心筑基的契机,凝练成那一只轮回金轮。
拥有佛宝者可以不局限于自身的状态,直接催动佛宝中储存的佛力,施展法术,其道理类似于一个可以直接用神识催动的灵符,而且其中的佛力既可以通过日常的缓慢吸收周遭的灵气而补充,也可以战斗中直接用自身灵力驱动,相当于凭空比别人储存的灵力多出一大截。在佛修当中,就有很多人是专研用佛宝战斗的。
这对于不信佛的明心来说,是目前唯一能够将这一年来偷学的佛道知识用于实处的手段。
现在想想,当初悟远禅师说“缘分所致”,是不是早预料到她与静慈之间的缘分呢?
只是不知被她这么一搅和,静慈今后的修炼道路将走向何种结果。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大师啊!”
旁边的天星莫名其妙地看了明心一眼,也不知道她又发什么疯,继续丢他的骨筹去了。
……
孔雀东南飞,千里一徘徊。明心一路走走停停,阅便这一程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连着飞行加传送,终于在距离白马会开始还有三个月的时候,进入大唐王国的疆土。
中洲是天下第一大洲,中土大唐,是天下第一大国,纵横百万里,坐拥八千城,可以说一个大唐王国,就是一个小修仙界,其间高人无数,卧虎藏龙,更有数万年来积淀的无比丰厚的底蕴,大唐王国之强盛,即使是四大宗门也不敢小觑。
踏入唐国领土,最先迎接明心的是迎面飞来的五道流光,五名身披重铠的骑士骑着五匹神俊的天马,成一个标准的梅花阵型,拦在明心之前。
只见那五骑骑兵铠甲漆黑无光,手中朴刀雪亮,上面隐有符文的微光浮动,五匹天马也是毛色齐整地棕黄色,身披狰狞的马铠,虽然在空中,但是围拢过来的阵型如地面一样八风不动,威严煞气连接成阵,五个人,给明心的感觉,其气势不下于当初宋国的百人军阵。
这就是大唐王国闻名遐迩的天马骑兵。
为首的骑兵全覆盖的面甲之后传来威严的声音:“请出示度牒。”
明心骑在玉孔雀上,将空相给的金简隔空抛出去:“不知这个可否。”
普济寺的保证,自然是可信的,那骑士接过金简,查看过后,连着另两张玉牌以灵力隔空送还给明心,道:“两位滴一滴血进这玉牌之中,便可作为在我唐国出入的印信。”说完却并不退去。
明心心下了然,分了一个玉牌给天星,以刀瓣刺破指尖,将一滴血滴进去,好在这玉牌没有抗拒她这个异类的血,玉牌微红,几个骑士当即退开,为首的骑士看了眼明心腰间佩剑,拱手道:“祝君武运昌隆。”
明心拱手:“多谢。”孔雀振翅,飞入这万年古国。
第170章 暴雨孤峰
身为天下第一大国,唐王国的强盛与普陀佛国截然不同,在这里,明心终于再一次见到的全民修炼的景象,而且远比宋国还要繁荣。
即便是在边境的乡村,也能看到成队成队的人类孩子们在成年淬体修士的带领下,刻苦练习着体术,使用着帝国统一下发的修炼功法,向着成为一名淬体修士而努力。
而在城中,更是随处可见书院、官府设立的教习所,还有数目众多的民间小宗门,为几乎每一个有炼气资质的人和优秀的淬体者,提供进修的场所。
在这里,只要是在有人烟生活的地方,无论走到何处,都能看到携带着刀剑的武者,都能看到天空中修士飞行的轨迹,都能看到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穿着统一的制服,前往遍布全国的深林秘境中历练。
或许是因为白马会的临近,这种现象更是明显,明心一路走来,道修、佛修、儒修、魔修,还有没有确定路数的各类散修,无论是何种修士,何种人种,都能在这里看到。
人多的地方是非最多,在偏僻的地方,不时能发现修士斗法残留下来的痕迹,唐国不禁止修士之间争斗,只要不违背唐国的法律,修士间的个人恩怨并不在其管理范畴内。
而只要有人胆敢违背法律,就要有准备面对唐国遍布全国的情报网路,强大的国家暴力机制,和无数顺着官府发布的悬赏找上门来的各路修士。
而这些法律禁止的内容,包括杀戮平民,还有劫掠持有朝廷核发的身份玉牌的国民和来宾,当然,没有身份玉牌的人也很难进入唐国国境,就比如明心刚才遇见的那样。
这些法律都刻印在玉牌当中,其中有一条明心尤其注意,那就是――持有身份玉牌的化形的妖族和灵族,只要没有签订魂契认主,拥有和人类国民一样的权利。
明心早听闻唐国大国气度,兼容并包,却也没想到他们会明确将化形妖族纳入国家体系的保护范围内,这一点着实是意外。
仔细看自己与天星的玉牌,就会发现相比较她的,天星的玉牌上红晕要稍微淡些许,明心仔细观察过路上其它普通人的玉牌,色泽都是与她的相近的淡红色,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有其他的化形妖族,无法确定天星的玉牌颜色是否与他的半妖血脉有关。
……
这一日上路,天空黑滚滚地,空气中满是沉闷的气氛,整个乌云下的世界如同一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等待着被点燃,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