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志X-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华含糊道:“这个……以后一定会大大出名啦!我们什么时候去拜访他?”
    马谡笑道:“看你急的!那么明天就动身吧!”
第二章 华容决策
    杨华与马良马谡走在襄阳通往江夏的山道上。走着走着,杨华忽然停了下来。马谡问:“杨兄怎么不走了?”杨华道:“你看这周围的山势如此险要,如果在这里打一场伏击战,一定可以大获全胜。”马谡笑道:“你敢情是想建功立业想疯了吧!没有敌人,打什么伏击战?伏击自己吗?”马良接口说道:“此处名叫‘华容道’,的确是一处理想的战场。”
    “啊?华容道?”杨华一惊,这不是关羽把曹操放虎归山之处么?“就在这里?”
    马良马谡都对杨华的反应感到奇怪,马谡道:“杨兄敢情是吃错药了?这‘华容道’有什么奥妙吗?”
    杨华心道,这未来之事现在解释不清楚,于是掩饰道:“主要是这地名意味着我将在这里发迹!你看:‘华’说的就是我杨华;而‘容’者,‘有容乃大’,说明我将在这里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马良马谡听了杨华这等“狂言”都忍不住笑。正在这时,忽听一阵梆子响,两侧山坡上窜出一群匪徒来。为首的一个说道:“呔!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欲从此处过,留下买路财!”
    那匪徒似乎还要继续说下去时,杨华嘻皮笑脸地走上前去说:“行了!剩下的我帮你说出来吧!是不是‘谁若敢说出半个不字,一刀一个管杀不管埋’?”
    匪徒不禁有些迷惑:“你怎么知道?”
    “嘿!老掉牙了!几千年了也不改改?”杨华讥笑道。
    “那有几千年?”匪徒回忆道,“这是我们九寨二十七洞一个月前刚刚定下的统一说词啊!”
    杨华心道,可不是么?我竟然忘了现在是汉朝这个磋,五言律诗才开始兴起啊!正想说些道谦的话,那匪徒却猛然醒悟了过来:“呔!你说那个干嘛?有银子赶快拿来!”
    杨华想起,在以往三国志游戏里,路遇匪徒除了打斗之外,也还可以使用“舌战”予以笼络,自己才刚学会舌战之技,心中一痒就想试试:“这位大哥!光天化日之下明火执仗乃是禽兽行径!想来尔等本是良民,被官府所逼无奈而已!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喂!你怎么不遵守舌战规则?”
    匪徒吼道:“既作强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有你这么多废话!看剑!”说罢,一剑刺来。杨华正摆着舌战架势,毫无准备,竟被他剑刃划伤左臂。
    马谡挥剑直上,抵住匪首。马良急忙拉过杨华,扯块白布对伤口迅速包扎了一下,口中埋怨道:“匪徒无知无识,不可理谕,你和他讲什么道理!”
    杨华苦笑道:“这可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什么破游戏规则,真是害人!”
    马良噗吃一笑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说得真是贴切!想不到杨兄弟在如此危急关头还能出口成章!服了!”
    这时杨华看到计分器上显出一行小字:“杨华对牛谈琴,与匪徒舌战失败,扣分10。”他恼羞成怒,吼道:“扣!扣你个头!再扣看我砸扁了你!”
    正巧一个持枪的匪徒喽罗已经冲近身边,听到杨华没头没脑的怒吼却吓了一跳,愣住了。杨华赶忙双手握住对方长枪,飞起一脚将匪徒喽罗蹬出一丈远。
    杨华夺了敌人武器,抬头一看,一个匪徒正猫腰转到马谡背后企图偷袭,于是大喝一声,挺枪冲了过去。其实杨华并不懂什么枪法套路,只是以前闲来没事在学校体育老师那里学了几招“大陆货”。这时却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选出其中一招,利用枪杆弹性对着匪徒抖了一个圆圈,然后径直一刺:“杀——!”正中匪徒腹部,鲜血并溅。
    马谡回目一扫:“杨兄好一招‘螺旋突杀’!”
    什么?我刚才这招竟是三国志游戏中威力最强的武技“螺旋突杀”?晕!这无非“大陆枪法”而已!杨华心中暗自惊奇。可他那里知道,体育老师那几手,看似简单,其实已是集累了几千年的枪法之精华,对于古人来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场战斗,吃多少亏才能总结出来呢!
    无论如何,杨华现在是充满了信心:“看来我的武力值真有100啊!”他运起长枪,大开大合,前突后杀,带起一片哀号声。
    然而这时,从远处奔下山来的匪兵喽罗已经聚拢过来,形成了包围圈。由于马良武功低微,马谡和杨华必须对他进行照顾,时间一长,未免有些捉襟见肘……
    正在危急之时,那边来了一名书生打扮之人,身背青布包袱,手提长剑,高声叫道:“对面可是马谡兄弟?我来助你!”
    杨华心说,怎么又是一个“秀才遇到兵”?急忙嘱咐道:“那位兄台千万小心!”
    马谡这边却是高兴地喊道:“魏文长来了!这下可好了!”
    什么?魏文长?这个人就是魏延么?竟然不是那个“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莽汉,而是一个书生?杨华一时大跌眼镜。但他马上又转念一想,魏延在蜀汉后期的职务一直都是“前军师”,既然是军师,当然应该读过书才对。却不知道武功是否真的历害?
    抬头望去,却发现魏延剑法果然高超,只见他身边舞起一圈光环,众匪徒喽罗沾上些便死,碰上点便亡。杨华暗自称绝,想到:“难怪刘备入川之时,庞统会命令魏延席前舞剑伺机暗算刘璋,原来魏延剑法已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那为首的匪徒一看不是路,抛下马谡这边,向魏延迎了上去,却是不到两个照面,就被魏延持剑一挥两段!众匪徒顿时群龙无首,唿哨一声,作鸟兽散了。杨华急起直追,却被马良拉住道:“穷寇莫追,算了!”
    杨华发狠道:“他们刚才差点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就这样算了!常言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马谡这边赞叹道:“好一个‘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杨兄真是才华横溢,出口成章!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前去犁庭扫穴!走!”
    众人追杀匪徒,一路来到匪徒山寨大门。但见众匪正在席卷细软财物,准备离去。匪徒看到四个煞星堵住门口,不由得一个个面如土色。
    杨华见状,为防止匪众困兽犹斗,大喝一声:“降者免死!”匪徒呼拉拉跪下一大片。
    马谡拉了拉杨华衣袖,小声问道:“杨兄敢情是想做山大王?”杨华也小声回应道:“现成的兵马怎能不要?”
    这时魏延见机,上前喝道:“从现在起,我们兄弟就是你们的头领!赶快放下手中财物,集合听令!若有违令擅自潜逃者,便如此物!”说罢一剑砍下案桌一角。匪众唯唯听命站到一边,清点之下,却有五百余众。
    随后,派出十人把守寨门,十人巡逻寨墙,十人保管仓库,三十人打扫庭院,余众休息候命。又命人准备酒饭。
    酒菜端上来之后,杨华不很放心,先拿出一个银块在每道菜上沾了一下,说道:“好象无毒。”魏延喝道:“他们敢?!”
    那个端菜上来的小喽罗会意,走上前来,每道菜都尝了一口道:“应无问题。”
    杨华见他乖巧,便问起这些匪兵的来历,原来竟是黄巾余党,在中原被打散之后,本欲还乡,但遭当地官府清算,不得已,只得复又聚啸山林,重新干起没本钱的买卖。杨华心道,想做顺民竟不给出路,有此等官府,合该汉朝江山易主,天道如此啊!
    酒席之间,魏延与大家重新见礼。轮到杨华之时,魏延动问道:“不知杨兄,台甫如何称呼?”杨华一窘,说道:“我只有一个名,未取什么字号,到了这里真也不太方便。”沉吟一会,再抬眼望了望四周的锦绣山川,说道,“我现在就给自己取个字号,‘锦川’!各位觉得如何?”
    马良扬眉道:“姓杨、名华、字锦川!好名字!”
    众人齐声赞美,于是,以后的杨华也被人称为“杨锦川”。
    三杯酒下肚,四人讲文论武,关系迅速拉近。这时杨华先前讲过的那个“街亭战例”又被马谡带到酒桌上来了,大家征求魏延的意见。魏延答道:“从全局看来,以主力攻取天水和路途较远的陇右,却以偏师守街亭,从而使得敌人援军有充足时间,得以从容不迫地全力攻打街亭,这种战况无论如何我军都败算较大,街亭这里多半是守不住的。然而,关中一带的地形我曾留意过,整个战局其实应该这样安排:我军主力应该经过这里——子午谷,直捣长安,也不必派什么偏师守街亭了。只要全力以赴拿下长安,那么,向东,可以扼守潼关,使对方再无援军可以进入关中;向西,可以利用长安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从容不迫地谋取天水和陇右。反观对方,长安被取,拢右一带外援断绝,必然不战自乱。这乃是‘一举定关中’之计。”
    “好计!”杨华称赞道,“这与当年韩信暗渡陈仓,‘一举定三秦’,有异曲同工之妙!”
    马良沉吟道:“计是好计,但长安乃是一座坚城,如果在短时间内打不下长安,受到对方内外夹攻,就会全线崩溃。这是一个危计。”
    杨华心中暗道,当时诸葛亮就是这样评价此计的,且看魏延怎么说?
    却听魏延说道:“由于我方进攻,掌握着出击的主动权,径出子午谷有着极大的突然性。再说,既然原先打算攻打天水,攻城器具岂能没有准备?出其不意,攻下长安的可能性极大。常言道‘兵凶战危’,天下那有完全没有危险的战役?”
    “说得好!”杨华与马谡齐声赞道。杨华转身再问马良:“依季常兄所见,如此出兵的胜算可有几成?”马良道:“约有六、七成胜算。”
    杨华道:“主力取陇右,分兵守街亭的胜算只有四成,而径出子午谷直捣长安的胜算却有六七成,相比之下如何取舍岂不是一目了然了吗?文长兄可真是智高一筹!”
    众人齐声赞扬,魏延连忙谦虚一翻,但杨华暗里观察却发现他其实颇有得色。杨华不禁心中叹道:“这魏延文武都有一套,只是有骄傲的毛病,所以后来才会被武艺低于他的马岱所偷袭击杀。”忽然又想到,眼前三人都是各有其长的高手,如果自己不显露点什么才华,恐怕将来很难慑服他们。
    于是杨华转移话锋说道:“文长兄的文韬武略均为人所钦佩,不知对于天下大势有何看法?”
    魏延沉思许久,反问道:“在这方面,我所获消息有限,一时无法作出评判。不知锦川兄有何独到见解?”
    杨华站起身来,眼望远方,刻意制造气氛,然后说道:“大厦将倾,汉室不可复兴矣!”
    这一句话,说得大家尽皆耸容。杨华却不等大家提问,接着说道:“然而天下之事并非不可为,反而是大有可为!你们看:曹操握有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众望所归,他占了天时;孙权握有江东江南之地,物产丰富,兵精粮足,他占了地利;新野刘备,虽然地域狭窄,其心则大,善于纵横捭合,贯于哗众取宠,集笼络人心之大成,从而手下能人辈出,一旦时机成熟,可以释放极大的能量!他占了人和。这三人,可以称得上是当世之枭雄,他们无一不想重新一统天下!至于其它势力,则是束手待毙的木偶而已!”
    杨华刚一说完,马谡就急不可待地问道:“照你这样说来,天时、地利、人和全被别人占了,我们还折腾什么呀?除了去投靠他们,岂非毫无出路?”
    “非也非也!”杨华笑道,“若在以前,或许是这样。但现在可就不同了,因为有了我……我们几个!请注意我只称曹、孙、刘三人为枭雄,并不是英雄!英雄者,高瞻远瞩,放眼未来,以天下为己任,救万民于水火,兴利除弊,以民为本!因其无私,故而无畏!无私无畏,则天下归心,所向无敌!”
    “说得好!一语道破曹、孙、刘三者的弊端。”马良由衷赞叹道,“我十分向往你说的那种英雄!”
    杨华谦虚道:“其实我自己也很难做到,只是尽量向英雄靠拢罢了。”
    马谡、魏延齐声道:“我们也愿意向这样的英雄靠拢!”
    但马谡又接着说道:“不过,杨兄你刚才所说都是空泛之辞,当不得饭吃!如果我们要在三大势力之外另立山头而不被消灭,具体应该怎样做?”
    杨华继续说道:“曹、孙、刘的势力虽大,就好比是国有企业;我方势力虽微,就好比是私营公司;什么?国营私营的概念不懂?啊,对不起,这么说吧,常言道‘树大有枯枝’,而‘船小好掉头’。我们采用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战略,穿插于各大势力之间,利用矛盾,支持一派,打击一派,对这些庞然大物进行逐步渗透,分化瓦解。同时,在争取到时间之后,我们自己实行一种比各大势力更为优越的政治和军制,制定天机不测之谋,造就机关器械之利,不断发展壮大。时间一长,这些庞然大物就会被我们一口一口地吃掉,到那时,主客易势,太阿倒持,何愁天下不得?可以说,在天时、地利、人和之外,我们zhan有‘智慧机巧’!”
    马良动容道:“杨兄弟分析天下,真是入木三分!令人有着走投无路之中豁然开朗的感觉!”杨华笑道:“更形象地说,应该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么?”
    马良叹服道:“好诗句!杨兄弟的文采令人望尘莫及!不过,能否进一步说明一下,若要在这乱纷纷的天下立足,当首先以何处为根据地呢?”
    魏延也道:“是啊,总不成一直在这里当山大王吧?”
    杨华道:“不错!绝不会永远在这里当山大王。但华容道这个地方也不可小看。那匪首不是曾说这附近还有什么‘九寨二十七洞’么?我们可以一一征服他们,然后把那些兵力招降过来。据我卜算,曹、孙、刘三家将会有一场大战,而最后败北的将是曹操。他最后会带着几百名残兵败将经过这里。这时我们可以在此设伏,把他一勺子烩了,伺机夺下他的一些领土。那不是大快人心的事么?”
    马谡惊奇道:“看你说得这么肯定,是真的么?”
    杨华神秘地说道:“天机不可泄露啊!不过,如果连这点都测算不出来,又怎能么能说zhan有‘智慧机巧’呢?”接着,话锋一转说道:“当然,山大王对周围没有号召影响力,我们也要有一个城市以便休养生息。我看可以选择这里——上庸。”
    马良顿悟道:“有道理!”
    杨华见魏延马谡还在思索,就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的早期立意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而上庸目前正是一个很好的‘夹缝’!你们看,眼下曹操、刘备、刘表、张鲁、刘璋各大势力都不去光顾它,因为它的战略地位不重要。这就给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同时将来形势一变,我们强大之后,它的战略地位又会相当突出。你们看,向西可以夺取汉中,向东可以进攻襄阳,左右进退自如,真是一块好地方啊!”
    “好!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魏延高声叫道,“各位,常言道‘蛇无头不行’。如今,杨华兄弟把天下形势分析得如此透彻,又把今后道路阐述得如此明白,我们不尊他为主公,更待何时?”
    于是,马良、马谡、魏延一齐跪倒:“主公在上,受属下一拜!”
    杨华连忙起身搀扶:“不敢当不敢当!我们不是都想做英雄么?不如结义为兄弟吧!”
    马良道:“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兄弟须要结义,主公也必须认定!”
    于是,大家起香案,共同宣誓道:“今有杨华、马良、马谡、魏延等,共起大事,以天下为己任,救黎民于倒悬,在此结义为异姓兄弟,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可鉴!”
    正所谓:华容一夜谈,指点定江山。义气传天下,国威震宇寰。
第三章 赤壁奇遇
    杨华和马良、马谡、魏延结拜之后,便互相交换庚贴。其实扬华本来没什么庚贴可言,真要有,也是惊世骇俗了,却只得胡乱编造了一个。这样,马良排为大哥,魏延排行第二,杨华第三,马谡第四。
    安顿之后,他们开始逐步并吞九寨二十七洞的余寇。由于有降兵带路,以魏延的武功,马良的计谋,马谡的口才,没费多少力气便把这些走投无路的黄巾余孽一一降服,从中获得大约五千人马。
    杨华为了对这些人方便指挥,比照现代经险对军制进行了革新。
    古时候军制为“二五制”,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接下来就是五十人队、百人队、五百人队、千人队、五千人队(师)、万人队(军)等等。虽然方便统计人数,其实在实战中过于死板,不好领导。
    杨华把它改为“三三制”:十人为一班,三十人为一个排,百人为一个连(三个排加一个直属的机动班),三百人为一个营,千人为一个团(三个营加一个直属连),三千人为一个师,万人为一个军(三个师加一个直属团)。
    三三制更适应于实战,既方便实施弓、步、骑协同,又方便进行左、中、右分兵,而且对于化分主力与偏师、主战与预备、锥形阵列(一前两后)、雁形阵列(两前一后)等排列组合均有好处。
    马良等人好奇地看着杨华对部队的改组。当杨华详细说明了三三制的意义和特点之后才恍然大悟。
    杨华把现有的人员根据体力和特长编为一个整编师、一个守备团和一个骑兵团。然后集思广益,请魏延等人根据三三制的特点定出新的练兵计划。练兵活动进行得热火朝天,一盘散沙的匪寇部队逐渐变成进退有序的正规之师。
    马良、马谡、魏延和杨华在练兵过程中互相学习到不少新知识。同时,杨华与魏延切磋武艺,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不仅仅只限于当初的“大陆货”,而是逐渐完善,成为一些独特的套路。
    这一日,杨华在山寨呆腻了,忽然动了游兴,说道:“华容道已被我见识过了,却还不知道赤壁的地形地貌如何,想去看看。那里将是曹操与孙刘决斗的战场。”
    其他兄弟们对于杨华的这种“突发奇想”早已是见怪不怪了,于是决定由马良留守山寨,魏延马谡带着百名士兵化装成过往行商前往赤壁。
    众人边走边看,终于到达所谓的“赤壁”。原来这里竟是一个渡口,因江边崖壁上有一大片呈现铁红色而得名。此刻周郎尚未放火,而崖壁已是出现赤红,可见并非是被火烧红的。周郎选择这里进行火攻或许只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这里名叫“赤壁”,实行火攻可以图个吉利,如同什么“卧龙岗”、“落凤坡”一样,因此才把这里选作战场吧!不过这里江水浩荡,崖壁峭立,作为战场的确气势雄伟。
    想起这里即将来临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杨华热血沸腾,不禁仰天长啸,然后高声吟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liu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巨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魏延、马谡均受到感染,满怀崇敬地望着一副凛然气派的杨华。这种崇敬,将为以后的坚定和忠诚打下牢固的基础。关于这种方法,其实曹操也是常常这样做的。
    杨华吟罢,对二人说道:“我刚才所吟,是感慨这里即将发生的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事。曹操的百万大军将在这里倾刻瓦解!”
    魏延动容道:“便是那江东周公瑾所为吗?”
    杨华点头道:“不错,他可真是个令人钦佩的人物!……不过,诗句中竟说道‘小乔初嫁了’,但其实江东美人小乔应该早就嫁给他五六年了呀!这是怎么回事?”
    魏延笑道:“那不是三弟你自己吟唱的嘛!怎么却来问我?”
    杨华支唔道:“非也!这是……卜算出来的,说不定另有根据。”
    马谡笑道:“我看三哥孤身一人,一定是春心动了!让我替你把那小乔抢来送你做压寨夫人吧!”
    杨华笑骂道:“别见风就是雨!我只是无意中想起了她。四弟你若是自忖比那曹操的百万雄师还要厉害,那就去抢来试试!”马谡吓得连忙一伸舌头。
    魏延这时忽然指着江面说道:“你们看那边好象有几条船正在互相火拼!”
    马谡一看道:“果然如此!双方人数都不多,一方打着刘表旗号,另一方好象是孙权的江东旗号……孙权一方似乎败下阵来了!”
    只见孙权一方百十号人马正往江岸这边靠过来,企图弃舟登岸。
    魏延道:“我们怎么办?三弟不是定计说‘拉一派打一派’么?现在拉谁打谁?”
    杨华道:“我们人不多,一般来说打落水狗好一些!这样吧,不用我们露面,只要在他们的逃路上弄些陷井或绊索就够他们受的了!然后我们且伏在一边看热闹!”
    于是吩咐随行的兵丁布置了绊索陷坑,然后躲入苇丛之中。
    那群江东兵好像是保护着什么重要人物,他们靠岸之后,果然慌张不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