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志X-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骂道:“真敢钻我空子?看我今天怎么整治你……”
“杨大哥轻点……我父亲还在隔壁呢!”小乔幸福地闭上眼睛……
杨华醉生梦死了好几天,却把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给忘了,经薜灵芸半开玩笑地提醒,才想了起来:“师傅!你这些日子好风流啊!却有新人忘了旧人,那边祝融师傅的来信好几天了,你看都不看,她一定好伤心……”
“哎呀?真把这事给忘了……快拿给我!”
杨华看信,不由得渐渐锁紧了眉头:慈航静念派,真是不可小看!
第九十章 荆州突变
第九十章 荆州突变
祝融在信中转述了来自黄月英的一些出乎意料的消息。 原来,自从刘备与慈航静念派接触之后,就对诸葛亮的依赖程度下降,同时诸葛亮似乎受到了什么人的“劝告”,也开始有很多事情不再与黄月英商量,自行其事。 因而刘备是否攻吴之事,她毫无所知。 但黄月英还是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情况,那就是在此期间,慈航静念派果然显示出他们的力量,他们利用佛教在西南边境一带的深厚影响力,以‘神佛的意旨’,竟说服了云南土王孟获加入了刘备势力,两家兵合一处,力量大大增强,兵力已超过十万。 所以,刘备若采取对外扩张行动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杨华想到,情况如此严峻,从道义上应该立即通知孙权一下。 于是,次日他就从“密月”中清醒过来,前去会见孙权。
不料竟已经来不及了。 从孙权那里忽然得到消息,刘备以“孙尚香问题”为借口,指责东吴“悔婚破盟”,兵分两路对东吴进行了突然袭击。 孟获一路自云南出兵袭击东吴的交趾郡,关羽一路则从武陵出发袭击东吴的南郡(江陵)。 而这两处城中显然早已潜伏了内应,当蜀军兵临城下之时,城中也同时出现内乱,因而猝不及防之下,两城尽皆陷落。
杨华闻言,吃惊程度不亚于孙权。 孙权问道:“锦川公消息应比我灵通,可知大耳贼何时具备了这样惊人的实力?”杨华叹道:“虽然事先有所察觉。 却没料到他们会发展得这样快!”于是便把佛教慈航静念派地宗旨以及他们支持刘备的事情说了一遍,并说:“慈航静念派之所以会支持刘备势力,主要是由于慈航静念派的一个重要传人正好是关羽的女儿关师音,因而听信了刘备的一面之辞。 ”
“原来是这样。 ”孙权沉吟道,“眼下我军的主力都在东线,一时来不及西调,不如先采取‘和亲’政策。 以作缓兵之计,同时亦可釜底抽薪!嘿嘿……”
于是孙权派鲁肃为使。 向刘备方面提出:愿将孙尚香嫁给左将军刘玄德;但同时请汉寿亭侯关云长将女儿关师音许配给吴侯孙仲谋的公子;如果同意,则东吴方面承认蜀军对于江陵和交趾地占领,双方从此各安边界。
这一提议,引起了刘备方面的激烈争论。 刘备、诸葛亮与慈航静念派地长老等人反复搓商之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可以同意这两项政治婚姻,借此巩固东线阵地。 趁机转移主力向北,拿下张鲁所占领的梓潼,以统一益州全境。
于是鲁肃回覆孙权,孙权也十分满意,由于事不宜迟,便让他带着孙尚香,再次出使到江陵,以“交换”关羽之女关师音。
谁知关师音本人曾走遍天下。 见过无数才子,哪肯心甘情愿嫁给默默无闻的孙权之子?只是迫于派中长老“以大局为重”的压力,不得不嫁。 她虽然没有明说,但临别时多次拉着乃父痛哭,关羽显然看出来了。 关羽原本就有些高傲,又怎能委曲了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儿?于是当鲁肃交割了孙尚香。 准备上前领走关诗音时,关羽却以身躯挡住了他,说道:“且慢!我的女儿不愿意,因此我这个做父亲的,也就不能把她交给你!”
鲁肃不禁一愣,为了大局,他忍住气说道:“关将军!这可是我们双方商定地协议啊,先不说军事上的利益,单说令爱嫁给我主吴侯的大公子,也不曾辱没门第啊!”
关羽冷笑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江陵、交趾已在我军手中。 难道贵方不承认。 我方就守不住吗?”
鲁肃不禁勃然大怒,说道:“好啊!那么文台公的在天之灵。 自然不愿其虎女嫁与小人!请交还尚香郡主,我们走!”
关羽却暗示手下拦住鲁肃,拒不交还孙尚香。
鲁肃仰天长啸,须发皆张,提起大刀,一刀把眼前案桌劈成两半!大喝一声:“关云长!我从未见过如此背信忘义之人!今天虽然只有我一人,也要与你拼死一战!便让我们血染大帐吧!”
关羽颜面通红,提刀伫立,却未出手。 他明知今日理亏,也有些敬佩眼前这位不畏**的魁梧汉子,今日如果贸然博杀鲁肃,势必引起天下人唾骂,于是只得一使眼色,令手下放了孙尚香。
鲁肃带回孙尚香,扬帆而去。 从此以后,鲁子敬“单刀赴会”,夺回尚香郡主的英名传遍了天下。 而关羽“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的行为,也引起了天下士子的激烈争论,葆贬不一;然而这在刘备和诸葛亮等人地眼里,却是极其不满。
由于协议未能达成,东部战线必须有重兵驻守,向北进攻的计划就被搁置。 刘备诸葛亮指责了关羽,但关羽说:“那有何妨?且看我向北攻下襄阳,取得更大地盘!”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关师音既然没有离去,慈航静念派必然全力支持自己。
果然,关师音对老父维护自己婚姻权益的行为非常感动,在她的活动下,从云南招来了不少兵马,包括象兵和藤甲兵。 关羽日夜操练,准备发动襄阳战役。
时间一天天过去,建安十五年到来。 此时刘备在慈航静念派的鼓动下,感觉人强马壮,便自封为“蜀王”,同时封关羽、张飞、黄忠、张任、严颜为“五虎大将”。
曹操方面闻知此事,百官皆道:“大耳贼都可自封为王,承相如何不可晋为魏王?承相今已击退东吴来犯兵马,迫使其全面撤军(其实是因刘备袭击江陵所致)。 又添战功。 ”于是名义上由百官上表,实则曹操自己意愿,汉帝下旨,曹操晋升魏王。 曹操晋为魏王之后,子嗣便可以“袭爵”,为最后取汉帝而代之铺平了道路。 这便是曹操地真实意图。
汉帝其实是不得不下旨,但心中郁闷可想而知。 不由得长嘘短叹。 曹皇后便问道:“皇上有何心事难解?”汉帝此时哪有好脸色?但又不便公开得罪皇后,便“哼”了一声。 不作回答。
曹皇后因被薜灵芸所劝,曾劝她“表明心意”,于是并不发怒,宛约说道:“我父年迈矣!皇上还年轻,何须萎靡不振?要知忧则伤身,皇上应保重龙体,臣妾至少希望与皇上做一对百年夫妻呢!”
汉帝听得心中温暖。 又觉得话中有话,不由得眼睛一亮,转身拉住曹后地手道:“皇后真愿为朕分忧吗?不知皇后有何以教我?”
曹后叹道:“臣妾难以明说。 眼下只想到十八个字:察群臣,听议论,笼其心,劝其忍,尽人事,待天命。 ”汉帝大喜。 连连称谢,于是暗中了解群臣状况。
却说曹操手下百官,虽然大多为曹操亲信,但也有不少是由于曹操身为大汉承相,才前来投靠的,因为曹操是在挟天子以令诸侯。 欲为朝庭效力,就得为曹操效力。 因此这次曹操晋为魏王,离称帝只差一步,百官之中也是颇有非议的。
其中著名的军师荀彧就明确表示反对。 尽管荀彧曾屡建战功,曹操对此还是大为光火,本来已打算除掉荀彧,不过在荀彧晋见过一次皇上、皇后之后(荀彧与汉帝算是连襟),却又忽然改口,转为支持曹操晋升魏王了。 曹操于是误以为傀儡汉帝已经“死心”,而荀彧也已“觉悟”。 于是也就不为己甚。 放了他一马。 此时曹操心思已放在了荆州事态上,他完全看出了荆州剑拔弩张的局面。 于是命令张颌带领两万人马前往宛城,会合贾羽,伺机而动,打算趁其“鷸蚌相争”,来个“渔翁得利”……
关羽终于开始发动襄阳战役。 他命令糜芳、傅士仁为先锋,长子关平为副将,自领中军,伊籍为参谋,其余诸将各有职司,女儿关师音同云南来援兵将也一同征进。
出发前,关羽祭了“帅”字大旗,假寐于帐中。 忽见一猪,其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关羽的脚。 关羽大怒,拔剑急斩,声如裂帛。 霎然惊觉,原来是南柯一梦。 却又觉得左足隐隐作痛,心中大疑。 便将梦境转告之身边众人。
关师音道:“猪与诸同音,莫非是有诸姓之人来拖父亲的后腿?”
关平笑道:“妹子此言差矣!猪亦有龙象。 龙附足,乃升腾之意,不必疑忌。 ”正说之间,有蜀使到,传蜀王旨,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襄九郡事。 关羽欣然受命,诸将拜贺道:“可见还是猪龙之瑞。 ”于是关羽坦然不疑,遂起兵直奔襄阳大路而来。
此时糜芳傅士仁先行,于中途下寨。 哪知魏延早已派出游军,跟据游击战“十六字诀”中“敌驻我扰”地指令,夜半潜入营中放火,烧毁不少军械粮草,恰好火焰又波及了随军携带的一筒火药,顿时爆炸,营帐损毁,人员死伤不少。 关羽急令众军救火驱敌,敌人早已不见踪影,但直到四更方才火灭。
关羽怒责糜芳、傅士仁锉了锐气,叱令处斩。 伊籍劝道:“才刚出师,先斩大将,于军不利,可暂免其罪。 ”于是关羽传令武士杖责糜芳、傅士仁各四十军棍,摘去先锋印绶,罚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 改任廖化为先锋,并令赵累押运粮草,全军继续往襄阳进军。
却说杨华对关羽发动襄阳战役早有警惕,也知道可能会出现“水淹七军”地事,早已花了几个月地时间来加强樊城一带的防洪措施。 并在汉江地多处支流之上建造堤坝,蓄水以备用,并各派若干军士把守。 此时关羽来攻,杨华对魏延、马良道:“敌人来势汹汹,我们当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 为防曹操方面对我军进行夹击,我们应当主动撤离襄阳。 把全军集中在樊城进行决战。 ”他让可靠军士暗中在襄阳城墙某处安放了大量火药,引信置于墙根隐蔽处,为复夺襄阳作了准备,然后将襄阳城坚壁清野,全军退往汉江对岸地樊城。
随后,杨华立即又给孙权去了一封密信,说道:“欲夺回江陵。 只需如此如此……”心中暗道:这次关羽只怕是有难了!
关羽攻到襄阳城下,发现竟是空城一座。 敌军早己逸去。 市政厅中,却有杨华留下一信,上书:“关将军亲启”。 打开一看,里面写着:“都说云长将军乃是仁人志士,特此奉送襄阳以作头功,望善待百姓,保护民间经济。 则天下幸甚!如有不过瘾之处,相约于樊城决战。 杨华谨留。 ”
关师音道:“父亲要小心,其中莫非有什么诈谋?”
关羽笑道:“敌人见我方军力强盛,不战而走,我们何惧之有?”于是准备继续往樊城进军。
随军司马王甫道: “将军一鼓而下襄阳,敌兵虽然丧胆,然而愚意以为:如今孙权已派吕蒙屯兵陆口,必有夺回荆州之意;倘若率兵袭我后方。 如之奈何?”关羽道:“我大哥已答应即派诸葛亮率队增援,估计不日可到。 不过为防万一,你替我去做这样一件事:于江陵一带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 每台用五十名士兵把守;倘若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 我立刻可以回军掩击。 ”王甫道:“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只恐不够卖力;必须再有一人以总督荆州。 ”关羽道:“我已差治中潘浚去守,有什么不放心的吗?”王甫道:“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我看不可任用,应该让都督粮官赵累代之。 赵累为人忠城廉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 ”云长曰:“潘浚这人我还是了解地。 用人莫疑,今既差定。 不便更改。 况且赵累现掌粮草。 也是重要职司。 你不要多疑,只与我筑烽火台去。 ”王甫只得怏怏拜辞而去。 关羽遂令关平准备船只渡汉江。 攻打樊城。
却说杨华因为遍布侦察兵;消息较为灵通;听说关羽竟然在江陵一带沿江筑起烽火台;不禁抚掌大笑道:“真是自取灭亡之道!”马良奇怪地问道:“筑风火台可以有效地防止东吴方面偷袭,如何却是自取灭亡之道?”杨华无法明言历史,一时无言以对,吱唔了一阵才道:“这个嘛……我想,过于仰仗物力,则会滋生麻痹大意心理,关羽定会败在这上面。 ”马良将信将疑,还要追问,正巧有士兵报告军情,给杨华解了围:“报告!襄阳方面,敌军前锋开始渡江了!”
杨华起立道:“来得好!立即传讯,放起狼烟,令汉江各支流堤坝守卫兵丁开坝放水!”于是,樊城冒起浓浓的狼烟,升入高空,经久不散,汉江上游附近各支流的守卫兵丁见到信号,迅速破坝放水,不一会便水势汹涌而下,波浪滚滚,江面骤然宽阔许多。 关羽军中那些等待过渡的士兵,离江岸近的来不及躲避,都被洪水卷走;江上运兵船只也因急流之中掌不住舵,纷纷被冲往下游,一时混乱不堪。
乘着敌军惊慌失措,魏延王平率领城中兵马倾巢杀出,已过江地廖化兵马立即受到围攻,由于后续兵马无法跟上,身后又是江水汹涌,廖化大败,手下兵丁被逼入江水之中淹死无数,自己也力尽被擒。
等到关羽率兵从下游水缓处绕道过来的时候,魏延等人早已收兵回城,坚守不出。
关羽虽然败了一阵;损兵折将,但仍有压倒多数,于是整日攻打,樊城这边只是凭借城墙拒守。
这一日,杨华方面地又有一支援军自西凉赶到,进入城中,领军之将却是庞德。 杨华吃了一惊:“怎是令明将军你率队前来?”庞德奇道:“孟起将军因有小恙,故而差遣我代他前来。 有什么不对地吗?”杨华想到历史上记载庞德会死于襄阳战役,急忙说道:“襄阳战事,情形复杂,我曾袖占一课,此地独于将军不利,还请将军暂且回避一时为妥。 ”庞德却与杨华接触不多,对杨华以往的“神算”了解不够,便不信邪,愤然说道:“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大丈夫怎能被虚无飘渺之事吓倒?常闻锦川公心胸开阔,为何单单看不起末将?”
“唉!”杨华一看自己不会说话,竟把他给惹怒了,只得说道:“将军有所误会!其实我的意思是说,相军相争,宜斗智斗勇并重,小心无大碍!”庞德道:“主公放心!末将并非有勇无谋之辈。 主公且说说看,卦中具体有何不利,我也好注意回避。 ”杨华那里卜过什么卦?只不过根据历史记载而已,这时只得信口胡驺道:“那是一个极阴之卦,将军遇水则困……”
庞德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也就是说陆地争战不会有事了?我方连日来一直坚守不出,士气难免会有影响。 如今援兵既到,明日便容末将开关出战,保证将那关羽手到擒来!”
杨华沉吟半晌,心道庞德说的有理,况且原本历史上是关羽水淹七军,但如今季节未到,实际上反而被自己水淹关羽军一次,或许庞德不会有事吧?于是点点头道:“好!就依卿言,明日出战!”
九十一章 巧守樊城
九十一章 巧守樊城
此时关羽在荆州兵力总计约有五万人,其中留守江陵三千人,留守公安两千人,占领襄阳后留守部队兼押运粮草者三千人,其它地区散在分布两千人,还剩四万人皆为攻击樊城的主攻部队,但前一场交战已损失四千余人,还剩三万六千人。
而杨华原襄阳守军一万人,撤至樊城之后,会合樊城守军一万人,再加上庞德带来两个师援军六千人,共计两万六千人。 人数上虽然少于关羽军,但杨华部队都是久经训练和作战的部队;而关羽部队则新兵较多(这批人多数未参与入川作战);因此双方实力相差不是很大。
因此,第二天,杨华决定开城门与关羽军正面作战一次。 当关羽率队前来骂战之时,只听一声鼓响,杨华等将出城列队,双方互相射住阵角。 此时庞德抢先出列,挥舞大刀,挑战道:“关羽何在?可敢与我一决死战?”关羽身侧关平说道:“父亲稍安勿躁,待儿前去会会他!”说罢拍马舞刀上前喝道:“庞德休要猖狂!杀鸡焉用牛刀?我取你性命足矣!”
庞德问王平道:“这是何人?”王平答道:“是关羽之子关平。 ”庞德于是对关平喝道:“我只想取你父亲首级!你不过疥癞小儿,杀之不武,快叫你父亲前来!”关平大怒,纵马舞刀,来取庞德。 庞德横刀迎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庞德体魄雄伟,刀法精熟。 只恐儿子有失,便叫停道:“我儿回来,待某亲自来战!”于是关羽出列,关平奔回。 庞德呵呵笑道:“既便你等父子车轮来战,又有何惧?”关羽道:“关某青龙刀下,从不乘人之危,容你少歇!”杨华也怕庞德乏力。 于是鸣金,双方暂歇。
过了一会。 关羽横刀出马,大叫曰:“关云长在此,庞德何不早来受死!”杨华这边鼓声响处,庞德出马笑道:“你既想早死,我自当为你送终!”关羽大骂道:“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却斩了鼠辈!”于是纵马舞刀,来取庞德。 庞德轮刀来迎。 二将大战百余合。 双方精神倍长。 两军全都看得痴呆了,杨华暗叹,以前自己与关羽单挑,全凭投机取巧,若论真实武功,自愧不如。 却说回合制单挑最耗时间,杨华眼看两个时辰过去了,他只恐庞德有失。 急令鸣金收军。 关平也怕父亲力竭,亦同时鸣金。 当日不分胜败,于是双方各退。
关羽回营道:“这庞德刀法精妙,气息悠长,还真是个对手。 ” 关平道:“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 也只是西羌一小卒耳,我看不必与他斗此蛮力。 ”关羽道:“武士难逢好对手。 我不杀此人,何以雪恨?我意己决,明日再战,你就不必再劝了!”关师音见关平面有忧色,便在一旁说道:“明日且让女儿率象兵出场,助父亲一臂之力!”
于是次日,关羽上马引兵前进。 庞德亦引兵来迎。 两阵对圆,二将齐出,更不打话。 出马交锋。 斗至五十余合。 庞德拨回马,拖刀而走。
关羽随后追赶。 关平恐有疏失。 亦随后赶去,却被杨华阵中王平敌住。 关师音见了,也急忙骑象赶来。 杨华阵中诸将不知厉害,见她一个女孩,便无人去挡她。
此时关羽口中大骂:“庞贼!你想使拖刀计,以为我会怕你吗?”原来庞德虚作拖刀之势,却把刀就鞍鞒挂住,暗自拈弓搭箭,忽然一箭射来。 关师音眼快,见庞德拽弓,大叫:“父亲注意冷箭!”关羽定神急看之时,弓弦响处,箭早到来,躲闪不及,正中左臂!
关羽负伤,难以再战。 庞德见机,勒回马,轮刀赶来,便欲取其性命。 只听一声娇叱:“贼子敢尔!”关师音骑象冲来。 庞德不以为意,两骑相交之时,他一刀砍去,却被关师音躲过,也是一戟砸来。 庞德一直在西北,没有与象兵作战的经验,加上关师音其实武功不弱,因此他只顾用刀格开关师音砸来之戟,却不料关师音座下那头大象,已伸出鼻子卷住一条马腿,立即把庞德掀翻在地,庞德猝不及防,倒在象腿边上,他身穿重甲,有欠灵活,还没等爬起来,又被大象一脚踏上!饶他是个五大三粗地汉子,一时也被踩得不能动弹。
双方兵马同时冲出。 但杨华这边的骑兵敌不住象队,节节后退,因而没能救下庞德,从而庞德被关师音所擒。 此时关师音的象队横冲直撞,牵动了杨华整个阵脚开始溃败,杨华见势不妙,下令分批退入城中。 正在此时,忽报城中多处火起,面向杨华这边的城墙上,插起了一些刘备军的旗帜!
杨华手下众将大惊,纷纷道:“不好了!樊城被敌军偷袭,我们背腹受敌了!”
杨华起初也是一愣,但他马上想到当初孙权的江陵城和交趾城陷落的情况,与现在类似,于是大叫道:“众将镇静!马季常率队还在城中,城池并未陷落,只是有少量慈航静念派地内应而已!”他急令魏延带三千身手矫健者,以爬城钩索夺回被占据的城墙和城门,同时命令其余兵马结阵,不得再退!
杨华大声喊道:“各位将士们,现在城门一时被敌封锁,后无退路!只有奋勇杀敌才是出路!大家结阵迎敌,敌人并没多少,只要再坚持一阵就是胜利!”杨华手下军纪向来严明,此时激起斗志,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顽强抵抗。
这时祝融率领拜火教总坛地一批人来到杨华身边,说道:“杨大哥,象兵交给我们来对付吧!”她的手下。 人人都携带了一个喷火筒,上前对着象群开始喷火,顿时形成一条火焰带,把象兵与杨华部队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