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土佐之梦-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你回应得很好,”我颇为赞赏的点了点头,“小早川隆景这是缓兵之计。其实他已经明白,本家是一定要向mao利家动手的了,说要给时间让他们详查,不过是想赢得转移兵力的时间。如果你还先向我请示,一来一回就不止半个月啦”
“主公是说,小早川隆景知道这是我方的讨伐借口?”前田利长问道。
“当然了。秀吉殿下或许只是怀疑,但是小早川隆景肯定明白,”我微微一笑,“你想啊,mao利家水军归他掌管,中枢的事情也有他负责,是否接应河野通直,他难道会不清楚吗?”
“那他为什么不说破呢?”前田利长很是奇怪。
“说破?他有证据吗?没有证据,那就没有办法辩驳,反而会因为质疑我的信誉,让两家的关系更加恶劣,不利于下一步的jiao涉事宜……”我挥了挥手,“好了,你去通知今治方面,期限一到,立刻跨海进攻小早川隆景的備后国”
“是”前田利长领命而去。
接到我的命令,信景召集阿bo、祝焦煌蛭迩Ь疲鞅负投ê!⒎黚o两支分舰队,以义景为副将,竹中重治为军奉行,于六月中旬向備后国动了进攻。这一国是小早川隆景的直领,因为是他主张迎击我方,所以在国中并没有安排多少军势,主力已经全部调往了长门国。之所以这么配置,一方面是出于对我主攻方向的判断(因为我本人带着四支直属备在长门国对面),一方面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公心。这样一来,信景倒是轻松了不少,很快就在備后国沼田川河口登陆,然后迅占领了附近地区,将濒海的三原城团团包围。
与此同时,岛津家久也奉命出阵了。他率领津岛备、莲池备、萨摩国众、丰前国众,共两万两千余人渡过关门海峡,在长门国下关港登陆。mao利家明白没有办法阻止,开战之初就干脆的放弃了这座港口,将最前沿阵地设在九公里外的胜山城。这座城是大内家配下长门守护代内滕氏的居城,也是严岛之战后大内义长最后笼城的地方。当时的城主,是二十二岁的内藤家家主、mao利辉元的亲表兄内藤隆世(其父隆时是隆元正室尾崎局的长兄),mao利家以饶恕大内义长为条件,让他自尽献城,于是内藤家嫡流断绝,由隆世的叔父、亲近mao利家的内藤隆net继任家督,依然在mao利家担任着长门守护代之职。
如今守卫此城的,也正是这个内藤隆net。不过,他目前在mao利家的处境并不算好,因为mao利家近些年一直在削弱外样的影响力,他在长门国影响力已经大减,虽然是家督辉元的亲舅父,却在前几年受到谗言,被迫提请了效忠mao利家的起请文,并且迎奉出自mao利家庶族的女婿穴户元盛(内藤元盛)为嗣。这次迎战我方,mao利家把他放在阵前,可以说是作为试探的炮灰,不仅没有安排多少兵力,甚至连他的嗣子元盛,都被留在mao利辉元的本阵之中,没有参与防守城池。
鉴于这种背景,胜山城并没能坚持多长时间。岛津义弘仅用了三个时辰,就破开了城池的防御,然后率先阵突入城中,将城中的千余守军全部歼灭。内藤隆net本人在绝望中奋战,被义弘麾下的川上忠坚击杀。
战告捷,岛津家久自是大喜,很快就率部前进至胜山城,依托城池设下了本阵。
第一百四十二章:毛利之战(中)
第一百四十二章:mao利之战(中)
见到我方战力突出,而且锐气正胜,原本驻于美祢郡秋吉台的mao利军主力立刻撤出长门国,向东退往周防国的山口高岭城。
他们如此干脆,倒是在我的意料之中。自大内家崛起以来,周防、长门两国作为其本处,就常常被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后来mao利家入主两国,同样是作为整体,废藩置县时正式合并为山口县。而无论是以前的大内家,还是如今的mao利家,在长门国的力量都很是薄弱,国中除了内藤家、已经灭亡的厚东家(大内家之前的长门守护)以外,差不多就没有什么有力的豪族。所以,在大内家统治时期,担任周防守护代的陶家、担任丰前守护代的杉家、以及担任石见守护代的问田家,都是出身周防国的大内家支族,只有长门守护代是出身长门国的藤原北家内藤氏,而且在大内家的地位比其余三家要低得多。
正因为如此,除了胜山城以外,长门丰浦郡和相邻的大津、美祢、厚狭三郡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据守的据点,而之前mao利家本阵所在的美祢郡秋吉台,虽然是扼守长门国萩城、周防国山口高岭城、周防国防府城(长州藩立藩时,这三城正是候选居城)这一条纵贯线的关键地带,但是并没有什么据点,因为这里是日本最大的喀斯特山地(现代的秋吉台国定地质公园),既不适合建城,也不适合耕种。
mao利家之所以没有死守胜山城,估计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若是在胜山城决战,一旦失败的话,由于附近除了海边的长府城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退守和重整旗鼓的城池,结果就是一溃千里的局面,这对自家的声望将是巨大的打击。那么,与其冒着这样的风险,还不如将其作为试探我方战力的弃子使用,反正家中的地盘够大,而且还有现成的炮灰。
他们这么一退,弊端就落到我方了。如果我们继续进军到美祢郡,不仅无法获得合适的前线据点,而且将要面对萩城、山口高岭城和防府城的三城联防。这三城中,萩城城主是覆灭大内家的偏师主将吉见正赖(正室是大内义隆姐姐,儿媳是mao利辉元的姐姐),目前由吉川元net进驻;山口高龄城城主是市川经好,其妻市川局曾以孤城抵抗大内辉弘的反扑,目前是mao利辉元本阵所在地;而海边的防府城,则是小早川隆景率水军守备,修建有不少的工事。可以说,其中的任何一城都不那么容易攻克,对方却还能够相互应援。
岛津家久明白了这番情势,一时间也不好继续深入进攻,于是就地开始加固城池,摆出一副准备长期对峙的模样。另外,他还遣佐竹宣秀攻击两公里外临海的长府城,作为新的后勤补给基地。这座城是后来长州藩支藩长府藩的藩邸所在,目前却只是内藤隆net继任家主前的居城,在主居城胜山城陷落后,城中已经是一片空虚,所以佐竹宣秀很轻易的进驻这座城池,然后修整城下的港口,将后勤补给基地由下关港移来此处。
我知道,岛津家久并不是真的想长期驻守,他修缮城池的目的,还是想吸引mao利家主动来攻。他目前作为主力的直属备和萨摩国众,都是以野战见长,攻城能力并不是那么突出,对付作为弃子的胜山城还行,但是进攻有过万余军势驻守的坚城,那就非常勉强了。而且,即使他想长期据守,岛津义弘也极有可能会反对,这一万五千国众,是萨摩国的大半部分青壮年劳力,他还需要他们回去秋收呢,怎么能在这里干耗着?
或许,mao利家也是打着这个主意吧他们放弃决战,除了忌惮我方的战斗力外,也是想等着我方主动退兵回去进行秋收。
于是两方之间就这么对峙了起来,局势似乎就按照mao利家的预期展着。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十天之后,攻克了三原城的信景接受竹中重治的意见,放弃了进一步扩大战果,转而率阿bo、祝焦诤投ê!⒎黚o两支分舰队前来周防,对濒海的防府城起进攻。
小早川隆景肯定没有想到,装备舰炮的护卫舰会如此可怕。他之前虽然见识过一番,但那时我才从琉球远征回来,战力还未完全恢复,而且目的只是扬威,并没有认真的攻城。可是,信景这次出征,乃是继任家督以来的第一次,也是他第一次担任总大将之职,麾下的众人自然要竭力表现一番。这样一来,小早川隆景的三原城就悲剧了,先是被舰炮打得千疮百孔,然后又被近两万军势强力突进,没多久就宣告陷落。
不知道他看见信景突然加入主战场,是否已经猜到三原城的命运?那时候,備后国的消息说不定还没传过来吧。而面对强大的舰队和优势的敌军,他又会怎么应对呢……
“禀报主公,防府城已经被家主拿下,小早川隆景退往山口高岭城和mao利辉元汇合。岛津殿下得到消息,立刻率胜山城守军出阵,和防府城的家主呈掎角之势进攻山口。”服部正成这样和我汇报道。
“辛苦你了。”我点了点头。对于信景和岛津家久取得的战果,我自然是非常欣慰。可是,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事情实在是太过顺利了,小早川隆景也实在太容易被打败了。
对于隆景的能力,别人也许会因为他屡次受挫于我而小瞧,我却是非常清楚的,那可是历史上曾经纵横濑户内海的人啊虽然一直以来,他都被我越时代的水军压制着,而且我出于恶趣味,还一个劲的挑他下手,很是打击了他在mao利家中的威望。但他率近万主力守城,似乎不可能那么不堪一击。
“小早川家的水军何在?”我沉yín着问道。
“之前是停在防府港,防止我方以水军强行登陆,”服部正成回答,“不过,经过定海、伏bo两支舰队的攻击,防府港已经成为一片废墟,连运输船队上的军势上岸都颇为艰难……所以,臣下和水军的诸位认为,小早川水军差不多是覆灭了吧。”
“是吗?”我点了点头,感觉轻松了许多。目前在周防和长门的军势,无论是信景军还是岛津军,都是跨海远征作战。这种情况下,后勤补给乃是重中之重,所以我才会以二见光成的安澜分舰队镇守关门海峡,并且拒绝了他前往攻击防府的要求,直到信景到来才达成突破。
而就在这时,前田利长进来禀报:“二见大人听闻小早川水军覆灭,特地派人托臣下转达恭贺之意,并且请命率分舰队进攻萩城港”
还真是说谁就来谁啊我忍不住笑了。这个二见光成,功利心极强,对于战事向来非常积极,之前让他驻守关门海峡,恐怕是闷坏了吧这不,一听到去了小早川水军的威胁,立刻就来请战了。
而他提出进攻位于长门国北部、面临日本海的萩城港,倒是正好和我的想法相合。这样的话,将会对萩城的吉川元net形成牵制,让他不能轻易出阵支援南部的山口高岭城,也等于是间接的支持了信景和岛津家久的山口攻略。看来,对于目前的形势,他还很下过一番分析的工夫啊。
就冲他这份认真和专注,也应该给他一些奖赏作为鼓励。
“你派人告诉他,说我允许了,”我点了点头,“不过,出阵之前,他要在周防滩一带仔细巡逻两遍,确保没有小早川水军后才能离开。”
“是。臣下一定切实向二见大人转达。”前田利长躬身离去。
然而,三天之后,我立刻为这个决定后悔不已。
正如我所当心的,小早川隆景的确不是易与之辈。之前他面对我方水军在濑户内海的优势,很明智的选择了收缩力量,近几年来几乎没怎么出过港口,甚至连能岛的村上武吉都被他打去了屋代岛当渔民。可是,这一次决战,他明白将是关系mao利家前途的关键,于是放弃自家居城三原城的海上防御,将水军全部带往了周防国,并且将能岛水军重新召集了起来,全部配置到防府港守备。
当定海、伏bo两支舰队到达防府城时,和我所料的相反,小早川隆景已经得知三原城陷落、我方水军主力转进周防的消息,他自知不是两支分舰队的敌手,于是将水军全部撤入了附近佐bo川的支流隐蔽起来,并且放弃了防府城,将城中带不走的军资全部一把火烧掉。而等到二见光成的分舰队离开关门海峡,他立刻令麾下水军出击,覆灭了我方的一支运输船队,而且失去防备的长府港和下关港破坏殆尽,甚至还侵扰了九州这边的门司港。
这样一来,缺少了转运的船队和港口,岛津家久部短时间内将无法得到九州的军粮和军资补充,战斗力和军心势必会大为下降。甚至连信景部,都要面临着缺少军粮的危险,他们驰援而来,不可能携带太多的军粮,本来是指望九州的补给或者防府港的缴获,可是现在防府港的军资已经被小早川隆景自己烧毁,九州方面的运输船队也已经覆灭,两方面都指望不上……
“是臣下失察,请主公允许臣下谢罪”服部正成将自己的太刀放到面前,然后跪伏了下去。
“这不怪你,”我苦笑着说道,“对方是孤注一掷,而且是早有预谋,你当然现不了……毕竟,你的人手有限,又是在不熟悉的敌方境内侦察。”
是啊,这件事确实怪不到伊贺众头上。那么该怪谁呢?
怪二见光成?我知道,他出战心切,巡逻肯定不怎么认真。可是,他的这个xìng格,我是非常清楚的,如果不是我先存着敷衍的心思,就不会让他负责这件事情;而且他即使认真巡逻,也照样找不到深藏狭窄内河的小早川船队。
怪佐竹宣秀太过疏忽,丢掉了后路?那也不成,没有水军,莲池备也被岛津家久带走,他拿什么守备长府港?小早川水军的焙烙火矢,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能够率战力低下的四千丰前国众挡住村上武吉上岸的企图,并且抢先回镇胜山城,这已经可算是立下了功劳。
要怪,只能怪我们长期的麻痹大意吧小早川水军虽然一直避战,却不是因为胆怯,而是为了保存实力,好在关键的时刻挥巨大的作用。如今,他们就正好挥了,不仅切断了我方的后勤补给,而且切断了我方的海上jiao通,我现在甚至都没办法联系那三支出征的分舰队,让他们回援关门海峡。
目前这形势,只好看岩松经定、二见光成,还有信景、竹中重治甚至义景的分析能力和反应能力了,关门海峡生这么大的事情,总该能传到他们耳中才是。而周防、长门的战事,就看岛津家久和信景他们的吧
……,……
等待的日子,无疑是非常的难熬。不过,想到两方水军实力的差距,以及各军势、各分舰队的将领,我不久就镇定了下来。无论如何,我的实力还是稳mao利家,就水军来说,只要任何一支分舰队来援,都有歼灭这支小早川水军的实力。这样大的差距,不是某次战术上的胜利就能拉平的(正如珍珠港事件一样)。而我也相信,防府城的竹中重治和岩松经定手握两支分舰队,即使不知道关门海峡的事情,也会很快派部分舰支前来九州,试图和我这边取得联系。
然而,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岩松经定没来,小早川水军倒派人求见了。
来人是小早川水军麾下乃美水军的头领乃美宗胜。他亲自驾着一艘小早船,前往门司港向我方投书。在门司港等候消息的坪内景定不敢怠慢,立刻把他带来天神山城。
“外臣是奉小早川中务殿下的委托,前来向太常殿下请求议和的。”他开门见山的说道。
“议和?”我微微一笑,心里更加的笃定,“眼下小早川殿下已经控制关门海峡,切断了我方的联系和后路,正是形势大好啊为什么突然要议和呢?”
“中务殿下认为,此战的起因,完全是出于误会,”乃美宗胜见我态度如此笃定,言辞间更加的小心翼翼了,“由于误会而擅起干戈,致使两家的忠勇将士流血牺牲,实在没有必要,而且对于双方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因此,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中务殿下愿意放弃目前的优势,以换取两家之间的和平。”
第一百四十二章:毛利之战(下)
第一百四十二章:mao利之战(下)
“小早川殿下这番悲天悯人的情怀,倒是很令人感慨,”我点了点头,“只不过,既然已经有了争端,那就必须要有一个结果才行。否则的话,争端依然存在着,将来免不了还会生战事,让双方继续流血牺牲……所以,除非mao利家愿意臣服,我才会考虑收兵。”
这番话,实际上就是拒绝了小早川隆景的要求。以目前这个胶着的态势,以及战事进行的范围,mao利家绝对不可能表示臣服。
“太常殿下未免太咄咄bī人了吧?”如我所料,乃美宗胜果然拒绝了,语气中很有些愤愤不平的意思,“先别说外臣只代表中务殿下,没有权限决定臣服与否的事情;就算有,外臣也不会同意,太常殿下别忘了,目前控制关门海峡的乃是本家”
“那么就在看看好了,”我合上折扇,微微闭上了眼睛,“请乃美大人就如此回复小早川殿下。”
“……明白了,那么外臣告退,”乃美宗胜低头一礼,站起来向门外走去。可是,还没走到门口,他忽然又回过身来,躬身向我说道,“太常殿下如此笃定,想必还没有收到四国方面的消息……因岛水军的村上亮康大人,正率领着部众前去袭扰今治港,以牵制防府城的水军回援。”
“因岛水军?”我这下真是有些诧异了,“当初在川之江海战,整个因岛不是被我方清理干净了吗?水军统领村上吉充不是已经自尽了吗?”
“不错,”乃美宗胜叹了口气,“实不相瞒,舍妹身为吉充的正室,也一同在因岛自尽……不过,吉充的弟弟亮康殿下,当时却在鞆城护卫公方殿(足利义昭),所以因岛水军并没有覆灭。”
“原来如此。”我放下了心来。既然只是因岛水军的残部,那就没什么关系。蜂须贺正胜目前正留守今治城,以他的能力和四国的海上护卫力量,就算村上亮康再拼命,也没有办法突入港口的。
“对于令妹的事情,我感到十分遗憾。”我简单的说道。
“身为武家之女,舍妹早已有这样的觉悟,”乃美宗胜抬起了头,“而且,亮康殿下同样有了这样的觉悟,临行前已经将幼弟吉亮托付给中务殿下,以延续因岛村上家的家名……如果太常殿下还寄希望于防府城的水军,想让他们及时回援关门海峡,恐怕是注定要失望的。”
“呵呵,四国是本家的根基,岂是那么容易进出么?”我忍不住又笑了,“所以,亮康大人的觉悟,的确是很有必要。不仅如此,他想要牵制防府的本家水军,恐怕是nong巧成拙呢……‘过犹不及’的道理,小早川殿下应该会知道吧?他这么刻意的想让防府水军返回四国,难道以为我方水军的诸位都是傻蛋,会被他牵着鼻子走吗?”
“这……”乃美宗胜忍不住吃了一惊。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我站了起来,准备回到后面的内室,旁边的拉门应声而开,1ù出门后小shì女低头跪坐的恭敬身形。走到门口,我想了想又转过身来,对乃美宗胜说道:“请乃美大人回复小早川殿下,和议的事情,绝对是不可能的。本家的抱负,小早川殿下应该清楚,所以还请他细想一下,凭mao利家剩余这几国的力量,以及mao利家中枢的控制力,今后该何去何从。”
……,……
事实上,mao利家所在的山阴山阳地区,由于土地贫瘠,地形复杂,从来都不是足以争夺天下的资本。虽然分国众多,但国中的石高基本上都在二十万石上下,甚至只有几万石的水平,也就是备前和播磨两国的石高稍稍多了些,过了三十万石的水平,但是这两国一向是赤松家的传统势力,或者由赤松家麾下的被官家臣占领(浦上家、宇喜多家、小寺家、别所家)。所以,无论是之前的“六分之一殿”山名时氏,还是“山阴山阳太守”尼子晴久,实际上领有的石高都不多,一旦遭到强力的挑战,都会很快的败下阵来,甚至因此分崩离析。
mao利家同样也是如此,而且和前两家比起来,或许还有所不如。mao利家起家之前,不过是安芸的一家小豪族,由于家名的原因(大江广元嫡流)和支族的支持(福原、坂氏、坂氏支族的志道氏和桂氏、志道氏支族的口羽氏),担任着豪族联盟的盟主,以抵挡西面大内家的侵袭(后来又加上东面的尼子家),并应付安芸守护武田家的支配。在这个联盟之中,各豪族立场相等,作为盟主的mao利家并没有专断之权,遇事要由众豪族合议决定,只不过后来mao利元就拉拢了穴户、熊谷等家,灭掉了作对的井上家,兼并了吉川、小早川两家,这才建立起一定程度的统领地位,并转化为“mao利两川”的统治体系。
自灭掉出身若狭武田家的安芸守护武田信实算来,mao利家崛起不过三十年时间。之所以达到制霸中国地方的地位,凭借的就是连克武田家、大内家、尼子家、三村家的气势,以及石见银山提供的巨大财力和mao利水军保护下的商业利润。然而在实际上,mao利家对于各分国的统治并不完全,对原本的豪族作出了相当程度的妥协,并且通过联姻来拉拢他们。例如在长门国,内藤家依然担任着守护代,之前被讨取的内藤隆net,姐姐乃是mao利隆元的正室尾崎局;在石见国,除问田家(大内家庶族)外的吉见、益田两大豪族中,吉见家嫡子吉见广赖娶了mao利辉元的姐姐,益田家家主益田元祥娶了吉川元net的女儿,都成为了mao利家的一门众(领广、元通字);備后国中,原守护代山内直通的女儿是mao利元就女婿穴户隆家的母亲,儿子山内丰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