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玉米-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作者了。奖状就挂在办公室的墙面上。钱主任在“四人帮”的时期坐过牢,平反之后,上级领导原想调他“上来”,到局里去。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钱主任谢绝了,坚持在“下面”。钱主任说,他热爱“学校”,热爱“教育”,最终还是留了下来,钱主任在师范学校开始了他的“第二个春天”。
  钱主任格外地努力,希望把学生的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把损失的时光补回来。用钱主任自己的话说,“上到死了人,下到丢了一根针”,他“都要管”,谁也别想“瞒着蚊子睡觉”。管理上相当有一套。所谓的管理,说白了就是“抓”。工作上要“抓”,人也要“抓”。钱主任伸出他的巴掌,张开来,紧紧地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向全校的班主任解释了“抓”是怎么一回事。所谓“抓”,就是把事情,主要是人,控制在自己的手心,再发出所有的力气。对方一疼,就软了,就“抓”住了,“抓”好了。钱主任的解释很形象,很生动,班主任们一看就明白了。要是细说起来,师范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对钱主任都有几分的怵。走路的时候总要绕着他。同学们发现,这样的时候钱主任其实并不凶,反而把绕着走路的同学喊过来,亲切地问:“我是大老虎?”钱主任不是大老虎,只是一只鹰。你不怎么看得到他,可他总是能够看得到你。一旦哪里出了问题,有了特殊的“气味”,他的阴影一定会准确及时地投射在大地上,无声无息,盘旋在你的周围。
  这会儿这只鹰正栖息在八二(3)班的讲台上,一双鹰眼紧紧地盯着下面。他又开始开口讲话了。他的话题却绕开了这一次的失窃事件,让人有点摸不着头绪,但是,他凛然的气概还是渲染了每一个人,震撼了每一个人。“我们的校长,当然也包括我,想建立怎样的一所师范学校呢?”钱主任劈头盖脸问了这样一个严肃的大问题。“我很赞同我们的校长。”钱主任自答说,“我们的校长说了,第一,铁的纪律,第二,铁的校风。八个大字。”钱主任用他的食指不停地点击讲台的桌面,提醒同学们“铁”是什么。当然了,铁是什么,“同学们都见过”,用不着钱主任“多说什么”了。钱主任围绕着“铁”这个最为普通的金属把话题慢慢引上了正路,“——铁为什么能够无坚不摧?是因为铁被炼过了,它很纯。如果铁的中间有了渣滓,有了杂质,铁就会断,大厦就会倒。”钱主任接着又问,“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很简单,把杂质查出来,并且剔除出去。”教室里一片阒静,都能听得见粗重的喘息了。差不多每一个同学都听得见自己的呼吸,不少同学的脸都憋红了。钱主任总结说:“最后我送同学们八个大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散会。”

  5.利用机会整顿作风

  庞凤华的饭菜票和现金一分都没有少。因为有3000米的赛事,庞凤华匆匆忙忙的,顺手把钱物都带在身上了,掖在了内衣的小口袋里头。庞凤华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留神,上了跑道又跑得太猛,后来全忘了。那些钱物还是庞凤华第二天洗衣服的时候自己掏出来的,带着庞凤华的体温,甚至还带着庞凤华的心跳。不过事情已经闹开了,都惊动了派出所了,庞凤华哪里敢说。蹲在盥洗间里,又哭了。脸上凄苦得很,别人都劝不动。越劝庞凤华哭得越伤心。后来连劝的人都一起哭了。这个不能怪人家凤华,这样倒霉的事,换了谁谁不难过
  。
  庞凤华在当天的晚上找到了年轻的班主任,班主任住的是集体宿舍,这会儿同宿舍的其他人都打康乐球去了,只留下了班主任一个,正趴在桌子上批改作业。庞凤华进来了。两只手紧紧地扶着门框。班主任扭过身子,示意庞凤华坐。办公桌的旁边是老师的单人床,庞凤华只能坐到老师的床上去了。庞凤华一脸的凄惶,坐得很慢,尤其是快要落座的时候,她扭着她的腰肢,用她的屁股缓缓找到了床沿,这才坐下了。年轻的班主任发现庞凤华“坐”得实在是漂亮,腰肢里头有了很独特的韵致。别看庞凤华的脸蛋长得不怎么样,屁股上的那一把倒还真的是风姿绰约。这一点给了年轻的班主任相当深刻的印象,一下子就对庞凤华产生了同情了。
  班主任咽了一口,关切地说:“发现新的线索了没有?”庞凤华望着她的班主任,无声地摇头,很憔悴,带上了几分的苦楚。班主任叹了一口气,想,钱被人偷了,一定是生活上遇到困难了。班主任取出钱包,拿出十块钱,递到庞凤华的跟前,说:“你先应付几天吧。”这样的举动在庞凤华的那一头分外地感人了,庞凤华望着老师手里的钱,眼里的眼神定住了,一点一点闪出了泪光。她的目光慢慢移到了老师的脸上,最后,和年轻的班主任对视了,定定的,汪开了一层泪,厚厚地罩在眼眶里头。庞凤华说:“老师。”说不下去,又哭了。庞凤华这一次没有坐着哭,而是趴下了,伏在了班主任的枕头上,两只肩膀一耸一耸的。
  班主任坐到庞凤华的身边,很小心地伸出手,拍了拍庞凤华的后背。庞凤华的后背很猛烈地扭动了几下,意思很明确了,“不要你管”。但是做班主任的怎么能不管呢。又拍了几下。班主任的巴掌一直拍到庞风华的心坎里,格外地催人泪下了。这一次庞凤华没有扭,哭得却加倍的揪心,全身都在哽咽。班主任都很心疼了。这样持续了两三分钟,庞凤华妥当了,悄悄站起身来,无声地接过班主任手里的钱,坐到了班主任的椅子上。她把钱压在了老师的玻璃台板底下。顺手拿起班主任的手绢,擦过眼泪,回过头来看着她的老师。庞凤华望着她的老师,突然又笑了,迅速地把嘴抿上,还把笑容藏到了手背的后头。庞凤华扭头就走,一点过渡都没有。她在走出门口的时候,猛地回过脑袋,发现她的老师还坐在床沿上,对着桌面上的手绢两眼茫茫。
  案子悬在那儿。依照庞凤华的口述,公安员并没有得倒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一来派出所的同志也也很难办了。星期一的下午,八二(3)的同学们发现,一直停在行政楼前的警车已经开走了。人家有更重要的任务,不可能为了十几块钱的事情无端端地耗警力。可是,钱主任说了,“案子一定要破”,这一来校方的任务自然很重了。保卫科和学生处的老师们工作得相当深入。有分工,有组织。从实际情况来看,已经是一个专案组了。他们夜以继日。网已经撒开了,再狡猾的鱼都不可能漏网。钱主任在行政会议上说,抓一个小偷是次要的,关键是一定要树立一个反面的典型,寻找一个反面的教材,利用这个机会狠狠整顿一下学生的思想作风。钱主任说,最近一段时间学校里的风气很不好,有几个男生留起了长头发,有几个女生穿起了喇叭裤。那是头发吗?那是裤子吗?“我四十三岁了,没见过。”而校外一些不良青年的行为更需要防范,他们经常戴着蛤蟆镜,提着一台“三洋牌”录音机,一边播放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一边在校门口晃荡。美酒加咖啡,何日君再来,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都是危险的苗头。要杀。不能手软。这里是什么地方?钱主任问,这里是师范学校!“种种迹象表明”,钱主任指出,“社会上的不良作风”已经“渗透到”校园里来了。这个风气一定要“杀”!不要指望自生自灭。不能放松我们的警惕。

  6.一触即发的紧张

  钱主任制定了一个政策,“外松内紧”。所谓外松,一方面要保证学校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也是给“极个别”的同学一个麻痹,一个松懈,好引蛇出洞;所谓内紧,就是大家的眼睛要睁大一点,“那根弦不能松”。不过,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外面”还是松不下来。每一个人还是很紧张。就说王玉秧,跑完3000米之后她究竟做了什么,这就不容易说得清。说不清就暗含了危险性。她为什么要一个人回宿舍呢?玉秧犹豫了两天,到底还是找到了心理学老师黄翠云,是一位女教师,担任着学生处的副主任。玉秧决定这样做还是很有头脑的
  ,再拖下去,身上干净了,那就不好说了。玉秧老老实实地把情况告诉了黄老师,她之所以回到宿舍,主要是身体有了“特殊情况”。黄老师听完了王玉秧的陈述,把玉秧带进了女厕所。让玉秧解下裤子,把东西翻出来,看了。情况属实。这个是做不了假的。
  黄老师四十多岁了,曾经被错打成右派,平反之后才从县城调进了师范学校。黄老师可不像钱主任,很温和,爱笑,像一个母亲,甚至,像一个大姐。虽然也是主任,可是黄老师不允许任何一个同学喊她“主任”,只能喊“老师”。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中有相当高的威信。黄老师检查完了,笑了笑,说,“这能说明什么呢王玉秧同学?”玉秧想,是的,这能说明什么呢?身上有“特殊情况”,只能证明王玉秧一个人回到宿舍了,只能反过来证明王玉秧的确在案发的现场,并不能证明其它。王玉秧的鼻子尖上全是汗,傻乎乎地站了好大一会儿,很莽撞地说:“不是我偷的。”黄老师轻声说:“在没有查出来之前,谁都是可能的。包括我,也是可能的。你说是不是呢?”这一来王玉秧不好再说什么了,人家黄老师都把自己放进去了,玉秧再狡辩,显然就有态度上的问题了。
  排查的范围一会儿缩小,一会儿放大,但是,没有结果。案情难以突破。一眨眼已经拖到第四天了。在这四天里头,八二(3)班的同学对“铁的纪律、铁的校风”有了极为切肤的认识。准确地说,对“铁”这个金属有了极为切肤的认识。铁是没有表情的,不言不语,不声不响。但是,铁很重,很硬,有一种霸蛮的力量。同学们对“铁”产生了一种极度的恐惧。因为铁的静止永远都是暂时的,它一旦行动起来,没有人知道后事如何。同学们发现,任何东西发展到一定的火候,它都有可能变成铁。比方说,事件,比方说,时间,比方说,心情。它们现在都是铁。很重,很硬,横在八二(3)每一个同学的面前,的心里。八二(3)班死气沉沉。每个人都轻手轻脚的,生怕哪儿碰到了铁,“当”的一声,或者说,什么声音都没有,铁已经把你的皮肉带走一大块。
  比较下来,王玉秧承受的压力则要大得多。这种力量并不只是来自校方,在很大的程度上,它来自于同学们的中间。甚至,它来自于王玉秧自己。王玉秧说不清楚了。玉秧嘴笨,说不清就不说。但是,抬不起头来。玉秧可以麻痹自己,其它班级的同学可是麻痹不了的,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关键是,他们的想像力同样是“雪亮”的。同学们当中已经流传开了,王玉秧和钱主任已经进入了“僵持性的阶段”。双方都在攻心,就看谁挺得住。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静止肯定是暂时的。同学知道,暴风雨会来。一定会来。
  暴风雨来了,相当地突然。一点都没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相反,很平静。当然,这种平静是学校里领导的那一方,同学的这一头却从来也没有消停过,所谓风欲静,而树不止。星期六的上午,北京时间九点整,钱主任,黄老师,八二(3)班班主任,三个人呈品字形,一起走向了八二(3)班。同学们早就到齐了。钱主任满面春风,是那种如释重负的样子,难得一见的轻松。黄主任却反过来了,惆怅得很,一点都不像平常那样亲切,反而心头压力重千斤。同学们望着钱主任的脸,知道破案了,事情终于有了结果了。但是,因为具体的名字还没有说出来,反而更叫人揪心。教室里的气氛严峻异常。王玉秧咽了一口,所有的人都咽了一口。同学们的紧张是有道理的。天上飞来了一只铁疙瘩,在它落地之前,谁会知道这只铁疙瘩会砸到哪个人的脑袋呢。
  班主任进门了,站在黑板的左侧。黄老师进门了,站在了黑板的右侧。钱主任最后进来了,直接走上了讲台。同学们屏住呼吸,以为钱主任会立即宣布什么的。钱主任却没有那么做,而是避实就虚,鼓掌了。同学们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但是,既然领导都鼓掌了,被领导的当然要跟着鼓掌。掌声很寥落,稀稀拉拉,钱主任在耐心地等待。等教室里全部平息下来了,钱主任高声说,他首先代表校支部、校行政,代表八二(3)的全体同学——不包括个别人——感谢我们的公安战士。钱主任说,公安战士其实每天夜里都在学校里工作,现在,真相大白了。钱主任伸出他的胳膊、他的手、他的食指,绕了一圈,指着下面说,偷钱的人就在这间教室里头,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这位同学的眼睛现在正看着我。”教室里的空气在一点点地往里收,都有些烫了。钱主任还想再说些什么,黄老师却病歪歪地走上了讲台。她拦住了钱主任。黄老师请求钱主任让她“说两句”。黄主任很疲惫,很沉痛,好像刚刚哭过,好像刚刚从病床上支撑着站了起来。黄老师说:“同学们,我是一位母亲。我想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和同学们谈几句。”

  7.问题解决了

  黄老师一开口同学们就已经被感动了。她的声音很小,还有点喘,听得出是在努力,是在化悲痛为力量。黄老师首先介绍了她的儿子与女儿。儿子在北京读书,北大;女儿在南京读书,南大。黄老师说,她为她的儿女“感到自豪”。黄老师说起儿女的时候声调是那样的绵软,表情是那样的柔和,洋溢出母性的慈爱和挂牵。无端端地叫人悲伤。同学们云里雾里,不知道黄老师在这个要紧的关头说这些家事做什么。可是,同学们立即从黄老师的谈话里头知道了她的良苦用心。昨天晚上学校里头已经开过行政会议了。会议决定,一定要开除那
  位“至今不肯悔悟的同学”。黄主任的眼眶红了,目光像雾一样湿润。黄老师很坚决地说:“我不能同意!”
  黄老师开始了回忆,她回忆起了“遭到不公正的待遇”的日子,儿子在乡下发烧的事,40度1,还抽了筋,抢救了半个小时。她回忆起了她的女儿,四周岁的那年曾因为食物中毒而危在旦夕。这些事情都是黄老师心中的痛,令人伤感。黄老师流泪了。黄老师对着钱主任说:“哪有孩子不生病的?!哪有孩子不犯错误的?!”钱主任哑口无言。黄老师的话像春风,像春雨,一丝一丝,一瓢一瓢,飘拂在同学们的心头,浇灌在同学们的心坎上。同学们低下了脑袋,每一个人都流下了悔恨的泪。黄老师擦干了眼泪,说:“我已经向学校的党支部提出了请求,请求校领导给我最后的机会,再给我两天的时间。我相信,这位犯了错误的同学一定会自新,会主动承认错误。他一定会到邮局去,把不属于他的钱物寄给我——我是一位母亲,同时也是一位党员。我以母亲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向你们保证,只要你寄来了,内部处理。相信我,孩子们,千万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公安人员已经在庞凤华的箱子上提取了指纹了呀!谁碰过庞凤华的箱子,公安局一目了然。我们更是一目了然。公安局一旦来抓人,那就说什么都晚了呀!”黄老师已经很急了,恨铁不成钢,又流泪了。“相信我孩子们,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不要再让你们的母亲伤心了。”
  黄老师情声并茂。她的话好几次都哽咽住了,差一点哭出声来。她的话温暖了八二(3)同学的心,擦亮了八二(3)班同学的眼睛,鼓足了八二(3)班同学的勇气。功效立竿见影。星期一的上午,第二节课之后,汇款单寄来了。然而,黄老师拿着汇款单,望着钱主任,犯难了。这一次是真的犯难了。依照事先的部署,从汇款单上对照汇款人的笔迹,准确无误地找到偷钱的人,原本是很容易的。但是,谁能想到一下子寄来了四张呢。再怎么说,二十块钱也不可能被偷走了八十块,逻辑上就站不住。钱主任、黄老师还是搬来了八二(3)班的作文本,查出来了,汇款人分别是孔招弟、王玉秧、邱粉英,还有一张是用左手写的,一时不能肯定。黄老师把四张汇款单拍在钱主任的桌面上,说:“你看看,这到底是谁?”
  钱主任笑笑,叹息一声,说:“老黄,你也有二十年的政治经验了,正面的有,反面的也有。有人愿意主动承认错误,这又有什么不好?”黄老师用右手的掌背拍着左手的掌心,说:“我是说怎么处理这八十块钱!”钱主任把不能肯定笔迹的那一张汇款单放到黄主任的面前,关照说:“把钱取出来,还给庞凤华。”黄老师问:“另外的三张呢?”钱主任把另外的三张锁进了抽屉,说:“先放在这儿。”黄老师说:“六十块呢,不是小数字,不能浪费喽哇。”钱主任说:“怎么会浪费呢。不会浪费的。怎么会浪费呢。”黄老师有点摸不着头绪,小心地说:“究竟怎么办呢?”钱主任说:“你呀,小黄,怎么说你好呢。有些事,宜粗不宜细。把问题放在那儿,撂在那儿,比处理了更好。就这么说了。哈,不要再提它了。都过去了。哈。”
  被偷的钱寄回来了,全校的同学都知道,寄回来了。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我没偷,不是我偷的”,还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么?没有了。放松之后必然就是观望。同学们就是想看一看,到底是谁偷了。但是结果令人失望,他们等待了四五天,学校的布告栏上一直没有张贴“处分通告”,看起来真的是“内部处理”了。玉秧心存感激,内心的喜悦可以用“劫后余生”来形容。但是感激归感激,轻松归轻松,说到底还是冤。冤哪。这不是不打自招又是什么?不过玉秧退一步想,不招又能怎么样呢?人家派出所的人已经查出指纹了。庞凤华的箱子玉秧有没有摸过,玉秧一点底都没有。想不起来了。从常理上说,同在一个宿舍里头,真的很难免。万一指纹碰巧就是玉秧的,公布了,玉秧的活路就死了。这个赌玉秧打不起,赌注太大了。玉秧想,还是这样好,反正也没人知道。别人怎么猜就让别人猜去吧。逃过了一劫,总是好的。怎么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呢。无论如何,玉秧睡了一个踏实觉,真的踏实了。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可是,怎么到现在都没有人找玉秧谈话的呢?这是不是就叫做“内部处理”呢?肯定是了。看起来领导还是讲信用的。玉秧信得过。领导这样宽大,自己就不要再疑神疑鬼的了,要不然,对得起谁呢。

  8.校卫队成立

  鉴于师范学校的“新情况、新形势”,师范学校的校卫队在元旦的前夕终于成立了。学校里拨了专款,买了军用黄大衣,一个人一件。同时配备的还有一条军用皮带。当然了,校卫队的成立大会上钱主任说了,这些财产都是集体的,每一个同学都要好好爱护,毕业的时候还要交到集体的手上。话虽然这么说,校卫队的同学对军用大衣和军用皮带显然并不爱护。为了威风,显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他们整天都要把大衣扛在肩膀上,把皮带束在腰里头。这是可以理解的。再说了,能进校卫队,对每一个同学来说也实在是一份荣誉。它至少表
  明,这些同学都是班级里头的积极分子。是通过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再经过组织上的严格挑选,审查,这才正式产生了。一个班才一个,男女生都有。成立大会上钱主任专门和校卫队的同学讲了话,钱主任强调,校卫队的任务就是要保卫好学校,就是要保护人民财产的安全。钱主任站起来,大声问:“同学们有没有这个决心?!”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有!”回答很整齐。男同学的声音浑厚有力,而女同学的,反而更清脆,更悠扬,更响亮。在礼堂的悬梁上盘旋的时间特别长。这阵绕梁的声音里头就有庞凤华。
  说起来也真是怪了,自从丢了钱,庞凤华的人气直升,一下子都成了师范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了。就好像她不只是丢了钱,而是拾金不昧、见义勇为了似的。当然,庞凤华并没有骄傲,比以往更为谦虚,完全是一副品学兼优的样子。这只能说明庞凤华真的是今非昔比了。玉秧想,丢钱这样的好事怎么就摊不上自己的呢?说起来还是没那个命。八二(3)班民主选举校卫队员的时候,庞凤华的得票一路飚升,居然排在了第二。连玉秧都投了她的票。细想起来一点道理都没有,可当时就是这么做了,人这个东西真是太奇怪了。按理说,庞凤华得票第二,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还是不该进校卫队的。但是,班主任“集中”了一下,庞凤华最后进去了。班主任说,得票最多的体育委员“班里的工作还需要他”,这一来只能是庞凤华。庞凤华不仅穿上了黄军装,腰里头还束上了长皮带。人也漂亮了,像一个女军人,像一个女警察。英姿飒爽的,还威风凛凛了。
  当选了校卫队员之后,班主任特地把庞凤华喊到了自己的宿舍里头,和庞凤华谈了一次心。班主任说,希望庞凤华在“各个方面”更积极,成为真正的积极分子,起到一个表率和榜样的作用。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