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奈三国-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黄月英的这种才华,虽然关羽略知一二。可那些夷人首领却不知道。而他们出于对女子的歧视。更是对黄月英投以鄙夷的目光。
这人都这样了。这个小女子还要瞎搞。实在是太要不得了。
但是,黄月英此时根本不理会这些。径直的向躺在地上地古侯走去。而那些想要拦阻黄月英地彝人,却被相信黄月英,并想弥补过夫的张飞拦了开来。
黄月英平稳的走到了古侯面前,那真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黄月英微一搭脉,就已经知道了古侯体内气血走向如何了。这古侯得身体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张飞也没用全力,这古侯得五脏六腑并内有实质上损伤。只是气血被震地淤积了。筋骨有些错位而已。而那巫医看不出古侯体内的实际情况如何,光看古侯得外表惨状,以及各处都动不得,一动就痛得要命,这才以为古侯全身都被摔散了。没救了。
月英以脉像,知道了古侯得内脏没事。当下,拿出一个扁檀木盒子。打开来,那是一整套地金针,粗如骨刀,细如毫毛,带钩、带刃、带拐弯的,邓真是一应俱全。
光看着这些针炙用地金针。在场的所有人,那都是一阵寒颤。这个小女子,这是要干什么?
可等到黄月英拿里面的金针往古侯身上扎的时候,那些夷人首领更受不得了,这个汉人女子实在是太恶姜了。古侯刚才不就是训斥她一下,让她懂懂规矩嘛。这个女子就怀恨在心,这古侯如今都这副模样了,还用针扎,实在是太恶毒了。当即,在场的夷人众首领,就全部鼓噪起来。纷纷喝止黄月英。
当然了,那些夷人不明白,幽州这边还是有一些懂行的高手。知道黄月英是要用金针过穴,打通古侯得经脉。校正古侯得筋骨。可邓些金针里面的大部分,他们也是没见过,当然也就不禁要把嘀咕了。那么粗的,跟小刀一样的东西,还能算是针灸用的金针吗?
可是不管怎么说,如今这个时节,也还是要维护黄月英的。尤其是张飞,虽然张飞寿见拿针的,心里就发麻。可仍然秉承着信任黄月英的态度。环视众人,以那犹如实质一般的杀气和目光,生生震慑了鼓噪的众人。
而此时,黄月英手动如飞,十三口金针已经插入了古侯得体内。这十三口金针,可不是一般的金针,乃是缕空的透骨针,专门是用来放血的。金针入体,顺着金针的尾部,一股细小的血线就逼射出来。随着淤血的流出,古侯这个已经肿胀的人,立刻就消瘦了一些。
而随后,黄月英又手如闪电,一连七口幽针扎入,以颤宇诀抖动金针。古侯那纠结在一起的筋脉,当即舒展开来。而随着筋脉的舒展,古侯那些错位的筋骨也自然而然的随着筋脉牵扯而复位了。
黄月英随即收回了金针。并把古侯翻了个身,猛地一击古侯得命门。古侯当即一口鲜血吐出,随即猛地站起身来,破口大骂道:“贼婆娘!使得什么妖术,整得老子这么难受?还让老子喊不出来?”
敢情,黄月英的第一针就封住了古侯得哑穴。怪不得如此经脉复位,这么大的痛苦,这个古侯愣是一声没出。
可岁侯这么一站,这么一骂。在场的每个人,那都知道古侯肯定是好了。此时,这些夷人首领,再看黄月英,那可就不是那种看小女子的蔑视眼光了。而是既崇拜,又畏惧的目光。这种目光,只有他们在看巫神的时候,才会出现。
正文 第五百五十五回 黄月英装神定汉中
更新时间:2008…10…3 16:23:20 本章字数:4454
巴蜀之地,民崇鬼神。
而在巴蜀之地,鬼神的代言人,邓就是各个氏族大大小小的巫。也就是彝人口中的‘毕摩’。故此,巫也就成为了彝族社会生活中主持祭祀,禳解崇祸,占验吉凶,主持盟誓以及进行裁判的神灵代表和法力的象征。在夷人之中享有从高的地位。
而这里面,巫神则是所有巫中最接近鬼神的人。也是在这些夷人之中,享有最崇高的地位,最接近鬼神的象征。这种崇高的地位,既是来自对未知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期盼,也是来自对未知神秘力量的畏惧。
而像黄月英这样,既不吃药,也不作法,直接拿几根针扎几下,就可以把一个快要死的人复原。这种怪异的神秘行为和力量,在这些质朴的夷人心目中,那就是巫的行为。而具有如此神效的,那就只能是巫神。而且,最主要的是,巫是不分男女的。只要能与鬼神沟通,取得鬼神的力量,那就是巫。
当下,这些对黄月英既崇拜,又畏惧的夷人首领,终于明白关羽如此强大的军队之中,为什么还要带一个女子了。敢情这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巫神。同时,这些夷人首领也自以为是的理解,为什么神通广大的天师教张鲁要归顺幽州的刘明,为什么这些汉人能够战无不胜了。那就是因为他们有伟大的巫神帮助。鬼神的意志是不可违背的,再强大的人,也是敌不过鬼神的。
而这里面,以那个古侯所带来的巫医最为激动。他亲自了解过古侯得伤势是多么地严重。更亲眼见证了此事,一辈子的信仰得到了印证,这感受就更深了。当古侯跳起说话的一瞬间。他所受到的震撼,那就别提了。
故此,等他稍一恢复,立马就跪伏在黄月英的跟前,虔诚的拜道:
“渎阿木庇佑。古阿马家支,马黑木诺。敬请至尊巫神原谅先前的冒把。”说罢,拜伏不止。
这个马黑木诺在情急之下,说的都是本地彝语。那些夷人首领听着都很自然。可这些从北方来地幽州众将。可就没几个人懂了。就比如关羽。他就是一点都没听明白。好在关羽身边还有一个张鲁,多少还能懂得几句,给关羽大致地翻译了一下。像那个渎阿木,就是彝人的远祖之神。
而黄月英原本也是不懂彝语的。可黄月英有过目不忘之能。本身又聪慧异常。此次要与夷人各族打交道,黄月英办事谨慎。事先也是学了两天当地彝语。此时正好派上了用场,多少也能听明白几分。
虽然黄月英只是听明白一个七七八八。可黄月英是一个多么机灵的人。哪能不会拉大旗扯虎皮那一套?
黄月英当即低声说道:“起来吧。这是我们幽州百艺门祖师庇护。
只不过,如今古首领虽然身体已经差不多康复了。可他地灵魂却有一部分被震出了体外,若不取回。恐怕……”
黄月英这番话,悄悄的用上一部分技巧。声音飘渺恍惚无比。分不清到底这话是黄月英本人说地,还是这声音直接从黄月英身上发散出来。
虽然黄月英的声音不大,还能缥缈,可黄月英地这番话,对于古侯得打击却是巨大的。
彝人不畏惧死亡,可却对灵魂无比看重。在彝族人的观念中认为:
灵魂是人们生存和活动的操纵者和主宰者。灵魂可以脱离人体而存在,并不会随人的死亡而消失。而一旦灵魂离体不归便意味着死亡。在《祖神源流》记载之中“万物有灵魂,无魂不会生,人生魂来附,人死魂先去”。于是在彝族人的观念中就有“人死变三魂,一魂往密尼(祖地),一魂守焚场,一魂留宗祠,事子孙祭莫。”即:一魂守坟墓,一魂归祖地,一魂守祖灵牌。三魂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支撑着人的躯体。而且,三魂可雕体也可脱体,一旦脱离人体会出现不良反映,如生病、精神疲惫,甚至死亡等。
如此重要的灵魂,如今却在黄月英的话语之中有了闪失。古侯如何能够不心惊?不畏惧?古侯倒不是害怕灵魂散失之后身死。而是害怕身死之后,灵魂有什么闪失,三魂不能归位,成为无可归依,凄惨无比的游灵,那可不是一两年的痛苦。而是要无休止的了。光是想,古侯就已经恐惧万分。何况,古侯在听到马黑木诺跪伏所说话,以及联想到黄月英在自己身上的作为。早就坚信这个既能让自己说不出话来,又能让自已的身体在片刻间恢复的女子,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巫神。他就更害怕黄月英会因为自己先前的出言不逊和冒把,而对自己漂移体外的灵魂进行诅咒了。
要知道,巫神既然能够解灾难,当然也就能进行诅咒了。这可是巫的强项。
当即,古侯就吓得跪伏在地,不停的向黄月英叩拜,祈求。古侯虽然好强,可在鬼神面前,个人的尊严是不重要的。以巫神在夷人中的地位。古侯这样的首领跪拜、祈求,那是一点都不丢人的。在场的所有夷人首领,没有一个笑话古侯得。都认为这才是正常的,这才是对待巫神的正确态度。
可古侯情急之下所说的话语,当然也是他的母语了。这是一个人的本能。最危急的时候,没有特意的控制,他是想不到要说其他语言的。
而古侯说的又快又急,连张鲁这个本地人都只能听一个一知半解的。其他幽州军的将领,那就别指望明白了。
张飞那也是绝对听不懂的。只是看见古侯这小子,先前很是看不起黄月英,如今又对黄月英又跪又拜的。觉得很是好笑。同时也就更佩服黄月英的手段了。
而黄月英,也只不过听明白了原谅,救治等有限几个名词。不过,以黄月英的智慧。单看古侯如今跪拜的神态,就已经通盘了解古侯说地是什么了。而这也正是黄月英所要得。
黄月英当即以她那种虚无缥缈的声音,再次说道:“让你的魂魄归体也不难,只是魂出体外,需要法器的牵引,才能归还,你且在此处安心静坐。我取法器回来救你。”
黄月英说完,很是从容的走了。可留下的。却是满屋子的发愣的人。
对于
幽州军方面来说。黄月英是他们一个比较熟悉地人。也算得上是比较知根知底了。可如今黄月英却让他们有了一种神秘感。
法器?黄月英怎么会有法器呢?
别说是其他人了,就连黄月英地老公杨坚,同样也是很不明白。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情不自禁的用差异的目光看向杨坚。而杨坚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冲着他们傻笑。
而与之相反。原本不熟悉黄月英地那些夷人首领,在黄月英说完要拿法器之后。则对黄月英产生了更高的认同感。更进一步地确认了黄月英的身份。同时也更加对黄月英,以及幽州军高看一眼了。
法器在巫地传承当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不仅能帮着巫更好的沟通鬼神。而且还能把巫得力量留给后代。而没有法器的巫,神通再是广大,那也不能传承,不能建立巫的家支。再是厉害,也威风不过一代。而有法器的巫,那可就不同了。能够传承,能够建立余支。
邓才是真正不可一世的巫。
而这里面的轻重,也更被这些夷人首领所看重。
不多时,黄月英拿着她所谓的法器回来了。幽州军这面一看,差点没笑了出来。这不就是黄月英小姑子平日拿着玩的木鸢嘛。在场的众将可没少看过。尤其是赵云,对这个小东西更是熟悉。这东西不就是黄月英做给她小姑子的玩具嘛。怎么如今就成了法器呢?
不过,这些幽州将领,此时此刻当然也不能揭穿黄月英。
而那些夷人首领看到黄月英所拿的法器,不是他们常见的经书一类。也很是奇怪。不知道这个木头做的小鸟能有什么用处?
其实用处很简单。就是能飞。昔日,公孙般造木鸢,能载人飞三日。黄月英超极机关师,她所造的这个,虽然飞不了那么远,也载不动一个人,可是凭着机簧得力道,再天上转上那么两圈,还是很轻松的。
其原理与黄月英所做的那些木马,木狗之类的是一个道理。只是木鸢双翅扇动的更复杂一些。而且这木鸢又是讨好小姑子的东西,做的更加精细,更加活灵活现罢了。
只见黄月英取木鸢,放在古侯得头顶,口中默默的念叼着,传出一丝丝让人听不懂的怪异音节。可随之,黄月英手中的木鸢已经开始自动扇动起了翅膀。尔后,黄月英手一松,木鸢就盘旋而起,飞旋在古侯得头顶,同时,阵阵悦耳的仙音,从本鸢的腹内发出。
幽州众将,虽然在刚开始初见的时候,也是很惊奇。可此时看得久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而那些夷人则不然了。他们什么时候能看到过这个?
本头做的鸟能自己飞,还能发出如此美妙的招魂之声。这不是顶级的法器,那还能是什么?这绝对要比那些大巫加持的经书厉害多了。
不!这不应给说是法器了,而应该是神器。
所有的夷人首领,以及那些夷人首领带来的大大小小的巫。目睹这神奇的一切后,全都自发的跪了下来。
木鸢在天上飞了三圈之后,黄月英一抬手,把木鸢收了起来。随即在古侯得灵台穴拍了一掌,口中喝道:“魂魄归位!”
也不知道是诚心跪拜的古侯心理作用,还是黄月英所拍的那一掌震动了穴位。古侯当即就觉得一股清流顺体而下,整个人当时就清爽了许多。古侯更认为这是巫神的手段。又是连连的叩拜不已。
有了黄月英巫神这么一个契机,连最强横的古侯都不敢有异议了。
其他人行能有什么说的。
何况,黄月英在会上说的也很明白。
夷人自治,夷人各族之间还征战不止呢。又如何可以奉行统一行政。而且,夷人虽有山林之险。可夷人却终归不能一辈子龟缩在山林中不出来。盐米铁器,日常用品,还是要出的山来和汉人进行交换的。
夷人打得邓些兽皮,象得那些山药,也是不可能一辈子烂在山里面的。
而且,最主要的就是黄月英承诺,各族夷人所事受的待遇,都与汉人一模一样。这天下人不患寡而患不公。夷人也是这个道理。只要这是公平的。待遇都一样。夷人也乐意接受汉人的法规。而黄月英巫神身份的承诺,也是让他们很相信的。
而除此之外。黄月英给出的另一个利益,也是这些夷人无法拒绝的。如今夷人各族在山里面,邓也都是各自种上一些粮食的。毕竟光靠打猎,维持部落的发展,那是不可能的。而如今的自然条件下,夷人各族的平均亩产才不过一石半。也就是一百五六十斤样子。年成不好,还要缩水。而黄月英却承诺有汉人的帮助。夷人亩产平均可以达到四百斤以上水平。这样在场的所有夷人首领,全都难以拒绝。
有这么多的粮食收成,部落之间的争夺,就会少了好多。部落的发展,也会好了许多。这是夷人首领元法拒绝的诱惑。而这对于如今幽州平均亩产八百斤的经验来说。黄月英还是有信心达到的。
谈妥了这一切,当即各族夷人首领在毕摩的见证下,与关羽饮血酒订约。
而待这些夷人散去,对于汉中夷地的治理,却再次搬上了台面。
杨坚向关羽建言:“夷人质朴,重盟约。既已立誓。当皆以其渠帅而用之。否则,若留外人,则当留兵,留兵则无所食,一不易也;而留外人不留兵者,官无可持,与有顽劣不服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且,汉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
今我军不任外人,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待天下太平,汉中稳定,再逐步王化,以为上。”
关羽点头认可。不过,黄月英却笑着加上一句:“官可不用咱们的人。可咱们的人,却一定要深入民间。可从各军抽调一些司马,以为辅,把咱们幽州的理念灌输到民间。这可是太尉大人的夙愿啊。”
关羽很是了解刘明,知道这才是刘明所关注的策略。当即象纳。
汉中既定。关羽大军也随即向剑阁逼去。
正文 第五百五十六回 魏延请战
更新时间:2008…10…3 16:23:34 本章字数:3115
兵势漫长,时以近秋。一队人马,正在缓慢的向剑阁逼进。
不用怀疑,这队人马正是关羽大军的先行部队。虽然这支军队前进的速度缓慢无比。跟正常的幽州军行军绝对两样。可这依然是实实在在的幽州军队。
只不过,这支军队前进的速度确实很慢。哪怕就是四川这个火炉子的天气很热,那也不至于如此。就连正在行军的幽州军卒,对此都是大为的不解。
你看,这不就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忍不住了,悄悄的问班长道:
“班长,咱们这样行军算什么?这也太慢了。还不如咱们以前训练量的一小半呢,在这么下去,咱们可都该长膘了。”
班长听得不觉莞尔,压低声音笑道:“长膘?美得你。就你小子邓猴样,要想长膘,下辈子吧。这辈子你就认命当你的瘦猴吧。”
周围几个耳尖的战士,也忍不住嘿嘿的笑了起来。
班长一瞪眼,喝斥道:“笑什么?都给我好好赶路。上头体惜咱们,怕咱们水土不服中暑,你们到都抖起来了。你们都给我记住了。
咱们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服从!!再服从!!!服从命令是咱们军人的天职。哪来的那么多问题!你们这几个新兵蛋子,军校的培训都白学了么?”
几个新兵看班长发威,全都不敢再开口了。只有最先开口的邓个瘦猴胆子大些,也知道班长喊得虽凶,可只要不真正触把军规,班长比谁都照顾他们。
故此,瘦猴还是悄悄的班长对付道:“班长,上头怕咱们中暑。怕咱们水土不服。让咱们每天黎明行军,日升而息。这也没什么。可咱们训练的时候,重装急行军,邓每天可是一百六十里啊。一次拉练,那可就是一个月。如今这日头也不算太姜。每天才走十里地。咱们得军列排开了都不止十里,几乎都是刚拔营,就再次安营了。这也太磨蹭了吧。兵法上不都是说兵贵神速的嘛。这要是让对方有了淮备。那得多难打啊。若是咱们趁着这两天行军缓慢,迷惑了对方。然后给他们来一个突然加速攻击。那绝对能打得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您说。咱们若是这样,是不是就立功了。”
“你小子行啊。有两下子,还分析起军情来了。比得上咱们将军了。”班长笑眯眯的看着瘦猴说道。
“嘿嘿。这不都是跟班长您学地嘛。再说了,咱们军校不是都说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的士兵。”瘦猴舔着脸。得意洋洋的跟班长显摆道。
没想到,笑眯眯的班长却突然一变脸。压低声音,恶狠狠喊道:
“小子!战后无事,互相讨论。那才叫分析军情。战事之中,无关人员,妄论军机,邓是刺探军情,扰乱军心。你小子不是嫌命长。想看看咱们幽州的军法是不是真的那么严厉吧!”
瘦猴吓得脸都白了。声音颤抖的说道:“班长。班长。您知道我啊。我可绝没有那个意思。”
而这时军号响起。十里地行程到了,幽州地大军在此安营。行军中的这个小插幽,也随之淹没在繁忙的安营之中。
这些幽州军中的低级士兵,当然不可能知道大军行进地军事机密。
幽州大军,兵逼剑阁。这重点,就在一个逼上。
剑阁雄关当道。左右山势险峻。诸葛亮引大军驻扎在那里。那绝对是占尽了地利。要想堂堂正正的攻陷剑阁,即使有攻城器械地配合,那伤亡也肯定不小。何况剑阁那地方,狭窄的山道,根本摆不开多少工程器械。这就更成问题了。
故此,黄月英建言关羽,令赵云为前部先行总将,徐徐逼近剑阁,造成剑阁守军地心理压迫。令其浮动,引起出击。只要对方沉不住气,从剑阁里面出来袭击了。那就能反客为主,给对方来一个狠的。
而至于瘦猴所猜想的先缓后疾,邓对于有雄关为屏,严守关隘的吴军来说,那是起不到什么突袭作用的。毕竟幽州军出兵的消息,吴军肯定是知道的。在吴军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别说是传闻中的诸葛亮在那里守关了。就是吴军换了别的将领,那也是不可能没有防范的。
只有这种吴军明明知道幽州军要来,却只能慢慢的等待,这才是最折魔人的。
长久的等待,邓就能使人产生焦虑、急躁。甚至是精神崩溃。而焦虑、急躁,就会使人把错误。这就会对幽州军的进攻产生极大的便利。反正攻击的主动权现在都在幽州军的手上。自然可以随意调控。
而除此之外,军粮的补给,也是大军行进的一个关键要术。关羽的出征,本来就是一个计划外的战争。对于幽州的后勒供给,那就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拿下汉中,还要继续平定蜀中,消灭吴军,这更是对幽州后勤部供给能力的绝大挑战。而诸葛亮临走时放的那一把火,尽烧汉中军粮。坚壁清野。这就更是对幽州后勤部的雪上加霜。使得幽州军不得不完全依靠后方的补给来作战。
幸的是,张鲁手下原先的那些官更,确实有不少的蛀虫存在,很是贪污了许多义仓的粮食,在幽州军廉政,以及双规和斗地主的治理下,全都起了出来,极大缓解了关羽大军的军粮压力。而且,诸葛亮坚壁清野的时候,汗宁以北的地界,早已经不再诸葛亮的控制之下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秋粮可收。这才让关羽大军有能力继续进攻。
故此,黄月英才会一面缓慢行军,进行攻心,引吴军把错误,一面等待秋收,抢收秋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