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CEO康熙回忆录-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与赫舍里的婚姻,许多媒体以“一次权力的联姻”为题加以宣传报道。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我和赫舍里的结婚“事件”居然成为不少媒体财经版的头条。在许多人看来,这次结婚是大清决策层更替的前奏。
自古以来,联姻是扩大权力最见成效的手段之一。任何一个组织与亲情联系起来,那么这个组织的凝聚力是不容小觑的。在早期,大清的高级经理人大都互有姻亲关系,姻亲将他们与大清拧在了一起,从而提高了决策效率和执行力,这便是联姻的力量。我与赫舍里的婚姻将我和索尼的力量聚合起来,在击败鳌拜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无论怎样,在联姻索尼、遏必隆之后,大清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
2。善借势者的成功之道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翻开日历,日历显示:1667年七月七日,宜开业,忌怒,吉。这一天,大清召开了一次关键的董事会。
颐和山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洋溢着初夏的气息,显得平静而祥和。谁也想不到,在这里将上演一场更为激烈的斗争。因为我终于决定向鳌拜正式宣战了。
二.联姻索尼:善借势者成功早来十年(2)
在会上,我提出了关于“解散决策委员会”的议案。我的理由是:这个委员会原本是为了平衡决策权而设,索尼病重、苏克撒哈离职,四人决策变成二人决策,显然它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既不能公平决策,又影响了效率,同时也分化了董事会的权力。
这个议题抛出来之后,引起了董事会的一阵骚动。我还未说完,鳌拜首先表示了反对,他认为:制定这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协助和辅佐年岁尚小的我;如今我仍少不更事,无法作出正确决策,解散的后果恐怕不堪设想。他这是在威胁。
我面带嘲讽地问他:“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能否请鳌总预测一下。”鳌拜铁青着脸没有回答。这几乎成为了我和鳌拜的辩论会,董事们坐如针毡。这是一场尴尬的董事会,所有人都感到了别扭。
会议的氛围一时变得尴尬起来,上午的董事会不欢而散。为了缓和气氛,苏麻提议利用中午的时间去骑马散心。策马疾驰,任凭狂风呼啸而过,遥望那翠绿的湖水,我更坚定我的信念:如果这个决策委员会不撤除,我的所有理想和抱负都将很难实现。大清要的是从里到外彻底的变革,而非隔靴搔痒式的改变。
这次董事会,让我看到了更深层的问题存在。从根本上,这个董事会就是各利益集团平衡的产物,规模过于庞大。每次董事会就像一次高级员工代表大会,气氛热烈但解决不了任何关键性问题。一些早已退休的资深董事,早已习惯了“不作为”,参加董事会更多的是一种义务和象征。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董事支持我的决议。这说明了一个事实:人们并不关注谁来执掌大清,他们关注的是谁能将大清带出泥沼、重新获得光明。他们曾经是大清辉煌的缔造者,他们并不忍心看到大清在鳌拜手中衰亡下去!
在会前,一些老董事曾私下透露过辞去董事的念头。这件事情提醒了我:也许未必人人都想待在董事会。经过和这些董事交流后,多数人明确表示会在不久的将来某个合适的时候退出董事会,他们希望急流勇退,部分人或许是因为不愿意卷入我和鳌拜的斗争。
我停下马来,坐在湖边,想到了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和未来的,未完成的和即将要做的种种。垂杨的倒影清晰可见,当一阵风吹过时,所有的影像都变成涟漪。我望着这涟漪,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
下午的董事会继续进行,我临时增加了一项议题:选举更换董事。这是一个出乎鳌拜意料的议题,但它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回应。我提议一个革新董事会的办法:先假定所有董事都离职,然后通过个人意愿和股东大会决定其去留。我的理由是:董事会成员如今都已年过花甲,有些人身体不适,曾多次表达退休意愿,这是天遂人愿;如今大清一批后起之秀成长迅速,补充新鲜血液刻不容缓。
果然,鳌拜表示了激烈的反对。他认为:董事会成员大都是老臣子,最了解大清,也是最有威望的老领导,这样做不仅否定了他们所有的功绩,而且会寒了这些老臣子的心。当然,这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他最担心的还是鳌拜系成员被清除出局。
在鳌拜慷慨陈词之后,我平静地对在座的所有人说:“如果大家不同意变革董事会的话,那么我也就不愿意做董事长了,我将辞去一切行政职务。”
死一般的沉寂。所有人吃惊地望着我,表情异常复杂。看见鳌拜的脸色逐渐由青变紫,我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这是我最后的底牌,也是我对鳌拜的最后一搏。我不希望和鳌拜这样无休止地斗下去,我想尽快结束这场令我极端厌恶的争斗。我知道,我与鳌拜之间总会有一个离开大清,既然这天迟早到来,为何不让它来得早点。
3。 索尼助我当上CEO
许久之后,索尼打破了这片尴尬的沉默。虽然病重的他声音并不大,但他的话无疑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正式提议并推举我为大清集团的CEO。
在会上,他陈述了我担任大清CEO的四大理由:一,我在任职董事长的六年间,表现出了一个企业领导者应有的能力,十四岁的我足可胜任CEO这个职位;二,他与鳌总、遏总、苏总共盟一誓,一旦我们长大成人,即全面移交管理权,现在是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了;三,前CEO顺治六岁继任董事长,十四岁正式成为CEO,因此,我任职CEO符合体例;四,老祖宗和他都是这个意见,相信遏总(遏必隆)不会反对吧?
二.联姻索尼:善借势者成功早来十年(3)
见索尼、遏必隆都持统一意见,鳌拜虽然极不情愿,不得已也只好同意了。
有人说我的婚姻让我提前登上了大清CEO的位置,也曾有人以“攀高枝”来形容索尼下嫁孙女之事,甚至有人说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此云云。
婚姻是一个双向问题,妻以夫荣,丈夫的成功也是妻子的荣耀。联姻索尼,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也不是一个是否合适的问题,而是我想不想成就大业的问题。古往今来,联姻往往能造更大的势,成功者则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否则就有可能是别人站在你的肩膀上。英雄当论成败,只要不违背道德、法律和伦常,势当借则借。成大事者怎可为小节所拘?
如今,别人一辈子都梦寐以求的梦,十四岁前我都完成:成为中国最大企业的董事长和CEO。在世人眼中,我将走上一条鲜花与掌声相伴的阳光大道,但我知道,我提前当上CEO让一场更为凶险的恶战提前到来。
三.吴六一:把住关键职位(1)
1667年十一月是以悲痛而结束的。大清三代创业者最忠诚的伙伴、功勋卓越的经理人、大清集团缔造者之一、赫舍里的祖父索尼因病去世。就在这个时候,鳌拜突然发难。
对于我和索尼的联姻,鳌拜深感不安,这表示玄烨系已在大清拥有了绝对控制权,这一直是鳌拜不愿、也不想看到的事实。但是,鳌拜并不肯就此认输,索尼的去世给了他“翻身”的机会。
1。 鳌拜系集体病休的图谋
为了避开与鳌拜争锋相对,我与赫舍里在中国的最南端、美丽的海南度过了一个甜蜜而短暂的假期。一天,我和赫舍里潜完水一上岸,就接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鳌拜系所有管理层集体请病假。
假期匆匆结束。刚下飞机,我直奔办公室,看见办公桌上赫然放着九个人的假条,这休病假的九个人,班布尔善、穆里玛、塞本得、讷谟、阿思哈、噶褚哈、泰必图、济世、吴格塞都是鳌拜系的人。
我走进鳌拜的办公室,望着他平静地说道:“你是大清的副总,又是父亲留下来的重臣,很多事你还是要多担待些。不过你既然病重,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我这里有上好的高丽参,明天让人送到你家里,你为大清耗尽心血,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我思考了一下,继续说道:“现在到了年底最忙的时候,好些个事还得有人办哪。他们几个嘛,暂时帮帮手!这段时间,也确实辛苦他们了,等忙完这一阵,好好地放他们一场大假!”鳌拜望着我,表情异常复杂。从这刻起,我明白我与鳌拜的缘分已尽。
在人事斗争中,称病是一种最常见的托辞。一般高层经理人称病只有三种解释,一是闹情绪,以泄心中不满;二是逃避责任、坐山观虎斗;三是以退为进、以此作为要挟的砝码。鳌拜称病则三者兼而有之:准鳌拜与九人病休,大清将陷入瘫痪;如不准,那么日后将养虎为患;他日我如裁辞此九人,鳌拜便会授之以口实,集体倒戈在所难免。
出乎鳌拜意料的是,我批准了他的“病假”而截留了别人。
曾有媒体作过调查:以下选择中,哪一条对企业的危害最大?一,高级经理人倒戈;二,产品质量危机;三,资金链断裂;四,强势对手的恶性竞争。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选择了“高级经理人倒戈”。
分析大明的失败,与高级管理层的集体倒戈不无关系,先有洪承畴,后有吴三桂,还不算被无故开除的袁崇焕,已足以让大明受到致命打击。前车之鉴,岂能轻易能忘?纵然这九个人并非大清的股肱之才,但他们身居要职,一旦倒戈,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一方面仓促之下很难找到替任者,必然导致诸多工作青黄不接;另一方面,影响所在团队,轻则军心涣散,人心惶惶,重则将有大批员工追随而去,爆发一场辞职潮。
即便他们是一般员工,这么多人一同病休,也难免不引发一场无妄的揣测,必然会影响工作效率,更何况他们是大清的重要管理者,且还分管不同部门,更有鳌拜居中煽风点火?
我很明白,这九个人迟早有一天要追随鳌拜而去,但在尚未物色好接替人之前,任何一次集体辞职或辞退事件,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大清千钧之力,皆系于中层;中层动,全局牵。如今鳌拜挟中层“逼宫”,如贸然激发矛盾,恐怕酿成大祸,唯先求稳方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2。 中层的力量:纲举方能目张
鳌拜系集体病休的异常举动,让我有了深刻的警惕。病休的九人中,其中班布尔善是公司的高级顾问,阿思哈、噶褚哈、济世负责公司六大部门中的其中三个。如今鳌拜亦是“纲举目张”,将六大部门中的一半关键职位攥在手心,所以才敢如此放肆。
中层管理层对企业的生死存亡举足轻重。在大清,他们就是“纲”,一引此纲,万目皆张。如果没有他们,那么某个关键人物一旦发生问题,就容易全军覆没。东汉刘协(献帝)、大明朱由检(崇祯)莫不如此。
三.吴六一:把住关键职位(2)
我曾在一次部门经理人会议上说:
“就算有朝一日大清被一把火烧尽,只要有你们中层干部在,十年之后,大清依然会如此强大!”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人才是企业的命脉,中层经理人是企业的关键,失去了他们,大清将不日而亡。
回到家,祖母对整个局势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最后,祖母目光灼灼地看着我说:“国手走棋,走一步看十步。未雨绸缪,才是赢局的关键。这几年,小魏子、索额图他们该历练够了吧?”
从我继任开始,祖母便已着手加强企业的中坚力量,一直在背后颇费心机地为他们扫除各种障碍,成为他们最坚实的保护伞。
魏东亭个性忠诚而果敢,长于执行,对工作充满热忱,不畏艰难,敢拚敢闯。这几年,他一直秘密帮我打点康朝公司的事,不为人所知。他在集团总经办的职位低微,位居穆里玛、讷谟之下。如今鳌拜步步为营,处处发难,当是小魏子一展鸿图的时候了。
更让我欣喜的是索额图、明珠,他两人心思缜密,思维敏捷,对事情具有独到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尤其处理各类公司事务方面的能力,足以胜任中层经理人任何一个关键职务。
批准了总经办主任穆里玛的病休后,我趁机提升魏东亭为总经办副主任,与讷谟平级。之后,我又调任索额图为总经办主任。
3。 一夫当关:关键的关键
鳌拜称病之后并没有闲着。他与班布尔善密谋进行了新一轮的夺权计划,这一次,他将眼光瞄准了吴六一。
半个月后,鳌拜递上了一份意见:由于大清营销总公司的行政副总冯明君玩忽职守,降调两级,担任下属紫禁城中心销售总监,原来的总监吴六一则另行叙议。
这个意见如果在以往,是再平常不过的建议,但如今,鳌拜的动机显得如此突兀。拿到这个意见,我异常兴奋与激动: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营销总公司是大清的核心,负责乳品的销售。集团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这个公司。它有两个营销中心,一个是绿营中心,负责全国十八个省的营销中心;一是紫禁城中心,由九个部门所构成,所以该中心负责人被戏称为“九门提督”。目前,紫禁城中心的销售收入占据了整个营销总公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吴六一的职位牵系着大清的命脉。
没有企业能忽视营销的地位,正如任何一个帝王无法忽视军队的地位一样。鳌拜处心积虑要夺权,这个职位成为了关键的关键。很明显,冯明君是鳌拜的人。一旦上任,必将对整个紫禁城中心大换血,如此一来,大清主要的销售命脉便为鳌拜所掌控了。所以在这个职位上,我必须同鳌拜去争。
当天下午,我重新给吴六一下了一封任命书,并再三强调:没有人能将你从这个职位调走。晚上,我去了趟鳌拜家。这次去鳌拜家,我是有充分考虑的,一是在决定拔掉他之前,应该探探他的口风;二来,鳌拜久病,作为公司的最高领导,理应去看望;三来,树立吴六一的信心。
鳌拜对我的突然造访并没有慌乱,他说:
“公司一直提倡以严治企,应当对冯明君杀一儆百。听说冯明君对市场颇有想法,营销总监当可堪任。吴六一有副总之才,长期屈居营销总监多年,公司委屈了他,我的意见是让他们对调一下,有赏有罚,对公司和他们都是大好事嘛!”鳌拜的回答无懈可击。
但没过几天,聪明一世的鳌拜,却犯了一个致命而且可笑的错误。
四. 智败鳌拜:行动力决定成败(1)
如今的大清,人心涣散,党争四起,谁也无法投入工作,谁都在观望这一场激烈的肉搏。如果不早点结束这种状态,大清永远走不上正轨。
与鳌拜的竞争如同一场战争,每一步都危机四伏,每一步都有陷阱。我与鳌拜都明白,谁的谋略更高明,谁抢到主动权,那么这场斗争谁就会赢。
我已决定:定局就在明天。
1。 釜底抽薪:谋略在背后
事实上,早在我当上CEO的那一刻,我就在为这一天作准备。为了分化鳌拜的股东阵营,我秘密地通过康朝投资私下和鳌拜作了艰难而漫长的谈判。
镶黄旗公司是以土地、牧场为主要项目的专业投资公司。在镶黄旗公司,我占所有股份的百分之三十五;鳌拜占百分之三十,遏必隆占百分之二十五,其余股份为镶黄旗的管理层持有,他们都是祖父时代的创业功臣。鳌拜是镶黄旗公司的总裁,俗称“旗主”。
1668年十月,国家酝酿已久的《草原法》出台,以法律文本形式规定:禁止私人买卖牧场土地,严格限制牧场之间的并购、圈地行为。牧场在投资家们的眼中从香饽饽变成了鸡肋,囤积的牧场无法出售。虽然鳌拜依然无比笃信牧场的春天尚未来临,但是每况愈下的财务状况,让遏必隆和其他股东焦虑不已。为了挽回损失,遏必隆联合其他股东,希望鳌拜能够出让部分股权,以解眼前之急。
一个月后,康朝投资公司找到鳌拜、遏必隆,表示要收购他们手中的股份。在所有洽谈者中,康朝投资的出价和付款方式最为合理的:投资三千万两现银收购两人所占的百分之五十五股权,其中两千万两在一天内到账,其余的一千万五年之内付清。这对镶黄旗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康朝投资负责人穆子煦特别强调:只有一个月的考虑时间。穆子煦没有费多大的劲就说服了遏必隆。
当时镶黄旗的钱庄债务高达数千万之巨,而且尚有数百万两的员工工资未发放。对鳌拜来说,这是一笔可迅速化解资金危机的买卖。遏必隆的决定和现实的处境,让鳌拜心动了。十二月五日,我和穆子煦唱了一出精彩的双簧。在一间格调优雅的餐厅里,我对鳌拜说,我想收购你在镶黄旗所占的股份。当时穆子煦正在场,鳌拜笑着对我说,对不起,镶黄旗公司我不打算卖。
我以近乎恳求的姿态,表示我非常想得到镶黄旗,而且表示愿意出高价。穆子煦装出一副紧张的姿态,不解地看着鳌拜,问:“这是怎么回事?”
鳌拜的表情异常尴尬,然后对我说:“对不起,我已经将它卖给了穆总。”穆子煦不愧是一个天才的演员,他接过话,皱着眉头说:“我们签订协议了吗?”我记得我是哭丧着脸走出餐厅的。
1669年五月十五日,鳌拜与穆子煦在众多媒体的关注下,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在闪光灯下,鳌拜的笑容格外灿烂。同一天,鳌拜不再担任镶黄旗公司的任何职务。
这夜,我心情异常紧张与兴奋,我望着窗外的明月,回想这么久以来的努力,已卓见成效:吴六一已明确答应留任;索额图、熊赐履已经作好了准备;魏东亭已箭在弦上;济世、穆里玛、讷谟等人已称病在家。
想到此,心中略为宽慰,但为保万无一失,我趁星夜去了魏东亭家。武丹、穆子煦、狼谭都在,魏东亭双目通红,一脸肃穆。和我一样,他们一宿未睡,见我来了,顿时兴奋起来。我一股豪气涌上心头,说道:
“以往,我是以守为攻。如今,时不我待,谁先发制人谁就能胜。剪此凶顽,就在明天!”
我又重复了白天所安排的工作:
“东亭你去趟公安机关,鳌拜行贿的证据已准备好了。武丹、穆子煦、狼谭你们在会议室里等着,我与鳌拜最后谈一次。我最担心的是吴六一,万一他带属下集体辞职,东亭你们几个立马顶上,任命书我都签好了。”
“鳌拜出售镶黄旗股份,说明他也在找退路!但鳌拜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股份又转在我康朝公司的名下!如今,正是他最虚弱的时候,此时不举,更待何时?”
四. 智败鳌拜:行动力决定成败(2)
我再三强调:“这事要绝对保密!”安排完这一切,天色已鱼白。
第二天上午,我与魏东亭、穆子煦、武丹早早地来到了会议室,静候着鳌拜的到来。和往常一样,鳌拜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会议室。他明显地感觉到了异样。
我冷静地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鳌总,从今天起,你不能留在公司了。”
鳌拜看见穆子煦,眼中的惊异一闪而过,旋即大笑:“凭什么?”
“就凭你贿赂他十万两银子!”
他假装糊涂,笑得更大声了:“什么十万两?莫名其妙!吴六一已离开公司,何谈贿赂?” 为了拉拢吴六一,鳌拜派泰必图送给他十万两银子,条件是吴六一离开“九门提督”这个职位。吴六一是十分精明之人,他假意答应了泰必图的要求,但暗地里将鳌拜系的员工裁撤殆尽。
吴六一进入会议室,拿出一张任职书和一张泰必图签名的十万两收据。鳌拜仍旧没有服输:“我走,你这公司就经营不下去!”
“你以为公司缺了你就不能运转?实话告诉你。你转让出去的镶黄旗股份现已在我康朝公司名下!你鳌拜系成员早在昨天已全部裁撤!就连你的死党,班布尔善如今都背叛了你!”
“你等着司法机关的逮捕令吧!你现在出局了。”我平静地对鳌拜说。鳌拜望了望穆子煦微笑的样子,知道这次彻底完了,他气急败坏就想冲过来打人,最终被魏东亭几个制服。
那天,鳌拜无比感叹地说:“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是输给了一个十六岁的孩子。”
第二天,我向所有办公室发了一份通告:“大清公司副总裁鳌拜由于身体原因将离开大清,其所有决策权将由集团董事长兼CEO玄烨代理。”同时,各大媒体收到了一份关于“康朝投资收购镶黄旗公司”的新闻传真稿。至此,鳌拜将与大清再无任何瓜葛。
在那个初夏的早晨,几乎所有的媒体报道了鳌拜的黯然离去,其中一本名为《商业界》的杂志如是报道:
“1669年始,世界上最郁闷和沮丧的人,莫过于曾经以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