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浮空基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冲锋的路上被陆战一团揍得一塌糊涂,终于冲到防线准备肉搏的时候,陆战一团的官兵却抽出了手枪“呯、呯、呯”地打起移动靶,这种战法让后来很多日本指挥官吐血而亡。
除了轻武器外,陆战一团还利用运输车拖上来各式的火炮,包括几百辆加农炮、榴弹炮和数量更多的迫击炮、高射炮,比如:英国人丢弃在敦克尔克的MK2型25磅榴弹炮,而相应的炮弹也有数百车。周至柔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多的火炮集中放置到一起,那个场面可真是壮观。陆战一团因为需要空降作战,属于快速反应部队,所以周至柔决定留下迫击炮和部分高射炮以加强陆战一团的重火力,其他的火炮则交给更需要它们的陆军兄弟。
枪支和火炮是目前中国军队最急需的,所以在当初制定策略的时候他们也是优先抢夺的目标。这些东西抢运得差不多后,陆战一团的士兵才去抢运其他堆积在空地上的装备。所以现在一号基地中就停放着各种不同型号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和其他各式车辆。数量最多的是潘哈德178轻型装甲车和GendronAM39装甲车,这些法军大量装备的车辆历史上将被德军继续利用起来对盟国进行进攻,但是现在有超过一千辆再次被中国军队所缴获。另外还抢运上来“雷诺”R-35轻型坦克三百多辆,SOMUAS-35中型坦克数百余辆,哈奇开斯H35H38H39坦克和CharB1/B1bis重型坦克数十辆,还有几辆英军的马蒂尔达I坦克。这些坦克在历史上甚至在诺曼底登陆后还在向盟军发射炮弹,但是现在不可能呢。由于这些坦克较重,难以牵引,同时浮空基地的载重也有限,所以搬运到浮空基地上的数量较少,但是大量的剩余坦克被烧毁在物质基地,这次德国亏大了。中国军队为欧洲的战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重装备原本在中国战场上很难用上,因为缺油。但是现在玉门油田已经开始扩大生产,其他的油田也处于秘密勘探中,中国很快就会拥有自己的装甲部队,这些装备正好用来训练。在毛邦初和何俊才的建议中,明确将陆战一团建设成快速反应部队,所以大部分的坦克他们用不着,可以上缴给军委会,用以进行装甲部队的训练和装备。周至柔最终留下足够的潘哈德178轻型装甲车和GendronAM39装甲车,用于加强陆战一团的防御和火力以及各处机场的防空和物质搬运。“雷诺”R-35轻型坦克也留下了一些,这些装备将被空降兵用作装甲突击力量。要知道“雷诺”R-35轻型坦克很小,在法国甚至有人将其代替耕牛来耕地。
这次陆战一团还抢运了停在斯特拉斯堡的后勤基地中的几架英法飞机,包括英军的“飓风”和“喷火”式战斗机各两架,一架老式的法军莫拉纳。索尼埃Ms225战斗机,另外还有数架法军大量装备的MB。151、MB。152战斗机和刚生产的MB。155战斗机。虽然侦察机和轰炸机也有数量停留在后勤基地上,但是这些家伙太大,陆战一团的士兵拿他们没有办法,浮空基地也没有多少空地来安置这些大家伙,只好放弃了。这些战斗机周至柔交给了装备部,让航空研究院拆卸研究,英法的战斗机在发动机、武器系统和瞄具方面都是值得借鉴的。
而抢运中用来装载物质的近千辆汽车则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军队的运力,特别是其中一部分被补充到西南运输处(对外称为兴运公司,后来中缅运输公司的前身)用作中缅公路上物质的运输,虽然这个时候中缅公路已经在7月中旬被英国封闭了,但这只是暂时的。等到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英国人就会意识到其远东的绥靖政策同样是一个笑话。
随车辆抢运上来的大批燃油也极大缓解了中国军队的燃油窘迫情况,虽然玉门油田已经开始扩大生产,但是一时半还难以缓解燃油匮乏的局面,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装甲车辆和汽车,还真是有点吃紧。
大部分的物质上缴了军委会,委员长收到物资清单后笑开了颜。要知道在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的物资奇缺。现在这么一大批物质补充进来,可以扩充数个装甲步兵师。终于可以不用人命去弥补装备上的欠缺了。
“百福(周至柔的字),这次空军立了大功!创立空军的时候大家有很大的争议,一些人认为不应该投入那么多的钱去发展空军,因为我们空军的一切,包括燃油和弹药都需进口,这些钱可以更多地投入到陆军部队中去。他们看不起空军,说空军只能是辅助的作用,要攻城略地还得靠陆军。而我是亲生感受过倭人的轰炸,知道空军的重要性,力挺了空军的建设。百福,你知道吗?我也曾感到迷茫和不安,虽然这几年空军跟倭人尚能一战,但是我仍感到不满意。这次空军的功绩终于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我也就放心了。”蒋介石感叹地说。
“感谢委员长的夸奖,空军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委员长栽培的结果,想当初我赴欧美国家考察航空的时候,委员长的激励之言犹然在耳。抗战爆发后各界捐钱捐物,空军算是用钱堆出来的啊。”周至柔可以说是中国空军的元老,这些事情他也是清楚的。
“别感谢我,你还要感谢另外一个人。”
“委员长是指何上校?”周至柔问到。
“正是此人,此人从南洋回来,携带很多秘密,空军总司令部务必用好此人。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拴住此人的心,此人将是中国空军的‘大救星’。”蒋介石不便将穿越的事情告诉周至柔,但是严令周至柔务必尊重何俊才的意见。一番话让周至柔对何俊才有了另外一番认识,也格外重视何俊才的意见,几乎是言听必从。
---------------
浮空基地回到重庆后,何俊才睡足了整整一天,这才恢复了精力。他叫来了郑少愚,了解执行欧罗巴之旅计划这将近一周时间川内的防空情况。
原来日军在7月31日分散奇袭大获成功后,又组织了几次零星的袭击。但是第四飞行团已经统一了川内的号令,并且将速度较快的I-16战斗机集中使用,在侦察机雷达、敌方机场情报人员以及地面防空哨的协同下,无论是日军海航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还是日军陆航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都没有得到好,反而被中国空军击落了数架,数名飞行员阵亡或被俘虏。而第四飞行团只是损失了两架I-16战斗机,飞行员也只是受了轻伤。
对于这种小规模低损失的战斗,何俊才反而希望更多一些,只要战损率维持在3%到5%的水平。第四飞行团的三、四、五大队会迅速地成长起来,特别是其中那些刚从航校毕业的菜鸟,能在有经验的飞行员的带领下快速适应战争的节奏。要知道,再过几天,“零式”战斗机就会出现,打破中日空军的均衡事态,必须尽快让第四飞行团尽快进入状态。
何俊才和郑少愚还面临战斗机更新的问题,原来三、四、五大队的6个I-152中队正在逐步换装为I-16。源源不断的新型I-16-24和I-16-29系列战斗机正在从苏联经由乌鲁木齐和兰州飞抵四川各处机场,苏联志愿航空队负责这些运输工作。I-16系列的战斗机出了名的不好操控,从I-152换飞为I-16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这段时间,除了执行空中巡逻任务外,原来各大队的I-16中队担任起临时教练的任务,负责本大队的其他两个中队换装I-16飞机的任务。原来三个大队的I-16-10型飞机也纷纷由装备部进行改装,将机翼的两挺7。7mm的ShKAS机枪更换为12。7mmUB重机枪以加强火力。这点得到了所有I-16驾驶员的一直好评,机枪口径越大,不但火力增大,而且有效射击距离也得到了提升,原来必须逼近到100米的范围内开枪才能有效击伤敌机,现在只要进入到400米的范围就可以开枪了,进入到200米的范围更是能体现大口径机枪的强大威力。事实也证明,这种增强火力的改装非常成功。
接下来的几天,第四飞行团的主要任务仍是接受新装备和训练,但是这种短暂的平静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
这周上推荐,请大家支持!谢谢!
第三十章 零式来了(一)
第三十章 零式来了(一)
“哟西!”第二联合航空战队司令大西泷治郎少将注视着跑道上成功降落的两架零式战斗机赞叹到。山口多闻少将自杀殉国后,大西泷治郎就兼任了联合空袭指挥部的司令官。他制定的分散袭击、快速脱离战术在7月31日的作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接下来十几天的战果并不明显,但是日本海军航空队已经达到了战术的目的,将中国空军的虚实摸得一清二楚。机场的分布、防空阵地、军事设施和重要的民用设施在日军的地图上一一被标注出来。中国空军的苏制战斗机尚无法追赶到日军的侦察机,大西泷治郎奇怪为何前几次曾被报告的中国空军神秘的新型战斗机这几日未能出现,导致侦查行动异常顺利。
取得了侦查的结果就能发动下一步的袭击。101作战计划已经进展到关键的阶段,接下来一段时间帝国的注意力将会转向印度支那这个宗主国已经投降的殖民地,那里有帝国继续战斗所急需的粮食、石油和橡胶资源,剩给大西泷治郎的时间不多了。
新式的“A6M2零战11型”已经有13架被运抵汉口,交付给第12海军航空队。近藤三郎大尉等人这一个多月都在努力熟悉新飞机的特点,据他报告,这种飞机操控非常灵活,几乎是稍微移动操作杆,飞机就会做出反应。这款飞机性能全面由于原有海军的九六式舰载战斗机,盘旋和爬升的性能特别出色,速度和航程也远远超过现有的各种战斗机。大西泷治郎感到非常满意,没有想到高速度和高机动这两种原本冲突的性能指标能很好地结合在这款飞机上,帝国在这场战争中必然取得胜利。
近藤三郎大尉昨天已经报告说零式战斗机已经可以投入实战,第12海军航空队已经准备好为帝国建功了。结合这些信息,大西泷治郎决定在近期发动对重庆的大规模袭击,这次他正是来视察零式战斗机的情况的。从愉快的笑容上看来,今天的视察令他很满意。联合空袭指挥部的参谋顺势递上已经准备好的空袭方案。
这次空袭将由海军独立完成,武昌和汉口将分别起飞零式战斗机和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和少量的侦查指挥机,对重庆实施轰炸,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滞空时间,本次轰炸后零式战斗机将在新攻占的宜昌机场降落,补充燃油后飞回汉口。大西泷治郎对方案感到非常满意,旋即签上自己的名字,攻击的时间定在8月20日。
----------------
8月20日一大早,中国空军第四飞行团就收到了参谋部情报处的消息。据情报电台报称:八时十分,敌机18架由武昌起飞向西。八时二十四分,敌机13架由武昌起飞向西。八时二十五分,敌机27架由汉口起飞向西。
何俊才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一紧。零式来了。因为如果是敌轰炸机编队的话,是不会起飞13架这样的数量,只能是18、27、36、45等能组成严密编队的数量。何俊才立即让郑少愚布置防空事宜。
其实现在郑少愚手中能用的兵力也不多,三、四、五三个大队只是各有一个I-16的中队可用,其他都尚未换装或训练完毕。除此之外只有浮空基地的第十一大队24架歼一可用,但是那必须冒险将浮空基地的高度降低到5000至3000米的。郑少愚没有犹豫,首先命令空勤指挥部放出侦察机抵近四川周边开始境界,然后命令驻扎在重庆、成都和遂宁的三个I-16中队做好出击准备。
两架侦查机很快在高空中捕捉到敌机的身影,并将信息传回给浮空基地。九时五十分,27架日军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已经抵达官店口,十时零九分通过小关,十时五十七分飞过长寿。另13架新式战斗机(零式)于十时四十一分飞过龙驹坝西进中。战斗一触即发!
郑少愚已经从日机的来袭路线上判断出其袭击的目标正是重庆,于是赶紧命令驻扎在成都的第五大队第二十六中队,驻扎在遂宁的第三大队第二十八中队往重庆方向赶来,到白市驿机场补给燃油后与第四大队二十一中队一起驱赶敌机。黄新瑞和杨梦青两位大队长亲自带队从其他地方赶到重庆后顾不得打招呼,在地面人员的紧急加油后再次腾空。三个I-16中队飞在6000米的高度,向重庆市区赶来。
在空勤指挥部的引导下,中国空军的战斗机跟日本的轰炸机迎头相遇。第四大队二十一中队中队长周志开看到排列整齐的日军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编队,高兴地直叫:“太好了,刚换了大口径机枪,日本人就赶来送死,这次可以大干一场。”顿时数人在无线电中附和。由于新的无线电设备尚未到,除了大队长和中队长的座机上安装了浮空基地提供的轻便型数字无线电外,其余飞机只安装了收音设备,而无送音设备,要不然,附和周志开的人会更多,这两个月空军打了几次胜仗,大家都士气高涨。但是今天似乎情况没有那么顺利。
“注意,敌轰炸机群上方1000米的高度还有数架新型的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可能就是此前我们讨论过的‘零式’。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缠斗,按照我们当初定下的策略来!”郑少愚焦急地在耳机中呼叫到。
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第四大队大队长王远波突然发现上空中一个白点以可怕的速度冲向前方的中国空军战斗机。几乎是转瞬之间,飞在前面的第三大队大队长杨梦清的座机当场起火下坠。有日机偷袭!
就在中国空军的飞行员惊愕之间,又有数架零式俯冲而下,其机翼上的两门20mm航炮可谓是火力强大,连续数架I-16被击中坠落。王远波看到这样的情况焦急万分,将不要与零式缠斗的规定抛到了脑后,他卡准时机,切入内圈咬上了其中一架便扣动扳机。但也几乎与此同时,一道弹流从后方而来射入座舱,仪表盘当场粉碎,幸得有钢板保护要害部位,但腹部和腿部还是中弹,一炮弹残片从左脚穿入脚板,顿时血流如注。在巨大的伤痛中,王广英仍然保持清醒,可是他猛的发现座机左翼中了一发炮弹!左翼随之折断,飞机随即进入螺旋。借助离心力的帮助,王广英一解开安全带便被摔出座舱。幸好开伞顺利,他悬浮在空中缓缓下降。日军战斗机见状,立刻冲过来扫射,枪炮齐发,企图将中国空军飞行员斩尽杀绝。这一暴行已经在三年多的抗日空战中多次上演!王广英注视着那架敌机,待他再次进入开火后便作假死状,才躲过敌机,待其第三次进入时,便停止了攻击只是围绕降落伞转圈观察,王广英一动不动继续垂吊。由于无法控制降落伞,他落到一片树林中,日机方离去。而王广英这才解开伞带扣,落到地面呼救。
刚开战之初中国空军的两名大队长就一死一伤,更加导致了后续战斗的无序,无线耳机中各种呼救声和斥责声充斥,让郑少愚难以有效指挥。
“郑中校,不要犹豫了,赶紧派第十一大队驱赶敌机!”何俊才看到这样的情况非常焦急,难道913璧山空战的悲剧要在这里提前上演?
第十一大队在柳哲生的带领下早就做好了出击准备,浮空基地迅速下降到5000米高度后,他们迅速起飞,向战场方向奔去。由于浮空基地为了避免被日军飞机发现,向西南方向避让了一段距离,所以现在柳哲生他们全速赶往战斗地点还需要15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只有靠第三、四、五大队的3个中队自己对抗零式战斗机。而到这个时候,13架零式战斗机还几乎完好无损,只有大木、藤原、高冢、三上的战斗机中弹,但仍然能继续战斗。
重庆上空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一时间敌我难分,只见数十架飞机在空中穿梭、激战、航炮声、机枪声和飞机中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只见频频有人跳伞飘落空中,飞机的断翼残片像落叶一样在空中飘落。速度超快、机动灵活的“零式”冲乱了I-16的阵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中国空军各机之间只是各自为战,根本无法互相配合支援,唯有采用不断的急转弯来规避日机咬尾。而这样又会损失能量,导致掉高度,已经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
又过了5~6分钟,还在空中的第4大队飞行员徐吉骧中尉突然发现他风挡前的滑油箱破裂,滑油喷溅到风挡上模糊了视线,徐吉骧只好把头伸出机舱外了望,不料飞行风镜也被铺面而来的滑油覆盖,情急之下他只好摘掉风镜眯起眼睛将头伸到座舱外,艰难地操纵着飞机。格斗中,徐吉骧发现自己的座机无论爬升、滚转、下降还是加速均不如这种凶猛的日机,唯有盘旋半径尚可和敌机稍比一下高低。虽然他多次占位咬上了日机,但是偏偏他座机的机枪扳机调的太紧,射击时总是慢半拍,无法把握来之不易的战机。
在战斗中,徐吉骧的座机被日军的零式战斗机连续咬尾多次,遭受了十几次攻击,已经被打得体无完肤,敌机射弹密集,徐吉骧座机上连细细的翼间张线都被打得卷起来了。徐吉骧感到自己四周的防弹钢板被子弹敲得叮叮作响,所幸他还没有中弹。最后,他座机发动机的润滑油漏光了,他的I-16在璧山上空停车。徐吉骧迅速判断了一下形势,决定不跳伞,以免被凶残的日机冲伞射击。他躲掉日机攻击后奇迹般的迫降在一片稻田里,飞机被摔得七零八落。幸好燃油、滑油均已耗尽,飞机没有燃烧。徐吉骧机智地躲在座机残骸内,等盘旋在头顶的两架日机离去后,才爬出完全损坏的座机。
*********************
本周上了个推荐,请大家支持!
求点,求收,求推荐,宽裕的求个打赏,谢谢!
第三十一章 零式来了(二)
第三十一章 零式来了(二)
近藤三郎大尉一边驾驶着零式战斗机攻击着中国空军战斗机,一边履行着带队指挥官的职责,观察着整体的战况。他非常满意现在的攻击结果,零式战斗机给了中国空军战斗机一个措手不及,虽然今天来的都是单翼的I-16,而这种1933年设计的飞机已经明显落后了,连海军的九六式舰载战斗机都不如,更谈不上自己驾驶的这种新型零式战斗机。前段时间由于九六式战斗机腿短无法为轰炸机护航而导致101作战过程中轰炸机部队损失较大,现在有了零式,形势就大为改观。近藤三郎大尉这次觉得非常有面子,看来回去后轰炸机部队的飞行员需要好好感谢下自己。
“哟西!真应该带上相机将这个壮观的空战记录下来啊,10:0,帝国万岁!”近藤三郎大尉心里想着。“不过山下小四郎这几个混蛋,竟然忘掉扔副油箱了,带着那么两个大家伙空战不累么?”由于初次参加空战,竟然有一半的零式战斗机忘记扔掉副油箱就投入了作战,即使是这样,中国空军的战斗机都无法取得优势,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空军的悲哀。而近藤三郎虽然发现了这种情况,但是由于帝国觉得战斗机上装无线电没有必要,所以也无法通知那几个菜鸟,只得就这样算了。
就在近藤三郎心里鄙视山下小四郎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山下小四郎的零式战斗机机腹的副油箱被击穿了几个小洞,燃起了火苗,随后在高速的空气带动下,火势迅速窜上整个机身,就这样山下小四郎和他的零式成了空中的“火鸡”。
“八嘎,被袭击了!”近藤三郎已经看到空中扑下来的几架形状怪异的战斗机,这些战斗机两架一队,俯冲下来向零式发起了攻击。近藤三郎注意到他们的速度并不逊于自己所驾驶的“零式”。看来这些就是侦察机所报告的中国空军的新型战斗机。
见好就收,因为弹药和燃油都已经消耗地所剩不多了,近藤三郎迅速摇晃机翼,通知各机返航。由于这批零式并没有安装无线电,所以不是所有的零式都往回飞,藤原喜平已经击落了两架中国空军的I-16,现在他正兴奋地追逐着另外一架受伤的I-16,全然没有发现其他的零式飞机已经撤退了。
眼见着这架零式已经绕到了周志开的I-16身后,准备攻击了,柳哲生还离零式有500米的距离。他咬了咬牙,将油门增加到最大,在还有400米距离的时候打出一记长点射,四挺12。7mm的机枪怒吼起来!这次点射一直持续到两机还剩下100米的距离的时候,攻击终于取得了效果,藤原喜平的座舱盖被击飞,而藤原喜平被当场击毙在驾驶座上,零式飞机失去控制坠落下去。
看到侦察机传回来的画面,郑少愚叹了一口气,他真不知道会打出这样的战果。看到空中一团团的烟雾和地上冒起的火光,郑少愚垂下了头。
---------------
身在汉口焦急等待的大西泷治郎少将终于收到了宜昌方面发来的战报,此次攻击大获全胜。不仅轰炸得以顺利实施,而且战斗机在护航中击落了16架中国空军的苏制战斗机(战果由日军飞行员报告,有重复报告部分),自身在中国空军新型战斗机的攻击下损失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