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奴-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饭桶,废物!…朕为何不杀了他们,为何不杀了他们…朕的八旗将士啊!…祖宗龙兴之地竟然被贼兵如此荼毒,叫朕如何有面目见列祖列宗啊!…朕要杀了他们,朕要要了他们!…”
康熙好像疯了一般在那大吼大叫,忽说一句这,忽又说一句那,让人不知他究竟在说什么。甚至从一名侍卫的腰间抽出佩刀拿在手中四处挥舞,咆哮万分,众人都被吓得大气不敢喘一声,唯恐被盛怒中的皇帝一刀杀了。
“皇上息怒!”
闻讯赶来的裕亲王福全是世祖之子,康熙的哥哥,听到大帐这边动静后,他忙带人赶了过来,一到大帐就看见弟弟在那挥刀咆哮,不禁吓了一跳,忙上前一把抢过康熙手中的刀,然后示意太监们赶紧将皇上拖进帐中。
有裕亲王出面,太监们忙依令将有些失常的康熙拖进帐中,福全又不放心,担心弟弟气火攻心,有个什么好歹,吩咐侍卫们赶紧叫御医来。
帐内康熙被太监们拖进去后,突然就晕了过去,如此一来更是吓坏众人,御医赶到后把脉一瞧,说是皇上只是一时被气火攻了心,以致血脉不宁,这才晕厥过去,只需服些清神回血的药方就可清醒过来,当下开了药方让太监赶紧煎药。
外边,恭亲王常宁、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和户部满尚书佛伦、刑部满尚书葛思泰、吏部满尚书科尔坤等官员们相继赶到,纷纷打听着到底发生什么事。
福全从帐内出来后,径直走到还有些魂不守舍的阿兰泰身边,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皇上如何了?”阿兰泰没有马上回答福全,而是有些关切的朝帐内看去。
“皇上只是一时气血不宁晕了过去,无大碍,你快告诉本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皇上没什么大碍,阿兰泰才松了口气,旋又悲愤难耐,动容说道:“回王爷话,宁古塔急报,北征大军已经全军覆没,尚阳堡又有吴三桂旧部复叛,已经占领尚阳堡,贼兵有数万之众,内中更有罗刹人,巴海奏报上说,现贼军主力正进攻宁古塔…”说到这,阿兰泰不禁再次失声痛哭,他这一哭把那些王公大臣们都吓到了,一个个目瞪口呆的望着这当朝大学士。
福全心中也是震惊万分,见那报信的骁骑信正不知所措的望着自己,忙上前拉过他喝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宁古塔现在什么情形?快说!”
那骁骑校见皇上晕厥过去,正担心受怕着,现在又被福全这么一拉,心下更慌,张大嘴巴吱唔半天才说道:“奴才快马加鞭从宁古塔赶来,一进关就进了京城,知道皇上到了围场后又马不停蹄的往这赶,算来已有六天了,贼兵闹事之时是七月初二,现在已过了大半月,奴才来时巴海将军正率军平乱,现在什么情形奴才也不知。”
“废物!”
福全也是心急,但这奴才确实不知,再逼他也无用,松手将他推开,眉头紧锁,北征大军覆没和尚阳堡沦于贼军之手意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现在贼军有数万之众,内中更有罗刹匪军,而宁古塔巴海手下只有数千骑兵,若是巴海再败,宁古塔便要沦于贼军之手,届时贼军就可长驱直入杀向盛京了。
贼军若是得了盛京,我大清列祖列宗之陵寝可就要陷于贼兵之手了,咱们这些爱新觉罗子孙可就成了不肖子孙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几位王爷,皇上醒了,请几位王爷入帐议事!”
福全正不知怎生是好时,陈双喜从帐内出来,告诉他康熙醒了,要见他和常宁、岳乐等王爷。当下福全顾不得多想,忙和常宁他们急步入帐,进帐之后就见康熙正躺在塌上失神落魄的看着头上的帐顶。太监宫女们都被斥了出去,只有随驾的怡贵妃瓜尔佳氏一脸泪水的跪在那。
小说阅读下载尽在中文网更新超快小说更多:htt8yt/
' '
第四十章 罪己诏 御驾亲征
“皇上…”
福全和常宁二人缓步走到御塌之侧,轻声叫唤了一句,塌上康熙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仍是呆呆的望着帐顶。二人一个是康熙的哥哥,一个是康熙的弟弟,是众多王爷之中与皇帝血缘最近之人。二人中又以福全才能最著,幼年之时,顺治曾问其志,福全答曰“愿为贤王”。康熙六年,福全十七岁时即入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宗室之中品性与才能俱佳的王爷之一,深得康熙尊重与宠信。
常宁于康熙十年被封为和硕恭亲王,今年不过二十九岁,是亲王之中最年轻的一位。与其兄福全稳重不同,常宁许是年轻的缘故,有些年轻气盛,常自诩有大将军之材,可领兵百万,平时挂在嘴边最多的便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过时至今日,其却未曾挂帅出征过,三藩之乱时,常宁便请缨出征,却被康熙驳回,因为他知道这个弟弟只是嘴上功夫,浮夸而已,真正要用却是不能的。他宁可这个弟弟当个太平王爷,也不想让他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
同时入帐的安亲王岳乐和康亲王杰书却都是有赫赫战功的,二人都参与过平定三藩之乱,是宗室之中领军的翘楚人物。岳乐是太祖努尔哈赤七子阿巴泰之子,论辈份是康熙的爷爷辈。他年轻时曾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张献忠,作战十分英勇,且颇具谋略,率部击斩了大西王张献忠,由此被晋升为贝勒。之后由于他在工部及宗人府的政绩,被擢升为安郡王。虽说五十多岁的人了,但身子骨却不亚于年轻的时候,老当益壮得很,平日里也很喜欢和小辈们在一起,是个既让人尊重又令人讨喜的一个老王爷。康熙此番木兰围猎将他带上的的目的便是想待罗刹平定之后,以他为帅出征准葛尔。
康亲王杰书是礼亲王代善的孙子,与康熙平辈,是其堂兄。顺治六年杰书袭爵封为郡王。顺治十六年,因其伯父巽亲王满达海被追论前罪,最终被追夺谥法及碑文,降爵为贝勒。满达海之子常阿岱亦因父罪而被降爵为贝勒,礼亲王一系的爵位由杰书承袭为康亲王,同时任正白旗旗主,三藩之乱时出任奉命大将军,成功平定耿精忠叛乱,并率部击溃台湾郑经部,战功卓著。且现在正值壮年,也是康熙夹袋中可以用之为帅的宗室。
岳乐和杰书进帐之后,见康熙躺在那看着头顶发呆,都有些担心,岳乐心急之下便轻声问怡妃:“皇上他?”
怡妃没有开口,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岳乐见状,也点了点头,不再去问怡妃,而是走到福全身边,示意他将皇上叫醒。
福全正要叫康熙时,却见康熙突然一跃而起,对外叫道:“传高士奇、张英。”
“奴才高士奇(张英)磕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士奇和张英进帐之后跪拜行礼,俱是心切的看着皇上,方才皇上失态之时的样子可是将他们都吓到了,比起今日所见那猛虎都要吓人得很。
康熙看也不看他们二人一眼,只急着吩咐道:“笔墨,拟旨。”
拟旨?高士奇和张英二人一怔:“不知皇上要拟何旨意?”
康熙神色一动,有些沉重道:“朕要拟罪己诏。”
“罪己诏?!”
帐中众人一惊,这罪己诏历朝皆有,是皇帝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但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现在虽说北征大军没了,关外又有吴三桂旧部叛乱,但无论如何也不够让皇上下罪己诏的程度,即使当年吴三桂起兵反叛之时,皇帝都不曾下过罪己诏,何以今日为这一场败仗就要下罪怀诏呢?这未免有些轻重不分了,所以高士奇和张英二人不假思索便劝道:“胜败乃兵家常有之事,皇上只需再遣良将率精锐出关即可,无须罪己诏,此举于制不妥。”
“记。”康熙并不理会二位学士的劝阻,扫视一眼众人,便朗声说道:
“朕以冲龄之位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夫罗刹国本宵小野蛮,若统领有方,何敢侵我国土,杀我官兵。以全盛之天下,文武之多人,无奈所用非人,实功罕觏,竟使我大军全军覆没。国帑匮绌而征调不已,闾阎凋而加派难停。中夜思惟,业已不胜愧愤。今年正月,复致上干皇陵。祖恫民仇,责实在朕。于是张兵措饷,勒限责成,伫望执讯歼渠,庶几上慰下对。又不期诸臣失算,再令溃决猖狂。甚至大军辱于小丑,兵民敢于无上。地方复遭蹂躏,生灵又罹汤火。痛心切齿,其何以堪!若不大加剿除,宇内何时休息!。。。”
高士奇和和英二人无奈,只好将康熙的旨意迅速拟就圣旨。福全和常宁他们虽不知康熙为何要颁罪己诏,但祖宗之地惨遭兵灾荼毒,俱是感同身受,都有些沉重。
“惟是行间文武,主客士卒,劳苦饥寒,深切朕念,念其风餐露宿,朕不忍安卧深宫;念其饮冰食粗,朕不忍独享甘旨;念其披坚冒险,朕不忍独衣文绣。兹择减膳撤乐,除典礼外,余以青衣从事,以示与我行间文武士卒甘苦相同之意,以寇平之日为止。文武官也各省察往过,淬励将来,上下交修,用回天意,总督总理,遍告行间,仰体朕心,共救民命。密约联络,合围大举,直捣中坚,力歼劲寇。
朕嗣守鸿绪十有六年,深念上帝涉降之威,祖宗托付之重……朕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为朕赤子,不得而襁褓之,今祖宗龙兴之地受刀兵之祸,致疚黔黎,罪非朕躬,谁任其责?所以使民罹难锋镝,蹈水火,堇量以壑,骸积成丘,皆朕之过也。”
一口气宣完自己的罪己诏后,康熙又大声喝道:“陈双喜。”
“奴才在!”
“用印!”
“奴才遵旨!”
陈双喜忙取出康熙的玉玺,在高张二人拟下的“罪己诏”上用了印。
吹干之后,张英将罪己诏呈给康熙御览,康熙从头又看了一次,见无问题之后,吩咐他道:“即刻颁布全国,务使臣民知晓朕之痛心。”
“喳!”
张英应了一声,与高士奇退下办理颁诏之事。待他们下去后,康熙挥手示意陈双喜:“给几位王爷看座。”
陈双喜忙喝来两个小太监搬了四只锦凳递到帐中,请裕亲王、恭亲王他们坐了。
“怡妃你也下去吧。”康熙摆手示意怡妃退下。
“是,皇上。”
怡妃退下之后,陈双喜也知趣的退出帐中,只留康熙和四个王爷在内。
待众人都退下后,康熙当即走到哥哥福全面前,沉声道:“北征大军既没,吴三桂旧部又复叛,朕以为这些贼子定是勾结罗刹,所图不小,故朕决定御驾亲征,将这些宵小贼寇一举荡平,以洗我北征之耻,保我祖宗基业!”
' '
第四十一章 康亲王出关(求红票)
“皇上不可!”
福全、岳乐四人几乎是同时站了起来;御驾亲征这四个字着实是吓到他们了。(g)
福全断然不同意,斩钉截铁道:“皇上乃万金之躯,天下之主,岂能轻易涉险!”
常宁有些激动的嚷道:“王兄说得是,我大清难道没人了吗,要皇上亲自领兵出征么!”
岳乐的脑袋也是摇得跟拨浪鼓一般,“巴海不是说了嘛,他已领军平乱,皇上何须要御驾亲征,只需调兵拨些钱粮支援就是。以臣看来,吴三桂的这些旧部就算和罗刹人勾结上,也掀不起大浪来,残兵败将难道还能翻了天不成!”
“吴三桂活着的时候都没能闹出天来,现在死了,就凭他那些旧部难不成还真能打到北京城来吗!”康亲王杰书心中一动,当即请缨道:“皇上,区区贼寇不值为道,臣请领兵平乱,不出三月,定当将这些吴逆贼匪荡平!”
“臣弟不材,也愿为皇兄分忧!”
常宁一听杰书请战,忙也上前一步,要自请领军平乱。
“这…”
御驾亲征的念头是康熙刚刚脑子一热想到的,现在见王爷们都反对自己御驾亲征,不由有些踌躇。
福全见状说道:“皇上,臣记得康熙十年吴三桂从云南起兵之时,皇上都未曾有过御驾亲征之念。以那时吴三桂之势,皇上都全然不放在眼里,只调兵遣将予以各个击破,今日关外之局面,比之当年差之甚远,皇上何以有这御驾亲征之念的。再说,皇上若是御驾亲征,朝廷必为之震动,别的不论,且这兵马粮草就是庞然大数,臣听闻朝廷为了筹措北征大军,已然是费尽心力,若皇上再要御驾亲征,这准备自不能与他人出征相同,粮草车马所费甚多,于国于民都不适合。臣建议不若由康亲王为抚命大将军,由其领京营精锐出关赴,坐镇盛京,统吉林、盛京、宁古塔兵马,居中筹谋,调精兵以平叛,此方为良策!”
听王兄竟然提议杰书统兵出关,常宁不乐意了,轻哼一声,扭过头去,一脸的不快。他这神态动作康熙和福全他们都看在眼里,却是谁也不理会他,康亲王杰书倒是有些过意不去,但想到这是为了祖宗基业,心中也释然了。毕竟关外乃爱新觉罗家龙兴之地,又有高祖、显祖、太祖太宗陵寝在,万万疏忽不得,要是常宁去了,说不得会出什么大乱子。
“安王你的意思呢?”
康熙不置可否,想征询一下岳乐的意思,毕竟岳乐历经三朝,军阵之事经验丰富,听听他的不会有错。
岳乐微一沉吟,点头说道:“臣以为裕亲王说得在理,皇上万不可御驾出征,现在宁古塔情形未明,不妨先派人去探明情况,若是巴海已然平了这些贼兵,那朝廷自不必再派大军出关,若巴海无力平贼,则由康亲王统兵出关,如裕亲王所言,坐镇盛京,统筹各部兵马,合力平贼。”
“既然安王也这么说,那朕就再等等?”康熙想了想,好像岳乐说得不错,自己就是太急燥了,刚才一听北征大军覆没和吴逆占了尚阳堡,就气得一时失了方寸,现在想来,倒是大可不必。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堂堂大清国难道还能被罗刹和吴三桂的那些残兵败将给翻了天不成。
“那好,朕这就派人去宁古塔探明情形,另外也让明珠做好准备,万一巴海平不了这些贼军,康亲王即刻出关,切不可使贼军惊了太祖太宗陵寝,否则朕如何能进太庙见列祖列宗。”
“皇上圣明!”
福全和岳乐同时赞了声,常宁一脸失望,闷闷不乐。
康熙顿了一下,又怒道:“彭春无能,致我大军覆没,传朕旨意,着索额图即刻查抄彭春府邸,将其家人尽数充为旗下之奴!另传旨巴海,让他将北征大军覆没详细急回报于朕,查访有无生还将士,战死者朝廷皆要抚恤,该赏的要赏,该罚的要罚,总不能因为吃了败仗就不去管这些阵亡家士。朕总不能寒了他们家属的心…”
正说着,却见阿兰泰又慌里慌张的闯进了御帐,没等康熙问他,就“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急道:“皇上,吉林将军新柱遣人来报,有万余关宁贼军自罗刹境内突然侵入吉林,现已占双城子、瑷春、延吉、白都讷、越图们江、哲陈、苏完、鸭喇古等地!新柱领军奋战,终因贼兵势大,难以抵挡,只能退缩乌拉以待援军,请皇上火速派兵援救!”
“你说什么?”
阿兰泰的话让康熙整个人懵了:吉林怎么也会有贼军的!
“快取地图来!”
岳乐一个激灵,知道不妙,忙让人取地图来。待地图取来之后,岳乐急着将地图摊开,目光落处正是吉林,右手食指轻轻划过,越看越是心惊,失声叫道:“不好,贼军这是兵分两路,一路取吉林向盛京,一路取黑龙江、宁古塔攻盛京,若是吉林与宁古塔有一不守,盛京危矣!”
“贼军哪来这么多兵力的!”
福全万分震惊,若是岳乐说得没错,何以如此数量之多的贼军竟不为人知晓的,他们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皇上,事不宜迟,请马上传旨让康亲王火速出关!绝不能让贼军合兵于盛京城下!”
岳乐这时也慌了,贼军只一路还好,可集重兵迎头痛击,宁古塔城又城高墙高,贼军若想南下盛京,必要阻于宁古塔城下,时日一久,必定兵疲力竭,那时康亲王再统大兵出击,定可一战而定。但现在贼军兵分两路,阻了宁古塔一路,还有吉林一路,这二路只要有一路阻不住,贼军就可长驱直入盛京,那时真的危矣!
康熙也清醒过来,很快恢复镇定,在地图上反复查看之后,果断下令:“传朕旨意,康亲王杰书为抚命大将军,即刻率大营前锋、骁骑官兵出关!”
“责盛京将军安珠瑚派兵援救乌拉!”
“传旨回京,让明珠赶紧调集京营各部出关,由康亲王统领!”
“传朕旨意给巴海,宁古塔若失守,朕就砍了他脑袋!”
“传旨,明日天亮,御驾返京,朕与护军营先行回京,余者随大队一起走!”
' '
第四十二章 巴海之死(上)
七月十七,格尔格萨河,鲜血将河水染得通红,浸泡在水中的尸体已经发白发涨,豆粒大的绿头苍蝇“嗡嗡嗡”的在露出水面的尸体上不断盘旋着,让人呕心的蛆虫不断的在腐烂的伤口里拱动。
因为人马的尸体太多,以致于这一段河水竟然不再流淌,成了一条死河,散发出难闻的臭味。在腥臭难闻的血水中,赫然飘浮着百十条鱼,不知是它们受不了血水还是因为闷热缺氧而死。
岸上到处都是丢弃的武器盔甲,撕烂了的旗帜东倒西歪的插在地上,偶有无主的战马发出几声嘶鸣声,提醒着人们,这里还是战场,战斗也还没有结束。
身受重伤的巴海已经将手头上最后的力量,由都统傅锡里统领的一千六百名镶白旗精锐骑兵全部押了上去,他已经孤注一掷了,他已经没有选择了,因为他不能输。
“将军,不能再打了,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副将塔世克满脸是血,皮铠都被划破,勉强挂在身上,左胳膊处的伤口还在涔涔的渗血,不顾伤口还在流血,他哭叫着跪在巴海的面前,苦苦哀求巴海把这最后的一点人马撤下去,赶紧逃回宁古塔,不然就全完了。
仗打的实在是是太惨,塔世克手下三个佐领满员六百骑兵只一轮冲锋,就死了一大半,一想到那些八旗儿郎不甘心的眼神,塔世克就心如刀绞。战前的豪情壮志早已荡然无存,这会只想离那些贼军远远的,越远越好。
塔世克的哀求让巴海勃然大怒,因为受伤的缘故,他已经提不起鞭子去抽打这个想要逃跑的部下,只能怒目瞪着这个胆小鬼,吼叫着:“谁再敢言撤,本将军砍了他脑袋!”
仗打到这个份上,对于巴海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毫无半分赢的希望,但明知是输,明知再冲的话就会全军覆没,巴海还是毅无反顾的决定冲锋,因为他是个不认输的满州勇士,哪怕他老了,他仍然不肯认输。他不相信自己的八旗精兵真的奈何不了那些躲在火铳后面的贼兵,他不相信那些由乌合之众组成的骑兵,真的能够与骑射天下第一的八旗兵打成平手!
巴海已经杀红了眼珠子,身后的郭泰也负了伤,但和将军大人一样,他的表情很坚定,对于塔世克这个胆小鬼他同样看不起,望着远处正在列队向这边缓缓压过来的贼军,郭泰的牙关咬得紧紧的,眼神中满是复仇的火焰。
“杀,杀,杀!”
巴海面色狰狞的对着一众已经胆寒的将领们叫道:“都统死了参领上,参领死了协领上,协领死了佐领上,全死光了本将军上!有敢言退者,一律阵斩之!”
富罗罗、塔格士等将领被巴寒的寒光射得犹如掉进冰窖,他们没有疯,但他们必须服从军令。
罢了,要死就死在这,死得像个满洲勇士吧!
从宁古塔一共带来了五千八百名骑兵,现在就剩下不到两千,说不心疼是不可能的,望着格尔格萨河里的尸体,巴海其实也是痛彻心肺。但他不能让部下们察觉到自己的痛心,他不能让部下们有一丝撤退的希望,他要前进,他要冲锋,他要亲手砍下贼军首领的脑袋,他要亲手向皇上发回报捷的奏报!
“傅锡里!”巴海精光一闪,陡然大喝一声,因为喝得太用力,胸口的伤势为之一动,让他忍不住“嘶”了一声。
“末将在。”
都统傅锡里全身披甲,打马从阵前跃出。
巴海重重的朝他点了点头,“冲锋吧!”
“将军!。。。”
傅锡里好像有话要说,但是却被巴海毫不留情的打断了:“执行军令!”
傅锡里露出痛苦的表情,盯着巴海看了片刻,终是应道:“喳!”一拉马头,对着麾下一千六百名骑兵挥手吼道:“进攻!”
“杀啊!”
一千六百名镶白旗的骑兵沿着死去战友的进攻方向,再次吼叫着向对面的贼军冲去。
…………。。
前方喊杀之声震天,赵强却心若止水,立于马上冷冷的望着清军的最后一击,身形不动,心无他念。身后,“驱逐鞑虏,复我华夏”的明黄大旗迎风飘扬,身前,近卫师团的几千杆火铳已经举起,骑兵师团的战马在不断骚动,马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