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土佐之梦-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户清种和女婿十时连贞(立花四天王之一),都是立花宗茂的得力家臣。
“我个人还有一件私事,想请教城户殿下,或许还要请吉冈殿下参详。”我笑着对两人说道。
“不敢,请金吾殿下尽管垂询便是。”城户知正显得有些惊讶。
“啊,说是我个人的事,不如说是简妮特的心愿吧,”我打出了简妮特的幌子,“她曾经说,希望她的孩子景七郎能够迎娶大友家的女子,而我也给了她承诺……刚才看到城户殿下,我忽然想起来,立花家的家主誾千代xiao姐,今年似乎只有九岁,而且尚未婚配是吧?所以想请两位代为参详一下,不知犬子是否有这个荣幸,能够和誾千代xiao姐结缘呢?”
“这个……”城户知正看了吉冈鉴兴一眼,“能够与金吾殿下及简妮特公主的孩子结缘,自然是弊家主的荣幸……可是,据外臣的浅见,或许会有些不顺利吧。”
“请城户殿下直言。”我稍稍前倾了身子,显得非常认真。
“先,因为家主是老家主唯一的子嗣(长女政千代十二岁时已夭折),所以家主的夫婿自然是要继承立花家的,与哪家结缘,应该要经过主家同意才行;还有,听说简妮特公主的那位令郎已经受洗,加入了天主教,那么老家主大概也会有所介怀吧!”城户知正想了想说。
“金吾殿下莫怪,外臣也认为不适合,”吉冈鉴兴欠了欠身,“那位景七郎公子,今年似乎还没满三岁,可是誾千代xiao姐,不过四五年间就可以招婿了……外臣觉得,至少是等不到景七郎公子元服的时候。”
“啊,是吗?……那么就只好放弃了,真是遗憾啊!”我摇了摇头,“不过,我对立花老大人确实非常敬佩和倾慕,这样一番情谊,希望两位能够替我向立花老大人和大友金吾殿下转达。”
“是。”两人一起躬身答应。
“另外,犬子希望联姻的事情,也希望两位能够向几位家老重臣的家族转告一番,以加强我吉良家和大友家的关系……以犬子的庶子身份,大概就适合和几位重臣家族联姻吧!”我又说道。
……,……
对于大友家的使者,待遇自然和伊东父子不同。为了表达对他们的重视,我安排近侍统领佐竹宣秀亲自将他们送往松尾城,安排在城中的天守阁中。
等到佐竹宣秀回来,我问他道:“吉冈殿下和城户殿下,在路上和你说了什么没有?”
佐竹宣秀点了点头:“两位殿下说,对父亲大人的随和态度十分感激……而关于父亲大人的委托,既然也是主家公主的心愿,那么一定会切实的传达。”
“这样就可以了,”我满意的点了点头,“稍后吩咐下去,说我晚间要宴请今天到来的四位殿下,一定要准备得丰盛一些。”
“是。”佐竹宣秀答应道,步子却很有些迟疑。
看他这副样子,我知道他心里肯定有什么疑惑,于是主动问道:“怎么了,是有问题想问吗?”
“恩,”他点了点头,“是关于景七郎弟弟的事……他今年才两三岁,父亲大人为什么急着为他定亲呢?”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我笑着问道。
“应该是拉拢大友家吧……可是,那么就应该和大友亲族联姻,为什么父亲大人要选择大友家的诸位重臣呢?”
“因为我想拉拢的,就是他们啊!”我望向桌上的一份情报,“大友家已经不行了……前两天的时候,宝满城才刚失陷,家中一片惊忙,大友金吾却将奈多夫人的侍女头领收进了房中,一两天都没有理事,不仅诸臣不满,奈多夫人也气得差点自杀,而大友金吾平息纷争的方式,就是重新启用了奈多夫人的兄长、耳川之战后被罢黜的田原亲贤担任加判众,另外还任命次子大友亲家也担任加判众。”
“父亲大人,只凭这么一件事,是不是太……?”佐竹宣秀看着我。
“啊,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其中还涉及信奉宗派的问题。”我笑了笑,“奈多夫人出身丰后国奈多八幡宫大宫司家,自然是信奉神道教,之前就和大友金吾多有矛盾。他们生育的三个嫡子中,长子义统信奉禅宗临济宗,次子亲家(德塞巴斯蒂安)和三子亲盛都已经跟着大友金吾皈依了天主,深受大友金吾的喜爱……还有那位正受宠的侧室,她同样信奉天主教,而且正好是大友亲家正室田原夫人的孀居母亲。”
“居然有这样的事情!”佐竹宣秀明白了,“也就是说,家中说不定会生教派争端和继承人争端是吧?”
“教派争端已经生了。”我点了点头。大友宗麟这个人,年轻时还是比较英明的,虽然同样痴mí天主教,却在三十二岁时正式皈依临济宗,取法号“宗麟”,以维护家中的团结。可是,年纪大了之后,却越来越昏庸了,不仅正式皈依天主教,而且将家中财政nong得一塌糊涂。去年耳川之战时,居然将臼杵郡的许多寺社、神社、佛像和古文书破坏了许多,以至于引起了当地豪族的强烈反感,也让现代宫崎县北部近世之前的史料大量丧失(弗洛伊斯《日本史》)。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友家的诸重臣为了解决争端,将大友亲家和大友亲盛全部过继了出去,分别继承田原宗家和田原庶家,这才保住了大友义统的地位,也暂时维持住了家中的稳定。而后田原亲家因不满兄长义统,和岛津义久勾结,事后被罢免所有役职,并且没收所领;可是,大友宗麟在临死前,却强令义统赦免田原亲家,于是亲家不久又担任了大友家的加判众,掌握家中的内政。
依如今的形势,大友家可谓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而我完全可以成为大友家的救星。如果之后我有了更大的展,那么利用大友家的内1uan,让景七郎入主大友家也并非难事。现在放出风声,以景七郎拉拢大友家各重臣家族,可以说这个计划的第一步。
虽然这种考虑有点长远,不过,景七郎netg人的日子也同样很长远……所以肯定能赶得上吧!
第一百二十九章:岛津攻略(上)
第一百二十九章:岛津攻略(上)
送走吉冈监兴及城户知正两人时,我方已经将臼杵郡大致平定下来。次日,我留下生驹家长、寒川元隣的东祝Ь谱な匮痈裕时静恐髁攵揽ぃ恢蓖平搅硕ū卑兜厍U庖丫咏艘炼业暮诵牧斓兀炼缸邮贾崭嫖业谋菊笮卸牛环矫孀魑依Q赝竞雷宓恼信疲环矫婀┪易裳障蚬男问疲ü歉缸恿┑男鹗觯叶匀障蚬约暗航蚣矣辛烁惴汉透羁痰牧私狻
我们面前的耳川,又名美美津川,流经儿汤郡中部,将这一郡分成面积大致相当的南北两部分。河流两岸的区域,镰仓时代时叫做新纳院,是日向国的稻米主产地之一。而所谓的“院”,即是镰仓时代之前,朝廷为了收取、储存和保护粮食,在偏远地区所建立的土垣堡。除了新纳院以外,日向国还有真幸院、三俣院、穆佐院、饫féi院、土持院、栉间院、救仁院这七院,早期分封领地时,基本上是以这样的“院”为区划单位。例如平安时代时宇佐八幡宫的田部氏,因为管理着土持院,后来就改为了土持氏;岛津家第四代家主岛津忠宗的第四子岛津时久,获封新纳院一带,因此就成为了新纳家。
无论是在日向国诸豪族中,还是在岛津家各分家和支族中,新纳家都是最为颠沛的一家,从这一家的遭遇,可以完整的看出整个日向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早在室町时代之初,新纳家才刚入封不久时,就遇到了足利尊氏和足利直义兄弟争权,然后被直义方的日向守护畠山直显赶到了诸县郡南部的救仁院;之后畠山家没落,伊东家崛起,新纳家受宗家之命,迁移到诸县郡南部的饫féi院,和栉间院的伊作岛津家一起抵抗伊东家;可是,两家之间很快就生了争端,然后新纳家的领地被伊作岛津家夺取,宗家只好另外把原救仁院西部、临近大隅国的边陲地方给他们,将岛津丰州家转封到饫féi;后来他们和伊作岛津家达成和睦,家主新纳忠续将侄女常磐姬嫁给伊作家的家主善久,生下了岛津忠良(岛津贵久之父),等到岛津忠良势大,新纳家也得到了奖赏,重新获得了整个救仁院;然而,二十年前大隅国肝付家崛起,和日向伊东家结盟,新纳家又被赶出了领地,亡命到诸县郡北部的佐土原地区苦苦支撑;近年来岛津家完成统一,渐渐夺回了大隅和日向两国,新纳家总算看到了曙光,可是岛津家久却选择了佐土原城为本处,新纳家只好接受安排,迁移到萨摩国边陲的大口城,并担任岛津家久的与力。
如今守备新纳院高城的大将,正是新纳家家主新纳忠元,对于他来说,算是回到了最初的惣领。除了他以外,目前在岛津家久配下的,还有岛津丰州家家主岛津朝久,岛津朝久亲兄、北乡家家主北乡时久,以及北乡时久的女婿、岛津家久的从兄、继承岛津相州家的岛津以久这几人,统领着岛津家的大约一万军势。
很显然,这些人都是岛津一门的亲族,而在目前的岛津家中,也基本上只有出身亲族的武士能够参与决策,可以说是完全的任人唯亲。从主持政务的家老伊集院忠栋、川上忠智,主持外jiao的桦山善久,到主持各方面军务的岛津义弘(féi后方面总大将)、岛津岁久(féi后方面副将)、岛津家久(丰后方面总大将)、岛津以久(丰后方面副将)、岛津忠长(岛津义久从弟,继承伊作岛津家,水军大将),全部都出自于岛津家的分家或支族。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正是岛津家的难缠之处。
自镰仓时代获封南九州三国以来,岛津家开枝散叶的度极为的惊人。二代忠时的时候,分出了中沼、阿苏谷、山田、伊集院、给黎、町田等庶支;三代久经的时候,分出了伊作岛津分家;四代忠宗时,分出了佐多、新纳、桦山、北乡、石坂等支族;五代贞久,分出了庶支的川上和総州、奥州两分家,之后由岛津奥州家继承宗家地位,从此岛津宗家家主世代称为陆奥守;八代家主久丰,又分出萨州、丰州两大分家;九代忠国,分出桂、迫水、喜入等庶支,以及相州岛津分家,并以第三子岛津久逸继承已经绝嗣的伊作岛津分家,这也就是岛津贵久的曾祖父。
除了宗家的繁衍能力惊人外,各庶支也不落其后,尤其是伊集院家,在第四代伊集院忠国时,一口气生下了四十八名子女,因而势力大增,分出伊贺仓、日置、麦生田、大重、鹪⑼燎拧⒎伤伞⑺谋尽⑷胱簟⒛舷纭⑺上隆⑼杼锏却罅渴В灾劣诘笔钡牡航蜃诩业诹叶降航蚴暇梦死K坏貌蝗⒘怂呐遥缓笥职炎约旱呐薷牡账镆良豪稻茫⑶抑笥旨付攘觥5搅讼衷冢」芤良杭沂堑航蚣曳殖鲎钤绲闹ё澹幢冉У闹ё迳踔练旨腋院眨抑饕良褐叶埃壳罢H巫诺航蜃诩业谋释芳依现啊
正是由于分家太多,亲族太广,岛津家百多年来一直内1uan不断,为宗家的地位争得头破血流,直到岛津贵久继位才算彻底梳理清楚。而他之所以能够上位,也多亏了连番的机缘,并且经过了连续三代人的努力。
第一代,是岛津贵久的祖母常磐姬。她是出身新纳家的美人,在丈夫岛津善久早逝后,接过了伊作岛津家的家主之位,不久又得到了相州家岛津运久的倾慕,以保证她孩子(岛津忠良)的地位为条件,嫁给了岛津运久,而她的孩子就同时继承了距宗家血缘最近的伊作家和相州家。
第二代是贵久的父亲岛津忠良。当时的岛津宗家非常弱xiao,家督岛津忠兼的名份也有问题,他本来只是第三子,早早的过继到了颖娃家,只因为两位担任家督的嫡兄先后早逝,没有留下继承人,才靠着萨州家岛津实久(岛津义虎之父)的支持,返回宗家继任了家督,并且娶了实久的妹妹,改名岛津胜久;然而继位没几年,胜久就和实久生了冲突,不得不将萨摩守护的役职给了实久,还差点被迫让出家督之位。于是岛津忠良趁机介入,将嫡子岛津贵久塞给胜久为养嗣子,成为宗家德继承人,次子岛津宗将(岛津以久之父)和三子岛津尚久(岛津忠长之父),则分别继承相州家和伊作家。
第三代,自然就是岛津贵久本人。他将萨州家岛津实久和宗家的胜久一起流放到丰后国,之后又挡住岛津实久的反击,迫使他向宗家屈服,将家主之位让给嫡子义虎后归隐,并安排岛津义虎娶了自己的长孙女阿平(义久长女)为正室;丰州家则是被伊东家赶出日向国饫féi城,只能前往萨摩依附岛津贵久,去年耳川之战获胜后,才重新回到日向国,从岛津家久手中获得宫崎一郡的领地。
或许是鉴于这种情形,岛津家才会采取现在的做法吧对于宗家来说,那些亲族都是需要拉拢的;而要想提拔人才,遍布整个南九州三国的亲族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选择;甚至联姻,基本上都不会脱出各分家和支族的范围。例如现任家主岛津义久,为了加强和伊作家的亲叔父岛津尚久之间的羁绊,便娶了尚久的同母妹妹hua舜夫人为正室——也就是他自己的亲姑姑。
这种治家方式,固然有利于保证家中的凝聚力和忠诚度,但是亲族的能力却是个问题,若是所托非人,很可能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目前在岛津家中主持事务的这些亲族,居然大都是才能出众之辈,在各自家族中也算得上一时俊彦,而这些各分家、各支族的俊彦,似乎就全部集中出现在这个时期,从而铸就了岛津家目前的强大。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岛津宗家的统一和崛起,才让这些亲族有了挥的舞台,从而越了各自的先辈……谁知道呢?
我现在能够确定的是,想消灭这样的岛津家,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对于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即使我消灭了岛津宗家,几大分家中就会冒出一家来继承,和新任的守护为敌;再狠心将几大分家全部灭掉,然后还有那一二十家岛津支族,然后各支族还有庶族……不用怀疑,他们绝对有这样的韧xìng,对于任何一家岛津亲族而言,宗家的名份就意味着三州守护,就意味着绵延数百年的家名,就意味着可以统领遍布三州的亲族,是绝对要争取的。
除非我对南九州保持几十年的压力,或者像信长历史上对待武田家那样,将一门亲族全部消灭,才能够阻止这种情况。可是,前一件事情我无法做到,毕竟我不可能将精力都放在南九州;后一件事的话,面对亲族比武田家多上几倍的岛津家,估计连信长都不一定能够完全铲平。继承他地位的丰臣秀吉,虽然击败了岛津家,还谋杀了岛津家久,却依然任命义久为萨摩国守护,任命义弘为大隅、日向两国守护,勉强分化了岛津家的势力;关原之战后,一统日本的德川家康,也没有动岛津家的萨摩国、大隅国和日向诸县郡领地,之后还三度和岛津家联姻,两度迎娶岛津家女儿为将军正室,使岛津家成为除皇室、宫家和五摄家之外,武家之中唯一出过江户御台所的家族。
想到这些,我对信长jiao与的攻略任务,感到了极大的为难。面对盘根jiao错的岛津家,能够拿到日向国,我觉得就已经是极限了,再继续压缩,势必会受到岛津家的强力反弹,倒不如迫使他们降伏了事。不过,按照信长的xìng情,这种程度显然是无法令他满意的。更何况,如果拿不下大隅国,蒲生家就没地方转封,我吉良家也得不到南伊予;至于萨摩国,则是预定给利家和良之的领地,他俩和我有着二十年的jiao情,又跟我转战了这几年,我总不能让他们没了前途——看看北陆的中川重政和佐佐成政,以及初步在日向国站稳脚跟的蜂屋赖隆,他们同样是母衣众出身,都即将是一国或半国守护的地位,可是论功绩的话,他们或许还比不上利家和良之吧
这真是件为难的事情,比面前的日向攻略要为难得多。
……,……
九月中旬,我在耳川河口修建港城,命名为美美津城,留蒲生宣秀的南伊予本部留守,然后率三万军势渡过耳川。作为先阵的井伊宣直,很干脆的击败高城新纳忠元部的袭击,将一千余人赶回了城中。他立刻飞马向我报捷,同时放出侦骑,控制住周围的态势。
等到我的大部队抵达,高城的敌军依然依托西面的五层空堀守备着,而井伊宣直还在外围另行构筑了两层,然后转攻为守,以少量军势围困高城敌军,其余的人严密监视南部的动静。期间另外一股千人xiao军向他挑衅,试图yin*他继续向南深入,他很明智的没有搭理对方。
这让我非常的欣慰。很显然,这就是岛津家的“钓野伏”战术了。如果井伊宣直沉不住气,向南追了上去,肯定会受到岛津家主力军势进攻。对方兵力占优,还有地利优势和布局优势,井伊宣直那四千东伊予足轻肯定不是对手,轻则挫动我方的锐气,打1uan我的部署;重则被对方驱赶败兵倒卷过来,趁机攻击我的主力。
“去年的耳川之战,大友家就是这么被击败的啊。”我向井伊宣直感叹说。
“我方的军势,有本家的常备为中坚,自然不是大友家可比的。而父亲大人,也不是大友金吾。”井伊宣直笑道。”
我轻轻点了点头,转向秀景问道:“萨摩的岛津义久,大隅的岛津义弘,现在有什么动静吗?”
“四天之前的消息说,他们的军势已经完成集结,总人数在一万五千左右,驻在萨摩北部的大口城,但是会用在哪个方向,现在还不明确,”秀景指着桌上的地图解释,“大口城位于萨摩、大隅、日向和féi后四国jiao界地带,用到哪个方向都很方便,可以支援日向。可以守备大隅,甚至还可以攻略féi后。”
第一百二十九章:岛津攻略(中)
第一百二十九章:岛津攻略(中)
“攻略féi后应该不可能,除非岛津家完全放弃日向国……可是,岛津家久手中还有一万军势啊。”细川真之说道。
“真之殿下所言甚是。”我赞同的说道。
“金吾殿下,”听我这么说,伊东义佑忽然躬下身子,“老朽斗胆,恳请金吾殿下借兵三千,前往攻略诸县郡东部旧领,为大军安定侧翼方向。”
“大膳大夫年事已高,不妨安居中枢,参与机要为宜。而我也多有借重大膳大夫的地方呢。”我客气的拒绝道。
“金吾殿下可是信不过老朽?”伊东义佑看着我,神情非常认真,“老朽自知愚鲁,以致丢掉领地,也难怪金吾殿下疑虑……但是,本家在诸县郡东部还是很有影响的,如今借大军之威,定能马到功成。届时就算岛津家意yù支援日向国,也将不得不绕道大隅国南部,从而为大军击破岛津家久孤军赢得几天时间。”
听了他的话,我面上沉yín不语,心里却快的权衡着利弊。不得不说,他这番分析非常合理,提议也很有价值。果能如此的话,对我攻略岛津家久确实很有帮助。而我也明白,他这样做,是真心想替我立下功劳,以便在安定日向国后,确保能够收回原本的旧领,并且在国内事务中获得更多的言权。
毕竟是曾经统一日向国、获得幕府相判众地位和从三位官阶的一代英主啊虽然晚年有所懈怠,沉湎于文芸之道,以致被称为“九州的今川义元”,但是眼光还是有的,一旦奋起,也很有一番坚定的决心。
“大膳大夫的心情,我能够理解,”我看了看他满头的白,“只是,您毕竟年事已高……”
“请金吾殿下放心,老朽虽然年长,尚可征战一阵,为大军效力自赎,”伊东义佑指了指身边的儿子伊东佑兵,“即使不成,还有犬子可以顶上来。”
“既然大膳大夫有这番气概,我愿意率本部军势襄助,请宣景殿下允准。”蜂屋赖隆也请命道。
很显然,他也想立下一番功绩,以便折服日向国豪族,同时也拉拢曾经是国中最大势力的伊东家。这样一来,我倒不好拒绝了,于是同意了他的请求:“既然赖隆殿下有心,那么就请率中伊予全部四千军势出吧另外,我会让米原家的一千人也随同出阵。”
“若能如此,就最好不过了”蜂屋赖隆高兴的接受了命令。
我点了点头,看了看躬身施礼的伊东家父子俩,郑重jiao代道:“请三位记住,克复诸县郡东部旧领后,尽量以稳守为要,不用急着扩大控制区域。即使南部的北乡家主动挑衅,暂时也不用理会他们。”
“是。”三人同时领命。
次日早上,他们率五千军势离开了主力,前往诸县郡东部的绫城。那座城是伊东家极盛时期的“伊东四十八城”之一,城守绫氏一族,向来在伊东家的配下,直到去年才投靠岛津家久,如今形势大变,肯定愿意再回到伊东家。而我虽然少了这五千人,剩下的军势仍然出岛津家久一倍有余,而且还有自家的四支常备为中坚,所以还是坚决的向南推进,一直到达儿汤郡南端的都於郡城。
都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