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佐之梦-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几家摇摆不定的豪族,掌握了近江十二郡中的神崎、爱知、犬上、坂
    田、浅井、伊香六郡之地,即使六角定赖复生,也可以单凭自家的实力
    相互抗争了。但是,剩下的地盘却不是那么好办,那些南近江豪族们尽
    管不怎么待见六角家,但却更不待见他浅井家,一旦浅井家入侵,还是
    能团结在六角家周围抵抗的。况且,浅井家自己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偶尔还会发生点不太和谐的事情。
    浅井家的打算,就是借着信长上洛的东风,将南近江豪族们狠狠收
    拾一番,然后再慢慢吞并。相对于织田家,他们有地利优势,有人脉优
    势,这次兼并南近江,怎么也不至于落在织田家后面大概浅井家
    就是这么想的吧!
    所以,浅井家的唯一要求,就是坚决打倒六角家,不得与六角家谈
    和。信长很爽快的答应了这个条件,而且看上去贯彻得很好。后来义秋
    提出要凭着幕府和六角家的友好关系、说服六角家让开道路时,信长很
    干脆的拒绝了提议。其次,浅井家也愿意和朝仓家保持友好关系。朝仓家的力量,相对
    于浅井家实在太强大了。虽然只领有一国,但是凭着若狭湾的敦贺港,
    朝仓家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可动员的军势超过三万。加贺一向一揆是朝
    仓家的死敌,以三十万人进攻的九龙川战役就不说了,去年还策反豪族
    崛江景忠、一同进攻朝仓家来着,却在大野郡司朝仓景健的大野众面前
    无法前进一步。而作为朝仓家的同名众笔头、拥有八千军势的敦贺郡司
    ,那就更不用说了,在朝仓宗滴当家的几十年里,敦贺众转战若狭、丹
    后及加贺各国,战绩极为辉煌。可以说,以这一郡之力,就能和北近江
    相抗衡。
    对于和织田的联合,朝仓家原本没有多大兴趣。义秋在他们的手里
    ,名份就在他们手里。而他们正是依仗这个名份攻略若狭国,以便打通
    前往京都的道路。到了现在,作为守护的武田家六岁家督,已经被强制
    迁移到一乘谷城居住,成为朝仓家的傀儡,若狭国眼看就要落入朝仓家
    手中。但是,这个时候义秋却变卦了,主动派人前去联络织田家。
    这并不是义秋第一次换赞助商。起先他在南近江,看到六角家不成
    样子,就换到了若狭国,而若狭国同样不给力,于是才换到朝仓家,心
    道朝仓家如此强大,总该稳妥了吧。
    可是,朝仓家却同样出了问题。
    事实上,除了义秋之外,越前还有一家足利家的子孙,就是足利义
    满次子足利义嗣所延下的鞍谷公方一系。当初足利义嗣深得其父义满的
    溺爱,元服之时,礼仪采用的居然是皇室亲王的格式,并且被别有用心
    的取名为“义肆”。可惜后来他终于没有“嗣”成,还因为谋叛而被赶
    出京都,居于越前鞍谷,从此就称为鞍谷殿,居处自然就是鞍谷御所,
    然后一直延续了下来。
    时至今日,这一支早已失去了继承幕府的资格,就连苗字和血脉也
    已经改变。当代鞍谷公方鞍谷嗣知,其实是斯波氏血脉。他的祖父是应
    仁之乱中的最大的火药灌之一、和田山义就齐名的斯波义廉,就是这两
    个人各自在家中挑起继承权之争,从而直接引发了东军、西军的大规模
    战事。结果,越前守护斯波家和守护代甲斐家先后衰落,越前国的实权
    落到了朝仓家手中。之后为了杜绝斯波家重夺守护位置,朝仓家想到一
    个主意,让斯波义廉之子斯波义俊继承了鞍谷家,这样一来,斯波义俊
    本人由“管领”荣升“公方”,却是失去了继承越前守护职的名份。
    鞍谷嗣知正是鞍谷义俊之子,官居从三位参议。参议的唐
    名叫做宰相。他的女儿女房名就叫做小宰相了,正如式部大丞藤原为时
    之女紫式部、少纳言清原元辅之女清少纳言一样。而这位小宰相,是朝
    仓义景最钟爱的侧室,所生之子阿君丸,被指名为下代家督继承人。作
    为舅方的鞍谷嗣知,也因此得到了朝仓义景的重用。朝仓家有一个传统,家督例不掌兵,军事方面由被称为同名众的亲
    族负责,分为直属同名众和敦贺、大野两郡的郡司二内众;再加上豪族
    组成的国众,就是朝仓家的所有军事力量。出兵的标准,是以远国一万
    、邻国两万为原则,往东以东边的大野众为主力,往西则是依靠敦贺众。其中,敦贺郡司由于地位重要,向来作为同名众的笔头,以军奉行的
    名义代行总大将之职。即使是生死攸关的九龙川之战和后来与织田家的
    决战,朝仓家家督也没有亲自出阵过。
    首任敦贺郡司朝仓宗滴,大名是不用提了;次任朝仓景纪,是义景
    的亲叔父,作为宗滴的养子继承敦贺郡司,于今已经隐居了近十年;到
    了第三任朝仓景垙,鞍谷嗣知开始获得了重用。而作为义景的亲信和下
    任家督的舅父,他自然希望宗家的权利更扩大些,为此甚至撺掇义景挑
    起了同名众之间的争斗,以图消弱他们的实力。
    1564年,朝仓家向加贺国发起进攻,义景在鞍谷嗣知的撺掇下,一
    反传统任命了大野郡司朝仓景镜为总大将。朝仓景垙自然不服,和朝仓
    景镜力争,却没能争回总大将的位置,而景镜的理由就是义景所说的“
    此战大野众为主力,总大将应为大野郡司”等语。激愤之下,朝仓景垙
    当即阵中剖腹自杀,向义景、景镜表示抗议。由于这一严重事态,已经
    不得不打破传统,亲自出任总大将出阵加贺国(朝仓氏的当主自己不参
    加国外的出阵起于明心4年,这次是自1495年以来极为特殊
    的例外——当然,这也有可能是顺势而为吧。括号内原文为日文,手打
    意译,如有误请见谅)。
    事后,景垙的弟弟朝仓景恒继承了敦贺郡司、金崎城主的职务,并
    且由于景垙的切腹,争回了作为军奉行代理总大将的资格。但是,敦贺
    郡司和大野郡司两家却从此走上了对立,成为朝仓家灭亡的远因。
    由于朝仓义景的加贺之战大获全胜,朝仓宗家的声望和权力大增,
    而鞍谷嗣知也尝到了甜头,更加卖力的在家中兴风作浪。终于,到了
    1568年6月25日,心怀不满的同名众毒杀了鞍谷嗣知的外甥、朝仓家的
    下任家督朝仓阿君丸,时年六岁。
    这是近三个月后即将发生的事情。至于凶手是谁,朝仓义景没有查
    出,或许根本没有追查。而由于心疼阿君丸之死,朝仓义景无心政事,
    甚至放弃了和织田家一同出兵拥立义秋的机会,将大义名份拱手让给了
    织田一家。
    如果说锐意革新、心怀大志、挟将军以令大名的信长可以被称为“
    今曹操”的话,那么义景就和放弃汉献帝、官渡之战时心痛袁尚之病而
    荒废军务的袁本初有的一拼了,可以被称为“今袁绍”
    细川藤孝看风色的眼光,在那个时代是出了名的。他很快就发现朝
    仓家的危机,劝说足利义秋另找得力的赞助商。于是就有了明智光秀的
    岐埠之行,以及这次的朝仓…织田盟约。对此朝仓家虽然无奈,确实无
    法阻止。好在义秋还有一些义气,想朝仓义景许诺了若狭守护的报酬,
    并指示在小谷城会盟的明智光秀尽力为朝仓家争取。
    在我和明智光秀的会谈中,他作为朝仓、和义秋两家的家臣,一涉
    及到实际内容,就很快的向织田家提出了这个条件。
第七十六章:问题儿童(上)
    第七十六章:问题儿童(上)
    正如历史上那样,为了加强朝仓宗家及自己的权势,鞍谷嗣知通过义景大肆弄权,在家中挑动同名众相互争斗,到了这年的六月底,众人几年间积聚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出来,将鞍谷嗣知的亲外甥、朝仓家的下任家督阿君丸毒杀。(手打小说)
    朝仓义景对阿君丸爱若珍宝,闻此噩耗自然是极为愤怒。可是,整件事情算起来,过错却是在鞍谷嗣知及他本人身上,是他们首先破坏了家中的法度。而且,以敦贺郡司朝仓景恒,大野郡司朝仓景镜,以及直属同名众笔头、安居城主朝仓景健三家为首的同名众势力极大,已经有凌踞于宗家之上的势头,如果大力追查,家中的形势肯定会更加的混乱不堪。为了家族的安定及自身的安全,对于这件近乎于谋逆的重案,朝仓义景只能草草追查了一下,最终将阿君丸的乳母斩首了事——天知道,阿君丸已经年满六岁,早已断奶三年,而乳母也早已无乳可哺,为什么阿君丸还会被乳汁毒杀……
    这件事情让朝仓义景极为伤心,为此甚至荒废了军务,还驳回朝仓景恒出兵的请求。于是,等到信长进攻南近江时,朝仓家却没有按照约定出兵若狭国进行牵制。
    虽然北方的援军没了,但对于织田一家来说,攻下一团散沙的六角家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在历史上就是如此,现在更增加了伊势一国。
    按照地理,伊势国对近畿的影响极大,以伊势为巢穴,掌控整个朝廷的平清盛是最成功的例子;后来的南北朝时期,大和国南部的吉野南朝,能够在幕府眼皮底下坚持五十多年,伊势国就是最大的倚仗。国内的楠正儀、北畠顕能、千種顕経这三人,还曾经一度攻下北朝的京都,击败二代将军足利義詮,斩杀细川管领家之祖细川赖春。
    如今有信长的主力军势出兵南近江,那么伊势国的军势作为偏师,无论是从侧翼进攻南近江,还是经过伊贺威胁大和、山城两国,都是非常方便的事情。而不管选择哪条道路,从能力和声望方面考虑,我都是这支偏师当仁不让的总大将。
    出阵前两天,信长把我叫到岐阜,宣布了组成伊势联军,由我担任伊势联军总大将的决定。联军的目标是初步压服伊贺国,然后牵制南近江的豪族,等到主力拿下南近江,便向大和国的松永久秀进攻。另外,信长还让我命令伊势水军出阵,和北畠、九鬼两家的水军一起向濑户内海进发,寻找三好家的淡路水军决战。
    我考虑到自家水军战阵已经成型,而且战法别具一格,加入北畠、九鬼家水军的话,不仅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且可能干扰自家水军,就提出独力进攻淡路水军的主张。
    “可不要勉强啊如果不能击败淡路水军,切断淡路、讚岐两国从海路支援畿内的路线,就会耽误大事……那样我可饶不了你。”信长以为我是在争功。
    “禀主公,臣下的水军一定能独力击败淡路水军,”我首先向信长保证道,然后解释其中的缘由,“臣下的水军以铁炮为主攻,注重调动的灵活,战法与一般水军不同,如果参杂了配合不熟练的友军,反而会受到干扰,影响战斗能力……至于淡路水军,从三好修理大夫处死无辜的安宅冬康、以十河家的人代替起,就已经衰落下去,而且对三好家离心离德。虽然后来安宅信康接手,战力稍有恢复,却是无法阻拦本家的。”
    历史上的淡路水军,由大大小小十八家中小豪族构成,安宅家是其中最大的一家。安宅冬康入继之后,成功的获得了各家豪族的支持,建立起巨大的威望。在《南海治乱記》中,对他的评价是“深切关心国家前途的仁将”,列于谋将三好义贤、勇将十河一存之上。他的无辜被杀,直接引起了淡路水军的分崩离析。松永久秀见势不妙,连忙撤换了十河存保,换上冬康的儿子信康,却无法再次整合淡路水军众。到了后来,连信康本人也向信长臣服。
    所以,我对击败淡路水军很有信心。在回答信长的话语中,就透露出了强烈的自信。
    “既然这样,我就同意了,”信长点了点头,看着我的目光带上了一些戏谑,“不过,你不担心那两家的水军趁机抢占你的商路吗?”
    “此战是关系本家是否能掌握天下的关键,臣下自当全力以赴。而且,伊势水军并不是孤立的,背后是掌握三国之力的主公,如果有人捣乱,就是破坏主公的大事,他们应该知道后果。”我这样和信长表态道。
    这番话的意思,就是在说,我为了你信长是豁出去了,如果有人给我捣乱,就是给你信长捣乱,为了你自己的面子,以及家臣们的忠诚,想必你会给我撑腰,灭掉捣乱的人吧。
    听到我话中透露的信赖,信长满意的点了点头:“难得你这样忠诚于本家的事业。那么,你就放心的出阵吧”
    ……,……
    九月七日,信长带领一万五千军势从岐阜出阵,然后汇合德川家的一千、浅井家的三千精锐,向南近江腹地进发。一路上不断有豪族率军加入,十一日到达南近江爱知郡的爱知川北岸时,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六万人。
    反观六角家,能够上阵的只有六角义贤父子三人率领的一千马廻众,老巢箕作城的三千军势,以及和田山城田中治部大辅的六千足轻,合计不到万人,其余的豪族大多屯兵观音寺城的十八座支城,名为协助,实际上却是观望。而像蒲生家这样与浅井、织田家关系密切的豪族,甚至预先就和我方达成了默契。
    真正交锋的时间只有十二日这一天。凌晨时分,信长派出了三队人马,渡过爱知川向六角方进攻。第一队由稻叶良通率领,目的是牵制和田山城;第二队由柴田胜家、森可成率领,向观音寺城进攻;第三队是丹羽长秀的三千人和木下秀吉的两千三百人,目标是六角家的老巢箕作城。
    这三队之中,第一队既然是牵制,自然没有发生大的战事;第二队的目标乃是天下有数的坚城,也不会贸然就大举进攻,实际上只有第三队才算是真正打了一战,而最出彩的是第三队的木下秀吉和前田利家两人。
    十二日中午,第三队五千三百人抵达箕作山,立下营寨并召开军议。按照军议结果,稍事休息后,丹羽长秀率部从东面发起攻击,木下秀吉则负责箕作城北面。两人同时发力,但由于箕作城坡度太大,而且山上尽是大树,一直打到下午五时,也没能取得进展,最后反而在守将吉田出雲守的逆袭下吃了一个大亏。初战不利,木下秀吉便提出了夜袭的主张,并且得到了丹羽长秀的赞同。
    当晚,木下秀吉安排自家墨俣城的三百人分散在营地,每人手持两支三尺长的松明,佯装主力蒙骗山上的守军。其余五千主力则悄悄上山,突然攻击箕作城。在这突然袭击之下,城内的守军准备不足,被前田利家率领的先阵突入城中。战到将近天明时分,吉田出雲守终于支持不住,率领残部弃城而逃。
    消息传回信长本阵,信长大喜,亲自向一番功木下秀吉和一番枪前田利家颁发了感状,然后和浅井长政、德川家康率本军出阵,与柴田胜家、森可成的第二队汇合在观音寺城下。结果,观音寺城的全体守军不战而逃,将这座天下坚城拱手让出。以此为标志,作为大名的宇多源氏名门佐佐木六角家从此就成为了历史。
    观音寺城落城,是九月十三日的事情,距离信长离开岐阜只有六天时间,真正的战事则只有十二日的箕作城之战。也就是说,六角家实际上只坚持了一天。抚今追昔,想到六角定赖当年东压北近江、美浓和越前三国,西抗细川、三好家,将南面的北畠、北面的武田两家家督收为女婿,并且独力扶持幕府,身任管领代的英姿,怎能不让人感慨。
    但是在信长势如破竹的同时,我这边的形势却出了一些乱子。
    信长从岐阜出阵的当日,我也从三重城出阵了,身后是为数一万七千人的伊势联军。另外,四千水军也同时从三重港出发,带足给养前往濑户内海,总大将是岩松经定。
    一万七千联军中,我吉良家只有两千人,另外就是北畠家的六千人,长野家的三千人,以及关家、千种家、奄芸三人众、其余中小豪族的六千人。九鬼家的水军也出阵了,却是作为足轻。对此九鬼嘉隆提出了异议,然后我有些不厚道的回复他,按照石高,他们就该出动七百足轻的,于是九鬼只好让部分水军回到陆上,换上了长枪参加联军。
    为了赶上这场战事,信长提前为虚岁十一的茶筅丸元服,取名北畠具丰,担任我的副将,以便为他捞取继承家督的声望。
    结果就是这个北畠具丰,日后的织田信雄,给我惹出了不小的麻烦。
    历史上的信雄,实在是一个头脑简单性格暴虐的家伙,没有多大的能力,却偏偏还野心勃勃。天正七年(1579年),看到信孝先后参加纪州征伐、讨灭荒木家等战役,并且逐渐参与本家的政事,他感受到了极大的鸭梨。与此同时,除了前两年残杀北畠一门外,他却还没有任何可以提到的事迹,在本家的地位也落到了信孝的后面。于是,他非常的不淡定了,私自在伊势与伊贺的国境修建了丸山城,然后以之为据点,率一万余军势进攻伊贺国。可惜他能力实在有限,很快就败下阵来,不仅没能扬名立万,反而被信长狠狠的叱责了一番。此后直到信长去世,除了给他和织田家挽回面子的第二次伊贺侵攻外,他就一直窝在伊势打酱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织田信孝在本家越来越活跃:从加增丹波、丹后的大片领地,率领丹波众、丹后众参与山阴攻略;到攻略武田家时,负责中介武田信玄妹夫木曾义昌降服的重任;直到被任命为四国远征军的总大将,负责整个南海道。
    也许这样看待现在的北畠具丰,对他非常的不公平。他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按照我从现代带来的观念,他的人格还没有长成,即使有过错,也不应该承担责难。可是,对于这个时代从小接受武士教育的孩子来说,十一岁已经是接近成年了,更何况他已经元服,而且担任着一支为数一万七千人军势的副将,直接指挥下的人就达到六千。
    从出阵开始,他就非常的活跃,甚至自告奋勇作为全军的先阵。这样的要求,无论是鉴于他的能力,还是为了他的安全,我都不可能同意。而看到他很不服气的样子,为了防止意外,我特地将他放到了身边,一路看顾着到了伊贺国。
    伊贺国的豪族,自从“伊賀惣国一揆”后,就结成了合议制的自治共同体,共同应付外来的敌人,宛如现代的联邦制国家一般。但是,如果认为他们是一盘散沙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关于这一点,已经离开足利家、目前随我出征的前守护仁木义政深有感触。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时间,如果在这里耽误了太久,就会耽误信长的畿内攻略,那样即使能够征服这里,也是得不偿失的事情。更何况,这些以忍术著称的豪族们并不好惹,他们熟知地形,惯于神出鬼没,几乎都擅长奇袭作战,让人防不胜防。
    所以,参考了仁木义政和服部家新任家主服部正成的意见,我决定以拉拢来解决问题。
    土地非常贫瘠,粮食产量不足是吧?好,我给你们提供粮食。
    工作不好找,没钱买粮食?好吧,谁有本事的,就来我这里谋生活,不用到处找雇主了,看人家服部家,活得多么滋润啊
    你就是一豪族,忍术什么的完全不会?那么你继续安心的种地好了,我只是路过而已,而且还有礼物送上……
    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有服部家居中联络,并且作为现成的例子,好几家豪族都十分配合。
    但这样一来,作为副将的北畠具丰很不乐意了。这是他的初阵,他手上有六千人。可是,按照我的这种方式,他似乎根本就没法取得任何战功。
第七十六章:问题儿童(下)
    第七十六章:问题儿童(下)
    “大将在想什么啊身为武士,不是应该在战场上努力奋战,以敌人的首级作为功勋吗”在我的主帐里,他向我质问道。(手打小说)
    我明白了,这肯定是有人在撺掇他。身为织田信长的儿子,平时不会有人这么教导他的。他可不需要靠首级来博取功劳。
    可能是部下哪个豪族希望立功心切,所以教了他这番话吧而他也不是安份的人,总想显示自己的不凡来,自然是一说即动。
    “请问副将,是谁告诉你这番话的呢?”我用非常正式的口气问他。自命不凡的小孩子嘛,自然是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的。
    “是我自己的想法……”北畠具丰回答道,眼神却是左右闪烁着,大概是说话的人有过交代,请他不要透露。
    我仔细的打量着他,渐渐的,他的脸色涨红了。在人前说谎,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越注意面子的人就越在意。羞怒之下,他干脆别过头,摆出一副鄙视的样子,大声说道:“难道我说错了?带着一国的人,到现在连一战都没有打,大将还算是武士吗!”
    好吧我叹了口气,跟小孩计较什么,和他讲道理是没用的。原本我打算多留两天,将豪族们再疏通疏通,争取让仁木义政作为守护回到伊贺国。这样一来,原本和他的约定就算是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