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志X-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竟是你……好!很好!真不愧是有着西洋血统的女人!那么,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还犹豫什么?叫你的手下一起上吧!”鉴于有人要暗杀他,祝融临走时已把“三步倒”留给了杨华,所以杨华现在应付一般杀手,还略有几分把握。
边上的文姬见此情景也立即拔剑出鞘!她自从练过“*”,多少会了些武功,此时傍依着心上人,自是无所畏惧!
黄月英急道:“哎,别误会!我现在是赶来报讯的,不是来杀你的,真正带兵来杀你的人是子龙将军!等他来了你就走不了啦……”
“哦?居然还有赵子龙?哈哈哈哈哈哈……”杨华一阵郁闷的狂笑,“想不到我来到这个世界,竟会误交这么多匪类?枉我还引为知已……好,该来的就来吧!我就在这儿等着,重新认识一下你们这些所谓的朋友拿起屠刀时的嘴脸!”
黄月英几乎掉下泪来,她悲怆地说道:“杨大哥,你别这样刺伤我的心……子龙将军怎样我不知道,但我确实是来救你的!现在周瑜的大军已经开走,留在夏口的,以我们玄德公的部队为多,你就别逞无谓的英雄了……呜呜呜呜!”
杨心中一软:“唉!你出主意杀我又来救我,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黄月英叹道:“自相矛盾?是!原本女人就是自相矛盾的……我之所以出主意杀你,是因为凭我的聪明才智,就该出这样的主意才对,否则是怎能为夫君所看得起?我之所以又来救你,是因为天下男子虽多,却只有杨大哥你最欣赏我,我早已在心里把你引为知己!我又怎能忍心让人伤害杨大哥呢?”
杨华心中有些感动:“好,我明白了!月英,既然你心里这么想,不如跟我一起走吧?无论是你的才智还是美貌,都将更有用武之地……”
黄月英泪如雨下:“恨不相逢未嫁时!人生的路,走过了就无法返回,只好期待来世了!”文姬也是颇有同感,于是拿出手帕为她擦泪。
这时,远处似乎传来一阵马蹄声!黄月英急忙止住了泪,倾听了一下说道:“远处好像有人来了!这样吧,我从这边的窗户穿出,吸引来人的注意力,你们就从另一方向撤走!杨大哥,文姬姐,你们多保重,一路平安!”说罢,重新蒙上黑巾,穿窗而去,果然吸引了来人追去……
杨华叹道:“唉!看来先前我们确实误会她了!真是一个重情义的女孩……文姬,我们也走吧!”
于是,二人也离开房间,向着江边潜行而去,一路上,躲过了好几支来来往往而又番号不明的部队,终于到达江边。他们预先准备的船只藏在芦苇丛中。
二人正要上船,忽然一声问候传来:“锦川贤弟!别来无恙乎?”
杨华一听是赵云的声音,吓了一跳:“子龙兄?是来杀我的吗?”说罢赶紧再朝四周看了看。
赵云笑道:“放心!其他人都已被我支走了!”杨华这才明白与赵云的友谊未变,扑上去紧紧抓住赵云的肩膀,百感交集!此时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良久,杨华才开口道:“总算见到你了!嘿,人虽是瘦了些,却更威风了!哈,倒底换上青虹剑了,历害!长坂坡一路下来,没伤着哪里吧?真想不到,这些天我们近在咫尺,却无由相见,只有在我逃难的路上,才能相遇,说上些体己话!”
赵云也是十分感慨:“我原本还真是奉了杀你的命令而来……想不到,一别经年,我们再次见面之时,竟会是这种情形之下!唉,这些满口仁义道德,却又一肚子坏水的家伙!跟曹操还没打起来,自己人倒要先动刀子……”
杨华一听,赵云连刘备的字号都不呼唤了,知道他已深恶痛绝,于是说道:“子龙大哥!事到如今,不如就跟我走吧?”
赵云叹道:“我本就想跟你走了。只是,这次奉命杀你,却又把你放了,总是欠了他们一份情,须得还上才好……”
杨华想了想道:“这事容易!刘备总想算计别人,却不知别人也在算计他。他此刻一定急于离开孙权,却被只身裹挟在三江口的东吴军营之中了……大哥你若去帮他脱了困,这人情不就还上了么?”
“有这等事吗?好!事不宜迟,那我们就分头行动吧!山不转水转,我们随后再见!”
赵云匆匆走了,杨华也立即操舟而行。他站在船尾,遥望赵云渐行远去的高大背影,心中感念道,古人毕竟比现代人重情义!自己今天两番动了疑心,其结果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看来自己还真有些“人心不古”啊!他开始喜欢起古代来了……
杨华操舟离岸,行不多远,忽然发现前方一船,约有十几个人,也尽皆黑衣蒙面,急急向这方向行来,不禁大吃一惊!急待压低身影,作好战斗准备之时,却见对方打来一明一暗的灯光信号。杨华喜出望外道:“自己人!”只听对方船上也是一阵清脆的声音道:“杨大哥,是你吗?”原来竟是甄宓!
双方见面之后,杨华高兴地问道:“宓儿,你没有武功,怎么也到这险地来了?”甄宓道:“不是有十几个人保护么?我们的情报部队发现你有危险,所以赶紧前来救援,没想到你已经化险为夷啦!”
杨华感动地说道:“谢谢……哎,对了,在曹操的乌林部队中,我们的情报人员有多少?”甄宓道:“他们的部队来源挺复杂,因此我们的秘密人员渗入的也不少,约有百十来个吧!”杨华道:“他们的工作很辛苦,现在大战在即,水火无情,到时候会不分青红皂白,就在今夜发出急迅,让他们立即撤退吧!”
甄宓道:“如果这样做,会不会引起曹操警觉,暴露军事意图?”杨华叹道:“只要做得小心些就行啦!我们的执政方针是以人为本,道法自然,不能做坑害自己人的事!大家都要牢牢记住呵!”船上文姬、甄宓和十几名情报人员全都大为感动,暗自敬佩杨华为人。甄宓叹道:“杨大哥你真不是一般人,一举一动都透着不凡!如果这样,我们必须在乌林附近找僻静处靠岸才能传信。”
“好!事不宜迟,那我们快去……”
四十八章 胜负之前
话分两头。却说曹操自从招降刘琮,击败刘备,又抢先占了江陵,迫使刘备残兵退到夏口之后,踌躇满志,立即作了一系列军事部署的调整,准备一口气吞掉刘备,兼及东吴,进而统一华夏!
他安排徐晃率部留守樊城兼顾襄阳,曹仁率部留守江陵,将继续进攻部队的分为西路和北路两支。
西路军的统帅为曹操自己,其手下将领有:虎豹骑将领曹纯曹休各领军五千;近卫军将领许褚曹真各领军一万;厉锋将军曹洪与奋威将军满宠领军各两万,其中大部份为刘琮所降之陆军。至于刘琮所降之水军三万则由水军都督蔡瑁和水军副都督张允指挥。这样,西路军总计兵力为十万,其中一半属于北方军先头部队和曹操亲卫部队,另一半则是刘琮降军。
荀攸、贾诩、陈矫、董昭、陈群等皆为西路军谋士,夏侯渊领军若干负责西路军的粮草。
北路军则由七军都护赵俨为统帅,奋威将军程昱和丞相军祭酒杜袭、袁渔等为谋士,将领包括:虎威将军于禁,荡寇将军张辽,平狄将军张郃,折冲将军乐进,破虏将军李典,扬武将军路招,将军冯楷,上述将领连同赵俨自己,共统领北方本部步骑兵八万,加上由水军先锋讨逆将军兼江夏太守文聘所率的两万归降水军,也是十万人马。
汝南太守李通领军若干,负责北路军粮草的运送任务。
曹操的计划是:兵分两路进攻刘备所在的江夏郡(夏口到樊口一带),期望一举消灭刘备,再视情况进攻孙权。为防止孙权支援刘备,他给孙权送去了恐吓信,同时另派三路人马在东线进行牵制性的进攻。
这三路人马分别是:平东将军陈登领军五千进攻丹阳郡;威虏将军兼徐州刺史臧霸领军五千进攻吴郡;少量扬州部队则由寿春、合肥一线骚扰庐江郡。
在采取了上述措施之后,曹军西路从江陵顺长江开始东进(沿长江两岸,水军居中),北路则从襄阳顺汉水南下,两路兵马呈钳形攻势,会攻江夏的刘备军!
刘备其实并未闲着,曾由关羽派出了一些小股部队,对北路军进行过节节骚扰,但看在曹操眼里,则是北路军先头部队文聘和乐进接连不断取胜,这使他也十分兴奋。
但这时却有一个极大的不利的因素发生,那就是无论北路还是西路,都有一些北方士兵出现疾病,这种病来势迅猛,当时称为“风瘟”,见于《伤寒杂病论》的描述:“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相当于现今的流行性脑膜炎)。
疾病使得部队战斗力大为下降,两路兵马的行进速度放缓。于是,等到北路军到达三江口的时候,遭遇到的已不是刘备兵马,而是江东的八千水军,也就是周瑜让鲁肃带领的先头部队。
双方通过水战初次接触之后发现,北路曹军虽然兵力众多,但文聘水军只有两万,而且质量不如江东军。同时,虽然船多却载有大量正在生病的陆军。而反观江东部队却是清一色的精锐水军,双方刚一接触,曹军船上便有多人中箭着炮。曹军每条船上都是北军占了大多数,站都站不稳,如何还击?反而还需要人去照料。因此文聘在占不到什么便宜之后,只得建议放弃进攻江夏计划,暂且沿长江撤退,向曹操的西路军靠拢。
这时曹操亲自统帅的西路军已行进到赤壁附近的江面上,于是北路西路两军乘船在赤壁对岸的乌林会师。
曹操所主持的西路军由于水军较多,而且手下谋士献计采用连体船,行走平稳,因而战斗力较强,江东水军先头部队因此稍触即退。但曹操同样面临手下军士生病的问题,因而并没有冒险追击,而是明智地选择了乌林作为大本营,准备进行一番休整,等待疫病过去之后再战。
这样便出现了曹操集中二十万人马于一点,却因某种条件不成熟,只能守而不攻的局面!这已是犯了兵家之大忌,整个战局由主动变成了被动。
这种情况,手下谋士岂有视而不见之理?贾诩就劝说曹操道:“主公已经击破袁氏,如今又尽收汉水以南,早已威名远著,军势浩大!不如乘此机会返回荆州,利用这一带的富饶,饷劳将士,安抚百姓,使率土之民安居乐业,如此则无需劳师动众,江东也会慢慢稽服。”
曹操一生当中只服郭嘉,至于其它人,一旦意见相左,总是能说出些反驳道理来的。他断然否决道:“文和此言差矣!此时韩遂马腾之徒,尚且狼顾于后,那有安坐郢都以威怀吴会的机会?荆州乃是孙刘之辈必争之地,孙刘仍在,安抚行得通吗?我军既然新平江汉,威慑扬越,正当利用刘表水战之具,荆楚楫棹之利,趁他们惊魂未定之时,一鼓作气将之荡平!你难道要劝我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而去奢谈安逸吗?”
恰在此时,手下送来书信,原来是敌将黄盖差人送上的降书,相约交战之日,将率手下水军先锋两千人前来归降。书中这样写到:
“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当知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唯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志在择主,乞保吴民。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因事变化,效命在近。书不尽言。”
曹操对贾诩道:“你看,敌方早已胆战心惊,现在就有人要投降!这样的敌人,何惧之有?”
贾诩无言。程昱却道:“这降书会不会有诈?”曹操原本多疑,岂能想不到?但他这时为了证明自己观点正确,自然不能也抱怀疑态度,于是笑道:“二千多人?到了我这里不过大海里的一滴水,即使有诈又怕他作甚?自投罗网而已!敌方有这么蠢的武将吗?我方势大,英雄择主,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恰在此时,手下报告蒋干自江东返回!曹操大喜,忙问究竟。蒋干道:“我这次去,发现周瑜雅量高致,绝非言辞所能打动,而且他还对我施了诡计!”曹操忙问:“什么诡计?”蒋干笑道:“他竟把与蔡瑁张允往来的密谋书信搁置案头,让我有机会偷看,里面还危言耸听地说要在三日之内取承相首级,真把我的智力当成幼时玩伴那阵子了,岂不好笑?”曹操道:“可曾把那书信带来?”蒋干道:“既知是假,还带来做什么?我只临摩下几个字,叫蔡瑁来核对一下笔迹,不就知道了?”
于是蔡瑁被叫来,曹操道:“听说你很有些文字功底,如今朝中‘从事中郎’出缺,我想提拔你,请根据这几个字作一段文章给我看看!”
蔡瑁莫名其妙,却又感激零涕,连忙写下一篇短文留给曹操。曹操与蒋干带来之字对照后说:“竟有八分神似!”,蒋干却笑道:“我既然是只带来几个字,那自然是做足了十分功夫,今只得八分相像,可知是假。”曹操仍待狐疑,荀攸说道:“大凡谋反都应注意机密,只需一人联络即可,那有蔡张二人同时俱有书信给周瑜的道理?此不过小儿诡计而已!”
曹操点头,接着问道:“子翼可曾听说黄盖有什么举动?”蒋干道:“他与周瑜似乎十分不睦,宴会上曾争执起来,几乎动手。”便把宴会期间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又说:“还有一件奇怪之事,那杨华据然也出现在宴会之上,而孙权竟派他的妹妹行刺暗算于他,此事百思不得其解!”
“哈哈哈哈……这有何难解?我大军占了绝对优势,他们各路诸侯必然分崩离析,各怀鬼胎!互相倾轧,在所难免!这杨华爱占人便宜,必定是触怒了孙权,所以给他个警告!看来他们是联合不起来了,此人不足为虑矣……倒是黄盖与周瑜的争执,我看不假:如要演戏,必定需要扮像十足,打得头破血流才对!那有只是口角几句就停止的道理?”
百官纷纷拜服道:“承相洞察先机,英明罕见!”曹操颇为自得地说道:“周瑜小儿,乳臭未干!虽有几分门道,却想与我斗智?难道我这里众多谋士都是吃素的吗?传令下去:蔡瑁即日起提升为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汉阳亭侯,立即赴任,张允也一并跟随,二人职务则由毛玠于禁暂代!”
贾羽有些吃惊,连忙悄声问道:“怎可这样?”曹操也悄声笑道:“我故意要让敌人以为我已上当,同时也可检验我方判断的真假:如果蔡瑁一去,敌人便来进攻,说明这是对方诡计;如若反而不敢攻了,则说明蔡瑁还真是对方内应!因此,烦劳文和兄与他们同行,却不要走远,一旦出现交战迹象,则传我命令即刻返回!”贾羽不禁也为曹操心思绵密而叹服!
曹操继续下令道:“周郎既然施此诡计,估计近日便会大举进攻!为了保持船只应变灵活,我们不能再用长链锁住船只,改为短链,大船每三条锁在一起,小船的链接则最多不得超过五条!大家这几天辛苦一些,除了伤病员,其余将士尽量都在船上歇息,只要看到黄盖船只来降,便知周瑜大队将到,那时各船均需做好战斗准备!哼,周瑜刘备!这次我要叫你们有来无回!我将无敌于天下!哈哈哈哈……”
接着,曹操走出舱外,手扶旗杆,站立船头,面对群臣说道:“我自起义兵以来,为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唯江南也!今我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愁大事不成!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定当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文武百官尽皆起谢道:“仰仗丞相福荫,愿得早奏凯歌!”此时哪还有那不识抬举,硬扫曹操兴致之人?曹操大喜,喊道:“拿酒来!”左右拿酒递与曹操和一干群臣。曹操一饮而尽,遥指长江对岸道:“孙权周瑜,不识天时,却不知手下已经分崩离析!刘备诸葛亮,竟也以蝼蚁之力,欲撼泰山,何其愚也!”
曹操饮酒微醉,回顾诸将道:“我今年五十四岁了!如得江南,私下里还剩一个心愿:过去乔公与我交厚,我早知他有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天香。后来由于命运坎坷而未遂心愿,竟为孙策周瑜所得!而今我已新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如得江南,定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我的心愿也就足矣!……哈哈哈哈!”
曹操一阵大笑,接着,他取槊立于船头上,一阵狂舞,说道:“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平生不负大丈夫之志!今日江月皎洁,战船林立,面对我人生的最后一场大战,触景生情,怎能不来一曲康慨高歌!”于是作词唱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歌罢,群臣尽皆欢笑。忽然座间一人起立道:“承相此言差矣!‘月明星稀’分明是指承相虽然有志,身边将士却是健康无病的没几个!而‘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又隐指大军被困乌林,已成进退两难之势!如今正当两军交战、将士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
曹操闻言大怒道:“什么人竟敢扰乱军心?又败我清兴!”手起一槊,便将那人刺死。直到第二天酒醒,才发现所杀之人竟是扬州刺史刘馥,曾跟随自己多年,立下诸多功劳。此时悔之晚矣!而百官众将心灵之上也就此蒙上一丝难以挥去的阴影……
才刚唱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顷刻之间就草菅人命,真是莫大的讽刺!曹操也知说不过去,急忙命人厚葬刘馥,同时又发给他儿子诸多抚恤,再官升一级。
正在慨叹不已之时,手下侍卫又来请示:“那获罪的随军侍女来莺儿死期已到,是否处决?”
曹操此时心中已是毫无杀意,便道:“带她来见我吧!”
四十九章 奇女来莺儿(上)
提起这位来莺儿,不禁勾起曹操对峥嵘往事的回忆。
那要追朔到建安三年至建安四年之间。那时他刚在宛城收降了张绣,因军中寂寞难耐,便贸然招来降将之妻邹氏寻欢取乐,结果导致张绣大怒之下重新反叛,乱军杀了曹操的长子和亲将典韦,曹操自己也差点没命。
直到一年后,张绣的谋士贾羽才又劝张绣重新降了曹操。曹操自知先前那事是自己不对,因此破天荒地不计前嫌,封赏了张绣和贾羽极高的官位。二人自然十分感动,为了揭过以前那段不愉快,同时也避免类似事件重演,贾羽便在洛阳城一个破落的歌舞班子中找到了孤苦无依而又姿容绝色的来莺儿,献给曹操作为随军艺妓。
从此,来莺儿就在这乱世之中,随着曹操四处游走,为曹操表演歌舞弹唱,深得曹操喜爱。来莺儿本是一个色艺俱佳的歌舞妓,她生性孤高雅洁,然而在表演台上却热情奔放,以她婉转的歌喉与妙曼的舞姿,为戎马倥偬的曹操带来了不少身心调剂……
虽然她并不喜欢这风萍无根的日子,但是天下滔滔,哪里是她的安身立命之所呢?就这样时间整整过了九年。
曹操以为;来莺儿应当是死心塌地跟定了自己;没想到;女孩儿的感情往往难以预料。就在今年曹操准备南征的前夕,一个年轻英俊的身影闯进了来莺儿的眼帘,深入心底。那是曹操新添的一名侍卫,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两人难舍难分,经常暗中幽会。而曹操正忙于军国大计,一时竟不知道来莺儿的事情。
来莺儿喜欢的这个侍卫叫做王图,机敏英俊,弓马娴熟,谈吐诙谐,一表人才,在军中颇得曹操的赏识。
曹操也觉得此人不简单,做侍卫有些大材小用,有意使他有升迁的机会,于是在进军新野时,就派他带领一组人马,深入敌境,窥探刘备、刘表的虚实,以及囤粮的处所。这是一件十分危险而艰巨的任务,能否够达成并且全身而退,其实把握不大。王图把情况告诉了来莺儿,面对生离死别的情人,想到渺不可知的未来,来莺儿泪流满面地抱着王图不放,不觉鸡啼天晓,已经错过了深夜出发的时间。
按照军法,贻误军情是要被处以死刑的,王图当然也不能例外。他被绑赴刑场,候令斩首示众。
通常都是英雄救美女,而这次却是美女救英雄。来莺儿得到要处死侍卫的消息后,悲痛不已,立即向曹操恳请赦免他,并把自己和侍卫的私情和盘托出。
最后;她跪下表示:“如果说军法无情,必须有人受到惩罚,那么,王图失误,因我而起,我甘愿代他一死……”。
曹操阅人无数,自然对人世间的至情至性,也有着超乎常人的鉴别能力。他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