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佐之梦-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分藩法中,幕府允许各藩将领地分给非嫡系继承人,凡获封一万石以上领地的亲族,将可以得到幕府颁发的朱印状,成为低于大名、高于家老的准大名。而分封领地的方式,则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新领分知,就是拨付一部分资源和资金,让亲族召集家中无地武士和领内的浪人,在领地之外开发新田,另立一宗,成为独立的准大名亲藩:第二种是新田分知,将领内新开发的领地分封给亲族,立为半独立的新田支藩,这类新田支藩的领地只计入内高,免除一切对幕府的义务,各藩依然按照分封时的表高承担普请劳役和战事军役:第三种是内分分知,属于形式上的分封,既不从宗家独立出去,也不授予具体的领地,只从宗家领取与分封石高收成相当的廪米,从而保持各藩领地的完整形态(类似于德11幕府御三卿),但和其余两种支藩相比,这类支藩在藩内的权利也要大得多,可以参与藩主相续、各藩联姻和嫡子嗣立等关键决策,代替藩主出任相关的幕府役职,并且在藩主年幼时.理所当然的担任后见。
    另一项开拓令,是配合分藩法而立,也就是给各藩提供可以开拓和分知的新领。新领所在地,是陆奥以北的虾夷岛,为此秀景特地以幕府的名义上奏朝廷,仿照五畿七道的命名方式”将虾夷岛改名为北海道。
    当然,关于这件事情,我曾经在返回京都前给过秀景一些提示,否则他和其余重臣们都不一定能够想到那块地方。毕竟在这个时代,虾夷岛还属于化外之地,只用来流放重罪犯人,任他们自生自灭,而且基本上都会很快的““灭,”掉。一直要等到明治初年,在戍辰战争中消灭了所谓的“.虾夷共和国,”后,朝廷才会把目光投向那边”给予“.北海道,”的命名,并且划分为十一国八十六郡。
    之所以在北海道划1出这么多分国”是因为这块地方实在太大了。整个北海道,领地总面积仅次于本州岛,居于日本四大岛中的次席,在全国总面积中占据了两成还多,相当于九州岛西海道的两倍。那么,既然西海道都能划1出九个分国,为什么北海道不能划出十一个?
    为了统辖这片广大的新领,秀景等人仿照当初开发和守备陆奥地区的先例,在北海道设立了镇守府,由亲潘负责整个北海道的开拓事宜。
    但是和陆奥镇守府不同”他们并不准备设立镇守府将军,而是新设了一个镇守使的名义,以免影响幕府在北海道的权威。
    和可以世袭的将军役职不同,检非违使、镇守使这类“.使,”号官职,按照律令制的规定是不能世袭的。
    按照我原本的考虑,担任镇守使的最佳人选应该是义景。他的北陆道”和北海道气候十分相近,过去后能够很快适应下来。可是秀景却派人送来一封亲笔信,向我请求北海道镇守使的职务。在信中他说了两个理由,一个是义景历练甚少,不一定能够应付得来那些千头万绪的事务”也难以调解各藩开拓团之间的纷争,而万一他能够做到,那么将彻底主导北海道数十年”这于幕府的权威非常不利:第二是他自己的sī人原因,如今幕府的形势已经稳定”诸大老和中老彻底主导了中枢,他作为亲族元勋和首席大老,个人权力可以媲美当年镰仓幕府的北条执权,可是他不愿意担负这样的名份,也对配合我架空幕府将军的事深感不安,因此希望能够离开中枢,尽余年来开发北海道,以此证明他所为完全是出于对幕府的忠诚。
    除了要求这一职务,秀景还在信中回顾了三十年来一直效忠于我的情形,似乎是想为他自己这辈子作一个总结。于是我明白,他是一定要离开中枢了,很可能再也不回京都,而在有生之年,我也不一定能够再见到他。
    想到这一点,我心中忍不住涌起一阵寂寥的情绪。是啊,大家都老了,退隐的退隐,逝去的逝去,正如同秋末冬初的落叶一般渐渐凋零着。最初的三大老中,竹中重治年龄最小,却是最早去世的一个:年龄最大的蜂须贺正胜,去年自觉时日无多,已经辞去了相判众的名义,返回加贺领国隐居:而如今连秀景都开始考虑身后名声的问题,他的年龄,可是比我还小一岁的啊!
    还有正亲町天皇,他今年已经是七十二岁的高龄,却由于“.永贞,”
    这一年号的缘故,至今还勉力支持着没有退位隐居。上次诚仁亲王邀请我前往桂离宫赴宴,就隐晦的向我提到了这个问题。
    我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他急着继位,而是考虑到正亲町天皇的身体状况。按照历史,那位天皇在三年前就该退位了,而他自己甚至在那之前就该因病逝世的。可是永贞这个年号是我亲撰,于我有特别的意义,除非我亲自发话,不然皇室就不好贸然代始和改元。
    或许,是该结束我个人的时代了吧!
    我决定再次去一趟关东,一来是再和秀景见见面,看能否改变他的决定:二来正式确立景次郎的名份,并且对信景的诸子作好安排。
    信景目前有三子两女,嫡长子景次郎于永贞三年在京都出生.由我亲自赐予幼通名:次子是永贞五年甲斐姬所生的景三郎,我去年曾经见过,一个很活泼很受宠的孩子:同年出生的还有长女若姬,母亲是毛利家的天满姬,只可惜天满姬年龄太小,身体也不如甲斐姬健壮,因此这个孩子先天不足,出生几个月后不幸夭折:次女是冬姬所生的嫡女.出生于永贞七年,名字叫做景姬:最后就是年初出生的第三子景五郎了”
    母亲是岛津家的嫡女玉姬,我去年前往关东时,她正怀着身孕。
    目前的三个孩子丰,景次郎自然是继承将军之位,这一点毫无疑问:景三郎母家出自成田氏,家主成田氏长无子,我决定让景三郎继承他的家名,由低长的弟弟成天长忠担任后旦(历史上以氏长养嗣子的身份继任家主)”同时将成田家立为连枝家,领地扩展到武藏国二十万石:至于景五郎”如今已经送往萨摩国,作为岛津义久的养子抚养,日后继承萨摩岛津家的家名和家业,这一点已经得到萨摩岛津、备中岛津和上野岛津三藩的一致保证,义久也已经为他选定了rǔ母,是岛津岁久的养女汤之尾姬。
    汤之尾姬的丈夫是萨州岛津家的次子、岛津岁久的养嗣子岛津忠邻,忠邻的母亲则是岛津义久的长女御平姬,景五郎通过这位rǔ母,不仅强化了和养父岛津义久之间的因缘,而且还能拉拢萨州岛津家和岛津岁久的日置岛津家”可见岛津义久为此颇费了一番心思,也的确是认可了景五郎这位继承h。
    至于景姬,我准备让她嫁入最上家,以此拉拢最上义光。那样的话,最上义光和佐竹宣秀两人中,就可以安排一个人进入中枢,协助幕府加强对陆奥地方的控制,同时为开发北海道的大政提供方便。
    最上家的嫡长子义康,是一位非常杰出少年武士,而且生xìng纯孝,景姬嫁给他不算委屈。历史上秀次被诛时”最上义光受到牵连(女儿是秀次的侧室),义康主动前往菩提寺,为父亲的安危日夜祈祷,连义光都为之感动,亲自向儿子致谢;后来的出羽合战中,最上义光被上杉家围困,也是依赖于他的支援才转危为安虽然如今义康已经正式元服,比景姬要大上十二岁,可是这并不影响两人结缘。现任幕府次席大老井伊宣直,比正室和津也年长得多,如今还不是和和美美,并且在前两年生下了嫡子虎松丸?
    这样一安排,我感觉完全可以放手了,于是叫来直虎,首先向她通报了我的决定,并且进一步告诉她道:“等到从关东返回,主持诚仁亲王继位仪式之后,我将正式出家入道,为宝心院殿、忘忧院殿、还有常芳院和土佐大纳言母子祈祷冥福。”
    “殿下要正式出家么?”直虎反问我道,语气中并无太多惊讶,显然是早已料到了我这个决定,“已经决定在哪里剃度了吗?”
    “就在这东山御所,”我环顾了一下庭院四周,“御所规模并不大,正适合我出家修行。而且,这儿的风景和周围环境,我都非常的喜欢。”
    “这么说,东山御所要改为东山寺咯?”直虎继续问道,“那么妾身和夏津怎么办呢?”
    “你就返回远江领地好了,”我说出了早已考虑好的方案,“宣直今后在中枢的责任很重,恐怕无法兼顾领地和嗣子虎松丸的抚养,我这次去关东,会让他把虎松丸送回领内,由你担任他的后见人主持藩政.至于夏津,她可以返回周景和明子身边,想必能受到很好的照顾。如果她想我了,过来探望也是很方便的。”
    直虎沉默了片刻,叹着气点了点头:“殿下安排得非常妥当,看来是主意已定,才花费了这么多心思既然这样,妾身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希望殿下自己保重。”
    “恩,我会的,你自己也一样。”我微微lù出了笑容。
    说到心智和旨趣方面,诸位侧室之中,还是只有直虎和我最为相似,能够完全的理解我的心情啊!
    既然她也表示赞成,那么我身边的牵绊也就完全不存在了。
    ,
    半个月之后,我把夏津托付给周景,和直虎一同启程前往江户。
    同行的还有秀景的嫡长子秀兴,他把京都所司代的职务交给景政,把藩政托付给支藩家老兼表兄香宗我部秀政,前去接任蜂须贺景胜递升大老后空下的首席中老之职。
    在江户城本丸的松之廊下,我再一次见到了信景和秀景。
    信景只见了我一次,听说我是来主持景次郎继任,当即就离开了房间,直到我为景次郎元服时才从大奥出来。秀景的气sè比去年倒好了点,或许是因为卸下了肩上的重担和心头的大石吧!可是,当我提到我们的年龄,提到我们各自的选择,提到提起北海道和畿内的距离,他尽管早有一番觉悟,却也忍不住再次感慨动容。
    “我知道,我知道兄长,这应该是我们此生最后一次见面了,”他动情的握着我的手,换上了只在第一次见面时用过的自称,“回想起来,当初跟随兄长离开土佐,在兄长手下努力奉公,是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决定。”
    “那么,你能够再听我一次吗?”我心里涌起了几丝希望,“我知道你不想再主政中枢,那么就像我一样回到京都归隐如何?如此一来,平时还能够时常互相拜访,一同切磋茶道,或者相携观赏京都的雪景,观赏京都的红叶和樱花。”
    “京都的红叶和樱花啊”秀景脸上lù出缅怀的神情,好一会儿才恢复平静,接着就慢慢的摇了摇头,“臣下恐怕是无缘得见了。既然选择了出仕,又深受主家的厚恩,就要忠诚奉公到最后一息这是作为武士的坚持和作为家臣的职责啊!”
    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他这个人,实在是过于坚持所谓的武士义理和职责。
    在原本的历史上,尽管长宗我部家设计谋害了他的父亲,连他自己也差点身死,可是继承中山田家后,他依然作为谱代家老努力的为主家奉公,甚至在长宗我部家被改易后,还以六十余岁的高龄,带着秀长、
    宣时这两个儿子,不离不弃的shì奉着年少的家主贞亲。
    相比起香宗我部亲泰来,我待他不知道亲厚了多少,不仅给予广大的领地和崇高的地位,甚至以整个中枢相托,而他自然会加倍努力的奉公,以图报答我的这番厚遇。
    (:真实的历史上,秀景还有一弟秀政,和他一同入继中山田家。他跟随贞亲离开土佐时,即是将家主之位交给弟弟,由他恢复香宗我部家苗字,将直系血脉留在了故土。不过,书中将这位弟弟完全忽略,而香宗我部秀政这一名字,由他的表侄如渊和尚还俗继承)!。
第一百六十五章:归于宁静(中)
    第一百六十五章:归于宁静(中)
    ……,……
    在景次郎的元服仪式上,信景才再一次和我见面,然后遵照我的意思,替景次郎取名为“景次郎弘景”,以吉良宗家家主之位相让。当然,弘景并不能立刻继位,需要得到朝廷的正式宣下才能代替信景,所以信景依然是将军。这是朝廷的礼仪和幕府的法度,我作为知礼守礼的太政大臣,自然不会做出藐视朝廷的事来;而面对如此守礼的源氏长者,朝廷上不乏聪明之人,也自然能够闻弦歌知雅意,遣敕使前往江户宣诏,为六岁的幼家主正位大将军。
    与此同时,我也将源氏长者的名分让给了信景,至于太政大臣之职,朝廷却没有授予他,官阶也依然停留在从一位。毕竟太政大臣是“仪形四海、经邦论道、夑理yīn阳、无其人则阙”的天下师范,正一位更是诸王诸臣之极阶,千年来只有六个人生前获得,都不能够轻易授予,就连我自己,都是在四十四岁后才能获封正一位太政大臣,信景自然不可能超越。
    回到京都,主持了诚仁亲王的继位仪典,我本人出家入道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由于入道之人身份非同小可,无论是朝廷、武家还是佛门,都纷纷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在佛门之中,目前声望最隆的高僧,是已经卸任勘合贸易正使、由相国寺住持转任南禅寺主持的西笑承兑,他将亲自主持我的入道仪式;朝廷方面,特地授予他国师称号,提前将他在佛门的地位确立下来,以彰显这一仪式的隆重;而武家之中,除了幕府中枢、自家的亲藩、在京的藩主、藩世子和相判众外,不少入道隐居的大名也纷纷前来观礼,预计情形将比诚仁亲王的继位仪典还要。
    可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人却一直没来,那就是已经卸任将军的信景。虽然是我亲自将他赶下了将军的位置,但是不可否认,在所有的子女中,他一直是我最关注的那个,也曾经为他花费了最大的心力,即使他后来忤逆了我,我也没有给予什么惩罚,而是按照幕府法度,将畿内的管领权和源氏长者的地位让给了他。
    照理说,就算他不知道我出家入道的事情,现在也该来京都赴任了的。可据我收到的消息,他却借故在江户逗留了好一阵,后来勉强动身上洛了,一路上也是走走停停,流连于沿途的各处名山胜迹之间,显然是心怀不忿,在有意避开我的入道仪式。
    我的这番期待,信景的这番用心,身边的不少人都能看出来。如周景那样的好脾气,也忍不住为此感到愤怒,而直虎则一再的宽慰我:“左大臣年纪还轻,正是意气奋发之时,自然把权位看得比亲情更重……等到他静下心来,或者也进入了暮年,自然能够领悟到殿下如今的心境,体会到殿下平素对他的亲厚和关爱。”
    “阿虎,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是心里总难以释怀啊!”我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我虽然就要入道了,却还没有勘破这些,以后还真得好好修行才是。”
    “要勘破情念,可不是那么容易。古往今来,佛门这么多人,除了空海、最澄那几位大师外,有几人能够勘破呢?就连当今国师,不也在努力恢复南禅寺的旧观和典籍,希望成为一代中兴之祖么?”直虎很乐意的岔开了话题,“不过,殿下不一样,入道之后,至少‘相国寺中兴之祖’的名誉是落实了,东山寺也将成为相国寺别格塔头之一……或许,殿具慧根,能够突然顿悟,勘破这一切也说不定?”
    “突然顿悟?哪有这么轻易的事情啊!”我哈哈一笑,虽然还没有放下芥蒂,心里却也轻松了许多。
    几天之后,由国师西笑承兑和阳光天皇(诚仁亲王)典shì冷泉益子作为见证人,我身着敕许紫sè僧伽梨衣,在东山御所正式出家,改御所为东山寺,取法号为东山寺入道宗一。御所中的所有近shì和shì女都被遣散,各类武家的陈设、服饰、用度也都一体撤去,只留下了随我来到这个时代、又由小夏保管多年的海月刀。另外,相国寺特地渡来一批修行多年的僧人,帮助我处理寺务,服shì我专心清修,还有之前的近shì统领胜贺野周信,由于不愿意离开,因此求得藩主周景的许可,将胜贺野支藩世子的名分让给弟弟,也随我一同在东山寺出家。他的这份心情,我不好随意拒绝,只好收他为徒,让他依然随在我的身边。
    事情既毕,观礼的诸藩主返回京都,各入道隐居大名也纷纷告辞离开。然而,这时候东海道方向却行来了一支的队伍,其规模之大,连东山寺的我也被惊动,忍不住带着周信来到寺外的山崖边远眺观察。
    或许是信景终于到了吧……我心里这样想着。可是,尽管距离颇远,我依然看出队列的排场比信景的要小很多,而且旗帜虽然是白sè,上面却还带有家纹,并非是由石清水八幡宫护持过的源氏白旗。
    “周信,能够看清旗上家纹的样式吗?”我向身边的周信问道。
    “回禀东山殿,看得不甚分明,待徒儿再仔细分辨看看,”周信有点惭愧的回答,然后以手搭在额前,又仔细看了片刻,终于看出了一些端倪,“恩!似乎是二引两…切竹笹……是东北的羽前藩最上家!”
    “最上家?”我疑huò的反问道。
    “不错,是最上家!”周信再次确认说。
    “那应该就是了。”我点了点头,心里却更加疑huò。真是的,最上家这时候大举上洛做什么?他们要参勤,也应该是在江户啊!
    不过,我并不需要费心猜测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今信景还没到京都,京都只有兼任山城国守护代的周景、兼任伏见城代的义景和兼任京都所司代的景政,最上家既然来了,肯定要首先前来东山寺拜见,到时候我自然可以清楚他们的来由。
    最上家也没有让我久等,当天晌午时分,他们才在涉成园附近安顿下来,家主最上义光便带着礼物,专程从京都来到了东山寺。我尽管已经不怎么在乎昔日臣下们的忠谨,也很少接见外客,却也对最上家的这番心意感到十分欣慰。
    于是我让周信吩咐前来通报的知客僧:“出羽守大人远来不易,东山殿愿意破例接见。”
    客僧领命而去,不久就带了两位武士过来。其中一人年过不huò,应该就是最上家家主最上义光,另一约十六七岁,估计是他的后辈子侄。两人一进方丈堂,立刻深深拜伏在地上,由最上义光通名道:“在下羽前最上义光,拜见东山殿!”
    “出羽守不用多礼,”我笑着点了点头,“如今我已是方外之人,当不得如此参拜,请正身叙话吧!”
    “感谢东山殿!”最上义光再次深深一躬,方才正身坐好,双手奉上了一纸礼单,“得见东山殿尊颜,在下深感荣幸……这里是在下奉上的些许礼物,原本难入东山殿法眼,好在礼物都由东北带来,包含着本藩的一片诚心,因此还请东山殿赏脸笑纳!”
    “出羽守言重了。”我随意的应道,然后从周信手中接过转交的礼单,礼貌xìng的瞟了一眼。可是,就在这一瞟之下,我却忍不住有些心惊:这哪是什么“些许礼物”啊?分明是厚得不能再厚的厚礼!仅黄金一项,就有十余件金制器物和三千贯永贞分判的现金,几乎相当于整个羽前藩年贡收入的一成左右!
    难道最上家有什么事情要拜托我吗?我心中暗忖道。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可要失算了,我既然已经将源氏长者的名义让给信景,又正式出家入道,就绝对不会再次干涉朝政或幕政,以免给后世留下不好的先例。而且,我本人向来长于经营,这些礼物在最上家而言固然是极重,却还远远比不上我之前的收入和如今的身家,也不可能让我为之屈尊。
    所以,我肯定不会为最上家出面的。至于这份礼物么……既然最上义光有这份心意,又说得如此恳切,我也没必要拒绝。
    “那么,出羽守的这份心意,我就不客气的收下吧,”我轻描淡写的把礼单放在身边,和他寒暄起来,同时仔细的打量着他的脸sè,“远道前来京都,路上可还顺利?”
    “托东山殿和左府殿下的福,自天下普请之后,官道比以前好走了许多,一路上也非常平安。”最上义光笑着躬身回答,脸上毫无任何失望的表情。
    “这也是诸藩努力奉公的结果啊,”我继续寒暄道,“出羽守身边的这位少年武士,气质倒是非常的不错,是出羽守的子侄吗?”
    “回公方殿,正是在下的嫡子义康。义康能够得到东山殿的这番赞誉,即使是在下也深感与有荣焉,”最上义光的笑容更加明朗,“不瞒东山殿,臣下此次携犬子来访,一则探望您的大驾,二来也要感谢您的赐婚之恩。”
    原来是为这件事……我在心里暗暗点了点头。的确,我曾经和信景提过,要把他的女儿景姬嫁给最上义康。如今看来,信景已经把这件事告诉了最上家,因此他们才会送上如此厚礼……不过,最上义光居然特地带上嫡子上洛,这也实在太郑重了些,仅仅是这份诚意,就已经不输于他们送上的礼物。
    意识到这一点,我的语气变得更加的亲切:“是左大臣知会你的吧?这样也好,以他的身份,比我更适合主持这件事情。”
    “正是左府殿下派人告知本家,”最上义光又躬去。我发现,他的态度实在太谦恭了些……“本家得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