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奈三国-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转。和颜悦色地对着那个小丫头说道:“小妹妹乖。刚才都是大哥哥的不是。你叫什么?你的父母,哥哥都在什么地方了?大哥哥派人送你回去好不好?”刘明现在是一心想把这个小丫头送走,好摆脱这个麻烦。
  而那个小丫头摇了摇头说道:“不好。”随后又怀疑的看着刘明说道:“我哥哥说了,女孩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告诉外人的。你要打我什么注意?”
  起点中文网 www。。c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回 归属
     更新时间:2008…6…26 0:50:37 本章字数:4682
  此时,那些刘明得姬妾早已聚拢了过来。现在听这个小丫头说得有趣,全都捂着嘴,笑了起来。而典韦等刘明的护卫,可不敢笑出声来,一个个都憋得很是辛苦。
  刘明为此,为之气结。刘明实在想不透,这么的一个小丫头,怎么这么的牙尖嘴利,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对她这么的一个青苹果,还能有什么想法?刘明气的索性不再搭理那个小丫头,冲着蔡琰打了一个手势,低声跟蔡琰说道:“帮我把这个小丫头轷撸平了,赶快送她回家,省得她的家里人惦记。”
  蔡琰笑着白了刘明一眼,捂着那个小丫头的手说道:“妹妹姓什么?你的家人在哪呀?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姐姐派人送你回去好吗?”
  那个小丫头依偎着蔡琰说道:“姐姐,我姓糜,哥哥们都叫我糜糜,外人都叫我糜小姐。姐姐你也叫我糜糜好了。姐姐你能不能再陪我在玩一会儿。反正现在回去也是被哥哥骂,还不如玩个痛快,再回去挨骂呢。姐姐,我好想玩你们的那个能在天上飞的东西,那个东西叫什么呀?好姐姐,你能给我玩玩吗?就玩一会儿好了。”这个糜小姐,明显看出了蔡琰在这一群人之中的地位,不仅缠着蔡琰不放,而且还不断的跟蔡琰撒着娇。
  蔡琰本是独女,原本有了个秀儿姐姐,就欢喜得不得了,现在又有了这么一个糜糜小妹妹,哪能不欢喜呢?尤其蔡琰现在更是怀孕期间,母爱散发,因此对这糜糜小妹妹,更是疼爱的不得了。可夫君刘明的话,那也是不能违背的。因此,蔡琰想了一下,随手叫人取过了一个风筝,递给了那个糜小姐,哄着她说道:“糜糜,这个东西叫风筝,是我夫君做的。既然你喜欢,姐姐就送你一个。你可以拿回去慢慢玩。今天,姐姐们都挺累了。需要休息了,你看,是不是先让姐姐们送你回家,等以后有空了,姐姐们再陪着你玩。你看这样好不好?”
  糜小姐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那个风筝,一双小手更是紧紧的握住了风筝线。可糜小姐的嘴里还是说道:“哥哥不让我随便要别人东西的。哥哥会骂的。我偷跑出来,哥哥已经肯定会骂的,如果我再要了姐姐的东西话,那哥哥肯定会骂得更凶了。”
  蔡琰爱怜的摸着糜小姐的头说道:“不会的。糜糜这么乖,你哥哥的话,你全都记住了。你哥哥怎么会舍得骂你?而且这个风筝也不是糜糜要的呀,是姐姐送的。姐姐会陪你一起见你哥哥的。你放心吧,你哥哥绝不会骂你的。”
  “真的吗?姐姐你真的陪我回去,替我说情吗?哥哥真的不会骂我吗?”糜小姐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蔡琰。
  “嗯。当然是真的了。姐姐怎么会骗糜糜呢?”蔡琰肯定地说道。
  “太好了。那我就谢谢姐姐了。”糜小姐抱着心爱的风筝,高兴的对蔡琰谢道。那小脸,显得特别的阳光灿烂。
  刘明等人收拾了一下,就送糜小姐回府,在路过城门之时,由于刘明是突然决定提前回去的,而刘明又不愿扰民,所以事先没有派亲兵开道。结果,嘿嘿,这一回刘明又尝到了,那久违的堵车烦恼。刘明倒是挺怀念这种感觉的,虽然堵车的感觉,绝对不好受,可这毕竟促动了刘明那一丝来自现代的回忆。反正现在自己又不向过去开车那会儿那么的急,等上一会又何妨?正好回忆回忆,好让自己还记得自己是一个从现代来的人。
  刘明在这里忆苦思甜,毫不着急。小丫头糜小姐和蔡琰在那里更是说不完的话,一点也不心焦。反倒是刘明的护卫首领典韦有些心急了,冲着刘明瓮声瓮气地禀奏道:“主公。那群百姓聚集在那里,也不知是所谓何事?要不某过去看看?”
  刘明此时正在缅怀过去的回忆,对此也是毫不在意,只是嘱咐了一下典韦,不要惊扰了百姓。
  典韦应了一声,大踏步的过去了。
  典韦挤进了人群当中,冲到了前面,只见前面的城墙之上,正贴着一幅告示,而旁边显然有一个认识字的,在那里口吐白沫的给那些不识字的众人,得意洋洋的白乎着。
  不幸的事,典韦认识的字也不多,周围又是乱糟糟的,让典韦听得有点不太清楚。典韦心急之下,用手指捅了一下旁边一块听的那个人。
  那个人被典韦的大手指头一捅,明显吓了一跳,“哎呀”一声,差点岔过气去。那人扭过头来,刚惦着喝骂,却一眼看到典韦这个大个,尤其是典韦的一身的官服,将军的打扮,那人当时就不敢喊了,换了一幅笑脸说道:“这位官爷,您叫小的什么事?”
  典韦也不理会那个人态度的前后变化,指着前面问道:“这是怎么回事?那个家伙白乎什么呢?怎么大伙把道都堵上了?”
  那个人面色一变,不知道典韦的用意何在,小心的说着:“回官爷。城墙上是贴着一张咱们幽州招人修路的告示。”
  “修路的告示?看一个修路的破告示,用得着围那么多的人吗?竟然还挡了某家大人的路。”典韦心怀不满的说道。
  那个人咽了一下口水,声音有些发涩的说道:“这位官爷,现在咱们幽州地面上的百姓,基本都有活计了,修路只能找外地刚来的人,而那些外地刚来的,看到有这么一个能有饱饭吃,还有钱拿的活计,哪能不高兴的围在这里问个清楚。只是不知我们挡住了那位大人的道路?这个——那个大人不会怪罪我们吧?”
  “哼!某家太尉大人那会这么的小气。某家太尉大人在某家来的时候,还要某家不要惊动你们呢?”典韦不高兴的说道。
  那个人听典韦说他们大人不会怪罪挡道的路人,明显是松了一口气。可那个人随即想到:这幽州的地面上,还有那个大人能称得了太尉大人?莫不是幽州牧,刘太尉大人。想到这里,那人惊呼一声:“刘大善人,刘太尉,刘牧守来了。”
  这一嗓子,不仅把典韦吓了一跳,周围的百姓也都愣了。可随即百姓们都纳过闷来,纷纷喊着刘明的尊称,刘太尉,刘大人等等,并四处学摸着刘明。
  典韦一看不好,立马冲出人群,跑回了刘明的本队。可典韦这一跑,百姓们到发现了刘明的队伍,呼拉一下,就把刘明的车队,围在了当中,百姓纷纷跪在地上,给刘明叩头行礼,不断地从人群之中传出“刘大人,好人呀。”“刘大人,好官呀。”
  刘明正在回忆之中,猛然被百姓们惊醒,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刘明当时就懵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可刘明随后听到百姓的称赞,以及百姓的跪拜,刘明深受感动,多么纯朴的人,自己为这些人都做什么了?这些人竟然如此地对我感恩戴德。刹那间,刘明对这个时代产生了深深的归属感。同时刘明也有点飘飘然的陶醉,新时代的天皇巨星,也不过如此吧。
  此时的蔡琰也被惊动了。蔡琰在深深的自豪,自己的夫君如此的收到百姓爱戴的同时,也明白现在不是让百姓们全跪在这里的时候。又看到自己的夫君在那里有些陶醉,蔡琰隔着车窗,推了刘明一下,低声对刘明说道:“夫君。还不赶快让这些百姓们全起来。散开。这都堵着城门象什么样子。”
  刘明如梦方醒,上前对着百姓挥了一下手。
  人群当中有眼尖的,看到了,知道刘明想要说些什么话。立马制止身边的人说道:“别说话了,刘大人要训话了。”
  周围的百姓逐渐的安静下来,全都用眼睛看着刘明。
  刘明稍为有些不好意思,可毕竟千军万马都见惯了。倒也不会因此蹙场。刘明大声的说道:“大家们辛苦了!”没有预计当中的那句‘首长辛苦了!’周围的百姓还都是静静地看着刘明。刘明多少有些尴尬,不过刘明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我刘明何德何能?那当的起大家如此的跪拜,称赞。我刘明唯有使大家皆能安居乐业,并以此聊以自慰罢了。现在还是请大家都散了吧,来为我幽州的繁荣富强,使出自己的心力吧。”
  这回大伙虽然听得还是不太明白,可刘明想让大伙都能安居乐业的那句话,大伙可都听明白了。当时大伙全都兴奋了起来,又是对刘明一片赞扬之声。其中有精明的,大声喊道:“各位,我们给刘大人让出一条道来,让刘大人先走。”
  大伙都是轰然称“诺。”给刘明闪出了一条道路,并在两旁跪好,恭送刘明。
  刘明此情此景之下,也只能双手抱拳,口中不断的说道:“多谢各位乡亲了,刘某愧领了。”然后领着自己的手下众人,仓惶而跑。而众百姓也在刘明走后,相继散去。
  事后,刘明细问典韦,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觉得这个城门口的招工告示,到和现代的职业介绍所,有所类似。不过,这个阻碍交通,决不是一个好事。这个告示,还是有待改进。
  这时,小丫头糜糜,已经领了众人回到了自己的家门口。因为蔡琰已经答应小丫头糜糜,要为她说情了。所以,刘明叫典韦传唤这家的主人出来答话。
  典韦上前叩打府门。
  不多时,一个家丁,开了一个小门,探出头来问道:“何人叫门?”
  典韦大声说道:“汉室皇亲,幽州牧,刘太尉大人,送你们家小姐回府。快让你们家主人出来迎接,答话。”
  那个家人听了这么一大堆的名号,那还有不知道来人是谁的道理。立马慌慌张张的跑了进去,连门到没来得及关。一边跑,还一边喊着:“老爷不好了,老爷不好了。小姐这回又闯祸了。让刘大人给押回来了。”
  刘明在外面听得直皱眉头,看起来这个小丫头有前科呀。看把家人都吓坏了。
  那个小丫头糜糜也是听得嘟着一张小嘴。
  不大会的功夫,从里面慌慌张张的跑出了兄弟二人,离着刘明还老远,就失声的问道:“哪位是刘大人?”
  典韦用手指引了一下刘明。
  那兄弟二人,立马就跑到刘明身前,扑通一下跪倒在刘明的脚下,凄惨的哀求道:“舍妹无知,冒犯了大人,只要大人能原谅,并放了舍妹,我兄弟二人,原倾家以报大人。”
  刘明一看这两个兄弟,还都挺有意思。大的不过二十二三,小的也就十七八九。长得到都是一表的人才,可这什么也不问,就立即的磕头认错,还真都有点莽撞,不过,这二人的兄妹情深,到都是表露无疑,确实得令人感动。
  此时那个小丫头糜糜,实在受不了这两个兄长了,拉了哥哥的衣袖埋怨道:“哥哥,这回我可没闯祸。你道什么歉呀?”
  那两个兄弟被小丫头说的一愣,迟疑的看着刘明。
  刘明点了点头,和颜悦色地说道:“令妹说得没错,这回她没惹祸。你们快起来吧。我此次前来,只是因为我的夫人和令妹一见投缘。送了她一个风筝。事后,怕你们怪罪令妹乱收东西,同时又不放心令妹一个人回家,特此送令妹回府。你没可千万不要因此责骂令妹。”
  这兄弟二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心里大为奇怪:怎么会是这样?不过还是跟刘明说道:“不敢,不敢。有劳大人了。”
  刘明笑了一下,挥手示意,率人打道回府,蔡琰也和小丫头糜糜告了别。
  回到府后,刘明安置了蔡琰休息后。立马就叫人把马钧找来了。
  马钧现在可是一个大忙人,自打刘明任命他为制造总监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不过,这改动东西,到也是他的乐趣所在,因此也不以为苦,反倒乐在其中。最近,马钧刚研制完四轮马车,正在休息当中,听闻刘明传唤,立马就赶来了。
  起点中文网 www。。c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回 糜竺献宝
     更新时间:2008…6…26 0:50:38 本章字数:4472
  马钧到了之后,刘明把自己的那两个想法一说。马钧稍微想了一下说道:“主公。这两件事的难度都不大。可要都想干好了。那也不是在我能力范围内的。”
  刘明很是奇怪马钧的说法,于是问道:“德衡,何出此言?”
  马钧回道:“主公。这两件事说容易吧。却也容易,那个马掌,我们已有主公画出来的图形,照做就是了。至于那个布告栏,我们也有了主公的设想,只要用木头搭建一下就可以了,不会比做一把椅子难。可这马掌做好了,如何钉到马蹄上,而且还不影响马的奔跑,不让马感到难受,那就不是我们制造部能做的了。而那个布告栏,根据上面张贴的内容不同,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样,如果只是通告,那自然一贴了事,可如象主公设想的那样,起到用人者和找活者互相协调的作用,那还需要设置人员的管理。这些都需要县丞等的管理,属下的制造部,更是无能为力了。”
  刘明一听,觉得马钧说得在理。于是让马钧先回去做出两个样子来,等明天拿出来和大伙一起讨论。
  次日,刘明召集了郭嘉、杨军等一干人等,先处理了一下公事,随后把马钧做的那两个样子拿出来讨论。大伙对于马掌的用处都不置可无,都不知道这马掌到底有什么好的。
  最后,还是郭嘉相信刘明,诚恳的说道:“此物既然主公觉得有用,那我们就先在军中实行一段时日罢了,至于马掌如何钉到马蹄上,还不伤了马蹄,让马奔跑自如,我们可以让马夫配合铁匠,多加试验,也就是了。倒是主公这个布告栏的设想,虽然简单,可实在是大巧不公,思维绝妙。既省的人群阻碍城门的流通,也同时传递了我们的法令。我看也没什么可改的,就直接设立在城门二十丈外即可。上面张贴的如只是公告,那也就算了。如象招工一类的。可在公告下标明详细的出处,以便看公告人的寻找。至于主公提议的那个雇用人员的中介机制,我们现在互相找人的情况,也不是很多,现在都可以归在县丞的管辖之下。如今后确实事务繁忙,需要专门的人来管理的话,到那时,我们再成立一个‘佣人属’也不以为迟。”
  郭嘉说的一席话,在座之人,无不认同。事情也就这么的定下了。可就在大伙准备散去的时候,突然门外有人来报:“东海糜竺、糜芳兄弟携宝求见大人。”
  刘明迟疑的接过拜贴,心想:这糜竺、糜芳又是何人?自己好像不认识呀。突然间,刘明想到小丫头糜糜,也姓糜,难道这两个人,就是糜糜的那两个兄长。那他们今天又来见我干什么?还携宝求见。那他带的又是什么宝物呢?刘明一边想着,一边打开了拜贴,只见上面写着为了感谢刘大人的送其妹妹归家之德,及其赠送的飞翔之宝物——风筝。特向刘大人进献其祖世代收集而全的《吕氏春秋》全册。刘明看过了拜贴,这回算是确认了,这糜竺、糜芳果然是这糜糜的二位哥哥,刘明对糜氏兄弟所献的《吕氏春秋》并不是多感兴趣,可刘明对昨天见过的这两个糜氏兄弟,却是十分的有好感。一面随手把拜贴给杨军、郭嘉传阅,一面吩咐人叫糜氏兄弟晋见。
  刘明不知道《吕氏春秋》的珍贵,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在意,这可能是一个现代人对待书籍的通病,毕竟现代资讯发达,什么样的书籍都能找到,都可以大批量的印制,甚至除了原版外,还有许多得盗版书籍,充斥民间。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对书籍,习以为常,不甚重视,甚至连原本那些在五六十年代时,看书小心谨慎,从不折角,压书,一本书从头看到尾,整本书还跟新书一样的爱惜书籍之人,在盗版书籍的浪潮冲击下,都不太爱惜书籍了。
  虽然刘明这样,可杨军、郭嘉这样的读书人,现在还是视书如宝的,尤其是这《吕氏春秋》博大精深,乃是先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创作,包含了八览、六论、十二纪,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之学说。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相传成书之日,吕不韦于城头之上,悬千金,以求易一字,而不得。可惜到后来,始皇焚书坑儒,还道于天。多有流失,只有一些残篇,散落于民间。收藏者皆视之为珍宝,向不轻易予人观看,既是以杨军、郭嘉之流,博学广记,或者是蔡邕那样的爱书如命,藏书如海。对这《吕氏春秋》也是收集不全。只知道一鳞半爪。现在这糜氏兄弟,竟然敢说献《吕氏春秋》全册,这杨军和郭嘉如何不感到惊讶,连忙在叫人在主公的吩咐上加一个请字。不过,就这样,两人还是觉得有点不够重视此书的出现,于是,二人干脆亲自迎了出去。不为的接见糜氏兄弟,只为了显示对宝书的郑重,以及先睹为快。至此,郭嘉和杨军的文人爱书之风气,显露无疑。
  可他们的如此做法,到把刘明弄愣了,不知道郭嘉,杨军因何如此重视糜氏兄弟,难道糜氏兄弟很有名吗?甚至连那些不知道糜氏兄弟到底是所献何物的一干人等,也十分好奇郭嘉和杨军的举动。
  不多时,郭嘉和杨军已经迎了糜氏兄弟进来。
  此时昂首阔步走进来的糜氏兄弟,和昨天刘明看到的那为妹求情,诚惶诚恐的样子,又是不同,这举止得体,信心十足的二人,才应该是此兄弟二人的英雄本色。
  糜氏兄弟给刘明施过礼后,其兄长糜竺向刘明说道:“刘大人,我们兄弟二人久仰大人,不贱视商旅,以材用人,故心慕已久,早有投靠之心,苦无晋见之机,今我兄弟二人进献《吕氏春秋》于大人,一为感谢大人送舍妹回家之德,二是作为我兄弟二人的晋见之资,望大人收录我兄弟二人,哪怕是我兄弟二人只是作为大人的门客,幕僚,也是心甘情愿。”
  原来这糜氏兄弟此次来幽州,一是做那生意买卖。而更为重要的就是因为此二人,听到过刘明的仁义大名,而且用人唯才,不计出身,甚至连苏双,张世平这样的商旅都可谋的重用。故此,特携《吕氏春秋》前来走访刘明,如果刘明真是一个可以投靠的人,他们兄弟二人就惦着在刘明这里谋个出身。毕竟商人的地位比官员低多了,而且糜氏兄弟也吃过不少官员的苦头,最后都是用金子摆平的。到得幽州地面,糜氏兄弟稍一走访,就觉得这个刘明,刘大人太了不起了,把这幽州的百姓治理得太好了,集市也是繁华无比,比之京都洛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兄弟二人,立马就决定投靠刘明了,所以才在蓟县的城里,购置了宅第。可没想到,刚住了不久,还没找到晋见刘明的机会。刘明就把他妹妹给送回来了,那个家人又因为平时糜小姐的惹祸纪录,乱喊一气,这兄弟二人既感到自己的出身无望,又怕妹妹因此有个闪失,毕竟向刘大人这样的高官,那架子也是十分大的,万万不是自己兄弟惹得起的,有时根本就不问道理如何,就会定人一个罪状,故此,此兄弟二人才会那样的惊慌失措,可没想到刘明竟然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这大大出乎了糜氏兄弟的意料之外,可也更坚定了糜氏兄弟要投靠刘明的信念,在刘明走后,糜氏兄弟一商量,觉得这正好是一个投靠晋见刘明的大好机会,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一幕。
  刘明虽然不知道糜氏兄弟这些事情,可糜氏兄弟要投靠自己的想法,自己还是听明白了,说真的,虽然刘明现在的管理早就上了轨道,各处都有人在职并管理,可是刘明有时还是觉得人员不够用的,那郭嘉和杨军也老是抱怨人才短缺,不住地让刘明招人,现在有人送上门来,刘明自是高兴,不过刘明虽然昨日对这糜氏兄弟大有好感,并且也十分欣赏糜氏兄弟的重情之举,可这兄弟二人到底会什么,刘明还是想知道,并要以此来决定如何的安置此二人。故此,刘明笑着问道:“二位的心意,本官心领了。只是不知二位所善为何?”
  那糜竺躬身回道:“某家兄弟,世居东海,乃是东海郡朐县(今江苏连云港市)人,鄙人糜竺,字子仲,舍弟糜芳,字子方。某家世代经商,家资颇富,我兄弟二人皆精通经商理财之道。而且我兄弟二人也读过许多的经书,知晓礼仪,颇通韬略,可以为大人代为谋划,或是治理地方。”
  刘明一听乐了。心说:哦,不错。还是一个全活人。干嘛都行。这倒要考你一考了。可还没待刘明提问,杨军向刘明行礼说道:“大人,我对此二位有一事不明,不知可否一问?”
  刘明一看杨军到想先提出一个问题,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就点头同意地说道:“杨老有事不明,那就先问吧。”
  杨军转身对糜竺问道:“糜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