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追魂录-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这件事却瞒不了心细的赵氏,赵氏在帮婆婆清理遗体时,发现了朱老夫人手中嫂嫂的衣服。她向唐氏询问,唐氏支支吾吾。
赵氏有孕,婆婆过世后,心中大恸,竟晕了过去。
唐氏毕竟是经过人事的,当看到赵氏在闻到血腥呕吐不止时,就有了几分怀疑。她请人给赵氏把脉,方知赵氏早已怀孕数月。
闻言,唐氏大喜。新郎官在新婚当天离家,新娘子独自一人竟然怀孕,不是有了奸夫又是什么?唐氏略一思索,便决定将脏水尽数泼在弟妹赵氏身上。
唐氏一面使人报官,一面修书一封,使人告诉朱毅。她言之凿凿,说是赵氏私通贼人毛寿,杀死了婆婆朱老夫人。说来也巧,杀死毛寿的那根发簪,原是赵氏赠与唐氏的。唐氏拿出物证,人人信服。
可怜赵氏一个娇弱女子,竟无端被泼了污水,难以辩白……”
先生喝水润嗓之际,许多茶客议论纷纷,大多是骂唐氏淫。荡狠毒。
“此刻,疆场战事未平,朱小将军正在战场杀敌。听闻母亲惨死,伤痛欲绝。他恨不得插翅回京奔丧,奈何边疆正急,脱不开身。自古以来,重孝难以双全。朱小将军是将门虎子,知道以国事为重,只得强忍丧母之痛,在疆场厮杀。
常言道,长嫂如母,唐氏既是长嫂,又是宗妇,料理内宅事务。朱小将军本欲嘱托嫂嫂暂且料理母亲丧事,安抚赵氏。却不料嫂子在信里,声称赵氏私通外人,杀死了母亲。
兄长早死,唐氏待朱小将军犹如亲弟,兼之唐氏此人在家中温婉贤淑,端庄恭谨。朱小将军对她极为信服。看了信后,便先信了三分。
何况,朱小将军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于女色一道并不上心,他和妻子赵氏也只在洞房当夜见了一面,仅有那片刻的温存,只怕连妻子是丑是俊都不晓得。他们夫妻的感情倒也着实淡薄。
比起只有一面之缘的妻子,自然是兄长的遗孀更值得信赖些。但他不敢贸然决断,修书一封,嘱托嫂嫂先不要急着让母亲入土,一切待他归来,再做定夺。
朱小将军心急如焚,无奈抽不出身,待战事稍歇,他上书圣上。天子圣明,体谅他的孝心,准许他早日回京。朱小将军感激圣上恩德,快马加鞭赶回了京城。
朱小将军到得母亲棺椁面前,推金山倒玉柱,痛哭流涕,目眦欲裂。唉,那真是闻者落泪,见者伤心啊。一旁的下人无不垂目落泪。
唉,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借之告诫世人,要好生孝顺父母,莫要将来追悔莫及。
闲言少叙,只说那朱小将军是个有赤子之心的,侍母至孝,一时胸中伤痛难忍,竟呕血数口,晕厥在地。
这下可慌了众人,掐人中揉小腿,一通忙乱。朱小将军悠悠醒转过来时,不见旁人,只见那唐氏身穿重孝,也不顾叔嫂之嫌,哭哭啼啼,说是婆婆死得冤屈,要小叔为婆婆做主。
朱小将军强忍悲痛,向唐氏询问真相。
那唐氏是个巧舌如簧的,搬弄是非,花言巧语,将自己的过错统统推到了赵氏身上。
天下的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这四德分别是德言容功。女子长舌是大忌,文过饰非更是大忌。
朱小将军在战场杀敌时勇猛无比,但是对这内宅妇人的伎俩,却未必精通。先入为主,他对唐氏的说辞不加怀疑。
列位看官,莫说朱小将军偏听偏信,唐氏入门多年,极善伪装,孝敬公婆,整理内务,披的一张好狐狸皮。朱小将军虽然勇猛,却也只是凡夫俗子,看不穿她的伪装……”
陈兮小声说道:“那唐氏是狐狸精么?”
苍离帝君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不是所有披着狐狸皮的都是狐狸精。”
“那是什么精?老虎精?”难得见苍离帝君答话,陈兮大喜,问题脱口而出。话一出口,她就想捂脸了,她都问的是什么啊。
苍离帝君拿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轻声道:“很少会有妖怪到人间去的,戏文和话本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陈兮暗忖,莫非这是委婉回答她的问题,还提出了善意的建议?她心中激动,连连点头:“对对,您说的对。”她在心底默默补充了一句:您说什么都是对的。
苍离帝君眼眸轻转:“司命神君的话本倒可以看看,不过,近来,他只修命谱,不大写话本了。”
陈兮想了一想:“对对,您说的对,你说的对。”
苍离帝君瞧了她一眼,颇感无趣,也不再搭理她。
说书的先生轻叩醒木,哑声说道:“朱小将军问起浑家赵氏,唐氏言说,官府早已找到证据,她也认了罪,被下了狱。因为赵氏如今腹中尚有胎儿,虽说是奸生子,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稚子无辜,等到分娩之后,再凌迟处死。
你道那赵氏是如何被下狱的?全因这唐氏歹毒,为了推脱罪责,不顾丑,不顾羞,抛头露面,到京兆尹那里去告状。她倒是装出一副孝顺媳妇儿的面孔来,想让赵氏死无葬身之地。
唐氏是朱大公子的遗孀,有陛下钦赐的贞节牌坊,她的话自是人人信服;而可怜的赵氏,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朱小将军在成亲当天上了战场。她无缘无故有孕在身,不是与他人私通,又作何解释?京兆尹匆匆忙忙就定了案。
说句大不敬的话,历来官老爷判案,无不是追求政绩。唉,又不是早日破了案,就会清明上许多。听说阴司断狱,甚是公平明白,却也只是传闻罢了。若真如传言所说,莫不是人不如鬼?
列位也许要问了,那赵氏既然是清白的,为何要招供画押呢?列位莫不是忘了这世上还有一个屈打成招?
那赵氏是个铁骨铮铮不让须眉的,自然不肯含冤受屈,可是顾忌腹中胎儿,不敢强辩。她被人掰着手指画了押。
列位看官,须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我朝天子圣明,以仁孝治天下。赵氏平白背上了私通外人杀害婆婆的罪名。任一桩,都能教她万劫不复。
如果不是我朝天子仁善,女犯怀孕期间从缓发落,只怕她活不到朱小将军归来。
赵氏唯一的信念就是朱小将军自己清楚她的孩子是谁的。她没有通奸,她没有杀人,上天自会还她一个公道。
可是,朱小将军如何会信她?在他看来,赵氏不贞不孝,不仁不义……”
茶客中有人唏嘘,也有人说道:“这朱小将军也太傻了,还白白地往自己头上戴绿帽!”
也有那等闲汉说着风凉话:“那也未必是傻,或者是他自己不顶用呢。要不,他这么多年,怎么会没有子嗣?”
很快有人反驳:“我早先见过朱小将军,虽然长得小白脸儿了些,可的确威武雄壮,不是不中用的。他也有过子嗣,只是大户人家的孩子,难养活,都夭折了……”
陈兮也为赵氏扼腕,期盼的良人却是凉薄之人。她能理解朱毅被丧母之痛冲昏了头脑,偏听偏信。可是,理解是一回事,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只要想到赵氏身怀六甲孤苦无依身陷囹圄,她就心疼。唉,世人多苦难。
那少年冷哼一声,似是极为不屑。
陈兮偷偷看着他,只见他随着先生的话,时而面含忧色,时而怒目切齿,看来听得甚是入神。
先生轻叩醒木,垂目敛容:“列位勿扰,在座的诸位,只道那朱小将军昏聩无能,可是大家莫要忘了,设身处地,你们会相信赵氏清白吗?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朱小将军和赵氏感情又不深厚,怎么会在所有人都不相信她的时候,去全心全意地信任呢?
兵者,诡道也。朱小将军善于用兵,揣摩人心却也揣摩地过了。他只道是因自己娶了毒妇入门,才会害得母亲惨死,家族蒙羞。他哪里会想到赵氏,她是冤枉的?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以前码的,勿拍。
☆、三更劫(三)
赵氏眼巴巴地等着相公回来救她,她也的确等到了她的丈夫。朱小将军去牢里质问她,问她为何害他母亲。他不过离家数月,她居然偷人!算算时间; 或许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 可是; 他宁愿不是。
朱小将军绝口不提洞房花烛夜他的去而复返,可能是他不想承认他与赵氏之间的瓜葛吧。
赵氏惊惧愤懑,那一夜历历在目,郎君却翻脸不认人。她摸着自己的肚子; 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如果不是顾念腹中胎儿,只怕她早就撞死来证清白了吧。
赵员外膝下只有赵氏这一个女儿,如珠似玉,自然极为疼惜。他亲自教养女儿,她的人品; 他自是晓得。女儿向他再三说明自己的清白,赵员外和女儿一样,以为姑爷回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谁料盼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唉; 这也不能怪朱小将军,怪只怪唐氏歹毒,怪只怪天意如此。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赵氏在监牢里拼死拼活生下了一个男婴。可这个男婴刚出生,就被官府给抱走了。
历来怀孕的女死囚,一旦生子,就离死不远了。赵氏在牢里月子都没坐完,就被带到了公堂上。
以前,有个女犯,曾经说过,大堂好比阎罗殿,衙门好似剥皮厅。衙门是个什么样子,想来诸位也都知晓。
赵氏一直声称,她生下的孩子是朱家骨血,可是朱小将军拒不承认,她又拿什么来证明孩子是朱家的?她怎么证明她是清白的?
赵老员外怜惜女儿,花重金为她奔走。父心拳拳,教人动容。可惜,京城里的人都知道朱小将军在成亲当日上了战场,直到母亲被害才归来。
赵氏有孕,定有蹊跷,无人相信她的清白。
这个时候,赵员外想起一个人来。说起这个人,那可真是赫赫有名啊。先帝曾赐给他龙头杖,许他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想来诸位也猜到是谁了,不错,正是天子的叔祖瑞王爷。赵老员外在瑞王府门口苦守,想求他给女儿做主。那时,瑞王爷年事已高,不理朝政。
赵老员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奈之下,一头撞向了王府门口的石狮子,头破血流。
瑞王爷大为震动,说了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据说,他对左右说道:“父母之爱,深矣。无论赵氏是否有罪,只为赵老员外父心拳拳,这案子就不能马虎。不能让天下的百姓寒了心。”
列位可能要问了,这寒心一说从何而来?彼时,赵氏□□狠毒,全城皆知。她伏法,人人拍手称快,怎么会有寒心?
可是瑞王爷不这样想,他言说:“若是赵员外撞死在本王门口,这案子即便是不冤,也会变成冤案了。”
虽说,赵员外这一撞失去了半条命,却给女儿挣得了一个证明清白的机会,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瑞王爷派了高人过来,要滴血认亲来查明真相。
赵氏因为自身清白,胸有成竹,无所畏惧。她从容不迫,京兆尹也有些不安,莫非这赵氏真是清白的?
列位须知,这滴血认亲的法子由来已久,可不像我们所以为的只是把血滴在一起这么简单。瑞王爷派来的高人,先前是在宫中,那可是曾经检测过皇室血统的。人家自有秘不示众的法子。
列位看官,不妨猜上一猜,朱小将军的血和婴儿的血究竟有没有融在一起?”
说书的先生摇了摇折扇,喝水润嗓。他双目微阖,手指轻点醒木,倒颇有几分他口中的高人做派。
有急性的茶客高声答道:“自然是融在一起了。先生都说了,孩子是朱小将军亲生的,怎么会不融?”
一时,附和声众。
陈兮不以为然,小声说道:“如果真像表面那般简单,这说书的先生就不会特意来问了,肯定是出了意外嘛!”
在她所看过的话本中,无不是过程极为曲折的,若是一路顺当,那又有什么看头?
果然,先生轻叩醒木,叹道:“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滴血认亲的结果,却是血并不相融。朱小将军和这婴儿并无一丝血缘关系。是赵氏撒谎?还是高人有心陷害?”
众茶客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先生咳了一声,续道:“得知结果,赵氏惊怒交加,当即晕了过去。待她清醒过来时,她提出她也要滴血认亲。她说,那个婴儿肯定不是她的孩子。她孩子的父亲是谁,她自己知道。
毕竟是瑞王爷亲自关照过的,京兆尹不敢马虎,让赵氏跟婴儿滴血认亲,得出的结果,却教人大吃一惊。
原来这婴儿和赵氏也无半分关系!
这可奇了,莫非这婴儿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先生说到这里,扫视了一眼众人,沉默了一会儿。
台下一片安静。
先生嘿嘿一笑:“这就要问朱小将军了。当日,赵氏分娩,刚生下来的婴儿被狱卒抱走,交给育婴堂。途中,却被朱小将军给截下了。
朱小将军对这孩子的感情,我们在座诸位不大清楚。不过,想来是不会待见了。在唐氏的撺掇下,他扼死了这个婴孩儿。”
座下一片哗然,陈兮也是一惊:“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虽然朱毅当时以为孩子是奸生子,可到底稚子无辜啊。莫非上了战场的人,就会冷血至此?
她不远处的少年冷哼了一声:“不过是个残忍嗜杀的伪君子……”
陈兮的心猛地一沉,想到了一个可能。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随即她又安慰自己,想多了,想多了。
先生敲了敲醒木,咳了一声:“朱小将军当时究竟知不知道这孩子是他的,天下只怕无人知晓。在下斗胆设想,或许是他刚从战场上归来,杀气未退,情有可原。列位安静,不要因为朱小将军这一点过错而肆意谩骂。
朱家世代英烈,保家卫国,血洒疆场,是我朝的大功臣。诸位能在这茶楼喝茶听书,与朱家的功劳分不开。唉,白玉微瑕,可以原谅。
等要滴血认亲时,朱小将军只得从别处抱了一个婴儿凑数,却不料被人发现。
却说,赵氏和婴儿滴血认亲的结果出来以后,瑞王震惊,上书天子,下令彻查,兜兜转转,历时半年。
多亏有天子保佑,上苍垂怜,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连京兆尹都受了牵连。唐氏□□,被凌迟处死。朱小将军杀死亲子,阻碍破案,被剥去爵位,打入天牢,判了三年。
而赵氏,则无罪释放。她本是个坚贞的女子,天子准许她和离再嫁。她却拒绝了,她说她要等朱小将军出狱,再续夫妻缘分。
赵员外虽然对女婿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但是也支持女儿的决定。他说道:“好马不备双份鞍,好女不嫁二婚男。”作为女子,理当从一而终。
赵氏独自一人住在朱家,痴心等候着夫婿刑满释放。
恰逢太后过寿,大赦天下,朱小将军也在此之列。这一对可怜的小夫妻,历尽磨难,这才真正的走到了一起……”
先生猛地一拍醒木,说道:“这正是‘拔刀相助得姻缘,三更风雨有奇冤。幸得圣明天子助,恩怨两讫大团圆。’
这一出三更生死缘就说到这里。”
先生朝着台下团团一揖,拿起家什,便下了台。
台下的茶客有的还在议论着,有的则干脆说起了朱毅的近况。
陈兮叹了口气,这说书的先生只怕也不大清楚细节,她还想听听最后是怎么破案的呢。这结局来的忒突兀了些,她瞅着机会,几步溜到那先生身边,问道:“先生,后来呢?”
先生拂拂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慢条斯理地道:“什么后来?故事都完了,哪还有后来?”
“不对啊,你不是说这是京城里发生的真事儿么?故事完了,可这事儿没完啊。”
先生瞥了她一眼:“说的是义夫节妇,自然也就完了。想知道后来怎么样,自己去京城的紫梁街看啊。让一让,让一让,回家了,回家了……”
此刻天色已晚,先生急着回家,没工夫给她缠歪,转身就走了。
陈兮难免有些失望,慢慢地回到座位上。
苍离帝君轻声道:“怎么?听故事听得入了神?连鬼都不捉了?”
陈兮一惊,这才想起那个可能是鬼的少年。她往他的方向瞥了一眼,他已经不在了。她往桌上丢了点碎银子,拿起伞就往外走。
方才,她留了个心眼儿,在那少年身上下了追魂咒,不怕找不到他。但是,为了她认真负责积极工作的好形象,她觉得她有必要慎重一些。
苍离帝君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后,不过是个鬼婴,道行也不算很深,还难不倒她。
陈兮感到奇怪的是,她下追魂咒的对象明明是个面色苍白的惨绿少年,可是她随着追魂咒找到的却是一个小孩儿,和少年的服饰一般无二,人却缩水了。
那小孩儿站在小巷深处,踮着脚尖张望。他躲在墙壁的阴影下,他的脸庞儿亮晶晶的,几近透明。
作者有话要说: 哈喽,新文努力存稿中,求支持。不会弄代码。哭死,%>_<%
估计没人想到那少年的身份。
☆、三更劫(四)
陈兮回头看看苍离帝君:“帝君,我方才……”一定不是她看错了。
苍离轻笑,眼中似有光华流转,黯淡的星光下熠熠生辉。或许是环境的缘故; 他的声音似乎也被放柔了许多:“你说呢?”
陈兮点了点头; 心中有了底气。她向小孩儿走了过去; 轻声说道:“朱小公子?”她也是才想到这个可能。
小孩儿的围巾散开,很明显能看到脖颈处的青紫痕迹。离得近些,他身上的气息,显示着他是一个有怨气的鬼婴。他将围巾束好; 小脸紧绷,神情肃穆。
陈兮试探着道:“你是朱小公子吧?”
小孩儿抬头看了她一眼,也不说话。
陈兮半蹲下。身,柔声说道:“小弟弟,人死了; 是要到地府去的,不能呆在人间的。”
小孩儿看了她一眼,老气横秋:“你死了多久了?敢叫我弟弟?我可比你大多了!我刚才在人多的地方呆的久了,不能化形; 不然; 我肯定比你年纪大。”
陈兮掐指算算,摇了摇头:“我死了大概有一千年了。不管是活着还是死了,我都要比你大很多。”
小孩儿别过脸去,粗声粗气地道:“你别在人多的地方晃荡,这里阳气重,你吃不消的!死了这么久,都没人教过你这些吗?”他顿了一顿,又道:“你不是也没到地府去?”
陈兮轻笑:“我是有任务在身的,跟你不一样,再说,我也不是孤魂野鬼。”她扬了扬手里的定魂伞,回头看看不远处的苍离帝君。
小孩儿斜眼看着她,轻蔑地一笑:“原来是别人养的小鬼!”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甚是居高临下地说道:“家养的小鬼,不要离开主家太远,不然很容易被捉去。”
陈兮一噎,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得来的结论,她分明是鬼仙,怎么会是家养的鬼呢?
“我要回家了,再见。”小孩儿摆了摆手,穿墙而过。
陈兮本来要追上去,可是在听到他的最后一句话时,却怔怔地站在了原地,满面怅然之色。
苍离帝君看在眼里,轻声道:“怎么了?对付不了?”
陈兮摇头:“不是,我能对付得了。只是,他说他要到京城去。他去京城,是要找他娘亲吧?”
苍离帝君沉默了片刻,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陈兮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他去找他娘亲,他还可以看到他娘亲……”她的手指紧紧地抓着伞柄。那个小孩子逗留在人间,是放不下他的母亲吧?他还能看到他母亲,真好。
她努力地将伞往下拉拉,遮住了她的头脸。她不想让别人看见她脸上的落寞。她的母亲,那个红衣盛妆的女子不知已投胎到了何处。
苍离帝君略一沉吟,开口说道:“未必是找他母亲,也许是找他父亲。”他顿了一顿,又道:“你的师兄说,人总是要学会忘记的。”
她仍然低着头,有那么一瞬间,苍离觉着她实在是小的可怜。
他伸手捉住她的伞柄,朝上举了举,轻声说道:“本君,没有父母。”
伞柄被捉住,陈兮不由得抬眼看着他,见他眼中光芒浮浮沉沉,神色不明。她不觉呆了一呆,结结巴巴地道:“帝君,你眼睛很漂亮啊,就像,就像……”
苍离帝君蓦然松手,转身甩袖,一言不发。
陈兮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帝君,你这是在安慰我?”受宠若惊啊。
苍离帝君轻哂:“你想多了,本君只是不想看到你捉不到鬼,还尽找借口。”
陈兮点了点头:“这样啊。”她心里却不无喜意,自觉跟苍离帝君的关系有了质的飞越。她跟在他身后,甚是欢喜。
在神仙的眼中,时间和空间都不是障碍,陈兮虽然没有律令的速度,但是要到京城,也花不了多少时光。
京城果然是政治经济中心,繁华的很,人来人往,阳气甚重。
陈兮心道,难怪那小孩儿虽然想念母亲,却不能长久待在她身边。
说来也巧,陈兮在京城竟然见到了姜榆和阿香。凤城一别,陈兮再也不曾见过姜榆,不过他红衣潋滟,光华流转的风姿,她记忆犹新。
这一次见他,是在朱家附近的大槐树下。槐者,鬼木也,阴气甚重,远远地就能感受到阵阵凉意。
姜榆站在大槐树下,一身皂衣,眉目温和,他腰间束着捉魂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