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奈三国-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往外射箭,或是用长矛往外刺。而挡板的其他部位,则密布着刀刃,使对方无法攀爬。而挡板的后面还有立柱顶住了挡板,形成了三角支撑,使挡板的承受力得到加强。
    有了这种东西,无论是城门还是城墙,只要有了破损,都可以先顶住一段时间,只要撑过去了,就可以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修复。这也是杨谭一直没有把城门彻底堵死的信心所在。
    如今,这塞门的刀车,也不负杨谭所望,就是这么一辆塞门刀车往这一摆。立马就代替了城门,堵住了幽州兵的去路,而此时,火势也越来越旺了。冒着大火。再次攻击这塞门刀车,那也不现实,刘明只能再次收兵。而杨谭也趁着这个机会,彻底的堵死了城门。
    刘明回营之后非常的郁闷,这攻城部队可是费了刘明很多心血地。如今竟然无功而返,这如何不让人气闷?
    此时的刘明大帐之内,只有郭嘉和关羽在一旁陪伴。
    郭嘉看刘明心中不乐,连忙在一旁劝解道:“主公。这可不是咱们的攻城器械不利。冲城车和楼车的威力,那可是有目共睹,这要是一般的城池,那早就拿下了。实在是哪个杨谭太狠毒,太狡诈了,这才让咱们无功而返。这也就是咱们新打造的这些攻城器械不怕火罢了,这要是一般木质结构的,早就被他一把火烧光了。在自己的城头上放火。连自己人都烧,也就杨谭那种狠毒的人,才能做得出来。”
    刘明闻言好受一些。开口问道:“如今这个杨谭如此狠决,火烧潼关,以为防守,咱们如之奈何?”
    关羽早就不忿,闻言说道:“大哥,那杨谭防守,不过就是仗着火烧,咱们日夜进攻,只要火熄了,咱们就发动。看他能烧得多久?何况,就算是他能烧个没完,他那城墙也经不住咱们冲城车的轮番撞击。到时候,咱们连他们的城墙都撞塌了。看他们还能如何的嚣张。”
    “不妥。如此攻击过于被动,而且咱们的冲城车虽然防火,却防不得烟,也防不得烤。这两回的冒死攻击,操车的士兵,已经有所损伤了。长此以往,那些操车的士兵,非要损失殆尽不可。而且,那潼关城厚,远超过城高,虽然他的城门可以被咱们撞碎,可他的城墙,却绝对不是那么容易撞塌的。何况,即使是撞塌了他的城墙,他再用那个刀车堵住缺口,然后再以土石填补回去,那咱们还是徒费工夫。”郭嘉笑着摇着脑袋反对到。
    关羽一时无话,猛地想起刘明的攻城器械当中还有许多东西没有用到。于是再次说道:“既然如此强攻不成,那大哥的攻城器械当中还有许多新奇的东西没有用到,咱们另换他途,加以攻击,也就是了。”
    “不妥。攻城之道,无非有三,如今咱们用其二而无果,可见那守城的杨谭,也是一个善于防守的大家。如此推断,咱们的第三种攻城手段,他必然也有应对之道。与其那样,咱们何必徒增伤亡。”郭嘉依然笑着反对。
    虽然关羽不知道为什么攻城方法有三,也不知道这攻城部队的第三种攻城方法是什么,更不知道那杨谭凭什么就有可能知道,并有办法对付。可郭嘉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不行,当时可把关羽气火了。
    关羽凤目圆睁,怒视着郭嘉喝道:“奉孝,何来胆小如此!沙场征战,争得就是一口锐气。如今,你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不可。如此这般,你还打得什么仗?攻得什么城?”
    刘明一看,心中好笑。郭嘉这小子跟在刘明身边十几年了,以至于郭嘉有什么心思,那刘明就跟明镜似的。故此,刘明笑着说道:“二弟,休要上了他的恶当,他这是在寻你开心,这小子肯定是有主意了。你别跟他废话,直接教训他一顿,保管他立马说了。”
    郭嘉一听,连忙诉苦道:“主公,二哥。冤枉啊。我不过就事论事而已。哪敢寻二哥得开心。如今二嫂可是在金钗盟中大权独揽,我家的那位,那对二嫂可是言听计从,打死我也不敢寻二哥得开心啊。”
    关羽一听也乐了,敢情问题的根还在这了。这小子是欠教训,如此关头,还有闲心想那些。真是本性难移啊。
    关羽微笑着站了起来,轻轻地握了一下拳头,发出了嘎巴,嘎巴的响声。笑着对郭嘉说道:“小郭子。这可不能怨我,大哥说的话,这我可不能不听。不过,听说你最近跟华老学得不错,应该能接住我两分的力道吧。”
    郭嘉得脸都绿了,一边往后稍着,一边哭笑不得地说道:“二哥,真万别冲动。万事好商量。我老老实实地说还不行吗?”
    刘明一看差不离了,止住关羽说道:“好了。二弟且住。先让他说个明白,若是说的不好。到时候你再找他算账,那也不迟。”
    关羽闻言止住了脚步,微笑着看着郭嘉。看那架势,好像还是准备跟郭嘉亲热、亲热。
    郭嘉暗暗地叹了口气:咳!这是何苦来着。自己不过就是想活跃一下气氛,让主公和二哥开心一下吗?不过,看到刘明和关羽如今都有了笑模样,郭嘉也随之高兴了起来。
    郭嘉嘿嘿笑着说道:“主公。其实这都是您在自寻烦恼,咱们当初制定的那个攻打董卓的计划。那是相当完善的。这应变之道,那早就有了的。咱们的攻城,也不过就造成一种势,如今这个势已经出来了。咱们的计划马上就能成功收尾了。您还有什么可操心的。难道您还真把攻城这件事当了真了。”
    刘明一听恍然,对呀。强攻潼关除了为检验攻城器械地威力之外,就是为了造势。如今计划完成无误,自己还操什么心?
    不过,刘明还是有点不放心地问道:“奉孝。咱们的计划不会出什么差头吧?毕竟如今的潼关守将都换成了杨谭。这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咱们的计划可就要泡汤了。”
    “不会的主公。咱们的计划,那都是有专人监控的。如果出现变故,那消息早就传过来了。如今没有什么消息,那就是一切正常。以潼关如今如此的局势,咱们的计划肯定可以顺利的实施,到时候,咱们兵不血刃地夺取潼关,然后包围长安,消灭董卓,那都是轻而易举的。”郭嘉嘿嘿笑着的保证道。
    关羽在一边听得那个心急,明知道大哥和郭嘉正在说攻破潼关的计划。可就是不明白怎么回事,能不急吗?
    最气人的是,那郭嘉说完了之后。还看了关羽一眼,摆出了就是不告诉你的样子,气得关羽就像抽他。只不过碍着大哥在此,关羽一时到不得动手。
    这一切,刘明自然看在了眼里。此时的刘明成竹在心。心情舒畅,看着关羽说道:“二弟,我出去走走,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问奉孝。”
    说完,刘明转身就向外走。而关羽则嘿嘿笑着凑近了郭嘉。郭嘉凄厉的惨呼道:“主公。您可不能过河拆桥啊。”
    刘明只当没听见,出了营帐,带着典韦巡视自己的那些伤兵去了。而此时,营帐之中隐隐传来郭嘉地呼叫:“二哥,有话好说。君子动口,哎呦……”
    而就在刘明这里按着计划一步步地推行之时,面对着曹操一步步的接收着豫州南部。袁术那个心疼啊。袁术一面派人与曹操交涉,讲明自己和孙策乃是盟友关系,让曹操停止进攻。另一面急忙忙得传令,让纪灵尽快地带着部队回来救援。
    然而,曹操南下地目的,那就是为了吞并豫州南部以及扬州的,两淮这个大粮仓,曹操可眼红许久了,怎么可能轻易被袁术的言辞所左右,当即回复袁术,孙策向朝廷表示忠义,受朝廷嘉奖。这与袁术何干?而袁术私藏玉玺,乃是对朝廷的大不敬,曹操乃是代天诛之。圣命所在,曹操是万万不敢徇私地。
    袁术一听到回报就傻了。敢情人家曹操和孙策结盟,跟自己没关系啊。而且还消灭自己抢走玉玺。这玉玺不是自己的天命象征嘛,怎么会还有人敢来抢夺?
    袁术搞不懂,可紧跟着派去调纪灵领着部队回来的使者也回来了。别说是追上了孙策的部队了,如今扬州的要道,那都已经被孙策的人马看守住了,消息根本传不到前线去。
    袁术一听,勃然大怒,厉声嘶吼道:“来人,把这个废物给我推出去杀了。”随后又歇斯底里的喊道:“给我传令,把那些运往江南的军粮给我卡住,我看他们没有粮食还怎么前进。你让我好不了,你也别想好过了。”
    然而,一日后,袁术再次得报,扬州所有的粮仓,军粮早就空了,早就被孙策全都一次性的强行提走了。而孙策掌管着袁术全部军马的调动大权,也没有任何人敢拦着孙策。
    袁术身躯一晃,险些跌倒,仰首冲天呐喊道:“天啊!为什么?为什么?”随即又俯首低语道:“为什么你给了我玉玺的天命,却让别人来此抢夺?”
    突然间,袁术身躯一震,哈哈大笑道:“哈,哈,哈。我明白了,我现在还不是天子,拿了这个玉玺,还没有与天命归一。这自然会有群魔乱舞了。这要是我登基称了帝,与天命合而为一,这自然就会有百灵护佑了。以我袁家数代的威名,自会有门生故吏前来相应天命帮衬。那曹操和孙策也就不敢逆天行事了。”
    袁术笑完,随即狂喊道:“来人,给我准备仪仗,朕要登基称帝。”
    此时的袁术,形如疯魔。势若疯狂。两旁的手下,无不色变。
    而袁术手下的何夔,当时上前骂道:“竖子篡国。天遣之。汝袁门四世三公之清誉,毁之一旦,你乃袁门之败类,袁门之不孝的子孙也!”
    这何夔,字叔龙,乃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因战乱漂泊至此,被袁术强摞为官,此时此刻,再也忍不住地骂了出来。
    若是平日,袁术对何夔这样的名士,那还是敬重几分,听得进几分劝告的。可如今的袁术,那跟个疯子是的,早就迷了心窍,哪里还听得进人言,当即怒吼道:“拖了出去,给我砍了!砍了!”
    有站堂的武士过来就把何夔拖了出去,那何夔是骂不绝口。不多时,传来回报,何夔已被斩首。袁术是仰天哈哈大笑。而袁术的那些手下,一个个是体若筛糠,颤立着,不敢说话。
    袁术登基的这一最后疯狂,也就这么大张旗鼓的操办了下去。
    而袁术这一不知死活的狂妄举动,不仅给了曹操一个更好的出兵借口,也让袁术手下的许许多多文臣武将,大失所望。其中,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也忍不住掷笔而去。
    正文 第四百五十二回 自比管乐的诸葛
     更新时间:2008…10…3 15:58:49 本章字数:4175
    据说袁术非其时,狂妄称帝,其手下怒走一奇人。
    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乃是临淮东城人(今滁州西北)。其人家世大富,虽襁褓中丧父,与祖母共同生活,但是,鲁肃自少年起,那就胸有大志,好骑射,光有奇谋。并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其后,名声张显。乃被袁术招为了东城长。
    如今,袁术在面临绝境的时候,不思退兵之策,反而倒行逆施,狂妄称帝,鲁肃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立即挂冠而去。而鲁肃这一走,与鲁肃相处不错的三百余户人家,也尽皆举家随鲁肃迁移。
    而这一来,可不得了了。此时的东城,那可还在袁术的控制之下,本来若是鲁肃一人走人,值此袁术称帝这么人心惶惶的时节,那东城的守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算了。可如今鲁肃整出这么大的动静,这要是不闻不问,值此袁术爆孽之时,那脑袋还要不要了。
    当即,东城的守将孟海,立即点兵五百,动身拦截鲁肃。说来也是可怜,如今袁术的兵马几乎都被孙策调光了。偌大的一个东城,倾全州的兵役,也就这五百人了。而就这五百人,那还是一帮老弱残兵。
    可不管怎么说,这五百人毕竟还是袁术的正规部队。应付一帮老百姓,那还是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孟海,那是信心十足的前来捉拿鲁肃归案的。
    然而,等孟海率着人马追上了鲁肃。孟海却是大吃一惊。只见:鲁肃的队伍老弱先行,强健断后。持盾拿刀。甚有章法。其气势,竟然一点都不比自己带的这些人马差劲。
    孟海当时就觉得要想轻松拿下鲁肃,恐怕是不那么容易了。
    而此时,鲁肃持弓,越众而出,冲着孟海说道:“卿等丈夫,当解大数。方今,纷争离乱。袁术倒行逆施。祸在眼前,朝夕之间,土崩瓦解。且其人,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逼乎?”
    说完,鲁肃让人立一面大盾,张弓而射。一连数矢,尽皆洞穿。孟海及其部下无不骇然。
    此时的孟海,即畏于鲁肃的武力。害怕自己带的这点人马打不过鲁肃及其手下的壮丁,又深深的觉得鲁肃说的有道理,如今的袁术,确实是要离着灭亡不远了。故此,孟海也不想难为鲁肃了。但是,孟海却不知道自己放过鲁肃之后,自己该怎么办。遂向鲁肃请教道:“先生之仗义,东城人,无有不知。在下虽愚钝,也万万不敢与先生相难。只是。方今纷争,却如先生所言。还望先生也能给在下指点一条出路。”
    鲁肃闻听此言笑道:“如此甚是容易。那江东的水军大都督周瑜,周公瑾。与我相交莫逆。我此行也是要去投奔他的。若是你想寻个出身。不如与我结伴而行。当可在这个乱世建立一番功业。”
    孟海闻言大喜,连忙叩谢鲁肃,愿与鲁肃同望。
    鲁肃心怀高兴,重整了人马,就要再次得启程。而这时。鲁肃却看见不远处一个白衣如雪,头戴纶巾,手拿羽扇的少年,正在一个高丘上向此观看,此时事了,正要转身离去。
    鲁肃对此暗暗称奇,如今兵荒马乱的日子,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近千人的对持了。此人孤身一人,他就不怕有什么意外吗?经还敢如此沉稳的观看?好大的胆子啊。
    鲁肃心中佩服,连忙吩咐众人先行,自己一个赶了过去,想与其结识一番。
    鲁肃追至那人切近,高声喊道:“这位朋友请慢行。”
    那人转回头来看见鲁肃,也不意外,也不惊恐,止住了脚步,笑着说道:“朋友,拦我行程,不知何事?”
    鲁肃行一礼,开口说道:“在下东城鲁肃,鲁子敬。适才在下见公子观千人械斗而不惊,乃是一个有胆略的人。故此想与公子结识。还望公子不弃。”
    那白衣人看鲁肃说的直诚,礼数也非常的周到,也还了一个礼说道:“在下琅邪诸葛亮,承蒙仁兄看重,幸之也,不敢请尔。”
    听闻诸葛亮地大名,鲁肃大吃一惊,如今天下沸沸扬扬的传言,幽州的刘明欲请此人出山,相传此人的命格与刘明相辅相克。若是辅助刘明,必是刘明的头号贤臣,若是与之为敌,那也是刘明的头号敌人。如此一个人,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鲁肃心中奇怪,可鲁肃却没有怀疑过此人是不是冒名顶替的。如今诸葛亮的大名,响遍大江南北,中原各地,冒这个人的名声,如果没有真本领,那绝对是死得快。而若是有真本领的人,自然也不愿去假冒他人的名声。
    鲁肃当即说道:“承蒙贤弟不弃,告知以真名。但贤弟如今之名声,闻名遐迩。稍有不慎,既有麻烦缠身。贤弟还要小心为上。”
    诸葛亮苦笑道:“小弟自身之事,如何不知。但仁兄之豪名,小弟途径东城,那也是早有所闻。而适才见仁兄面对追兵,毫无惧色,巧言服之。小弟更是心生向往。焉敢以假名谎骗仁兄。”
    鲁肃闻言大喜。遂约诸葛亮同行。诸葛亮见鲁肃此行也是顺路,也就欣然答应。
    路上,鲁肃盛赞诸葛亮还没有正式张显,其名声已经响遍环宇,当可择一明主而仕。
    诸葛亮苦笑道:“因人而成名,此非所愿也。而受虚名所累,避乡远走游学。这又有何炫耀。”
    鲁肃笑道:“那贤弟何不径直投往幽州,那幽州的刘太尉对贤弟虚席以待,贤弟到了那里,岂不是得展所长。”
    诸葛亮摇头道:“子敬兄。实不相瞒。小弟自幼苦读,兵书战策,无一不晓,奇门遁甲,无一不精。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小弟虽不才,可也不敢妄自菲薄,虽管仲、乐毅之才。不过与小弟比肩尔。苏秦、张仪之能,亦要在小弟之下。以小弟满身地所学,若是辅佐于人,非谋主,所不就也。而如今那幽州地刘太尉,羽翼已成。其部下,按部就班,多小弟一个不多。少小弟一个不少。小弟又何必厚颜去那里发展?何况,如今这天下纷争,虽是天灾。也是人祸。都是各路的诸侯在为着自身的利益而角逐其中。即使是幽州的刘太尉,那也不无不同,死来死去,也都是中原地百姓。此无义之战,小弟实不想参与其中。维愿寄情山水尔。”
    鲁肃一听,肃然起敬。而随后二人边走边聊,那都是对对方的人品、才学,敬佩不已。而途中,诸葛亮更指出了刘明的一大弊病、死穴,只要刘明不加以改变。这天下就绝对不可能是刘明的。这也听得鲁肃目瞪口呆,鲁肃这才相信,这诸葛亮有可能是刘明天生地死敌。恐怕不是空穴来风。这要是按着诸葛亮的说法,刘明能称霸到现在,那都是侥幸,刘明的势力,那可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一举灭亡的。
    如此数日后。诸葛亮与鲁肃,那是惜惜不舍得分别了。诸葛亮和鲁肃,那也都给对方留下了联系的方法。
    而此时潼关守将杨谭,也终于挺过了刘明多日来的攻城,迎来了李儒的援军。
    杨谭心中高兴,当即请领军的大将徐荣过府饮宴,商议守卫潼关的事宜。虽然杨谭受李儒所约,来董卓这里不久,可杨谭却知道,这徐荣可是董卓手底下,为数不多的有本领的人之一。行军打仗,那绝对是一等一地好手,想当初董卓兵败洛阳,要不是有徐荣在蒙阳接应,董卓早就完了。这要不是徐荣非是董卓西凉派系的将领出身,凭着这徐荣的功劳和战绩,这徐荣的官职肯定还要更高。
    那徐荣得到杨谭邀请,安排了一下兵马的驻防,也随即来到杨谭得府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谭向徐荣问道:“徐将军,你此次前来,李军师可有何嘱托么?”
    徐荣回答道:“李军师此次派我来此,让我转告杨太守,他与您先前策划的防御计划,如今已经无法实施了。那曹操不知何故,没有遵守盟约,如今咱们只能独立作战了。”
    杨谭叹息道:“咳!我早就曾对其言道,外力可借,而不可持。自身的强大,那才是唯一的凭借。可他自认与曹操唇齿相依,那曹操绝对不会见死不救的。如今可不应验了。算了,不说这些了。徐将军,除此之外,李军师可还有什么嘱托,他的后续援军还能有多少?他的粮草供应,可否跟上?”
    “嗯。如杨太守所料,李军师确实说了,我此次所带来的十万军马,乃是您的第一波援军。李军师还在后方筹措着军马。援军还会陆续开到。只不过,武威、长安等地,那也是离不开人地。后面最多也只能再给您筹措二十万的军兵了,再多也就没有了。不过,李军师跟我说过,粮草方面,您尽管放心,绝对保证供应,哪怕就是全长安的人都在饿肚子,他也绝对会让咱们潼关前线吃饱饭的。而且,等军马筹措完毕,诸多的琐事处理干净了,他也会亲自来此,与您共同防御潼关地。”徐荣照实说道。
    杨谭心中叹息一声:李儒这个朋友没白交啊。真是没瞒自己,也没不管自己。这也不枉自己在潼关给他卖命一场。
    杨谭感慨一番,准备听听徐荣有什么守城的高见,以便于自己参考一下。于是问道:“徐将军,如今幽州兵马号称五十万,困守关下。不知将军对此有何高见?”
    徐荣正容说道:“幽州的兵马,来得越多,那是越好。”
    杨谭不解地问道:“徐将军此言何意?”
    徐荣依然一本正经得说道:“幽州兵马,远道而来,来得越多,消耗的粮草也就越大,而咱们潼关之外,又没有什么可以资敌的东西,他们只能完全自身承担。时间一长,往来输送的物资消耗也就越大,他们消耗不起,自然也就退了。故此,他们来的兵马越多,他们可以停留于此的时间就越短。这当然是来的越多越好了。”
    杨谭自然明白徐荣所说的道理,可是连日来幽州兵马的猛烈攻击,给他的压力,那也是不小,此时杨谭也忍不住苦笑道:“徐将军,虽然你说的那些话,也有些道理。可是,人多也有人多的厉害。连日来,幽州兵马,强攻不止,几次险些丢失关隘。恐怕咱们却也支撑不到那个时间。”
    徐荣还是面无表情的直言道:“杨太守,此其非所在也。乃守城之方法过于被动尔。”
    杨谭一听来的兴趣,以前潼关的那些笨蛋,哪一个能挑出他守城的缺点来。杨谭急忙忙问道:“徐将军如有高见,尽清明言,在下定当洗耳恭听。却不知,那幽州兵马,野战无敌,在下一心闭关不出,坚守潼关,有何失误所在?因何被动尔?”
    徐荣闻言,毫不避讳的直言道:“杨太守,您认为幽州野战无敌,不宜出城交战,这本无错误。然而,潼关这里,城高墙厚,依山傍水,若是派一哨人马在城前加以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