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翼鹰扬-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上,躲在薄装甲后面的步兵们,一个个握里了“司登冲锋枪”“散弹枪”的英国士兵把身体低低的缩在装甲板的后面。头上的钢盔都朝着车厢外面的方向,大约希望多少阻挡一下打穿装甲车的弹片。
    德国机枪发射的7。62毫米马克沁机枪子弹,以及迫击炮与轻炮弹的碎片打得装甲车的钢甲“当当”乱响。
    “快点,快点,我们下车吧,那样或者还可以躲到一个弹坑里去!”
    有人在扯着嗓子乱喊,正在这里一声狡猾猛烈撞击之后有人发出了惨叫。
    “啊!我中弹了,天啊,我中弹了!”
    士兵们手忙脚乱压住被打中的在使劲挣扎的人,观察他的伤口。一枚大口径炮弹爆炸后产生的奇形怪装的弹片,直接打穿了装甲车的装甲,并击中了伤者的背后。虽然并没有流多少血,可是内脏受到重创之后的伤员,在努力挣扎之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时,低伏在装甲车里的士兵们,有人开始诅咒起前面依然慢慢行进的“大游民坦克”。
    “天啊,这些炮弹干吗没有击中它们,或者也该让这些家伙吃吃苦头!”
    尽管受到德国炮兵猛烈但毫无准头的炮击,无论“大游民坦克”还是“MPM装甲战车”全都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很快英国的攻击集群靠近了德军的第一道战线。
    面对德军第一道战线的钢筋水泥碉堡当中的机枪射击,以及那些幸存的迫击炮的轰击。“大游民坦克”转运它们两侧的炮塔,57毫米的短身管火炮射出乱糟糟的炮弹来。
    但这些东西,对于那些厚实的可以抵御105毫米重炮轰击的钢筋水泥工事,根本没有什么有效的作用,这时“MPM装甲战车”显示它们的威力。
    一道道喷射可以达到60~70米的火焰,从装甲车上直直喷射出来。在连续的喷射当中,火焰喷射器的射手很容易控制准头,使那些燃烧着的油料从钢筋水泥工事的射击孔中,射进碉堡里面去。
    一个个被“特殊照顾”的钢筋水泥碉堡从它们的射击孔里喷射出团团烈火,碉堡门猛然打开之中,全身烈火熊熊的士兵发狂的喊叫着冲了出来,在地面上没命的打滚。
    “突突突……”
    沉闷的车载12。7毫米机枪喷射出火焰,毕竟为这些火人立即解决了痛苦。随着一个个用来作为支撑点的水泥钢筋碉堡被攻陷,德军防线处于崩溃的边缘。
    “大游民”里的驾驶员或者是听到了后面装甲车里步兵的叫骂声,或者是前面“骆驼F。1”的工作太出色,在它们并没有遇到多少阻力的情况他,他们加快了速度。
    而且,装在车身两侧的短身管火炮也射出乱糟糟的炮火,车顶上的机枪射手也在不间断的发射了子弹,摧毁第一线德军最后的抵抗意志。
    如同英、法两国一样,德国第2集团军的司令官法尔肯海因将军为了不把防线上的秘密透露给英国人知道,他们同样没有对第一道防线进行改造。
    按照他的策略,第一道防线的德国士兵,应该在尽力抵抗失效无法再坚守下去的前提下,及时撤回到经过改造的第二道防线。
    面对英国远征军的这些钢铁巨物,以及他们身后更多的英国步兵,德国第一线指挥官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德军士兵,沿着战壕背着武器,排成一溜一溜的纵队向第二线阵地撤退。
    虽然前线的出现的从未见过的坦克使他们吃了相当苦着,但德军士兵现在还远没有被打败。甚至他们在撤退的时候,也没有拉下自己连队里的迫击炮与机枪。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里希特霍芬落到了德军第一线的战壕当中。大约是由于他脖子上的白色飞行领巾实在是过于醒目,他刚刚落地,就遭受到一串“大游民坦克”上机枪的打击。
    一个翻滚,一个跟头栽进一段战壕当中,里希特霍芬吐着嘴里的泥土骂道。
    “呸!呸!你们没有看到我的降落伞吗……?”
    “突突突……”
    “大游民坦克”上机枪依然不依不饶的扫射着,毕竟发出特殊的鸣叫,从里希特霍芬头上不远的地飞过。
    靠着加固战壕的护木,里希特霍芬一屁股坐在地下,嘴里喘着气缓解着自己的紧张,抬起不解的眼睛看着天空。
    “哦,我的上帝,难道我成了糟糕的步兵?”
30章 三军之间
    “大游民坦克”的驾驶员,在突破德军第一道防线之后,并没有立即追击。因为按照命令,他们要等待英国普通装备的步兵师前来占领并巩固阵地后,才能进行下一波进攻。
    虽然按照前的命令,“MPM装甲战车”当中的战兵是不能下车休息的。他们得要呆在车上,以便于随时前进并发动进攻。
    这时,由于德国士兵已经完全撤出第一道防线,德国炮兵射击起来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连续爆炸的炮弹如同舞厅里的鼓声那么密集,大团的黑烟与灰尘里弹片发出尖啸声四处乱飞。这样的炮击令战车当中英国突击团的士兵惊慌起来,他们一个个从战车上跳下来,飞快的躲进附近的战壕里去。
    一个个缩紧脖子,但诅咒的却不向他们轰击的德国人。
    “这些该死的法国人,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发动进攻,难道他们就是要我们当成吸引德军火力的靶子吗?该死的法国人……”
    前沿的突击步兵以及正在进驻战壕的英国步兵,把德军炮火凶猛的情报发给了装甲旅的旅参谋长一一蒙哥马利中尉,看着眼前情报上的伤亡数字,蒙哥马利的脸色难看起来。他扁着偏偏头,向104旅的旅长桑迪兰兹将军报告战况的同时,加入了个人的抱怨。
    “前沿战报……天哪,我看法国佬是靠不住的,他们没有做到使用优势空中力量压制德军的炮火的协议,因此我们的装甲此刻正在承受着德军的强烈炮火轰击!”
    此刻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是,法国人的确已经打算开始进攻了。
    按照预先的计划法国人在英军调动德军的预备队之后,将以十个换装过的主力师,在强大的空中火力配合下,以连续不断的进攻浪潮发动进攻,直至突破包括德军第二、三道防线的主体为止。
    在他们的装甲矛头中,虽然没有“大游民坦克”支援。但大队的“MPM装甲战车”的数量并不比之英军装备的少,至于伴随进攻的迫击炮与75毫米火炮的数量,也远比英国军队装备的要多。
    但他们的进攻,依然会在空中进攻取得胜利之后,才会进行。为他保持那早已经没必要保持的“战役突然性”联军指挥部并没有如同南锡之战中那样,先派空中力量夺取制空权,并完全压制德军炮兵力量之后再进攻。
    他们把空中压制阶段,定义在战役开始发动的时间段上。因此,当“MPM装甲战车”群开始靠拢已方前沿时,趁着德国飞机忙于与英国战斗机交战,法军的飞机动倾巢而出。他们的目标是德军的炮群,因为霞飞相信,没有了炮兵的支持,德军无法抵抗由“MPM装甲战车”组成的装甲矛头。
    天空当中,飞越德军防线向德国炮兵展开袭击的飞机编队当中共有三种飞机。一种是最前面来路的“雄猫”战斗机,后面跟随着大队的“奔雷型攻击机”。他们头顶上的云层里,又包含有相当数量的轰炸机,它们是用来攻击德军弹药库的,看来法国人打算把德军地面支援火力一次给清理个干干净净。
    这时,德国的飞机队虽然刚刚与英国军队的交战当中返回基地,但并不影响他们立即出发与法国人的机群进行对抗。这一次,由于法军出动的飞机数量更大庞大,不但所有的游猎小队的“福克Dr。1”全部出动,甚至包括作为近距对地支援的“信天翁DII…A”也只装了机枪子弹参加进来。
    随着两军规模空前的飞机在空中相遇,这个世界之上首次“千机格斗”开始了。
    “信天翁DII…A”机动性比之“福克Dr。1”略差,它的功用与英国的“SE。5”战斗机功用相当。明智的德国人使用这些飞机向“奔雷型”攻击机以及轰炸机编队发起了攻击,“福克Dr。1”,则与“雄猫”式重型制空战斗机对阵。
    一刹那,天空里充满了飞机尖锐的引擎声,子弹在天空交织出一片片火网。相互追逐的战斗机在天空里横冲直撞。
    与“奔雷型攻击机”碰到一起的德国“信天翁DII…A”的驾驶员发现,法军使用的这种对地攻击机,有着令人生畏的凶猛火力。而且它们的飞行速度相当快,尤其他们在低空时的机动性,甚至堪与“信天翁DII…A”的机动性相媲美。
    至于法军的轰炸机,笨拙的它们只好在战斗机的掩护下排成严密的防空队形,在德国“信天翁DII…A”的进攻当中苦苦支撑。
    与法国飞行队的精英“飞鹳”中队的,王牌飞行员们驾驶的“雄猫”式重型制空战斗机纠缠在一起的德国“游猎机队”的猎手们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灵活的战斗机。
    它们的格斗性能与刚刚接触过的英国“骆驼F。1”战斗机的格斗性能相当,甚至要好一些。另外他们的飞行速度并不比英国“SE。5”战斗机慢,无论是“纠缠格斗”还是“快打快走”它们都可以胜任愉快。
    尤其,它们那结实的层板机身,在被德国的“福克Dr。1”咬住之后,甚至一梭子打上一串弹洞,它们照样敢于做使红色男爵里希霍物芬飞机解体的,那样高强度的机动动作。
    好在,在技术上相比,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始终排列在世界所有国家飞行员的前面。如同我们知道的历史那样,无论一战、二战、德国战斗机的飞机员的战绩总是排在前列的。凭着技术,他们在“雄猫”式那花样繁多的攻击当中,苦苦支撑。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法国空中突击力量,来到德军正在轰击英国军队的炮群上空。
    德国人显然知道敌方空中力量对于己方地面支援火力的威胁。因此他们设法给火炮披上了更加严密的隐蔽网,而且也准备了相当数量的防空炮来迎击来自空中的攻击。
    俯冲当中的“奔雷型”攻击机,带着刚刚被“信天翁DII…A”打出来的满身弹洞,向德国炮群的所有处俯冲投弹。
    一团团防空炮炮弹,爆炸的黑烟在它们的身侧显示出来,虽然不断有“奔雷型”攻击机被防空炮火击落,但德国的炮群也终于在来自天空的攻击当中哑火了。
31章 初遇抵抗
    当法国飞行队以极大代价完成任务之后,德军的主力支援炮群,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已经无法作为一个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力量存在。
    这个时候,法军的装甲集群开始了进攻。前面说过,法军共集结了多达两个集团军,40多个师的兵力进行进攻。这次,仅在他们的最前沿霞飞一次就铺开了十个师的进攻力量,24英里(38。62公里)的宽度上,其中五个团,是如同法国第一突击骑兵师的猎人团一样的团队。
    那么这些装甲力量仅仅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一铺天盖地。
    五个完全自行化的MPM军工集团生产的“MPM装甲战车”装备起来突击团,组成了坚强的装甲矛头,他们里面还包括大量自行迫击炮与自行75毫米火炮在内。
    或许霞飞并不懂得原本不会在这儿出现的“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但他手里的实力已经完成使之产生规模效应。如果以每团按照375辆装甲车来算的话,那么整个突击集群将在这38。62公里的战线上排于1875辆装甲战车。
    当然,参与突击并全是步兵战车,其中有不少支援用的迫击炮与75毫米炮。即便如此计算,在如此狭窄的距离里集中这位的装甲兵力也是使任何防线显得不那么牢靠的。
    随着法军统帅部的一声令下,10个师的法军师开始行动。最前面是装甲战车排成的装甲矛头,后面是支援的迫击炮与75毫米火炮,再后面是大群的步兵。
    与英国装甲旅的进攻相比,法军的攻势更加凌厉。当“MPM装甲战车”一开始行动,排在他们身后的75毫米炮已经开始封锁起对面德军战线的那些碉堡,迫击炮也几乎是连声的放个不停。头顶上“奔雷型攻击机”的12。7毫米机枪与12公斤的小炸弹更如同雨点一样密集。
    这一切,都与得到南锡之战当中,雷霆国际的华人军队进攻时的方式一般无二。在最初的战斗里,火力就呈现最为集中的打击。这时,令前沿德军雪上加霜的事情是,他们没有了火炮支援。
    在这种情况之下,法军实施的打击几乎完全是单方面进行的。法军装甲车的进攻在多种武器尽力的保护下,显得非常顺利。甚至,这次德军连机枪与迫击炮也没有发射几发,很快第一线的德军就撤出了战斗,向第二道防线退去。
    这时,法军显示出他们充裕的人力资源的优势。随着几乎没有受到损失的法军占领了战线,后面的步兵飞快的涌上前来。
    他们装备了相当数量的MPM军工集团生产的四驱车,暂时这种车辆除去靠近巴达维亚的澳大利亚军队以外,就只有法国军队能够大规模装备。
    它们拖着专门设计的载重半吨的拖车飞快的涌上刚刚占领的德军战线,从车上卸下的是英国军队没有装备的“快速战线”。
    虽然这些水泥构件使法国政府花了不少钱,好在还可以用缴获的德制武器充抵。而且有了它们就可以腾出更多军队来用于进攻,在霞飞来说,这是件值得做的买卖。
    如同霞飞计划的那样,前线进攻的停顿并不久,很快士气高昂的法国军队就又恢复了进攻。如同前道防线一样,他们的进攻依然是用大规模的装甲战车打头阵,迫击炮、75毫米炮以及天上的“奔雷型攻击机”掩护。
    然而,这次他们闯入了法尔肯海将军因为他们布置下的死亡陷阱。
    “距离3000米……注意、预备……距离1500米……预备……放!”
    随着经过改造的钢筋水泥碉堡当中,那些仅仅只露出炮口的防空炮的炮长,眼睛紧紧盯着自己的炮队镜,不时观测着目标的距离、速度等等事项。
    受过防空射击训练的他们,对于射击地面目标并不外行,而且还显得相当轻松。毕竟,装甲战车的移动速度不能与飞机相提并论。
    随着炮长大声的命令,碉堡射击口处喷射出一股发射炮弹的火焰。它们的目标,是正在乘胜前进的,有些忘乎所以的法国装甲战车,这一打击使它们受到了致命的伤害。
    “轰”
    随着爆炸声,金属的碎片夹杂着装甲战车上法国士兵们的身体四处飞扬。而一直在装甲战车里的法军士兵似乎被这样的炮击打愣了,甚至没有想到立即还击。
    37、75毫米防空炮的威力与射程是显而易见的,15毫米装甲板以及倾斜的前装甲并不能有效抵御这种炮弹的轰击。
    因此被击中的法军的“MPM装甲战车”在爆炸声中,剧烈的燃烧起来。幸存的法军士兵,一个个从破损的冒出浓重黑烟的装甲车上跳下来,或者迅速扑倒在附近的弹坑里,或者死命在地下打着滚,压灭身上的火焰。手中紧紧攥紧自己手中的武器。然而,完全近战装甲的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反击的可能。
    要命的是,那些已经被赶出碉堡的德军步兵得到一线撤退步兵的加强。他们趁这个机会,用他们手里的步枪、机枪、迫击炮拼命向失去战车保护的法军士兵射击。四处迸飞的子弹与不住爆炸的炮弹,把整个战场装扮的如同地狱一般。
    奔逐在其中的法军士兵则从一个弹坑翻滚入另外一个弹坑,睁着绝望的眼睛在地狱当中求生。或者一个个被密集的子弹与弹片打倒在地。
    “压制火力!”
    几乎所有人都一同呼喊起来,这个时候是需要那些支援火力发话的时候了。
    跟在法军突击战车之后的自行迫击炮与75毫米火炮立即做出反应,它们朝每一个不住喷射火舌的德军水泥碉堡进行压制射击。空中的“奔雷型攻击机”也不住从空中俯冲下来,对着这些坚固的,由钢筋水泥组成的火力点进行打击。
    冲锋的“MPM装甲战车”所受的阻力大力减少,尤其加上如梦初醒的法军士兵开始疯狂的倾泻起“MPM装甲战车”上12。7毫米或者7。62毫米机枪的子弹时,德军方面受到的打击更一步沉重起来。
    胜利的天平似乎一瞬间又向联军方面倾斜。
32章 愚人愚事
    乐观的心态在法军当中迅速恢复,虽然那些水泥碉堡当中的防空炮给他们造成了不少损失,但与已经取得的成绩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最少在霞飞看来是这样。
    “唔,不错,我们的进攻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命令部队加快进攻速度,我想今天落日之前,我们就可以突破他们的防线。”
    面对自己一方战线刚刚被敌军突破,而且他们突入防线的深度已经达到5公里那么深远,这已经使一些德国将领产生了忧虑。毕竟这样大规模的装甲力量,在这之前除了凡尔登之战里的威廉王子遇过之外,还没有其他人承受过这样的攻击。
    而那一次攻击的结果是众所周知的,因为他们对于已经坚固而且经过特殊改造的防线,依然不具备强有力的信心。
    但法尔肯海因将军不这样看。
    “我们第二道防线的目的,就是尽量削弱法军,所以我们必须战斗下去,并在日落前给他们最终的打击!”
    这是他向自己手下的将军们发布命令时说的话。前两道战线抵抗的目的,不过是迟滞英军、法军的进度,而第三道防线才真正是给予他们打击的地方。
    正如同他所言,战场上此时的情况处于胶着状态之中。
    德军的第二道防线并不是修建在如同第一道防线那样的平面战线之上,第二道防线大多建立在一系列可以相互以火力掩护的小丘陵上。或者是丘陵之间设防的村庄。
    一些石灰岩下深深的洞穴被扩建成地下掩蔽部,纵横交错的铁桩和带刺铁丝网组成的障碍、地下室、地下单人掩体和通道,这一切使索姆河地段成为“世界上最坚固和最完备的防御工事”之一。
    德军士兵可以缩在良好的工事体系之中,俯瞰整个战场上的局势。而且他们坚强的钢筋水泥工事顶住了法国人的,无论是迫击炮还是75毫米自行火炮的轰击,至于天空中“奔雷型攻击机”投下的12公斤炸弹也不能给他们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可装甲集群攻击的能力不容人置疑,首先就是被赶到水泥碉堡外面的那些步兵再也无法忍受来自天空的炸弹,地面几乎无穷无尽炮火的袭击。他们通过地面上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快速回到第二道防线丘陵上的水泥碉堡里深深的地下躲避起来。
    没有了步兵火力,战场上由于更多的灰尘的遮挡,水泥碉堡当中的防空炮也沉静了下来。毕竟仅仅只依靠碉堡里的观察,是一件多么不现实的事情。
    由于少了阻止,法军军队的装甲部队的行进加快了,很快,就有几个师占领了数个狭窄的突破口,法军的装甲战车一拥而入,这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碉堡林立而防御力量强大的第三道战线。
    可这时,法军方面的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法军的前线指挥官罗贝尔。尼韦尔将军认为,必须等待后续步兵部队爬上丘陵,攻击那些向所有方向奔射火舌的水泥钢筋碉堡,不然前方的装甲部队就没有可能快速前进。
    战场上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MPM装甲战车”装甲战车上的法军士兵则被命令离开他们的战车,去清剿那些被德军遗弃了的设防村庄。这道命令似乎是为了他们在等待后续步兵时,不至于无事可干而下的。
    步兵的到来是缓慢的,他们仅凭两条腿。原本那些可以使他们快速抵达的四驱车吉普车,不得不来回倒运着着“快速战线”所需的沉重水泥板。
    可到了前沿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休息的机会,他们得要去爬那些布满了铁丝网与地雷的山坡。而且要冒着上面那似乎无处不在的机枪火力、迫击炮慢腾腾的爬上那些倾斜的山坡。
    法国士兵是勇敢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在德法最初交战的头一个月里,那时的法国士兵甚至还会排起华丽、密集的横队,唱起《马赛曲》向德军布满机枪的阵地发动进攻。因此,在索姆河满布小丘陵的地带里,他们也会毫不畏惧的向前。
    法国士兵的灰色军装如同一道波浪涌向丘陵,又在机枪的与迫击炮的轰响中成片的倒下。有了第一线阵地以及其他丢失了阵地的德军士兵的加强,这些丘陵上火力十分凶猛。
    即使是法军的火力支援营的迫击炮与75毫米火炮的支援,以及那些盘旋在空中的攻击机与战斗机的有效协同,进攻依然没有取得多么进展。
    倒是山坡上,到处是法国士兵的尸体。或者偶尔看得见摇起的,招唤军医的手臂。现在灰色的尸体已经如同草坪一样铺满了整个山坡,后续进攻部队的士兵们前进时,不得不踩着他们的身体向。
    这个荒唐的停顿,直到霞飞知道之后才被制止。由于这时战场上住处的延误,他知道的时候进攻行动已经被中断了将近一个小时。
    “没有必要强攻那些丘陵,只需要用步兵切断他们的后路,等待他们的只有投降的下场。我们的装甲部队不能停,后续的攻击力量正迅速赶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